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种田记-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昨天晚上冷,他练功御寒一夜没睡,直到上午太阳出来暖和了又烤了一只兔子吃饱了才睡下,这会子有声音吵着他,他又以为是什么小猎物,哼了两声又睡去。行了,大爷今天放过你们一次,等大爷好好睡一会再去捉你们来打牙祭。

结果那声音越来越吵,他才醒了过来,出了洞,才发现是一只巨大的黑熊在不远的树下用脑袋在地下钻着,好像在吃着什么,发出粗重的吭哧吭哧声音。

铁头惊了一声冷汗,他再次环顾自己暂时栖身的这洞,还好,这不是黑熊的窝,黑熊的窝不能这么小。

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悄悄退到洞里安静的等黑熊吃完了走开。

可黑熊吃完了也没走的意思,竟然在树下安然晒起太阳来。

如此这般一人一黑熊,洞里的人紧张不安,洞外的黑熊大摇大摆惬意得很。

众人上山去寻铁头时,林家栋熟悉山里路况与安雨一组,安风与虎三一组带着大白,虎大虎二一组带着小白,分了三组在青山上分头搜寻着。

大小白的父母是被黑熊吃掉的,大小白一闻到黑熊的气味,不敢近前,带人绕着走了过去。

只有林家栋与安雨,没有大小白绕路,慢慢寻着。

这时,铁头的定力已临极限,大黑熊还不走,看样子是睡着了,他悄悄的出了洞,打算溜。

大黑熊却突然吼了一声,四肢立地,对他呲起了牙。

铁头被黑熊一声吼惊得一愣,马上反应过来,撒丫子就跑。黑熊立刻在追来,那黑熊个头又大又傻,可跑起来一点也不笨,一会了就要追上他了。

铁头情急之下,鞋也跑丢了一只,光脚又冻又痛,脑子一下清明了,遂往树林密集中跑着,他在树与树之间窜一窜去不是问题,可黑熊身体庞大,这样距离就慢慢被拉开了些。

但了只是一时,不多久黑熊又离他近了,他脑子里想着,凶险下,潜力出,竟然停了脚不跑了,手中的剑出鞘,与差不多有他两倍高黑熊对视着。

黑熊喷着鼻子,一掌向他拍来,他咬牙一剑挥去,竟然把黑熊掌给刺伤了。

黑熊大怒,怒吼起来,一时地动山摇,林中鸟飞。

这一声大吼,惊动了安风与三虎他们二组,大小白则是背绷得紧紧的,止步不前。

也惊动了林家栋与安雨,林家栋与安雨惊道:“坏了!”

两人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声音的方向奔去。

铁头这一剑激怒了黑熊,也激起了他自己的血性,仗着从安雨那学到的那一点基本功与招式,竟然以十四岁的年纪,一把剑,就与黑熊勉力周旋起来。

不多时,身上就挂满了彩,单衣被黑熊掌给抓了一把,背上连皮带肉被撕下血淋淋的一把。幸好他跑得快,不然这一掌,不止是一把皮肉了。

勇,战场上,要的就是一个勇字,你勇了,敌人就惧了。安雨对他的教悔又在他耳边响起。

他咬牙转身,不惧的又操剑挥向黑熊。

一剑刺向黑熊的腹部。

黑熊一声怒吼,他呆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剑尖轻松刺进黑熊的腹,黑熊却只是发着抖,然后才举起双掌拍向他,他忙抽剑狂退几步。

这时他才看到,师父与大少爷一人一柄剑深深没入了黑熊的背脊两侧。

“师父,大少爷。”他颤声叫着。又是后怕,又是欣喜,眼睛红了。

安雨与林家栋双剑抽出,又再刺了进去,黑熊又嘶吼了一声,等两柄剑再抽出来时,黑熊呆呆的立了会,轰然倒地!

“混小子,真是猛,敢正面对敌黑熊,不愧是我安雨的大徒弟!”安雨走向铁头,脱下棉衣披在了铁头身上,摸了摸他的乱发,第一次开口夸了他。

铁头笑了,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

安风与虎三他们了拉着不愿走的大小白也赶到了,看到这一幕,都觉得可惜,没看到混小子铁头直面黑熊那一幕。

安雨这时瞧铁头眼神里都有些欣赏了,言语间也有些得意。

第232章铁头的春天

安风笑道:“家栋兄弟,记得去年与小姐上山,小姐还说,这山上有只大黑熊,是它杀了爹爹。后来又说到什么时候的熊掌好吃。我当时说,等你大哥从西北回来后,会亲手杀死那黑熊,炖黑熊掌给家人吃。没想还真说对了。”

林家栋神情复杂:“风兄,正是这只黑熊。那年我也就铁头这么大的样子。”

安风安雨拍着林家栋的肩笑道:“家栋兄,咱们可都是大老爷儿们,现在得好好琢磨,熊掌怎么做了给你家老爷子和你那几个弟弟妹妹吃才是眼前的事。吃完了熊掌再把黑熊皮制好,给你家老爷子做椅垫子。”

林家栋听闻心下顿时开朗,哈哈大笑:“正是如此,走,抬下去,回家!”

铁头的伤势看着吓人,倒也问题不大,荷花带着铁头清理了伤口,又撒上了药坊的伤药,还给他洗了个头,澡就没洗,怕会发炎。荷花跟着林小宁时间久了,也了解这些常识。

等铁头清理好伤口,敷好药,换上了干净棉衣,顶着潮湿的头发出来观看时,林老爷子一脸喜气,正拿着匕首在剥黑熊皮呢。

铁头因为没洗澡,就是洗了头,换了干净衣服,身上仍有一股淡淡的臊臭味,厚厚的棉衣也盖不住那味。令得众人掩鼻。

安雨有些得意的骂道:“臭小子,臭死了。”

铁头也不介意,只是傻笑着。

小宝也受不了,掩鼻说道:“铁头哥。你好歹洗个澡啊。”

铁头身上全是大小的伤口,尤其是背上那块。撒了多少药粉啊,铁头没让这群孩子们知道。他们就以为是铁头偷懒不愿意洗澡。

林老爷子对着孩子们笑笑,利索地剥着熊皮。

到底是猎户出身,伤感缅怀什么的不是他的强项,但分割猎物是一把好手。儿子儿媳虽然因这黑熊而去。现在孙儿家栋杀了黑熊也为他们报了仇。他们如今住着上好的阴宅里,除了清明上坟,家里有大小事时也会去上坟上香,孙子辈们又个个有出息,九泉之下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搞不好现在还投生到富贵人家,享受着无比的荣华呢。

林老爷子手中的的匕首飞快,不一会儿,一张熊皮就完整的剥离下来。只是熊皮上有几个剑孔。

林老爷看了看剑孔道:“补补就看不出来了。”

林家栋笑道:“爷爷。做个整皮的椅垫子,您一到冬天就坐在上面,可是威风。”

林老爷子哈哈笑道:“我临到老了却越发威风,这张皮子要好好制,回头你再带些熊肉去你爹娘坟上,让他们也吃上几口。”

“知道了,明天我带弟弟妹妹们去,还有爷爷。听三虎说,今年县城晨扎纸铺里做的纸丫鬟很是新奇有趣,不如我们去订一些纸丫鬟?等清明时就可以给爹娘。太爷太奶他们烧了。”林家栋道。

烧纸丫鬟,这可有趣得很,林家还没烧过纸丫鬟呢。

林老爷子一听就眼亮:“这事物新奇,那就多订些,什么贴身的、粗使的、洗浆的、还有看门的,统统都要订。”

“好的爷爷。”林家栋笑道。

林老爷子的刀子这时开始在熊肉上飞舞着。

林小宁兴奋得两眼冒光:“爷爷。熊骨,熊骨对姑奶奶的腿有好处。”

林老爷子笑道:“知道的,丫头,有这熊骨,可要把你姑奶奶的腿治好。”

然后,匕首一动,一个巨大的黑熊胆被拎在了手中。

“瞧这胆涨得,估计这黑熊死前是气得不行啊。”林氏也闻讯出来了,看到熊胆笑道。

“被铁头这混小子气的,那臭小子这么点大,毛都没长齐呢,敢与黑熊较量,能不气吗。”安风大笑着说道。

林小宁惊讶地问:“熊胆一气就变大吗?”

林氏笑着解惑:“熊生气时胆就会涨,越气胆涨得越大,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反正以前你太爷爷是这么说的,要取上好熊胆换银子,有些厉害的猎户会故意隐藏在暗处,抛掷硬物去惹怒熊,熊发怒,却找不到攻击的人,就越来越气,等它气到不行了,猎人才下手杀熊取胆。”

这时,耿老大夫在人群中如泥鳅一般钻来钻去,挤了进来,像看到稀世珍宝一样,盯着林老爷子手中的熊胆。

“林老头,这熊胆……”耿大夫小心翼翼地开口。

“送你了耿老头,你不就冲这胆来的吗。”林老爷子豪气笑着,把熊胆往耿老大夫面前一递。

耿老大夫双手捧过熊胆,笑得像朵老菊花:“林老头瞧你,我给银子。”

“免了老耿,你用那银子好好炖些汤补补吧,去年义诊时你累着了,送补品给你吧,你铺里都有,送去的布料与干货,你又还了燕窝来,你瞧你,不舍得补,到现在都没恢复以前的精神头呢。”林老爷子笑道。

“瞎说,我老耿精神头好着呢,是今天冬天太冷了,开了春也是冷得很,我这把老骨头总是受些影响的,比不上你这老把式,到底是有功夫底子啊。”耿老大夫分辩着。

“炭炉别断啊,老耿。”林老爷子边说手中的匕首仍是不停的舞动着,不多时,一条条,一块块的熊肉就切下来许多,整整齐齐码在一边。

“没断呢,老林头,那这熊骨……耿老大夫又试探着。

林小宁笑道:“熊骨我要留着治我姑奶奶的腿。”

耿大夫对林小宁有一种业内长辈对小辈的态度,不像对林老爷子那样试探小心了,大大方方正色对她道:“这么大的熊,你姑奶奶的腿就哪里能用得了这么多,一只熊腿骨泡酒加入药治多少老寒腿都够了。其它的卖给我。”

“不行,熊骨泡酒可强筋健骨呢。几个老爷子都年岁大了,都得要喝这熊骨酒的。”林小宁说道。

“这样吧,丫头,你留两条腿骨泡酒和给你姑奶奶入药,真是足足够了。那几个老头子,喝到老也喝不完,两条手骨均给我,可治好不少像你姑奶奶那样的寒腿呢。多好的事啊。”耿老大夫讨价还价着。

林老爷子笑道:“老耿,我做主了,两条手骨送你。”

林小宁对耿大夫撅着了撅嘴:“那你每月要去给我的三千堂坐诊至少二个时辰。”

“行,四个时辰都行,丫头。”耿大夫开心地回答着。

以为我不想四个时辰啊。是怕您老人家身体吃不消啊。林小宁心中撇着嘴。

“老林头我先把熊胆带回铺子里去,那熊骨说好了哈,我回头来取。”耿老大夫一脸欣喜,好像怕林老爷子反悔一样,捧着熊胆就要走。

“等等,老耿,带块熊肉回去吃,熊肉暖。正好补补。”林老爷子抓起一大块熊肉,抛给林家栋,“熊骨剔出来后。让人给你送去。”

“给,耿大夫,您收下。”林家栋抓着那块熊肉很有礼貌地递到耿老大夫手中。

“那我就不客气了,熊骨我还是一会自己来取,先走了,老林头。咱们回头再聊。”耿老大夫一手拎着熊肉,一手拎着熊胆,乐颠颠地走了。

几个护院也上前来帮忙码肉,安风安雨与三虎把人群劝散了一些,又派人给村里几个老爷子、马大总管、张年以及一些交好的人家里都分别送去了熊肉。

这么冷的天气,吃熊肉正是好时机啊。

夕阳西下时,林府门口的有几个下人正在清扫着黑熊的血迹。

一边交头接耳道:“那熊肉,至少有好几百斤,这么大的黑熊,第一次看到过,在桃村住的村民们,竟然没被熊骚扰,真是万幸。”

又有一人道:“你懂什么,熊不会下山来的,都是呆在山上的最深处,就是上山拾柴采果什么的,也不会有事,只要不进深处就不会有事。”

“那铁头小子,竟然敢入深处,真是吓人,才多大年岁啊。”

“那是安雨的大徒弟,能胆小吗,我看那小子的胆比熊胆还肥。”

“就是,就是,那小子可不得了,听说他现在一身的熊臊味,也不洗,还得意得很。”

……

晚上桃村几个老爷子家里都做了熊肉吃,林家人多,做上了熊肉火锅,林小宁让小香配了麻辣底料,做了好几个鸳鸯锅底,林家还是有许多人爱吃辣的,但有些太小的孩子却不能吃辣,鸳鸯锅底正好。

安雨第一次让了铁头坐在他身边,闻着铁头身上的气味也不嫌弃,只是骂道:“臭小子,你以后再敢这样自作主张,就给我滚得远远的,莫要在人前说曾是我徒弟。”

铁头乖巧地回答:“是,徒儿知错了,徒儿再也不敢了。”

引得众人大笑。

铁头这一闹,竟然意外得到了安雨的青睐,并没惩罚铁头,就是骂也透着亲昵,实在让林小宁诧异。

安风笑着低语:“小姐,安雨那家伙就喜欢狠人,铁头这次遇黑熊,不惧还敢正面迎击……”

“安雨喜欢生猛的?不喜欢聪明的?”

“也不能这样说,小姐,你不是说不应有资质之分吗,况且习武之人讲的是谋略与勇气,铁头是混了些,也不够聪明,但他的勇气却是假不了的,有这样的狠与勇,还怕成不了第二个郭大侠吗?”

林小宁笑道:“你也听了郭大侠的故事?呵呵,看来铁头的春天到了。”

第233章七个奸细

晚饭后,辛婆亲手开始伺弄起熊掌来,一边还细心地教着小香,还嘴里叨叨着,春天的熊掌不如秋天的,不过熊掌就是好吃的,这大黑熊,这么大,熊掌肯定肥美。

辛婆很是喜欢小香,在她的眼中,小香就是那种能入厅堂,能下厨房的大家闺秀。这才是真正的千金,比那不着吊的二小姐要踏实得多了,小香现在也有了少女的模样,因为她是女先生,所以衣着方面不是很华丽,只求大方得体。村里人对小香的赞誉是相当高的。

辛婆准备了许多葱白与姜,把四只熊掌放入沸水中煮着,捞起后又换清水煮了两个小时,再把熊掌捞起,除尽茸毛,削去茧皮什么的。

再入锅再加鸡汤,姜、葱、黄酒等物,又煮了起来,然后更换鸡汤和调料,反复煮了三回,去尽了膻味后,才捞起待用。

林小宁看着眼睛都大了,怪不得熊掌贵,这么麻烦的烹饪手法,不说熊掌,就满案的配料都得花多少心思啊。

小香笑道,二姐不爱看就不看,这里有我与辛婆就行了。

林小宁讪笑着离开了,留下兴致勃勃的小香与想大展身手的辛婆在厨房欢乐的忙碌着。

第二天清早,林家栋带着林小宁、小香、小宝、家福,拎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昨天盛出来的一碗干净熊肉,上山给爹娘上坟了。

除了林小宁,他们几个都坚信,带着这碗肉到坟前摆放一刻钟,地下的爹娘就能吃到碗里的熊肉了,为了配上这样意义非凡的熊肉,还是用郑老的瓷碗盛放的。

林家人彻底扫除了爹娘去世的伤心,上山路上叽叽喳喳的说笑着:昨天的熊肉真好吃,爹娘吃了肯定也开心。

熊掌不给爹娘吃吗,林小宁调笑着。

林家栋笑道:“熊掌就四只。留着给爷爷、姑奶奶与几个老爷子们吃,月儿也吃一些,我们做小辈的有熊肉吃就行了,你们听话,我就给你们每人一碗汤喝。”

“我们都听话!”林小宁与小香、小宝、家福都同时叫了起来。

林家栋哈哈笑了。

桃村的春天仿佛在一夜间就变暖了

郑老、方老、魏老爷被请到林家。几个老头。加上姑奶奶林氏、付奶奶同席,吃着辛婆子千滚百沸才炖出来的熊掌,里面有着鸡肉、猪腿肉。更放了林老爷子拿出来的一截人参,还放了宁王府年礼时送来的鹿茸。

辛婆说这是参茸熊掌,对上年纪的人最是滋补了,当然滋味也是美极了。老头老太太们一边吃着熊掌,一边喝着清泉酒与果酒,开心的笑个不停。

林家的小辈们,以及姑奶奶的重孙辈们,都分到了一碗汤,几小块掌肉在一边喝着。付冠月则是一大碗汤与半碗肉。

辛苦烹饪的辛婆与林小宁的心腹荷花也分到了一碗汤与几块肉。

熊掌肉非常粘,一碗汤几小块肉下去,嘴都粘得打不开了。孩子们哄笑着取笑着对方的粘嘴。

林府一片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一片欢声笑语。

京城的春天并不太平,一下子揪出了七个大奸细。这七人勾结夏国与三王叛贼,为乱我朝军心,不仅指使人易容成六王爷的模样去到处杀人、奸淫女子,试图把在西南战场浴血杀敌的六王爷名声搞臭,还想把周家少东家周少爷给绑架了。一是想图谋赎银支持他们做更多的动作,二是妨碍周家捐献军粮。

此案原是一桩河芒镇上的采花小案,由河通府谢大人看出其中蹊跷,暗中由易容的采花大盗查起,后来京兆府主簿小胡大人(胡大人之子)发现逃窜采花盗一名,及时捉拿。没想到牵扯出这样的惊天通敌叛国大案。

此案报上来后,由刑部交由大理寺卿梁大人审理,曾太傅监审,沈尚书之子参与此案证据的收集整理。

七个犯官对以上罪证均供认不讳,判斩立决。名朝以仁治天下,直系亲属流放西北黑石矿区。

朝堂一片上下哗然,这七人,官职都不算小,还非常敏感,六部就有三人,其中一人竟然是吏部尚书!还有户部郎中与员外郞也赫然在列,没料到这些人竟然是奸细,可笑在年前时还曾与他们一同上朝议政,对六王爷擅离军营之事颇有非议。

此案结后,众大臣又惊觉:曾太傅哪里是萌生退意,分明是韬光养晦啊!

更惊人的是,那个倒霉的董参议,去年年底下雪前,带着他的妹妹从西南回京了。此案一结,董参议就升为通政司使。而原通政司使胡大人擢升吏部尚书,名朝没有三省,只有六部,尚书可是从一品,吏部更是六部之首。胡大人从正三品通政司使,飞跃升至从一品尚书,让人跌掉了下巴。

胡大人做尚书是当之无愧,可胡大人从官二十多年爬在四品的位置上动弹不得,其间还降为七品县令一年,好容易回京城突升为三品,不过一年,又升为从一品尚书。众望所归是一回事,但如此动静,怕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也有许多言官不服,上表者不少,哪知皇帝细细看完所有的折子。笑眯眯的当堂宣布:升沈尚书之子,任通政司知事,胡大人之子,由京兆府主簿升为户部员外郎。

然后又笑道:“可还有不服的折子,尽管呈上来,无事,等着报效朝庭的青年才俊可不少,也给他们一些机会,哈哈哈……”

皇上近一年来,身体越来越康健,笑起来时,中气十足,笑声在朝殿的上空盘旋不休,如龙吟绕梁。

众臣明白了,皇上这是在明白地敲打大家呢,别以为还和从前一样,现在可是他定下的事就不能更改了。

这一下除掉了七个奸细,除了吏部尚书、户部员外郎,还有五个职位都空着,虎视眈眈的人不少。难道皇上都想让年轻才俊们来做?年轻人没经验啊,官,哪是那么好做的!

皇上身体见好,底气也足,扫视众臣,又笑眯眯道:“去年周家捐了不少粮草去西北,众卿说应该怎么褒奖是好?”

众臣对视着,却见胡大人开口道:“依老臣之见,本朝早有捐官之事,捐官有品却无权,俸禄也少。周家这番捐军粮,倒是可以给他们一个官,可有品无权,又有些寒碜,若是给实官……”

朝堂已有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可不是嘛,周家家主与其公子周赋那都是商人,本就家富,又因着周太妃,富上加贵。捐来的那区区小官怎会入得了他们的眼,可实官,他们又哪里会做官……

皇上眯着眼,轻轻淡淡的笑着,听着。

胡大人不急不缓又继续道:“但,周家家主有两个庶弟,在外省为官,其中一个在北边大东府做知府大人,几年来政绩很是可佳,倒不如把此人提到户部做郎中?”

皇上眯着的眼睁开了。

群臣一片哗然。

王丞相嗤笑道:“我朝捐官向来是虚职,没有实权,除了那个砖事大人与司通大人,至少这两人一是不议政,二是他们一直在建造与西北边境的防御,也算说得过去。你让一个商家庶子来做户部郎中,岂不是贻笑大方,敢问胡大人此举是为讨周太妃欢喜吗?”

群臣暗赞,到底是王丞相,朝中也只有他敢当着皇上的面说这样的话啊!

胡大人笑道:“王丞相此言差矣,想我胡兆详,举贤从来就事就人,也不忌讳什么避亲,况且周家与我向来无交集,周太妃我是敬重,从无讨好之意。

我的看法是,户部本就是掌着天下财政之事,这周家又是百年商家,其家上下老小耳濡目染,故此职交于周大人很是合适不过。王丞相可曾知道,大东近三年来所交赋税,是以前十年都不能比。

大东是什么个地方?人少,寒冷,地广,又是大量荒地,那周大人上任就鼓励开荒耕地,赊粮种与农具,又开采黑石矿。此举当年你不是也称赞过的吗,怎么如今却又说出这等言论。若是你认为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我且聆听。”

王丞相冷笑道:“当然有比他更合适的,皇上,户部郎中之职,我推荐……”

皇帝却微笑开口:“胡大人说得很是有道理,就这么定了,升大东知府为户部郎中……王爱卿,你说什么?推荐哪个人?大东知府这一职空了,爱卿有合适人选推荐?”

王丞相脸色一变又平静如水道:“大东如今已较往年富裕得多,更是矿区,此职位相当重要,切要斟酌。”

“爱卿所言正是……”龙椅上的皇帝乐呵呵笑着。

下朝后,有几人在一边走一边极小声议论着:大东那地方,谁愿意去,又远又冷,什么黑石矿,那么小的矿,朝堂都不派人去开采,只是当地开采维持当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