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此一生-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几次来传旨,可都是没见过靖远侯的。
常公公立刻上前,先与靖远侯客气了一番,询问他身体可曾大好。
待靖远侯一一作答过后,方才开始传旨。
“皇上口谕,漠北总兵官蒋轲,作战英勇,率兵八千追敌百余里,将敌军三千尽数俘获,扬我大齐国威,特赏赐黄金……”
常公公念着那一项项种类繁多的赏赐。
跪着听旨的几个人,大都无心关注那些东西,虽是不约而同地走神,所想之事却各不相同……
其中最高兴的,便是吴夫人。
她自始至终坚持认为,蒋轲是个有才能的孩子,之所以在建功立业之途落后于蒋轩,全是因为时运所致,只要有机会让他一展拳脚,必定也能立下赫赫战功。
果不其然,这首战告捷的消息,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早了许多呢!
然而,除了她以外,别人可都不是这么想。
陆清容在心里计算着时间。蒋轲才去漠北没多久,算上这战报传回所需的时间,竟是他才到漠北就和番蒙人打了一仗!
想来,蒋轲对夺取战功的迫切之心,已然达到了极致。
皇帝的嘉奖,来得这般着急。与上次蒋轩出征一样,也是才有一次胜利,就立刻赏赐。看来皇帝对靖远侯府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恩宠有加。
而蒋轩那厢,则完全忽略了这些赏赐,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这场所谓的胜利。
崔琰在漠北留下来的局势,是让人去寻得时机,一击制胜的。可蒋轲才到漠北,就与番蒙人打了一仗。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输是赢,当初那个胜利在望的局势都难以再恢复了。
蒋轲离京之前,自己就曾严肃警告过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尤其是面对番蒙人零敲碎打的挑衅,只能巧妙化解,最起码也要等他们兵至近前才能动手。但蒋轲最终仍是带人追出一百多里地,还把三千俘虏尽数带回了我方大营……
如此一来,战局失去了平衡,原本可以静待时机、速战速决的事,眼看就要被蒋轲变成持久战,怕是再难一击制胜了。
现在只有往好处想,好在他没有太过轻敌,带了八千人去追那三千番蒙敌军,否则以番蒙人对地势的熟悉程度,说不定连这场小胜都未必有了……
很快,他们都被迫收回了思绪。
只因靖远侯听完圣旨,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离世
蒋轲首战告捷,皇帝下旨赏赐。
本是一件喜事,却因靖远侯的突然失控,让院子里陷入一片慌乱。
只听他很是着急地喊了不少话,内容凌乱得很。
“谁让他去漠北的!快把蒋轲给我叫回来,不能让继续待在那里!”
“他随了我,也不是那带兵打仗的材料!再不赶紧回来,他会死在漠北的!”
靖远侯越来越急躁,不断重复着要叫蒋轲回来的话。
紧接着,他又突然转向蒋轩,抓住他的双肩,面色哀怨:“他怎么说也是你弟弟,你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在漠北!”
话到这里,吴夫人可先听不下去了。
哪有如此看衰自己儿子的!
吴夫人上前一步,沉声道:“侯爷不要乱说才好!轲儿是奉圣上之命领兵漠北,您却口口声声要喊他回来!好在常公公先走一步,否则您这番说辞传到皇上耳中,定是要被降罪的!”
见靖远侯根本不理会自己,吴夫人又道:“初战告捷,轲儿表现神勇,可见一斑!而且这次陆家的大爷做了轲儿的副将,更是让他如虎添翼,想来后面的对战也不会失手的!”
吴夫人这一得意,好端端还提到了陆呈杰,着实算是口无遮拦了。
一直盯着蒋轩的靖远侯,偏偏就听到了这句。
他非但没有安心,反而更为害怕。
只见他抓着蒋轩双肩的手更加用力,眼神惶恐至极:“我知道。你在军中的号召力非同一般,而兵部尚书又是你的岳丈,蒋轲随军的副将是你的大舅兄……你现在就向为父保证。绝对不能对蒋轲在漠北的出境袖手旁观!”
蒋轩心里腾起一阵无名火。
父亲把他想成什么人了!
当初蒋轲出征之前,他也是细心提点过的。
纵然他看不上吴家这种抢他人战功的小人行径,但对阵番蒙,大齐的胜利才是重中之重。蒋轲又是自己的弟弟,怎么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俩眼一抹黑地去战场横冲直撞,而自己在后面看热闹!
蒋轩正要反驳,却已经来不及了。
靖远侯急火攻心。竟是直接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这一次,直到被抬回靖春堂。都尚未醒来。
太医很快就到了,诊脉过后,哆哆嗦嗦地好半天才开口。
“脉形无序且散乱,乍疏乍密。且气息如同游丝。再加上您说侯爷今日一早格外精神……恕我直言,这恐怕是神气涣散,难以回天了……还请侯府把寿材提前备好才是。”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蒋轩像是失神一般,半天说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靖远侯突然醒了过来。
只听他用微弱的气息,努力让声音能被人听到:“你们先出去吧。”继而又抬手指了指陆清容,“陆氏留下。我有话跟她说!”
悲伤之余,谁都没料到靖远侯竟然有话要跟陆清容单独说。
此刻屋中最清醒的。就是吴夫人了。
她可不想让陆清容有这个机会,立刻站出来打岔,假装没听清他说什么。
靖远侯登时大喊一声:“出去!”
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余威仍在,没人敢再多言。
众人陆续退下,蒋轩最后一个出去,顺手将门掩上,只留了陆清容在屋里。
靖远侯自知时辰无多,一上来就开门见山。
“我知道,你们一直在查当年的事,既然当年之人早已不在,物是人非,还追究这些做什么呢?”靖远侯声音极轻,仍能听出其中的伤感。
陆清容不想刺激他,但刚才太医的话已经很明显,此刻如果闭口不谈,以后恐怕再没机会相问了。
“是非黑白,善恶有报。父亲既然提起当年之事,必定不是无缘无故,想必也是心中存疑,亦或根本就知道这其中的过程……”
靖远侯摇头:“我知道你们一直在怀疑谁,但这无凭无据的……蒋轩是我的儿子,吴氏是我的夫人,都是亲人,让我如何看着他们这样僵持下去……”
这算是也认为吴夫人与当年之事有关吗?
陆清容继续道:“世子不可能放弃寻求母亲离世的真相。难道于您而言,就不希望真相大白于天下吗?难道是非曲直就都不重要吗?”。
“重要。但是……”靖远侯满脸愁容,“逝者已去,生者犹在,真相大白固然重要,但我更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难不成,追查姜夫人的死因,会使蒋轩陷入险境?
陆清容突然一震。
“父亲,我不明白您的意思,追查此事,会给世子招致什么危险吗?”。
靖远侯闭口不言,只不停地摇头,极为痛苦的样子。
过了半晌,他才强顶住一口气,无比严肃地看着陆清容说道:“蒋轩对你很是信赖,我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把你留下说话,望你日后能对他多加劝阻,务必不要再对陈年旧事纠缠不休了。有些事,过去便过去了,查出真相,只能徒增烦恼罢了。难得糊涂,那才是福啊……”
陆清容忍不住就问道:“您的糊涂……就是为了这个福吗?”。
靖远侯笑得凄凉,声音微弱:“我亦不是那块材料,没有从父亲身上继承到半分骁勇,但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当年在战场上,因我的疏忽,近万名将士命丧西北,我这一辈子用来赎罪都仍嫌不够,哪里还能有什么福!我只是怕将这罪孽传给下一代……好在蒋轩与我们不同,身上颇有他祖父的遗风,难得他又年纪轻轻就进退有度,甚至比他祖父当年还要胜上一筹……蒋轲是个平庸之辈,我心里清楚,想必你们也是能看出来的。既然如此,他们断断没有兄弟相残的必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陆清容不但没明白,反而更糊涂了。
刚才听过圣旨,靖远侯就一直在担心蒋轲,此刻竟然还臆想出了什么兄弟相残……
陆清容不想任他岔开话题,正打算把话兜回姜夫人的事上,却已经晚了。
靖远侯说完刚才那番话,再没了力气。
眼睛依旧睁着,却一动不动。
陆清容忐忑地伸手,去试探他的鼻息。
指尖除了自己的颤抖,再无其他。
第四百四十三章 指责
景熙三十五年,五月,靖远侯辞世。
此时,距离他领兵去西北平叛,已经过去了十六个年头。
这十六年间,靖远侯一直没能从当初的阴影中走出来,战场上的种种,始终埋在他心中,挥之不去。当年随之而来的姜夫人离世,让这一重创,变得更加无法释怀。
多年来,靖远侯神志不清一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无人不知。
只有陆清容,在听过他临终那几句话之后,心里有了不同的想法。
有时候,这疯癫之中几分真假,恐怕没那么容易看清楚。
而无论真假,对靖远侯来说,如今的离世,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未必就不是一种解脱……
但他刚刚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为何不让他们继续追查当年的事,为何说这是在保护蒋轩?
蒋轩真的会因此陷入险境吗?
伤感仍在,陆清容暂时无暇细想。
没有过多耽搁,她立刻喊了外面的人进来。
听到她声音之中夹杂的颤抖,蒋轩和吴夫人都不自觉紧走了两步。
只见靖远侯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勉强只能够到床前一尺之外,再也照不进更里面。众人含泪呆立原地,许是时辰过得久了,那阳光似乎又往外退了一分,使得整个床更显清冷。
蒋轩走到近前。跪于床边。
看着靖远侯仍睁着的一双眼睛,心里像是堵着千斤重的大石,挪不开也砸不碎。
蒋轩缓缓伸出手。轻轻拂过他的双眼,方才让他闭目。
“父亲离世了。”
蒋轩话音一落,靖春堂之内,立刻爆发出一阵哭喊之声。
以吴夫人为首,带着吕妈妈以及靖春堂的一干人等,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跟着越来越大。
这固然是大齐的礼仪习俗。
若深究她们到底在哭些什么。恐怕与靖远侯本人相关的并不很多。
靖春堂里的下人,换得勤,本就找不出一个年头多的。故而并无人对靖远侯有什么感情。她们大都是在哭自己。
历来那些在靖春堂伺候过的,一旦出去,都不会继续留在府里,而是被派去各处田庄别院。更有甚者。不过只犯了小错,就要被人牙子领走。
故而,此刻她们哭的,都是自己的前路未卜。
陆清容尽管不曾哭出那么大动静,也是双目通红,脸颊微湿。
蒋轩则更为隐忍,虽未流泪,心中的痛却不比任何人少。
靖远侯离世。随之而来的侯府一应事宜,都要由他来安排。
蒋轩强打着精神。正要出门,却被吴夫人喊住了。
“等等!”吴夫人的哭声戛然而止,快步走上前,指着他喊道:“侯爷一大早还好好的,到底在榆院看见了什么,才突然吓成了这个样子?!”
但凡是个有眼睛的,谁看不出靖远侯是因为听了皇帝那道口谕知悉蒋轲出征漠北,方才受了刺激,急火攻心。
可吴夫人问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蒋轩的目光直接从面前的吴夫人身上闪过,向安静躺在床上的靖远侯看去。
不愿让父亲走得不得安宁,他便不打算理会吴夫人。
却不想,吴夫人反而更嚣张起来。
“侯爷这些天精神不济,本就该待在靖春堂静养,更何况,他可是一年多都没有出过靖春堂半步了!你今日非要把他拉去榆院,究竟是存了什么心思!”
吴夫人迫不及待地就要给蒋轩扣帽子。
蒋轩忍无可忍,这才轻声道:“难得夫人苦心经营了这么些年的贤良之名,今日是彻底不想要了吗?父亲的余温仍在,您就迫不及待要露出真面目了?若说起什么心思,我倒是想先劝您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切莫自食恶果才是!”
蒋轩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凌厉。
吴夫人听了,忍不住周身一颤。
蒋轩没再理他,大步流星而去。
等他走远了,吴夫人才敢出声。
只见她回头看了靖远侯一眼,脸上的悲愁早已被一阵强烈的恨意所取代,说不清是对蒋轩,还是对别的谁。
使足了力气冷哼一声,她竟是将靖远侯抛下不管,直接带着吕妈妈回了沁宜院,没了踪影。
陆清容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蒋轩突然折返。
发现吴夫人已经不在,他倒并不惊讶。
走到陆清容跟前,他才说道:“有许多事要我去前面安排,还要派人去各府报丧,亲自给皇上写折子……就顾不上你了。靖春堂的事,让叶妈妈和曹妈妈多帮着些,你自己要量力而行。还有沁宜院,她们要是过来捣乱,你只管不用理会。”
都是些交代的话,并无特别之处。
但那悲伤至极的口吻,仍让陆清容眼前又模糊了几分。
陆清容强忍着点了点头:“我明白,你去吧。不用担心这边,我应付得来。”
蒋轩这才没再多言,复又到靖远侯跟前行了个大礼,方才奔前院去了。
而吴夫人这边,一回到沁宜院,先是吩咐院中的丫鬟们把声音都哭出来,越大越好,而她自己却拉了吕妈妈去说话。
也不知是根本没有哀伤,还是有旁的更为要紧之事。
“您的意思是……要向皇上告世子爷一状?”吕妈妈老早就猜到吴夫人有此计划,但这次靖远侯离世,显然与世子爷并无太大关系……
“当然要告!”吴夫人说得理所应当,“侯爷去了趟榆院,出来没多久就吓死了,这可是大家都看到的!”
她直接抹去了常公公来传旨的那段。
“侯爷被这个不孝子设计惊吓,命丧黄泉,咱们当然要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吴夫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吕妈妈企图唤醒她:“可这无凭无据的……”
“谁说没有凭据!”吴夫人立刻将其打断,“去吧榆院的吴七娘给我叫来!咱们即刻就进宫找太后娘娘喊冤去!”
吕妈妈这才明白,原来吴夫人还留了这么一手。
稍一寻思,吕妈妈接着劝道:“有吴七娘作证,太后娘娘定是会相信。但皇上那边可就未必了!”
吴夫人自认为上次挑拨成功了,此时格外胸有成竹:“你放心,皇上啊……估计正等着咱们去告状呢!”
第四百四十四章 诬告
吴夫人一刻都不愿多等。
急着把吴七娘从榆院喊来,都来不及串供,就一起坐上马车,直奔宫门而去。
马车之内,吴夫人、吴七娘和吕妈妈同乘,这才腾出工夫说上几句,商量一会儿进宫的说辞。
吴夫人不停嘱咐着吴七娘。
吕妈妈在旁边一言不发,心里七上八下。
这次任凭自己怎么劝,都没能改变吴夫人的迫不及待。
她就不明白了,如此牵强附会的指控,吴夫人的信心怎么就那么足……
很快,吴夫人那边已经吩咐完毕。
只听她稍作停顿,又对着吴七娘道:“刚才那些话,无论是对着太后娘娘,还是皇上,你都不能出任何差错!事成之后,你这后半辈子的前程,就都包在我身上了!”
吴七娘低眉顺眼地点着头,轻声道:“多谢夫人。”
吴夫人笑得得意:“你是该谢我!当初和你一起进府的那个吴十娘,同样也是太后娘娘赏给世子的丫头,结果怎样?还不是被世子退了回去!听说她后来幸亏有安乐伯帮着做主,才好不容易寻得归宿。只可惜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商贾之家,而即便这样,她也没能当上正室……想来,这些你也是知道的吧?”
她当然知道!
吴七娘心中苦痛难言。
纵然吴十娘很早就被世子送出了府,但她自认更为沉稳。仍是怀有一丝希望的。
可这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希望也逐渐消磨了干净。
榆院之中陷入绝望的丫鬟,可远不止她一个。采梅和采莲的姿色并不在自己之下。但这两年来,眼看着她们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却连世子爷的一个好脸儿都没得着过,难免让人寒心。
而她自认也想不出什么更新鲜的招数了。
与其等着重蹈吴十娘的覆辙,亦或耗到人老色衰再无他法,还不如铤而走险一次,自己另寻个出路!
正因为此。她才在吴夫人找上门之时,与其一拍即合。
而吴夫人这边,实际上是没太把吴七娘放在眼里的。
她需要一个人证。只是为了能更稳妥些。
至于状告蒋轩是成是败,关键还是要看皇上。
而这一次,她的信心完全来自于皇上的态度。
上次她在皇上面前说完那番含沙射影的话,明显看出龙颜不悦了。想必皇上仔细思量后。定是对蒋轩和成嫔的关系有了怀疑!听说。皇上已经有子日没去过成嫔娘娘的宫里了……
想到此处,吴夫人忍不住冷哼出了声。
当初就因为自己不知道丽鹃的身份,在她身上吃了那么多亏……这次也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依照皇上之前对自己的那些惩罚,蒋轩的下场已经可想而知!
什么证人证言,在皇上的心魔之下,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怀着这心思,吴夫人一行人一路来到奉宁殿,很快就见到了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瞅见吴七娘。不由沉了脸,皱眉道:“你怎么把她给带来了?”
吴夫人立刻哭腔满满:“侯爷去得实在冤枉!都是因为蒋轩那个不孝子。强行把侯爷带去榆院,成心用一些死人的东西惊吓于他,方才致使侯爷就这么撒手西去了……”
太后这才知道靖远侯已经离世,神色却未见任何变化,仍道:“我问你怎么把她给带来了!”
“七娘是人证,她亲眼看见了事情的经过……”吴夫人连忙解释。
她何尝不明白,这吴七娘的身份有些尴尬,但她实在是找不到旁人。
如今枫院里面一个主子都没有了。榆院更是陆清容一人独大,根本就没别人!总不能随便找个丫鬟在皇上面前充当证人吧……再怎么说吴七娘也是太后娘娘赏给蒋轩的,还算有点身份。
太后叹了口气,看着吴七娘,语气有所缓和:“那你就说说吧,都看见什么了?”
吴七娘的目光先向吴夫人那边瞥去,才一边低泣着,一边开了口:“奴婢也不知道世子爷是怎么把侯爷请去的,只看见侯爷到了榆院之后,就一直想要离开,世子爷却拦着不让,活生生让人把侯爷拉近了后面的库房。库房里面……放的都是姜夫人的遗物,听说当年那些东西就染了病气,后来那里更是时常闹鬼……而这些,世子爷也是知道的。等到侯爷从里面出来,没过多会儿就不行了……”
听着她断断续续说完,太后娘娘更确认她们要干什么了。
对此,她也是乐见其成的。
关于蒋轩,太后早就没了耐心。
自己几次三番向他示好,招揽之意尽显,却始终不见他回应。
既然他不肯为自己和东宫效命,那么与其让二皇子身边多一个得力帮手,倒不如趁这个机会除了的干净!
如此一想,再看面前那两个哭哭啼啼的人,便不似刚才那般闹心了。
“行了行了,都先别哭了!”太后娘娘轻声呵斥,又道:“把你们的眼泪都省一省,别全浪费在我这儿,回头见了皇帝到没了!”
吴夫人一听这话,立即明白,太后娘娘这是要帮她们了。
顿时信心更足。
让她颇为意外的是,这一次,太后并没有让她们在奉宁殿等候圣驾,而是亲自领着她们,去了勤政殿。
“皇帝近日风寒未愈,听闻今儿个连早朝都免了。”太后娘娘边走边说:“不过靖远侯枉死,是件大事,这才带你们过去的!”
也不知道她是解释给谁听的。
吴夫人只觉得,既然皇上身体不爽利,想来脾气也是好不到哪儿去。
这一次,蒋轩可真是不走运了!
步入勤政殿,只见皇帝身着玄色常服,斜靠在龙椅之上,见到太后,方才由常公公扶着起身,步履蹒跚地上前请安。
待到太后与皇帝依次落座,吴夫人和吴七娘早已跪下去,涕泣涟涟地讲起了靖远侯的“枉死”。
二人很快泪如泉涌,那戚戚然的神情,远比刚才在奉宁殿时更胜几分。
吴夫人其实哭得并不专心。
她斜眼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常公公,想到今日早些时候,他曾去侯府传旨,是见过靖远侯的……
即便她对皇上的态度再有信心,仍担心会被没有眼色的人搅了局。
当然,常公公绝对不是那么莽撞的人。
常公公眼看着太后娘娘带她们二人进来,跟着又在皇上面前一唱一和,而皇上竟然听得十分认真,明知道自己今日也去过侯府,却自始至终看都不曾看过自己一眼。
显然,皇上心里是有主意的。
常公公自然就没开口。
只不过,皇上之后的反应,竟是连常公公都没有猜中。
只听皇上像是气急所致,先咳嗽了好一阵,才转过头,声音略显虚弱地吩咐:“传朕的口谕,派人先把靖远侯世子押去大理寺……等等!还是押去刑部吧!”
第四百四十五章 兼听
皇帝刚才一直沉默着,这突然一开口,就把包括太后娘娘在内的几个人都惊着了。
她们尽管想到这事儿能成,却没料到会如此顺利。
皇上就听了这么一会儿,丝毫不曾质疑,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