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监控降臣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毕竟曹魏虽然投降了,可还是有不少臣子心中对大吴朝廷是有些抵触心理的,让曹魏降臣融入大吴朝廷这是大政策,在大政策之下,也要防着他们心有不甘而捣乱。

  能进入中枢的,基本上动动笔,下面受苦的就是大吴的百姓,一丝一毫都不能出差错。

  既然盯着这些降臣,难免也会盯上了大吴朝如今身居高位的大臣,张昭程普他们都是跺跺脚整个大吴朝都会地震的大臣,他们文武之聚在一起开小会,这种事情自然是瞒不住他们的眼线。

  “老李头,按照你这么说,吕布顾雍周瑜他们也会动?”

  孙权眯起了琥珀晶莹的眼眸,沉声的道:“朕自问还年轻,不说多了,活个二三十年没问题,需要这么紧张一个储君之位吗?”

  “陛下,这几年他们应该不会乱动!”

  李儒想了想,摇摇头:“张昭他们是老了,面对压迫力,心中有危机感了,生怕日后退下来的时候无力争锋,想要在有能力的时候为子孙留条后路,所以异常担心储君的问题很正常,但是吕布顾雍他们比张昭他们年轻,有时间,有精力,有拼劲,而且在他们心中,陛下如今也还年轻,没有必要为储君之事斗起来,反而让陛下失望!”

  “哼,他们如今是稳得住,但是估计也稳不住多久,要是朕拿下的西方罗马帝国,完成的战略的最后目标,实现了大吴朝大同天下的野望,他们肯定会动,而且关乎自身利益,他们早晚要过一场!”

  孙权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恐怕大吴朝的这一场储君之争也许会在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爆,但是它的激烈的程度,恐怕他也未必都压得住。

  李儒闻言,沉默了下来。

  这事情恐怕到时候他都会忍不住牵涉进去,毕竟锦衣卫也不能高高在上,终究要站队的。

  “这件事情先放下,有朕在,乱不了!”

  孙权问道:“对了,曹氏方面,情况如何?”

  他留下的太多的曹魏降臣降将,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不过蛇无头而不行,只要少了曹氏,这些曹魏降臣成不了气候。

  就怕曹氏折腾起来。

  “陛下,魏国公很聪慧!”李儒回答:“他这个年纪的智慧,是我见过仅次于陛下的一个聪明人!”

  “很聪慧?”

  孙权目光之中有一丝异色,道:“你说清楚一点!”

  “陛下可记得曹彰吗?”

  “当然!”孙权点头:“张郃接任了关中军团司令之后,朕不是放了他吗?”

  大战之后,该死了已经死了,该放的也放了,现在关着的,就一个,马,马孟起。

  “曹彰在得自由之后,心有不甘,他秘密会见了张郃和钟繇他们,想要策反他们,举兵反吴,但是魏国公出面,力压他,最后还把他囚禁在了魏国公府邸之中!”

  “哈哈!”

  孙权闻言,愣了一愣,顿时开怀的笑了出来:“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放心很多了,不管他曹冲是真心归降也好,假意臣服也罢,他能看得懂形势,就不枉朕力排众议,封赏他为魏国公,让他掌控曹氏一族,朕看好这小子,他成年了,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陛下,我就怕他太过聪慧,所谋甚大!”

  “你怕什么?”孙权问道。

  “储君!”

  李儒直言说道:“曹氏不可用,这是朝廷众臣的心态,曹氏一族如今算是我们控制曹魏降臣的筹码,可曹氏如果想要复起,也不是没有机会的,他们不容于陛下,不容于当今朝廷,但是未必不容于日后君王,若能有从龙之功,曹氏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曹魏朝廷已经被灭,但是曹操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官吏被我大吴朝给收拢,不然我们也不能在哦收拢了这么多疆域之后,短时间补充管理缺口,曹操很有人格魅力,死了也会让很多人奠基他,曹氏一族在我大吴朝就不是没有根基的,而是根基很深,影响力也很大!”

  孙权想了想,道:“如果他们想要在储君之上争锋,他们的确有这个能力,但是这都是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有由他们去吧,用人是一门学问,朕很想看看,朕的继承人,能不能用好这一柄刀!”

  ——————————————————————————————

  光阴似水,时间流逝,一转眼进入了的天权元年的四月。

  三月正春,四月盛春,春意浓浓的四月,金陵城的周围百花盛开,山上山下,城内城外,花香氤氲着每一个角落,让人心情倍爽。

  内阁大殿。

  一场气氛沉重的会议在的商议。

  “陛下,这是目前我们内阁完成的天下疆域编制,已经过了内阁的会议,还请陛下过目!”张昭从位置上站起来,走上大堂位,亲自把一份卷宗交给了孙权。

  大堂之下,内阁一众大臣,目光凝重,盯着孙权的神情,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微表情。

  “内阁做事情的效率不错,朕看看!”

  孙权面容正色,正做位的椅子之上,看来的张昭递上来的卷宗,看的很仔细:“江东六郡,划分三州,吴州,章州,稽州,交州之东为广州,北为梧州,西南为交州,荆州以南郡为,的疆域南州,江夏为主的夏州,长沙为主的沙州,荆州西南武陵之地为武州!”

  这是一次地方大改革。

  罢免之前的州郡县的制度,使用了全新的州县制度。

  “巴蜀之地,北面是巴州,蜀州,汉中为汉州,南面是益州,云州,凉州西部几郡为敦煌州,陇西汉阳之地为凉州,羌人部落以积石山为,羌州……”

  孙权一边看卷宗,一遍在默念着上面的内容。

  他很清楚,地方的重新划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这里面牵涉的门门道道太多了,想要弄出一份全新地方制度,要做的工作太多了。8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地方制度的编制 下

  “关中之地,目前立两州,为洛州和雍州!”

  “并州之地,以上党郡为核心,立为上州,北面是雁门郡为核心,立为雁州,太原郡连接西面上郡,立为原州,河套之地和北地郡连接起来,立为北州!”

  孙权琥珀晶莹的瞳孔越发明亮起来,目光栩栩,一页一页的看着这一份卷宗,嘴里面还不停的低声念叨着。

  这是一份文字版的全国大地图,也是如今大吴疆域重新规划之后的地方编制,全方位的罢免自秦朝统一天下以来,建立的那一套郡核心制度。

  以州为核心,管辖下面的城池 。

  当然此州非彼州。

  东汉建立的十三州制度在这一次规划之中也被全部面推翻和分割。

  目前建立的疆域规划,一州之地,比原来郡域要广阔,但是比原来的大州规模却是要小很多,州之下能直接统辖下面的城池。

  这么一来,那就等于把如今中原的大部分疆域原来的制度都推翻了之后然后才重新规划,这对刚刚拿下中原的大吴朝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大规模的工程。

  不过内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编制出了这么一个疆域规划的大计划,内阁的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

  “呵呵,内阁这些老家伙老归老,但是能力依旧不凡。”

  孙权一边看着卷宗上的计划,一边在心中嘀咕了一下。

  他不得不承认,以目前的朝廷来说,能离开诸葛亮顾雍周瑜这些青壮一辈的力量,但是绝对离不开这些老家伙的掌舵。

  “中原豫州之地,西部以颍川为核心,立是颍州,东部以汝南为核心,立是汝州,南阳北部和汝南西部再加上关中东南的武关位置,立为阳州!”

  “兖州之地,以东郡为核心立为兖州,东面疆域以泰山郡为核心,立为泰州!”

  “徐州之地,南部以广陵为核心,立为陵州,北面疆域,以东海郡为核心,立为海州,中部以下邳郡为核心,立为徐州!”

  “青州之地,东莱半岛之地,立为莱州,齐郡以北,立为齐州!”

  “冀州之南,魏郡为核心,立为冀州,东侧以河间郡为核心,立为河州,西部以中山常山为核心,立为常州。”

  “幽州之地,以蓟城为核心,为幽州,上谷之地加上北部大草原,立为鲜卑州,辽西右北平加上北面草原,以楼班郡为核心的楼州,西部以代郡为中心,延伸进入北面大草原,立为代州。”

  “辽东之地为平州和辽州,高丽府立为高丽州,马韩之地,立为韩州!”

  孙权看的很仔细,他一遍遍的翻阅这份计划卷宗,上面列出来的计划也标示的很仔细,每一州的管辖方位都清清楚楚的标示出来,一眼看过去十分清晰。

  当然,除非了中原之外,还有目前在海外的疆域,和已经占领的西部疆域,内阁都已经划分出来了。

  “倭国的岛屿,西面半岛为和州,西面半岛倭州!”

  “夷州,人口不多,罢免两郡衙门,统为一州衙门!”

  “澳州,目前建立的城镇并不多,岛上的土著虽然被军方打压了下去,但是还有不少藏在深山野林之中,经常还有出没,暂时立为一州之地!”

  “贵霜之地立为贵霜州,而西域都护府的疆域,立为西州!”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孙权伸出手,揉了揉眼窝两侧,才消停下来,他心中细细的数了一下,目前的大吴疆域,中原加上海外,已经建立五十一个州之地。

  “新疆域划分的描绘地图画出来没有?”

  孙权突然问。

  “陛下,目前我们只是描绘出来了一些草图,其实这一次的疆域规划,只是一个初步规划而已,内阁虽然全面通过了,但是合不合适地方,还需要和地方的官吏商议过之后,才能确定,真正的完整规划计划,必须经过问内阁和地方的协调,重新改良,起码要等到六月才能完成 !”

  张昭道:“我们内阁已经决定,上半年是用来规划的,而今年的下半年就是实行内阁规划的计划,我们会尽快在最短时间之内,完成疆域的变动和划分!”

  “草图也好,先拿出来让朕看看!”孙权道。

  “是!”

  次辅蒯良从孙权身边的一个位置站起来,他走到孙权的后面,在孙权屏风之上揭开了一层薄锦,露出了屏风悬挂着的上面的一副大吴规划疆域地图。

  “不错,做的不错,规划的很仔细,标示的也清楚!”

  孙权转过头,目光看了看,顺着地图来看这一份疆域规划的卷宗,心中浮现出来的蓝图就那就更加清晰了起来。

  “那各地的官吏安排呢?”

  孙权从地图上收回目光,考虑了另外一个问题,继续的问道。

  “陛下,目前我们以州为最高地方衙门,重新建立的一份地方治理的官吏制度,请你过目!”吏部尚书顾雍闻言,连忙站出来,把另外一份卷宗拱手递给孙权。

  “已经做好?效率很高啊,朕倒是有些期待你们吏部的表现!”

  孙权有些意外的笑了笑,看顾雍一双黑眼熊猫的样子,不禁的笑了笑,这吏部也拼命了。

  他打开卷宗,眼眸正色,细看上面的官吏划分:“一州之地,以总督为尊,建立一州总督府,统管全州各城各县的民生,总督府,总督唯一,左右为长史和主簿,配副总督之位,总督府开辟十三曹衙门,统管全州政务民生和经济,其中为户曹,农曹,吏曹,法曹……”

  这是沿着前朝的官制,加上本朝曾经连番改革的制度,建立出来的全新地府官吏制度。

  有些不伦不类。

  但是……很对孙权的胃口。

  “大吴九品官吏制度,总督也算是封疆大臣,上几品?”

  孙权沉吟了半响,问道。

  “三品,正三品!”

  这一次开口回答孙权的次辅朱治,他沉声的说道:“总督是地方最高管理着,在地位上已经超越了司部衙门的司长,仅次于内阁大臣和各部尚书的地位之下!”

  大吴的九品官吏的制度抄袭魏朝陈群建立的制度而来,但是经过的很多改良,比曹魏朝廷那一套笼统的制度不可同日而语,和后世的大明朝制度很相似。

  当然,其中孙权在顾雍建立九品制度的时候,其中还赋予了其中后世的现代政府官制的制度优点进去。

  官吏品级和军方将士的军衔作用力是一样的。

  内阁首辅是正一品。

  次辅是从一品。

  内阁大臣为正二品。

  内阁之下,八部衙门的尚书为从二品。

  “总督是正三品,副总督是从三品,总督府各曹衙门的主司是正四品,副司为从四品!”

  顾雍补充说道:“一州之下,大城立通守,通守之位为五品,小县附大城而管治,立县长,县长基本上是正六品,县城之下有小镇,乡村,镇长是七品,乡立里长,九品 。!”

  “从初步看来,你们的规划很有条理!”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问:“有一个问题,在年底之前,吏部能完成对新规划的地方疆域的官吏审核和补充吗?”

  “这个恐怕不行!”

  顾雍闻言,沉思了半响,却摇摇头:“陛下,如此这么大规模的官吏调动,基本上是大乱的目前的地方官吏管理,而且重新上岗的官吏必须要要经过审核,不少还要补充上去,我估计最少要明年才有希望完成!”

  “官,就是民的一个风向标!”

  孙权斩钉截铁的道:“无论是一州,一城,还是一个小县城,主事官吏的稳定,才能让下面百姓的民心安定,这方面刻不容缓,朕不管吏部怎么去做,必须要尽早完成,中原刚定,大吴的百姓不能乱!”

  “是!”

  顾雍点头,沉稳的说道:“陛下,我吏部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之内,完成各地官吏的审核和补充,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嗯,今天的会议就到此这里了,你们内阁的这份地方规划制度,朕允了!”

  孙权看看窗外的天色,背脊的腰杆立直,面容正色,目光变得凛然,对着内阁群臣一扫而过:“但是在实施地方规划的时候,朕希望你们的手段能平和一下,不要引起百姓反感,让新旧地方制度能平稳的过渡,一旦有矛盾,尽可能的用柔和手段解决,绝不可引起地方百姓的过烈反弹!”

  现在的大吴朝还不算稳定,要是因为疆域重新划分的事情,倒是民心大乱,就是得不尝试了。

  “陛下说的是,内阁在这方面也很重视,我们已经商议了一番,此次规划疆域,必然引起地方的一些动乱,所以内阁会成立一个疆域规划小组,专门负责此事,我会以次辅的身份,亲自率领内阁组成的规划疆域小组,去到各地巡视,落实疆域规划的政策,安抚民心,绝不会让民心动荡起来!”

  蒯良站起来,对着孙权沉声的回答说道。

  他已经老了,算是内阁之中最老的大臣,在精神之上他甚至比不上张昭,这算是他在内阁主导的最后一次大行动,他绝不容许其中出什么差子。

  在他估计,最多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他恐怕就要从内阁退下来了,他想要在这个时间之中为蒯越增强影响力,让蒯越日后能顺利入阁的话。

  这就是他蒯良唯一的一个表现的机会。

  谁若是在这时候挡路,他绝不客气。

  “很好!”

  孙权斜睨了一眼蒯良,满意的点点头:“此事朕就交给你了!”

  “臣,绝不负陛下所托!”

  蒯良坚定的说道。

  “对了,朕还是有件事情,认为内阁是需要有一个准备!”

  孙权沉思了半响,目光凝视户部尚书鲁肃:“如今中原已定,如果各地疆域重新划分出来,内阁还需要准备做一次全国人口的统计!”

  “陛下,此事户部已经着手准备了!”鲁肃连忙道。

  “有准备就好!”

  孙权目光一亮,露出了一抹笑容,他站起来,淡淡的说了一句:“散会!”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西面的异动

  时间在悄悄之中,进入了天权元年的六月。

  泰山封禅已经过去半年了。

  封禅仪式爆发的威力也开始渐渐的体现出来,大吴在民心方面节节攀升,结果各大宣传报纸的轰炸之下,如今基本上算是各地民心都认可大吴主天下的地位。

  这一天,江东的天气很炎热,金陵城的头顶之上,一轮烈日高挂,火红火红的一片,闷热的气息压抑这座城池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一丝清风吹拂而过的痕迹。

  “元直,今年的气候好像有些不对,你去提醒工部,他们需要检查各地堤坝,还有,你让内阁方面准备防洪的事宜!”

  御书房之中,孙权盘坐御案首位,翻阅了手中的几分奏书之后,他忍不住解开了脖子上的袖口,让自己喘息了一口气,这天气让他有些难受。

  “陛下的意思是,今年有大洪水?”

  徐庶闻言,心中一慌,放下的手中之笔,连忙从左侧的办公案桌站出来,看着孙权问道。

  “难说!”

  孙权抬头,目光从前面窗口的珠帘看出去,看着那一轮火热的骄阳,道:“进入五六月一来,江东基本上都没有怎么下雨,地面发旱,虽然说这旱情也不是很严重,但是对民生的也影响颇大,而如今马上就要进入七月的梅雨季了,旱情之后要是来一个洪流,今年户部就要大吃亏了,让他们有些准备,也算是有备无患啊!”

  “好!”

  徐庶点头,行礼之后向外面走去,道:“我立刻去一趟内阁,和他们商议一番!”

  徐庶离开之后,郭嘉也从自己的位置上站立起来,走到孙权面前,送上一份奏书:“陛下,西面的雪豹军团准备对安息帝国开战了,这是太史慈送回来的奏书,刚刚从军机处呈报上来!”

  “现在才六月?这么快?”

  孙权闻言,微微皱眉。

  他摊开上面的奏书,在奏书上面,太史慈写了很长一篇,但是全部是废话,就一句是主要的内容,意思是说两大军团已经完成的最后整编,他已经做好的开战的准备。

  “陛下,军机处方面在知道了太史慈将军的意图之后,优先整顿了雪豹军团和海鹰军团,在五天前,军机阁之中负责检阅两大军团情况的军机大臣吕布,已经从西域返回金陵城!”

  郭嘉毕恭毕敬的回禀。

  每一个军团在整顿之后,军机处都会派出军机大臣去检阅一番。

  只有检阅完毕之后,才算是整顿完成。

  吕布亲自去检阅的,也就是雪豹军团的确完成了整顿。

  “我们去战略室!”

  孙权站起来,走向了御书房左侧的一个战略部署内殿,里面都是一个个沙盘,一幅幅行军地图,他站在了安息帝国疆域的沙盘之前,看着上面的一面面小旗帜代表的兵力部署 。

  “对了,敦煌之外的丝绸之路通畅起来没有?”

  “没有!”

  郭嘉站在旁边,回答说道:“目前只是有些商队伍通商,但是主道没通,内阁和军机处都抽不出力量放在这条丝绸之路之上,内阁忙着地方整顿,军机处忙着兵马休整,最少要到年底才能抽出经历,放在这上面!”

  “那我们如今只有海上之路能通向西面战场了!”

  孙权碧绿色的琥珀眸子凝住了一抹冷芒:“要是这一战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我们想要增援雪豹军团,都有些困难。”

  虽然大吴海军打通了海路,但是海上行军,要是运气不好,只要一个浪头,全军覆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太危险了。

  要想大规模的先西面输送兵马,还是靠陆地行军。

  “陛下,这是雪豹军团在整顿时候的兵力资料,以他们如今的兵马,如果步步为营,攻破安息帝国是有有可能的!”

  “五个军,十六万八千将士,可惜因为去年的战役,很多都是新兵军团送过去的新兵和当地征召的青壮,战斗力只有七成!”

  孙权翻阅了雪豹军团整编之后的兵力。

  全军十个军团,编制五十个军。

  雪豹军团不是最强的,但是也不弱,兵力之上还是看得过去,但是很多就是新兵,这会大大较弱雪豹军团的战斗力。

  “陛下,其实在安息帝国的军队之中,也大部分都是新兵!”

  郭嘉分析的道:“安息帝国的兵力在去年和前年的战役之中,损伤很大,老兵战死很多,而且根据锦衣卫的消息,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联合,只是一次性,也就是说,当他们联手把我们的兵力赶出了美索不达美亚地区的时候,他们的联盟就破裂了!”

  “罗马帝国成为了这一战最后的赢家,不仅仅赶走了我们的兵马,还翻脸不认人,把安息人全部赶出了美索不达美亚地区!”

  “罗马帝国的皇帝,在美达不达美亚地区建立的罗马帝国的美索不达美亚行省!”

  “据说,在五月份的时候,罗马皇帝已经班师回朝,主力离开了美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