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能农场主-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学校的方方面面介绍完。

到了提问时间,大家就主动多了,很快就有人举手提问,村长帮卫靖泽点了人,那人站起来就说:“别的事情我不太懂,我就想问问,以后是不是咱们的娃在自己学校读书都不需要交学费了?”

卫靖泽十分肯定的说:“别的地方的孩子来读书的话,我们还没确定好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但是咱们村的孩子肯定是不需要钱的。”

村里出钱盖学校,当然不需要村里人另外出钱了,而且每个学期几百块收的没啥意思,也做不了多少用处。

卫靖泽话一说出来,大家顿时就嗡嗡议论起来,听上去是很不错的样子。

又有人问:“那你的意思还是会有外面的人来咱们学校读书咯?”

“是的,对他们的收费标准我们暂时没有想好。”

“为什么还要收外面的学生?”

卫靖泽把潘秋阳的想法拿出来解释给大家听,家长们表示不懂,孩子读书不就是看成绩么?卫靖泽突然觉得自己这样解释村民们感觉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语言,于是干脆说是为了给学校争取多一个的资金渠道,这下大家懂了,学校确实不能坐吃山空。

见大家没有对这个事情反应激烈,卫靖泽暗暗的擦了一把汗,亏得自己还觉得自己是准备充分了,没想到在这个地方给卡了。

说到底,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收费的问题,需不需要从大家口袋里掏钱,修学校要不要,以后要不要之类的,至于学校的手续之类的,倒是没很多人关心,因为这并不牵涉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学校建不成的话,娃们还是能继续去大泥湾那边上学的嘛,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啊。

抱着这个想法,大家觉得有自己的学校就是孩子在家门口上学了,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去学校了,夏天不那么热冬天不那么冷了,这样的理由是更加容易说服他们一些。

学校的事情介绍完毕,接下来就是投票时间。

学校工作小组的人都有些紧张,就是怕这个不能通过,那样的话,大家的努力就是都白费了。

村长是最沉得住气的,仔细地将人数点了,让人登记起来。

大家都屏息凝神,等着村长宣布结果。

村长不愧是当了好些年的村长了,从他的表情上是看不出任何端倪的。

村长看了两个数据后,说:“根据刚刚的举手表决,支持修建学校的人数,大于反对的人,还有一小部分人弃权了,反对和支持的人加起来要比咱们村的人少。之后这些数据,我还会公布出来的,大家到时候可以看看。”

潘秋阳第一个开始鼓掌了,这个事儿最上心的就是他了,他恨不得明天学校就能够落成。

在潘秋阳的带动下,也有很多人开始鼓掌了,莫名的,也有许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既然村里决定建学校了,那就还有一系列的事情等着被解决。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管理小组的事儿,不过这次不再是举手表决,而是每个人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每个候选人的名字,你觉得谁可靠又胆大心细,就可以选为村里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小组的成员,就在名字前面打个勾。

为了避免有些人不认识字乱选,在大家投票的时候,卫靖泽还在旁边告诉大家,哪个名字是哪个人。

选举完毕,把所有的票都收上去,然后开始唱票。这样选是为了避免大家因为知道谁选了自己谁没选自己,影响以后的关系,也避免有些人因为碍着面子而投票。

因为卫靖泽极力推辞,所以候选人中没有卫靖泽,这让村民们有些纠结,很多事情,他们还是觉得卫靖泽最可靠,没了卫靖泽可以选,他们就没有那么坚定的选择态度了。

好不容易选完了,将选票收上去,唱票结果出来,也算是在卫靖泽的意料之中,像村里领头富起来的,像潘秋阳、潘壮牛、潘建新等都当选了。

这个小组正式成立之后,会将村里账上的部分资金拿去投资,获得的部分利益将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小组成员不仅互相监督,还要接受来自村长和卫靖泽的监督,村长和卫靖泽有权查账目。

卫靖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这个小组完全没有猫腻,卫靖泽也不能肯定,但是在接受范围内的话,卫靖泽觉得可以理解,总不能因噎废食,让学校完全没有了资金来源。也正是意识到这个小组不可能完全干净,卫靖泽才努力推辞了这个候选人的名额。

第234章 通过了

对于五人小组的意义,估计村民们就算是已经选出来了,也不太理解。

当然建学校还有很多别的事情需要忙活,但也不急在这一时了。时间也不早了,有些人都已经开始打哈欠了。

然后村长上台,说了最后一件事,那就是给卫靖泽发工资的事儿。

村长说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意外,毕竟已经习惯了卫靖泽不拿钱,给大家做生意。

村长一眼就看出了许多人不愿意,沉声说:“做人要讲道义,大家靠着小泽每个月拿几千块,每年几万块,全放自己的兜里,你们就不觉得有些亏心吗?不觉得有些对不住小泽吗?”

卫靖泽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有些事情,人们已经习惯了之后,要改变就难了,特别是这种既得利益,是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出来,大家第一反应依然是抵触了。可是卫靖泽还是觉得有些失望,或许他对大家的期待太高了。

潘秋阳之前就答应了村长要给造势的,便先站起来说:“咱们村能够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都是托了小泽的福,要不是他,咱们不还是像以前那样苦哈哈地过日子么?小泽帮咱们介绍了生意,稳定了生意,还每个月一点拖欠都没有地帮咱们取款,你们说,哪里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做生意很能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钱,因为做生意有风险,而叉水村的人做生意能那么顺利,也是因为卫靖泽帮他们规避了很多风险,才能让他们能每个月都拿到钱。

潘壮牛也说:“这两年咱们村多少人家做了新房子,都是小泽帮忙赚钱的?做人不能忘恩。”

叉水村这两年确实是有许多人家做了新房子,都做的十分漂亮。到目前为止,除了瞎婆子还没有做新房的计划,准备把钱都留着等自己的孙子长大了读书娶媳妇做新房子用,慧贤婶子家里因为还在还债,近期没法做新房之外,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已经做了新房或正在建新房,手脚比较慢的潘旺家也在计划做新房了,这几年,靠着做豆腐,潘旺家里已经好了很多了。

许多人都忍不住赞同的点头,村里的变化大家都看得到,没赚到钱,大家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过得舒服?

潘刚突然冒出来说:“可是他当初不是说了不要钱的嘛?”

潘刚恐怕是村里少有的对卫靖泽不太满意的人了,村里人在卫靖泽的带领下,都赚了钱,只有潘刚的钓鱼农家乐一直在亏钱,因为根本没什么人来。潘刚把这个事情记在了卫靖泽头上,他觉得卫靖泽肯定是有办法让他的钓鱼农家乐赚钱的,只是人家不肯帮自己。世界上有许多人觉得,别人帮自己是举手之劳,所以就应该帮自己,完全不觉得人家帮和不帮都是合理的,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可是许多人都把别人的帮忙当成是理所应当,还将举手之劳这个词放在别人身上,可是这明明是一个自谦的词。

就像这次村长说到给卫靖泽发工资的事儿,时间过得久了,许多人就把这个事情看成是卫靖泽理所应当帮他们的了,如果哪天卫靖泽没做好,可能他们还会怪他。这不是叉水村的人的性格,而是人性。

现场寂静了大约三秒钟,瞎婆子突然出声说:“小泽不要钱,是看在大家乡里乡亲的情分上,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当成是小泽的任务,咱们不给钱,小泽可以在任何一天撂挑子。”

瞎婆子平时开会不怎么出声,没想到这次却主动出声了,也是十分难得。

潘秋阳等人还带头鼓了掌,还有老头儿说:“这事儿就像你摔断了胳膊,人家帮你接上了,说不要钱,但是你也不能真的什么表示都没有。”

这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多了。

慢慢的,大家都有些倾向于给卫靖泽发工资了。

潘青阳问:“村长,那你觉得发多少合适?”

对,这个问题也很关键,要在大家接受的范围内才行。

村长沉思了一会儿,说:“百分之五,大家每个月赚了钱,会有计算,每家提百分之五,这样呢,小泽也有动力,大家赚的越多,他才拿的越多嘛。”

按照现在村里的水平,每家卖菜大概能赚十多万,卫靖泽也就能拿五六千。这钱的数目对于卫靖泽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他自己每个月方方面面的收入就远超这个数额。

事情进展还算顺利,这个事情就算是这么决定了,在村长的主持下,由村里比较有学识的老人写了个条子,然后每家派自家的男人在上面签了字摁了手印,这个意思就是大家都同意给卫靖泽发工资了。

卫靖泽倒是不在意这个钱,他比较在意的是大家的态度,他希望大家不觉得自己为村里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希望大家认识到,很多事情自己做了是情分,不做也是本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要什么回报,只是心理上仍旧希望得到理解。

大家签了字之后,卫靖泽也要表示一下的,于是他站起身来说:“谢谢大家认可我的工作,我觉得再多的肯定的话,也不如大家愿意掏钱来的真诚。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给大家介绍生意,努力做到只要大家肯干,就不会赚不到钱。”

许多人都热烈的鼓掌起来,农村里不能避免有懒人,但是许多人都是勤劳肯干的,在现在的情形下,能有干活就能赚钱的机会,真的是十分难得。多少勤劳肯干的人,因为在家里再能干也没有渠道赚到钱而背井离乡了,他们很幸运,能有这样的好机会。

不得不说,卫靖泽也有点受到这样的气氛感染了,让他许久都没有的激情重燃起来了,就像是在部队的时候一样,感觉眼前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切都能够好起来。

到这个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该是回去睡觉的时候了,有些来凑热闹的孩子,都已经在爸妈的怀里呼呼大睡了。

村长宣布散会,人群出现松动之后,逐渐散去了。

待人群散的差不多了,卫靖泽也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站起身,伸个懒腰,办学校的事情终于通过了,卫靖泽感觉最难的一关算是过去了。

民意这东西挺操蛋的,但是你还不得不重视它。

叉水村要修学校的事情通过了!这事儿更是让别人都议论纷纷,那些万分肯定的人现在都已经被打脸了,大家纷纷表示懵逼了,然后说不可能!

这事儿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大泥湾了,叉水村这样做,就是公开打他们的脸,说明他们是不满意大泥湾的学校,所以才自己办学校的。

大泥湾上上下下也挺为这个事情感到不平的。

这天,好几个人都聚在村支书家里,村支书的儿子已经死了快半个月了,可是家里压抑低迷的气氛一点都没有减少,最近喜欢寻欢作乐的村支书都甚少出门了,没什么心情出去寻欢作乐。

“叔,这事儿你得出个声儿啊!再这样下去,事情就坏了!”

公立学校每年都会收到教育局的拨款,主要是用于学校的运营的,坐落在大泥湾的这个小学,连校长都是大泥湾操纵着上任的,所以这个学校也是村长村支书他们的一言堂,村支书的那个前儿媳妇,也才能轻轻松松进入学校当老师。自然而然的,每年教育局拨给学校的款项,学校能够拿到多少,这些钱又怎么用,也是大泥湾说了算的,这笔钱里面,不少都进了这些人的腰包。

教育局的拨款是根据学校的规模来的,学校的规模主要是学生的数量,叉水村的十多个学生走了没关系,但是如果他们让更多的学生出走,那肯定是要影响他们的利益的,对于自己的既得利益的事情,这些人自然是十分敏感的,此时他们已经嗅到了危机了。

村支书有些懒懒的,感觉打不起精神的样子,说:“就那么几个钱,你们也这样眼巴巴地惦记?有点出息行不?”

“哎呀叔呀!不是我们在意那几个钱,是担心啊!咱们大泥湾有今天容易嘛?还不是您和众位叔叔伯伯爷爷们的功劳,我们担心以后守不住了,上对不住你们,下对不住以后的孩子们啊!总不能让这些事儿毁在我们手里不是?”

其他的人纷纷点头,心里却有着后悔,这拍马屁的速度慢了一点,错过了机会了。

村支书过了好一会儿,才哼了一声,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我找个时间去市里一趟吧!”

这件事还得官方出场,才算拦截的名正言顺。

叉水村这边为申请办学校的事情还要做诸多准备,所以也不用很着急。

其实村支书现在也已经是有些懒怠了,以前还有个儿子,就算是混账,也至少能给家里传宗接代,生了孙子,儿子啥样也就不用太在意了,可是儿子只生了一个丫头片子,就没了,攒下了偌大的家业,以后迟早都是别人的。村支书这么一想,更加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想到这些,村支书就更怨恨前儿媳妇,怎么也没给生个带把儿的,不然现在自己也不用心里空落落的,没个寄托。

第235章 有拦截

可是就算是颓废,村支书也还是得打起精神来,儿子没了,自己还要在村里混呢,一张老脸还是得继续撑着。

见这几个年轻的后生,村支书不由得又想起自己的儿子,心里一阵烦闷,就让他们先出去。

几个年轻人便悄悄摸摸地出了房子,连脚步声都不敢太大了。

村支书也是好好拾掇了一番,然后找了村里村长、会计、以及小学校长之类的人来商量这个事儿。

几个人到底是比年轻人成熟多了,对这个事情还是理智许多的。从这几年叉水村发财的事儿来看,叉水村确实是不同以往了,有了自己的门道,所以现在发展的很不错,生意上的事儿大泥湾也插不上手,已经被卫靖泽和江延宗全部把持了,江延宗的食府肯定不会用别的村的食材的,帝都的酒店那边,大泥湾也够不着,搭不上线,所以根本摸不着。

私底下,大家对卫靖泽这个年轻人是又佩服又嫉恨。

生意上的事儿,卫靖泽和江延宗是把的严严的,连疗养院那边的生意都被抢了去,要不是因为叉水村的人天地里的活儿干不完,大泥湾的人觉得可能疗养院的工作都要被他们抢了去。

经过分析,大家可以确定,卫靖泽和江延宗在县里和市里肯定是有关系的,那些有钱的有权的都喜欢上楚庄食府吃饭,陈寒跟那些人混的熟了,就跟卫靖泽他们混得熟了差不多,但是再熟悉,也比不上礼亲不是?什么关系到了好处跟前,都是过眼云烟一样。

几个人在一起商量了要给谁送礼,送什么东西比较合适,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

商量好之后,就由村支书去办了,村支书跟那些人比较熟悉,说的上话的。

花了两天时间把东西准备好,将说辞想好,村支书就来到了市里,熟门熟路的找人。这些人都是要费心思维护关系的。要请人家吃饭之类的,要想好理由定好地点,还要提前预约时间。

这次就像拜访朋友一样上门了,平时在村子里无比威风的村支书,到了这里真是点头哈腰十分恭敬,跟平日里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你怎么今天来了?要不是安排有变动,我都不在家。”

村支书满脸堆笑,十分自然,好像大家真的只是老朋友一样,说:“我说过的,合该经常来拜访你们的,这次也是我运气好。”

大家聊起来家常,村支书就把话题往学校的事情上引,说:“如今国家注重教育建设,但是我们隔壁村就是能的很,他们村就十多个小孩上学,竟然要办学校,你说说,这样的学校办出来,能教出什么好学生?”

在村支书说话的时候,刚刚还满脸笑容的人渐渐的收了笑容,村支书感觉自己可能说错了什么,不由得有些忐忑起来。

对方将靠在椅背上的舒适的姿势,换成了双手交叠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的姿势,说:“这个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如果你今天来是想让我在这里干点什么,那真不好意思,我没法干。”

村支书差点脱口而出问为什么,但是话到了嘴边还是硬生生转了个弯,说:“怎么会呢?我只是抱怨一下,现在的人都好高骛远得很,没有别的意思,说了今天只是来拜访一下,没有别的意思的。”

对方的脸色顿时缓和了一些,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村支书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那就好,这件事,你也别多管了,多管无益。我听说你孩子出了意外,真是可惜,好好的一个年轻人,唉……你也要想开点,毕竟活人更重要。”

村支书有些木木地点头,一字一句地落在心里,总感觉每一句都有深刻的含义,让他忍不住要来回思量。

在这里吃了顿便饭,村支书就告辞离开了,好像真的只是来拜访一下的。

“唉,现在的官场啊,越来越难混了。”被村支书拜访的人靠在椅子上,感叹说。

他的夫人从厨房给他端了一杯养生茶来,说:“这话我都听你说了二十多年了。他这学校是咋回事?我听你说的话,好像没那么简单。”

接过养生茶,对方苦笑了一声,说:“这次也是我运气好,得了这个消息,我听说,别看这小村子小学校没什么出彩的,事实上,上面有人盯着呢!这对方还没来申请,就得了消息,说这事儿只要合乎规范,就必须批,而且速度还不能慢了。”

“啧,真没想到,这难道是私立学校?”

“可不是?公立学校的话,我们还用得着这么小心?我也没想到啊,所以才说官场难混。要不是之前就得到了消息,我也会以为就是个普通学校,只是件小事,人家又送了那么多东西,说不得就用这件事来还人情了。”

旁边的夫人也是后知后觉地吓出了一身汗,真是幸亏啊!

村支书无功而返,一直思量着对方跟自己说的事儿,并且让村里的人不要轻举妄动,以免生出事端。

而叉水村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并没有想到这件事还关系到了大泥湾的利益。

最近卫靖泽在忙活着准备申办学校的资料,而江延宗也在准备包山的资料,如果包山的事儿不能通过,建学校就可能会出现资金问题,所以这个事情也比较重要。

村里也担心修建学校的资金的问题,所以在包山的事情上,村里也是尽可能地开绿灯,还帮着卫靖泽和江延宗两个人申请。

这次准备包下来的山是江延宗写规划就写了将近一年的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卫靖泽要负责回答很多问题,李学农和单泽源都被问了不少问题,两个人也上山看了好多次,所以就算是江延宗从未干活农活,他的规划还是写的十分科学和合理的。

山上的那些茶树自然是要重点保护起来,单泽源也建议江延宗,可以将那一片都开辟成茶园,因为那里的温度湿度和土壤都适合种茶树,毕竟这是古茶树选中的地方,说明符合茶树的习性的。

这个建议得到了江延宗的欢心,他就是嘴挑,除了挑吃的,喝的也挑,对茶叶更是挑剔,有些名茶都看不上眼。

另外,山上的另一部分会被开发成牧场。之前在小河边种下的黑麦草形成的牧场,才第一年,就已经十分可观了,养活二十多头牛是绰绰有余的。卫靖泽也在考虑忙完了这段时间要再买一些小牛回来养着,对此潘爱民也是十分支持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会种果树,另外一些地方在老汉的建议下,用来栽种药材。江延宗的头疼的毛病再也没有犯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天麻的效果,但是老汉坚称野生天麻效果非常好,如果种别的药材,不一定是治病的,就是滋补的药材,卫靖泽觉得老汉可能是年纪大了,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健康,所以两个人也就顺了他的心意。而且这年头药材确实是也挺受欢迎的。

有卫靖泽在,老汉一点都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健康和寿命,虽然卫靖泽无法让人永生,但是延长寿命是没问题的。

这个包山计划没有上次那么仓促,所以也做足了准备。

转眼又是一个周末,何天武每个周日都会去b市,因为和他在一起的姑娘就在那里干活,据说是找了一个酒店服务员的活儿,何天武倒是想让那个叫张梅的姑娘来卫靖泽这里干活来着,可是卫靖泽这里暂时不需要人,而且来了恐怕没什么地方住,所以人家姑娘也就先在b市干活了。

星期六晚上见到何天武,卫靖泽说:“小香猪的猪栏明天是不是要换新的稻草了?你今天换了没?没换的话我明天去换。”

何天武说:“不用,我明天换就行了。”

卫靖泽惊讶:“明天不去市里了么?和姑娘吵架了?”

何天武说:“没有啊,明天她来这里,她觉得我们在市里又没什么事儿要干,有些无聊,还不如她来我这里,又不耽误我干活,两个人也见得着,挺好的。”

卫靖泽被这两个朴实的人给折服了,没想到啊,别的恋人约会就那么多事儿,他们两个竟然约着干活,也是醉了。

“老板,她应该可以来吧?”看到卫靖泽的表情,何天武突然有些紧张起来,生怕人家不能来啊!

卫靖泽满脸无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