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夫传奇-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区长没有说话,她来到了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单子说道:“二哥,你作为老革命,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挺得住。”说完她把这张单子递给了明庭。
明庭接过来一看顿时就傻了眼,只见上面写着“阵亡烈士通知书”几个字。此时他真的不敢往下看了,他就觉得天旋地转的,一下子就坐在了凳子上。
陈区长过来说道:“苏二哥,建州是我军的一个好同志,他在一次大反攻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了,我们接到了通知后,没有让民政部门通知你,而是我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我想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你,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我。”
明庭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真是经历了大喜大悲,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他的两只眼睛望着窗户直勾勾的发呆。
陈区长又说道:“二哥,你要是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我们尽力的为你解决。”
明庭慢慢地站了起来说道:“牺牲在朝鲜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孩子,我哪里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真的希望以后大家都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就行了。”明庭说完就头重脚轻的向门外走去。陈区长急忙地上前说道:“二哥,我安排人送你一下。”“不用了,我能挺得住。”
明庭不知自己是怎样骑上马的,他顶着炎炎的烈日,吸着闷热闷热的空气向着家中的方向慢慢走来,此时明庭就觉得自己的眼睛看到哪里的景色都是影影忽忽的,他骑马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下了马。
此时的明庭仰天大喊:“建州啊!我的好儿子,你托生到俺家后,就没和我享受一天童年的快乐,大点以后就跟俺们挨累受饿,有一次你淘气,爹还抢了你的饭碗摔在了地上,你挨饿了一宿,我这个当爹的都干了些啥?今生今世爹欠你的太多了,你妈要是知道了,她会成什么样子?
十几岁我就送你去当兵,你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培养了你才有今天。儿子,好样的!你一生虽然短暂,爹认为你值。如有来生来世爹一定报答你。”然后他的眼泪就哗哗的淌了下来。
这时的明庭还有一个最大的思想压力,就是他回家后怎么和建州妈说呀!
他在空旷的大地上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后,就一下子仰面躺在了小路边的草地上,望着满天飞舞的黄蜻蜓心里想道:“这人要是像蜻蜓一样天天自由地飞翔该多好啊”。此时他的脑海里乱糟糟的,不知不觉地过了好长时间,眼看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明庭这才踉跄地站起来,他拉过来在路旁吃草的枣红马,可是他并不想骑,只拉着马走,他想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回到家中不要让家里的人看出来。
天黑后明庭到了家,二嫂埋怨地说:“什么会开得这么晚才回来?赶快吃饭吧!”明庭胡乱地扒了几口高粱米水饭,吃了几口小葱蘸大酱,然后就头朝里的躺在了炕上。恋娣一边捡碗一边说:“我爸今天怎么不高兴呢?是不是今天开会累了?”明庭心想:“我贪黑回来就是怕你们看出来我哭红的眼睛。
这一宿明庭能睡着觉吗?睡在一旁的二嫂知道明庭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但她也不好多问,她以为上级又给他安排了什么重要任务。
第二天,明庭早早就起来了,他先来到了东厢房住的妹妹家,进屋后,他向杨万生说了吕进山从朝鲜回来后转业到了铁山县当武装部长的事,这回你们翁婿的事情可有了眉目。
然后他又来到了何维贵的家,他对老何的老伴说:“弟妹呀!你大儿子有消息了。”老何老伴一听乐得眼泪都快要掉了下来了。何向南急忙问道:“大伯,我哥他在哪呢?”何静也着急地听着。
“他从朝鲜战场回来后,随部队转业到了黑龙江,他在林区一个大林场当了场长。”明庭刚说完,这娘几个乐得都抱在了一起。明庭在一旁也真的替他们一家人高兴,同时也替在九泉之下的老何高兴,因为毕竟何向东出息‘成’人了。明庭也偷偷地擦了擦自己眼泪。他想:“老何的几个孩子失去了爹,自己也失去了儿子,这真是老天和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要革命吗,就得付出,自己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正文 第九十七章 天漏了
更新时间:10…19 18:11:01 本章字数:2443
进入二伏了,“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可没到三伏呢,这老天却闷得乎的不是好热,每天热的让人出气都费劲,明庭这几天就觉得肚子上的枪伤非常的麻木,这也是变天的征兆。特别是天刚一黑,屋外就不敢呆人,因为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蚊子咬人,二爷家的大黄狗被蚊子咬的四处乱窜,无处藏身。“涝蚊子,旱瞎猕(牛虻)”从这么多的蚊子来看,老天好像预示着什么。此时大地里的苞米刚刚的蔫巴绒。
这一天傍晚,老天的西边终于长毛了,民谚说:“老云接驾,不是阴就是下。”第二天早晨真的应了民谚了,天没亮呢,房门都没有打开,这外面的关门大雨就向瓢泼一样下来了。房檐草上流下来的雨水,就像一帘瀑布一样挡在了窗前,这不间歇的大雨中还时常响起拉磨般的闷雷。
“六月旱不算旱,七月连雨吃饱饭”可是这外面的雨下的也太大了。这不歇气的大雨一直下到了天黑,在暂短的停歇后,又瓢泼似的下了起来。这一宿雨下得时大时小,到了天亮也没有停的意思。明庭坐在炕上顺着窗户向外看去,只见满院子的浑浊雨水向街上流去,在雨水里有很多的癞蛤蟆高兴地望着天上,不时的也在一起嬉闹着。
这时的明庭望着外面的大雨,他的心里非常的着急,村西的那片洼地现在可能成了蛤蟆塘了,在那个地方有地的人家恐怕今年要颗粒无收,这还得给村里和上面的政fǔ增加负担,另外,有些人家老旧的土坯房能不能经得住这场大暴雨。他想到这里马上叫两个儿子去通知农会人员和民兵到农会去。
明庭连饭都没顾上吃,他挽起裤腿、光着脚、披着蓑衣出门就消失在大雨中。此时的大雨已经下冒了烟,街上的雨水已没到了腿肚子。明庭来到了村中小石桥上,此时小河中浑浊的河水已经上了桥面,他向东面来水的方向一看,那就是白花花的一片,“不好了,上游的洪水下来了。”明庭快步地过了桥向农会跑去,他来到了农会门前只见农会的屋中已经进了水,这时其他的人也都来到了农会。
明庭当机立断地说道:“你们大伙赶快地去通知各家各户,让他们快点儿到地高的人家去避洪水,东西就不要拿了,保命要紧。”大伙趟着洪水下去通知去了。此时农会院子里的水已和小河中的洪水连成一片了,大水也没过了明庭的膝盖。
不多时大伙都顶着大雨回来了,他们向明庭汇报了受灾的情况,并且把低洼户都转移到了地高的人家。明庭说:“看样子这大雨没有停的意思,这洪水可能还要加大,我们力保不要淹死人,不要让受灾户回家取东西,大水浸泡过的土房要是塌了那就完了,小命都得扔在里面。”大伙听完后又都下去动员了。
这大暴雨下了整整的两天两夜,第三天,天还没亮就听到村东面传来了好像“老牛”的叫声。一夜没睡的明庭他赶紧出了屋门向东望去,他听到这声音是从东面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不好了,这一定是大洪水来了。”他赶紧向屋中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他们快点儿地去找民兵,通知全村的人把能拿的粮食拿着,然后向村中最高的地方集中,以免遭受到更大的损失。
真是水火不留情,这全村的人刚刚集中在最高的苏家大院,“老牛”的叫声也渐渐地逼近了,东面来的洪水眼看就淹没了洼地人家的窗户台,不一会儿屋中就灌满了洪水,肆虐的大洪水淹没了河湾村大部分之后,咆哮着向西冲去。在西去的大水中不知从哪里冲来的鸭子、死鸡、死猪等家畜,最有趣的是在冲过来的柴禾垛上,竟然还蹲着一条大黑狗。
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小了,苏家大院十几间的正房和东西厢房里站满了避难的人群,同时满院子到处都是被大水冲进来的老鼠和蛇,这大洪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下去的,几百人的吃饭问题可就成了大事。
这几百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在了明庭身上,明庭只好召集农会人员和一些岁数大一些的老人研究对策。真是人多出韩信,大伙很快的就想出了很多的自救方法。
明庭让一些会水的年轻人扎成了木筏子,让他们到水浅地方去劈青苞米,然后到各家各户园田的水里再捞些茄子、土豆等疏菜来充饥。他让王老八在自己家的大门外支起了大搬网,因为此时的洪水正从家门口的大街上向西流去,这一网网搬上来的全是些黄黄的大泥鳅。
明庭把苏家大院的几口大锅集中在院子当中砌起了行灶,然后左一锅又一锅地做起高粱米饭来。另外的锅中有的炖着土豆大茄子,有的烀着青苞米,另外还有一大盆已经炸好的泥鳅酱。由于灾民们太多了只能维持半饥半饱,明庭就只好这样地对付着。
大伙艰难的在苏家大院熬过了一宿,第二天,老天放晴了,可是大洪水却没有一点撤走的意思。临近中午时突然从南面飞来了一架飞机,这架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之后越飞越低,此时的苏家大院沸腾了起来,说话间飞机几乎贴着树梢飞过了苏家大院,飞机飞过的一瞬间,眼看就从飞机里扔下了几大包的东西,这些东西正好落在了院子当中,然后这架飞机向南飞走了。
明庭把这些空投的干粮集中起来,然后平均分给大家。最让明庭高兴的是,在空投的干粮中还夹着一封上级的慰问信,明庭看后含着眼泪对大伙说道:“乡亲们,上级政fǔ并没有忘记我们,他们给我们空投了面包、饼干等干粮,叫我们坚持住,解放军的救援队马上就要到来了。”
乡亲们听后激动地鼓起掌来,人群中还喊起了口号,明庭看着下面沸腾的群众,更加坚定了他抗洪救灾的信心。
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几天之后退去了,明庭望着全村被大水冲过的惨相真是心都凉透了,在发大水之前,村民们再穷也有一个家呀!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自己家的正房和厢房当时由于住满了灾民,这两个屋里很多的东西被祸害的不知去向,最让明庭心疼的是他和部队首长的那张照片没了踪影。眼下这儿大的灾情可叫我怎么办呢?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群众看出自己悲观的情绪。上级给村民们发了很多的抗洪救灾物资,但这都是暂时的,明庭最终还是要带领全村群众搞生产自救。
正文 第九十八章 部长迎村长
更新时间:10…19 18:11:02 本章字数:2495
这一天明庭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他说道:“我的父老乡亲们,咱们还得靠自己的双手来重建家园,庄稼冲毁了,我们就改种秋作物,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菜、到了三伏种荞麦”,现在种荞麦还来得及。在入冬之前我们要建好住房,这建房的材料遍地都是,土、水、草家家都有,然后再把倒塌的房木整理出来,我想,我们很快就能有一个新家。咱们无论在种地和建房过程中,我希望大家都要互相帮忙,把生产自救搞好。”大伙儿听完后都表示赞成,决心按照明庭说的办。
明庭带领着全体村民,艰难地度过了这个大灾之年的后半年。又一年的春节快要到了,明庭对全体的村民怎样的过这个年,真的有些犯愁了,每家每户就有一些荞麦面,其余的什么年货也没有,这个年可怎么过呀?
老天没有绝人之路,过完小年之后,上级派来了灾区慰问团,团长是张希福,他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拥军优属。他们还带来了很多的救灾物资,其中还有很多的年货。
各种物资和年货集中在农会统一给村民发放。慰问团另外带着年货到军烈属家中进行走访,这一走访可就难为了明庭,因为建州牺牲的事他还瞒着家里,这件事要是漏了年可怎么过呀?他只好硬着头皮跟着慰问团到军烈属家中慰问。
等轮到了自己的家,明庭向慰问团的张希福说:“老弟,烈属就俺一家就不用去了,我就代表了,咱们走下一家军属吧!”
张希福说:“二哥,你家的情况特殊,也要特殊地慰问。明庭对着张希福小声地说:“老弟,我不瞒你,俺家建州牺牲的事,我到现在还没有向家里说呢!”
张希福听后惊讶的说:“二哥,你瞒到那天是头呢?”
过完年再说吧!”明庭答道。
“二哥,这烈属的年货和慰问金可多呀!你怎么往回家拿呢?张希福又问。
“都放到农会吧!,我会慢慢地处理。”明庭又答道。张希福一听也就只好如此了。
他又对明庭说道:“二哥,你不愧是一个老革命了,这么大的事都能沉得住气,等过完了年,我抽时间过来陪陪你,让你也散散心,咱俩还得到大野地里打猎玩玩。”
“有什么可打的,满地的乌鸦不知把野鸡野兔都撵哪去了。”明庭苦笑着说道。
大年初一的早饭后,到明庭家里拜年的人群是一波接一波的,这时有细心的人发现,明庭这个军属家怎么一副红对联都没贴,红五星的灯笼也没挂呢?有人问明庭,明庭只好搪塞说:“今年受灾了,再加年前事情多忙忘了。”大伙儿当然对这个回答不太相信。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二嫂对明庭年前不让贴对联的事,一直是耿耿于怀,而且是天天地叨咕这件事,几个孩子也是对他不太满意。
明庭过年的这几天就好像坐针毡一样,他可加熬到了正月初五。这天晚饭后,一家人都沉闷的坐在屋中,这时明庭对家里人说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们年前贴对联吗?”全家人看着明庭谁也没有吱声。
此时的明庭实在忍不住了,他小声哭泣着说道:“咱家的建州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我并没有告诉你们。。。。。。”全家人一听这话马上就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时全家人才大哭起来。
这惊天动地的哭声惊动了整个的苏家大院,所有苏家的人都为建州的牺牲痛哭流泪,第二天苏家所有小辈人的左臂上都为建州戴上了黑纱。苏家的人和亲属们经过了几天的悲伤之后,还得回到现实的生活当中,不过明庭一家人的心中创伤,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正月十五后的一天早上,明庭安排好了村中和家中的一切事务后,他骑着马向着罗台县城而去。临近中午的时候他来到了县政fǔ,他把马拴在县政fǔ大门外的大树上,然后他就来到了大门前,两个站岗的门卫问道:“老同志,你找谁?”
明庭说:“我找你们的武装部长吕进山同志。”“你是他的什么人?”一个门卫问道。“我是他的二哥。”明庭答道。“你在这等一会儿吧!我进去通知他。”一个警卫向院子里走去。
明庭在门外把烟袋刚点着就听见有人喊道:“苏二哥,你快进来。”
明庭向院子里一看,吕进山正快步地向自己走来,明庭也急忙的迎了上去,两个人高兴的将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二哥,咱们到我的办公室吧!”吕进山说道。
明庭跟着吕进山走进了院子里一排正房的东屋内。“二哥,你先坐下,我给你倒一杯开水,然后咱们在唠。”
明庭接过来水杯说道:“老弟,我今天来。。。。。。”明庭的话还没等说完,吕进山就打断了他的话:“二哥,你家的情况陈爱华区长都和我说了,因为当时我们部队非常急地去了朝鲜,有一些事情还没有和地方沟通,所以耽误了杨万生和赵东亮同志的前程,使他们翁婿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个责任由我来负,我马上就给他们拿证明材料。”
吕进山说完,他就从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来一封早已写好的证明信,他递给明庭说:“苏二哥,自从陈区长和我说完你家这件事之后,我就把这封证明信写好了,我想有时间到你那里亲自去一趟,没成想你今天来了。”
明庭笑着说:“老弟,我不瞒你,我当时就想,这吕进山要是在朝鲜战场让美国佬打死了,他们翁婿就得背一辈子历史反革命的黑锅,这对于他们俩是多么的可怕呀!他们对我党我军的贡献也就永远地说不清了。”
吕进山哈哈大笑地说道:“我这个人就是命硬,美国佬是打不死我的,我要是被美国佬打死在朝鲜,那二哥你不也能证明他们翁婿为我军做出的贡献吗?”
明庭说道:“我们都是亲属,我证明他们,可是谁来证明我呀?”
吕进山说道:“二哥说的也是,当时我们都是单线联系,无论在哪个地方断了,这事情可真的就麻烦了,你除非去找原军区高俊达政委,他知道这件事的底细。”
这时一个工作人员对屋中喊道:“吕部长,食堂开饭了。”
正文 第九十九章 姑娘美小伙俊
更新时间:10…19 18:11:02 本章字数:2408
吕进山对着明庭说:“二哥,今天你就不要走了,我们中午就在食堂对付一口,晚上我到街里请你下馆子,然后咱哥俩再好好的叙一叙。”明庭和吕进山来到了政fǔ食堂,他们每个人打了四两二米饭干饭和一小碗炒胖胖豆,明庭这顿饭吃的怎就那么香呢!
晚饭后,吕进山带着明庭住进了县政fǔ的招待所,这一宿明庭从吕进山的口中得知,“高俊达政委从朝鲜回来之后就和部队到了关内驻防,孙彬副师长的部队到了我国东北的北部驻防,王以胜是咱们省城里主管厂矿的领导人,汪家翔进了高级军事院校学习,最让明庭关心的曾广龙政委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此时明庭的心情真是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前面的几位首长都挺好,忧的是这曾老弟一点儿的音信也没有,但愿他能平平安安的。
这几天杨万生家可是喜上加喜,上级政fǔ给他们翁婿平了反,而且杨万生还回到罗台县的一个部门去工作。赵东亮也被安排到了省内的一个矿山,这个工作正好符合他在日本留学时学的专业。
他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杨兴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到了省城一家大型军工厂任军代表,不过杨兴在朝鲜战场上,腿部已经严重受了伤,可是,他现在的乐观情绪和他刚当兵走的时候是截然不同。这几年的部队生活把他锻炼的性格开朗,说话幽默而且是心胸宽广,他还从厂子里带回一架手风琴时常的为乡亲们演奏,他对父亲和妹夫发生的这些事情就是一笑了之,他认为父亲和妹夫既然跟了我党,我党是绝不会忘记他们的。在他看来自己能有今天,和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是多么的幸运。
大洪水过后的第二年,区里根据上级的指示在河湾村成立了供销合作社,以促进农村的商品经济流通。明庭这几天为区上给的一个代销员名额犯了愁,区上要求这个人要有文化而且还要年轻,明庭想来想去还是用老何的女儿何静吧!这样自己觉得也能对得起她的爸爸,可现在何静是小学校的代课老师,学校那边放不放还不好说。他想来想去只好去做校长的工作。
供销社成立了,它成了当时村里的新鲜事,销售点就设在了农会的东屋,全村的村民无论是买不买东西都来到供销社的屋里看一看,去欣赏一下只有在城里才能看到的小商品。村民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盼着货郎来到村子里了。
特别是村里的小伙子们,他们也时常来到供销社凑热闹,他们来的目的并不是要买什么东西,而是要好奇的看看现在高出他们一头,并且站在柜台里卖货的这个漂亮的何静姑娘。
此时城市里的大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的日夜生产着,那高高的大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各种工业产品不断从工厂运往各地,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里的工人就显得特别的短缺,杨兴这次探亲回来就带走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其中就包括明庭的二儿子建满,他把他们安排进了自己任军代表的厂子里。后来由于建满有文化,厂子里把他派到了苏联去学习有关的技术。
转眼间农村的初级社已经向高级社过度完毕,区政fǔ也都并入了县级政fǔ的领导。农村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全都归集体所有,而且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时我们国家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了一些拖拉机,用它来提高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力,这在当时可是一件特大的新鲜事,因为在当时偏僻的农村,很多人连汽车和火车都没有见过,更何况是拖拉机了。
这时的县里给了河湾村两个去农机学校学习的名额,这一下河湾村里的年轻人可就热闹了,纷纷报名要去参加机校学习。这时已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明庭,只好召集村里的全体党员和共青团员来研究这件事,最后决定这两个名额必须在共青团员当中产生,通过民主投票产推荐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共青团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其中就有明庭的老儿子建国。
在建国临走的这天晚上,明庭嘱咐儿子说道:“建国呀!全村的人对你挺信任的,你到机校后要努力地学习,掌握好各项农机技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