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硬核危机-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米直径的深井通道,表面完全被数米厚度的合金所覆盖,纵使是穿甲弹直接命中,也很难击穿。

他刚一穿过全息投影,面前的深井通道表面覆盖的装甲旋转着开启,露出内部漆黑不可测的深洞,一架升降梯渐渐升起,大门一开,就等着陆渊走进去。

踏步走进去,看着大门缓缓关闭,升降机开始沿着洞壁朝下滑去。

二十米直径的洞道可是相当宽阔,周围水泥洞壁上布满了金属导轨与电缆,数量虽然很多,但却并不给人繁乱的感觉,反而很是整齐地顺着洞壁延伸到尽头。陆渊站在升降机内部,看着外面洞壁上布置的红光闪烁,估摸下降速度大概在每秒四五米之间,这要抵达一千一百多米的深度,怕是需要三分半的时间才行。

“桑尼,下降速度还能再快点吗?”

陆渊开口问道。

“好的,先生,我帮您把速度调至第二档。”

桑尼话才一结束,果然升降机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周围的红灯迅速连成一片,没过多长时间,几乎都成为了十几条红色的直线。

速度调至第二档,确实快了很多,不到一分钟时间,随着“叮”的一声,他就来到了Port,名为“港口”的区域。

这座基地的大门,确实如同港口一般,不,是犹如未来太空港口一样。

以升降机为中心,陆渊纵目四望,他的前方是横行直贯的通道,目测直径超过了百米!即是说站在洞道的底部,朝上望去,足有一百多米之高!这就是三十来层的大楼高度了。

十来根轨道布置在洞道的空中,运行在上面的电车来往不停,穿梭于洞道之中,把各种物质运输至所需要的地方。

高度集成化的工程机械,随处可见的自动化设备,接受统一指挥顺序井然的NS…5机器人,整个地方还真的如同未来场景中的太空港口,带给人的震撼力远远不是影视作品所能比较的。

陆渊背负双手,面色平静地居高临下望着这座“港口”,这就是自己以后的核心基础了,以这地方为核心,所有的计划都将一一展开。

第一百二十六章 海底基地

“桑尼。”

桑尼站在港口的平台上面,等着升降机平直滑行过来,陆渊赞许道:“很不错,很完美,看来我的审美确实厉害,有当设计师的天赋。”

桑尼:“……”

“总而言之,现在当务之急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需要立刻决定。”

走出升降台,陆渊反身面对这气势磅礴的港口,神色沉重道。

听到陆渊说的这么严重,桑尼疑惑道:“先生,什么事?”

“名字,一个好名字!”

陆渊张开双手,严肃道:“这么宏伟的海底地下基地,也算是全球独一份的了吧?绝对该取一个独特到令人难以置信……嗯,令人难以忘怀和震撼的好名字才行!”

相处了这么久,桑尼人类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它认同地点点头,想出了个好点子:“先生,不如就叫CMSF…001号基地吧?”

“嗯,你说的……等等,这是什么鬼名字?”

陆渊讶然地回头看着桑尼,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是根据我的内部编号命名的,我觉得……”

“好了,桑尼,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正常的名字,而不是这种名字,譬如叫做南太平洋海底基地。”

“可是,先生,这个名字并不如您所说那样令人难以忘怀?”

“让忘怀见鬼去吧。”

陆渊当先走过去,“暂时就叫这个名字……对了,这座门的高度多少?”

“高度17。63M,宽度13。4M,采用多种硬度重叠模块组合而成,中间间隙设计有柔性金属材料,可应付多种穿甲弹与爆破弹,厚度达到了2。5M……”

桑尼跟在他身后一边介绍,这座平台上的大门也在缓缓开启。暴露在陆渊面前的,是一个颇大的室内空间,面积估计达到了五千多个平方,完全便是一个储存物资的基地。

一人一机器走上台阶,穿行于设计于空中的玻璃走廊上面,居高临下俯视这座室内空间。

超过数百名的NS…5机器人,搬运着大批的物资设备,那些都是陆渊不辞辛苦从《机械公敌》世界中摄取而来的物资,随着他不断摄取,精神受压力也在增强,一次性能够摄取高达二十多吨的物质,一天下来足以摄取超过上千吨之多。可惜的是,陆渊还是无法一次性摄取过大的物品,很多东西只能拆分为零件摄取而来,然后运送到这里来进行组装。

比如现在,NS…5机器人就在安置调试大型量子计算机,复杂无比的机械装置与光缆线路,透过精密的架构支撑着,犹如冰箱一般的箱子,一一摆放了上百台。这些大型集成PUG…6常温量子计算机,能在以常温状态下联合并行高速运转,采用的可以说是《机械公敌》中最为顶级的CMSC…9600GT量子核心处理器了。

对,没错,的确是性能最顶级的核心处理器了,连军用的处理器也无法相比,毕竟军用处理器需要的性能并不高,而是最重要的稳定性,所以在性能上还无法与这些商用CMSC量子核心处理器对比。

桑尼的常温量子核心计算机,性能已经是全世界所有超级计算机加起来的总和了,而摆放在此处的PUG…6常温量子计算机,哪怕一万台天河二号能并行计算的话,也远远不够给这里的PUG…6提鞋。

可以说,陆渊看到如此强大性能的量子计算机,也只能苦笑,完全有股性能过剩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的想法。他本来便秉着有便宜不占就是那啥的想法,强迫USR公司劳伦斯总裁私人出钱买了这么多的CMSC…9600GT量子核心处理器。

反正作为那个世界地球上最富裕的人,运了这么多物资过来,对劳伦斯都是九牛一毛的东西而已。

对,真的是九牛一毛。

这老家伙在近地轨道上有一架私人飞船,价值超过了五百亿信用值,而陆渊幸辛苦苦摄取了一个多月的物资,总价值才不过三十亿信用值。根据福布斯排行,劳伦斯身价据说超过了七千五百亿信用值,这还只是公开的,如果算上隐蔽的不动产,这该死的老混蛋一个人就抵过了许多中等国家十多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他很想一口气榨干劳伦斯,嗯,别误会,他是很想一口气榨干劳伦斯的财富,但……真的办不到,富可敌国说的就是这种人,钱多的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除了物资以外,USR公司身为那个世界的超级垄断跨国企业,本身除了服务型机器人、军事机器人外,还涉足到软件、智能医疗、物联网、芯片制造、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多门高新技术。

单单凭借从劳伦斯那里得来的这些技术资料,就不是陆渊十年内能消化完毕的,其价值之大,难以想象。

就像陆渊所预料的那样,不说其它,只凭借“可可”,他就有信心在两年内复制Facebook的奇迹,市值推到四五千亿美元没有丁点的问题。

从玻璃走廊上走完,陆渊紧接着来到了A区临时实验室。

“哧哧……”

金属大门朝两侧滑开,陆渊尽管没有来过,却也清楚了流程。就在他刚刚走过来的瞬间,只怕就完成了对他面部识别,虹膜识别,以及超声波皮肤纹理识别,而这一切都是在瞬息完成的,短到人类的感官根本察觉不到的地步。

步入大门内侧,过道两侧伴随陆渊的步伐,一段段闪亮起柔和的白光,为他照射出前进的道路。别看这条过道很不起眼,两边甚至还播放着海洋馆的似的鱼类游水,但实则内藏杀机。

若是没有得到身份验证情况下,强行进入通道,周围刹那间会爆发出无以计数的高脉冲激光,以及足可让人昏厥乃至死亡的超声波。

两相齐下,NS…5也得被切割成数不清的碎片。

走完这条过道,首先需要脱光衣服,进行一番紫外线消毒,然后便是碱性沐浴、酸性沐浴、蒸汽沐浴三重消毒过后,再换身轻便严密的防护服,陆渊这才真正踏入了临时实验室内。

室温保持15℃,确保真空无尘环境,就在走廊的玻璃内,无以计数的精密纤细的机械触点,正在把肉眼无法察觉,银白色的液体装载进入透明的梭形弹头之内,紧接着一系列的戳来戳去,安装细小犹如毛发粗细的零件,一切全部自动完成,毫无人类能插手的地步。

而等到彻底组装完毕以后,这枚长度大约三十公分的梭形透明弹头,就算完成了组成,被立即运送进银色的合金箱子内,“喀嚓”两声,支架自动扣住梭形弹头,完成了锁死步骤。

接下来,这个合金箱子将被运至超低温的液氮内部,进行密封储存,在没有陆渊指令之前,它将会一直处于整座基地最严密的地方保存。

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些装满了银白色液体的弹头,就在于它的重要性。

U盘危机重重,除了某些无法抵挡的气象地质灾害外,很多电影的危害之处,就可以使用这个东西来解决。

MASE…1。7。1版本的纳米机械虫!

就是最初陆渊曾经使用过,用来制服液态金属机器人的那种集群纳米虫的升级版,根据重新编组后的程序,这些纳米机械虫装载进入弹头后,一经发射,就能迅速吞噬一切物质,在没有得到进一步命令前,绝不会停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EDI战机

MASE…1。7。1版本的集群纳米机械虫,对比以前版本的机械虫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可以自编程,可以吞噬金属进行自我繁衍低版本型号的纳米机械虫,在另外个世界本身是设定了自定义限制密码,无法用在军事用途上的。不过这不是有着USR公司总裁这个“间谍”在嘛,破解这个限制也不算太难。

有了这个版本的集群纳米机械虫,陆渊就能用来对付U盘产生的大部分可能性危机,确保自身安全。

“这是个好东西。”

站在钢化玻璃外,陆渊轻轻说道。

这的确是个好东西,不止在于它能用来确保自身的安全,应对U盘所带来的威胁,而它原本就是个很厉害的武器。

一枚装载了一个单位MASE…1。7。1版本集群纳米机械虫的弹头,足以摧毁如同东京市这样巨大的千万人口城市,而且没有任何辐射,还可以自定义程序,例如设定为只吞噬金属,不吞噬任何生物等。还能随时终止程序,停止吞噬,用起来不要太方便。

而这样的弹头,在这里有整整十枚!

即是说,陆渊此刻也许没有投放能力,但绝对具备潜在摧毁十座特大城市的力量,掌握了至少上亿人口的性命。这一切,全部都是U盘所带来的。

整座海底基地的建设有条不紊,在参观完A区所有地方后,陆渊首先肯定了桑尼的工作,并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随后结合基地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基地工作需要兢兢业业,在艰、难、险、阻任务中,不惧辛苦,不怕困难;二是未来时期需要面对新挑战,要更加重视基地安全问题,提升安全警戒程度,做到不疏漏、不放松,提前计划安排好风险管控;三是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严格按照预先计划执行,在提升基地快速建设的同时,也要保障最终建设质量。

以桑尼为首的上千NS…5机器人,首先是感谢上级对它们工作的肯定,其次表示绝对服从上级指示,严格依照指示行事,争取早日完成海底基地建设工作。

“对了,EDI改装的如何了?”

似乎想起了什么,陆渊回头看向桑尼。

“基本框架已经完成97%,剩余所需时间5小时12分47秒……”

“唔,那也就是说,差不多快完成了吧?”

陆渊若有所思:“这速度还算够快了,怎么样?EDI的性能还不错吧?”

所谓的EDI,便是电影《绝密飞行》中的那部UCAV无人航空战斗机,是一架极为先进的AI智能控制,搭载了量子计算机的隐形战斗机。

在原本电影之中,这架无人机的性能就很是吓人,全球最先进的隐形技术,最大加力推力25吨以上的发动机引擎,两个旋转导弹发射架,可配置六枚中型导弹。而美国引以为傲的F22上的F…119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才不过15吨多一点。是以EDI能以3。5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4。3倍音速保持飞行15分钟!

要知道许多导弹的速度都还没上4马赫,面对这架无人量子战机,连屁股都追不上,何谈击毁?

现在海底基地有了,但陆渊面对没有运输手段的局面,大型运输飞机可以从USR公司总裁那里获取部分零件进行组装,但只能获取商用零件,另外大型运输机的组装调试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就算有着操作手册,有着专业公司资料指导,没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也根本搞不定。

而大型运输机隐蔽性能不够好,太过惹人注意,现阶段并不符合陆渊的要求,于是他便把注意打到了《绝密飞行》上面,一口气把主角三方的鹰爪战机以及EDI无人战机给摄取了出来。

EDI的先进性能先不谈,哪怕是需要人类操纵的鹰爪战机,其性能也优于F22隐形战斗机,不止是在发动机性能上超出F…119涡扇发动机,隐形、机动性上也要优越许多,严格意义上算是四代半战斗机。

至于EDI,不客气的说,根本就是成熟性的第五代无人战斗机,性能完全吊打现实世界各国所有战斗机,只要不是近距离狗斗和面对围殴,完全能以游击战的精髓,超视距、超隐蔽作战,打一炮就走,敌人都懵逼不知是怎么回事。

讲道理,这样先进性能的EDI无人战斗机,本该符合陆渊的要求了,但前提是仅有这样的战斗机。然而在有着《机械公敌》世界提供的更为先进技术条件下,陆渊不可能无视这一点,立即决定对EDI进行改装和技术提升。

首先发动机和机身材料上,他暂时不用改修改,一来因为EDI的发动机纵然是在《机械公敌》世界中,也足够让人赞叹般的完美优秀,提升难度很大,需要动用的资源不小,这里也没有改进的条件。二来则是机身材料改造同理,不论是增一分还是缩减一分,对整体的气动布局与机身稳定,都有相当大的改变,需要风洞测试与数千小时的飞行数据采集,陆渊目前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

于是改造就集中在了EDI的球形量子计算机上面。

EDI的量子计算机,算是可实际应用的常温量子计算机雏形,在能提供大量计算力的同时,发热受到了控制,不再需要液氮进行降温使用,更能长时期保持不间断运行。比现实世界中Alphabet公司和IBM公司的实验性量子计算机先进了至少十年。

自然,这还是无法与PUG系列的常温量子计算机相提并论。

陆渊为此心疼地拆了一架ASR…2,把ASR…2的PUG…4常温量子计算机给拆解了出来,然后改装进EDI当中去。

这难度可不小,架构不同、接口不同,所能运行的指令集也不一样,基本相当于要把EDI的内部电子结构全部改造一番,这些还算能勉强解决,可最后EDI的发动机引擎,并不能完好适用于PUG…4采用的操作系统,只能在改进型嵌入式实时Integrity操作系统下运行。

没办法,只好降低一些效率以虚拟机运行原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用以配合发动机引擎运作。不过桑尼对原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了修改升级,再加上PUG…4常温量子计算机强大的性能,改装完后的EDI无人战斗机,从理论上来讲,战斗能力绝对是大幅度提升!

倒是另外三架鹰爪战机,基本无法进行改装,加上也必须要人员来操控,陆渊也只能把这三架战机存放到一边去。

在基地等了五个小时,待EDI彻底改装完成后,陆渊站在距离战机十多米外,拿着平板电脑翻阅了下实时数据,确认没有问题以后,便轻声说道:“EDI,能听到我的声音吗?”

“YES,Sir!”

电子合成的声音静静从战机传来,比起电影之中的EDI,它的声音更加冰冷了一些。

“打开座舱。”

“哧哧……”

伴随陆渊的命令,EDI的座舱缓缓朝下开启,露出内部闪烁着蓝光的座舱。

陆渊当先走上几步,正准备坐上去时,桑尼迟疑道:“先生,您确定需要亲自测试?是否需要再经过……”

“当然了。”

陆渊耸耸肩:“坐过飞机还没开过飞机呢,我怎么能不试一试?”

第一百二十八章 测试

如果换做是鹰爪战机的话,那么陆渊想都不会去想了,那复杂的操作方式不是一个未经过飞行训练的人,所能成功顺利驾驭的。

但EDI不同。

它本身就是强大的人工AI为核心,人工驾驶为辅助,换上了PUG…4后,性能更加强大,改装后操作方式也简化了许多步骤,与传统的战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果然坐上舒适的人体工程学座椅后,陆渊一声令下,座舱又再次缓慢抬升合起,完美嵌入了机腹。

经过全套电子设备改装后的座舱内部,不再是传统的普通仪表和显示器,而是以立体投影方式所展现的操作界面,两侧还能通过传感器对周围进行信息影像采集,包括了整架战机上下左右三百六十度视角范围,没有一丁点的遗漏地方。

“启动冲压式涡轮引擎!”

“呼呼……”

冲压式涡轮引擎立即启动,采用垂直式起降方式的EDI战机,在强大引擎的推力之下,逐渐让整架战机悬浮上升,来到了距离地面两米的高度。

前方的大门一一开启,陆渊双手握住操纵杆,在EDI的配合下手动驾驶着战机漂浮滑行前进,没一会便抵达了港口。

二十米直径的井道,足以容纳战机悬浮上升的空间,在战机漂浮上千米后,最顶部的装甲朝两侧旋转滑开,露出漫天繁星的天空。

“呼哧……”

引擎发出的幽蓝尾焰造成了巨大的风压,排斥着周围的空气,卷起一阵阵风浪。

“飕!”

引擎陡然爆出一阵轰鸣,座舱内的陆渊身子猛地压在座椅上,紧紧握持住操纵杆,看着周围传来的景象成为残影,显而易见战机加速进入了高空。

以EDI最大的过载能超过15G,远不是人类所能正常承受的过载,只因为EDI本身设计之初就是无人机,并不需要人类来驾驶,也远远非普通人类所能驾驭得住。

看着高度计发回来的指数,短短几个呼吸间,EDI就突破了五百米高空,向着千米高空持续前进着。四周的全息影像天旋地转,仅仅望上一眼,就能把人给眩晕过去。也亏得陆渊吃了NZT,大脑信息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这点东西对他还不算太大的压力。

一千米、一千五百米、两千米、两千五百米……

直到高度七千米左右,EDI战机反转改出,进入了水平方向飞行状态。

陆渊轻轻松了口气,暗呼过瘾。

这战斗机开起来果然非常刺激,有着EDI自动化控制下都让人感到心惊胆颤,那么没有EDI人工AI的那些普通战机,例如三代战机,那些飞行员要经过多少年的锻炼学习,才能准确无误淡然地驾驶着战机?

虽然陆渊没有经过十几年的学习,驾驶经验还是临时学习的,无法在全面和实际应用上与那些飞行员相比,可他有个很大的优势。

第一是身体优势!

陆渊以特殊的方式坚持不懈的锻炼,几个月以来,他从未放松过,身体素质早就得到了非人般提升,否则刚才七八个G的过载,普通人直接当头就晕了过去,哪里如他这般轻松。

第二便是这架战机了!

有着EDI全面监控和辅助,他就算手动操控产生了失误,也绝不用害怕,自然会有EDI为他进行纠正和兜底,先天条件完虐各国空军飞行员……不,两者的学习平台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敢把这进行升级后,几乎算作五代半的战斗机交给新人来实际学习应用,包括美国都不敢这么奢侈。

“要玩就玩大点,嗯……”

沉吟片刻,陆渊回忆着从视频中学习到的机动动作,开始进行实际验证。

首先就是……

“飕!”

空气一阵爆鸣,EDI战机直接在空中翻滚起来,犹如洗衣机的滚筒般,疯狂地来了个翻滚漂移,瞬间完成了个大转弯。

“轰!”

其次提速,提速,再提速!

猛然间,EDI战机电光石火之际,穿过一层炸出来的音爆云,进入了超音速飞行中。

1。1倍马赫、1。3倍马赫、1。7倍马赫、2。1倍马赫……

很快,EDI战机就达到了3。5倍马赫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即是1190M左右每秒的高速,人的一个眨眼,就能飞出一公里之外,两个眨眼,又是一公里。多呼吸几下,十公里就飞了出去。

但这还不是极限!

“EDI,我要把速度提升到最大,做好准备。”

“好的,Sir。”

得到了EDI的回应后,陆渊加大进油量提升速度,很快,本来保持不变的3。5马赫,飞快地再次提升速度,直至4。5马赫后,才艰难地停了下来。

在大约1530M每秒的速度下,EDI战机能够维持15分钟这样的飞行状态,正巧能够飞过这1500来公里的距离,在15分钟左右抵达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对于战斗机来说,这样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基本上所有的对空和空空导弹都拿这样的速度没辙,就算EDI没有隐形技术,导弹才刚刚瞄准发射,EDI就已经在数公里外了。等到导弹飞抵战机原位,EDI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目前各国空军主力战机还都以三代战机为主,大国能以三代半对敌,但这也和EDI有着两代的差距,如同四代战机对敌二代战机,其中的差距大到令人绝望。

“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