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场还放养了些鸡、鸭、牛、猪、山羊,这样肉食也解决了,不但自己吃,还外卖,不过价钱比市价高,依然阻止不了人们购买的热情,尤其是王书记介绍的客户。

**********************

穿过铁路地下道,远远地还没进门就看600米,10米宽的水泥地,直通到南北最重要的国道上。

进入大门就看见前面一溜排的平房,后面的土地更是大,而且还有三个荒山上种满了果树。

种了十多个大棚,今年先看看形势,视情况再决定加大力度,蔬菜和水果的侍弄一定要严格按照方默南强调的那些注意事项来,平时要让人盯紧了,不能懈怠。

从正门走过去就看到十多个大棚排着排,掀开塑料大棚就看见里面绿油油的,翠莹莹的。

天气暖和起来,农场里的蔬菜长势良好,西瓜已经长得圆滚滚的,有排球大小,看样子应该比普通田里要早上市一个月。

远远地从国道上就能看见长势喜人的水果,加上县里帮忙推销,已经有人开始来订购了,不愁卖不出去。

来人都迫不及待地说自己要大量的收购,价钱好商量,现金交易,自己派人来拉,不用方默南他们动手,而来买水果的人看到这么多水果,在他们眼里这简直是遍地黄金,时不我待。

来购买水果的人都迫不及待的签订合同,合同上注明必须使用‘莫家出品的标签’,标签上画着还是年画娃娃的样子只不过这次娃娃指着的是水果,有‘西瓜、草莓’还清楚地标明原产地,这些标签早在成立农场时一并同时进行,而且还在工商局注册商标。

方默南看着他们的样子,这年代还真是卖方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愁卖不出去。把事情交给胖叔和晓美他们两个,还真对了,胖叔认真负责,晓美记账清晰,还继续自学会计知识。

林老爷子看着农场进入正轨,减少了跑趟的次数,那是因为他无意中发现了方默南屋里的机械论文,一下子如获至宝,翻看下来,原来已经世界工业已经发展的这样迅速了,不知道国外的家发展的如何。苦闷的他喝着水果酒,醉倒了,眼睛边还留着泪痕。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到了六月份,方默南家里的电话只用过一次,就是打给韩志谦告诉他们电话号码,电话中韩志谦很激动兴奋,在春节晚会后,厂里的服装,再一次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她在电话中和他谈及香港股市,让他们不要关注银行和地产方面,破产还会继续。当然除了方默南点名的知名的企业,可以趁低吸纳。

方默南在电话里还请他继续邮寄高考复习资料,和她想要的书籍。家里的书和报纸、杂志多了起来后,不但老爸和老妈拿走翻翻,就连未来小姨夫来时也顺手拿走一两本,看在他们还回来时书保护的不错,她没说什么,甚至鼓励他忙多看看,了解外面的世界。

六月的一天,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方默南拿了起来,话筒那边传来熟悉的伦敦腔,“你好,我是程世贵。”

“你好,程大哥。”方默南道。

“呵呵……南南,怎么也不跟我们联系,倒是真放心。”他笑着说道。

“对于你我十分的放心。”方默南笑着说,顿了顿,然后接着道:“怎么样现在开始撤离意大利了吧!”

“遵照指示已经慢慢撤离了,现在就剩下扫尾工作了,兰博基尼花费5000万已经收购下来,而且我把设计图纸一拿出来,他们简直如获至宝,一切已经就绪,就等生产出来。我们还收购了范思哲百分三十的股份。虽然意大利大罢工持续时间也长,但政府保护重工业,所以我们只够得法拉利零散的股份。但现在我们手里有大约还剩一半的现金,已经分别存在不同国家的银行里。”程世贵简单的说了一下他的情况。“接下来,要转战那里。”

“哦!那留几个人去考察一下,奥地利市场,那里留下一部分。再留一部分的资金去日本成立一个投资公司,进行股票、地产投资。日本市场会持续繁荣。余下的资金你带去美国,重点关注加拿大,机会很快就来。”方默南给了他们大致的方向,剩下的就看他们发挥了。这些都是老手,经验颇多。“另外尽快成立一个情报分析机构,收集各种商业情报。”

“嗯!这真是挣钱多,花的也多,一分就没多少了。”程世贵接着又道:“我知道了,不过日本股市涨了不少,我怕政府不会坐视不理吧!”程世贵研究过日本股市,说的一语中的。虽然日本在二战战败了,但是其崛起的速度依旧令人咂舌,股市也欣欣向荣,繁荣的过头,就不妙了。

“干预?日本政府不会,放心进去。”方默南肯定道。“那里还不是主战场,不用担心日本。近期主要还是关注加拿大,对了到美国后到华尔街查访一下,需要多储备一些人才。”

“知道了,这个我尽快我安排一下。”程世贵在电话里说道,他也知道随着公司日益壮大,人才问题尤为突出。

“对了,奖励你一千万,剩下的人中,每个人一百万美元。”她说完,就听到程世贵抽气声。

“你还真是舍得,财大气粗。”程世贵又道:“南南,用不用先给你打过去一笔钱先用着。”

“这不用了,你上次带来的存折我还没取呢!我这里用不着钱,好钢用在刀刃上。没什么?我就挂了,话费老贵啦!”方默南说道,听到对方回声后,就挂断了电话。

程世贵好笑地摇摇头,电话费是他掏得好不好,又不是没钱,这次罢工他们挣了十倍不止。走出去,告诉那邦家伙,估计乐得合不拢嘴。

(祝大家双节快乐)

第四十一章高考

更新时间2012…10…311:44:46字数:6161

方默南挂上电话,一回身,就看见林老爷子站在不远处。‘嗬’吓了她一跳,拍拍胸。

“林爷爷站在身后,不出声,人吓人会死人的。”

“你还会害怕,口气真不小,一千万美金。”林老爷子高深莫测地看着她。

“皇帝还不差饿兵,当然要好好慰劳他们一下。”既然被他听见,方默南索性承认,这样还能多个人保驾护航。

“人小鬼大,我刚才听说日本股市是怎么回事?”林老爷子敲敲她的脑袋,每个人都有秘密,他心中的秘密也不少。只要不妨碍别人,管别人什么事,而且他也想自己揭开神秘的面纱。

“日本啊!没事,就是去赚点儿零花钱。’”方默南现在是放开了,事情到了现在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已经暴露不少,现在也没有顾忌了,索性大方的说出来。

“怎么才赚点零花钱,应该都赚过来才好。”林老爷子愤愤的说道。

方默南看他的样子就和强盗没什么区别,其实不光林老爷子,在国人几乎所有的和他一个年龄段的老人尤其是上过战场,抗过日的人,甚至是中年人都对日本抱有一种很强烈的仇视感,这种仇视感是刻到骨子里的,溶于血液里的,那种老年人对于日本人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恨,就算在21世纪,除了小孩子们不懂事,人们大都还对日本很仇视,只不过这种情绪不常外露而已。

“现在还不到时候,过几年才有更大的机会。”方默南好笑地说道。

“你给我详细说一下日本的事情。”林老爷子有些焦急道,挣小日本的钱想想就兴奋。

“这说起来复杂,一时也说不清楚。您老要真想弄个透彻的话,我建议您老多看些金融方面的书,程世贵他寄来不少这些书,都是英文原版的。”方默南说道。

“这样啊!书我稍后在看,你先给我讲一些,浅显的股市这个我也懂得,只是年代久了,不知道还记得多少。”林老爷子有些失落,不过还是想尽快知道个大概。

方默南听到他有金融的底子,就浅浅得说:“日本经济发展的过快,已经有脱离实体经济的征兆,而且还出现了泡沫经济的前兆,整个日本都处于空前的繁荣期,日本政府对于房地产和虚拟财产的重视超过了对实业和各大企业方面的重视,虽然房地产的价格很高,股市和楼市虚假繁荣,可那只是虚拟的,一旦房地产的价格降落或者出现点别的状况,整个日本的经济就会陷入混乱,继而崩溃,相信到那时大大小小的投机者,甚至美国政府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到时候我也插上一脚,相信日本的经济会倒退十年。”她嘴角翘起,莞尔一笑。

“你可真够毒的。”林老爷子看着她道:“不过我喜欢。”

“嗯!又不是我毒,是美国政府吃肉,我只不过跟着喝点儿汤而已。”和美国政府比起来,她已经很仁慈了。

林老爷子沉默不语,他年轻时学的经济和金融知识已经被仍到太平洋里了,如果是别人人只当说大话,他只是一笑。假如真有美国政府的影子的话,那么可能性就大多了。能让这个国家还是那个曾经让国人吃过大亏的那个小国家经济倒退的话。他高兴都来不及,知道方默南有商业天赋,看来这只是小菜,更让他震惊的是,她对金融和经济的看法。看来他也得好好看看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书,往后的日子里他们在经常通过寄来的报纸杂志讨论日本经济进行议论。

林老爷子毕竟是贵族是教育出来的精英,一点就透,很快就弄懂了,“其实说白了,人性的贪婪所致。就像毛驴前面挂的胡萝卜一样。看得到,吃不到。”

小姨无意间看到林老爷子如此沉迷金融,渐渐的也来了兴致,不过现在不行,在高考努力冲刺的时候,一定要心无旁骛才对。不过这也间接影响了她考大学报志愿,在方默南看来学和用是两回事。这属于个人意愿,她也干涉不了。

************************

姥姥这些天总是愁眉苦脸的,方默南就问道:“姥姥你在想什么?总是皱着眉头。”

姥姥道:“这段日子钱有所下降,我在想是不是要做些其他花样。”

“哦!跟风的人多吗?”方默南挑眉问道。

“也不是跟风啦!你知道县里人明显有些闲钱,都想吃些好的,油酥烧饼、油炸糯米团子、炸菜角、炸糖糕、油条、等等,可是拉走咱好些人,丢了好多主顾。”姥姥嘴里念叨道。

“哪姥姥想好怎么改善了吗?”方默南问道。

“这儿南南,我有些想法就是还不完善,说出来你参详参详。”姥姥想起外孙女的聪明,眼前一亮。见她点头,于是边说道:“你姥姥我别的本事没有,做面食倒是有两把刷子,摊绿豆面的葱花煎饼那更是一绝。”

方默南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看来姥姥真是一门心思钻进去了,都知道从自己擅长的下手,而不是盲目的跟风。“这主意不错,不过姥姥你忙得过来吗?”

“怎么忙不过来,现在你梁奶奶和本家婶子能干着呢!除去我送馒头、卖馒头,蒸馒头的是事,人家两人全包圆了。”姥姥又道:“我这不是闲得慌吗?看钱长翅膀飞了,我心痛啊!”

煎饼,方默南想到有名的小吃煎饼果子,她在姥姥煎饼的基础上说了煎饼果子的做法,“鸡蛋,还有油条或者薄脆的“果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可选)作为佐料,口感咸香。”

“这个行啊!当做早餐最好既解饱,又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姥姥掰着手指数落道“一个鸡蛋市场价在一毛左右,要是去大诚子批发肯定便宜,油条还是不要了,不然成本太高,定价就高,卖不出去就惨了。咱光摊煎饼,剩下的小菜都可以自制的。”

“其实不用大诚子家的,农场里的、空间里的鸡蛋都快泛滥了,光靠咱家自己吃,啥时是个头。”方默南说道。“没关系,姥姥弄两种,定价不一样不就行了。带油条的两毛,不带油条的一毛五”

“嗯!嗯!我去准备,准备,明天就试试。”姥姥说风就是雨,说干就干,“南南,你可得我给准备好面酱、小菜、辣椒什么的。”

“嗯!知道了。”方默南欣慰异常地说道。

煎饼果子一经推出,那是大受欢迎啊!第一天就卖出50多套,卖出的煎饼不带油条的多有40多套呢。打出名气,稳定下来后,一天平均下来能卖100多套呢!姥姥每天早上,站在自家门口一干就得了一直干到早上九点、十点钟。不过早上蒸馒头的活计也只好交给梁家奶奶和本家婶子了,不过姥姥给他们的工资涨到每月30了,后来干脆又请了一个人,每月20。

都说六月的天小孩儿的脸,变化万千,象个最为顽皮的孩子,一时嘻笑吐舌做尽怪模样,一时撅嘴皱眉惹人怜爱,一时又烦躁震怒大发雷霆,变化得让人跟不上节拍。刚说着,这马上就变脸了。刚刚还晴空万里,这会儿子功夫,片刻间,乌云密布,“咔嚓”电闪着一道道白光,像挥舞着一把把利剑;雷发出隆隆的响声,好想在空中击鼓。天地一下子从白昼变成了黑夜。

方默南和林老爷子刚刚葡萄架下品茗下棋,看着天地变脸,赶紧收拾东西进屋,刚走进去。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纷纷落下来了。“嘀哒,嘀哒……”响声越来越大,“哗啦啦……〃瓢泼大雨来了,那雨猛烈极了,霎时间,空中仿佛群魔乱舞,从那灰蒙蒙的云中撒开千丝万线,渐渐的将天和地给缝合了。雨还在下着,雨柱又犹如一排排利箭倾斜着射向地面……一个小时后,雷声渐渐弱了,雨点渐渐小了。不一会儿,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看地里的蔬菜、水果,在雨水的冲刷下,绿叶晶莹油亮,好象干渴的孩子喝足了奶水一样滋润,舒畅!

远处荒山上已经种满了果树已长的郁郁葱葱,这时在雨雾中,给人雾里看花的享受,空气中弥漫着瓜果的香气和泥土的清气。没有冬天的沧桑和秋天的萧条,取而代之的是代表生命的绿色。

六月的孩儿脸,无论他来去多么匆匆,变幻多么快速,想来,终是最令自己欢喜吟吟的。享受了初夏的清凉和惬意,总也要承受六月的多变,这样的幸福与瞬间的剥离,才是真实而平淡的生活。

农场经过几个月陆陆续续的修整,已经不是刚开始的草草的样子。原来的十间平房,直接加盖了一层。一楼的六间房,方默南简单的装修了一下,其实也就是盘上火炕,屋子里添点儿家具,多装了些书架。二楼是给留守农场的人住的,主要是方默南他们来这里避暑的,姥姥和老妈留守老宅,姥姥丢不下她的生意。

这里地势稍高,远离人群,温度自然比县城低几度。最要紧的是当时忘了蒸馒头到了夏天得有多热。所以方默南、林老爷子、小姨、默北他们来农场住。小姨骑着自行车上学,出了农场地势平坦,人少,她最快的速度也就二十分钟,天冷后在搬回去。

房前是从空间移出来两颗葡萄,已经爬满了架子,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葡萄结得满满当当的,一颗已经有花生大小了,绿油油的。架子下摆放了石桌、石凳,石桌上刻好了象棋的棋盘。石桌旁边还有老爷子的一把摇椅,地面是用鹅卵石铺就的,走上去活络血脉。房前房后,种了些防蚊虫的花草,方默南还给老爸自制了些蚊香,有了蚊香起码晚上不会受到蚊虫的叮咬,休息自然好了。蚊香老爸又回来拿了许多,分给了修路工人。自从修路开始,老爸吃住都在工地。方默南他们现在悠闲的日子,自得其乐,自然是千金不换。

林老爷子建议小姨决定今年参加高考,本身学习成绩好,年龄也大了。她因为要高考每天做大量的习题,而且她做完的题海的书籍,老师拿过去给全班同学做,结果这一届的学生普遍成绩好,考上大学的有三分之一多,可把校长乐坏了,终于扬眉吐气一把,这是后话。

日子飞快,转眼间到了七月份,老天爷给面子,小姨考试的两天里,阴雨绵绵,正好不是太热。齐秋实还专门请假来陪考了,不过不敢站在考场外,一是怕给小姨压力;二怕影响不好,只好在家里等着。出了考场小姨松了口气,终于结束了。姥姥见她回来也不敢问考的如何,小心翼翼地看着她,不过方默南从她的神情中看出应该考的不错。

“妈,你不用那么的不安,我考的不错,简单的很,都做过相似的练习题。”小姨语调轻松的说道。“就是作文让我不太放心。”

“哦!作文(因为行文原因,高考作文和83年的不符)请有什么不对吗?”林老爷子问道。

“改革开放的利与弊。”小姨眼神有些黯淡,不过眨眼之间又恢复,反正已经考完了,想那么多也没用,“估计他们写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多,而我写的是负面多。和别人反着来的滋味还真不好受。”她有些忐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所以拼命的找后面来补齐作文的不确定性。

当时他们讨论是,小姨自己说的都是正面的影响,像是,解决温饱,富裕起来,和国际接轨等等,结果被南南这个小丫头,批了一通。原来负面影响也不少。就是改革开放会带来的副作用,其实也不算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是近代两百年来华夏历史所带来的副作用。大部人认为,好的东西都是从外面学来的,最后变成只要外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还着重说了不要在外资面前掉价,他们是商人,利益为重,不是慈善家。华夏这个巨大的市场,令他们垂涎欲滴,挤破了头都想来,现阶段是怕政策的反复,等到他们观察够了,会蜂拥而来。要稳坐钓鱼台,不要为一些眼前利益,牺牲掉长期发展,总之很多。听得小姨直点头,那还是不要改革的好。

结果南南说:那也不好,凡是都有两面性,比如打开窗户流通空气,苍蝇要飞进来;如果完全关严,苍蝇和新鲜空气就都进不来了。在这里“弊”与“利”是成正比的,新鲜空气和苍蝇是密不可分的。按照常规思维方式,似乎只能权衡利弊。而窗户不得不打开,所以就得打苍蝇的本事就得好好学,加大自身的本事。“原来是这样呀!”方默南道,当时说了很多,发了不少牢骚,现在都记不清了。“小姨不用担心,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放开心等着吧!”

小姨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了两个星期,还是林老爷子通过关系提前知道了她的分数。居然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而且英语、数学还是满分,不过可惜小姨报志愿时,保守了些。所以第一志愿是省内的大学,第二才是北大。不管怎样,有学可上,激动地她不知如何是好。全家人也围着高兴,只有一个人有些落寞,那就是未来小姨夫,因为小姨走的越远,他的机会几越渺茫。

虽然通知书还没拿到手里,但四合院的持续的热情丝毫不比外面太阳的热度小。老爸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回来,也是一脸的激动,大城市教育资源优厚,考上大学比这个年代小小的县城里容易的多。而这时时候,多数县城、农村还处在扫盲阶段,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那么不是顶尖大学,都是让人值得称道的。

这时期的大学生,包分配,户口也随着所在大学落户。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每人都可以分配到好工作,那个时代的人勤劳、朴实。就连这个时候高中毕业生以及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工作挣钱养家糊口。那个年代工作好找,挣钱并不困难,稍有一些经济头脑,方可成就大事业,成为商界精英。

物以稀为贵,大学生还是稀缺资源,是香饽饽,工作单位争着要,哪像后世,大学生泛滥,海龟都不吃香了。除非你是世界顶级学府出身。

闻听而来的左邻右舍都来向姥姥道贺,没想到一向很少登门的大舅一家居然全体都来了。

大舅妈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忘性大,所以进来后,直说恭喜的话。伸手拍打着儿子和女儿们,“恭喜呀!小燕,考上大学了,多向你小姑学习,给你妈也考上大学,让你妈也风光风光。”伸手不打笑脸人,小姨再讨厌她们,也不至于在自己大喜的日子里对她们冷言冷语,朝她点点头,算是问候过了,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刻,就不计较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也不想影响自己的好心情。

“同喜、同喜,你们二位不也高升了吗?”小姨不咸不淡的说道。

这几天大舅他们夫妻两人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两个在纺织厂都升了一级,忧的是看着婆婆和小姑子过的有滋有味,而且升职的事也是由于她们的影响,听到小姨的话就更不是滋味了,其实只是他们多心了。这也许是说者无意,听着有心。

算了,比起,后勤的那些老娘们,小燕的话还好听些。后勤的那些人在背后说得更难听,嘲笑她眼皮浅,现在想讨好婆婆,恐怕人家都不稀罕。就是现在去讨好婆婆,她们都替她臊的慌。如果不是厂领导看重她婆婆家的势力,那轮的到他们上位。算了,不多说了,现在也值得,甭管出于什么原因,好赖他们两口子都升职了,工资也见长,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呵呵……”他们尴尬地笑笑,大舅当着众人的面给了小姨100元钱,她看到后,带着一丝嘲讽意味看了一眼他身旁的大嫂道,“请示过领导没有,要是没有我可不敢拿。”

“瞧!小燕说得,你考上大学,大嫂没什么给的,这100块钱就当我们的一点儿心意了。”大舅妈脸上笑的如花般灿烂,心里那个肉痛啊!这可是四个月的工资,就这么的没了。

“话说到头里,现在咱家不缺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