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东有语:飞鱼服至,绣春刀现,血光冲天。

  在会稽,没有几个人可不知道锦衣卫的存在,贺齐对于锦衣卫也不陌生,而且最近打过一次交道,这一次他贺齐能提前准备,顺利解决斯从和郯县的山越,还是锦衣卫的消息灵通。

  不过他有些想不明白了,锦衣卫怎么就突然征辟自己呢?

  从会稽出发之前,郡守程普接见了他,然后推心置腹的和他说,被锦衣卫看上不一定算一件好事,但是被锦衣卫大都督看上了,就是前途明亮。

  据贺齐所知,锦衣卫大都督,就是孙家权公子,东治侯,孙权。

  孙权的名声在江东可不再锦衣卫之下,在江东,吴侯孙坚麾下长子次子皆是人杰,江东小霸王孙策尚勇,铁骑纵横,战力无双,江东权公子,允文允武,谋略无双。

  ……

  “属下贺齐,前来报到。”贺齐在卫士的带领之下,走进衙门大堂,抬头看着堂上的翩翩公子,立刻恭敬的行礼,道。

  “你就是贺公苗?”孙权眯着眼睛,看着堂下仪表堂堂的青年,道。

  “山阴贺齐,贺公苗拜见大都督。”贺齐点头。

  “起来吧,坐!”

  孙权淡淡一笑,很直接的问道:“吴郡人才不少,汝知道某本大都督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从会稽征辟汝吗?”

  “不知道。”

  贺齐站起来,然后巍然而坐,目光微微的凝视着孙权,从上到下,很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少年,坦然的摇摇头。

  “某给你一个提示!”孙权目光微微一动,道:“汝在郯县最近做的一件不错的事情,这事情不大,但是意义不同,将军府上下都很满意,主公也很满意。”

  “山越!”贺齐灵光一动,脱口而出。

  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郯县长,对于将军府来说,不足为道,能让将军府都重视的,恐怕就只有一个了,山越。

  山越人向来是江东的一大祸害,历年来,丹阳,会稽,豫章,都有无数郡守去剿灭,但是从来没有成效。

  “聪明!”孙权嘴角一咧,站立了起来,道:“汝随我来。”

  在锦衣卫衙门,大堂的一个偏厅之上,有一个大沙盘,上面是江东六郡的地形,如今沙盘已经在江东军普遍的使用。

  “这是沙盘?”贺齐有些疑惑的看着这沙盘,他在会稽的郡守府见过,郡守府的沙盘,是会稽的地形图。

  “没错,这上面是江东六郡的地形,这是吴郡,这是会稽……插上旗帜的都是标明的城池。”旁边的少年韩涛对着贺齐,轻声的解析道。

  “如今江东六郡已定,接下来,我们江东军就要解决江东境内最大的内患,山越。山越在江东也算是根深蒂固,这些年来逍遥山林,没有这么容易解决,要一步步来,但是这个隐患必须解决,毕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山越人要是暴动起来,将军府也吃不消,公苗,汝认为,在江东的山越,哪一些地方最活跃?”孙权解析了一番,指着沙盘上地图,问道。

  “应该是丹阳和会稽。”

  贺齐明白的孙权征辟他来的原因,心中倒是镇定下来了,走上来,深呼吸了一口气,指了指,道:“在丹阳,黟歙地区就是山越最活跃的地方,能聚合几十万的山越,而在会稽,武夷山和东治是山越的大本营,当然,在吴郡,乌程余杭都有山越的出没,不过规模不大,豫章也有,最近新规划的庐陵郡也有,不过要是山越的主力,还是在黟歙地区和东治地区。”

  “公苗,如果是你领兵,想要剿灭这些山越人,你会如何做?”孙权凝视着贺齐指的地方,一边仔细的观察地形,一边问道。

  “很难打,他们长年居于山中,对于大山很熟悉,在山地如履平地,只要钻入山林,我们想要剿灭他们,基本不可能。”

  贺齐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孙权对自己另眼相看,但是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自然会把握,他沉声的道:“某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把他们全部引出来,然后一网打尽,但是这个办法基本不可能,毕竟山越人也很狡猾,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围而不攻!山越最缺的就是粮食,这就是断粮之法,没有了粮食,他们自然会乖乖的出来。”

  “断粮?”孙权心中一震,想了半响,才低声的道:“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要是围山,必然要出动的军队就太多,要想完美的实行这一个政策,就得动用江东军的全部兵力,为了山越,这不合算。”

  “的确。”贺齐点头。

  “贺齐,我给你一个想法吧,我们江东军之中组建一支山地队伍,如何?”孙权记得,好像历史上贺齐能平定山越,在山地战有很大的造诣。

  “山地队伍?”

  贺齐闻言,神色一愣,目光猛然迸射出一抹闪亮的光芒:“大都督的意思是?”

  “没错,就是你心中理解的意思,这是早晚都要组建的,毕竟,我们以后要对付的敌人不仅仅是江东的山越……这些少数民族他们以为山林就是最大的天然屏障,那就错了,为了收服他们,我们就打碎这一块屏障。”

  孙权嘴角一咧,勾勒起一抹萧冷到笑容。

  历史上刘备有一支山地军队,好像叫无当飞军,对付益州窝在大山大林里面的少数民族。

  “山地队伍,山地队伍……”贺齐喃喃自语,心中突然有一抹明亮,要是能有一支擅长山林作战的部曲,数目不用多,五千至一万,足以能把山越从山林之中赶出来。

  山越人没有深山老林作为屏障,就是一支没牙的老虎,还能和精锐的江东军抗衡不成,必败无疑。

  “公苗,有些事情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山越,我们要对他们有绝对的了解,才能打败他们,所以,我打算在黟歙地区地区以锦衣卫的名义,建立一个黟歙百户所,这个百户所会直接受到总衙门的统领,不受丹阳千户所的管辖,它的任务,专门观察山越,你来任命这个百户,如何?”孙权微微一笑。问道。

  “啊?某家?”贺齐微微有些愕然,孙权的思维转的太快了,这不是在说军队吗,怎么一下子就到了锦衣卫了。

  “公苗,你是一战场上的将军人才,我不需要你在锦衣卫发展,只是希望你借助锦衣卫这个部门,来了解山越,明白吗?”

  孙权背负双手,小小身躯之上,气势有些凛然,道:“就算是江东军要组建这么一支山地队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不了解山越,这支队伍也不会到你手中。”

  “贺齐明白了。”

  贺齐闻言,瞳孔微微有些收缩,神色大喜,急忙回答,孙权说的这么清楚,贺齐要是在不明白孙权表达的意思,他就有些太笨了。

  孙权的意思很明显,江东军如今是不会对山越动手的,但是组建这么一直队伍是肯定的,以后对那一个江东军的大将对山越最了解,恐怕这支队伍就会交给他。

  “贺齐多谢大都督培养,某必会竭心尽力,死而后已。”

  孙权这是在给他铺路,他虽然不明白孙权为什么对自己如此的重视和提拨,但是这份恩情,他算是记在心中了。

  ………………………………

  初平三年,九月一日。

  这一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在吴县城外,江东书院之中,一个大校场之中,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四面八方的招生,考核,江东书院如今一共已经接受了超过四千之数的学子,数千学子,同时求学,这等士林盛况,一跃超过了当年朝廷组建的太学的规模。

  今日,就是江东书院正式的开学的日子。

  a

  a

  

第一百五十二章 开学典礼


  吴县城外,江东书院。

  这一座巍峨的书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地方很大,房屋成片,当初孙权建立书院的时候,是按照上万学生的规模来建立的,如今不过容纳几千人,绰绰有余。

  这是书院东侧,一个大校场,一排排的板凳之上,坐着一个个莘莘学子,数千学子这一天都穿着统一的服饰,这是江东学员的校服,是一种蓝白交替,显得爽朗英俊的儒袍。

  这些学子大部分来自江东六郡,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徐州,还有就是荆州的学子也有不少,袁术麾下的豫州的也有零零落落几个寒门士子前来碰运气,这其中还有十几个士子是来自从交州来的。

  这一次江东书院开学,一共是四千一百二十个学生,其中有三百多人是之前就已经入学的,时间不长,自然和这一批加在一起,成为的江东书院第一批入学的学子。

  江东地域的学子,三分之一以上是来自士族,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求学无门的寒门子弟,至于从其他的地方跋山涉水前来的求学的士子,基本上都是寒门子弟,算是奔着蔡邕和免费两个条件来的。

  这是时候,气氛肃严,校场之上,有一个大高台,高台之上,摆着案桌,上百人盘坐其中,今日是江东书院开学之日,将军府和蔡邕的面子,足以让江东士林不少的大人物都来捧场。

  孙坚身为主人家,一袭长袍,坐在中间,长史张昭坐在旁边,其他的将军府高层坐在他们身边,华歆,陆康在其中,孙策和孙权两人静静的坐在一侧。

  江东四大世家的家主,顾雍,陆俊,虞翻,魏腾,一个也没有落下,全部到底也坐在高台上,其他的就是吴郡的一些世家,本地豪强的当家人,基本上都来的。

  其中还有不少江东地带上,声名斐然的儒者,一个个也不远千里前来吴县,他们向来清高,并不买孙坚的面子,算是给江东书院祭酒蔡邕来捧场了。

  这些士族,一个个显得神色优雅,面容淡然,无论他们士族对于江东书院的是态度如何,蔡邕发了帖子,孙坚既然都出席,他们要是不来,就是**裸的蔑视将军府的威压。

  这一个难得的盛况,不要说江东,就算天下也少有,让校场上的数千个莘莘学子的神色有些激动起来了。

  身为江东书院的祭酒,蔡邕一袭特别定制的祭酒长袍,长发梳理整齐,髻在脑后,坐在最前面,面容严峻,特别有精神,仿佛年轻的几十岁,他的双眸通通有神,看着高台之下的状况,目光之中不由得,一抹激动的光芒闪过,数千学子在他麾下同时求学,这个状况,足以让他此生告慰。

  “此盛况,必然开创未来的士林之风,普天之下,谁若此能?”蔡邕心中有些感叹,这一幕让他对孙家多的几分认同。

  在他身边的几十名老师,在盛宪的带领下,肃严的安坐旁边,一个个的神色之中也透露出欢喜。

  高台之上,最前面,有一片开阔明亮的空地,半空吊着一个铁质的超级大喇叭,这是孙权有一个新出炉的好东西,一出声,能镇压四方。

  这时候,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穿着一身江东学院的校服,大步流星的走出来,对着大喇叭,朗声的道:“诸位学子,今日乃是江东书院的开学之日,也是诸位的求学之日,这一个开学的典礼,首先我们邀请,江东书院的创始人,吴侯为诸位发言。”

  徐庶是今日的司礼,他的声音很清爽,通过大喇叭在书院之中不断的回荡着,每一个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数千学子凝视着那一道魁梧的身影高台上站起来,顿时一个个显的有些噤若寒蝉,孙坚的气场太大了,而且长年征战沙场,身上的气息让他们敬昂。

  “诸位学子,某家孙坚!”

  孙坚魁梧的身躯站起来,走到前台,一双深潭般的眸子迸射出锋锐的光芒,扫视台下的一众学子,开始朗声的道:“首先,汝等皆然是相信的本侯,才会来江东书院求学,这一点,本侯谢谢汝等的信任。

  有人曾经问本侯,为什么要大费财力建立江东书院?本侯现在可以清楚的回答诸位这一个问题,本侯不是没有私心,毕竟本侯不是圣人,某希望有一天,汝等都能成才,因为本侯很清楚一个事实,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才会让江东更加的壮大,人才,才是根本。”

  “武将能平天下,读书人才能安天下,汉室无秩,江东混乱,某以十万雄兵平定了,但是想要江东和平强大,江东的百姓安居乐业,就得要有读书人来管理!”

  孙坚的声音犹如虎啸,震动的每一个莘莘学子,他的强大仿佛通过的喇叭的声音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孙权一定要举行一个入学典礼,盛大的典礼,能让人回味无穷,自然出席典礼的孙坚也会深入人心,这一批学子是江东的未来,自然要收心。

  “吴侯殿下,学生有一问,可问否?”校场之上,学生的人群之中,一个青年,站起来,手中有一个小型的喇叭,一般人没有这个胆,不过这是孙权的托。

  “自然可以!”孙坚微微一笑,道。

  “是不是每一个入学江东书院的学子,未来就只能进入将军府效命?”青年面色有些紧张,朗声的问道,这一问题,估计不少的学子都心中有些抵触,一个个目光都凝视着孙坚。

  “非也。”

  孙坚没有发怒,目光清明,沉声的道:“本侯并不是说,汝在江东书院学习了,就一定要加入将军府为吏,江东书院是一所学院,也仅仅只是一所学院,这是一个求学之地,与将军府无关,汝等若是学有所成,本侯自然绝对欢迎尔加入征东将军府,为大汉而效力,为江东的百姓而效劳。

  当然,若是汝等觉得将军府和某家的信念与尔等之信念不合,某亦不强求,自由其发展。”

  “谢谢吴侯殿下解惑!”孙坚这等身份的人,众目睽睽之下既然已经发了声明,不少外来求学的学子,他们的心倒是放心多了。

  “本侯再次给诸位学子一个承诺,江东书院只是一所书院,书院之中,学业为重,祭酒为尊,非将军府而统领,某希望诸位学子能在江东书院这里求学,能在这里学的所成。”

  孙坚的神色很严肃,刚硬的脸庞,轮廓条理分明,他的声音犹如一浪浪的海潮,不仅仅下面的学子感到震撼,就连高台之上,一个个世家之主,大儒都感觉到一股坚定的意念,他继续朗声的道:“如今大汉凋零,天下混乱,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若有所成,就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啪啪啪啪……

  孙坚的话音一落,孙权在学子之中埋下的几个托瞬间就鼓掌,把气氛推到最活跃,一个个学子闻此言,心中激动,纷纷鼓掌。

  “此言大善。”

  在高台之上,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人,更是让孙坚最后收尾的这一句话给震慑到了,对于读书人,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理想。

  “吴太守,权公子,这话不太像主公能说出的话!”

  这时候,张昭闻言,心中一震,突然眯着眼睛,看着旁边的孙策孙权,低声问道。孙坚文武双全,但是武过于文,虽然腹中有点墨水,但是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当然,父亲他说不出来这话,他在背稿子。”孙权耸耸肩膀,微微一笑,道。

  “背稿子?”张昭一愣。

  “那是仲谋昨天晚上写的稿子,父亲今天的每一句话都是按照仲谋的稿子读的。”孙策翻翻白眼,解析的道。

  “那后面那一句话呢?”张昭心中一震,凝视着孙权,问道:“公子,这也是你写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句话,对于每一个读书人都是一种震撼,张昭也是一个读书人,而是一个很出色的读书人,他不例外被这一句话感染了情绪。

  没有一个大胸怀的人,写出这一句话。

  “呵呵呵,这一句话很震撼是吧,我也是这么觉得,这一句话传出去,能让父亲在士林之中,提升几个档次,某决定了,以后这一句话,就雕刻在江东书院的墙壁上,让每一个士子都能铭记。”孙权悠悠然的道。

  这句话的来处他都忘记了,应该是在后面唐朝或者宋朝的一个大儒说的吧,不过内容孙权记得很清楚,就直接借用的,反正抄袭他也不是第一回了。

  一回生两回熟,原来还有些羞愧的,不过现在他对于抄袭这个恶劣的行为,已经没感觉了。

  “公子大才!”张昭长叹一声,他如今对于孙权越发的感兴趣,因为他发现他越来越有些看不透孙权了。

  怎么看,孙权也不像是一个有这等胸怀的读书人,甚至算不上一个读书人,孙权有多少墨水,他也算有些了解。

  “呵呵呵,我那点墨水,不过是偶尔有些感触,你就不要夸我的,张长史,你还是想想,如何收买这几千士子的心吧,父亲这话说的漂亮了,但是这些都是江东未来的人才,未来的江东能不能强大,有一半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某怎么可能把他们放出去呢,让他们投靠其他诸侯呢?不过这事情绝对不能来强,所以只能来软的。”孙权目光一亮,低声的道。

  他不惜代价,顶着将军府责骂,费了这么人力,财力,建立的江东书院就是未来江东政权的人才摇篮,无论学生来自何方,既然来了,孙权都没有打算把他们放出去。

  如今天下,群雄并起,雄才武略的霸主太多了,想要争霸天下之中拿下优势,人才决定一切。

  “二弟,什么是来软的?”孙策闻言,有兴趣了。

  “大兄,这你都不懂啊,就是收买他们的心?”孙权一翻白眼,道。

  “公子,这不好吧!”张昭微微一愕,摇头道。

  “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让你用金钱,而是用思想,给他们洗脑,这一批学子,没有三年,是出不了师的,三年的时间,不够将军府收买他们的心?”

  孙权眯着眼,道:“其实也很简单,子布先生,你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在书院做一个老师绰绰有余,我会向祭酒要一个名誉先生的职位,你以后有空就来给他们上课,上什么课呢?当然是上思想课,所谓的思想课,就是宣扬将军府的好处,这个你拿手啊!”

  “公子,你可真是狡猾。”张昭目光一亮,算是明白的孙权的意思,就是有时间就给这些学子灌输江东思想。

  ……

  这时候,孙坚已经把开学的气氛已经推到的**,他走下来之后,然后蔡邕这个学院祭酒开始上台发言,他的言语刚硬,却显得深邃。

  “诸位学子皆然求学之人,某代表书院,将会以严肃态度,严厉手段,严谨学识来教育汝等……”

  蔡邕的每一句话,都让下面的学子有些感觉到一种学术的氛围。

  a

  a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书籍给江东士族带来的震动


  蔡邕的严肃,让这些莘莘学子感受到了一种肃严的气氛,反而让每一个学子对江东书院更加的有希望了。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就有一种不同的效果,蔡邕可是闻名天下的大儒,他所说的话,每一句都会成为学子们揣摩的对象,严肃就代表认真,认真的教导才让他们学到东西。

  “诸位学子们,吴侯和祭酒的发言,就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学子能在求学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下去,他日能成为国之栋梁,下面我们进入今日江东学院开幕典礼的最后一道环节。”

  蔡邕发言之后,走了下去,徐庶的身影又出现在了讲台,神采飞扬,爽朗的声音通过大喇叭,响彻整个书院。

  “二弟,你还有什么节目啊?”孙策看着孙权问道。

  “嘿嘿,真正的好戏,才刚刚上演,大兄,权保证让今天这里每一个江东士族都震惊。”孙权眯着小眼睛,环顾了一眼高台上的世家士族的掌门人,道。

  “公子所说的是书籍吧?”

  张昭闻言,目光一亮,凝视着孙权,道:“公子,昭一直都有些想不透,汝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书籍,能供几千学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仲谋,关键的时候不可给某掉链子啊!”孙坚心中也没把握,他沉着脸,冷声的道,今天这里聚合了这么多人,个个都是江东金字塔巅峰的人,要是今日这里弄砸了,孙坚的脸就丢大了,

  “哈哈,子布先生,父亲,权既然敢让江东书院一次招生数千,自然就有把握弄到书籍,很快你就知道了。”孙权自信的笑道。

  高台上,徐庶的声音再一次响起来,朗朗的道:“书院,是求学的地方,书籍才是一个书院的根本,一个学院,若是连书籍都不足,那是失败的学院,江东书院既然收了汝等入学,自然就是提供足够的书籍,都抬上来!”

  徐庶的话音一落,将近上百个民夫,挑着长扁担,一筐筐的东西,从书院的后山之中,挑了出来,摆放在了校场的四周。

  “这是什么啊?”

  “难道里面放的都是书?”

  “不可能吧,要是这些都是书,这最少数万本书啊!”

  校场之中,数千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