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物、非人、非神、非妖魔,大地也。”乾泰模糊的道。

阎都此时自然是受了本尊的意识主导,这一番编造,是彻底要坐实了本尊的地位。而范仲淹闻言,也不敢不信。主要是此言太过匪夷所思,而阎都的出现也本就太过匪夷所思,再加上此言出自阎都之口,由不得他不相信。

范仲淹无法,只得再返回北方,压下了那些庙祝的不满,并传下了阎都、阎罗之间的来历之说。

有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在,作为主神,信仰由其掌控,也由不得这些下属反抗。否则阎都随时就可以将这些下属打落神坛,削去神魂。而那些庙祝,在接到了神邸传下的经文阐述后,出于虔诚的信仰和神袛的威能,也只能慢慢接受了阎罗这一称呼的存在。

当然,也有些别有心机的庙祝,可不容此等人煽风点火,就已被阴司阴差、夜游神拘魂刑罚了。

而关于蓟县候为天命神人的说法,也慢慢开始在百姓间流传。再加上这些庙祝在传播信仰、做事时,都会让入信的信徒先拜蓟县候,再拜城隍神,一来二去这治下的子民由种种事迹,还有乾泰的办案之能,越来越传说蓟县候的神异。

此种说法,在乱世之中就是谣言的力量,当积攒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产生非凡的作用。

话说,在城隍神的信仰北迁,在泰山的事情安定之后,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就去了北方。

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到了北方蓟县,对外称是任职了侯府的天师。

且乾泰主动收回第二元神分身阎都,收入自己身中。

这是乾泰第一次收回自己的分身。

两人功力合体,立刻体内的龙气、神力化合,身上激荡的法力浩瀚如海,而脑后的那颗‘世界鬼面桃树’更是被黑龙缠绕,化作盘龙树一般,更加的神异。

蓟县,在庙祝认同了蓟县候的治理之后,自然全县愈发安定下来。县里的百姓,也在乾泰的治理下,慢慢信仰起了乾泰。大股的信仰之力、民气每日聚集在本尊身边,经过人道龙气的吞吐转变,化作本身的气运,用作开辟体制、演化法度之用。

蓟县欣欣向荣,自然让蓟县乾泰的属下,甚是欣喜。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之前本尊乾泰在翼州上任路上,对自己帮助的老丈而今也得到了城隍信仰的安排。

唯有那感恩赠与乾泰‘骨镜’的钱姓书生,却在豫北一带消失未能再寻到。

丢失了钱姓书生,乾泰自然要派人寻找,可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而幽州事务繁忙,乾泰不得已,也只得将此事暂先放下。

第94章 涿郡施琅

自从乾泰治理蓟县后,先收回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又为民做主开衙审案、清点户头勘探田地。

经过乾泰十几日的努力,蓟县候府每日忙碌,慢慢被蓟县百姓接受,并透着一股活力,让人提及倍感欣喜。

蓟县治下,乱后的治安慢慢恢复,刑罚、法度也得到健全,百姓能够安居生活。

同样,在那些城隍庙祝的引导下,治下获恩感恩的子民,也开始信起了乾泰与第二元神分身阎都。

时下,蓟县所属的涿郡、及相邻的渔阳、乐浪二郡内的世家、衙门,也在关注着蓟县的情况。都在等着看蓟县候与辽东郡守打架;等着看蓟县候的败落。

虽然乾泰已经在蓟县呆了下去,并做了不小的大事。可人世间的上层势力对于蓟县候与袁绍的胜负,更倾向于来自南方大家的后者。

自施琅离开已七天过去,蓟县的乾泰手中的粮食快用完了。

候府没有粮食,这是一个大问题。

之前,乾泰接收蓟县时,县中本没有余粮。是乾泰自黑山老妖那里借了一万石粮食,暂作军资、衙门差役俸禄之用。

在古代,一万石粮食相当于六十万斤粮食。而乾泰而今麾下有两千秦铁树组建的金甲军,五百力士,五百飞鱼甲士,还有一些差役等。这两千精兵一人每天最少也要早晚两顿,且乾泰待兵优厚,为了让这些精兵能够重现先秦英姿加大锻炼每餐三大碗。这一个大汉壮士一天就能吃下四五斤粮食,算下来就过万斤,半个月就是十万多斤,这些人就是乾泰背后的一群大吃货。

还有那五百力士,每一个武力以为敌十,这食物自然更是骇人,不多每个人吃的跟打的一样,能打十个人自然也能吃的过十个人。这群人当初再上京培训时,人家的标语,就是‘一天十个大胖子,明日才能打的过汉子!’‘今天,你吃了吗?’,‘牙好,身体好,才是真正的好’…………所以乾泰为了保持力士的训练和战力,粮食也一点没有节省。

而剩下的那一群飞鱼甲士也要粮食,人家虽然自知是投降来的,不比乾泰的嫡系,可人家也要说了,要有待俘虏,要人道,嘿嘿。

半个月的消耗,乾泰的钱粮虽有节省,可也消耗到预备存粮。而今乾泰手中,也只有千余石粮食,节省的用,也只够两天的余粮。

而在这个时候,大家又因粮食之事,怀疑其乾泰让人耗费物资,大力勘探天地的正确性。

钱粮不多,治下官吏自然就消极,候府差役办事的效率也死气沉沉。

这个时候,乾泰不得已,只有将目光放在了黑山老妖和施琅的身上,以图得到需要的粮食。

四月十七,正当蓟县候府快揭不开锅,乾泰也如无米之炊、焦头烂额时,郡城的郡守施琅终于将粮食送来了。

施琅估算到了蓟县缺粮缺钱的情况,所以这次随来送到的,不光只有之前答应献给乾泰的十万饷钱,更有同样如之前黑山老妖赠予同样多的十万石米稻。

施琅来送粮食,那是要巴结乾泰,向乾泰表示顺从。

乾泰是谁,那是当今圣上的皇弟,天下有名的贤皇子,权势遍布朝廷上京城,在地方北面的大地同样是举足轻重。这施琅只是一个出身并不突出的地方官,面对强势的乾泰,又是封地在他治下的乾泰,施琅自然要多多表示。

来送粮的队伍是涿郡城方面的守备军,自上用船只游顺流而来。装满钱粮的船只刚到了蓟县,施琅不等粮食卸下,就先去县里向乾泰请安。

施琅一下了船,不顾胃里的翻江倒海,就当即要徒步行走。

施琅是有些晕船,别看是一临河大郡的郡守,可施琅之前平时都是在郡守府衙中享福,哪里受过这般罪难。

“老爷,你为何不乘马车去见蓟县候。”施琅身边跟着的有文簿,也就是‘师爷’之类的下属贴心问道。

施琅一听,擦着汗就道:“这就在县城乾,吾哪里好意思再派人大张旗鼓的寻车,这样显得有诚意。唉,要是这附近就有辆车就好了。”好吧,原来施琅此人是顾忌候爷的面子,不好意思做马车去城里找乾泰,是要做些样子。

这师爷闻言,就赶紧让人跟着施琅进城,自己就去寻辆马车。不久,这师爷就牵了辆马车,又追上了施琅众人,在施琅面前问道:“那老爷,这刚找来的马车,您是坐还是不坐?”

“呃,我也确实是累了,还是做马车吧。”施琅偷了个懒,最终还是上了这师爷寻的马车。从码头到镇上,确实有段距离,有心做作的施琅,最终还是怕累放弃了行为。

施琅带着师爷,几十个兵士一路就赶到了镇里。

而同时,得到消息被乾泰派出的金甲军,正出城去码头接施琅送来的粮食。两千人与施琅等人在镇外的官道上擦身而过。

新建的金甲军军纪严明,马匹奔跑气势凶猛整齐,绝非等闲之王侯所应该豢养的大军。惊醒看着刚刚阔别半月面目全新的‘金甲军’骑军,让施琅此人看的面目大惊,心生大事不好,有了上了贼船之感。蓟县候扩大养此强兵,绝非心性普通之辈,说不好真如那袁绍所言。

‘金甲军’去了城外接收粮食,而城里的乾泰带着两个书生和一些差役,在候府客厅迎接施琅到来。

乾泰看到施琅,就道:“施大人,本候可盼你多日了,近来家中可还好?”

“让候爷挂念,施琅是不胜感激。”两人寒暄了一下就聊了起来。

施琅问:“候爷可还需要什么,施琅必将竭尽所能,为候爷添砖加瓦、尽心尽力。”

“不忙,其他的不再需要,这次你拿来的东西,足以让吾度过这一个月。”又问:“再者,我怎么听闻施大人家中,似乎对你、对本候很是不满?”

施琅不禁就想到了家里族人的眼红,族人中那些没有见识的族老对于送给蓟县候这么多钱粮,还是怨言尤甚的。

施琅道:“能为候爷尽力,是下官的福分,家里怎么可能会有意见。”

乾泰闻言大喜,甚是满意,嘘声问暖的关心施琅一路上的疲惫。可乾泰心里却雪亮,这施琅言辞隔阂,对自己还是有防备之心。再观此人头顶官气隐隐想脱离自己的压制,显然也并不是真的与自己一条心。

随后,乾泰向施琅介绍了身后的两个书生,分别是陆判和近日刚刚送到的刘伯溪。

有为施琅准备了酒宴,要宴请此人。

在候府的后院,乾泰召开了属下差役,与施琅上座,左右又有陆判、刘伯溪、秦铁树、周全、和几个城隍庙祝在席。

在宴会上,乾泰宣布了施琅送来钱粮的状况,让下属代自己向施琅敬酒感谢。乾泰并鼓励属下接下来继续努力,为蓟县努力。

乾泰还点了秦铁树、周全问了军务的情况,并在宴会上当众宣布,任命刘伯溪做候府参事,并接手陆判手中的‘田、户’之事。乾泰要刘伯溪组织民力尽快将治下田地测量完整,并找出所有可能可以造田的山坡。并第一次承认,自己想尝试改善治下开耕田地亩数的想法。

乾泰向来从不放出空言,今日候府布置开明政务,下属自然激扬奋进。小小一朝堂宴会,乾泰却真的像潜龙蜗居于此一样。

而宴会上,施琅却倍感不适。这是候府的机密政务,蓟县候却故意让自己听去,又想到白日所见的已成两千之数‘金甲军’精兵,施琅宴会上酒喝的却甚是胆怯。

施琅甚是担心,蓟县候会问自己臣服,要在宴会上收服自己。此时,施琅已隐约有些感觉,蓟县候如此这般做,是故意让自己看让自己表态啊,就像之前带着自己围攻袁绍让自己看一样。

宴会后,乾泰就道:“施大人,汝此次相助吾财物,泰不胜欣喜。施大人定要多住几日,这几日吾二人可要多多亲近。”

施琅一听,就想借故远离是非之人。想借故道:“候爷,我来时家中还有老母病倒,妻儿嘱咐我早日归家。而今粮食已经会陆续送到。且殿下还却什么,施琅也定会尽心为殿下置办。所以,施琅想早日归家,待在我那病弱的老母身旁,施琅还求殿下赎罪放行啊。”

乾泰听后,静静无声。过了会,已将施琅吓得满头大汗,方道:“怎么,施大人就不能多停两日,令母亲大人病弱应该是老病了吧。”

“是,候爷。可我来时突然病重,施琅时刻煎熬。”

“既然是令母亲病重,那你就早起回去吧。”又问:“你何时离开?”

“施琅入城前,码头已备好了船只,一会就会离开。”

“嗯,那祝施大人一路顺风,伯溪,代我送送施大人。”乾泰怒气的离开,让刘伯溪送此人离开。

可在施琅刚刚离开,乾泰就令飞鱼甲兵扮作水盗,在蓟县、涿县交界处出没,拦住上游水道打劫船只。乾泰料定了施琅所带来的兵卒还要看守上游送来的钱粮,其离开定不会带太多的人。

果然,施琅得到消息后,当晚被迫又返回留下了蓟县。

乾泰早就有心收服施琅此人了,或者说早在来幽州的路上时,就有心占据幽南的涿郡。此番,施琅送来钱粮,而蓟县的局势也早已稳定,乾泰又怎么会不留下施琅就此彻底收服此人。

乾泰有信心说服施琅,也有办法收服此人。只要收服了涿郡的郡守,乾泰占据涿郡的步伐就又快了一步。

第95章 收服施琅

郡守施琅离开又回来,因乾泰用策,被迫当晚又留在了蓟县。

而乾泰在得闻施琅又回来后,却并没有立刻再见施琅,而是在园中与几个庙祝共饮。

今日是四月中旬,自乾泰接收蓟县以后,这蓟县治下的阴阳之事,没少借助这些城隍信仰的人。

自乾泰任蓟县候以来,蓟县及周边各地不断发生妖邪害人之事,扰乱治下黎民安宁。幸亏蓟县上层有乾泰、黑山老妖的威望,下层又有这些庙祝在黎民中游走治病除鬼,让乾泰能够顺利的布施政务、管制蓟县黎民生活。

幽州南部的妖邪之患开始猖獗,主要是受了‘太一宗’与‘幽水宗’的影响。

一部分是因为乾泰、第二元神分身阎都之前先后在‘太一宗’闹出祸患,致使太一宗先后损失太大。这些在附近三郡害人的妖邪,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受了太一宗的阴暗关系所致使,自大阴山中各地请来的妖邪,在周围破坏乾泰治下的治安,和组织三郡的发展。

再有一部分是来自北方的代郡。由于幽水宗的破败,致使了幽州南方各地的道院势力弱势,所以北方的妖邪看中幽南的资源,一部分开始南下流窜。

这十几日,不断有妖邪肆虐,祸害不小。

这些庙祝四处平乱立下不少功劳,四处收妖帮助平定治下治安。并且在蓟县传播信仰时也遵守候府令法,都是先宣扬信奉乾泰。

所以,因这些人让乾泰大是受益,乾泰自然要宴请表示看重。

当晚,直到后半夜园中乾泰与几个庙祝畅饮很久。

候府客房中,施琅却内心难熬,屋里的油灯彻夜长明难以入睡。

施琅是在等乾泰的召唤啊,此人清晰的知道,自己回去的道路被堵,与候爷定有干系。

一直到后半夜,客房外方来了一个传话的力士,呼叫道:“施琅大人可睡下?候爷请大人到园中小叙。”

哗啦啦,一阵响动,屋里很快,施琅就开门走了出来。

“还请侍卫领路。”施琅恭敬的拱手道,穿戴十分整齐。

在候府的后院园中,乾泰请施琅喝茶,两人在园中聊了一会。

“施琅拜见候爷。”一见到蛟袍的蓟县候,施琅赶紧躬身,抱手参拜。

半躬着身子的施琅,是一个两鬓斑白中年官员,身体略微臃肿,也就四尺多高,身形并不突出。

施琅说完抬起了头,白净无须的面貌皱纹布满眼角,瘦长的脸。眼中甚是戒备怀疑,与乾泰心中藏着防备,却又不得不敢装作恭敬。

这时,四周的侍卫、婢女已自觉的退下,花石旁桌子前,也只余下乾泰、施琅两人。

“施大人,今夜本候闲来无事,可愿与本候聊聊。”乾泰道。

“当然,能与候爷交谈,是下官的荣幸。”施琅又恭敬的施礼道。

“嗯。”乾泰随口答应了声,坐在石凳上也不招呼躬身的施琅,两人就随口又聊了几句。

过了一会,乾泰却拿起桌上的茶杯,递给面前仍躬着身子的施琅,道:“施大人,汝且尝尝我自上京带来的美酒如何?”

施琅接过一看手中的茶杯,这哪里是酒,明明就是一盏凉茶!

不过施琅抬头看到乾泰还在看着自己,不敢犹豫倒杯仰头一饮而尽。

“不知这美酒如何?”乾泰道。

“候爷的美酒自然是幽州难求,看似清淡如水,却沁人心肺,醉人心头。”施琅恭敬的将酒杯抵到桌子上,纳头就赶紧拜下大人道。

“那施大人以为,吾之美酒较之辽东郡守如何,可能否代表朝廷在幽州的地位。”

“殿下的美酒自然是御酒。”施琅恭敬到,心中急转用心思考乾泰的每一句话,而头脑更是满头大汗。

“那你今后就留在本候身后,施大人可愿拜在本候府下?”却听,乾泰突然打破暗语逼迫问向施琅。

“这,施琅今后自然是愿奉候爷之令行事,幽州今后也以蓟县为先。”施琅满身大汗淋漓,深夜却失去了冷暖知觉,心中一味躲避,不敢正面回答臣服。

“施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此甚好,果然是不负朝廷厚爱。”乾泰夸奖道。又道:“如此,我们就多饮几杯。”

两人又喝了几盏凉茶,那施琅就开始装作不胜‘酒力’,妄图离开。

乾泰冷眼看着想要离开的施琅,突然其背后慢慢显出虚幻景象树影。

两人周围的空间受到扭曲拉远,乾泰眼中弥漫出灿烂的目光,盯入施琅的眼中,直看心底。

施琅在这一刻,似乎真的不胜酒力一样,摇摇晃晃的瘫倒在桌凳旁。

乾泰眼中神光开始大方,其这一刻如被神袛附体。背后显出了第二元神分身的古神法相,一棵巨大苍古的桃树。桃树下是躺睡的第二元神阎都的身影,桃树上是絮乱的轮回漩涡和阴气世界。

这时,乾泰眼光大便,面容也诡异的念动。经文引动属于对自己的信仰之力,冲入了施琅此人脑中。

接着,乾泰又先后用冥冥之中的候府法度破开施琅头顶的官气,用大股的功德之力、信仰之力催动秘法,消耗了本尊与第二元神的许多力量方强行点化了此人。

至此,乾泰方将施琅心智夺取收服。

随后,消耗大法力的乾泰着人将昏迷中的施琅抬走,自己在园中打坐修炼。

“施琅,施琅……”似有声音响起,施琅醒来。时间已到了第二日早晨,施琅心中不自禁的开始感觉自己作为下属,应当主动去向候爷请安。

醒来的施琅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转变,只是不知道自己昨夜怎么睡着的。还有就是施琅开始响起自己昨日失礼妄图提前离开和郡成中族人对蓟县候的态度,不仅感到害怕,总感觉蓟县候代表着朝廷,又是一位贤良皇子,自己绝不能得罪。

施琅大早晨向乾泰请安,乾泰看了施琅的态度转变后,对于昨夜所为感到很满意,就让施琅回到涿郡了。

施琅当日,就自候府坐船离开,同时还带着乾泰让他此去的命令和一副由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勘探绘制的‘黑水伏波图’。

第96章 四县开挖田地

第二日,施琅怀着忠心离开了蓟县。这次,上游冒然出现的‘水盗’也神秘消失了。

施琅对本尊肉身乾泰的臣服信仰,自然也一夜之间让乾泰周身的气运格局变得不同。能出现巨大变化,皆是因为施琅在涿郡的身份和权势,施琅的臣服代表着乾泰自身的气运已经开始吞食涿郡一郡之地的地盘。

在候府中,乾泰在施琅归去涿郡城后,通过收回的第二元神分身的视觉,从神道得角度观察自身的气运和蓟县的气运、信仰、法度。

却见自从第二元神融入肉身后,乾泰体内的气运蛟龙异象就变得峥嵘浩大。而今施琅臣服信仰了自己,肉身的龙气气运变得更是十分愉悦,龙头不断的会望向涿郡郡城方向,盘踞间将周身的信仰之力吞吐成云,环顾四周。

更有不断从蓟县涌来成片的民气,涌向封地之主的乾泰,提升乾泰的气运改变他的命格。

以候府为中心,从候府辐射而出的是候府的政令法度,好似天网恢恢,满布整个蓟县。

信仰之力出自于众人,得乾泰吸收化作自身的信仰神力,民气来自于身份的变化,受万民敬仰,而又自自身的一言一行形成法度,总理牧养治下的子民。

虚空中的种种异象的演变联系,乾泰一眼就可看出这种种阴阳两世管理子民的共通之处。

乾泰仔细观察蓟县的法度治理情况,总体的来说法度呈灰白之色,能够覆盖整个封地。说明蓟县的治安还都能受到候府的治理,并还算安定。

要是目光超越蓟县遥瞰周边大地,就可看到出了蓟县,而今周边三郡的法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黑烟妖力掩盖,说明而今蓟县之外正不同程度的受到妖邪的迫害,定有许多被鬼物妖魔害人。

这也是乾泰等人上次一下将幽水宗打的太惨,致使而今属于幽水宗的道院势力大肆减弱撤出周围几郡的后果影响。

这些虽然是乾泰等人的过错,可乾泰也是无法。要想彻底打破幽水宗对幽州各郡的辐射,就只能如此断绝其宗门。而今乾泰能用的就是快速吞食周边的地盘,并调动南方各地的城隍庙祝和阴司阴神,填补各地的力量空白。

观察了气运变化后,乾泰就收回目光,趁着时间还早就打坐修炼了一夜。

……………………

相较于治理蓟县,修炼参悟人道法则恢复前世修为,才是乾泰最重要的事。

此时的乾泰肉身、分身皆是真人境界,分身的境界更高些处于真人巅峰。再进一步,就是蜕去凡俗成就仙人了,也就是前世百姓中广为流传的‘神仙’。

修为的突破第二元神分身阎都会更快些,只要占据了这幽州的信仰,到时分身自然能够称为神人。

可乾泰却将分身收回身边,帮助自身治理蓟县。

乾泰如此做,是有心今后自己的地盘中,要以信仰自己为先,其次再是城隍信仰。如此方能保存皇权、神权上争夺,让下面的人分清主次,更好的治理领地。将来在自己实力恢复后,也能更好的将领地化作信土,成神后也能全了本尊、分身的地位之别。

这些都是大的方向,在乾泰心中规划自己的修炼道路。而今,乾泰要做的还是治理好蓟县、多下些地盘,然后慢慢将分身的城隍信仰也纳入治下,去征战整个幽州。

话说施琅回到涿郡后,就即可派人擒拿了之前在自己面前谗言的几个庶出族人和官员,纷纷砍了头颅,派人将头颅送往蓟县,向乾泰献表忠心。

正是这几个人,之前在施琅有意结交乾泰和送粮时,是施琅身边持反对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