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
求粉红、求推荐!!
第818章
方默南瞥了眼守云,咦!不止保镖这么简单哦!看来是全才。
“呵呵……教导: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守云笑着说道。
“呵呵……”
方默南把话题扯了回来,“打一个比方,美联储打开利率的水龙头开始放水,美国财政部通过发债,不断将美元注入世界金融体系,导致石油期货价格越涨越高。这种图景下,石油就像是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而堰塞湖的下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日本。”她放下茶杯,靠着沙发的后背,幸灾乐祸地说道。
程世贵接着说道,“石油价格高涨形成的堰塞湖冲击下来,最终受损最大的就是当时的日本。日本可是世界工厂,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核心的位置。多少日本制造充斥着美国市场,他们叫嚣着买下美国。
美国的石油需求主要转移到了日本,促使日本的石油需求高涨。这种转移的石油需求全面推高了日本的通货膨胀。之后美国又不负责任地实行放松的货币政策,最终高涨的石油价格全面摧毁了日本的货币汇率体系,这相当于牺牲了日本的利益,最终解决了美国的问题。而美国付出的只是多印了些钞票。
美国放任货币政策和巨额的金融救援计划,转移的石油需求成为石油价格高涨的背后推手,而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的行为火上浇油。通过石油价格高涨,带动粮食价格高涨,这一切就是现在的日本了,什么都在跌,跌跌不休!”
“多简单,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就把矮矬子给打回原形了。”方默南双手摊开耸耸肩道。
“想想真可怕!”叶老四后脊背发凉!“这简直是金融毒品!和平年代美国新式的战争武器!”
是可怕!非常可怕!你身在暴风中心,将会亲自鉴定这一切在眼前发生。感受自然比别人来的深!
“工人以劳动创造财富,学者以智慧创造财富,艺术家以分门别类的艺术创造锻造财富,金融资本家拿什么创造财富?
就如南南的农场,每年春天播种是秋天收获,这一个轮作的过程,就完成了一个社会财富创造的完整作业。
而一家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以真实可靠的劳动以及及时完备的技术更新,完成一个工业财富的创造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农场的作物,工厂的产品,那都是实打实的生产成果,两者的盈利都能够一目了然的看个清楚。
而相比之下,金融资本的财富创造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很明显,对于金融资本来说,他的生产工具是作为金钱的资本,而收获的果实呢!则是翻了几翻的、更加可观的一批资本。
傻子都知道一张百元大钞放在土里的话,哪怕是浇再多的水、施再多的肥,它也不可能变成两张百元大钞,那么这样一来,那么金融资本的利润从何而来?很明显,是依靠基于资本的剥削榨取而来的。
因此,从这方面看,无论是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经济也好,还是苏联所倡导的苏维埃体制也罢,其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纯粹的剥削体制——它们都有各自的银行,而在这些银行系统内,货币便开始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流通了,既然资本出现了,那么口头上所说的“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之争,似乎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程世贵别有深意、意味深长地说道。
“在一个以资本的增殖为主要追求目标的市场里,金融资本家一旦红了眼根本不会在乎被投资一方到底如何,管它投资还是投机,只要资本越快得到增长就越好,这原本就是资本的原罪,是从资本一诞生就注定了的。”方默南也附和道。
这个不急,叶老四作为参与者,他有的是时间慢慢地看,慢慢地品!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方默南话锋一转道,“戈氏为首的主流派,由于特权,政变后进一步的削弱,已无力回天,那么ji进派上台只是早晚的事。”事实上叶氏为首的ji进派就在几天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我知道你的意思,ji进派上台后,将全面倒向西方,尤其是在经济政策方面的西化。”叶老四点头道,“苏联庞大的国企令人垂涎yu滴!我会做好背书,免得到时候人家秋后算账。”
“那我就没什么好说了。”方默南耸耸肩道。
苏联解体,新生的俄罗斯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采用美国哈佛大学开出的“科学药方”,哈佛大学光环耀眼,代表世界学术界的最高点,但却无耻的给一剂万劫不复的毒药方,因为学术是无罪的嘛!
哦!全面的si有化改革,唯一创造的奇迹就是连续多年,创出了世界第一的制造富翁的速度。无论是世界首富的排名,还是40岁世界青年首富的排名,俄罗斯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俄罗斯富豪的资产膨胀速度就像吹气泡,快得让人眼晕。
然而世人都知道这些富豪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可以说屁股下面没干净的。
在新沙皇上台后,对前苏联侵吞国家财产者和亲美者毫不客气,不特赦:沙皇在谈到俄罗斯前首富的问题时,他同样爱憎分明,“是贼就应该被关在监狱里。”
沙皇二次当选后,他下令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清算当初瓜分国有资产的所有富豪,一个不漏。
国家统计局则重新评估上世纪90年代末的si有化浪潮,倒逼垄断了国民经济资源和财富的垄断富可敌国的寡头们,确使普通国民更加贫困,现在俄罗斯的一些两极贫富分化,也造就了一些寡头和富豪们吐出巧取豪夺掠夺来的资源和财富。
富豪们要么进监狱,要么流亡海外,总之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咦!这是什么?”叶老四放下茶杯时,看见茶几上一叠纸,上面写着计划书。
“龙翔海给的,我还没看呐!”方默南随意地说道。
“我可以吗?”叶老四抬眼询问道。
“当然……”方默南耸耸肩。
“咚咚……”敲门声响起,方默南起身走过去打开房门,“我来!”方默南接过姥姥的托盘。“怎么姥姥过来送!”
“你们聊!我来送不好吗?”姥姥把托盘交给方默南,看样子是不打算进去。
“好!”方默南笑着道,明了姥姥的意思。谢谢姥姥这份心思!其实姥姥多虑了以周围方圆几里地一草一木有什么动静都了如指掌,只不过以前没必要。现在嘛!神识全开。
姥姥带上房门,方默南端着托盘转身进去,放在茶几上。
“来,这是四哥送来的锡兰红茶!”方默南拿起茶杯一一斟满!四哥就免了,看他看的那么投入。
托盘里还有一碟点心,核桃su,方默南早就做好的,用空间中的蜂mi做的。
叶老四正在认真地看计划书,程世贵不用方默南邀请,直接就品尝了。“唉!南南!这日子过的够舒坦的!瞧瞧这下午茶,虽然简单,却都是极品。”
他看向守云让道,“你也吃,不用客气!这核桃su,又su又脆,一点儿也不甜腻!”
“好的!”
程世贵轻抿了口红茶,“不愧是红茶市场上的佼佼者!汤面环有金黄sè的光圈,犹如加冕一般;汤sè鲜红、这滋味儿爽口柔和,带有花香,涩味较少。”
“老四不够意思,怎么南南有,我没有。”程世贵嘟着嘴,不满道。
“瞎说!我送你的结婚礼物就有一包锡兰红茶!”叶老四头也不抬的说道。
“切!就哪一点儿,还不够我媳fu儿塞牙缝的。”
“你是喝茶,不是吃茶!”叶老四好笑地摇头说道。
程世贵直接讹诈上了,“老四我不管你得再给点儿。”
“知道了。”
斯里兰卡红茶香气和嫰度好,行销全世界,与印度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华夏祁门红茶并称为世界四大红茶,深受各国消费者推崇。锡兰红茶被称为“献给世界的礼物”!
努瓦纳艾利茶则属高山茶,茶sè清淡,茶味清香,以纯茶饮用最佳。坎迪茶则生长在中海拔产区,口感不若乌瓦茶深厚,但它的风味强劲、口感浑重,适合泡煮香浓奶茶,形成恰到好处的折衷口味。
锡兰红茶通过英国传入香港后,发展成具香港地道特sè的饮料:丝袜奶茶及鸳鸯红茶。
淑慧的最爱!奶茶,为了媳fu儿,当然脸皮要厚了。
叶老四看的很慢,计划书里有好多专业术语,即便这些专业术语后有简单的备注,他看的也是一知半解的,不过大致还是看懂了。
也许龙翔海是写给方默南看的,怕她不懂,所以写的浅显易懂!
叶老四放下手中的计划书,给自己倒了杯红茶,红茶温着的。进来后,方默南就把茶壶温在红泥小炉上了。
叶老四喝的时候,还有些烫嘴,他轻抿两口,“这些是龙翔海,针对那些挖来的苏联计算机专家而所做的计划书。”
“嗯!”方默南放下茶杯,抽出纸巾,擦擦受伤的碎渣子。她擦完后,扔进了纸篓里,抬眼道,“四哥!国家计算机中心,怎么放任你们挖墙脚!”rs!。
第819章
“四哥!那可是国家级的研究中心,一个个堪比国宝,你牛!苏联的计算机技术很棒的。”方默南竖起大拇指,“挖的不错,多多益善,不然便宜了洋鬼子!”她笑着说道。
“那当然参观莫斯科郊区的计算机中心,我专门去查了一下资料的。”叶老四莞尔一笑,不疾不徐地说道,“不是最先进的,我还不挖呢!
该机构作为苏联科技委员会的直属部门,计算机研究中心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就建立起来的。
这里于70年代初研究新的高性能计算机,这就是Elbrus的前身。当1973年第一台超级计算机诞生时,他们将这台计算机命名为Elbrus音译为厄尔布鲁士山,是高加索山脉中的最高峰,苏联第一高峰,是俄罗斯民族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在Elbrus-1型研制成功后受到了苏联各界的好评,总设计师为弗-谢布尔采夫,他当时是计算机结构教研室主任,因为这是苏联第一台完全采用集成电路技术的计算机,使用类似s系统采用的ALGOL语言,性能可靠。而他要应用的就是苏联当时正在使用的一种计算机BESM…6。
BESM…6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由列别捷夫精密仪器与计算机工程研究所在1966年开始设计,1968年完成,直到1988年才停产,共生产了355台。该计算机采用晶体管设计,48个处理器,10m时钟频率,两个指令管线。控制单元和算术单元分开,16个数据缓存48位字。该系统实现了1MFlops性能。而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CDC6600,达到3MFlops。系统内存采用15位寻址,最高可寻址内存空间32K字(192K的字节)。虚拟内存系统允许扩大到高达128K字(768K字节)。
BESM…6曾广泛使用于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在1975年承担了阿波罗-联盟号对接计划中的联盟轨道参数数据处理任务,并为阿波罗飞船进行了30分钟同样的计算。”
叶老四像背书一样麻溜的背下来,这记忆里杠杠的。
叶老四顿了一下接着道,“那里很朴素,也很安静,地处莫斯科郊外,最初的时候只有四十几号人。随着苏联的经济在战后恢复和发展,尤其国际上计算机更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跟美国一较高下。老大哥可是下血本了,在资金、人力投入是越来越多。
尤其是近十年从事这一领域的精尖端科研人员更是海了去了,毕竟相比于其他的行业,这方面在工资和福利呃!还是有保障的。
我摸了一下底,在苏联全国大大小小的科研院所里。大约有十余万编程人员,仅在莫斯科的这家计算机中心,便有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将近三余人。
不过可惜的是,苏联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重硬件而轻软件,硬件开发人员的队伍有多庞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不止咱们挖墙脚。西方也在挖!那里就像是蜂蜜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研中心、科技公司,闻风而动。”
“哎!说真的看的我都麻木了。不单是计算机,还有其他科研中心也是一样的惨!以往是重兵把守,现在哈!随便进!你们懂的哦!”叶老四不胜唏嘘道。“专业涉及航天、军工、物理学、精细化工、微生物学、遗传学等等。”
“西方各国之所以如此注重吸引苏联科研人才还有一定的经济原因。国家培养一名高科技领域人才需要花费30万美元,成功引进这样一名人才等于为国家节约了这笔开支。引进人才的事业成功可能创造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财富。在美国,外国科学人才取得的成就构建了该国科技产业的主体。其份额占新技术开发总额的25%,开设的科技型公司占总量的28%。每年创造出的财富高达550多亿美元。”方默南平静地说道,“所以才会不遗余力挖墙脚!”
“这些学者,往往是最具有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的想法是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基础。然而流失这些人才届时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将无从谈起,又一次成为技术依赖西方的国家。”叶老四微蹙着眉头说道。
这个方默南晓得,苏联解体后,由于政府对学术界的资助锐减,一些研究所和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被迫停止。经济形势的恶化更是直接导致了科研人员的生活无法保障,为数众多的科学家被迫前往西方国家谋生。
据俄官方统计,1991—1999年间,俄罗斯科研大军的人数由大约万人缩减到大约39万人。到了90年代末,俄罗斯已不再害怕人才流失了,因为最好的人才已经流失殆尽。
从苏联解体到1995年,将近8万名学者和科研人员移民国外,直接导致经济损失高达600亿美元。而如果在欧美培养如此规模的人才力量,至少需要花费1万亿美元。
俄罗斯科技人才的流失使西方国家捡到了大便宜,获益最多的是美国、德国和英国。
当然叶老四也是占便宜,没得商量!
单单就计算机这点,在学计算机的时候,了解计算机历史的都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超标量处理器就是苏联的Elbrus…1,比西方早了整整15年。
连英特尔Pentium处理器都与之有血缘关系这是由于苏联解体后的人才流失,甚至PentiumIII的结构的开发工作正是由当年El…90超标量体系结构32位微处理器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潘特科夫斯基领导的。90年代苏联剧变,Elbrus的负责人鲍里斯不得不和SUN合作,结果直接造成了SUN的崛起。
2004年,实在撑不下去的ElbruCST被INTEL收购。曾经领先世界的Elbrus正式被并入INTEL。
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时候流失了多么惊人的宝贵财富。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啊!”方默南说道。
“太对了!”叶老四认同点点头。
“我现在很好奇,苏联就放任你们这么挖!”程世贵修长的双腿搭在茶几上。懒散地靠着沙发的后背。
“他们倒是想留住这些科研人才。”叶老四叹息了一声道,“科研人员也是人,他们也要养家糊口的,国家不管了,还不允许人家自谋出路。
我在计算机参观了几个小时里,中心里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工作可做,也许有,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偌大的程序编写中心里,就像是国民党大溃败时,办公室里也肮脏不堪。废纸、文件飘落在地,当然那些精英的程序员倒是都坚守岗位,不过却是处在赋闲状态。无事可做。
再说说芯片研究室了,应该是纤尘不染的,现在嘛!快赶上垃圾场了,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只有几台设备运转,其他的设备都处于静止的状态。问明原因后,才知道有些是为了省电,能不用则不用;有些是设备坏了,却没有维修费修理!”
“我的天哪!”叶老四扶额仰天长叹,“这可是堂堂的国家级的科研中心,他们居然快掏不起电费。拿不出区区几万卢布的设备维修费,你们相信嘛!”他眼神扫向方默南和程世贵,接着又道。“可这就是我看亲眼看到的。事实就在眼前,容不得你们不信。”
守云则接着说道,语气中也是感慨万千,“据中心的负责人介绍,那里拥有各类技术人员大约三千名。每个月份单单工资发放,在加上水、电费等等杂七杂八必要开支。已经所剩无几了。然而就是这所剩无几的费用,居然还要上下打点,去贿赂那些负责财政拨款的人员,不然下个月可就财政拨款就不知道要推诿到什么时候了。”
叶老四看着他们道,“不相信吧!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这还不是最无奈的,最无奈的是,科研人员的工资已经多年没有上涨了。你们也知道现今莫斯科的物价持续飞涨,卢布贬值。这一来一回,那点儿可怜的工资连最低生活保障,都快保不住了。再有一个三灾八难的,那可真是天塌了!而今这冬天到了,他们连取暖的费用都没有,莫斯科有多冷,知道吧!
这么说吧!我去的时候,科研中心就差关门大吉了。
生存遭到挑战,谁还有心思工作,这人心一散,队伍可就好带了。
穷则思变,有点儿头脑的人,基本上要么辞职转行,要么在业界有点儿名气的,都削尖脑袋往国外跑,去赚美元。尤其是个个部门的负责人,本身学识不用说,不然也成不了头儿,也都走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小猫两三只。
美国人开出的条件诱人的很,只要是傻子都不会拒绝,一个天堂,一个三餐不继,还用想吗!走人,只有那些真正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他宁可抱着国家这棵即将枯萎的大树一起去死,也不愿意跑去美国为资本家服务。
这些人值得尊敬!
哎!去晚了。”叶老四捶胸顿足道,“让洋鬼子抢了先机。”
“得了吧!留下来的也不差,基本上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方默南白了他一眼道,“只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平台而已。”
“对对!”叶老四点头道。“南南说的不差,还记得俄罗斯方块儿吧!”
“这个当然,俄罗斯方块儿游戏可是让矮矬子的任天堂赚的盆满钵满的。他就是苏联人发明的。”程世贵说道,“你说这掌上游戏又不难,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做,没理由便宜了矮矬子啊!”
“哈……这款游戏的设计者帕吉特诺夫,被斥责为不务正业!而后游戏的专利又被苏联进出口管委会以绝对低廉的价格转卖了,而作为游戏的设计者,帕基特诺夫唯一的收获,就是一台‘286’。可笑吧!”叶老四嘲讽道。“真不知道当权者在想些什么?”
“哦!原来还有这段故事插曲呢!”程世贵摩挲着下巴说道。
PS:
求粉红、求推荐!
第820章
“而如今科研中心面临裁员,首先裁掉的就是这些软件程序,而俄罗斯方块儿的设计者名列榜首!”叶老四讥讽道。【】“这些可都是宝贝,而宝贝都被当做垃圾扔了。深处政治斗争泥潭中的苏联政府,把科学计算机中心这么个人才汇聚的地方当成了垃圾站,别说充足的科研经费,即便是系统维持所必须的资金,财政部门都懒得拨付。
在这种情况下,衣食无着的专家们,要是不寻思着外逃,那才真是活见了鬼了。”
“怎么样,这些宝贝,你全把他们招揽来了。”方默南兴致勃勃地问道。
“哪能呢!有些人不愿意走,愿意来的,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叶老四指指程世贵正在翻阅的计划书,“原来我还在发愁呢!不过你这份计划书倒是给我指了条路,不愿意走的,干脆我也进军高科技,也算是为苏联留下一点儿人才!反正咱现在不差钱儿。”
“切!”方默南和程世贵对他的说辞嗤之以鼻!
“我都不知道,四哥什么时候成了慈善家了。”方默南调侃道。
“哼哼!这你才是披着羊皮的狼的,心狠着呢!”程世贵笑着打趣道。
叶老四笑而不语,直接从程世贵手里抢了这份计划书,把那份详细的计划书,叠了叠揣进了自己的怀里,完了还笑眯眯地拍拍胸!
弄的程世贵是哭笑不得。
“噗嗤······四哥这是要打擂台了。”方默南挑眉笑道。
“不不······咱俩谁跟谁啊!我不跟你争,苏联计算机科研中心最擅长的是硬件,我还是生产计算机好了。”叶老四食指轻叩着摇椅地扶手道。
“如果生产计算机的话,家庭机和笔记本电脑是个不错的选择,未来的主流。”方默南建议道,“当然不要那种笨重的,要轻、薄方便的,这就是未来的你们研究的方向了。”
“嗯!”叶老四点点头,“这个就交给那些科研人员了苏联在硬件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由于苏联一直以来都把计算机的研发同军事科技密切挂钩,因此科学计算机中心的硬件研发也一直笼统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的室内固定机,就是那种超大型机与巨型机的开发而另一部分则是移动机,即可交予军方作战部队便捷携带的小型机。
在巨型机和大型机方面,北极熊的技术现在还处在世界前列,运算速率高、运算精准这就是他们的特点,不然的话,他们的军事技术也不可能到达现在这种水平。
而且北极熊的技术还有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造价低说白了,就是便宜一款性能相差不多的俄制大型机,其成本从十几万卢布到三十万卢布不等,而到了国外,那就需要上百万的造价。
家庭版的就要费些事了,然而全世界都在研究,大家发展的速度差不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