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蔡家大宅,蔡邕的身躯盘坐当前,左边的是盛宪,站在堂下的是新科榜眼严畯。

  “此次殿试之败,学生不明,还请老师教诲!”严畯的神色有些愤然,恭敬的跪了下来。

  这一次是孙权亲自定下来的名次。他不敢质疑孙权,但是心中始终有些不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曼才,你没有输,只是……内阁可能不合适你!”蔡邕淡淡的道。

  “老师这是何意?”严畯有些的糊涂了。

  “大王的问题不是随意问的,你认为有些荒唐的问题,答案很重要,在答案上面,蒋琬表现出来的适合在内阁麾下为官吏,而你,你的回答,恐怕军方那些杀坯比较看好你!”

  蔡邕平静的道:“状元之位是为日后的内阁留下了,所以,在这一次的科举之中,你输给了蒋琬!”

  “老师的意思是,我要去军机处发展?”

  读书人多少有些鄙视军旅粗人,严畯也不例外。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蔡邕摇摇头,平静的道:“你们还有一年的翰林院生活,要是这一年之中,你能让内阁的人转变态度,你还是会留在内阁麾下,不然,你只能去军机处或者参谋司!”

  “学生明白了!”严畯定了定心,皆然还有机会,他自然不会就此认输。

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禅之议


  金陵城,吴国王宫

  御书房。

  孙权盘坐长方形的御案之前,神色有些凝重,把手中的卷宗审核了好几次,然后才微微抬头。

  他琥珀晶莹的目光扫过站在御案之前的朝堂巨头:“孤刚才说的,尔等都可记住否?”

  如今吴国朝堂,在民间牵动万般风浪的科举大事情,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毕竟储备人才只是储备而已,和朝堂大事相比,有些微不足道了的。

  对于如今的吴国朝堂大臣来说,孙权即将要加冕帝位,吴国的国体封禅皇朝,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事。

  “大王,如今天下尚未真正的统一,吴国若是贸贸然的封禅于天,岂不是落人话柄,而且封禅的时间还是定在明年的一月一,距离然如今只有是三个月而已,是不是过于急促啊?”

  内阁首辅张昭目光看着孙权,问道。

  现在的时代,还没有经历过南北朝那个时代的混乱体制,对于一些人的意念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当年秦始皇加冕为帝,成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已经一统了天下,在他未统一天下之前,尚未敢称帝。

  秦末,群雄并起,但是皆然只能自封诸侯王,即使是曾经掌控中原大半壁江山的项羽都只能号称西楚霸王,而不敢称帝。

  刘邦也是统一的天下,才刚加冕为帝,建立大汉,之前,他也不过是一个汉王。

  帝王天下,天下唯一。

  所以在不少读书人或者天下百姓的心目中,想要加冕帝位,必须要统一天下。

  而如今的天下。南北双雄,西面还有的一些零零落落的势力,说到统一,还有些远。

  “孤也不想!”

  孙权叹了一口气,道:“但是魏国已经走到了我们之前了,一旦曹操加冕。孤这个吴王,不就等于大魏朝之下的诸侯王了吗?”

  魏国封禅,天属大魏,天之下的诸侯,不就是大魏朝的诸侯王吗?

  这么一来,魏国就稳稳当当地压制吴国打,不要小看这个名义,名声言顺者,得民心。

  “大王。那我们也可以缓一缓!”

  顾雍低声的道:“明年的一月一,太急了,就算推迟半年也好,最少我们的准备时间多一点,能把封禅的事情办的充足一点!”

  “诸位,不是大王急,而是魏国逼近了,在雒阳的消息传回来了。曹操要在十月初,在雒阳开坛。封禅加冕!”

  锦衣卫大都督李涅平静的补充了一句。

  “十月初?”

  “现在已经九月底,没几天了!”

  “这个魏王,心可真够急的!”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变了变,一个个神色明显有些的难看起来。

  “若是可以,孤倒是想要推几年。再封禅天下,但是现在不可以,明年的一月一,这个时间已经是军中儿郎付出无数生命,为我们争取的时间。青州的战鼓一响,杀敌一千,必然自损八百!”

  孙权目光锐利的扫过,坚定的声音响起御书房:“一国之争,在于一个势,势不可弱,他曹孟德要加冕,汝若是顶着吴王的头衔与其交锋,岂不是自落下风,孤自然不能让曹孟德压一头,所以加冕之事,势在必行!”

  “末将同意!”

  潘凤咬咬牙,站出一步,恭敬的道:“如今吴国,兵强马壮,疆域广阔,已经不下于昔日的大汉,大王为何不能加冕乎?”

  “大将军所言甚是!”

  军方的人管不了百姓,他们如今手握重兵,根本不畏惧魏军的兵锋,当然赞同。

  “封禅之事,关乎一国之体!”

  周瑜眉头微微有些蹙起,这一次,他意见和张昭的不谋而合:“大王加冕之势,是势在必行,但是也不能操心过急,必须要做好万分准备,此乃和吴国万千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不可有一丝的纰漏!”

  “魏国有封禅之心,他们尚且不怕,我们吴国有岂能落于下风!”鞠义抬头,平静的道。

  “……”

  你一言我一句,军机处居然还和内阁争起来了。

  “好了!”

  孙权面对那些大嗓门,脑袋里面嗡嗡的,连忙摆摆手,然后冷冷的道:“封禅加冕之事,不用争吵了,这事情我们没有选择,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的话,克服困难也要上,总而言之,明年开春,一月一,孤要加冕帝位,封禅于天!”

  “诺!”

  众臣闻言,一双双目光看着孙权变现出如此坚定的态度,也不在说什么,相继应声而领命。

  孙权继位不过一年多一点而已,但是吴国的一场大变法之下,他吴王的威严已经深入朝堂深处,不可触犯之。

  “吏部!”孙权目光转动了一下,最后盯着吏部尚书顾雍。

  “臣在!”

  顾雍连忙站出一步。

  “计划不如变化,你们吏部今年考勤的事情,已经拿下了的官吏就算了,但是还没有动的,先放一放,孤不想在这个时候,朝堂动荡!”

  孙权斩钉截铁的道:“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想办法给孤抚平下面的那些惶惶不安的官吏人心!”

  “微臣明白!”

  顾雍深闻言,呼吸了一口气,点点头,虽然这事情看起来有些虎头蛇尾,让他失去了吏部立威的最好机会,但是事关吴国封禅,孰轻孰重,他心中明白。

  “张纮,你们御史台立威的计划也要放一放,杀鸡儆猴不在这一时,但是谁敢阻碍吴国封禅,就是孤的敌人,明白吗?”孙权看了一眼吴国官场上的黑面神张纮。

  “大王,孰轻孰重,微臣心中明白!”张纮有些无奈,但是只能点头,他沉声的道:“御史台这段时间,会尽量放松一下。不会影响朝堂之运作!”

  “你能明白就好,户部!”

  孙权的目光转向了周瑜。

  “臣在!”周瑜拱手。

  “你们如今在筹谋之中的钧田事情,也先放一放!”孙权平静的道:“封禅在即,孤不希望吴国上下,有一丝的动乱,包括民心!”

  钧田就是分田。户部筹谋了有一段时间,本来是想联合吏部,拿兵部尚书陆俊开刀,然后以陆家之田地为开端,实行江东钧田之事。

  “诺!”

  周瑜点头,他的目光仿佛若有所想的看了兵部尚书陆俊的背影。

  真好命,又让他逃了一劫。

  “张首辅!”

  “臣在!”

  “内阁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没有?”孙权低声的问道,管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就是人吗。

  所以人口普查,很重要。

  “快了!”张昭连忙答复,道:“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吴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就可以完成了!”

  “很好!”

  孙权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道:“这一次的封禅之事,全权由内阁负责,你亲自来的支持,此事关乎国体变迁。兹事重大,万万不可有一丝丝的怠慢!”

  “内阁不会让大王失望的!”

  张昭坚定的道。

  “好了。今天的会议到这里,内阁和御史台的人先退下去,你们如今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去做准备!”

  孙权淡淡的道:“军机处的人留下,关于青州的战役,孤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是!”

  内阁麾下的部堂大臣包括几个尚书在内。都迈着匆忙的脚步,离开了的御书房。

  “潘凤,青州这一战,军机处可有了结果,谁去主持?”

  半响之后。孙权目光看着御书房大殿之下,一众军机处的大将和兵部麾下的官吏。

  这一战,动兵的规模很大,必须要有军机处核心领导去主持,不然凭借着贺齐一个人,孙权不放心。

  “大王,末将亲自走一趟,如何?”

  潘凤一双战意凛然的凤眸蠢蠢欲动。

  “潘凤,你的脑袋是不是秀逗了吧!”

  孙权闻言,斜睨的看了一眼这个杀坯,没好气的道:“吴国的军机处里面的人是不是死绝了吗,居然要你这个军机首尊,吴国大将军亲自出动?”

  军方第一人,那是用来镇场子的,除非关乎国战,不然这等边疆纠纷的战役都要是让他亲自出战,吴国丢不起这个人。

  众将听了孙权这句话,顿时有些的爱莫能助的看了看吴国这个好战的军方第一人。

  “末将错了!”潘凤顿时蔫了。

  “谁去?”孙权再问道。

  “子龙要南下,督战海军进驻贵霜的事情,末将认为,太尉鞠义可代表军机处,督战和主持青州这一战!”

  潘凤想了想,道。

  军机处中央系统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大能定鼎军队的巨头,潘凤,赵云,鞠义,还有兵部尚书陆俊。

  潘凤是大将军,军机大臣首尊,他的作用,就是稳住军心。

  赵云是骠骑大将军,军机处次席,有亲临战线,调动所有兵马的实权,如果说潘凤是一根不能动的定海神针,他就是一块革命的砖头,那些需要,哪里走。

  至于鞠义,他是太尉,掌控参谋司,在吴国的军方,他根基薄,底子弱,但是作风强悍,所有的战役,他都有监督权利,也不能小觑。

  最后一个就是兵部尚书陆俊。

  不过陆俊现在已经被军机处压制到了的边缘,他能不能在这个位置待到年底,都是一个问题。

  “鞠义。”

  孙权看了一眼这个投诚而来的大将。

  “末将在!”

  太尉鞠义神色微微一动,连忙站出一步。

  “青州战役的战略目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挫败魏国的气势,孤不介意能不能拿下青州,但是一定要造成魏国大败的局面,汝可有信心?”

  “大王,末将绝对不会让大王失望!”

  “好!”

  孙权拿出一枚兵符,兵符火红,犹如烈焰,轻轻递给他,道:“这是烈焰大营的兵符,想要调动一个大营的所有兵力,必须要兵符加上主将,你和贺齐配合,给孤打赢这一场大将!”

  七方大营的兵符都掌控在孙权的手中。

  一方主将,临急之时,可迅速调动三个师的兵力,但是想要调动大营超过一半兵力,就必须要请示孙权,迎接兵符,方能调遣。

  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孙权刻意在军中立下的规矩,兵者,向来都是凶器,七大主营的主将,孙权都信任,但是信任不代表绝对,所以他必须要有些制衡。

  “诺!”

  鞠义浑身有些激动,一双犹如铜铃的般的眸子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双手拱起,恭恭敬敬的从孙权手中接过兵符!

  “孙贲!”

  “微臣在!”孙贲是军方后勤司的司长。

  “马上要入冬了,这一战恐怕要打到冬天了,后勤司就算全体不眠不休,加班加点,无论如何,也必须先想保证青州这一战的粮草,你可以饿着,但是前线在为吴国拼命的儿郎,绝对不能饿着,冷着!”

  “微臣一定完成任务!”

  孙贲恭敬的点头。

  布置好一切之后,孙权的身躯站起来,目光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拳头有些凶狠的攥紧:“曹孟德,孤就想要看看,你那什么和孤争天子大势,这方天地,它姓孙!”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魏封禅,黑龙现世!


  九月匆匆而过,十月深秋。

  雒阳城。

  这一座新城在翻修之后,魏国开始大肆的从四面八方迁移人口,他们从如今人口比较密集的许都,邺城,还有长安,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迁移了一批人口补充雒阳城。

  这里毕竟以后将会是魏国的朝都。

  一朝之都,就算建筑修建的再恢宏壮观,若是没有人口来的发展,始终是发展不起来,昔日董卓挟持百万百姓南下的后遗症,在雒阳城上爆发出来。

  雒阳这十年下来,虽然多少有些回暖,但是人口依旧稀稀疏疏,要是普通的城池,也足够了,但是作为一朝之都城,就有些太荒凉了。

  当然,即使魏国如今就算咬着牙根,强行的迁移一大批人口来补充雒阳,这里相比吴国都城金陵依旧少了几分人气。

  金陵城的辉煌,是吴国耗费的无数人力物力,一步步走出来的。

  就算昔日的大汉朝都雒阳都逊色三分,如今的新城,没有十年八载的发展,根本跟不上金陵城的节奏。

  不过就算如此,曹操也很满意了。

  一座崭新的王宫已经完全落成,南临洛水,北连禁苑,宫殿成片,气势恢宏,比昔日李儒一把火焚烧了汉朝的皇宫还要壮观三分。

  宫殿的正前门,屹立着一座圆形巨大的天坛,天坛占地面积很大,百阶之高。上书:铜雀台!

  这是魏国即将封禅的祭台。

  这一日,曹操一身黑色的龙纹锦袍,背负双手。站在铜雀台的台阶之上,目光俯视的着的一座座辉煌的宫殿。

  “三天之后,孤要在这里,加冕为帝,封禅大魏为朝!”

  自从司马懿提起了这件事情,在曹操心中就一发不可收拾,连续的聚合了大臣讨论☆后把日期定在了十月十日。

  一旦加冕,魏国的地位会就迅速的凌驾在的所有的诸侯之上。

  他是帝。名正言顺的号令天下诸侯,若是诸侯王要是反抗,那就是叛军。

  “大王圣明!”

  站在他背后,戏志才。荀彧,张辽,贾诩,郭嘉,司马懿等人相继对着的他的背影,俯身而下,神色恭敬,朗声而道。

  封禅之说,虽然之前有不少人反对。但是如今大魏朝堂已经反复的商议过了,意见统一。

  “志才,如今吴国有何反应?”

  半响之后。曹操回过神,淡淡的问道。

  曹操很忌惮孙权,这一点毋容置疑,他和孙权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从东海的围剿战和反围剿战开始,明里暗里。他们之间的交锋已经好些年了。

  最了解一个人的,往往是敌人。所以,这世界上,要说了解孙权的,曹操绝对算一个。

  “回禀大王,如今的吴国很平静,尚未有任何过激行为!”

  戏志才目光微眯,低声的道:“也许是他们如今尚未得到我们即将封禅于天的消息,若是他们知道了,必然会加以制止,甚至提前于吾等一步,封禅于天!”

  如今烈焰大营虽然已经全力备战,但是麾下兵马还没有调动,只是军官层面召开战略会议而已,所以动作不大,瞒住魏国眼线,也是可以了。

  而且魏国全心全意放在封禅的事情之上,对于东海的动静,本来有些的不足,在加上有锦衣卫提前封锁消息,即使鬼卒也难以窥视烈焰大营的消息。

  “你们不要小看了孙权!”

  曹操却摇摇头,神色凝重起来,凭着直接,他不认为孙权会让他顺利封禅,他回头,看着众人,目光冷冽:“锦衣卫的厉害,尔等皆然尝试过,孤很清楚,孤身边肯定还有锦衣卫探子,孤最近连连的从各方调兵遣将,一个个魏国重臣大将皆然返回雒阳,此事应该瞒不住孙仲谋的,他应该知道孤有大动作。”

  吴国和魏国本来是敌人,双方都在注视着对方,他连连的调动将士,这么大的动作,怎么可能瞒得住吴国。

  “大王,锦衣卫虽然厉害,但是我们鬼卒也不是吃干饭的!”

  荀彧看了贾诩一眼,才站出来,沉声的道:“而我们最近的大动作,其实也可以解析,毕竟迁都之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封禅之事,即使当初微臣听了,都有些不可思议,吴国就算神通广大,也不应该能凭着这些事情,揣摩出大王的心思!”

  “希望如此吧!”

  曹操背负双手,微微抬头,叹了一口气,目光深邃,道:“魏吴之争,如今已经彻底的拉开了,孤可不能对孙权有一丝的轻视,此次的封禅,看似只是魏国之事而已,其实这已经牵涉天下大势之争,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文和!”

  “臣在!”贾诩站出一步。

  “你再在把雒阳城的内内外外都清扫一遍,宁可杀错,不可放过!”曹操冷冷的道:“包括孤身边的人,只要有锦衣嫌疑的,抓起来再说!”

  “诺!”

  贾诩眼眸之中散发着一抹阴冷的杀意。

  曹操站在铜雀台之上,深邃的目光凝视着东南方向,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孙仲谋,孤倒是想要知道,看到大魏的加封圣旨,你的心情如何?”

  ……

  三天之后。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恢宏的雒阳城之中,四方城门大开,城中的大街小巷的百姓皆然聚齐于皇宫之前,看着的远处的铜雀台,拥簇而观之。

  曹魏的封禅之礼,凝聚文武百官,十万兵锋列阵,还有数十万的百姓管理,显得大气而凛然。

  这年头。讲究的是祭天而奉天,魏军的十万兵锋助威,萦绕着铜雀台而布阵。在天下百姓面前展现出大魏气势,气势如虹。

  魏国的开国君主曹操身披九龙黑纹袍,头戴平天冠,高居于铜雀台之巅,三祭其天,奉天承运,加冕为帝。承大魏朝。

  “朕,曹操。奉天承运,建立大魏,上敬苍天,下护万民……!”曹操上奉苍天。一字一言,锵锵而有力。

  咻!

  百日天色,云彩凛然之中,忽然乌云压低,云朵之中仿佛有一头黑龙若隐若现,呈现的飞腾大势。

  “真龙现世?”

  “陛下乃是天赐之人,真龙天子!”

  “……”

  铜雀台之下的百姓,看到这么绚丽的一幕,一个个的忍不住开始大声的高呼起来了。

  “天下一统。千秋万世,大魏永存!”

  曹操一朝得势,势冲九天。皇道威严,镇压四方。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铜雀台之下,百官林立,文武大臣,一个个双双眼眸盯着的铜雀台上的身影,皆然俯首而行礼。然后四处的百姓也开始俯首而行礼。

  远处,宫殿的屋顶之上。一个仙风道骨的道袍老者,额头上汗珠如水,哗哗的留下,面色有些苍白:“还好,老天爷没有耍我,今天来真的来了乌云,不然这出戏,老夫可就唱不下去了!”

  ——————————————————————————————————————

  大魏封禅,黑龙现世,曹操加冕为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这一个消息犹如百日惊雷,一下子把这个混乱的天下炸开了。

  “大魏朝?居然要加封孤为吴王?曹孟德这一手,可真够狠的啊?”

  金陵城,孙权手拿着的曹魏的圣旨,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不仅仅如此!”

  李涅冷笑的道:“他还真把天下当成了他曹操的了,加封马超为凉王,韩遂为金王,张鲁为汉中王,刘循为蜀王,刘备为西川王!”

  “不愧为曹孟德,先声夺人啊!”

  孙权耸耸肩膀,道:“这一步棋倒是让他走对了,天下除了吴国之外,谁有能耐反抗他这一道加封的圣旨啊!”

  马超?

  他不会,因为他现在坐稳凉州比较重要,至于名头,他要想加冕为帝,是没有资格的,反正都是凉王,要是能承受大魏加封,倒是能缓和了一下凉州和关中的关系。

  韩遂?他如今巴不得和大魏扯上关系。

  张鲁?他占据汉中,曹操只要不威胁他统治汉中的地位,就算投诚大魏,也不是不可以的。

  至于刘循,他就是一个傀儡,刘备,他也许真想要凭借着这一个兜兜转转的关系,名正言顺的坐稳了蜀国。

  这些人之中,哪怕有一个人接受的大魏的加封,大魏就名正言顺了,到时候吴国的地位就尴尬起来了。

  “大王,看来我们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