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硬核危机-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异常。”

半个月前,又从圣安努市实验室调出来的莱德博士,声音有点虚弱,看着众多大人物把眼神聚集到他的身上,他才勉强振作起来说道:“这半个多月以来,我们监测到了黄石公园火山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浓度增加了10%,导致了有接近一百多头野牛因为气体中毒而死,这可能与岩浆渗透出岩浆库有所关联,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在地下埋设了100多个地震计,安置了150多个传声器记录周期性读数,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信号的数量和强度都在明显增大……”

“黄石公园?”

听到这个名字,有人惊呼道:“黄石公园的火山要爆发了吗?”

“不,不,并不是这样。”

麦恩在旁边解释道:“只是在长久对黄石公园的监测当中,我们很少会发现地震波和声波有所变化,而这一次两种信号的读数突然产生变化,在时间上与太阳活动产生的变化重合了,也与洛杉矶地震和冰岛地震、日本地震处于相同的时间段。但目前来说,黄石公园是安全的。”

“目前?”

贝拉克严肃道:“这个目前是多久?你之前说七年的时间,依据在哪儿?”

麦恩苦涩道:“中微子对地核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但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我们现目前只综合了美国境内和加拿大中微子观测站的数据,给出了七年左右的时间……全球地质环境不一样,单只是每个超级火山和地震带的承压能力就不相同,但严格意义上来讲,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若是爆发了,整个人类也将面临重大的生存危机,就算后面的其余超级火山不爆发,人类也可能无法应对一个黄石超级火山的爆发。”

副总统拜登一直沉默了许久,这时候突地开口询问道:“黄石超级火山爆发,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我只能说后果很严重。”

麦恩早就准备了相关资料,他向莱德博士看了一眼,后者点点头,操纵电脑把图片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如果以现在的地核温度增长趋势来看,假设七年之后,黄石超级火山承受不住这股压力,那么一旦它爆发,在一个小时之内,喷出的浮石、岩浆、火山灰将超过1亿吨,火山灰将在一天之内蔓延至整个美国中部,所有的航班、飞机活动都无法进行。若是进行到了这一步,我们不得不切断中部所有的电网,否则火山灰将会摧毁所有的电网,造成大面积的爆炸和失火事故。”

“以黄石超级火山周围100千米内,岩浆和冲击波、高温、火焰将使所有生物灭绝,只要三天的时间,黄石公园附近800千米内,火山灰的厚度将达到60厘米,届时大部分房屋可能无法承受这股压力崩塌,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无法使用……但我这里说的是800千米之内,实际上三天的时间,足够火山灰蔓延到美国大部分地区,哪怕是黄石公园1600千米外,积累的火山灰也将超过10厘米,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使用,远至东海岸纽约,预计火山灰厚度也会达到1厘米以上,如果没有采取措施,这样的环境也足够在很短时间内造成人肺积水,损坏呼吸道死亡。”

“五天的时间,火山灰可能已经蔓延至大西洋,加拿大全境已经被覆盖,南美洲也接触到了阿根廷,只要半个月的时间,火山灰将蔓延覆盖到整个中东境内,一个月的时间,全球95%以上的区域被火山灰覆盖,我们将至少失去太阳……两到三年的时间。”

麦恩话音一顿,看着众人苍白的脸色,叹气道:“很遗憾,没有阳光的照射,我们的粮食将颗粒无收,因为这场灾难,我们的粮食储备也无法应对全球两到三年的灾难时间,而就算火山云逐步消失,这一过程可能长达十几年计算,要恢复原有的产量,难度也无法想象。抱歉,火山灰遮挡住阳光,全球的气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进入有一个冰河时代,99%以上的人数都可能没法度过这个最可怕的、最长时间的冬天。”

贝拉克无奈道:“只是应对一个黄石公园,就这么吃力了,等等,全球像黄石这样的超级火山还有几个?对了,我记得总共有七个对吧?就是说还有六个相同等级的超级火山?”

“问题就在这里了,我们没有机会来只是应付火山灰和太阳消失的危险。”

麦恩的手抖了一下,表面还是镇定道:“假设成立的话,中微子是对整个地球地核的影响,那么不止是火山,更为可怕的是全球的地震带,也许还没等到黄石超级火山的爆发,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地震,小打小闹后的地震,我们将频繁面对类似于黄石超级火山爆发时的9级以上的地震……先生们,这意味着我们躲避在地下核掩体内,也可能会遭到掩埋的下场,没有哪个核掩体能应付大陆板块的强烈运动。沿海地带也许还会面对上百米高度的海啸,纵然躲避进潜艇内,也没有安全可言。恐怕全球只有位于太空的空间站上,能够安心看完这场灾难的爆发。”

第三百七十九章 钻孔

会议直到凌晨两点钟才结束,远在数千里外的陆渊也全程跟完了这场会议,心情沉重无比。他几乎可以肯定了,这样的征兆无疑来自于电影《2012》,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灾难在他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无声无息开始上演了。

陆渊揉了揉有点发胀的太阳穴。

比起白宫会议室内的众多脸色苍白的高官,他的心情其实也好不了多少去。

“七年……七年,不,很可能还不到七年的时间。”

问题便在于这里了,就算事先再怎么好的步骤计划,这七年的时间未免仍旧太短了,要想让整个人类安然无恙渡过此次的危机,几近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超高难度的任务。

70亿人?

不,不,就算是能让其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人类成功渡过此次危机,已然是一件十分沉重的任务了。

陆渊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仰头凝望满天繁星,七年的时间转眼即逝,如果他什么也不管的话,单单凭借政府的力量,他很难相信能顺利解决这次的危机。

“……1号,帮我准备一下,我要出去一趟。”

这时候陆渊也没有了睡意,直接吩咐一号为他准备出行的工具。

原本他是不想这么快实施其中一个备选方案的,但如今看来,发生了这件事过后,光凭硬核公司的力量是不足以完成很多事情的,那么这个备选的方案就有实施的必要性了。

吩咐1号做好全程监控政府高官和一些重要人物的动向后,陆渊乘上了赶过来的直升机,飞向茫茫漆黑的天际。

在艾伯特企业大厦,得到来自陆渊命令的艾伯特,已经做好了全息会议的准备工作。

……

三天后。

漆黑不见五指的海洋深处,几只有着发光器的深海鱼悠闲地游过,没有多少天敌的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可是舒适至极。

嘴巴微微张开,汲取着一些浮游物,两只灯笼鱼刚刚游过的地方,倏然间海水剧烈涌动,打破了千百年来始终沉寂幽冷的海沟气氛。

先是一艘长达十多米的钢铁潜艇涌了下来,紧接着又是一艘规模毫不逊色的钢铁潜艇划破海水,跟在第一艘潜艇的后面,保持着五十多米的距离。

两艘钢铁潜艇迅速朝着海沟沉降下去,深达5000多米的海压能够破坏大部分的人类制造物,但却对眼前的潜艇毫无威胁,顺利地继续朝着完全无光的海底下潜深入。

等抵达了接近9000多米的海底之时,周边已经再无任何的生物存在了,纵然是深海鱼也没法在这种深度的海压下生存,寂静、漆黑、幽深、冰冷,宛如真正的另类地狱般,张开长达上千公里的“血口”,吞噬着所有敢于来到此地的生物。

全自动化的人工AI,闪过一串数据。

已成功抵达斐查兹海渊。

任务开始。

第一艘钢铁潜艇缓慢来到海沟的洋底岩石面,搭载于潜艇上面的钻杆开始工作,缓缓伸出潜艇底层外,一经接触下面的岩石层,便直接破开了坚硬无比的洋底岩石。随着钻孔一点点的深入,返孔锥的下部导管和扩孔器也会随之一点点地嵌入钻孔内。

第二艘钢铁潜艇则沿着海沟的深渊边缘,布置一个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组成一个网络,实时监测整个海沟的微妙运动,等第二艘钢铁潜艇布置完了上千个传感器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那边的第一艘潜艇也完成了钻进工作。

几十米的导管和扩孔器全部嵌入了钻孔,返孔锥底座也安装在了钻孔口,漏斗状的返孔锥套在了钻杆上面,顺着钻杆落到了海底的底座之上。

紧接着反转钻杆,扩孔器收缩,直径变小,便立即牢牢固定住了返孔锥。

这些安装工作完成之后,潜艇上的AI自动回收打底孔的钻杆,换上专门钻取岩芯的钻杆,开始对着这个孔洞继续深入钻取。

预计完成时间倒计时57小时32分14秒……

这一次除了布置传感器之外,还将钻上一个孔,打穿抵达地震边界莫霍面,并深入地幔下方,由此可以更准确实时监测地幔下方的岩层变化和温度变化。

这自然不是人类目前技术可以做到的,来自于陆渊派遣的这样的潜艇有几十艘,遍布全世界各地的地震带上,深入海底钻孔监测地幔,由此组成一个全球性的监控网络,他将获取更为详细的地核变化资料。

只要这一步完成,麦恩博士等人,只能大概估计一个七年的时间,而陆渊则可以把这个时间进一步精确到月份,并还能绘制出全球灾难的先后时间线。

这一步自然相当重要。

麦恩等人虽然没有这种先进的技术,不过有着美国国力支撑的他们,也能做到一些计划。

夏威夷群岛位于北太平洋的中央,由东南至西北的上百个岛屿所组成,这些岛屿早在七千万年前就从海中生成,但直到1600年前才迎来了第一批人类居民。

而位于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也是夏威夷旅游的一个重点项目,每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会交上几美圆的门票钱,步行、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乃至开车进入这座公园,参观浏览这个闻名世界的国家公园。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两百万人次,走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开车行驶在环形公路上、领略参观无数火山溶洞、徒步去看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凝望海水和火山岩的碰撞,都能看到很多游客的影子。

一头金发的爱伦甩了甩长发,拿出单反拍摄了几张照片,郁闷的心情总算是缓解了一些。

自从上次圣安努市事件中,她仗着自己的州长父亲,强行曝光了一些事情真相以后,受到了父亲的严厉责骂,就连她所在的报社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被迫让她选择休假。

她当然不愿意选择名义上的休假,实则事实上的辞退,可这一次她的父亲也不愿意施以援手了,事实上她也听说父亲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各州的州长有着很大的权力,但这不意味着当联邦以威胁本土安全的名头来施压,还能熟视无睹。

没办法,爱伦只好选择了休假。

连续一个多月的休假时间,让她把几乎把整个美国都逛了一遍,想想自己还没有来过夏威夷,干脆也不通知她的父亲,与朋友几个人一起乘坐夜班飞机来到了夏威夷。

“嗨,爱伦,你打算在这里呆多久?”

骑着自行车在岛屿的环形公路上行驶,爱伦旁边的好友发声问道。

“嗯,不知道,不过我不想回国,也许去欧洲玩一下?”

爱伦随意回答。

“那我可就不能陪你了,我可没有你这么多时间。”

陪伴的好友叹了口气。

“干脆你把工作辞了吧,我们好好去玩一趟。”

“那怎么能行?我可没有你这么大的胆子。”

“咦,小心。”

就在这时,后方道路上陡然开来了两辆吉普车,速度有点快,加上两人聊天没有注意到,差点就被车子刮上了。

看着远去的吉普车,两人忍不住骂了一句“shit”。

“麦恩博士,你以前来过夏威夷吗?”

远去的吉普车上,麦恩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闻言抬起头来。

“我这是第一次来。”

第三百八十章 样本

“小心一点,有什么不对就赶紧上来。”

一行十几个人紧张地站在火山口外面,即将要进入火山口内平台的自愿者,身穿防护服,通过保险绳缓缓将自己吊进火山口内的平台上面。

这一过程必须小心又谨慎,试想一下,下方是炽热的岩浆,一旦落入其中,无疑与落入末日火山中的魔戒一样,想都不用想,肯定化为看都看不到的灰烬,永远与无数岩浆融合在了一起。

麦恩也是首次看到这样危险的行动,他紧皱眉头,盯着忙碌的工作者,知道这样危险的工作在今天以后将变为常态,直到……末日来临的那一刻为止。

但这别无他法,为了准确预测和监测地质活动,这样危险的工作总是要有人去做,不是他,就是别人。

他在这里遐想万分,别人的工作却照旧进行当中。

“可以了,OK!”

检查完了身上的装备,确认了自身的良好状态过后,这名自愿者比了个手势,示意可以放他下去了。

缓缓沉放下去,虽然再三确认了保险绳无恙,不过每个人的心情依然十分的紧张,哪怕是自愿者安全落在了火山口的平台上,众人依然没有放松多少。只因这平台距离火山内口也就四五百米距离,平台上并非安全无事,到处都是裂缝不说,还有透过裂缝喷出来的炽热有毒蒸汽,要在这样的地面上行走,必须保持每时每刻意识的清醒状态,否则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很快,来到平台过后,自愿者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裂缝外面,拿出专门研制的设备,一个边口圆柱状的合金容器,逐步吊进裂缝中的岩浆湖,从中采集一些新鲜的火山熔岩样本。

之所以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进入火山口,为的便是这些新鲜的火山熔岩样本。

只要得到了这些新鲜的样本,他们就能从中分析样本,了解到样本是否新鲜,如果未曾被“高温回炉”,那就意味着火山正在制造新的熔岩,若能确定有新的岩浆涌出,那可能火山内部正在酝酿新的喷发。

夏威夷的火山只是地图上的一个标点。

上次白宫会议结束以后,又多次召开了几场更为详细的计划会议。

会议初步的结论是确认中微子是否真的对地核产生了影响,以及在全球各大地震带和超级火山、大型火山进行新一轮的全新监测工作,确认地核剧变的准确时间。

如果在确认了中微子的确会对地核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地核剧变无可逆转的话,那么就将立即启动“地平线计划”。

留给麦恩确认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地平线计划”一旦启动,这将是有史以来美国启动的最大工程项目,这个工程项目极为复杂,包含几个大的方面和至少上千个小的项目,应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计划项目。除了政治方面将考虑联合几个大国,如何处理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之外,就更要商讨如何应对末日危机。

麦恩可以想象,那不是说造一些地下核掩体就能解决的危机。假设资料无误,那么当地核承受不住压力剧变的时候,将是史上最强的板块运动,产生的地震不亚于十级地震程度,躲在地下核掩体内也是找死的行为。

环太平洋地震带史无前例的恐怖地震,掀起数百米高度的海啸和洋流运动,就算躲进五六千米深度的海洋,也会被这股可怕的流体运动撕成碎片。

麦恩左向右想,都是感到一股绝望的气息扼制着自己的喉咙,呆在地球上没有任何的活路,除了逃离进入太空,他想不到其余的幸存方式。

可是七年左右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如果能给人类七十年的时间,也许情况会好上许多,至少全球合作之下,七十年的时间足够爆发潜力,殖民月球也不无可能。

然而七年的时间……

所有国家拼尽全力,能挽救多少人呢?一千个?还是一百个人?

而最终失去地球没有资源后,这些幸存者又能活上多久?

纷乱的情绪让麦恩沉思了许久,直到样本采集工作结束都没察觉到。

“麦恩博士,工作完成了。”

“嗯,完成了吗?”

麦恩抬起头来,下意识应了声,他恍惚的表情被其他人给觉察到了,出于好意,还关心地询问了下他的身体状况。

“我没事,先返回观测站吧。”

摆摆手,麦恩示意自己没事。

当夏威夷的天空一片晴朗时,远在千里外的阿拉斯加州,天气状况也不错。

C…130J沉重的机身降落至机场跑道时,“哧哧”几声,滑轮与水泥地发出几道刺耳的声响,带动着这架“大力神”运输机飞向跑道终点。

当陆渊踏步走下机舱,仰头环视这座军事基地时,发现这座军事基地从规模上来讲,其实并不逊色于美国本土上的很多军事基地,只是出于保密需要,这座军事基地并没有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当然更不会进行宣传了。

除了先进的装备和大量的军事武器外,这座军事基地还承担了一个地下核掩体、指挥所、核弹储存的功能,若是爆发了战争导致美国本土全部遭到袭击,无法进行指挥功能,那么这座排名在27位的军事基地,就可以承担起这样的重要责任。

Leander利安德尔,这座军事基地的最高长官,也是3号所扮演的重要人物。

这名中将阁下性格沉默,不善言辞,作风铁血强硬,更不善于交际,父母早已在九十年代死去,而家中的长子在伊拉克阵亡,幼子也因为车祸死亡,正因为如此,才被桑尼选中作为替代计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没有错误。

性格沉默和铁血强硬的作风,让下面的军官本就对其十分的畏惧,等到3号替代他以后,居然也没有被发现任何的异常,替换的结果是非常顺利。

加上阿拉斯加州比较偏僻,这座军事基地在大人物们的心中也属于被“遗忘”的一角,不客气的说一句,在这里3号可以真正成为一言九鼎的绝对主导者。

“您来了。”

3号迎上前来,在这外面没有多说什么,简单问候了一句。

“嗯,2号到了吗?”

“三个小时前已经抵达。”

“那就好。”

这次陆渊并非一个人前来,艾伯特也紧随其后,这个高大的男人在身高上并不逊色于3号扮演的利安德尔,只是跟在陆渊身后倒是显得成了一位保镖。

保镖自然不是一位,伪装为人类的NS…5足足跟来了十二个之多,一下机舱,就进入警戒状态,全方位扫描接近陆渊的任何一个人。

“芯片植入完成的如何了?”

陆渊一边向前走着,3号紧跟在他的身边。

“差不多完成75%了,预计在明天下午17点之前完成所有工作。”

自从几天前得知情况变化后,陆渊就让1号对全球地震带进入钻探监测,而情况很不容人乐观。

事实证明那位麦恩博士的研究没有弄错,地核肯定发生了变化,一种前所未有过的异常变化,在大部分人类浑然不觉之际,在中微子的作用下,地核的热量和压力正在不断上升……

鉴于这种情况,陆渊不得不加快了很多计划的进度,其中一些东西干脆也不顾忌了,直接下令1号实行。

其中之一便是让3号把整个基地中的军官、士兵在脖子后面植入皮层芯片,做到监控所有人的行为举止,彻底把这座基地纳入手中。

就是手术麻烦了点,耗费了几天时间才完成了75%,若非这里阿拉斯加州,恐怕还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做这种事情而不引起注意和怀疑。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信

等到陆渊走入会议室之时,事实上也就只剩下他一人了。

此次会议的资料早已发了下去,由2号扮演的阿伦·德西利奥这个阿伦·马丁空间系统公司的实际掌舵者邀请到来的客人,已经坐满了安排下来的座位。

这七位被邀请而来的客人,每一个在身份地位上都几乎不逊色于阿伦·德西利奥,乃是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幕后的资本利益分配者,美国对外的每一个方针计划,对外的每一场战争和驻军,都有他们操作的影子存在。

这七个人,至少代表了资本这块蛋糕的10%,一跺脚,就连全世界都要颤抖几下。

若非是2号扮演的阿伦·德西利奥亲自邀请,这七个人根本不会汇聚到这里来。

对于这样的人物来说,不管是说服还是解释存粹浪费口舌,他们不会被道义、公平、正义什么的无聊东西打动,能打动他们的只有利益。

第一部分资料都已经交予到了所有人手中,每个人把手中的资料已经看了数遍,不可谓不仔细。但正是这份仔细的态度,让他们心中充斥了疑惑。

“这不可能。”

放下手中的资料,年纪最轻的那人也有五十来岁了,他摇头笑道:“德西利奥阁下,虽然我很尊重您,但这太荒谬可笑了,我不否认您在葛兰素史克、雅培、礼来都有股份,但别忘了,我也是它们的股东之一,如果真正出现了这种能够提高人类寿命的技术手段,我想哪怕我不是第一个知道的,第四个知道的人也应该就是我了。然而抱歉,我从未听过现目前出现了这样的技术手段。”

在这里,阿伦·德西利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