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容华似瑾-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投壶游戏倒也新鲜有趣。比起文绉绉的猜字谜更受人欢迎。毕竟,不是人人都读书识字,尤其是普通百姓。
木箭投壶靠的是眼力和手力,男女老少皆宜。也怪不得这处花灯摊子围了这么多人。
此时正在投壶的是一个*岁的男童,父母俱在一旁陪着。那男童买了三支木箭,可惜都没投中。
男童一脸失望。可惜这处摊子索价不菲,父母肯定舍不得再掏银子出来了。
那个四十多岁的老板从旁边取了一盏小小的兔子灯,送给了男童。男童拎着兔子灯,顿时高兴起来。一家三口欢欢喜喜的离开了。
许瑾瑜看着这一幕,心里只觉温馨。
这世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相守在一起。
陈元昭回过头来,淡淡问道:“你喜欢哪一盏花灯?我去赢来给你。”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许瑾瑜本想说不用了,转念一想,这是他的一片心意,自己推拒了反而不美。便笑着指了一盏高高挂着的花灯道:“那一盏最漂亮,就要那一盏灯好了。”
陈元昭不假思索的应了一声。
不待陈元昭吩咐,周聪便已走到那个老板面前,从身上取出一些碎银子。那老板笑道:“一钱银子投壶一次,投中退还,还可以取走花灯。若是投不中,那可就对不住了。这银子可就不退了。不知你们要投几至木箭?”
陈元青也来了兴致,在一旁插嘴道:“给他三两银子,取三十支木箭来。我们三人每人十支。”
周聪付了银子。老板见这些人衣衫鲜亮相貌英俊出手阔绰,自是喜出望外。殷勤的抱了三十支木箭过来。
陈元青兴致勃勃的第一个走上前。
十步之外的地上放了一个铜壶,肚大口小,木箭细细的,没多少分量。没有点准头力道,这木箭确实很难投进壶中。
陈元青投十支中了四支,已经惹来一片喝彩声。那老板故意苦了脸叹气:“要是都像这位公子这般准头,我今日不止要亏多少。”
陈元青乐的哈哈大笑:“行了,你也别诉苦了,我只取一盏就是了。”本来就是图个乐子,要那么多花灯做什么。
老板顿时喜笑颜开。
许徵准头还比不过陈元青,只投中了三支。
接下来,轮到陈元昭了。L
第二百四十五章上元(三)
陈元昭漫不经心的走上前,拿过一支木箭,既未瞄准也没用力,随手一扔,木箭轻飘飘的飞起,精准地落进了小小的壶口中。
众人顿时齐声喝彩!
许瑾瑜也被激昂的情绪感染,连连拍手道好。
陈元昭眉头舒展开来,不再投木箭,转身对老板说:“我就要那一盏花灯,其余的不用投了。”
老板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见是高挂在竹竿上的那盏最大最精致的花灯,哪里舍得。忙弯腰陪笑:“请公子不要生气。那一盏花灯又大又精致,用的料子是最上等的,我花了几日功夫才做出来。所以我定了规矩,一定要连投中十支才能拿走。。。。。。”
顿时有人嘘出声来:“哪有这样的道理,谁能连续投中十支木箭。你这分明是故意刁难!”
这处花灯摊子的老板油滑又精明,立刻振振有词的反驳:“这怎么是故意刁难。那盏花灯光是本钱就花了二两多银子。若是投中一支就取走,我岂不是太亏了。至少也得连中十支才行。”
不管众人怎么嘘声闹腾,老板硬是厚着脸皮,口口声声坚持。必须接连投中十支木箭,才能拿走那盏花灯。
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今日非让你开一回眼界不可!
陈元青嘲弄的看老板一眼,然后怂恿陈元昭:“二哥,既然老板这么说了,你就露一手。赢了这盏灯送给瑾表妹。”
陈元昭不置可否,转头看了许瑾瑜一眼:“你稍等片刻。”
说着,接连取过木箭,一支接着一支抛出去。
木箭在空中划过,一支支地落进小小的壶口。
别说老板看傻了眼。就连一旁看热闹的人群也都目瞪口呆,忘了喝彩道好。
此刻的陈元昭,漫不经心中透着霸气自信,举止优雅从容。许瑾瑜从未见过他这一面,看的心醉神迷。
短短片刻,陈元昭手里的木箭扔完了,瞄了老板一眼。淡淡说道:“我现在可以取走花灯了吧!”
老板张大的嘴巴几乎合不拢。结结巴巴的答道:“可、可以!”
正要用竹竿挑下花灯,陈元昭已经走上前,也不见如何作势。原地高高跃起,脚落地时手中已经多了花灯。
。。。。。。到了这时,一旁围观的人群才反应过来,叫好声不绝于耳。
陈元昭将花灯递给许瑾瑜:“送给你。”
许瑾瑜接过花灯。俏脸红扑扑的。
灯下看美人,愈发多了几分风姿。之前众人都被陈元昭惊人的身手吸引。此时才留意到他身后的美丽少女,一个个争相张望。
今晚出来的时候,真该让她戴上帷帽。。。。。。
陈元昭略略皱眉,低声道:“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去找个雅致的酒楼吃些东西。”
许瑾瑜也被众人的目光看的颇不自在,闻言轻轻应了,稍稍垂下头。随着陈元昭许徵等人离开。
。。。。。。
灯市的附近就有不少酒楼。今天是上元节,每家酒楼里都是人来人往热闹喧嚣。
众人进了那间最豪华气派的酒楼。要了一个临窗的雅间。
酒楼伙计眼皮子最利索,一眼就看出了一行人中谁为首。扬着笑脸殷勤的凑到陈元昭面前:“不知几位贵客想吃些什么?”
陈元昭随口应道:“你们酒楼有什么特色的菜肴,多上一些。”
应完之后,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许徵:“你喜欢什么菜肴?”
许徵哑然失笑,倒也没客气,点了几道平日爱吃的菜。又特意点了许瑾瑜爱吃的清蒸鲈鱼。
雅间里只有一张圆桌,众人围着圆桌坐下了。休息片刻,菜肴便陆陆续续的端上来了。热腾腾的的菜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今晚出门之前只吃了些点心,逛了这么久,许瑾瑜的肚子早就饿了,立刻埋头吃了起来。
陈元昭和陈元青许徵小酌几杯,偶尔看许瑾瑜一眼,只觉得她吃相秀气又好看。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真是半点都不假!换了别的女子,陈元昭只怕连看一眼的兴致都没有。。。。。。
许瑾瑜很快便察觉到陈元昭在看她,只以为是自己吃相难看吓到陈元昭了,颇有些赧然的红了脸。不好意思再吃了,准备搁下筷子。
碗里忽然多了一大块鲜嫩的鲈鱼。
许瑾瑜一怔,抬起头,正好迎上陈元昭略带笑意的目光:“你喜欢鲈鱼,就多吃些。”
他刚才明明一直和陈元青许徵喝酒,怎么会留意到她夹了两次鲈鱼?
许瑾瑜心里涌起一阵甜意,将鲈鱼夹起一片放入口中。果然格外的鲜嫩美味。
再然后。。。。。。几乎一整盘的鲈鱼都被陈元昭夹进了许瑾瑜的碗里。
陈元青看着陈元昭旁若无人的献殷勤,几乎被闪瞎了眼。许徵也有些别扭不自在,不过,更多的却是为许瑾瑜高兴。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陈元昭对许瑾瑜如此上心在意,他这个做兄长的,也终于能放心了。
只可惜未婚妻曹萦要在家中守孝,不然,今晚就可以约她一起出来赏花灯了。。。。。。许徵心中暗自唏嘘,和陈元青推杯换盏,酒意醺然,不亦乐乎。
陈元昭和许瑾瑜也不多话,一个夹菜一个吃,然后又换另一个夹菜另一个吃。偶尔四目对视一笑,那份幸福甜蜜,几乎要从心里溢出来。
此景此景,终生难忘。
直到子时,灯市才渐渐散了。
许瑾瑜一行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陈元昭兄弟两人将许徵许瑾瑜送回去,才回了安国公府。寒风冷冽,骑在马上疾驰,滋味当然不是好受的。
不过,陈元昭心情愉悦,压根没将这点寒风放在心上,用力一夹马腹,追月如离玹的箭一般飞驰。
跟在后面的陈元青可就惨了,立刻被落下老远。
陈元青顶着瑟瑟寒风,策马追上去。
可惜他胯下的骏马远不及追月,他的骑术比陈元昭又差了一大截。不但没追上,反而距离越拉越远了。
二哥,等等我啊!
L
第二百四十六章凤旨
上元节后几日,叶皇后赐婚的凤旨终于到了安国公府。
安国公府众人一起跪着接旨谢恩。
来宣读凤旨的是延福宫的总管太监李公公。李公公年过四旬,皮肤像女子一般细白,一双细长眼,声音里带着几分太监特有的阴柔。
宣读完凤旨后,李公公笑着将凤旨递给安国公:“这凤旨还请安国公接下收好了,恭喜安国公。皇后娘娘亲自赐婚,这可是天大的体面。”
安国公心里憋了一肚子闷气,面上却半点不能表露出来,还要笑的格外高兴:“李公公说的是。李公公今日特意来宣读凤旨,一路奔波辛苦了。还请李公公进去小坐片刻,喝口茶再走。”
喝茶的时候,自然有厚礼相赠。
李公公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假意推辞片刻,便欣然应下。
太监大多好财,这位李公公更是其中翘楚。普通的东西自是看不上眼。
安国公忍痛送了一对碧玉如意,李公公心中满意,说话间颇见亲热:“。。。。。。新年那一天,安国公夫人领着许二小姐进宫觐见皇后娘娘,杂家有幸,远远见了许二小姐一面。真是生的花容月貌,和陈将军十分相配。”
安国公笑的稍稍有些僵硬:“皇后娘娘亲自保媒赐婚,自是一桩大好姻缘。”
安国公口不对心的应对了几句,心里怄了个半死。
陈元昭亲事一定,迎娶之日也就不会远了。到时候叶氏再提请封世子一事,他还有什么理由推托?
待李公公告辞走了之后,安国公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无踪。面无表情的将凤旨给了叶氏:“这是你求来的凤旨,放在世安堂里最合适。”
叶氏不无讥讽的笑着应道:“刚才李公公特意吩咐。这凤旨得由国公爷收藏保管。放在世安堂,若是不小心被妾身弄脏弄坏了,以后皇后娘娘问起,岂不是牵累了国公爷?”
安国公的眼里跳跃着愤怒的火苗,咬牙切齿的压低声音:“叶珺,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真的惹怒了我,我可不敢保证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一个贪花好色懦弱无用毫无担当的男人。敢做出什么事情来?
叶氏忍住冷笑反击的冲动。神色淡然地住了嘴。目的已经达到,也没必要再逞什么口舌之利。
安国公看似占了上风,心里的阴郁沉闷却丝毫不减。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叶氏扯了扯唇角,吩咐珍珠将凤旨收起来。又打发人到军营给陈元昭送喜信。
。。。。。。
邹氏母子提前一日就得了消息,自是不敢怠慢,一大早起就准备好了迎接凤旨。可一连等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没见宫中来人。
邹氏有些按捺不住了,低声嘟哝道:“该不会出了什么岔子今日不来了吧!”
“这怎么会。”许徵倒是颇为镇定:“肯定是宣读凤旨的人先去了安国公府。然后才到邹家来。从安国公府到这里,有半个多时辰的路程。说不定已经到了半路,再等一等。”
说完,又看向一旁静默不语的许瑾瑜:“妹妹。你也别急,且耐心等等,宣旨的人很快就会来了。”
许瑾瑜今日穿着颜色鲜亮的新衣。显得肤白似玉分外明媚。闻言抿唇一笑:“大哥放心,我没着急。”
着急的人是邹氏才对。
邹氏定定神。不无自嘲的笑道:“我到底是老了,遇事远不如你们兄妹镇定自若。待会儿宣读凤旨的太监来了,你们两个可得时时提点我一声,免得我出丑丢人。”
许瑾瑜笑着安抚邹氏:“娘,皇后娘娘已经亲口赐了婚。今日来宣旨不过是走个过场,没什么可紧张的。”
邹氏笑着嗯了一声。
“大小姐,宫里来人了!”赵老管家健步如飞,一脸笑意地来禀报。
邹氏精神一振,不假思索的起身:“快开正门,徵儿随我一起去门口相迎。瑾娘,你今日不宜抛头露面,就在内堂里等着。”
许瑾瑜乖乖地应了一声。
邹氏和许徵很快出了内堂前去迎旨。
接凤旨,要开正门进正堂。内堂和正堂中间了隔了一道厚厚的照壁,又隔了一道回廊。许瑾瑜坐在内堂里,只能隐约听到正堂传来的声音,具体在说什么却听不清楚。
时间一点一滴的滑过。
许瑾瑜原本还算镇定,时间久了,却不免忐忑紧张起来。一颗心似在半空中漂移不定,没个着落。
过了今天,她和陈元昭的亲事就彻底定下了。
欢喜甜蜜自然是有的。可这份甜蜜欢喜里,却又夹杂着丝丝隐忧。
陈元昭的身世秘密,知道的人只有寥寥几个。除了安国公和叶氏之外,还有皇上和叶皇后。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她和陈元昭定了亲事,也就意味着将被卷进这一潭泥沼里。
将来嫁进安国公府里,她要应付脾气莫测的安国公,精明厉害的婆婆,还有虎视眈眈的陈元白夫妇。。。。。。
这些还不是最令人头痛的。叶皇后和楚王才是悬在头上的最大威胁。
陈元昭要做的事惊世骇俗大逆不道。失败了固然是万劫不复,就算侥幸成功了,也免不了会有无穷的后患。
夫妻本是一体,她的命运将牢牢的和陈元昭的命运捆在一起。。。。。。想到这些,许瑾瑜浮躁的心渐渐沉稳下来。
走到这一步,已经容不得她再退却后悔。
她要挺起胸膛,和陈元昭并肩前行,风雨同舟,同生共死。
“瑾娘!”
邹氏满脸扬笑神采飞扬地走了进来,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凤旨:“快来看看,皇后娘娘的赐婚凤旨来了。”
许瑾瑜将脑海中所有纷乱的思绪挥开,笑着走上前,接过凤旨打开细细地看了一遍。
在别人面前要装装羞怯,在亲娘和兄长面前自是没必要装模作样。许瑾瑜眼角眉梢俱都挂着甜甜的笑意。
邹氏笑吟吟地说道:“看过了立刻收起来,这凤旨可得收好了,千万别弄脏弄皱了。”
许瑾瑜应了一声,将凤旨给邹氏。邹氏立刻喜滋滋的接过去,如珍似宝的捧着收了起来。L
第二百四十七章定亲
凤旨赐婚过后,便是互换庚帖正式下聘礼定亲。
安国公对这门亲事十分不满,对如何操办陈元昭的终身大事更是漠不关心,一概放手不管不问。叶氏心中不忿,却也无可奈何,打起全部精神操办起了一应琐事。
一个月后,陈家和许家换了庚帖,选定了吉日,就等着登门下聘礼了。
叶氏特意私下叮嘱陈元昭:“你和许瑾瑜已经定了亲事,以后可要避讳一些,在成亲前不要再私下见面了。”
陈元昭敷衍地嗯了一声,显然没将叶氏的话放在心上,张口问道:“聘礼都准备好了吧!”
叶氏笑着答道:“早就备好了。聘礼单子你要看么?”
她这么说,自是在打趣说笑。以陈元昭的性子,怎么肯过问这种事。。。。。。
没想到,陈元昭竟点了点头:“也好。”
叶氏一愣,心里微微有些不快,半开玩笑地说道:“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成亲的事我岂会不上心。莫非你还怀疑我不成?”
陈元昭有些不耐的挑眉:“让我看的也是你,现在又说我怀疑你。你到底是想让我看聘礼单子,还是不让我看?”
。。。。。。叶氏被噎了一下,面色不太好看,抿了抿嘴唇,却什么也没说,将手里的聘礼单子给了陈元昭。
母子两个感情生疏淡漠,并不亲近。其中的原因,大半都在陈元昭身上。自从陈元昭表露出知道身世秘密之后,叶氏身为母亲的底气不免又弱了几分。
不管当初有何苦衷,她对丈夫不贞总是事实。陈元昭的身世永远见不得光,只能做安国公的儿子。安国公对陈元昭的冷漠不喜。也是对她的迁怒罢了。
正因为如此,叶氏对陈元昭更多了几分愧疚,事事迁就。费尽心思促成这门亲事,也是想借机修复母子关系。。。。。。
只可惜,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
陈元昭翻开厚厚的聘礼单子,看了一遍。
纵然没成过亲没有下过聘礼,只看单子上罗列的各色聘礼。也知道叶氏操办的尽心尽力。陈元昭冷峻的眉眼稍稍柔和了一些。将单子还给叶氏:“辛苦母亲了。”
轻飘飘的几个字,却令叶氏感动唏嘘不已。
这几年来,母子聚少离多。见了面也多是争执。这样的温言她已经很久没听过了:“我是你娘,为你操办亲事是我分内的事,没什么辛苦的。既是没什么问题,你明日就早些出发去送聘礼。”
过了定。亲事才算是正式定下了。以后只等着商定婚期迎娶过门就行了。
陈元昭点点头应下了。
儿子难得这般温驯听话,叶氏一时不知该欣慰还是该心酸。转念一想。儿子定了亲事总是件大喜事,等儿媳过门了,先“调教”儿媳,再借着儿媳来左右陈元昭的意见决定。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嘛!
这么想着,叶氏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
第二天,安国公府声势浩荡大张旗鼓地到了邹家老宅送聘礼。
以不近女色名满京城的陈元昭终于定了亲。对方不是京城闺秀,而是一个到京城还不满一年名不见经传的少女。还是皇后娘娘亲自赐婚,。。。。。。
这门亲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不知有多少人在关注此事。
陈元昭骑着骏马在前,身后跟着长长的抬聘礼的队伍,街道两侧不时冒出看热闹的人对他指指点点,或是低声议论说笑。
换在平日,陈元昭早就不耐烦的皱眉瞪人了。
今天当然不一样。
陈元昭不但不能板着脸,还要竭力表现出神采飞扬和满心欢喜。对天生表情不丰富的陈元昭来说,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随着陈元昭一起登门送聘礼的,还有陈元白陈元青兄弟两人。陈元青时不时的瞄陈元昭一眼,低声揶揄道:“二哥,你还是别笑了,免得吓到路边的妇人孩子。”
陈元昭:“。。。。。。”
陈元昭冷飕飕的瞥了陈元青一眼。
陈元青毫不介意,咧嘴笑了起来。
陈元白骑马跟在两人身后,见他们两个低声说笑十分亲昵,心里也颇有些不是滋味。
他和陈元昭才是亲兄弟。因为父亲的偏心,兄弟两个自小就不亲近。随着年纪渐长,父亲的百般偏爱,也让陈元白渐渐生出野心,觊觎起了不该属于他的世子之位。这一点,陈元昭也心知肚明。
也因此,兄弟两个之间的关系愈发微妙起来。
比起他,陈元昭和陈元青更像嫡亲的兄弟,两人亲密无间,无意中他就被孤立了。。。。。。
。。。。。。
抬着聘礼的队伍走的很慢,足足用了两个时辰才到了邹家老宅。
邹家老宅开了正门,一身新衣精神奕奕的许徵站在正门口相迎。
邹氏身为女眷,不宜出来相迎,便在正堂里等着。而真正的主角许瑾瑜,今天得一直待在闺房里,不能露面。
家中有女子定亲,本该邀些亲眷好友来观礼,既热闹又壮声势。可惜许氏同族都在临安,邹氏的兄长一家也不在京城。唯一称得上关系密切的小邹氏又在“养病”不可能来。这么一来,许家索性什么人都没请。
许家人丁单薄,安国公府这一边却是兄弟三人都来了。再加上抬着聘礼的长长队伍和一众侍卫家丁,形成了强烈又鲜明的对比。
许徵却半点没有局促心慌,神清气朗,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我和家母已恭候多时,请进来吧!”
陈元昭心里暗暗点头。
大舅兄虽然年少,行事却有气度。又生的清俊夺目,如天边的皎皎明月。也怪不得前世秦王对他格外眷念,今生也是念念不忘了。
秦王看在他的颜面上。不得不暂时按捺隐忍。一旦得志,有登上皇位的那一日,绝不会放过许徵。
这一点,陈元昭和许徵心里同样清楚。
今日是大喜日子,陈元昭无心多想这些,迈步进了邹家老宅。陈元白陈元青两人随着陈元昭走了进去。
接下来,抬着聘礼的家丁也一个个的进来了。各色聘礼将正堂内外的空地摆放的满满的。后面依然还有许多没抬进来的聘礼。
这聘礼也实在太多了!
邹氏只得接过聘礼单子。对着单子一一点收了聘礼,让人把点看过的抬进库房里。腾出空地,后面的再一一抬进来。
邹氏十分欣慰欢喜。不是她爱财。而是从丰厚的聘礼中看出了陈元昭母子对这门亲事的在意上心。将来女儿嫁到陈家,想来也会过的顺遂。
欢喜之余,又不免暗暗发愁。
安国公府的聘礼如此豪绰,她原先为许瑾瑜准备的嫁妆可就显得太寒酸了。。。。。。算了。要发愁也是以后的事,今天可得高高兴兴的。
。。。。。。
“小姐。小姐,”初夏拎着裙摆兴冲冲的跑了进来,一脸雀跃激动:“安国公府今天送了好多聘礼来。一整间库房都被放满了,外面的空地上还有很多呢!”
初夏今天一直陪着许瑾瑜待在闺房里。不过,她天生是个跳脱活泼的脾气,听到外面的动静便心痒难耐。溜出去看热闹,直到现在才回来。
许瑾瑜嗯了一声。却未抬头,继续低头做着绣活。
初夏凑上前来看一眼,笑嘻嘻的打趣:“小姐,你真能静下心来做绣活么?半天了这一片桃花瓣怎么还没绣好。”
明明就心情忐忑,还要装着镇定,啧啧!
许瑾瑜被说穿了心思,倒也没恼羞成怒,自嘲的笑了笑:“我不做绣活还能做什么。总不能也学你一样出去张望吧!”
初夏:“。。。。。。”
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