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的大方,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不追究已经算是好了,居然还帮俘虏的乌丸兵都放了。

  这都不算奇怪,最奇怪的是,建城?

  草原建城,还真的是头一次。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有吴国在支持你们,你们怕什么,吴国可以把你们都迁入关内,但是你想过没有!”

  孙权目光凝视着这一片大草原,伸手,道:“这是大草原,你们乌丸人的家园,你愿意离开这一片家园,又有多少人会放弃着游牧的生活。”

  “的确,即使吴国愿意花费大代价,让我们进入渔阳辽西等地生活,我们部落的子民也会不适应,数百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大草原!”

  楼班无法否认这一点。

  “楼班,孤对你的信任只有一次,所以孤打算,让汝来成立楼班郡第一任的郡守,如果有一天,你让孤失望了,孤再一次站在这里的时候,下面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明白吗?”

  孙权拍拍楼班的肩膀,指了指下面,映照在朝阳之中,人来人往,喧嚣热闹的乌丸部落营地。

  “臣明白了!”

  楼班目光扫过山下的乌丸部落,他心中忽然呈现出,这里血流成河,一片废墟情景,心中一寒,连忙俯首,对着孙权,很真诚的道:“大吴,楼班此生,绝不背叛大吴!”

  ——————————————————————————

  楼班郡的组建有诸葛瑾在协助帮忙,然后挑选乌丸部落的登高望重的长者,和吴人联合,把衙门建立起来。

  速度很快,随着楼班郡的架子搭起来,周围的十几个乌丸部落都开始迁移,以楼班城为核心,萦绕在方圆几十里,选地建城。

  孙权也不能在草原久留,当楼班城正式动工的时候,他便已经离开了大草原,南下蓟城。

  他走出部落的时候,看着从渔阳和辽西的材料,一车接着一车,运进了大草原,心中相信,最多一年,这里就可以大变样了。

  十二月,初。

  孙权在禁卫军,白马义从,黑甲精骑,数万大军的护送之下,进入了蓟城。

  蓟城,是孙权这一次北上的最后一站。

  风雪之中,银装包裹的蓟城,依旧留下当初血战留下的痕迹,城垣上下,战争所留下的痕迹,即使雪花也无法覆盖,一抹暗红的血迹,栩栩如生。

  “这一战,也许比孤想象之中,还要惨烈吧!”城门下,孙权骑黑色骏马狮龙身上,抬头看着城头,有些喃喃自语。

  “孙河拜见大王!”

  幽州刺史孙河和吴国大将军潘凤,已经率幽州的文武百官,在城头恭候良久。

  “汝等无需多礼!”

  孙权跳下马背,大步流星的走进城去,城里面,中间的驰道已经戒严,但是左右都围着一层层百姓,想要一睹龙颜。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权的身影踏了进来,周围顿时发出一声声长啸的声音,十里迎接,这场面也有些的恢弘了起来。

  这些百姓,孙权心中是有愧疚的,没有人愿意被打倒蓟城之下,他是国君,当他的子民面临战争的威胁,那就是他没有能力保护子民。

  看着这些百姓,孙权突然明白了一个帝王的责任,昔日他对于帝王这个职位,大道理倒是认识不少,但是没有今日这般清晰的明悟。

  王者,有着权倾天下的力量,也需要背负天下苍生的沉重。

  他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领悟到这个道理。

  孙权没有骑马,一步步的走进去,对着两旁的百姓招手,握手,在百姓的热情之中进入了刺史府。

  “大王,你先歇息一下吧!”孙河躬身的道。

  “没有必要,有事情你们就汇报吧!”

  孙权坐在大堂之上,摇摇头,淡淡的道:“孤在北疆的时间不多了,在过年之前,孤必须要赶回金陵城!”

  在乌丸部落耽搁了太多的时间,他必须要抓紧时间,解决幽州的问题,然后返回金陵城。

  “大王,某家先来汇报吧!”潘凤站出来,拱手的道:“涿郡的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某家试探过魏国,他们的态度很强硬,所以,夺取涿郡,已经是我们能做的极限,若是南下河间,难念会引起大战!”

  “做人不能太贪心!”

  孙权喝了一口热茶,暖暖胃,然后才笑着道:“这事情里面,你走错了两步,第一汝率兵南下去试探河间能否夺取,这是不应该的,因为我们双方都处在休养生息阶段,擅自起兵戈,最后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两虎相争,两败俱伤而已。

  第二你既然出兵就应该强硬到底,打上一仗也无妨,可是人家才刚出兵,你却退兵,这不等于给曹操看清楚了我们的决心,这一步棋,你走了有些得不偿失了!”

  “是末将考虑不周!”

  潘凤垂头,有些羞愧的道。

  “错有错着,也不是全无效果,最少,证明一点,曹操的强硬!”

  孙权摇摇头,然后才细细的道:“河间和涿郡之间,是需要布下重兵的,吴国和魏国之间,早晚要开打,试一试,也无妨!”

  “大王,要不,某现在率兵,打一打界桥?”潘凤战意涌动:“再试探一下他们的决心?”

  “太晚了!”

  孙权摇头,道:“当初你要是不退兵,打就打了,最后顶多是不了了之,现在就不一样了,要是打起来,那可就真的要打一个天翻地覆了!”

  “他们河间的兵马并不多!”潘凤道。

  “可是冀州的兵马不少啊!”

  孙权嘴角勾勒起一道弧线,道:“从邺城南上,不需要多长时间,随时他们都可以增援,而且冀州境内,四通八达,道路畅通,打起来,就是消耗战!”

  “末将有些不甘心!”潘凤道。

  “不甘心也要甘心!”

  孙权正色的道:“作为一个领兵的将领,汝也非是刚刚出道,应该明白,什么是大局,该停战了,就要停战,就算再不甘心,想想你麾下的将士,他们的命,不能因为你的不甘心而白白的战死沙场!”

  “诺!”

  潘凤无奈的点头。

第六百九十三章 幽州军政大权


  “魏国如同在界桥屯兵多少?”

  孙权坐在首位,抿了一口热腾腾的茶水,才继续问道

  “大王,据我们的斥候回报,现在应该有五万魏国的兵马左右,之前有三万精兵,后来一个叫曹真的小将,率兵两万,增援界桥!”

  潘凤在孙权面前摊开了一张行军地图,道:“他们以界桥为核心,兵马分布在易县,文定,渤海,连成一道防线!”

  “不仅仅是防线吧,这个地形布兵,明显有包围涿郡的趋势,他们也挺贪心的,居然瞄准了孤的涿郡?”

  孙权看了看行军图,按照他们这样布兵,有很明显的一个用兵趋势。

  他们在瞄准机会,想要吞下涿郡,然后进军幽州。

  “没错!”

  潘凤点点头,冷冷的道:“某家退兵之后,他们也曾经兵出界桥,挑衅过涿郡,,不过某家把兵马推进范阳一代,他们立刻就安分不少了!”

  “不要管他们,这两年魏国和吴国之间,应该有一段太平的日子,曹操现在还在舔伤口,他也不敢和我们吴国撕破脸皮。”

  孙权嘴角勾勒起一抹淡然的笑容。

  曹操是一个枭雄,拿得起,放得下。

  他不会因为一个冲动和吴国打上一仗的倾国大战,要打,最少也要等到他收拾了关中再打。

  所以,这段时间,魏国和吴国,日子会好过一点。

  “对了,鞠义从邯郸带出来投诚的兵马,如今驻守在代郡,对吗?”孙权想来想,问道。

  鞠义可不是空手来投。不说先登营这等精锐,就算是他训练出来的数万青壮之兵,只要在战场打一仗,就可以成为精兵了。

  “嗯!”

  潘凤点头,道:“鞠义南下之后,黄忠将军亲自去接受了他的军营。如今先登营还有五万已经初步训练出来的青壮之兵,都驻扎在代郡,我们还没想到如何收编。”

  “如今幽州有多少兵马?”

  孙权想了想,目光扫过潘凤和黄忠,问道。

  “回禀大王!”

  潘凤拱手,迅速的道:“如今幽州兵马倒是不少,不过编制很凌乱,需要整顿,原来的幽州军。蓟城一战之后的乌丸降兵,鞠义的数万兵力,还有某家在涿郡收拢的上万兵马,再加上黄忠将军手上的数万精兵,最少十五万兵马以上!”

  大战过后,兵马反而多了起来。

  “白马义从和先登营要南下返回金陵城,至于其他的,全部成为幽州大营麾下的兵马!”

  孙权想来想。道。

  “大王,这幽州大营。何人为主将?”潘凤目光爆出一抹灼热的光芒,问道。

  军中变革的事情,他是大将军,即使远在边疆,也能一清二楚。

  幽州大营为七大军区之一,将会掌兵十几万。这一个主将非同小可,若是论资格,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不会是你!”孙权很直接。

  “大王,其实某家也不错了,要不你在考虑考虑!”潘凤闻言。脸色一下子垮下去了。

  “潘无双,你是忘记了自己的分量,还是认为自己微不足道啊,你是大将军,吴国的大将军,军方第一人,你不能一直呆在幽州。”

  孙权无奈的道:“之前让你镇守幽州,打蓟城一战,那已经迫于无奈,大将军都要披肩上阵,镇守一方,天下人会认为吴国连一个大将都拿不出手!”

  “诺!”

  潘凤闻言,有些无奈点头,神色之中依旧有些意犹未尽。

  “你是不是还有些感觉这一战不过瘾啊?”

  孙权看着他的脸色,有些玩笑的道,他知道潘凤能上战场的机会其实不多,这一次只不过事情情况特殊,不然也轮不到他亲自上战场。

  “嗯!”

  潘凤有些郁闷的道:“这才刚刚热身,某还没有打上几战,就要回去了,心中有些不甘啊!”

  “堂堂一个大将军,难不成你还想要和小兵一般冲锋陷阵不成?”

  孙权有些恨铁不成钢:“这乱世还没有太平,有的是仗打!”

  “某倒是想要做一个小兵了!”潘凤垂头,喃喃的道。

  他本来就不太想做什么大将军,练气成罡,让他成为名声斐然大将,冀州一战,让他功成名就,投诚吴国比较早,奠定他的资历。

  吴国大将军,他是当仁不让。

  “不思上进!”

  孙权摇摇头,懒得搭理这个好战的疙瘩。

  他站起来,目光扫过大堂之中的众人,最后落在了黄忠的身上。

  “黄汉升!”

  “末将在!”

  黄忠闻言,连忙的站出来,恭敬的跪下,双手拱起。

  “孤现在加封汝为吴国车骑大将军,兼幽州将军之位,建立幽州大营,统帅幽州兵马,镇守幽州,北抗鲜卑匈奴,南挡魏国!”

  孙权从怀中拿出一个虎符,放在黄忠的手掌上。

  他以吴国疆域,建立七大军营,铸造七大全新的虎符,幽州大营的虎符是一头白虎的形态,意在杀戮。

  幽州大营将来会是主力军,如今的幽州已经不太平了,北面有鲜卑人匈奴人虎视眈眈,南接河间,魏国在屯重兵相对,西面是并州,马超也会盯着幽州这个地盘。

  三面环敌,长年处在战乱之下,兵马必须要精兵,大将必须要猛将,黄忠能力够猛,性格够稳,是镇守幽州的不二人选。

  “末将,领命!”

  黄忠闻言,有些激动的接过了虎符,这是真真正正独当一面的主将之位,他昂然的道:“大王之信任,忠无以为报,当以血肉之躯,捍卫幽州之全,绝不负大王之托付。黄忠不死,幽州不乱!”

  “孤既然让你负责幽州,就是相信汝!”

  孙权拍拍黄忠的肩膀,勉励的道:“汉升,幽州是吴国之疆,前狼后虎。所要面对都是敌人,汝要小心,该强硬的时候,就打,敢示弱时候,就要学会忍,明白没有!”

  “末将明白!”

  黄忠点点头,脸庞上有一抹萧杀。

  “汉升,如今朝廷之中的变法。汝可知道?”孙权问道。

  “略有耳闻!”黄忠目光微微一动。

  “军方的制度也改变了,幽州的兵马将会重新整顿!”

  孙权道:“幽州大营,将会建立十三个师,建立八个骑兵师,加上五个步兵师,鞠义的兵力,潘凤的兵马,你的兵马。都要一一打乱,重新编制。还有,乌丸的降兵,你也要大胆的去用,这是骑兵最好的苗子!”

  “大王,乌丸人如今才刚刚投诚,他们能用吗?”旁边潘凤闻言。皱起的眉头,最先表达出来了不满。

  蓟城血战之后,他对乌丸人有一种的很深的戒备。

  “能用!”

  孙权只是淡淡的说了两个字,然后才道:“用人当不疑,乌丸部落既然投诚吴国。吾等也需要展示吴国的胸襟。

  “诺!”

  大堂里面的众将面面相窥,最后应声的点点头。

  “好了,今日孤也累了,到此为止!”

  孙权站起来,伸手打了一个响亮的响指,诸葛瑾迅速的把一份卷宗递上来。

  “黄忠,这是兵部和军机处对幽州大营的编制草案,还有一份将领拟定卷宗,汝细细的参考一下,需要改变的人选或者编制,尽在上报,孤返回金陵之前,幽州大营一定要建立起来!”

  “诺!”

  黄忠恭敬的接过了卷宗。

  一个小会便散了。

  随后几天,孙权开始随着孙河去视察幽州的民生,经济,还有水农问题。

  一份水土一方人。

  幽州在北,与南方的水土不一样,相对来说,随着吴国引进的蜀黍开始推广,如今幽州倒是在粮食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

  十二月的幽州,很冷,天空之上,冰雪舞动长龙,一片茫茫。

  刺史府的一个别院之中。

  孙权走了幽州几个地方,返回蓟城之后,倒是放松了不少,这一天,他在孙尚香玩起了雪仗,地面上积雪,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有着一种先天的吸引力。

  孙朗已经选择了从军,进入了黄忠的军营,如今庭院就只有他们两兄妹而已。

  “香香,被我砸中了,你就完了!”

  庭院之中,白雪皑皑,雪花铺地,孙权被几个雪球打中,全身都是雪花,滚在的雪堆里面,他的目光看着假山后来的倩影,恶狠狠道。

  “王兄,你太过分了,我要告诉母后,你欺负我!”孙尚香这时候也比较惨的,被孙权砸了,俏丽的小脸蛋粉扑扑的,还有晶莹的雪花在挂着,蓬头乱发,全是雪花。

  “就许你砸我,还不许我砸你了!”孙权闻言,有些气急。

  “哼,就不许你砸我!”

  孙尚香小琼鼻发出了一声冷哼,手疾,一个大雪球偷袭了孙权:“我要砸死你!”

  “丫头,我不会放过你了!”

  孙权凶狠的追了上来。

  “咯咯,咯咯,你追不到我,你追不到我!”孙尚香在雪中不断的奔跑,还滚在的雪堆里,发出一阵阵犹如铃铛般的笑声。

  “这丫头,真能跑!”孙

  权有些气喘喘的了。

  打了一阵子的雪仗之后,两人好像两个大小孩一样,在庭院之中堆起了雪人。

  “香香,你这么堆这么多人啊?”孙权堆起了一个大大的雪人之后,目光看着孙尚香的位置,堆起了十几个小号的雪人,一个个都有板有眼。

  “王兄,你看,这都是我堆的雪人,最高最大的是父王,这是威武的大兄,这是文质彬彬的王兄,这最华贵的是母后,这温柔娴淑的是母妃,这个漂亮的是大姐,这痞笑的是三哥。这闷葫芦是四哥,这是小不点五哥,这就是香香,旁边是伊伊!”

  孙尚香很努力的咋堆起一个个小雪人,让他们围在一起,仿佛重现了是当年孙权在吴县过的第一个新年的那个场景。

  那个时候。孙家人齐。

  那个时候,孙家心齐。

  那个时候……

  孙权看着一个个雪人,心中有些苦笑,孙尚香堆的不是雪人,是她心中这些年堆积的悲伤,随着孙家日益昌隆,她却看着这个家支离破碎,心中一直压抑着自己情绪。

  “大王,孙河刺史。关靖长史和诸葛瑾大人来了!”这时候,雷定从外面走进来,低声的道。

  “让他们等等,孤去换件衣服!”

  孙权从雪人之中回过神,目光又看看孙尚香,叹了一口气,半响才低声的道。

  “诺!”

  雷定点头,走了出去。

  “香香。对不起!”孙权走上来,低声的道:“是二哥无能。保护不了这个家!”

  “咯咯!”

  孙尚香俏脸上露出一抹舒适的笑容,道:“王兄已经做的很好了,最少,香香还有大哥,还有母后!”

  “我不会再让你失去他们的!”

  孙权言语之中有一抹决绝。

  他离开金陵,其实就是试探孙策。但是即使孙策做出了他预料之外的事情,他也不会取他之命。

  ……

  偏厅之中。

  孙权大步流星的走进来的时候,孙河几人连忙站起来的行礼。

  “不用这么多礼,坐吧!”孙权落座之后,才挥挥手。淡淡的道。

  “诺!”

  三人各自坐在位置上。

  “让你们来,是告诉你们,幽州刺史府要罢免!”孙权开门见山的道:“伯海大哥,你返回朝堂,任兵部左侍郎。”

  “诺!”孙河点点头。

  在来之前,他已经知道这个结果了,朝廷变法,刺史府罢免,他也无可奈何,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孙策一袭的人。

  如今能得到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之下第一人,也算是安慰了。

  “关靖,孤当年以公孙瓒血脉,挟持汝归顺,汝心中可有怨言?”孙权目光凝视着关靖。

  “臣不敢!”

  关靖垂头,漠然回答。

  “不敢?也就是有了!”孙权笑了笑:“汝有怨言,很正常,孤再问汝一个问题,公孙瓒统治的幽州,和吴国下辖的幽州,谁更得民心?”

  “吴国!”

  关靖深呼吸了一口,才坦然的道。

  他使不得不承认,吴国管理下的幽州,仅仅不过数年之间,所得民心,已经超过了公孙瓒十几年的统治。

  蓟城一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兵临城下之日,城中百姓,不是人人自危,是响应府衙的征兵,不少青壮在关键的时候,都站出来了,这才保住的蓟城。

  “汝既然承认了,那汝还在执着什么?”

  孙权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关靖闻言,神情挣扎了一下,半响之后,他双膝跪地,恭敬的跪在孙权面前,双手拱起,道:“关靖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孙权闻言,顿时笑了,笑的很灿烂,数年的时间,终究把这一个人才,收拢于麾下。

  “刺史府罢免,幽州在原来的基础有有些变化,孤初步会划分为,天河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辽西郡,还有楼班郡,右北平会分割出来,辽东属国也会并入辽西和辽东。”

  孙权递给关靖一份卷宗,道:“这是孤对幽州的改革的草案,幽州的刺史府将会罢免,但是为了能让新政顺利的实施,孤将会建立幽州都督府邸,汝为都督,诸葛瑾为都督府长史!”

  “臣等领命!”

  关靖和诸葛瑾连忙庄重的接过卷宗。

第六百九十四章 北地商会


  十二月,风雪之中,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在这段时间之中,孙权也没有什么心情去观赏幽州的风光,他很忙碌,整个人忙碌的一塌糊涂,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幽州都督府和幽州大营的大致架子都已经搭起来,明确的军政大权的领导者,但是他必须亲自去调配人员。

  人员配置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幽州大营的每一个师长,幽州都督府的每一个郡守,孙权都有亲自过目,一一审核。

  放在边疆的大将或者郡守,每一个都是至关重要了,若是不能了解,他都不敢去用。

  最重要的是,吴国如今的新政,改变的不仅仅只是编制而已,还有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军政分家!

  无论是承接着昔日大汉的制度,还是孙坚留下的制度,在军政方面,一直都是融合了,界限很朦胧,很模糊。

  不少身居高位的人,既统军,有管政,一把手,掌控军权和政权,就等于一方诸侯。

  这对中央的长期统治,带来很大的麻烦。

  一个手握重兵的诸侯,再管理上民生,有兵有钱,自然而然就膨胀起来,就算再忠心的人,没有了压制,很容易就诞生野心。

  一个领兵大将,有了野心,他就会想要独立,就会不服从中央统治。

  所以,吴国变法的同时,孙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