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能农场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量,也能够确保鸡不会变成野鸡了。

于是,卫靖泽依照网上的经验,照葫芦画瓢,还真给江延宗写了个计划书出来了,这对卫靖泽来说,还真是不容易,以前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就行了,写了计划之后,有时候会发现前后矛盾,再看一遍,又会发现新的问题。

虽然卫靖泽在想着养鸡的事儿,但是那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眼前这么多电话上门的生意,还是要做的,所以卫靖泽就开始忙活着鸡和鸡蛋的事儿了。

村里的鸡和鸡蛋是不够的,卫靖泽便想着去外村收,外村的鸡和鸡蛋在口感上也比不上本村的鸡,但是胜在也是农民散养的土鸡,价格可以比叉水村的便宜一些。

对此,那些人也没什么意见,农村土鸡和土鸡蛋不好弄,那些说是卖土鸡和土鸡蛋的,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卫靖泽这里会拍照,会让鸡和鸡主人合影,你拿到鸡之后,看看照片的鸡和自己手里的鸡是不是一样的,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第79章 催鸡蛋

许多人觉得农村的鸡也长得差不多,事实上,农村很多鸡的羽毛颜色是不太一样的,花纹分布也不太相同。

村里人见卫靖泽又在大价钱收购鸡,便也更加努力养鸡了,白花花的钱谁不想赚啊?

卫靖泽本想着,这样的办法是挺好的,解决了市场需求,又赚了钱,双赢啊!没想到过了几天,又有人打电话来说,不要别处收购的鸡,就要叉水村的,价格贵一点没关系。

卫靖泽忙问:“咋了咋了?别的村也是正宗的土鸡啊!”

“哎呀,卫老板,你们村出来的鸡和鱼都好,俪俪吃着连肚皮上的妊娠纹都淡了,我不管,我就要你们村的鸡和鸡蛋。”

原来是这样,卫靖泽也没想到会有这种事,他也没想到本村的鸡蛋和鸡竟然有那么好的效果。

卫靖泽只能说:“那我争取多弄点吧,但是你也知道,叉水村就那么大的地儿,还要给其他的渠道供货,有时候真的供不应求。”

对方的语气顿时软化了许多,说:“卫老板,我也是孕妇,您就当照顾孕妇和孩子呗,这生孩子的事情,一辈子才一次,而且我也只有一张嘴,吃不了多少,你就稍微照顾一下呗。”

说到孩子,卫靖泽还真是没法不软化一些,卫靖泽虽然不像别人,觉得自己一定要有孩子,可是他觉得孩子应该得到最好的照顾,于是心一软就答应了。

至此,就有不少孕妇或者家人打电话来,想要鸡蛋之类的。

其他的还好,就是鸡和鸡蛋之类的,真的供应不来啊!如果短了陈寒的,陈寒都会顾不上屁股颠的疼,也要上门把卫靖泽骂一顿,说他不够义气,如果短了帝都的,那边也是不好交代,人家能量大得很啊!孕妇这边,又是可怜兮兮的。

卫靖泽为了这个事儿,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村里上了月份的鸡,他也不能全部收光,总要留一些鸡生蛋啊!

在卫靖泽四处奔波着,收鸡蛋和鸡的时候,时间已经悄然进入五月了。

老汉已经寻摸了四十多头小猪回来养着了,沼气池也修好了,投了料,把一直积攒的猪粪塞进去,没多久就出了沼气,不过刚开始的时候量并不大,够沼气灯照明差不多了,不过现在天气热,那些东西也发酵的快,放料一个星期左右,杨天健有用沼气做了第一锅猪食,还挺顺利的。

这第一锅猪食煮了之后,果然后面的沼气就源源不断了,卫靖泽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杨天健腿脚不方便,看着他忙上忙下还要去弄柴火,也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四十多头猪需要吃东西,杨天健全靠手工弄猪草猪食,有些吃力了,于是卫靖泽便买个碎草机。

在买碎草机之前,卫靖泽先联系了单泽源,单泽源一听说卫靖泽要买碎草机,就十分热情:“这个事情有我在,你放心,你需要多大的碎草机?”

卫靖泽说:“现在虽然还只有四十多头小猪,但是最多可以养六十多头,还要考虑猪都长大了是什么情形。以后也可能会扩大规模。”

按照现在的形势,猪圈里的猪养大了,也仅够食府和帝都那边,卫靖泽可没想着就跟这两个地方做生意,以后还要将猪卖到更多地方去。

单泽源说:“我明白了,我认识农用机械厂的人,我给你联系一下,要一下产品的资料。”

卫靖泽忙谢谢单泽源。

单泽源说:“谢我就不必了,我就想问问,你家那边还有什么能买的吗?我听说你们生意很好。”

估计也是想跟卫靖泽买菜了。

卫靖泽说:“鸡和鸡蛋你就别跟我买了,鱼虾可以给你供应。”

单泽源连说了三个好字,问:“那鸭子呢?鹅呢?”

上次在这里住着,对村子里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所以单泽源就尽选有可能有的。

“鸭子和鸭蛋有,但是鹅就别想了,村里养鹅的不多,我家的还要留着看家生蛋呢!”

卫靖泽已经自己孵了几窝小鸡和小鸭子出来了,对自己孵蛋的技术很有信心,准备孵一窝鹅出来。

单泽源说:“那行,鸭子也给我弄两只,弄点鸭蛋,这不端午节也快了,要做咸鸭蛋。”

卫靖泽自然是满口答应,能做到的事儿,也没必要推辞。

最近陈寒也是加大了鸭蛋的量,据说也是用来做咸鸭蛋了。

食府现在是每天从早上开张到晚上,早上有早餐,从粥到包子馒头到面之类的,都有,天热还有绿豆粥之类的,夏天还有各种饮品。早餐倒是不需要预约,直接来就可以吃了。

许多人都是早上去食府吃早饭,然后坐在那里喝杯茶,聊聊天,到了中午就直接吃饭。食府俨然跟茶舍有些相似了。

来食府吃饭的人多了,卖鱼的也有不少人了,吃完饭,买个鱼,带回去晚上可以做了吃。

另外,陈寒还自己做点东西卖,咸鸭蛋就是其中一个。如果没时间来吃早餐,买点陈寒做的咸菜、咸鸭蛋,早上用来下饭,也是很好的选择。

卫靖泽庆幸当初留了三十多只鸭子,下的蛋还能跟上供应。只是现在肯定没法留蛋自己孵小鸭子了。

没多久,单泽源就把资料都发过来了。

“我把犁田机、播种机、插秧机的资料都拿到手了,只给了你碎草机的资料,等你想买其他的机器了,我再把资料都给你。”

卫靖泽表示当然可以。

单泽源还把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几套机器标出来了,卫靖泽和江延宗一起商量了一下,又问了问杨天健的意见,最后选了一个两千块左右的碎草机。

碎草机太大,价格贵不说,也需要不少动力,买个适用的,不仅是当下,还要考虑到以后,猪多了,也需要碎草机的效率跟得上需要。

给碎草机下了订单,对方看在单泽源的面子上,虽然价格上没有打折扣,可是免费送货上门,这也为卫靖泽省了几百块了。

忙活完猪的事儿,卫靖泽就愁,愁鸡的事儿。

老汉听了卫靖泽的烦恼,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说:“山上不是还有那么多地方么,搭个棚子,在里面养些鸡,也是可以的。”

卫靖泽蹲在旁边,问:“那晚上不是需要人守夜?”

叉水村的鸡卖的那么贵,别人肯定会眼红,村里的人对自家的鸡鸭鹅都看的紧紧的,就是怕别人偷。

老汉想了想,说:“晚上把鸡捉回来。”

那还真是挺大的工作量的。

可是山上的地还没整完,对于鸡和鸡蛋的需求又近在眼前,于是卫靖泽觉得,现在山上养一些鸡,也是属于散养的,吃草吃虫子,还投食,养出来的鸡也算是土鸡了。

卫靖泽稍微考虑了一下,就点头说:“行,现在山上围个网,免得鸡漫山遍野的跑,然后搭个棚子给休息和喂食,晚上的时候咱们就把鸡都捉回来。”

老汉觉得也是,便说:“那你自己去买点网回来,围起来,要是想要早点下蛋的鸡,就可以买一些人家的母鸡,养个几天就能下蛋了。”

嘿,真没想到,老汉也挺有经济头脑啊!卫靖泽立马就觉得这办法确实是不错。

老汉抽完烟,碾灭了烟头,说:“最近我要忙着菜地里浇水,还要挖藠头,这些事儿,就靠你自己忙活了。”

卫靖泽忙说:“当然靠我自己了,您忙您的,别操心我。”

老汉点头,反正卫靖泽靠谱,还真没有让人不省心过,自己人老了,心力不如以前,干完自己该干的活,少操点心,保证身体好,就是对孩子们最大的帮助了。

去年老汉在九月种了一些藠头,开年就可以收了,不过要是要做腌制的藠头,还是要等到五月才好,之前可以掐一些叶子吃。

藠头有些像葱,不过没有那么辣,跟肉炒也很香,腌制之后味道更好。

老汉过年的时候,还跟陈寒谈论了一下如何腌制藠头,现在藠头一成熟,老汉就兴致勃勃地挖去了。

老汉扛着锄头出门了,卫靖泽转身回到屋里,跟江延宗说了老汉的想法,江延宗说:“这办法挺好的,现在少养点,免得你忙不过来,等山上休整地差不多了,咱们再来扩大规模。”

卫靖泽觉得这样挺好,说:“那行,只要你和爷爷都点头了,我就放心大胆的干了。”

于是卫靖泽为了养鸡的事儿,忙活开了,先去市里买了拦网——镇上的质量不太好,怕鸡钻出来了。在离猪圈不远的地方,弄了一块地,圈起来,跟猪圈离得近,杨天健也可以帮着听一听响动,而且离水源也比较近,取水比较方便。

网围起来之后,卫靖泽有忙活着搭建了一个棚子,给鸡躲太阳躲雨,放上几个筐子,里面弄上稻草,就是下蛋的鸡窝了。

直接养小鸡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按照老汉的办法,去别的村收了已经成了年的老母鸡来养,价格当然要比小鸡贵很多很多,但是鸡蛋卖出去,成本也很快就能收回来的。

在卫靖泽弄好鸡圈之后,就去收鸡,老汉帮着跟亲戚们打了电话,有母鸡愿意卖的,都让卫靖泽直接上门去收。

第80章 怂相亲

在请人干活上,如果对方不是特别勤劳肯干,卫靖泽是不会想雇佣亲戚的,但是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事儿,当然可以照顾照顾亲戚们了。

第一家就是当初还带着孙女跟卫靖泽相亲的姨姥姥家。

卫靖泽骑着三轮车去了,见人就喊:“姨姥姥,正好您在家呢!我来收您的鸡的。”

姨姥姥看到卫靖泽,忙让进屋坐,然后给端茶倒水,询问近况。

卫靖泽对这姨姥姥还有些怂,就怕她又给自己介绍什么孙女外孙女的。

“我爷爷最近忙着挖藠头呢,所以就让我来了,家里都挺好的,弄了个小养猪场。”

姨姥姥啧啧惊叹:“你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托您的福,还行吧,也是赚几个辛苦钱。”在长辈面前,绝不能嘚瑟,一个是要藏拙,有了钱,也不能随便炫耀,另一个,也是免得给人留下一个轻浮的印象。而卫靖泽也不想又被姨姥姥盯上,所以十分愿意装辛苦装穷。

姨姥姥也没有急着去捉鸡,坐下来说:“你家办养猪场的事儿,我也听说了,你爷爷漫山遍野找人买小猪,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呢!”

卫靖泽说:“真是让您见笑了。”

“哪啊?能赚钱,做什么都好。那你找媳妇呢?”

果然问到了,卫靖泽顿时心里一紧,忙说:“这个事儿不着急,我家房子也还没做,家里一塌糊涂,人家姑娘也不愿意来我家吧?以后再说吧。”

“姨姥姥跟你说,找媳妇这事儿,还是得趁早,不然好姑娘都让人娶走了。”

卫靖泽只能傻笑,生怕姨姥姥要给他介绍。

幸亏这姨姥姥唠叨了两句,又转了话锋,说:“等会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

卫靖泽忙说:“那倒不用了,家里事情多,我收了鸡,就要回去干活了,下次有机会,和爷爷一起过来,这次就不麻烦您了。”

“你看你真是,好不容易来一次,还不吃饭。”

幸亏这姨姥姥也没有强留,给卫靖泽捉了两只母鸡,卫靖泽将鸡称了,按照比市价稍微高一些的价格给姨姥姥算了钱,当场付清楚了,将两只鸡塞进笼子里,忙踩着摩托车走了。

虽然这么想挺不礼貌的,可是卫靖泽还真的是怕姨姥姥给他介绍对象。

接下来,又去了第二个亲戚家,这也是一个姥姥级别的人家,比姨姥姥家人多一些,见卫靖泽给的价格不错,还一次性卖给他五只,可把卫靖泽给高兴坏了。

那姨姥姥的孙媳妇抱着一个小娃娃,在旁边看鸡,姨姥姥对这小重孙子还真是十分疼爱,当场就抽了个五十块给孙媳妇,让她给重孙买吃的用的。

一天走了好几家亲戚,收了十多只鸡,卫靖泽觉得还不错。

鸡带回来之后,卫靖泽先用异能给鸡恢复了一下精神,然后给喝了带生命力的水,鸡就都活蹦乱跳起来了。

这些鸡,卫靖泽是准备要精心饲养的,因为不是在叉水村长大,产蛋和肉质肯定比不上从小就在卫靖泽身边长大的鸡,所以要补充生命力,就需要多加照顾。

鸡买回来了,老汉也看了看,点头说:“不错,明天就放在围栏里去养着吧!”

卫靖泽答应说好。

晚上,卫靖泽去了潘壮牛那里,看看他养的蚯蚓如何了。

潘壮牛一家是对卫靖泽十分热情,请他坐下,端茶倒水忙的不亦乐乎。

先问了问泥鳅黄鳝的事儿,潘壮牛就说:“长得都挺不错的,抓了两条看了看,长大了一些。”

卫靖泽说:“养这东西,是需要耐心的。这盛夏也快来了,你这防暑的事儿,做得怎么样了?”

潘壮牛笑了笑,说:“这个倒不用很担心,他们会自己钻泥,白天太热就在泥里躲着,晚上凉快了才会出来,我准备学秋阳的,在上面搭个草棚子,让泥鳅黄鳝也可以躲一下太阳。”

卫靖泽见对方已经慢慢上道了,也放心了一些,说:“那就好,这养殖的技术掌握了,我也放心了。今天来,是想问问你们养蚯蚓的事儿。”

“那个啊!挺好的,我买了几箱子蚯蚓养着呢,你要不要去看看?”

卫靖泽说好,两个人便来到了后院,后面一个矮房子里,养蚯蚓的箱子,就在角落里,确实是十分阴凉的地方。

潘壮牛十分热情的跟卫靖泽介绍说:“这养了蚯蚓的土,倒腾出来之后,还能够肥田,而且也不需要很多成本。现在天热了,我在为蚯蚓繁殖做准备,到时候还要分箱。”

黑黑的泥土中,那一见到蚯蚓的身影,潘壮牛戴上手套,翻了翻土,就看到蚯蚓了。

卫靖泽十分惊讶,问:“这蚯蚓夏天繁殖的?”

“对啊,是你给我找的资料嘛,还有冬天也会繁殖一次,一年繁殖两次。”

卫靖泽找资料也是走马观花地看,不会仔细研究,也难怪还不如潘壮牛知道得多。

卫靖泽点点头,说:“这东西确实是有些意思。”

潘壮牛盖上箱子,说:“怎样?你也有兴趣?我觉得你确实可以养,可以下给河里的鱼吃,也可以给鸡吃,我看资料说,连猪都可以吃。这养蚯蚓的土,还可以做肥料。”

现在轮到潘壮牛给卫靖泽来安利了。

卫靖泽点头说:“是有这个想法,所以先看看你这个怎么样。”

潘壮牛更加高兴,说:“你养了,咱们还能够交流一下。”

卫靖泽便说:“当然可以了,我也是还没决定好。”

养鸡养猪都需要不少吃的,所以卫靖泽也在考虑,现在确实是更加倾向于养了。

见潘壮牛家养殖上没什么事儿,卫靖泽也就告辞回家了。

潘秋阳那边不需要卫靖泽操心那么多,一个是龙虾好养,另一个是潘秋阳这人自己有想法,也不需要卫靖泽多去指导。到五月底,潘秋阳的龙虾也养了两个月了,就可以开始出售了,养龙虾也是回本很快的一种办法。

而最近,潘秋阳找卫靖泽,问的多的是关于龙虾繁殖的问题。龙虾也是每年产卵两次,不过是在秋季和春季两个气温比较稳定的季节,而且龙虾是一夫一妻制的,到了繁育季,就会打洞钻进泥里,受精产卵。

所以,潘秋阳的这批龙虾出掉之后,还要进一到两次虾苗,不过潘秋阳说了,等到这批出去之后,再进一次虾苗,就不进了,中间休息一段时间,让池塘生态恢复一下,为自己第一次繁育小虾做准备。

卫靖泽觉得这样挺好,自己掌握了繁育和养殖技术,以后怎么着都能够赚钱的。

卫靖泽从潘壮牛家里出来的时候,大风又在外面等着了,这家伙还真是忠心得很。

对于卫靖泽想养蚯蚓的事儿,家里人都没意见,又不是靠这个盈利,买蚯蚓就是几百块的事儿,自己做蚯蚓箱,从外面挖一些比较肥的土壤回来,就可以开始养了。

第二天,卫靖泽就开始忙活着做蚯蚓箱,如今山上正在平整,取材也方便,卫靖泽就叮叮当当忙活开了。

虽然算不上手工达人,但卫靖泽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正忙活着呢,老汉从外面回来,挑着的筐子一放下,卫靖泽就觉得分量不对,伸头一看,竟然有两只花色的小狗。

老汉说:“这是别个母狗生了小狗,不想养了,送给我的。”

卫靖泽哦了一声,说:“那就养着吧,正好以后山上都需要狗帮忙巡逻。”

老汉点头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小狗一从筐子里出来,大风就十分好奇的跑了过去,在两只小狗身上闻来闻去,两只狗是白色的底子,有黑花和黄花,嘴部黑黑的,圆滚滚的,十分可爱。

一只大风也是养,两只小狗也是养,一起养着,倒是也不费事儿。吃住就跟大风一样就行了。

为了不亏待大风,卫靖泽都是去市里买了狗粮拖回来的,当然大风的零嘴也不少,什么肉骨头之类的就没少过,陈寒有了啥好东西,就留着,等江延宗过去了就取一下,给大风带回来。大风也是有很多人宠着的呢。

像大风这样通灵性的狗,也是十分受大家的欢迎的。

给小狗吃得狗粮,卫靖泽是先泡软了的,小狗们还吃得挺香。

下午,蚯蚓箱还没做完,亲戚家就打电话来了,村里有人想要卖正在下蛋的母鸡,让卫靖泽跑一趟。

卫靖泽准备在山上养个百只左右的鸡,所以当然立马就跑了一趟。

虽然农村没有城市里那些高科技,可是邻居之间的消息还是传的挺快的,有什么新鲜事儿,大妈大婶们一聊,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如果只是传这样的好事就好了,只可惜大妈们还传各种不好的事儿。

卫靖泽收鸡的事儿,一晚上就被亲戚们传出去了,所以村子里有不少人都很心动,有母鸡的,正好想卖的,或者是缺钱的,都纷纷跟亲戚打招呼,让把卫靖泽叫过去收鸡。

卫靖泽收了鸡,都要两岁以下的,两岁以上的就不要了,两岁以下的已经下蛋的母鸡,是卫靖泽的收购标准,是不是两岁以下,有没有下蛋,是不是身体有病,卫靖泽摸一摸就知道了。

第81章 丰收了

要两岁以下的鸡,主要是卫靖泽准备在养了一年以后,还是要卖掉鸡的,三岁的鸡已经算比较老了,再老的鸡,肉就老了,柴了,不好吃了。

不过农村养到这么大岁数的鸡也不多见,一般是一岁多就吃掉了,从年头养到年尾过年,第二年开春又捉一批小鸡重新养。

卫靖泽给的价格高,大家算了算,都觉得划算,所以都愿意卖给他。卫靖泽是想着,反正卖鸡蛋也能够把本钱都收回来,所以不用担心。

卫靖泽收鸡,只要鸡不错,没毛病,就很痛快的收了,也不会像有些鸡贩子那样,挑三拣四,只想着抹掉一点零头,因此,卫靖泽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夸奖,连带着介绍生意也亲戚也颇为有面子。

“你家这侄子/外甥还真是有本事啊!别人都没这么痛快的。”

“那是!”

“长得也俊!”

“他以前当兵的!在部队里待了好些年呢!”

“是嘛?那结婚了吗?我家那边有个姑娘,长得好看,也能干……”

前面还好,听到后面,卫靖泽基本上是落荒而逃,我只是想顺顺利利地收鸡而已,并不想相亲啊!

“这孩子,不好意思了,害羞得很!”

“嗯,不过这样也好,不像有的人,有了点钱就乱来!”

远远地还飘来这么几句话,像大泥湾村书记那样的人,还真是不少见,大家也是嗤之以鼻的。

卫靖泽擦了擦汗,赶紧发动了三轮摩托车,三姑六婆要介绍媳妇是最可怕的事情了。

这两天下来,也有了四十多只鸡了,卫靖泽都放在山上围出来的地里,这片地一半是草地,一半是树林,鸡可以在草地刨食,也可以在树底下找虫子,总之肯定是生活很惬意的。

下蛋的话,有卫靖泽放了几个筐子,筐子里放上稻草,再在里面放一个鸡蛋做引蛋,或者放乒乓球,总之看上去像蛋的东西就可以,鸡就会明白,原来这里是下蛋的地方,不然鸡会把蛋下在杂草丛里,有时候人没找到,就成了野蛋,可能会被什么东西偷走吃掉了。

鸡除了吃草吃虫子,还要投食,卫靖泽每天投两次,一次是中午午饭前去投一次,还有一次是晚上捉回来之后,放在笼子里,再投一次食。

刚来的这些天,鸡在前两天有些受了惊吓,所以产蛋的鸡并不多,过了两天,鸡们平静了不少,又开始陆陆续续下蛋了。

这头几天的鸡蛋,卫靖泽是没有当成叉水村的土鸡蛋卖的,而是收了起来,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