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第二不利,要是我们逼迫过紧,马超和魏朝有杀父之仇。也许不会投奔魏朝,但是他可以南下投靠刘备或者张鲁,这也是对我们不利。”

  庞统最后总结的道:“但是我们想要开辟河套之地,就始终绕不开马超这一道坎,如何对待马超,把握到什么力度,微臣有些拿不准!”

  “你说的都很对!”

  谈论国事,孙权收起了自己和善而有些嬉皮笑脸的神色,面色正容,谈吐之间恢复了他王者号令天下的气度。目光锐利,看着庞统,问道:“士元,孤问你。马超的原因,能不能阻挡我们大吴的河套计划?”

  “不能!”

  庞统闻言,微微一愣,猛然领悟过来,神色坚定坚定的道:“大王的河套计划虽然某家尚未清楚,但是河套之地对于北地来说。至关重要。

  这不仅仅关乎当今环境的重要性,还是对日后天下平定之后,西北的经济发展起大作用,不要说马超,就算是魏朝出手阻挡,也挡不住!”

  “既然如何,我们考虑这里多干嘛!”

  孙权霸气的道:“孤要开辟河套之地,建造一个西北粮仓,挡我者,便是大吴之敌,对待敌人,用得了孤教你吗?”

  “不用!”

  庞统有些奇异的面孔之上,有一抹凌厉:“大王虽然欣赏马超,甚至想要招揽马超,但是前提是马超绝对不能成为我们河套计划的阻碍,他若是我们整个大吴的敌人,只有一个字,杀!”

  他是从东侯府的幕僚位置走出来的谋士,对于孙权他甚至了解。

  孙权有时候很好说话,就算你吐他几口唾沫,使劲的把他骂一个狗血淋头,他也能笑呵呵的和你打哈哈。

  然而,牵涉到国事利益之争,却毫无情面,不要说他和马超没有什么交情,就算他和马超有生死情谊,面对吴国的利益,他也不会留手。

  “你能想明白就好!”

  孙权点点头,道:“不过你有一句话说的没错,这个力度,要拿捏的住,如何拿捏,就要看你的本事了,马超如果你能拿下,还是要拿下,这可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若是我们吴国逼得太紧,以他倨傲的性子,必然会翻脸,他若是领兵南下,投靠刘备,孤倒是不太在乎,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西蜀的未来已经是定局,他改变不了。

  孤怕就是,他要是投靠了大魏,与魏军粮食,左右夹击,我们吴国在并州打下来的基业,就要岌岌可危了!”

  招揽马超,孙权并没有死心。

  马超现在被打回了西凉,麾下还有一股强大的兵力,对于天下,他已经无关重要,但是对于西北的局势,他还是能左右吴魏成败。

  “不会吧!”

  庞统闻言,眼眸微微发冷:“魏朝和他之间,那可是杀父之仇,他放得下乎!”

  “呵呵,这事情,谁能说得准,自从黄巾起义以来,天下礼乐崩坏,兄弟阋墙,父子算计,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孙权平静的道:“马超和马腾,仅有的情谊早已经在当年马腾立马休为太子之时,消耗殆尽,他是保不住西凉,投靠一方是定数,吴和魏,谁都有机会。”

  “要说机会,他投靠我们的机会最大,毕竟,我们合作过!”

  庞统分析的道:“在长安城,他和李涅大都督合作的很愉快!”

  孙权嘴角勾勒一抹玩味的弧度:“人心最复杂了,利益才是永恒的。谁又说的准马孟起的性格,此人过于骄傲,在孤看来,他就是十年前的吕布!”

  “十年前的吕布?”庞统突然明白了:“心有大野。左右而逢源,能屈又能伸,然而却心有猛虎,不愿居人之下!”

  “呵呵,分析的很对。但是也不一定,也许我们使劲的打折了他心中的翅膀,他就屈了!”孙权脸上有一抹不是很在意的笑容:“吕奉先这一头飞虎当年多骄傲,最后翅膀被我们打折了,还不是入来我们吴国!”

  “此乃吴国之威也!”

  庞统骄傲的道。

  “当然,马超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并州,我们要面对的人,面对的困难,多的是。这也是为什么,面对中原这一盘棋局,孤却要把你放在西北的原因!”

  孙权站起来,把一份卷宗递给庞统。

  “这是锦衣卫在草原上立的档案?”

  庞统翻开,看了看:“这些锦衣卫虽然在国内声名狼藉,但是他们的确做了不少事情,这些资料,很详细。”

  “对内一把手,对外也是一把手,让孤又爱又恨。这就是锦衣卫”孙权指了指卷宗,道:“这上面记录着,中平元年开始,草原上的局势。匈奴,鲜卑,还有一些胡人的发展情况,这些人都是我们开辟河套之地的大敌人!”

  “匈奴人?”

  庞统瞳孔微微收缩,从大汉年代走过来,他虽为南方儿郎。也不敢忘怀这一头雄踞草原多年的北方之狼:“自信当年南北匈奴分裂部落之后,匈奴人在草原上的力量已经不足,而且近年来,还被鲜卑挑衅他们在草原霸主的位置!”

  “情况是这样没错,但是那是对上一个巍巍大汉国家,但是对上一个河套之地,以如今匈奴的力量,足够让我们在一个大跟头,况且,还有鲜卑!”

  “大王想要一口气铲除掉他们!”

  庞统合上了卷宗,沉声的问道。

  “孤没有这么大的心!”

  孙权摇摇头,道:“孤最大的期望是,十年之内,干掉他们,还给北疆一个朗朗太平,孤说干掉,也没有必要全部杀掉。

  南匈奴当年能投靠大汉,乌丸部落如今能融入大吴,这些看起来凶狠的游牧民族,当你的拳头比他更硬,还能和善的对待他们,未必就要一决生死!”

  “孤要的是,他们成为我们大吴的一份子!”孙权斩钉截铁的道。

  “大王的意思,此事方是微臣北上的目的!”

  庞统目光湛然而亮。

  “没错!”

  孙权点头:“孤之所以调遣你北上,为的就是镇住北疆,一个黄忠,不够,加上你,才算是稳住北疆防线,让孤能和大魏决战。

  孤就已经做好了打算,不破草原不召你归朝,十年若是不足,那就二十年,什么时候,解决了北疆,什么时候,孤调你回来!”

  “大王如此器重,微臣必定死而后已,不破草原,势不归金陵!”

  庞统俯首而下,神色凝重,语气坚定,立下大誓言。

  如今西蜀未平,中原未定,孙权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北疆的游牧民族之上,这一点是庞统有些敬佩的。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孙权站在天下的舞台之上,才能看的这么长远,换了他,即使他是聪慧过人,也不会算计的这么远。

  “孤再给你一个人!”

  “谁?”庞统抬头,问道。

  “关靖!”

  孙权平静的道:“此人在幽州多年,对于鲜卑和草原的局势都熟络,幽州已经平稳,幽州都督府也会罢免,并州乃是大乱之局,孤会在并州成立都督府,关靖为都督,全面保证你们的后勤工作和管理百姓民政,成为你们军方的保障,但是想要稳定局面,必须要你们血狼军的拳头够硬,对于草原游牧的民族来说,说的再好听,也不如一拳头,谁的拳头硬,才能真正的说话!”

  “微臣明白!”

  庞统点头。

  “孤封禅之后,你再北上!”

  孙权摆摆手,示意他站起来,道:“这段时间,你先了解一下草原和并州的局势,也好好休息一下,日后去并州,可没有南方那么舒服,有你熬的日子!”

  “呵呵,微臣年轻,不怕熬!”庞统坐下,自信的道。

  “有自信,是好事,来,咱们再来一局!”孙权再一次拉开了棋局的战火。

  “再来一局?”

  庞统闻言,脸色一下子就垮了:“大王,你还是杀了我吧!!!!”

  

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东书院派系的雏形


  十二月深冬,天气越来越冷,而距离吴国封禅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封禅之地所在钟山一个山峰,已经被整个北军将士戒严。∮,

  封禅在,大吴即将腾飞,作为朝都的金陵城已经沸腾起来了,各地方哪怕有些能力,有些地位的人,都想要入京观礼。

  见证大吴封禅,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盛典,比当年大吴开国,还要鼎盛三分。

  当然,在吴国封禅之前,如今最悸动吴国朝堂的一件事情,便是内阁发起的各方郡守大议会,议会时间定在十二月的二十。

  在这之前,位于各地的郡守和知府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已经抵达金陵城。

  如今吴国的交通是天下方便,孙权奉行了是,想要致富走上小康,先要修桥补路,这一年之间,工部不仅仅是建立金东大驰道,连接金陵城和东治出海口,还在各地建立连同各城池的小驰道。

  工部这一年,一共发起一百二十一个工程,差一点没有和户部打起来。

  有了路之后,再开通了航路之后,即使远在北疆,南北之间来往的更加容易了,边疆的郡府疆域,也能及时的赶回金陵城。

  这一日,天降小雪,雪花飘飘,湛洁的金陵城之中,车水马龙,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冷风挡不住人心的火热。

  所以连带着都城的经济也上了好几个层次。

  秦淮河。

  十里秦淮,飞雪之间,仿如烟雨蒙蒙,一艘艘的画舫荡然,歌舞声不休,另有一番韵味。这是已经金陵城最璀璨的特色。

  荡然在河心上,距离秦淮河市集不远处的一艘比较普通的画舫之上。

  船舱之中,一个个火盆燃烧,热气沸腾,没有一丝的寒意,琴韵霏霏。舞女翩翩,以江东书院三杰,陆逊,步骘,苏门为首,十几个年轻,却气度不凡,书生打扮的青年汇聚一堂。

  这些人都是江东书院出身的学子,大部分都是第一届。第二届的学生,早已经迈入仕途,如今朝堂官吏,而且基本上都是县令以上官吏。

  江东书院比吴国的成立的时间还要长,如今将近十年光华,早已经形成了一个进出平衡,每年为吴国输送无数人才。

  每一个人才,就是一个底蕴。如今的江东书院,方算是积累了一些底蕴。

  “正擎兄。如今你可是我们江东书院的骄傲,书院学子之中,你可第一个封疆大吏,此乃江东书院之幸,来,某敬你一杯!”

  盘坐左侧的陆逊。目光看着正对面着的苏门,看着这个寒门骄子,他的神色有一抹敬佩,举杯而笑。

  “伯言兄,你客气!”

  苏门闻言。面无表情,直接举杯,一杯而尽,却并没有表示出应当的客气,反而有些疏远。

  陆逊哑然一笑,也没有太在意。

  他和苏门,世家和寒门,想要坐在一块,太难了,要不是步骘的面子,他们两个水火不容的,怎么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喝酒。

  “正擎兄,抛开其他的身份,我们如今皆然为江东书院出身,一脉而传,自从入仕途之后,天南地北,如今难得一聚,你何苦如此!”步骘看了看两人,最后目光落在苏门身上,面色有些苦笑,劝告的道。

  苏门和陆逊,当年可是江东书院两只大旗,一个代表世家的骄傲,一个代表寒门的不屈,在江东书院的时候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寒门和世家的两个阶层,在大汉朝的几百年历史之中,水火不容,如今在他们两人的身上也算是呈现无疑。

  自从毕业之后,他们两人一个凭借着世家资源,在中央系统,步步为营,然而一个远走边疆,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来。

  金陵立都之后,已经以县而开府,都城府尹,在级别上,和一郡之守,差不多,陆逊如今乃是金陵府尹,权利还在郡守。

  然而,江东书院第一个真正的封疆大臣却是苏门这个无所依靠的寒门士子。

  罢免州,如今连临时节官的各州都督府都已经罢免,封疆大史,就是郡守和知府,这个意义可不一样。

  相对来说,他们两个的成就,都是杰出的,即使步骘他自己也有些比不上,当然,不是说他的才能比不上两人。

  论起才能,论起官场打拼的能力,他步子山不认为自己会比任何人差,然而,就是这机缘,他差了半截。

  陆逊能如今迅速的爬上来,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世家子,还是有陆俊的原因,如今朝堂大部分高层都很清楚,吴王不喜陆俊,有意裁掉这个兵部尚书。

  但是为了稳住仅存的世家豪门陆家,他多少要提拔一下陆家的人,弥补这个尚书之位,陆逊就成了捡便宜的那一个。

  而苏门,他命好啊,进入边疆为官,得到公孙度的其中,赶上了辽东的那一场血战,东北和高句丽的一战,整个辽东十室九空,他本人又在大战之中稳定襄平,立下功劳,才提了上去。

  “子山兄,你应当清楚某之心意!”

  苏门对步骘倒是很和善,微笑的解析的道:“某家并非对伯言兄有芥蒂,相反,对于伯言兄,即使我们相斗多年,我仍然敬佩他的才学和品德,然而,我们并非一道之人!”

  “正擎兄,此便是你的不对!”

  步骘闻言,正色的道:“当今的知大吴天下,还有何之世家和寒门之分,大王圣明,唯才而举,方有你出头之日,如今江东书院,你成就最高,如何就放不下这个心结乎!”

  孙权从还是一个侯爷的事情,就已经把江东世家打压一次又一次,如今在吴国之中,世家的身份,有时候还不如寒门来的自在,寒门士子。有才能的根本不用顾虑太多。

  苏门有芥蒂,莫过于心结太重。

  “正擎兄,若是在玄武门一战之前,某家绝对不会和你同坐一席,世家就是世家,寒门只是寒门。然而,时代在变,玄武门一战之后,世家子弟,已经人人喊打,如今的我们,尚不如寒门士子的潇洒,身不由己啊!”

  陆逊如今虽然说是金陵府尹,但是其实太多事情是身不由己了。如果按照他的计划,他应该外放,从一个小文吏做起,这样升上来的基础才能扎实。

  但是背负陆家,很多事情由不得他,他必须要在这个府尹位置,再呆上几年,稳住陆家的局势。虽然看起来如今他的权利比苏门还要大。

  但是他在地方的基础不如苏门,日后一旦进入内阁中枢。想要升上去,这会成为他的一个死穴,他的政敌会死死的拿捏着这一点。

  “伯言兄,吾非针对你,吾出身贫寒,早年曾经被虞家连续打击。家人父母,皆然为世家所害,不成有一丝进取机会,对于世家,恨之入骨。

  自从进入江东书院。一心出人头地,领着寒门子弟与世家子弟而交锋,却从来没有想过和你们同坐一席!”

  苏门闻言,微微眯眼,目光对上了陆逊清澈的眼神,锋锐的眼神变的有些柔和起来了,他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然而,你陆伯言说的也对,是我心思太重,虞家早已烟消云散,当今吴国之天下,乃是圣明的天下,大王唯才而举,又何必在介怀寒门与世家!”

  他苏门出身寒门,少年好读,勤奋而聪慧,然而早年就被虞家打压,郁郁不得志,对于世家恨之入骨。

  但是对于陆逊,他是敬佩的,此人无论才学,品行,都是上等,而且行事大气,绝非手段见不得人的世家小人。

  如今世家和寒门,摩擦的已经不多,步骘亲自说和,他也不能不给面子,毕竟他和陆逊之间,没有死仇。

  若能在金陵城的得一援助,这对于他在玄菟有莫大的帮助。

  “诸位,今日难得吾等江东书院的学子一聚,小弟如今不过只是一介翰林学士,比不上几位学长的成就,但是好歹也在内阁为吏,对于内阁小有了解,便起一个头,谈一谈日后朝野!”

  今年的科举榜眼严畯目光看了看几人,率先的打开了僵局:“当今朝堂,军方我们尚且不谈,内阁之中,首辅张昭大人为尊,张昭大人乃是先王时代,权倾朝野,自成一脉的巨头,即使在内阁,也是强势的。

  而内阁次辅,周瑜周大人有昔日江侯一系留下的人才为根基,势头旺盛,大有接位之意图,然而,盯着这个内阁首辅这个位置的,还有顾雍大人,他有世家一脉支持,大势已成,日后必然是首辅人选之一!”

  “次辅朱治朱大人呢?”有人低声的问道。

  “朱治大人武人出身,在下看来,他不过是大王平衡内阁的一个手段,应该没有争夺首辅位置的能力,毕竟首辅位置,管理天下之朝政,若是以武人出身的朱大人坐上去,岂非挑衅整个天下的读书人!”

  读书人就算是烂大街,也有着一股骨子里面傲气,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武人。

  “也不一定。”有人反驳:“朱治大人的出身可是一柄好武器,大王第一个心腹爱将,谁能忽视!”

  “也对,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另外一个次辅!”

  “蒯大人老了!”有人摇摇头。

  “煌煌大吴,人才辈出,吾等岂能落人之后!”

  陆逊目光扫过,双眸绽灼灼烈火,意气风发。

  “内阁首辅,此乃是大王之下,第一人是也!”此时此刻,苏门神情之中也有一抹浓浓的战意:“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吾辈之读书人,为之奋斗目标!”

  “吾等为官,百姓为尊,却非无私,只要走正道,求上进,乃是理所当然,这个位置,某家也梦寐以求,然而,力量要凝聚才能的发挥!”

  步骘目光扫过众人,沉声的道:“我们皆然为江东书院而出仕,授业于蔡邕先生,一脉而传,当同心合力,奋发求进!”

  这是一种结盟的语言,今天这一次聚会,便是步骘而安排的,他就是想要聚合江东书院的力量,形成一个新的派系,在朝堂立足。

  “某同意!”

  陆逊想了想,点点头,道:“官途之凶险,相信在座诸位皆然明白一二,不是我们不惹人,人就不会盯着我们,我们如若想要踏踏实实的做事情,就需要互相扶持!”

  做官和读书不一样,读书的时候,就在再如今争锋,也不过是意气之争,不争,便可,然而牵涉到官场利益,再大背景,也挡不住明枪暗箭。

  他坐在金陵府尹这个位置,多少人在盯着,盼着他出错啊,即使有强大的背景,他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好几次都差点被拉下马了。

  在这个名利场,谁也做不了孤胆的英雄。

  “某家并不反对,互相扶持,我们才能在朝堂走的更远,然而,某心中有一忧心!”苏门突然道:“江东书院的学子,如今已经遍布地方之上,一旦吾等牵头结盟,必然形成一个庞然大物,甚至能影响地方治理,岂不惹怒大王乎!”

  “党同伐异者,大王必杀!”

  庐江郡主簿卫旌点头,沉声的道。

  此人也是江东书院第一届的学子,虽然不如江东三杰那般出彩,但是在江东书院一系的官吏之中,也算是佼佼者。

  “的确需要慎重行事!”

  众人对视一眼,相继点点头。

  “非也!”

  陆逊却摇头,道:“如今朝堂,派系可少乎?军方尚且不论,仅仅只是内阁来说,张昭,周瑜,顾雍,蒯良,朱治,吴景这些独当一面的巨头,那一个不是代表一个派系,仅凭他们一人,如何能稳住自己的局势!”

  “伯言兄此言大善!”

  步骘微笑的道:“我们今日聚会于此,便是大大方方的告诉大王,江东书院要立下派系,相辅扶持,大王放眼大吴之天下,只要我们不对吴国不利,他反而会乐于求成,毕竟,我们江东书院一系,也能让他平衡一下内阁局势,不是吗?”

第八百三十章 生了,女儿!


  今年的寒冬,比往年要凶狠,金陵城上空已经连续三日大雪纷飞,地面上最少积雪一寸

  南方很少有这么大的雪,让不少人都感觉新颖和新奇,雪景在北方很普通,在南方就很希奇。

  这种几十年都难得一遇的雪景,让金陵城不少人都走出家门,享受着这唯美的一幕,不少街道巷子堆起的一个个雪人。

  这一日,清晨,风停了,雪也停了,一抹朝阳的光辉越过海平线,映照之下,小雪融化,金陵城栩栩如生。、

  “哇哇哇!!”

  阳光之下,一阵响亮的婴儿哭叫的声音在王宫的洛神殿之中不断的回荡着。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王后已经生了,是一个郡主!”

  内殿之中,一个壮年稳婆用襁褓抱着一个的小婴孩,快步的走出来,向着站在门口来回徘徊之中的孙权报喜。

  “生了?女儿?哈哈,好,太好了,孤有女儿了!”

  孙权看着襁褓之中的小婴儿,一双虎手小心翼翼的接过来,琥珀晶莹的目光看着叫声响亮的小丫头片子,大笑了起来。

  昨夜半夜时分,天上还下着大雪,甄宓突然之间就肚子疼,然后就是羊水破了,下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