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吴人魏人之间的融合不利,这对朝廷也不利,第三,他必须要是内阁重臣,洛州不同雍州,雒阳可是曹魏都城,如果没有一个身居高位的朝廷大臣,是压不住下面各县的官吏,自然就治理不好洛州!”

  “你说的很好,所有的条件都让你考虑进去了,让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到了一个人!”

  孙权听着郭嘉所言,脑海之中有的人算。

  在内阁大臣之中,有一个人比较闲置的,吴景,孙权的亲舅舅,当初因为他反对孙权变法,差点被孙权打落凡尘,后来虽然进入了内阁,但是一直以来不上不下。

  这时候让他出山,来治理洛州之地,是一个不二的人选。

  吴景的能力足够治理洛州。

  如此一来,洛州雍州的总督府便定来了,至于并州凉州的事情倒是不用孙权来抉择,这是内阁的事情,等到内阁商量出来一个大概之后,在提上来让孙权审核便可。

  这倒是让孙权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孙权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军中。

  这一场大战,东吴将领受伤的很多,孙策,雷定,张绣等人皆然重伤,战死了也不少,而且如今重兵都压在关中,这也很不利。

  不过退兵事宜还需要商议一番。

  灭了曹魏,天下归一,除了西北大草原的匈奴之外,和东北角的扶余人之外,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布置重兵了,几大军团的驻地就需要重新布置一番了。

  这也是繁重的工作。

  孙权,周瑜,吕布,贺齐,黄忠,还有从长安赶来的诸葛亮,鞠义,徐盛,陈到等主将,连续商议的好几天时间,并没有一个结果。

  他们在商议,远在金陵城的军机处也在商议。

  大战之后,已经将近太平的中原,上百万以上的将领,很多事情都要重新推翻,重新布置,这让孙权累的好像一条狗一眼。

  ……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雒阳入冬的时节可比金陵城要早,十月末开始,温度已经开始很冷了。

  这一日,天下飘起了小雪花。

  宫城之中,孙权所在的大殿,几个青铜鼎点燃的火炭,一缕一缕的热气蒸腾之下,倒是不感觉多少冷意,他懒洋洋的坐在位置上,听着蒯良的汇报。

  这些天他把时间都放在军务处理上,地方政务上也积累了不少事情。

  “陛下,羌人已经归降,凉州情况需要把羌人的疆域也覆盖进来,规划起来需要时间,还有西域都护府方面我们本来就已经拿下了,连接凉州,打通昔日的丝绸之路迫在眉睫!”

  “并州方面,河套平原的计划已经被内阁重新提上日程,但是我们和匈奴之间,是战是和,军机处尚未决定!”

  “曹魏降臣方面,内阁有意把钟繇吸纳进入内阁,提名内阁大臣,不过我们也提出了意见,魏国公曹冲必须长居金陵城!”

  “……”

  蒯良站在孙权面前,细细的禀报他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魏朝疆域想要融进大吴朝,终究还需要过度,事情太多了。

  孙权的听着听着,打开了一副中原地图,目光落在了如今大吴朝的全部地图之上,突然开口,道:“蒯良,内阁方面有没有重新规划地域的计划!”

  “陛下,其实在战国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来过重新规划天下郡域的分配,但是当时的天下未定,各地很乱,内阁也就放弃了!”

  蒯良闻言,愣了愣,停下了汇报工作,回答说道。

  “那你立刻传朕一句话,让张昭他们着手准备,重新规划如今天下的各地疆域!”

  孙权斩钉截铁的道:“如今的天下太乱了,州,郡,县,不能统一,有些州管理郡,有些郡直接受朝廷管理,上下不对称,这对我们的治理会起到很大的反作用力!”

  “那陛下对于新的地方规划制度心中可有什么要求?”

  蒯良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朕的要求?这方面朕倒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如同当年的秦始皇一样,书同文,车同轨,这才好管理,想要天下太平,那就不惜规划出一个统一而明朗的疆域划分……”

  孙权眸光有些迷离了起来,脑海之中勾勒出一副全新的大吴地图:“这样吧,你派人去告诉张昭他们,新的地方制度,要废除郡制,以州县的制度为主,重新规划一份天下疆域的划分,必须要尽快完成!”

  “是!”

  蒯良目光凝重起来,郡制已经立足很多年了,突然废掉,那这将会是一个大变革,对内阁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陛下,对了,昨日金陵传来消息,张昭大人和程普大人还有一事相告陛下!”

  蒯良突然说了一句。

  “军机首尊和内阁首辅联手告知我一事,看来这事情不小啊!”

  孙权微微眯眼。

  “陛下,两位大人说,如今战乱结束了,天下当一统,我们大吴应该给天下百姓一个安心的仪式,所以两位大人提议,尽快泰山封禅,定大吴之正统,稳天下百姓之民心,刻不容缓!”

  “泰山封禅?”

  孙权闻言,摸摸脑袋,嘴角有一抹苦笑:“他们倒是提醒了朕,我们如今的确需要一个泰山封禅的仪式!”

  泰山封禅,这可是是历朝历代一来的正统帝位。

  如今算是结束了汉室江山崩溃之后的混乱局面,大吴崛起,打倒了一个个诸侯,成为了统一天下的朝廷。

  但是其实在很多百姓的心中,大吴朝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而泰山封禅虽然来说只是一个形势,但是封禅之后,可定天下百姓的心,倒是一个好事。

  “什么时候?”孙权问。

  “大年初一,元始之日!”

  “太急了吧!”孙权闻言,微微皱眉:“来得急吗?”

  “陛下,张昭首辅在八月份就已经以内阁下令,让工部尚书刘晔,率领大吴最精锐的工匠,于泰山之上,修建通天坛!”

  蒯良道:“如今已经接近完工,只要陛下传令,文武大臣必然可在大年初一,赶赴泰山,参加封禅仪式!”

  “也好!”

  孙权道:“传朕旨意,朝廷八部所属,四品以上的官吏,九大军团所属,师级以上的将领,在大年初一之前,赶赴泰山,大吴封禅!”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第十军团,关中军团!

  孙权金口一开,泰山封禅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了,约莫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是大年初一,时间很紧迫。

  “蒯次辅,并州和凉州地方事务,你要加紧处理好,必须在封禅之前,完成对于地方各个县城那些曹魏旧官吏的审核,朕要一个稳定的西北!”

  孙权看着蒯良,嘱咐的道:“至于泰山封禅的事情,你还是交给张昭亲自去处理,他是大吴首辅。”

  关中基本上已经定下的调子,雍州和洛州两个总督府只要运转起来,就能稳定关中之地的秩序,如今并凉两州的事情比较重要一点。

  凉州民心凶狠,并州连年易主,都是不太平的地方,一天不能稳定两州的地方民心,那孙权的心始终不能安心下来,这两州之地毕竟让曹魏统治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一定的根基。

  “是!”

  蒯良点头领命,他继续禀报的道:“陛下,钟繇入阁之事,内阁方面已经提上去了,但是各个内阁大臣都有些犹豫不决,还需要你亲自决断一下!”

  “钟元常!”孙权眉头皱起,这个被俘虏的魏臣,也是难得的一员人才,要是能用起来,对大吴朝廷来说,是一件好事。

  东吴灭了曹魏,但是曹魏终究是一个王朝,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蛮横的把那些曹魏文臣武将一棍打死,对统治魏朝疆域不利。

  但是让钟繇入阁,好像又有些过了。

  他来回踱步,考虑的很久,才开口道:“你告诉张昭他们,对于此事,朕没有意见,他能得到内阁大臣的认同,就让他入阁!”

  “微臣明白了!”

  蒯良苦笑了一下,孙权这话说等于没说,这球又踢回给了内阁方面,不过这也没办法,只能看看张昭他们的一件了 。

  他继续和孙权商议了曹魏降臣的去向之后,就请安,然后退出了大殿。

  ……

  翌日。

  宫城的一个大殿之中。

  这个大殿之中盘坐的都是军中身居高位的大将,基本上不是司令主将,就是参谋副将,吕布,鞠义,黄忠,祖茂,诸葛亮,庞统,周瑜,等都齐聚一堂。

  “泰山封禅,这是好事!”

  “中原归一,天下奉吴,泰山封禅能确定大吴之正统,也是应该的事情!”

  “鲁国公,此次封禅,恐怕你的爵位要上一阶了!”

  “哪有这么容易啊,王爵之位,大吴如今尚未有一,要封赏,也是孙伯符在我之前!”

  “中原一统,你说陛下谁不是要裁军了!”

  “上百万正规军的给养,对朝廷绝对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应该不会吧,要是裁军,陛下恐怕也不会留下这么多魏军降兵!”

  “裁军?我看你们想多了,中原一统,天下可未定,我可听说了,西征军团在西域吃大亏,连同海鹰军团都伤亡惨重,恐怕大军很快西调了!”

  “陛下总说,西域有一个庞大无比的帝国,可异族再强大,能强大道哪里去啊!”

  “不要太小看西域异族,要不让,我们恐怕要吃大亏啊!”

  “……”

  孙权带着郭嘉和徐庶两个御书房的长史参谋和主簿参谋,大步流星的从外面走进来,便听到众将的议论纷纷。

  “陛下!”

  “陛下来了!”

  众将一看,连忙站起来了,迎接孙权。

  “不必多礼!”

  孙权坐下了首位,郭嘉和徐庶两人左右列坐,提笔记录这次会议的事宜。

  半响之后,孙权才抬头,目光扫过诸将,道:“诸位,泰山封禅的事情你们也清楚了,在封禅之前,有一件事情我们需要决定下来的,之前我们商议过了,第十军团是一定要成立的,所以第十军团的司令,副司令,参谋长,必须尽早商议出来!”

  他打算把曹魏降兵加上鲜卑兵马,组建成为大吴九大军团之外的第十军团。

  “陛下,我还是举荐轲比能担当第十军团的司令!”

  庞统率先开口说道。

  “周瑜,你认为呢?”孙权闻言,没有回应庞统,目光看着周瑜。

  “我认为张郃比较合适!”

  周瑜听到孙权的问话,沉吟半响,道:“曹魏降兵认可张郃,如今张郃出面整顿曹魏降兵很顺利,收缴了很多精锐将士,兵力本来就是轲比能之上,而轲比能本身是一个鲜卑族的人,哪怕鲜卑如今已经投降了我们大吴,终究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扭转他的身份带来的尴尬,如果让他为司令主将,来统治张郃他们,张郃他们自然是不愿意,曹魏朝廷虽然被我们打灭了,但是曹魏降臣还是有不少影响力的,一个不慎,引发曹魏旧将和旧臣的反扑 !”

  张郃已经投降了。

  一开始他表现出来很强硬的抵抗情绪,哪怕在长安城一战被俘也决不投降东吴,甚至还一度绝食寻死,但是当雒阳城破,曹操已死的消息传回去,他绷紧了精神就松懈了。

  然后经过了诸葛均和诸葛亮的双重游说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了吴军。

  作为如今曹魏仅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将,张郃在魏军之中的声誉很高,吴军整顿这些魏军降兵,需要一个领头羊。

  他便成为了魏军降兵的精神支柱。

  有他亲自出面整顿这些魏军降兵,效果自然是吴军将领出面整顿的要好很多,最少能避免很多的流血事件。

  之前吴军将领整顿魏军降兵,其中不少桀骜不驯的将士爆发抵抗情绪,导致了不少两军将士之间的冲突,还因此此死了不少人。

  但是自从张郃亲自出面整顿之后,这些将士对吴军心中的那点抵触感就被磨灭了,既然张郃这等大将都投降了,不少将士算是给了自己一个成为吴军将士的理由,顺从了吴军的安排。

  “陛下,某家赞同轲比能担任第十军团的司令,鲜卑部落助我们吴军良多,当年的幽州大战,鲜卑出兵,才能让我们赢得胜利,今年的大战,轲比能亲率数万大军从北面大草原沿着沙漠南下,历经数场大战,鲜卑勇士的伤亡已经超过两万,我们不能不安抚一下轲比能情绪!”

  黄忠开口,道:“他倾巢相助,必有所图,如果我们过河拆桥,多少会让他寒心,毕竟如今北面的鲜卑部落对我们还是若即若离,虽说明面上臣服,可还是部落运作还是自主兴致,要是因此而逼反了轲比能,对我们来说得不偿失。”

  “大吴如今已经一统天下,威势赫赫,何惧他鲜卑部落,轲比能若反,我们出兵灭了便是!”

  吕布冷笑:“第十军团若是建立,宁可交给降将,也不可交给一个鲜卑部落的大汗统领,张郃已经无依靠,只能依靠大吴,但是轲比能背后毕竟还有一整个鲜卑部落,他是要把第十军团变成他鲜卑大营,我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某家认为吕司令所言甚是,还是让张郃担任第十军团司令比较好,这段时间魏军降兵已经经过参谋部的连番筛选,遣散的不少青壮归家,但是留下的精锐还有八万!”

  鞠义开口了,他声如洪雷,大声的道:“张郃的兵力远远的超越了鲜卑兵马,他岂会臣服轲比能,如果强行让轲比能上位,两人相争,必然会引发军中哗变!”

  “轲比能身后毕竟有鲜卑部落,鲜卑部落青壮无数,能迅速集合兵马,源源不断的输入,轲比能若是压住张郃,让他上位,未尝不可,从今年大战看来,他立功无数,比张郃更加忠心我大吴!”

  “那也未必,张郃是降将,他是异族,两人之间,半斤八两而已,况且轲比能之所以出兵相助,无非就是因为鲜卑部落已经在上谷开枝散叶而已!”

  “……”

  众将你一眼我一句,很积极的发表的自己的意见,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孙权的眉头拧成一团,心中也犹豫不决。

  他斜睨了一眼,看了看一直安静的诸葛亮:“孔明,你来说说你的意见!”

  “张郃!”

  诸葛亮闻言,连忙抬头,看着孙权目光,沉吟了半响,才道 。

  “如果轲比能不服张郃呢?第十军团岂不是要内讧?”

  “之所以不服,无非就是张郃压不住轲比能,那我们就适当了加重一下张郃在第十军团的影响力!”诸葛亮道。

  “怎么说?”孙权顿时来兴趣了。

  “我记得当年的幽州之战,我们有一个魏军大将级别的俘虏。”

  “孔明说的是乐进!”

  庞统目光一亮。

  乐进就是导致昔日幽州大战败北的缘故,同时他也被东吴俘虏了,一直没有启用。

  “嗯!”

  诸葛亮道:“张郃加上乐进,两员降将,如果这样都不能压住一个轲比能,那我们要他们何用!”

  “此言大善!”

  孙权闻言,顿时心思变得清明了起来,道:“好,就按照孔明所言,公瑾,此事你来安排,让张郃为第十军团司令,乐进为参谋长,轲比能为副司令,尽快组建第十军团的,至于第十军团,暂时命名为关中军团!”

  “是!”

  周瑜点头领命。

  众将看孙权主意已决,也不再多说什么。

  “轲比能率领的鲜卑部落已经投降了,虽然不说完全臣服,但是我们可以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同化,如今在西北大草原之上,还有中原的大患,一个虽然日落西山,但是始终屹立的大部落!”

  孙权眼眸眯成一条线,目光有一抹森冷:“我们需要吃掉他们!”

  “陛下,如今中原连番大战,我们的兵将疲劳,国库空虚,此时此刻不宜再战,微臣认为此事是否等一等!”周瑜道。

  “此言有理!”

  孙权点头,他也知道这事情不能急,为了灭曹魏,吴军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惨重,而且国库也因为这一战,被打成的赤字负数,这时候不宜出兵剿灭匈奴。

  “不过我们需要早做准备,朕也想要兵不刃血的拿下匈奴,但是匈奴部落存在多年,从先秦时代一直和中原为敌,想要灭之,终究要打一场!”

  孙权沉吟片刻:“还有,锦衣卫刚刚传来了几个消息,中原大战导致并州凉州空虚,目前匈奴兵已经出手,他们相继了拿下了朔方和九原等地,意图夺取并州北部!”

  “哼,他们找死!”

  吕布顿时狂怒:“我等尚未对他们出兵,他们居然挑衅我们,呼厨泉和刘豹是活腻了!”

  “我们和曹魏拼一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在他们看来,这是大好机会,他们出兵夺取我凉州重地,也不足为奇!”

  庞统目光有一丝冷意,道:“他们估计也知道,我们如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养伤,所以他们就趁着这段时间,争取利益,到时候就算我们出兵,他们大不了就退回大草原而已,算盘打了不错!”

  “目前我们虽然不能出兵交战,但是也不能由着他们一直这么嚣张!”

  孙权考虑一下:“朕打算让飞虎军团和血狼军团,抽出一定的兵力,返回北地郡和上郡之地,提防他们的得寸进尺!”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启程去泰山

  把第十军团组建和凉州并州的布防敲定之后,孙权和众将聊起了泰山封禅的具体事宜。

  对于泰山封禅,众将其实都期待的很。

  泰山封禅不仅仅是立大吴正统之位,对于众将来说还是难得的论功行赏的大好机会,如今中原已定,估计也要新一轮的论功行赏了。

  在泰山封禅仪式上的封赏,对于每一个武将来说,都是意义不凡的,和普通的封赏不一样,这是奠定大吴贵族的一次机会。

  众将都是开始拐着弯来探一探孙权如今的心思。

  不过孙权的心思向来深沉的很,喜怒不形于色,他的心思别说这些四肢发达脑袋简单的武将,就算诸葛亮和周瑜这聪慧之人也难以预料半分。

  一番试探之后,丝毫不能从孙权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消息,众将有些沮丧。

  傍晚,会议散去,众将退去,第二日,一个个武将已经离开雒阳,返回各自驻军大营,整自己的兵马之后,交代事务,然后准备赶赴泰山封禅。

  这个大吴朝的千古盛会,他们谁也不愿意错过。

  孙权离开大殿,回到了一个自己处理政务的宫殿,一屁股坐了下来,抱怨的道:“朕和这班粗人说话,太累了,还想要探朕的心思,就他们那点心思,早就让朕看的明明白白了!”

  他一直以来比较喜欢和聪明人说话。

  因为和聪明人说话,你随便说一句,他们就能领悟十个八个隐含的意思,不用多解析,但是和这些武将说话,又要直接,又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很累的。

  “陛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徐庶送上了一辈清茶,微笑的道:“你这句话要是传出去了,吕司令和黄司令他们一定和你急!”

  “哼,你还是告密不成!”

  孙权斜睨了一眼。

  “微臣可不敢!”

  徐庶笑了笑,然后正色的问道:“陛下,微臣刚才听说西域方面的战事不利,有这么回事吗?”

  “嗯!”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太史慈出兵相助安息帝国的兵马,去对抗罗马大军的入侵,没想到罗马大军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和安息帝国的兵马联合起来了,在他们的后面狠狠的捅了一刀,这一战太史慈吃了大亏,要不是周泰率兵及时增援,接应他们退出战场,恐怕西征军团这一战就要元气大伤了,他们现在已经都退出安息境内,退回了贵霜休整!”

  “罗马帝国的兵马很强大吗?”

  郭嘉坐在旁边,轻轻的翻阅了一下西域传回来的奏书,看的很仔细,听到孙权的话之后,心中有一丝怀疑,低声的问道。

  “罗马人在体型上在比我们中原人要强壮很多,而他们的兵马战斗力在和我们初步的接触,也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战斗力,比我们要强大!”孙权道。

  “那陛下打算增兵吗?”徐庶问道。

  “暂时不会增兵,而且太史慈他们也会返回中原,参与泰山封禅的仪式!”

  孙权闻言,摇摇头,道:“西征事宜一切等到封禅之后再说,如今的环境,大吴的摊子铺的太大了,兵马强壮是一回事,民生若是不稳,我们根本打不起大战,在朕的预料之中,最少明年一年我们是修生养息的,至于西征的调兵,起码要等到中原彻底的稳定下来,朕才会考虑!”

  他不急,如今他已经拿下了整个中原之地,而且他还年轻,他等得起。

  和罗马帝国的作战,急不了。

  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