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沉声道:“大王提议的建立大吴钱庄,户部和经商司始终没有能拿出一个完善的方案,这方面,我们太陌生了!”

第七百八十三章 军机阁里的战事分析


  “此事,汝和糜竺之间有争议?”孙权抬头,目光看了一眼周瑜,试探性的问道。○

  大吴钱庄,其实就是他按照后世的一个银行模式,建立一个国家银行。

  孙权在年初的那一场经济战之中就已经有些心血来潮了,在七月底,他才下定决心,召集周瑜和糜竺,打算建立一个国家银行,定名为大吴钱庄。

  “回禀大王,争议倒是没有,只是蔡司长认为,大吴钱庄的作用会不会和经商司和户部的作用重叠起来!”

  周瑜沉默了一下,才道:“而微臣,心中也有一丝同感,大吴钱庄负责铸币,还有就是给与百姓方面的存钱,然而铸币的工作归于户部,至于说存钱的事情,如今的百姓,手中有钱,岂会存入钱庄?”

  “所以你们心中皆然认为大吴钱庄的存在根本是不需要的!”

  孙权闻言,神色平静,但是心中却无奈的叹了叹气,他冷冷的道:“劳心劳力,又浪费吴国资源,多此一举的事情,不值得去做,对否?”

  “嗯!”

  周瑜沉吟半响,并没有否认孙权的话,而是坦然的点点头。

  “周瑜,你是一个聪明人,怎么就看不透经济两个字呢?”

  孙权看了一眼周瑜,眼眸之中闪烁一丝失望。

  聪明人也未必能有超过这个时代的思想,即使聪明犹如美周郎这般的人才,也难免被这个时代所捆缚。

  他要建立一个所谓大吴钱庄,他其实是效仿后世,建立一个中央银行,然后以大吴钱庄为核心,建立吴国的金融板块。

  这年头。其实还没有钱庄这等事物的出现,而所谓的经济两个字,也都没有吃透,至于金融运作,对于他们来说更加陌生了。

  但是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就要向前迈步。如果吴国的百姓有一天从温饱状态突破到了小康的状态,那么在经济方面就会突飞猛进。

  一旦经济进步,就必须要有一个秩序,不然会引发秩序的混乱。

  还有一点,孙权想要以大吴钱庄为核心,改革货币。

  如今吴国用的是五铢钱,在上一步就是金子,金子不是经常流通的货币,所以不少人平时买东西。有时候贵一点,要看一个麻包袋的小钱。

  虚拟货币,孙权是没有这个意思,太超前了会引发货币混乱,最后不过是沦落为废纸一张,正是整个吴国经济都会丞相通货膨胀。

  孙权想要改革的货币,就是想要以银本位来,也就是在铜钱和金子之间。加上一个银元货币。

  但是货币牵涉一国生机,没有十足把握。孙权不会去做,建立大吴钱庄,就是一个先兆而已。

  “大王的意思,微臣有些不明白!”

  周瑜闻言,微微一愣。

  “周瑜,孤建立大吴钱庄。你以为真的只是负责铸币吗?”

  孙权淡淡的反问道。

  “那大王的意图是?”周瑜这一次是真的想不明白。

  “周瑜,现在和你说,你估计也想不明白,以后你会就明白大吴钱庄存在的目的了!”

  孙权摆摆手,金融的事情和他也说不明白。还不如日后慢慢引导,但是建立大吴钱庄的事情是不容置疑的,他斩钉截铁的道:“孤告诉你,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大吴钱庄一定要建立,户部做不好,就经商司来做,经商司不想做,就内阁直接统筹,内阁要是反对,孤直接以内库的名义来建立!”

  “既然大王决心已下,微臣也不反对,户部一定把事情做好!”

  周瑜目光看着孙权俊朗脸庞上的坚定,果断的回答道。

  孙权已经下定了决定,他反对与否就不重要了,与其拖后腿,还不如竭力协助他去把事情做好。

  ——————————————————————————

  下午。

  孙权吃了中午饭之后,没有返回御书房处理政务,而是去了军机阁,并州战役,吴军和凉军合围魏军,此战的成败,他比较担心。

  毕竟魏军阵营之中有一个田丰,此人不好对付,能不能打掉曹洪,还很难说。

  所以他要去军机阁和几个将军商量一下。

  “并州方面,还没有战报回来吗?”

  坐在军机阁的大厅里面,孙权眸子扫过军机处的几个头头,有些急躁的问道。

  “禀报大王,还没有!”

  赵云摇摇头,沉声的道。

  “你们说,这一次黄忠和马玩他们有多少几率能一口吞下的曹洪的几万人啊?”孙权问道。

  “之前传来的消息,曹洪已经率兵北上,他既然进入晋阳城,这个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潘凤想了想,回答的道:“大王,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应该逃不了的!”

  “这年头,最怕的就是意外两个字了!”孙权苦笑的道:“不要小看的田元皓!”

  “田丰的确是此战唯一的变数!”

  赵云冷声的道:“唉,曹操真的是好福气,没想到他灭了晋国之后,居然能让此人投诚!”

  “这一点并不意外!”

  孙权看了平静之中的鞠义,意味深长的说道。

  “大王所言甚是,田丰不是不忠,只是……袁本初让他失望了而已!”鞠义苦涩的笑了笑:“他的忠肝义胆,是被袁本初硬生生磨灭的,投降了也很正常!”

  “哼!”

  徐庶冷哼了一声,接口道:“田丰此人虽有赫赫威名,但是他也不是不败的,都已经入局了,想要杀出来,可能性渺茫了,况且,陈公台在盯着他!”

  “报!”

  这时候,军机阁外面,一声长嚎响起:“并州八百里加急战报!”

  “传进来!”众人闻言。神色振奋,潘凤连忙大喝起来。

  一份黄忠亲手汇报的战报迅速的传递了进来,在军方几个巨头和孙权的面前剖析开了的并州战役的前后结果。

  并州战役在昨天早上已经的结束了,曹洪和田丰率领仅存一万左右的兵马,逃出了太原。

  “逃了?”

  潘凤的面色有些难看,铜铃般的眼眸睁大:“凉国和我们吴国。加起来有十几万大军了,合围之下都能让这股魏军逃出去!”

  “子龙,你来分析一下黄忠亲手写的战报,孤想要知道这一战的败在哪里?”

  孙权面色也不太好看,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激动的众人摆摆手,冷冷的道。

  “诺!”

  赵云细细的看了看战报,半响之后才站起来,用指挥棒指着最中间的一个沙盘:“按照战报所说。晋阳城的战役和预想计划有很大出入,没有能把魏军堵死在晋阳,就已经是一个败笔!”

  “这一点不怪他们,是这个田丰太警觉了!”

  徐庶补充了一句。

  “就是因为田丰的警觉,才让他们逃出了太原!”赵云继续分析的道:“魏军并不弱,没有能把他们都堵死在城里面,在郊外血战,一旦他们溃败。必然就会逃,想要全歼。根本做不到,这一战,魏军最出彩的是田丰后面的撤退战役,前晋国太尉,晋**方第一人,的确不简单!”

  “此人之能。某知道!”

  太尉鞠义沉声的道:“若非当年袁本初自大,晋国根本不会败官渡一战之下!”

  “继续!”孙权微微眯眼。

  “吴月坡一战,田丰打残了成宜,为他们魏军后面的战役赢得了一丝生机,而在三方兵马血战吴月坡之后。魏军更是做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分兵,田丰先行率兵撤退,而曹洪率领主力迎战黄忠将军,他边战边退,沿着这条官道,一直南下。

  黄忠将军不可谓不勇啊,他能在短短三个时辰之内,穷追猛打之下留下曹洪一半的兵马,已经了不起了,可他有些的疏忽了,以为魏军想要逃,却没有想到,田丰居然还有胆量杀一个回马枪,田丰最后埋伏在大石谷,直接杀出,这一下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算是定局的这一战,断了黄将军在追击的趋势!”

  赵云指着沙盘的地形,道:“这一战,如果是我们为什么会输,只有一个理由,我们输给了田丰!”

  “田丰?”

  孙权目光划过一抹冷冽的光芒,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幽幽的弧度:“看来日后,他会成为我们和魏国争锋的一个障碍!”

  吴魏争天,已经是如今天下的格局,魏国越发强大,孙权自然有些不爽。

  “大王,不仅仅是田丰,还有一个沮授,也会成为我们吴国不可忽略的敌人!”鞠义想了想,补充了一句:“某觉得,他早晚会臣服魏国的!”

  “既然是敌人,他们早晚会败在吴国的战旗之下!”

  孙权闻言,神情之中氤氲着浓浓的自信,并不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

  他转移的一个话题,道:“诸位,田丰的事情放一放,他再厉害也是一条丧家之犬,如今最重要的是并州,魏军逃出太原之后,必然会南下上党,曹洪这一次就算不死,也元气大伤,曹操刚刚拿下关中,想要收复并州,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了!”

  “凉军会让出并州吗?”

  潘凤担心的道:“过河拆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孙权冷冷的道:“关中丢了,马超还有多少实力啊,凉州和并州,他只能选择一方,就算并州比凉州好那么一点,他会放弃自己的老巢,来和我们打一场血战吗?”

  “这么说,并州已经是我们吴国的了!”

  众人目光顿时灼热了起来。

  “现在军机处应该商量一下,谁去镇守并州!”

  孙权沉声的道:“魏国不会认输了,早晚卷土重来,而黄忠也不能离开幽州太久,毕竟魏军还压在河间,并州面临的敌人也不少,西面有凉州的马超,北面有鲜卑匈奴,是一个乱战之地,不可小视!”

  “谁去镇守并州?”

  关于这个问题,军机处了几个头头顿时有些的沉默了。

  “大王,并州没有建立一方大营的必要,而幽州大营的兵力足够镇守幽州并州,若是不足,我们还可以从东北大营调兵!”

  潘凤想了想,提议的道:“幽州并州连为一线,某认为,还是让黄忠一力担下来,如何?”

  “不是不能考虑!”

  孙权闻言,沉吟了片刻,才道:“黄忠的确有镇压幽并两州的能力,但是幽州大营的旗号,会不会让并州的将士有些不爽吧!”

  “修改营号!”

  赵云提议的道。

  “幽州改为血狼军,大意下如何?”鞠义沉声的道:“幽州大营以血狼为战旗,这一点,想必下面的将士不会反对!”

  “既然改了幽州大营,都改吧!”

  孙权突然道:“吴国七方大营,早晚要调动了,我们不能一直以地域为标准,这方面军机处尽快拿出一个修改方案来!”

  “是!”潘凤领命。

  “至于并州,既然你们让黄忠一力担下,那就让他提上一份镇守兵马的计划上来!”孙权道。

  “诺!”

第七百八十四章 加冕?



  长安城。

  魏国已经堂堂的把黑龙战旗插在了所有的城门之上,这一座城池,正式易主,成为的如日中天的魏国麾下城池。

  长安自从董卓南下之后,一直处于混乱之中,昔日董卓迁移百万百姓南下,虽然给这一座城池带来了繁荣,也带来的战乱。

  凉国得关中之后,并不得人心,即使占据长安有些年头,也没有能让人心扎根。

  有关中世家的协助,魏国很快就稳住了这一座巨城的人心,毕竟魏国如今雄霸北地,强大也是一个威慑。

  对于混乱秩序之下的长安,能有魏国这一个庞然大物进驻,也得了不少人心。

  然而,魏王曹操此时此刻却没有一丝的高兴,而是很烦躁和很愤怒,在霸陵一战败了也就罢了,就当给凉国退去关中一点甜头。

  但是并州一战的战败让他火冒三丈。

  当并州战报传来,曹洪兵败于太原,他整个人愣了一下,然后几乎把未央宫里面的花瓶都砸碎了。

  “孙仲谋,马孟起,好,很好,孤记住尔等了!”

  这一天,未央宫了一个殿堂之上,曹操大手直接书案上的文房四宝打落地面,眼眸之中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

  “汝等算计孤,孤会让尔等付出代价的!”

  吴军和凉军的合流算计,算是触摸了他曹操的底线,曹洪将近五万兵马,能返回上党的,加上残兵溃兵,也不足一万五。

  一个并州,从他手中亲手送出去的并州,损失了他数万兵马,还差一点就折了他最心爱的大将,能不怒吗?

  若不是当初他心血来潮,把田丰送去并州,恐怕曹洪就走不出太原了。

  曹洪可不是一般人。作为他族弟,还是他起兵以来,多年的心腹大将,犹如他的手臂般重要。曹子廉虽不廉,贪财好色,却对他忠心不二。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昔日荥阳一战,曹洪一言。他记一辈子。

  “大王请息怒!”

  大殿之中,司马微和贾诩各站一边,恭敬的站立着,两人一看曹操如此之怒,连忙俯首安慰。

  这一战败了一败涂地,他们两个责无旁贷。

  “尔等都站起来吧!”

  曹操抬头,目光扫过二人,深呼吸了一口,算是平息了一丝心中怒火,摆摆手。冷冷的道:“谁与孤说说并州之战的前因后果!”

  这一战他心中还是有些疑惑,明明是吴国和魏国共谋并州,怎么就变成吴国和凉国合围魏军了呢?

  “微臣愿为大王解惑!”

  贾诩大步站出来,然后对着曹操拱手,沉声的道:“大王,并州一战,臣认为,并非事先筹谋多时,其实它只是关中之战的延续。”

  “文和,汝所言何意?”曹操闻言。微微眯眼。

  “大王,并州之战,从先前的较量来看,吴军和吾等的确想要联合。这应该是一个事实,不然后来田元皓也不会上当,毕竟吴军只有和我们联合,打掉了稳坐太原的凉军,才能名正言顺的争夺并州。

  然而当李涅和马超在长安城之中取得一致的意见之后,这一战的就变了!”

  贾诩对于这一战倒是分析很仔细。也很贴近了事实:“如若微臣没有猜错的话,李涅协助马超伏击霸陵,然而马超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并州,正因为凉国战败于河东,马超自认为也保不住并州了,方有此之交易,他以并州换取霸陵一战李涅的出手!”

  “哼!”

  曹操冷哼一声道:“马孟起可真够大方的,一个并州,他就这么送出去了?”

  “这也未必!”

  贾诩摇摇头,淡淡的道:“马超退兵关中,如今最重要的是继承王位和在凉州站稳脚步,自然顾不上并州,毕竟凉国大败,他也损兵折将。

  凉州和并州之间,如果他只能选择一个,他一定会选择凉州,因为凉州是他的老巢,但是他也不会这么甘心把并州拱手让出。

  他也许会命令麾下将士退出太原郡,不过在西河和上郡,这两个贴近于凉州郡域,他不会这么容易交出来的。

  所以,微臣认为,如今并州的局势,应该还是吴魏凉三方对持之,不过田丰曹洪仅此一败,我们魏国势必处于弱势之中,吴国,必占大势!”

  “吴国还真的会见缝插针!”

  曹操听了贾诩的分析,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关中这一战,看似凉国金国交锋,魏国黄雀在后,把关中捞入怀中,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却插入了一个黑手,吴国,导致如今的战局大变。

  “大王,吴国既然给我们使绊子,我们也可以插手吴国的好事!”

  司马懿突然开口。

  “说!”曹操目光一亮。

  “蜀国!”司马懿沉声的道。

  “刘备?”

  曹操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容,不过心中却又是忧虑,道:“成都的兵变孤也略有耳闻,然而,刘玄德如此明目张胆,他难得人心,如果想要稳坐蜀国江山,恐怕难也!”

  虽说成王败寇,但是这个王失去了民心,王位也不长久。

  刘备虽然如此刘璋的儿子登位,为他的兵变盖上了一层遮羞布,然而,他攻打成都,人心已失,难成大器。

  “大王,刘备不行,我们就扶他一把便可!”

  贾诩阴阴一笑,笑容森冷,低声的道:“吴国盯着蜀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吴王早晚入川,刘备越是强大,想必就越是能让日后吴国入川带来越大的伤亡,即使他难成大器,对于我们,也聊胜于无吧!”

  “此言甚是!”

  曹操大笑:“能给孙仲谋添堵的事情,孤愿意做!”

  “大王,此事属下擅长!”

  贾诩淡淡的道:“鬼卒会和刘备沟通,协助他,挡住吴国,只要他挡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能积累实力。然后在和吴国决一死战!”

  “好!”

  曹操点点头,道:“此事孤便交于而去做,汝交上来一份计划,给孤便可。”

  “诺!”贾诩领命。

  “天无二日。孤早晚要和孙仲谋一战生死。”曹操站起来,背负双手,目光之中浓浓的战意勃然而出。

  “大王,微臣有一建议!”

  这时候,司马懿突然走出一步。神色庄严,拱手而道。

  “仲达,有何建议,可说!”曹操转过头,目光看着这个青年,刚朗而阴沉的面容难得扬起了一抹微笑。

  “大王,当今天下,凉国已不成气候,马孟起即使雄踞西凉亦然只是苟延残喘,迟早会被吾等灭之。张鲁看似稳坐汉中,其实已经被魏国和吴国所盯上,蜀国虽有巴蜀为天险,却人心动乱,心不齐,必败。

  纵观天下,魏国和吴国已经成南北之势。

  然而,微臣细数魏国和吴国历年来之交锋,却从为占据于上风,此乃败势也。不可长久与此,否则魏国将会人心不稳!”

  司马懿神色恭敬,一言一语,字字清晰:“如今关中已定。微臣请大王加冕帝位,以大魏之势,定鼎天下大局,可压吴国之气运!”

  “加冕?”

  曹操闻言,双眸爆出一抹璀璨的光芒。

  昔日大汉天崩,诸侯立国。国乃是诸侯,而非定鼎天下的皇朝,改朝换代,其实他们只是经历了一半。

  改朝,他们完成了,因为大汉已经灭了,但是换代,现在还在争锋之中,即使如今的孙权和自己也能称孤而为王,非称朕而为帝。

  看似相差无几,然而却是一个天下大势。

  而且有一点,司马懿没有说错的,这些年,他和吴国的交锋不下上百次,却胜少败多。

  论谋士猛将,他不少。

  论疆域国土,他也不弱。

  然而,面对吴国,特别是吴国新王孙权,他总是感觉自己的好像少了一股势头。

  难道就是因为昔日吴国开国之先,夺的汉朝的气运吗?

  古人,对于天地气运,甚是相信,即使曹操此等枭雄,也对于天命之人有多忌惮。

  “此时加冕,时机可对?”

  曹操沉吟良久,却有些挣扎,难下决定,他看了一眼贾诩,沉声的问道:“文和,汝认为可行否?”

  “大王,微臣赞同!”

  贾诩想了想,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马懿的背影,沉默许久,才点点头,道:“昔日吴国先吾等一步立国代汉,此乃朝运交替,汉虽然已经过,然而天却无主,大魏封禅,大王加冕,方能承天地之运,一统江山,如今大魏迁都在即,也是封禅之机。”

  “此事重大,孤需要考虑,汝等退下吧!”

  曹操目光始终闪烁着一丝的犹豫之色,这件事关系重大,即使他果断的心性也有多犹豫。

  “诺!”

  贾诩和司马懿对视了一眼,相退推出了大殿。

  大殿之中,顿时空荡荡的,只有曹操一人而已,曹操走到窗前,目光看着湛蓝的天色。

  “仙翁,若是论天运气数,天下莫可比汝,汝认为封禅只说,可成否?”

  “大王心中已有决断,何必问老夫!”

  一道仙风道骨的身影在曹操身后,渐渐的浮现出来。

  “孤一直相信,自己命运能打出来,所以当年在雒阳,所有人都求着跪着让许子将算命之时,孤就直接把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曹操没有回头看道袍老者,目光始终看着从窗户开着朗朗青天,仿佛自言自语:“但是孙仲谋有一句话,孤却始终有忌惮!”

  “天命在吾?”

  南华微笑的道。

  “没错,天命在吾!”曹操双眸冷芒如虹,他自动忽略了江东二字,在他看来,寿春城之中,孙权的那一句话,这才是本意。

  “大王信命吗?”南华突然问道。

  “不想去相信,但是如果命数能相助孤一统江山,能为大魏得天,孤相信了又何妨!”曹操坦然的道。

  “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