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古帝国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勒(Burkin)显然是《拉施特书》的手抄本上写错的结果。(《拉施特书》, 原文,别列津本,页153,第一行,又别列津的译文,同上,页94,末)。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 年,200。
  ① 《秘史》,第122 节末,参阅本书第54 页关于古连勒古山。'6'
  ② 在后面(本书第81 和118 页)将要看到成吉思汗提起这个誓言以责罚后来背叛他的这些“大选举人”, 但是这一誓词是不是作者为了这个目的而故意添加的呢?
  ③ 《秘史》第123 节,鲍乃迪译,第62 页。同一史源还说,不但给帖木真以”汗”(国王)的称号,还给他以“合汗”(皇帝)的称号。这显然是事后的追尊,伯希和也以为这无疑是后来的追尊。至于这个事件的日期,《萨囊彻辰书》(第17 页)列在鸡年(1189 年,己酉)当然是过早。'《元史》成吉思汗上尊号是在1206 年,金泰和6 年,时值丙寅,可能此时是上合汗的尊号(即皇帝)。而这里所说则是就汗位,《秘史》谓脱斡邻勒(汪罕)说:“蒙古实在不能没有汗王,”可为佐证。——译者'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帖木真的被推选似乎事先有过某些宗教式的朕兆,这在《秘史》中也有所载:首先是在上面已经说过的(本章第六节)豁儿赤的“幻梦”(犍牛的预言)。此外还有木华黎的预言:帖木真下营在豁儿豁纳主不儿的时候,有一天,在一棵百年老树的影子底下,他的忠诚伙伴札刺儿人木华黎对他提起,就在这个地方,在这棵树下,最后一个拥有汗号的蒙古人首领忽图刺从前曾在这里跳舞和筵宴庆祝即位①。“从此之后,蒙古人所过的是艰苦日子,在他们当中, 再没有汗王。但是长生青天(K k Tengri)不至忘记他的子民——忽图剌的家族。在蒙古人中间,将要崛起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将要变成为一个可怖的汗替他们雪愤。”② 关于这个新汗所采择的尊号,成吉思(Tchinggis),拉施特用中国一蒙古的词根来解释,“成”(tching)的意义为“强大”,③这个含义似乎小了一点,如伯希和先生就对此有所疑问,认为这是否和另一个词义有关,指“海洋”,就是说,这个新成立的统治权无所不包'1'。
  成古思汗的被推选,起因于忽图刺的儿子阿勒坛和其他旧日汗王家族的代表人,似乎其目的是要终止各氏族间的分裂而还给乞牙惕系的人旧有的霸权。至于报复塔塔儿人的深仇大恨,则还要等待时机,克奏朕功。在目前, 帖木真的堂兄弟们不过选举他做一个战争和狩猎的首领。如果我们采信《秘史》,这位新汗凭着他所特有的组织能力和建立纪律的天才,在这个时候, 已经将其游牧宫廷里面军事的和文职(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主要职务委任给效忠于他的人。
  蒙古的史源告诉我们说,在上述情况之下,他任命博尔术之弟斡歌爱扯儿必①、合赤温脱忽刺温、哲台和多豁勒忽扯儿必②四人做他的箭筒士(豁儿赤)③,即他的贴身优秀卫队。他任命翁古儿、雪亦客秃扯儿必和合答安答勒都儿罕④管理饮膳事宜;迭该觅草地以供牧羊的需要;窟出沽儿管理修造车辆;多歹扯儿必总管仆役。
  ① 《秘史》,第206 节,鲍乃迪译,第117 页,参阅本书第39 页。
  ② 符拉基米尔性夫,《成吉思汗传》第32 页。
  ③ 《拉施特书》,I,8。参阅科瓦列夫斯基的《蒙俄法词典》,(Ⅲ,页2137 和2139),“成”(tching) 指“有力”,“成哈”(tchinggha)指“强”、“壮”、“坚”、“硬”、”不动”,也指“严肃”、“有气力。”因此莱昂·卡安的小说体裁的纪事里面有不屈不挠的皇帝的称号。然而《秘史》认成吉思汗为“曲鲁克”(kuluk),这也是说不可动摇。至于《萨囊彻辰书》(第71 页)说,有五色鸟于前三天早晨集在帖木真营帐前面的方石上,叫青吉斯。在这种上天示意之后,这位征服者采用了这个名称。《萨囊彻辰书》还给成吉思汗以“索多”(“卓越的”、”王子”,由经典里面取用的字眼)和”博克达”(“可敬的圣人”)的称号。附带的说,在这个时候,这个鸟所集的石头自己裂开,一块宝石印,上面有龟龙纹的中国形式。涌现出来。(这一段故事见《蒙古源流》卷二。——译者)'2'
  ① 博尔术之弟,第63 页注②提到,其名为斡歌连,《秘史》在第124 节作斡歌来,而格鲁塞作斡歌爱,所指应系同一人。扯儿必(tcherbi)系职称。——译者
  ② 合赤温脱忽刺温(札刺儿人)、哲台(忙忽惕部)、多豁勒忽扯儿必(忙忽惕部)三人均见第63 页注②。——译者
  ③ “豁儿赤”《元史》作”火儿赤”(“兵志”二,宿卫)。豁儿,蒙古语指“箭筒”,赤,指“做这件事的人”,相当于中文“者”字,兹译为“箭筒士”。——译者
  ④ 翁古儿(乞颜部)、雪亦客秃扯儿必(晃豁坛部)、合答安答勒都儿罕(塔儿忽部)均见第63 页注②。——译者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忽必来、赤勒古台和合刺孩脱忽刺温,连同他自己的弟弟拙赤哈撒儿被任命为带刀者⑤,他们的职责也是保卫新汗。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兄弟别勒古台,和合阑勒歹脱忽刺温一起掌管马匹,忽图、莫里赤和木勒合勒忽寻觅放马的草地。阿儿孩合撒儿、塔孩、速客该和察兀儿罕被任为送信人,传达汗的命令。此外还有两名高级人员,于聚会时候负维持纪律的责任。⑥至于速别额台,'3'要他为汗的家族效劳时如同老鼠的专心和飞鸟的敏捷,并保护这个新成立的蒙古汗国如同护马之衣或毡的衬里⑦。博尔术和者勒篾两人没有被忘记。《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说:“我心里不忘,我以前没有伴当时,你二人首先与我作伴。如今你们做众人之长。”最后他对全体民众说:“你们众人都离开札木合投到我这里来。如果腾格里(天)保护我,你们,我的老朋友啊!都是我吉祥的伴当。”①
  至于其他游牧人的汗王们,对于成吉思汗的即位,其看法将是怎样呢?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取得他从前认为宗主的客列亦惕国王脱斡邻勒的赞同。成吉思汗派塔孩和速客该为使节,到脱斡邻勒那里去。极为顺利,脱斡邻勒认可了这个既成的事实,他声称蒙古人实在不能没有汗王,并且劝告他们效忠于这位新选出的人。②和札木合的关系,则比较微妙了,对于札木合, 成吉思汗毕竟是有差错的。新汗派遣阿儿孩合撒儿和察兀儿罕到他从前“安答”那里去通知即位。如果我们采信《秘史》,札木合的态度非常友好,他将一切责任归于阿勒坛和忽察儿这两个成吉思汗的“大选举人”:说是他们用谎言破坏了他和成吉思汗的关系。他甚至责备他们,当彼此在一处游牧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推选成吉思汗。而且带着一些讥讽的语气(如果我们的史源不是有意的于事后做预言)。他劝告阿勒坛和忽察儿对于所选举的君主永远效忠。③
  第八节 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初次冲突
  然而成古思汗和札木合之间的言归于好或临时协定未能维持长久。决裂的发生,来自……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一个是札木合幼弟结察儿,另一个是成吉思汗的部下札剌儿人拙赤答儿马刺。④给察儿抢去了拙赤答儿马刺的马群(所有游牧人的战争都是这样开始的)。拙赤在夜间追赶窃贼,一箭射在给察儿的脊梁上,将他射死,夺回了马匹。
  ⑤ 带刀者亦称“兀勒都”(秘史),《元史》作”云都赤”(《元史》,“兵志”二,宿卫)。——译者
  ⑥ 《秘史》,第124—125 节。巴托尔德在他所著《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里面的评语,第382—383 页。脱忽剌温的意义为“鸬鹚”、“鹭”。
  ⑦ 这里《秘史》原文为:“速别额台勇士说,我如老鼠般收拾,老鸦般聚集,盖马毡般盏护,遮风毡般遮挡……”。兹照格鲁塞原文译为“护马之衣或毡的衬里”。——译者
  ① 《秘史》第125 节。这一篇话很动人。《萨囊彻辰书》(第71 页)也有记载。(这段译文参照《秘史》。——译者)
  ② 《秘史》,第126 节,鲍乃迪,第63 页。
  ③ 同上,第127 页。
  ④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本传”,第92 页。拉施特将《秘史》里面的结察儿称为台古察儿(Tokoutchar) (写错为纳吉察儿Nakoutchar),别列津译本,I,第148 页(原文),第92 页(译文)。《秘史》说, 给察儿在札刺麻山斡列该不列合地区游牧,拙赤答儿马刺在撒里河附近(关于这后一个地方,参阅后第二章第十四节和第二十九节)。不剌合的意人为”水源”。'1'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札木合听说他的兄弟被杀,勃然大怒,将一切责任归在成吉思汗身上, 起兵攻打成吉思汗。《秘史》说他横穿阿刺兀惕上儿合兀山'2'要想突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还是在古连勒古地区,即在桑沽儿河方面。幸而有亦乞剌思部人木勒客脱塔黑'3'和孛罗勒歹二人及时报知①,成吉思汗能够整军和他的旧日“安答”对敌。这一次战争据《秘史》所载,其地点为答兰巴勒主惕, 但是在地图上找不到它是在什么地方。②据说,双方都发动三万人左右的军队,这个数字无疑是过于夸大。至于战争的结果,我们的各种史源所说不同。《秘史》承认成吉思汗的进攻是失败的,他不得不退到斡难河方面去。③札木合不敢追逐,但是他用极其野蛮的方法来报复。他擒住了忠于成吉思汗的首领若干人④,用七十口锅“烹煮”,'4'这是重新使用中国古代称为战国时期的刑罚。成吉思汗的一个好伙伴揑兀歹察合安也被札木合所擒,札木合斩断了他的头并将这个头系在自己的马尾上⑤,拉施特也提到锅煮俘虏的故事,但是他所说的意思相反。依他所述,成吉思汗在这次战争中战胜了札木合,用七十口大锅烹煮敌人的是成吉思汗而不是札木合。成吉思汗所以这样做,是要造成一个恐怖的效果,这个效果完全取得了,因为许多叛徒都因恐惧而戢服①。当然,这个蒙古征服者丝毫不厌恶杀戮:消灭塔塔儿人的例子,就是一个证明;但是首先这是一个讲求实际的、稳健的有政治头脑的人,我们认为《秘史》所载近于真实得多,何况《秘史》对于他们的英雄,如果有如拉施特所说的那样是个战胜者,必不至不告诉我们,反而承认失败。
  况且《秘史》还有记载,札木合使用这种不必要的苛刑之后,结果有几个重要首领离去札木合而归附于成古思汗。巴托尔德、符拉基米尔佐夫和额连坚哈拉道安②所说的那些“草原贵族”,因为愤恨札木合用这种集体的残杀方法杀死了他们里面的几个人,所以转向成吉思汗,认为他是比较保守的, 或者无论如何,是比较稳健的和相对的比较有人道的。成吉思汗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但是结果在道义上和政治上取得重大的成功。③
  ① 《秘史》第129 节。拉施特把报告的功绩归于亦乞剌恩人捏群(《皇元圣武亲征录》所说与《拉施特书》相同,捏群从《亲征录》的译音。——译者)。他以为木勒客脱塔黑和孛罗勒歹不过是传达使命(别列津本,原文,第150 页;译文,第93 页)。
  ② 答兰巴勒主惕(七十个沼泽)是《秘史》第129 节所说的地名。《拉施特书》作答兰巴勒只兀喀,别列津本,“本传”,绪93 页。克罗斯译《元史》,第12 页说在“答兰版朱思之野”(答兰版朱思之野,系从《亲征录》和《元史太祖本纪》。——译者),和拉施特一样,将胜利归属于成吉思汗。答兰巴勒主惕在客鲁涟河下游的北岸,在它流入库沦湖(小达赖湖)的入口之前,有一带小山名叫巴勒主歹,但是这个地方离开上面所说的桑沽儿河很远,桑沽儿河是上客鲁涟河的支流。
  ③ 蒙古史源(《秘史》)说,成吉思汗只是退到一个狭窄的叫做哲列捏地方屯扎。
  ④ 同一史源说烹煮的是一些赤那,即“狼”(Tchinos)。
  ⑤ 《秘史》第129 节,鲍乃迪,第64 页。
  ①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第96 页,《多桑书》采此说,I.45.但是他将《拉施特书》的答兰巴勒只兀喀变成巴泐渚纳。《元史》所说相同(克罗斯译,第12 页)。
  ② 额连坚哈拉道安是一位蒙古作家,于1919 年写了一本引人入胜的《成吉思汗传》(贝尔格莱德,1919), 里面第四章的题目是”帖木真被一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在上述事件之后,脱离札木合而投到成吉思汗方面来的这些首领,为成吉思汗增加了很大力量。他们是兀鲁兀惕的首领主儿扯歹和忙忽惕的首领忽余勒答儿(即下文的忽亦勒答儿。——译者),他们两人都是带着一族的人同来;我们很快就要看到他们对于成吉思汗的效忠,特别是在对客列亦惕人鏖战的时候。还有蒙力克老人①'5'和他的七个儿子也到成吉思汗的营盘来了。他们的归附,使这个征服者特别觉得高兴。蒙力克就是也速该的亲信, 我们在上面说过②,也速该临终托他接这个未来的英雄回来。不顾这种信任, 蒙力克没有尽他监护人的责任而离开了这个儿童,听任他处于困难之中。他现在重新来到,一个审慎的人有这样行动,可以证明成吉思汗事业的基础已经开始巩固。成吉思汗善于将应该怀恨的事情置诸度外,使一切前来的人感觉心安,他在斡难河畔的树林里面开一个盛大筵宴,欢迎这些新来的部下。③
  拉施特给我们清楚地指出来,人们之所以归附于成吉思汗由于什么原因。当一些徘徊于成吉思汗和他的对立面,即泰亦赤兀惕人或札只刺惕人之间的氏族,困于饥馑要求参加围猎的时候,成吉思汗收纳他们并且分给他们的猎物超过他们所应得的部分。④各部落转相告语,把成吉思汗的绝对正直、宽宏大量、他既坚定又宽冲龄。但《元史》是不足信的,以一冲龄的帖木真何能集合数万之众与札木合对抗,而且正在部众离贰之时。故这次战役必在帖木真就蒙古汗之后发生。我以为帖木真最初被推戴为蒙古汗,其后武功日盛,再上尊号为成吉恩合汗。《元史》是根据十三朝实录的,而实录讳败为胜,也是可能的。这次成吉思汗是战败了,《秘史》记载翔实可信。按上文《元史》所谓脱端火儿真将叛,谓池已干,石已碎留复何为。此人火儿真疑即是忽察儿(亦作呼济儿)为捏坤太子之子。在帖木真将被推戴为汗之时, 与忽图剌汗之子阿勒坛来归附,想是叛去之后又来归,但这两个人也就是札木合指责为离间他与他的安答帖木真之人,并且此二人不久也再叛离成吉思汗而投到汪罕那里去。'容的作风与泰亦赤兀惕或札只刺惕首领们的反复无常、专横暴戾相比较:“帖木真领主脱去自己的衣服给你穿,从自己骑坐的马上跳下让给你骑。真是一个知道如何享有国家,供养战士,和能够在他的‘兀鲁思'维持良好秩序的人。”①
  ① 蒙力克属于晃豁坛部。
  ② 参阅本书第45 页。
  ③ 《秘史》,第130 节;《拉施特书》,别列津译,前引,第96 页。
  ④ 别列津译本,上引,页96—97。
  ① 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同上第98—99 页。相同的说法见《元史》,克罗斯译,第13 页。
  ② 札合敢不《亲征录》和《元史》均作札阿绀布。据《拉施特书》,“札犹言地,敢不犹言大将军”。“札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第九节成吉思汗仲裁客列亦惕领主们的争端
  大约在这个时期,成吉思汗的宗主和朋友客列亦惕国王脱斡邻勒遇到了不幸的事件,这无疑有利于成吉思汗的权威。我所以说是“大约在这个时期”, 因为我们在下面所述的事件,根据《拉施特书》和《元史》,应该是发生在撒察别乞和泰出的被谴和被杀以前,因此,在《秘史》里面虽然没有指出一个相对的日期,我们似乎应该在这里说它。
  从性质来说,这是客列亦惕王族里面所发生的内战。特别掌握有这方面材料的拉施特(无疑是因为好几个在波斯的蒙古王妃都是客列亦惕人)对我们首先提到成吉思汗和客列亦惕国王脱斡邻勒的一个弟弟,即札合敢不的关系②'2'。这个札合敢不,用他名字的第一个字呼唤他的时候叫做客烈(Kiré) ③,他在童年,曾被唐兀人,即甘肃地方的西夏人所俘,札合敢不乃是他的头衔。这位波斯史家说,这个头衔是从唐兀人的吐蕃方言中转贩而来的④。当札合敢不回到自己的家族时候,似乎和他的哥哥脱斡邻勒彼此不和,因为在此后,人们还看见他居住在外面,在中国北边的金人(或女真人)帝国那边。①
  客列亦惕国王脱斡邻勒,虽然在他的家族里面传布聂思脱利派的基督教,事实上他对于自己的亲人表现得十分残忍。他消灭了好几个兄弟,显著的是合帖木儿太石和不花帖木儿②。能够逃避他的毒手的只有他的另外两个兄弟,即上面说过的札合敢不和额儿客合剌。额儿客合刺似乎是有野心的,他不愿意服从脱斡邻勒。不过因害怕被脱斡邻勒处死,他避居子乃蛮人的地方。《拉施特书》和《秘史》告诉我们说③,这时候君临乃蛮的还是亦难赤必勒格。
  亦难亦必勒格驱逐了脱斡邻勒而将额儿客合刺扶上客列亦惕王位。脱斡邻勒被迫出奔西突厥斯坦,投奔到哈刺契丹人那里去。
  合敢不幼年时为唐兀人所俘,久居其国,为唐兀人所爱重,遂有札合敢不之号”(参阅《多桑蒙古史》, 冯承钧译本,第一卷,第43 页)。——译者
  ③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第107 页,(原文第174 页)。
  ④ 同上书,第108 页。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 年,50。
  ① 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同上第98—99 页。相同的说法见《元史》,克罗斯译,第13 页。
  ② 札合敢不《亲征录》和《元史》均作札阿绀布。据《拉施特书》,“札犹言地,敢不犹言大将军”。“札合敢不幼年财为唐兀人所俘,久居其国,为唐兀人所爱重,遂有札合敢不之号”(参阅《多桑蒙古史》, 冯承钧译本,第一卷,第43 页)。——译者
  ③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第107 页,(原文第174 页)。
  ④ 同上书,第108 页。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 年,50。
  ① 《元史》,克罗斯译,第22 页。
  ② 《秘史》,第177 节。《拉施特书》,“部落”,第68 页,又同书第一册,表第23,别列津的“客列亦惕家族世系”。
  ③ 《秘史》,第151 节,简单述及这个事件,又在第177 节,在成吉思汗责备汪罕的时候,比较详细地说到。并可参阅《元史》,克罗斯译,第16 页。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这里的国王古儿汗,建都在楚河之上的八刺撒浑。脱斡邻勒受到古儿汗的接待,但是他就在同一年和古儿汗变得不和,于是飘流横渡戈壁到了畏吾儿人边境,后来又到了唐兀人国家(甘肃地方的西夏王国)的边境上。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挤着五只羊的奶,刺着一只骆驼的血以充饥④。他在这种可悲状况之下,骑着一匹瞎眼老马,到达古泄儿湖(Guse'ur)⑤,从这里前去向成吉思汗乞援。成吉思汗不忘旧日的情谊,也因为信守也速该的榜样,对他殷勤接待(以塔孩和速客该为使)。在客鲁涟河发源的地方,以尊崇的礼节款接这个流亡者。拉施特说,脱斡邻勒在这时候自己承认,到了精疲力竭的最后阶段,不堪饥饿和辛苦。成吉思汗动了怜悯之心,邻勒表示自己有功于他①,因此可以设想札合敢不在当时是和脱斡邻勒联合一道以帮助他诙复王位的。
  但是这一种联合应该是为时很短。《拉施特书》在猴年,回历596 年(公元1200 年)的编目之下记载,当脱斡邻勒和札合敢不在客鲁涟河上忽巴合牙地方驻营的时候,札合敢不和客列亦惕的别乞们密谋说:“脱斡邻勒心肠狠毒,他杀死其他兄弟……”等语②。
  《秘史》也记有相同的话③。某一个名叫阿勒敦阿述的人'2'报与脱斡邻勒知道。脱斡邻勒逮捕了主要的密谋者:额勒火脱儿'3'、忽勒巴里和阿邻太子。将他们捆绑起来而唾其面,特别责骂额勒火脱儿对他的背叛:“向他重提流亡至西夏时一同忍饥耐褐时候所做的誓言。”④然而脱斡邻勒毕竟让札合敢不和他的党羽,包括额勒火脱儿在内,脱身往投乃蛮人⑤。
  第十节 成吉思汗和主儿勒⑥首领们的磨擦
  一切草原上的王权总而言之是相当脆弱的。成吉思汗的情形并非例外, 《元史》和《拉施特书》似乎说成吉思汗的事业是一直逐步上升,这恐非事实。《秘史》在某些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