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岱面无表情,站在两人身边,看着城外吴军离开,马超投降之后,他也被张任给放出来了,重新整合兵马,但是他对张任的怨恨却始终没有消去,对魏军敌意也没有抹去。

  迫于形势,他投降了。

  但是如果张任今天若是敢出兵拦截吴军,那么他一定在背后给他狠狠一击,大不了他投诚东吴就是了。

  马超放弃了杀父之仇,不等于他马岱也放弃了马家仇恨。

  一个韦端,不足以平他心头之恨。



第九百八十六章 要议和了 上


  雒阳城。

  对于今年雒阳城的百姓来说,这一个喜庆的新年已经成为了悲剧,算是他们最难过的一年,如今已经二月十分,整个雒阳的依旧沉寂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

  曹魏的朝廷已经进驻这座城池的时间不长,但是这算是曹魏耗费无数财力,把一座焚烧的城池重修筑,再迁移百姓,算是一手一脚打造出来的一座都城。

  所以曹魏的朝廷在雒阳城之前也算是得不少民心。

  不过因为突然之间被吴军凶悍的给攻破,整个城池一片战乱之下,几乎全城百姓遭殃,南城血战不休,北城逃荒连连,不少百姓受到牵连。

  这也让百姓对曹魏的信心出现了危机。

  民心就是对朝廷的信任,信任说起来只是两个字,但是想要做起来就是做到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百姓要的是一个能庇护自己安全的朝廷,如果这个朝堂连自己子民都庇护不了,百姓自然也不会拥簇这个朝堂的存在。

  所以雒阳的这一战,虽然说魏军的伤亡不是很大,但是对于雒阳城百姓的打击很大,不少人都动摇了对曹魏的信心,甚至有些大户豪强蠢蠢欲动。

  不过还好,朝廷的应对也不弱,在丞相荀彧和新任的雒阳令荀攸两人的联手稳定之下,很快就让这座城池恢复了安定,不说达到往日的繁荣,最少能让这座城池恢复了生气。

  上阳宫之前。

  一座看起来朴素的宫殿屹立起来。

  这座宫殿建立在上阳宫的废墟的前方,正对着那一面吴字金龙战旗之下,占地的面积不大,相比一般府邸,它其实还算不错,但是比起之前曹魏宫城的上阳宫,它简直就是一个小茅庐。

  这就是如今曹操新建立的宫殿,曹操就住在这个‘茅庐’之中。

  也许是为了记住这一份被赶的无路可走的耻辱,曹操把他对东吴,对孙权的怨恨都发泄这一座小宫殿之中。称之为定吴宫。

  定是定乾坤,吴是东吴的意思。

  不定大吴,不搬此宫。

  这就是他的决心。

  一个宽敞的书房大殿之中,曹操正盘坐在一个书案之上,在细细的处理一份份政务,雒阳城被吴军攻破,不仅仅是一座城的问题。这对整个曹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这段时间曹操忙着收复民心,稳定全国的乱局。连关中的战役都没有去关注。

  “陛下,贾统领求见!”

  这时候殿外宦官曹冷的声音响起。

  “进来!”

  曹操闻言,微微抬头,目光闪烁一动,这时候贾诩求见,应该是关中战役有了一个结果。

  “臣贾诩,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贾诩走进来。俯跪在地。

  “起来吧!”

  曹操放下手中的毛笔,然后叠起一份奏书,对着贾诩伸出手,象征式的虚扶了他一把,问道:“你在这时候来见朕,是不是关中那边有消息了?”

  “陛下明鉴!”

  贾诩点头,站起起来。禀报说道:“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吴军主力在昨日已经过了武都,南下于巴蜀,完全走出了我们的包围圈!”

  “预料之中!”

  曹操闻言,神色不变,目光微眯:“但是这战果还是让朕有些意外。还是让他走了太顺利了,可惜了我们西凉方面不足以稳定,不然他孙仲谋就得留下更多的买路命了!”

  西凉的变故是孙权逃出关中的关键一环,这是他最可惜的事情。

  “陛下,韩遂此獠反复无常,当初就应该先灭了他!”

  贾诩说道。

  “韩文约本就不甘心,想要反朕也是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且这里面多少有东吴的影响,如果不是东吴给他撑腰,朕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反大魏!”

  曹操叹了一口气:“孙仲谋明显是早有准备,这一战朕无话可说,只是朕不满意还是我们自己的将士在这一战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

  “陛下是指没能留下孙策?”

  贾诩心中一动,低声的说道。

  “五丈原这一战,朕可以当失算,赵云突然从后面杀出,徐晃留不下吕布,那没话说,但是在咸阳县的一战,多少就有些说不过去,奉孝的奏书,朕看过,布局精妙,一步步把他们逼入了绝路,就算留不下两个,留下一个,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典君明和马孟起居然联手堵截赵子龙和孙伯符,居然一个都没有能留下来,朕在想,是不是他们太强大了,强大到让我们大魏的战将都束手无策!”

  曹操眼眸爆发一抹冷冽的光芒:“整个关中堵截的战役,最后的战果只是斩了一个甘宁,斩掉了孙伯符的一只手臂,朕很不满意!”

  “陛下,其实对于这一战,臣认为,马孟起在中间应该有些消极的态度,所以导致功败垂成!”

  贾诩说道:“咸阳县郊外的那一战,臣看过战役的经过记录,马孟起应该尽力了,但是他没有拼命,所以让拼命状态之下的赵子龙和孙伯符得到了一丝逃命的机会!”

  “尽力了,但是没有拼命?”

  曹操听懂了这一句话,嘴角微微翘起一抹弧度:“这么说,他马孟起还是惜命啊!”

  “陛下,他不是惜命,作为一个战将,他马孟起要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绝非有今日之成就!”贾诩摇头:“他应该是还没有到为大魏拼命的地步,所以稍稍有些保留!”

  “朕明白了!”

  曹操闻言,想了想,平静下来,道:“他对我们大魏的向心力不足,这也是正常的,朕才攻破他的凉国,就用他来对战东吴,有些勉强,他能斩杀甘宁,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朕倒是不能太过勉强。这事情要一步步来!”

  “臣倒是认为,陛下这时候应该打铁趁热,把他彻底调遣出西凉!”

  贾诩建议的说道。

  “西凉如今又起纷乱,马超甘心吗?”曹操问道。

  “一个韩遂,还不至于让马超重返西凉的地步,大将军能在短时间扫平韩遂,马超在西凉的影响力可不是韩遂能比的。这时候把他稳在朝中,是最好的!”贾诩道。

  “那好!”

  曹操点头。说道:“宣他雒阳进见,得一悍将,朕也好好的高兴高兴!”

  “诺!”贾诩点头。

  “鬼卒的事情处理的如何?”

  曹操看着贾诩面部表情的神色,突然问道。

  “臣已拿下了方石!”贾诩平静的眼眸深处划过一抹冷寒的杀意:“不过此人倒是有写手段,我们鬼卒将士,死伤很大,才在吴军攻下城门之前,拿下他!”

  “此獠之狡猾,朕也走眼了。他的身份确定没有?”

  曹操叹了一口气。

  他当初很看好方石,用他来牵制鬼卒日益壮大的影响力,却没想到他居然是锦衣暗子。

  “陛下,微臣已经确认,他就是当年的锦衣暗子之一,属于埋伏在袁绍身边的那一枚,最后我们破晋。他便顺理成章的进入大魏!”

  “查!”

  曹操大喝:“从他身上查,把老鼠给查出来,锦衣暗子,朕这些年只要听道这话,就毛骨悚然,浑身不安。一个如此,两个如此,在来一个,是不是就应该拿了朕的命!”

  “此事臣会竭力查下去!”

  贾诩点头领命。

  “陛下,丞相大人和雒阳令求见!”殿外曹冷的声音再一次尖锐响起。

  “让他们进来!”

  “臣荀彧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并肩走进书房。俯跪行礼。

  “平身!”

  曹操眼眸凝视两人,问道:“雒阳城近况如何?”

  为了稳定雒阳,他甚至把一直主持冀州事务的荀攸也留在的雒阳,任命为新的雒阳令。

  “陛下,目前洛水桥梁正在重新修建,北城破坏不大,但是南城经历几场血战,倒是不少房舍受到牵连,如今也在重建之中,百姓还算淳朴,已经稳定下来了!”

  荀攸毕恭毕敬的说道:“但是这一战给我们雒阳带来的很大的影响,臣认为,未来两三年时间,雒阳的百姓都走不出这个阴影!”

  “此乃朕之错!”

  曹操眼眸爆出一抹怒火,熊熊燃烧。

  “陛下,如今最重要的是,我们大魏的财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缺!”荀彧站出一步,拱手说道:“所以今日臣前来请求陛下,与东吴停战,我们需要休养生息!”

  关中的战役落下了帷幕,但是曹魏和东吴的战斗还在火热的进行之中。

  并州,曹洪在太原和吴军的血狼军在雁门的战场之间,血战不休。

  幽州,于禁领兵杀入了涿郡,几乎把整个涿郡收于麾下,正和吴军纠缠不清。

  南阳,张绣也倾尽全力,攻打荆州。

  在徐州青州,这方面战役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也在交战之中,海军已经连番激战于海面上了。

  这一战,几乎引动了整个曹魏和东吴的兵力躁动。

  “停战?”曹操闻言,咬着牙齿,眼眸爆出冷冽的光芒,冷笑说道:“他孙仲谋才刚刚从我们这里走出去,你就要朕停战,朕可以不在乎面子,但是我们大魏还要面子吗?”

  “陛下,不是微臣想要停战,是我们大魏如今真打不下去了,雒阳一战,我们伤亡不大,但是财政方面几乎让整个吴军给摧毁,我们北撤之时,库房根本没有搬走多少!”

  荀彧苦笑:“我们去年存储下来的粮食布匹,让他们一把火烧了,金子铜钱这些东西,吴军也许搬不走,但是他们都散发给了百姓,难不成我们还能从百姓手中收回来吗?,再打下去,影响来年的收成,百姓连饭都吃不上,那时候在加上雒阳之战的效果,全国就会大乱,得不偿失!”

  吴军进入雒阳是骑兵,讲究的是速度,来去如风,不是掠夺,所以他们并没有从雒阳城搬走什么,但是他们来了一趟,整个雒阳城的朝堂库房都搬空了。

  “可恶的孙仲谋!”

  曹操拳头微微攥紧。

  “陛下,此时不宜再战!”荀攸也应声说道。

  “我们想要议和,他孙仲谋愿意吗?”

  曹操平复了些许的心情,冷冷的问道。

  “陛下,东吴如今也是伤亡惨重,在并州他们丢盔弃甲,在幽州他们连涿郡都被我们夺走了,而且刚刚才拿下巴蜀,有经历了关中战役,他们如今也需要休养生息!”

  荀彧说道:“而且臣若是预料不错,这一次东吴应该会先我们一步提出议和事宜!”

  “为什么?”

  曹操皱眉:“他孙仲谋如今占尽了上风,连朕都被他赶的仓皇而逃,他会这么容易低头吗?”

  “会!”

  荀彧解析的说道:“就因为他占尽了上风,他赢了,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时候求稳,狗急了还能跳墙,如果他把我们大魏逼急了,我们大魏还有兵马百万,真的打起来,东吴也承受不了同归于尽的局面!”

  “好,算你说的对,那朕该如何响应?”曹操深呼吸一口气,问道。

  “陛下此时此刻应该下命军方,单方面停战,给东吴一个信号,让他们派人来议和,只有我们不想打了,东吴才会议和!”

  荀彧一字一言说道。

  “朕应了你!”

  曹操闻言,心中好好的想了想,他也很清楚,打不下去了,打仗不是有兵力都可以打,打了是国力,没有后勤,军队很容易崩溃:“三天之内,朕会下令让四方停战,但是议和之事,朕不想大魏再丢脸,你好好安排!”

  “臣明白!”荀彧点头。

  “你们都在这里,朕还有一件事情与你们商量一下!”

  曹操站起来,走出书案,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冬去春来,春意暖暖的景象,说道:“志才去了,太尉之职,需要一人补上,何人合适?”

  “臣举荐一人!”荀彧率先站出来说道。

  “说!”

  “郭嘉!”荀彧说道。

  “你们的意见呢?”

  “臣等附议!”

  荀攸和贾诩俯跪而下,点头赞同。

  郭嘉是大魏司徒,但是在曹魏的朝堂之中,太尉职务可比司徒高上半级别,司徒只能算是太尉的副职,太尉才是掌控整个军方的第一人,甚至有时候超越大将军之上。

  最少大魏太尉在戏志才的时代,就是军方第一人,这个位置至关重要。

  目前环顾整个军方,也只有郭嘉胜任。

  “奉孝倒是可以!”

  曹操心中也打算是郭嘉上位,但是他还是有些打算:“不过朕认为,田丰也有能力担任此之重任!”

  “陛下,微臣不怀疑田丰的能力,但是相比之下,他终究是一个降将,可以信任,但是凌驾于奉孝之上,就有些过了,这会让很多将士不服!”

  荀彧明白曹操的心思,说道:“陛下想要用田丰保持军中的平衡,臣可以理解,但是不是和这个时候,志才之死,军中将士打击很大,如今急需一人,稳固军心!”

  “你说的对,看来朕有些心急了,如今军方要稳,只要奉孝最合适!”

  曹操点头:“那就他了,传朕命令,让他立刻赶回雒阳,主持朝堂之上的军方调度,国不可一日君,军不可一日无将!”

  “诺!”

  众人点头领命。

  p



第九百八十七章 要议和了 下


  二月春来,成都城之中,大街小巷的冰雪已经一点一滴的融化,万物复苏,一朵朵花蕾含苞欲放,等待三月花开的季节。

  西蜀行宫。

  一个景色秀丽的湖泊旁边,一片假山流水之中,孙权一袭白色锦袍,脑袋枕在一个香枕之上,悠悠然的躺在一张太师椅之上,正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天上一轮太阳悬挂,映照下来那一丝丝柔和的阳光让他的心情很安宁。

  从武都南下之后,进入了白马关,就等于返回了自己的地盘,大军没有继续停留,立刻向着成都城而南下。

  今日,已经是他返回成都的第五日了。

  关中一战,血战不休,北上突袭,南下突围,他们都要小心翼翼,连神经都变得紧张兮兮起来,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孙权总算能放松一下了。

  他多想就这么每天晒晒太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不过身为大吴君主,这简单舒服的日子对他来说,明显是有些奢侈了。

  很快的徐庶鲁肃等人便联袂求见。

  孙权无奈之下,收拾了一下自己很不爽的心情,在一个书房接见了他们:“鲁子敬,徐元直,你们就不能让朕喘一口气吗?”

  他北上的时候,鲁肃负责巴蜀的政务,徐庶稳住西征大军的几十万将士,算是巴蜀的军政两大员,不是他们两个稳住巴蜀,他也不能这么顺利北上。

  毕竟巴蜀才刚刚拿下,问题很多。

  “陛下,臣也不是想要打扰陛下的修养,只是陛下既然决议了三月便要班师回朝了,返回金陵。巴蜀还有不少事情让陛下定夺了!”

  鲁肃微微一笑,歉意的说道。

  西征的战役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孙权从关中返回成都之后。便已经决议三月十号,班师回朝。距离这个时间,大概还有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想要稳定巴蜀,还要解决益州南部如今面临着的一个僵持问题,时间很紧张。

  “陛下,西征战役虽然已经收尾,但是西征的大军中也还有些事情需要陛下决断,这些事情已经堆积了有些时日了!”

  徐庶也连忙躬身的说道:“不是微臣想要打扰,是有些事情必须你来决议!”

  “得。你们还是一个个说!”

  孙权叹了一口气,然后坐在书案之前,有些认命的摊开了书案上的一份份奏书,一边听着两人汇报,一边批阅奏书。

  他北上两个月时间,朝堂上需要他批阅的奏书,如今已经堆积如山,其实也难怪两人火烧屁股的来堵截他。

  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一次他是擅自领军北上突袭雒阳的,估计朝中御史台弹劾他的奏书都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大山了,再不表现好一点。还真要惹众怒了。

  “陛下,我先禀报一下军情!”

  徐庶站出来,拱手禀报:“刚刚锦衣卫方面得到几个消息。汇聚起来,我们认为,是魏军在单方面选择了和我们吴军停战了!”

  “什么?”

  孙权闻言,顿时抬头,目光看着徐庶,说道:“停战,是哪个战场停战?荆州还是并州?”

  “都停下来了!”

  徐庶说道:“荆州方面,魏军张绣大军已经退出新野城的范围,屯兵于棘水。青州方面,魏军海军也收拢兵力于莱州湾。而在并州幽州,血狼军也传来了战役暂停的消息!”

  “单方面停战?看来他们是不想打了!”

  孙权想了想。冷冷的说道:“曹孟德想要议和了!”

  “议和?”

  徐庶闻言,微微皱眉,低声的问到:“陛下,如今魏军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连雒阳城都被我们攻破,曹孟德更是被陛下赶了逃出雒阳,此乃奇耻大辱,而且如今在北疆他们的兵锋占据优势,他们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议和吗?”

  “他们不是想要和,是不得不和,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国力,如今曹魏的国力已经扛不起这一战的消耗,几十万兵马,每天的消耗都能让他挠头,自然就要议和了!”

  孙权冷笑:“不过曹孟德如今刚刚才被朕攻破了他的都城雒阳,急需挽回民心,他想和,却不想丢这个脸,所以先停战示好,然后让我们大吴先提出议和,保存曹魏的那一块脸蛋!”

  “陛下,他们就这么肯定,我们会和他们议和?”

  徐庶还是不解:“虽说这些战役之中,我大吴将士伤亡不少,但是并没有伤到我们军方的元气,以我们的实力,绝对能打下去!”

  “这个问题,鲁肃,你用内阁的名义来回答他!”

  孙权撇撇嘴,淡淡的说道。

  “徐参谋长,不仅仅是他想要和,我们也要和,我们大吴如今也没有选择,你们军方可以继续打,因为将士就算伤亡过大,你们也有一批近年来储备的新兵,而且我们大吴人口最多,随时可以拉起一批青壮,训练半年,就可以上战场,但是你们要想想内阁,我们内阁在两年之内,绝对不会支持任何战役!”

  鲁肃神色严肃,很坚定的说道:“我们大吴如今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需要好好的稳住已经得到的胜果,要知道,内阁为了去年的几场血战,早已经负债累累,再打下去,除了得到两败俱伤的结果,甚至会拖垮内阁的财政,最后只会导致税务加重,百姓困苦,这就等于变相的就会影响这些年走上了轨道的政策,而且会消耗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元直,军政不是一件事,但是是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站在你的位置,军事方面你考虑的很好。但是不能忽略了政治,所以该和的时候,就要和!”

  孙权目光看着徐庶。带着一股期望。

  徐庶算是最早跟着他的谋士,他一直都做的很好。但是这两年他一直待在军方,熟悉的以军方的角度考虑事情,自然就有些不够全面。

  作为参谋司的老大,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军方的回请,而是全面的局势,这一点他还是有些不足,或者说,是放不开。

  “陛下。是微臣考虑不周!”

  徐庶垂下头,低声的说道。

  “曹孟德如今想要一个面子,朕就给他,他现在其实就是一条被朕惹恼的疯狗,一旦疯起来,没什么理智,吴魏之间要是真的全面打起来,他可以选择同归于尽,但是吃亏的还是我们,我们占据上风。一步步稳扎稳进,我们能吞了他,所以朕得安抚他一下。也算是给我们大吴一点换气的时间!”

  孙权目光变得锐利:“雒阳一战的失败,那就代表我们是不能短时间之内形成统一,吴魏之间的战役,将会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我们之间比拼的就不仅仅是军队,还是国力,大吴一定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根基,所以,我们可以提出议和。明白吗?”

  “陛下,我明白你的顾虑。如果如果我们先一步提出议和,那就是我们认输。这会不会损我军士气?”

  徐庶闻言,有些担心:“甘宁将军尸骨未寒,这时候议和,我怕将士们有怨气!”

  甘宁战死关中,对于吴军的军心影响很大,这时候议和,军中将士肯定不满。

  “多少都会有点影响的!”

  孙权也意识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