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开门锁,王娇跟着白天鹅进了屋,屋子里虽然生了火,但因窗户漏风,依旧冷得很。

“外衣就别脱了,小心感冒。”白天鹅拿起火钳往炉子里添了一块新煤,然后放上水壶。搓搓冻僵的手,她给王娇倒了一杯热水。“喝吧,小心烫。”

王娇谢过,喝一口水开始偷偷打量起屋子。七八平米的小砖房摆了两张床,大床里侧躺了一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盖着满是补丁的破棉被正在酣睡。王娇听说了,白天鹅嫁给屠宰工后很快生了一个女儿,想必就是她。

小丫头皮肤白皙睫毛纤长,鼻梁挺挺的,很像白天鹅。

屋子很小也没什么家具,除了两张床、其实也不是床,就是四角用碎砖头垫起的一块破木板,上面垫着草垫,两床薄薄的褥子,王娇提心吊胆地坐在上面生怕木板突然塌了,屋子靠门的地方还有一个做饭用的炉子,一张瘸了一条腿的小圆桌,大衣柜,碗柜统统没有,可谓家徒四壁。但收拾的很干净。

白天鹅替闺女掖掖被角,然后问王娇:“姑娘,你从哪儿来?”

“我从上海来。”王娇赶忙做介绍,自己叫什么,从哪儿来,又准备去哪儿。

“上海啊……”白天鹅眼中闪过一丝动人的光彩,第一次回国,她与他就是在上海开启了演出的序幕。本以为国人不懂芭蕾,却不想自己与他竟缔造了一段演出神话,就连蝴蝶,赵丹,梅兰芳,杜月笙这样的影视明星和商业大佬都坐在下面为他们捧场。第一天他们跳了《胡桃夹子》第二天跳了《天鹅湖》,他们连演十天,盛况空前,场场爆满,观众送的花从化妆间一直摆到走廊尽头。

“妈!”一个十来岁戴红领巾的男孩忽然推门跑进来,小脸煞白,神情紧张,仿佛发生了什么大事。

“怎么了?”白天鹅皱眉。整日提心吊胆反而让她的心日渐麻木,若是从前,她一定比儿子还紧张。

“那个……”男孩戒备地看向王娇。

“没事,说吧。”白天鹅走过去把男孩身上的书包摘下来挂到墙上。转身倒了一杯热水给他。

男孩咽口吐沫,接过杯子却不喝,“妈,知道了么,李阿姨死了!”

“什么?”白天鹅身体一抖,“谁告诉你的?”

“大家都那么说。”男孩不敢看母亲,声音颤颤巍巍,“我也是听同学说的,今天早上,就在原来的话剧团门口吊死一个女人,大家过去一看,竟是李阿姨。应该不会错,我刚才跑过去看了看,听见他们正说那人叫李玉兰。”

“啊!”白天鹅身体一晃,瞬间跌坐在床边,王娇赶紧扶住她。白天鹅用手捂住脸,泪水从指缝无声滑落,先是不住的摇头,然后哽咽地说道:“我就知道,知道,她活不长……那要强的性子……认命,任命……”

“妈,别哭了,小心让别人听见。”男孩惊恐地看看自家房门,然后强忍泪水坐在母亲身边,不停安慰。

因为白天鹅的情绪一直很激动,王娇不敢久留,临走前把在副食品店买的水果糖留了五块给自己,剩下的全给了男孩。还嘱咐让他好好照顾妈妈和妹妹。一路心情低落的回到招待所,王娇简单跟董秋莎打了招呼就回屋休息。其实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白天鹅说的“认命认命。”

下午三点,户外的雪小了一点,王娇背上行囊离开招待所,董秋莎把她送到门口,两人挥手告别。

“阿娇,一路顺风,这个送给你。”

王娇低头一看竟是一枚闪闪伟/人像章,“谢谢。”她笑着接过,然后别在里面衣服上。“到了兵团我就给你写信,有时间会来鸡西看你。”

“嗯。”董秋莎忍着泪水握住了王娇的手。

告别董秋莎,王娇向火车站的方向走,刚走过庆芳饭馆,只听有人小声喊:“王阿娇姐姐。”

王娇循声望去,在一个电线杆子后看到了白天鹅的儿子张小强。其实他原来不叫这名,但运动开始后,他那洋气,充满腐朽资/本/主/义气息的原名就遭到了唾弃,不得已改了如今这个。

“你怎么来了?付老师好点了吗?”

“好多了,谢谢您关心。”小强笑着说,眸中还有少年人特有的灿烂。

王娇忽然好佩服他,这位身材单薄瘦弱的男孩并没有被浩劫与家庭变故击倒,而是像一个男子汉为母亲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天空。

“这是我妈做的,让我给你送来带在火车上吃。”小强把手里一个白色的铝制饭盒递给王娇。

“我不能要……”王娇不敢接,那个家已如此困难,她怎好再拿东西?

“您拿着吧,是我妈妈还有我的一点心意。”小强把饭盒硬塞进王娇手里,饭盒还是热的。王娇打开,看到里面白花花的米饭上竟放了两个荷包蛋和炒好的青椒肉丝。小强说:“我妈说了,您是上海人,喜欢吃米饭,就蒸了一点,东北米好吃,但我家这个不是太好,您别介意,本来我妈妈想来送您,可是怕别人说闲话,传到兵团里对您造成不好的影响。”

天气太冷,流出的眼泪被冻在眼角,王娇使劲擦擦眼睛,盖好饭盒,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塞给小强。

小强当然不要,但王娇“威胁”道,如果他不要钱,这饭盒他就拿回去。不得已,小强接过了钱。

“谢谢您。”

“小强,你妈妈是好人,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人,记住,好好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再忍耐几年,就几年,咬牙挺过来,你们的春天就来了。”

小强虽然听不懂王娇在说什么,可还是用力点点头,“我会好好读书。”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看文愉快啊~~

奥运会居然就这么开幕了,噢噢也~~

☆、009

不知什么原因火车一直到晚上11点才发车,一路走走停停,抵达七台河时已是第二天凌晨。站外漆黑一片,想着安全第一,王娇背着行囊来到候车室,那里人不多,都是等待清晨发车的旅客,环境还算凑合,王娇挑了一处干净无人的角落,把铺盖卷放在长椅上,自己则依着铺盖卷闭目休息。

其实也没有真睡着,心里时刻提防着周围。

不知过了多久,候车室窗玻璃上渐渐染了一层晨曦的金光,王娇睁开眼睛,正看到一列火车进站。是从松源开过来的。

一些旅客提着行李或扛着大包陆陆续续地出站,王娇用手搓搓脸,正要背起铺盖卷出站,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沉闷地“咚”。她吓得赶紧回头去看,一位裹着灰格头巾的妇女已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七台河是小站,来往旅客并不多,周围也没有工作人员,王娇犹豫了一瞬觉得还是救人要紧。

“你没事吧?”等扶起那名妇女王娇才发现其实那是一位眉目清秀的姑娘。

姑娘脸色苍白,缓了缓才说:“水……水……”

王娇赶紧拿过自己的军用绿水壶喂她喝了几口水,“你饿吗?我有吃的。”把水壶放到一旁,王娇拿出从兜里拿出几块昨天晚上没吃的饼干放到姑娘嘴边。估计是晕过头了,姑娘瞅着饼干一脸懵懂,王娇笑笑说,“吃吧,是饼干,小麦做的。”

几块饼干下肚,姑娘似乎有了些力气,王娇扶着她在长椅上坐好。“谢谢你。”她对王娇说。

王娇摆摆手,左右看看,问:“就你一个人吗?用不用去医院?”

姑娘摇摇头,难以启齿地沉默了一瞬才说:“不碍的,俺家就住在七台河附近的四松村,一会儿有人来接俺。”

“你是本地人?”王娇眼睛一亮,见姑娘点头就忙问,“那从你们村到红星农场还远吗?”

“红星?”

“是啊。”

“你去哪儿干啥?”

王娇笑笑没说话,毕竟是萍水相逢自己得留个心眼儿。姑娘看看她,又看看那堆行李却明白了,“你是知青,要去农场报道对不对?”

呵呵,王娇还是不说话。

姑娘一把拉过她的手,实心实意地说:“红星农场跟俺们村就隔了十里路,一会儿背上铺盖跟俺走!”

原来姑娘名叫“沈春妮”,比王娇大两岁,已经结婚了,与在电线厂做工人的丈夫一同住在吉林。“这次是回娘家。”缓过精神,春妮打开话匣子,她身上也背了不少东西,什么高粱酒,江米条,山楂点心啥的。与王娇熟了,她才悄悄告诉她,刚才晕倒大概和自己怀孕有关系,如今四个月,穿薄衣服已经显形,想着肚子再大回家就不方便,而且到了一月份村里没暖气,屋子里会更冷,就赶着这两天出了门。“而且我二弟要订婚了,明年开春结,你说这么大的事,我这个做大姐的说啥也得赶回去帮忙看看对不。”谈起家人,春妮脸上喜滋滋的。

过了一会儿,接站的人到了,正是那位要订婚的弟弟沈二柱。小伙子比王娇大一岁,个子不高,但长得很结实,圆圆脸,一笑憨憨的,听姐姐说了刚才的事,沈二柱一把“抢”过王娇铺盖卷背在身上,“走!妹子,先回俺家吃顿饭,下午我送你去农场。”

春妮家是贫农,父亲曾当过兵,转业回村后一直在村委会工作,前年经大家推举当上了村支书,是村子里颇具分量的人物,春妮和二柱都在镇上读过几年书,自然比一般没出过村的人见过市面,说话敞亮。

由于父亲是村支书,沈二柱和兵团知青混的很熟,听他家讲,红星农场三分之二的知青来自北京,王娇是这里来的第一个上海人,其余还有来自天津,武汉,哈尔滨的知青。

“他们人都不错,五十来个人,男多女少,女孩儿到那里吃香。”三人坐进拉砖头的小卡车里,沈二柱手握方向盘乐呵呵地介绍。

“二柱子,你订婚的事咋样了?到底哪天?爹都请了谁来?”作为姐姐,春妮自然最关心这个。

提起定亲,沈二柱嘿嘿嘿地傻笑,刚才王娇听春妮说了,自己弟弟娶的是邻村最漂亮的姑娘,比二柱大两岁,叔叔也是个村干部,贫农,与沈家门当户对。“还能咋样,就那样呗。”二柱看姐姐一眼,憨笑道,“但是爹说了,一个定亲就不请那么多人了,把村里几位干部,老叔叔都请来,还有兵团的指导员,齐连长,还有容川他们几个老往咱村跑的知青,凑个三桌热闹热闹,反正也快新年,大家坐在一起正好喝点酒。”

“男人就知道喝酒,到时候洗菜做饭刷碗刷锅又得俺妈跟三妹妹忙活。”春妮不满,对王娇小声嘀咕。

卡车很快出了七台河市区进入郊区,两旁都是成片的白桦林,道路凹凸不平,春妮说如果下雨天这里全是泥,人走在上面根本迈不动腿。现在天冷还好,泥巴都冻住了,但如果是驾驴车来就麻烦些,驴子笨,走在上面容易打滑。春妮第一次回娘家就是在这会儿,十二月天寒地冻,二柱子驾一辆驴车来接她,走到邻村一处斜坡,驴子前蹄忽然一滑,姐俩连人带车全翻进旁边的水沟里。

“还好是冬天,沟里的水都冻住了,不然俺跟二柱子非得淹死不可。”提及往事,春妮仍心有余悸。

车在泥土地上晃荡了一个多小时,窗边的景色也从树林变成的农田和农家小院,四松村终于到了。村路两旁都是典型的东北农家小院。屋顶,窗台,院子里,还有篱笆墙都是积雪,烟囱里飘出缕缕白烟,男人穿着厚棉袄,外面套一件动物皮毛做成的坎肩,头上顶着厚厚棉帽,手里提一把干活用的斧头,走起路来威风凛凛,王娇看着他们,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

东北人热情,何况又是一个村。卡车从进了村子,就一路有人跟他们打招呼。

“哎呦妈,大妮子回来啦。”

“是,二婶,回来看看俺爹俺妈。”

“这次带回不少好东西吧。”

“带回好多那,二婶,一会儿砍完劈柴,您带着三婶和小嘎一起来俺家吃。别客气,想吃多少都有。”

沈家院子门口,春妮娘早就等在那里,等车停好,弟弟妹妹们一拥而上,欢呼雀跃:“大姐回来啦!”除了即将成年的二柱,春妮还有两个妹妹,一个15岁一个11岁,还有一个2岁的小弟,正躺在春妮娘怀里。

下车后,沈二柱和两位妹妹负责把行李搬进屋里,春妮拉过王娇,对她娘说:“娘,她叫王娇,今天早上在火车站亏了她救了我……”一听是女儿的救命恩人,春妮娘感激不尽,赶紧招呼王娇进屋。“姑娘快进屋暖和暖和,火炕早就给你们烧好了。”

火炕烧的倍烫,王娇坐在上面不一会儿热出了汗。棉袄脱下来,只穿毛衣也不觉得冷。

“来,姑娘,赶紧喝碗粥暖和暖和身子。”知道王娇她们还没吃饭,春妮热了两碗菜粥,两根玉米和两个鸡蛋。王娇知道鸡蛋金贵,现在冬天,产量又少,就对春妮说自己不饿,把鸡蛋给令她。

“怀孕了,多吃点鸡蛋好。”

说实话,其实春妮妈不想给王娇鸡蛋吃,但只给闺女一人又觉得不合适,看见王娇把鸡蛋给了春妮,她暗暗松口气,最近天冷,雪下得大,积雪把一个鸡窝压漏了,死了两只母鸡不说,里面刚下的四个蛋也砸破了,为这事,春妮爸数落了她两天,说连个鸡蛋都护不住,春妮怀孕了,过几天就要来,吃啥?

王娇懂事,让春妮妈越看越顺眼,摸摸她的头,然后对自己家那几个姑娘夸赞道:“你们看看,人家南方小姑娘长得就是俊,细皮嫩肉的,在家从不干活吧?”

春妮知道王娇家情况,赶紧拦住她娘,说:“娘,俺爹呢?”

“去村里开会了呗。”

“啥时候回来?”

“那就不知道了,最近村里那几个老地主都病了,没人出去干活,你爹跟几个干部过去看了看,总觉得他们像装的,这不,正寻思召集村民开个批/斗/会啥的,这帮人那,两天不教育就上房揭瓦,你爹是村书记,这帮人真要想闹点坏,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爹就是心善,总想着他们岁数大了,不好意思批评,却忘了老奸巨猾那句话。”春妮11岁的妹妹振振有词地说道。

春妮妈拍她脑袋一下,“去,上那儿屋哄你弟弟玩去。”

“我才不去呢。”妹妹白了母亲一眼,然后坐在姐姐身边,眼睛却看着王娇和她褂子里的黑毛衣。

“妈,二柱定亲的事咋样了?哪天去女方家?”喝一口粥,春妮又问。

“托人看了,说后天是个吉利日子。”

“孙家这姑娘到底咋样?我还是小时候见过一回,感觉挺瘦的,不像是个干活的人。”春妮有些嫌弃地说。

在农村,女人身体好比长得好更受欢迎。

春妮妈把围裙上粘的一根鸡毛扔掉,笑道:“那是从前,小丫头还没长开呢,你也知道,那孩子命苦,刚出生就没了妈,后来他爸娶了一个不干活的女的,亏了死得早,又续了一个贤惠的妻,不然这丫头后半辈子可就完了。”

听春妮妈的意思,孙姑娘的父亲后来娶了自己原先媳妇的妹妹,也就是孙姑娘的小姨,这日子里才开始有人疼。虽然先天不足,但这几年长结实了不少,她人长得本就漂亮,如今出落得更加水灵,临近的几个村不少男青年都属意她。

“长得漂亮有啥用?还不是一个没文化的!”春妮的小妹妹嘴巴一撇,似乎对即将来到家里的嫂子很不满意。拽拽春妮的袖子,愤愤不平地说:“姐,你不知道,其实咱爹一开始根本不同意这门婚事,孙家虽是贫农,可那女的没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你想想啊,咱爹好歹是干部,是村支书,咋能娶个文盲做儿媳,但咱哥也不知吃了啥迷魂药,就执意要她,丢人!”

好厉害的小丫头!虽然这事和自己没关系,但王娇已经开始为那个还没过门的孙家姑娘感到担忧了。

“婶子!”忽然,院外有人喊了一嗓子,声音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爽朗。

“来了!”春妮娘招呼着跑出去。

“哎呀!是容川哥!”小妹妹眼睛一亮,欢快地跳下床,连帽子都没戴就跟着跑出了屋。

“谁啊?”王娇伸长脖子往窗外看。见一位穿着军大衣戴厚帽子的高个青年站在院子里与春妮妈说着什么。

春妮笑道:“那是容川,李容川,在农场劳动的知青。”

作者有话要说:  噢噢,容川来啦~~

☆、010

“是北星农场吗?”王娇好奇地问。

“嗯哪!”春妮拍拍她的手,高兴地说:“你等着,我把他叫进来,你俩认识认识,容川人可好了。容川!”

春妮嗓门大,这一声喊出去,连窝里正下蛋的花母鸡都听见了。

“哎!”随着一声清脆的应答,眉目俊秀的青年掀开棉门帘笑呵呵走近了里屋。“春妮姐!”他叫了春妮一声,然后视线落在正从炕上站起的王娇身上,明亮的眼睛眨了眨,指着她笑问:“你就是上海来的知青王娇吧?”

“咦?我还没做介绍你咋就知道她叫啥?”春妮搞不清状况。

容川笑道:“刚才在村口碰见二柱了,他告诉我的。”又转头看王娇,友好地问:“你今年多大?”

“十七。”

“呦,这么小?”他惊讶,摘下帽子用手胡噜胡噜压扁的头发,一屁股坐在王娇对面,问:“一个小姑娘,从上海来黑龙江,这么远的路,你父母担心不?”

好尴尬的问题,王娇正不知如何回答,院子里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川子,出来!”

“来啦!”容川匆忙戴上帽子,往出走两步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对王娇说:“你别着急走,一会儿办完事,咱俩一起回农场。”

“开车来的?”春妮赶忙问。

“嗯哪!”容川东北话学得有模有样,然后挑开门帘一溜烟跑没了影。

春妮坐在一旁长舒口气,把手里剥好的鸡蛋分给王娇半个,庆幸地说;“今天真是巧了,正好容川在,不然我还发愁怎么把你送到农场去,二柱上午得去邻村大队送木柴,还有一个会开车的前几天跟着媳妇回了松源老家,剩下就没有会开车的了,赶马车倒是也行,但是天太冷,路坑坑洼洼冻得邦邦硬,车走在上面颠簸不说,这人冷马也冷啊。在俺们农村,牲口就跟人一样重要,没个牲口啥也干不了。”

听口气,本以为容川一会儿就能回来,却不想,一直挨到中午,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他才跟着春妮爹——四松村老支书沈有福回到了家。

沈有福个子不高,干巴瘦的一个黑老头,不过听春妮说,她爹今年虚岁才40,可看着像六十多的,身上也是穿着棉袄和毛皮坎肩,不想刚从村委会开会回来,倒像去山里打猎去了。

刚进院子,沈有福就用手里的烟袋锅指着正在厨房忙活的媳妇和三闺女吩咐:“春妮娘,今天容川在咱家吃饭,你别小气,多做几个硬菜。三丫头,去菜窖把冻在那里的半只野兔子拿来让你娘用砂锅跟蘑菇一起炖上,再用猪油摊两个鸡蛋,再烫两壶玉米酒。”

“哎!”三丫头应道。

“等等!”容川叫住她,对沈有福笑道:“叔,别麻烦了,我今天开车来的,就不喝酒了。”

“这话咋说的?每次来都喝,今天咋就不喝了?”沈有福眯起眼睛,似乎生气了,“咋的,嫌弃我家的玉米酒不如你们兵团的好喝?”

“叔,不是这意思……”

“哎呦爹,您就别难为容川了,这几天雪大,肯定是去兵团的路不好走,万一打滑出了事咋办?”春妮站在厨房门口笑着打圆场,手里端的笸箩里放着七八个冻住的黄玉米,“容川,外面冷,快跟俺爹进屋去吧。”

容川眼睛寻摸了一圈,却没有看到王娇的身影,就问:“那个上海人呢?“

春妮笑着用手一指后院:“跟俺小妹妹上厕所啦。”

沈家旱厕紧挨着牲口棚,中间用一块破木板隔开,一侧住着骡子和驴,一侧用来解决人的三急。王娇颤颤巍巍蹲在坑上,生怕一不留神脚底打滑自己再掉进去。厕所虽有个门,但冷风依旧从裂开缝隙呼呼灌进来,冰凉的雪渣子扑了王娇一脸。

旱厕外,沈小妹问:“姐,好了吗?”

“快了。”王娇满是歉意,天气太冷,某些地方似乎也冻住了,一边用力,心里忽然涌出一个问题,“小妹,这么冷的天你们咋洗澡?”

“我们不洗澡。”

“啊?”

小妹的声音近了一些,“咋的,你要洗?镇上有个大浴池,去年夏天,俺娘带俺们去过一次。那水可热乎了,哎呀妈,泡的骨头都酥了。就是票太贵,2分钱一个人,回来后,俺爹骂了我们两天,说俺们败家,还说以后不让我们随便去镇上了,省的乱花钱。姐,你们南方人是不是天天都洗澡?”

“也不是,天气热了才会天天洗,南方潮湿,如果不洗澡身上是粘的,不舒服。”

“噢。”小妹似懂非懂。

从旱厕出来,两人往前院走,正看见容川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炖兔子肉从厨房里走出来,看见她们,容川咧嘴一笑,说:“呦,你们来可回来了,刚才我们还说这么半天不出来是不是掉坑里了。”

王娇脸红,不知说啥好,倒是小妹伶牙俐齿的回击:“瞧你说的,我们哪有那么笨!”

“你不笨吗?”容川逗她,“那上次掉进去的是谁?还哭着喊救命救命?”

“哎呀!”小妹气的跺脚,追过去打他,容川哈哈笑,躲过拳头,一步窜进屋里。

刚才王娇听小妹说了,容川今年19岁,68年来的北大荒,如果这么算,他来到这片土地时才刚满十六岁,不过一个高中生,离乡这么远不想家不想父母吗?

“嘿!想什么呢。”屋子里,容川掀开门帘冲她喊。“快进屋吃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