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瑾的意思就是让锦衣卫直接大开杀戒。

  “陛下,我们很快就要罗马帝国开战了,上百万大军囤积西部,中原空虚,这时候中原之地必须稳固人心,不可大动干戈,不如让神捕司和锦衣卫联合彻查,这样比较稳妥!”

  郭嘉低声的反驳。

  郭嘉的心中很明白,这事情不能让锦衣卫独自去侦查,如果让锦衣卫独立彻查,牵连就大了,锦衣卫想要弄出一个牵连九族的案子太容易了,恐怕这朝廷上下就要大地震了,金陵城的鲜血恐怕就要流到太平洋去了。

  如果有神捕司掺合进来,有神捕司在旁边盯着,锦衣卫的人还能收敛一下,不会弄出很大的牵连来了。

  “来人,传朕之旨!”孙权沉思了一会,大喝一声。

  “在!”

  “朕遇刺之案,立刻交由神捕司来主查,锦衣卫暗中辅助,有证据就给朕直接抓人,没证据的情况之下不许擅动,朕不许朝廷人心大乱!”孙权虽然很愤怒,但是多少还是有些理智的,郭嘉说的不错,现在大部兵力西去,马上就要拉开西部战场的大战,中原绝对不能乱。

  “诺!”

  禁卫军几个将士立刻领着圣旨而去,策马飞扬,向着金陵城八百里加急而去。

  **

  金陵城。

  李儒有大早就进宫了,和程普商议了一下调兵西去的准备细节,中午时分才从军机阁走出来,返回锦衣卫衙门,刚刚在大堂之中坐下,就接到了内卫指挥使廖豪匆匆忙忙的禀报。

  内卫就是昔日的暗卫。

  中原一统之后,暗卫就立刻改革,很多暗子都收回来了,但是这个部门并没有砍掉,反而改革成了锦衣内卫,内卫指挥使还是廖豪。

  “大都督,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啊?”李儒最近日子过的不错,也就渐渐长大的儿子有些折腾想要参军,其他的事情还算是顺,在西方的布局也渐入佳境。

  “陛下昨日在长安遇刺!”

  “什么?”

  李儒面容一僵,瞬间拍案而起:“陛下如今情况如何?”

  “刺客上百,还动用了轰天雷,在陛下进入城门的始终,炸掉城门口,想要活埋陛下,但是陛下身边有剑圣王越,还有武殿死士在,众人相护之下,躲过这一劫,不过应该是受伤了,伤势如何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内卫的眼线可以证实,并没有涉及生命之危,可这伤势应该也不轻!”

  “混账东西!”

  李儒狂暴起来,面容阴森如兵,压抑了数年的暴戾之气一下子爆发出来了:“看来这大吴朝之下的龌蹉我们还没有扫干净啊,居然有人敢去行刺陛下,是我大吴的刀变钝了,震慑不了他们了,还是他们以为我们朝廷不敢大开杀戒啊!”

  他李儒今时今日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孙权。

  孙权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君王,也是一份知遇之恩,还有一个,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能如同孙权如此信任他的人,一旦新君上位,他绝不会稳坐锦衣卫大都督。

  与公,与私,刺杀孙权,就等于要了他李儒的命。

  “还有什么消息?”李儒冷静下来,问道。

  “还有一个消息,魏国公府邸上的曹彰突然失踪了,就在这两天,我已经派人全城搜捕了,但是我怀疑他已经离开了金陵城!”

  “查,查出来就抓!”

  李儒眸子之中划过一抹森冷的杀意,冷声的道:“在这个关头,宁可杀出,不可放过!”

  “是!”

  “还有!”

  李儒面容之上有一抹疯狂:“曹魏旧臣全部进行一级监控,全面掌控他们的行踪,随时准备抓人!”

  “大都督,会不会牵涉太广了!”

  “哼!”

  李儒冷笑:“牵涉太广,我告诉你,如果陛下出了什么意外的话,他们都要陪葬,刺杀陛下是大罪,有一个算一个,让我查到任何一个,都不会放过!”

  言毕,他站起来,道:“你立刻动起来,我马上宫,面见皇后娘娘和军机首尊,内阁首辅他们!”

  “是!”廖豪点头。

  一个时辰之后,李儒进入了紫禁宫,秘密的会见的内阁和军机处的老大,还把如今主持后宫的蔡琰请出来了。

  “本宫如今最想要知道的是,陛下到底有没有受伤?”

  一个偏殿之中,蔡琰身穿凤袍,眸光阴狠,俏脸冰冷。

  “回禀皇后娘娘,锦衣卫的眼线知道并不多,只知道陛下受伤了,但是没有涉及生命!”李儒毕恭毕敬的道。

  “受伤了?”

  蔡琰的粉拳握紧,有些紧张起来了。

  “何人如此大胆,李儒,锦衣卫有没有头绪?”

  张昭冷静下来,问道。

  “目前没有多少线索,但是有一个目标!”

  “谁?”

  “曹彰!”

  李儒道:“陛下刚刚遇到刺,他就是失踪了,目前我还找不到人,初步可以认定,他应该和此事有关系!”

  “曹彰?”

  程普闻言,瞳孔微微收缩:“是曹魏余孽动的手,那么这件事情就牵涉大了,曹冲,陛下身边的郭嘉,目前内阁大臣钟繇,还有关中军团司令张郃他们等人会不会都牵涉其中!”

  曹魏一系,如今在朝中可谓举足轻重。

  以魏国公府邸为核心,孙权身边有个郭嘉,关系不近不远,有些隔阂,但是明显很支持魏国公,内阁大臣钟繇是魏国公的死忠,张郃也是魏国公的爪牙。

  地方之上,北面的好几个州,从关东,关中,到西凉等地,多少总督府之中埋着一大半的曹魏旧臣。

  要是全动起来,这股力量堪比去年的匈奴南下造成的破坏力。

  “目前还不知晓!”

  李儒道:“但是张郃的关中军团应该没有牵涉进去,应为关中军团在西部,这两年也可以和魏国公府邸保持距离!”

  “陛下遇刺,乃是震动国本的大事,此事需保密,若是张扬出去,恐怕朝廷就要乱了!”

  张昭拳头握紧。

  “若是有心人主导,恐怕难以保密!”李儒道:“我入宫的时候,城中已经有些言论了!”

  “李都督!”蔡琰突然开口。

  “皇后娘娘!”

  “你立刻去安排人,先囚禁曹冲,全力抓捕曹彰!”

  蔡琰这个皇后在百姓的印象之中向来温婉,知书达理,性格柔顺,是孙权的贤内助,很少暴露她的锋芒,唯一一次还是在孙伊科举的事情和内阁顶牛。

  但是现在,当她最爱的男人受到了伤害,她的一切柔顺都变成的刺猬的铁刺:“你所怀疑与此事有关系的曹魏旧臣,有一个拿一个,先拿下,只要有证据,就给我杀,我大吴天威浩瀚,稳如泰山,本宫不怕乱,既然有人敢对陛下动手,本宫不介意在金陵大开杀戒!”

  “诺!”

  李儒吞咽了一口唾沫,点点头。

  程普和张昭对视一眼,想要反对,但是面对蔡琰这么坚定的决绝,他们也不敢开口,不然恐怕还真的要和蔡琰对立起来了。

  ****

  次日,金陵城大乱。

  “陛下北上遇刺,已经驾崩了!”

  “胡说八道!”

  “陛下的确遇刺了,不过听说只是受伤了?”

  “那是朝廷隐瞒了实际情况,陛下已经驾崩了!”

  “不可能!”

  “谁这么大胆,居然敢行刺陛下!”

  “……”

  金陵城的百姓听着漫天纷飞的流言,一下子的全乱了。

  “大都督,今天一大早,就有几份报纸在渲染陛下驾崩了,百姓之中也有不少人散播流言,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陛下已经驾崩了!”

  几个指挥使都已经让李儒给召回来了,锦衣卫全力投入此事的追查之中。

  “趁着事态未明,乱我大吴民心,这手段有些低劣!”

  锦衣卫衙门,李儒冷笑:“立刻查,他们在这个时候突然散播流言,那就证明他们不仅仅只是刺杀,接下来还有动作,行刺陛下英爱只是先兆,那么接下来就是……造反了!”

  “不会吧!”

  “他们连陛下都敢刺杀,还有什么不敢的!”李儒嘴角扬起一抹讽刺。

  “大都督,要不要提醒一下军机处,安抚好军中将士!”

  莫从低声的道:“这事情要是牵涉军中,问题大了!”

  “目前在中原的军队不多,都是我大吴精锐,应该不至于,你们盯紧民间,谁若是散播谣言,不用证据,立刻抓起来,任何敢与反抗,格杀勿论!”李儒萧杀的道。

  “诺!”众人点头。

  “还有!”

  李儒递出一份名单给莫从,眼眸划过一抹狠辣:“莫从,你率领锦衣力士,按照这个名单,全部抓起来!”

  ……

  很快,锦衣卫就开始行动了。

  “看来陛下是真的出事情了,军机阁四个参谋,内阁的两个文书,还有户部的李仆射被锦衣卫带走了!”

  “吏部的陈司丞也被锦衣卫带走了!”

  “我们刑部的雷仆射也被锦衣卫带走了!”

  “他们都是曹魏旧臣,一定是曹魏旧臣行刺了陛下,如今连魏国公府邸都被重兵包围了!”

  “也不知道陛下情况如何!”

  “现在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的!”

  不仅仅民间的百姓,连朝廷上下的官吏这时候都变得人心煌煌起来,特别是锦衣卫雷霆出击,一口气拿下了朝廷之上的几十个曹魏旧臣,顿时让他们感觉天好像都塌下来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汉州兵变

  就在金陵城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孙权一份姗姗来此的旨意也随着禁卫军几个将士的到来,传回了朝廷之上。

  “万幸,陛下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

  “也算是虚惊一场!”

  朝廷的几个巨头接到了孙权传回来的旨意之后,算是安下心来了。

  如果孙权真的伤势很重,那么他传回来的就不会是这一份普普通通的旨意了,最少也应该会是一份交代身后事的遗旨。

  如今孙权只是发出这一份旨意,那就证明了一点,在这一次刺杀之中,虽然孙权受了伤,但是伤势不是很重,最少不会危急生命。

  之前仅凭锦衣卫不清不楚的信息,他们一直都担心孙权的伤势。

  毕竟如今的大吴皇朝看上去开疆辟土,无所不往,但是根基还不算是根深蒂固,一统中原之地才几年的时间,而且连年征战,根本无法安稳天南地北的百姓民心。

  能把天下融在一起,能让大吴安稳太平,都是是因为孙权。

  朝廷之上缺了谁都可以,都不能缺了孙权。

  一旦孙权出了意外,那么朝廷之上谁也无法掌控大吴皇朝这个庞然大物,那么到时候大吴朝廷势必是四分五裂,甚至会重新进入诸侯乱世,这是他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陛下的旨意是让锦衣卫和刑部神捕司彻查此事?”

  接到了孙权的旨意之后,几个朝廷巨头静下来心情来,开始召集手下的人,揣摩孙权的意思。

  紫禁宫的偏殿。

  “大兄,有件事情我希望你帮帮我!”蔡琰接待了孙策。

  “皇后娘娘,有事尽管吩咐!”孙策坐下来。

  “之前接到仲谋受伤的消息,本宫有些激动了,所以纵容了李儒的激烈手段,如今看来,朝廷还是需要稳为主!”

  蔡琰微笑的道:“所以本宫希望你能出面,稳住金陵乱局!”

  “我?”孙策皱眉。

  “仲谋不在,如今很多稍小之辈已经开始招摇,说他已经驾崩了,朝廷说一百,道一万,都很难稳住他们的心情,唯有你这个兄长出面,才能让他们安心!”

  “微臣遵旨!”

  孙策想了想,也是,大吴朝廷之中,除了孙权之外,也就是他才算是孙氏皇族的领头羊,这时候他站出来,不管百姓的心中的孙权是死是活,最少能稳住一部分民心。

  当然他这样也很危险,如果碰上一个心胸不是那么广阔的帝王,日后必然会秋后算账。

  不过为了大吴朝廷,他还是愿意去做。

  孙策这个皇上的亲兄长站出来辟谣,在加上内阁宣传司的权利协助,虽然不能彻底的稳住民心动荡,但是效果也是很斐然的,最少金陵城的百姓算是稳住了。

  ……

  内阁。

  张昭亲自面见了刑部尚书高名和刑部左侍郎,神捕司的司长公孙康两人。

  “陛下的圣旨已经回来了,这件事情他一定要撤查到底,而且他让神捕司主查刺杀之案!”张昭开门见山的道。

  “首辅大人,之前朝廷不是打算让锦衣卫彻查吗?”

  高名闻言,顿时有些意外:“如今锦衣卫已经掌控了很多证据,而且他们都开始抓人,从昨天到今天,朝廷之上,他们可是抓了不少人啊!”

  “这件案子,如今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了,锦衣卫辅助,神捕司主查!”

  张昭道:“陛下的意思应该是这件事情一定要查,但是不能让锦衣卫的人牵涉其他的人进来,锦衣卫办案你们都是知道,他们的动作太肆意妄为了,只要怀疑,他们就抓人,昨天他们就已经抓的很多人了,要是让他们继续查下去,金陵城就要血流成河了,陛下应该是不想让这事情影响目前大吴的安定,所以让神捕司主查!”

  “首辅大人,那你的意思是?”高名和公孙康的目光都看着张昭。

  “圣意即我心!”

  张昭淡淡的道:“我已经和军机首尊程普商议过了,目前金陵城以稳为主!”

  “属下明白了!”

  高名和公孙康点头领命,离开了内阁,加快脚步的返回刑部衙门。

  “公孙,此事非同小可,你要亲自带着神捕司精英北上,必须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把这事情调查的水落石出!”

  高名行事果决,对于这件事情没有丝毫考虑,动作很快:“这件事情的调查,既然朝廷已经下令神捕司为主,你可以适当的强势一点,压着锦衣卫,神捕司查案最重要的一点,你的心中应该清楚!”

  “证据!”

  公孙康点点头,吐出了一个词语。

  神捕司和锦衣卫是不一样,锦衣卫有肆意妄为的本钱,他们本来就是孙权亲军,只对孙权负责,神捕司可没有这一份荣誉,作为大吴执法的衙门,神捕司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证据。

  傍晚时分,公孙康带着神捕司的精英,马不停蹄的向长安而去。

  就在公孙康率领神捕精英北上的时候,锦衣卫自然也在行动之中。

  锦衣卫衙门。

  “大都督,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

  衙门大堂之中,站着几个指挥使,一双双目光都看着坐在首位之上,面容有些阴沉不定的李儒,廖豪低声的问道:“这是要撇开锦衣卫,不信任我们还是……”

  “陛下不是冲着锦衣卫来的!”

  李儒却摇摇头:“你们要清楚,陛下和我们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他要维持的是大吴皇朝的安定,这件事情不宜扩张,我们要维持的是陛下的安危,无论牵涉多大,宁可杀出,不可放过,这是不一样的!”

  “那我们抓的人怎么办?”莫从抬头,看了看李儒,问道。

  “先关着!”

  李儒考虑了一番,才道:“不杀,不审,不放,在这件事情没有一个结果,他们这些曹魏旧臣的核心里面就乖乖呆在我锦衣诏狱之中!”

  “是!”

  几人点点头。

  “廖豪,既然陛下的旨意是神捕司主查,锦衣卫辅助,我们要遵从旨意,你立刻就带着锦衣卫的人,北上辅助神捕司查案,给他们提供线索!”

  “诺!”

  廖豪点头,领命而去。

  “莫从,曹彰找到了吗?”李儒问道。

  “有点头绪!”

  “他在哪里?”

  “应该是颍州!”

  “颍州?颍川书院!”李儒闻言,面容一下子变得的有些阴森起来,眸光森冷如冰,声音幽幽:“难道荀文若他是嫌弃命长了!”

  颍州最重要的一个曹魏旧臣就是荀彧。

  荀彧当年不肯归顺大吴,但是孙权惜才,就没有杀他,留下他在颍川书院的教书,这些年他也算是低调,安心当一个夫子。

  “目前还不清楚荀彧有没有掺合这事情!”

  莫从摇摇头:“还有,曹彰在金陵城最后去见的是钟繇,而安排他离开金陵城去颍州的也应该是钟繇,大都督,钟繇我们抓不抓?”

  钟繇和其他人不一样,不是他们说抓,就可以直接抓起来的。

  他可是内阁大臣。

  在朝廷之上,任何的一个内阁大臣,都是朝廷的顶梁柱,一旦抓起来,就等于动摇朝廷军心。

  “在等等!”

  李儒冷静下来,嘴角扬起一抹森冷的弧度:“钟元常是不一样,他如今很得张昭首辅的看重,未来有可能是接替蒯良成为次辅,甚至还有可能进入朝廷议会,这种人如果没有直接的证据,不要擅动,要是有证据,也必须是能一口气钉死他的证据,不然他还会爬起来,到时候就等于给我们树立一个大敌人!”

  蒯良快到了退休的时候了,他这的位置自然很多人盯着,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是吏部尚书顾雍,一个户部尚书鲁肃,还有一个就是内阁长史钟繇。

  钟繇一旦成为次辅,顺利的进入了朝廷十三议会大臣的序列之中,他就等于一步登天了。

  “那我先派人去盯着他?”莫从道。

  “嗯,你必须派人全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他,务必给我死死地盯着他,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旦他反了,牵涉太大了!”

  李儒点头。

  “那颍川方面呢?”

  “荀文若虽然在朝廷之上的影响力不复存在,但是他本身是大儒,在士林之中的关系很好,而且这几年他安分守己,我们如果没有证据,很难动他,而且荀家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荀湛可是封疆大史!”

  李儒考虑了一番,他不是不想拿下荀彧,但是荀彧也不是这么好拿下的,荀彧和鹿门山书院关系莫逆,而且和曹魏旧臣之间也是关系很深,一旦动了他,就等于动了整个曹魏旧臣,他沉声的道:“先把曹彰找出来,至于荀文若,先放一放,只要抓到曹彰,他跑不了!”

  “是!”

  莫从和其他几个指挥使领命离开。

  ……

  就在朝廷安抚信任,孙权暴怒如雷,锦衣卫还是盯着一个个曹氏旧臣的时候,这时候汉州方面突然传来的一则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汉中副总督张鲁突然斩了汉州总督薛州,然后揭竿起义,振臂高呼,聚兵上万,直逼长安城而去。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

  长安城。

  未央宫。

  孙权端坐在前朝所建立的椒房殿之中,手捧一卷有些老旧竹简书籍,看的津津有味。

  这是从未央宫之中搜出来了一本西汉典故。

  大概是汉武帝时代留下的吧,这本书籍讲述的是霍去病的小典故,写这本书的人应该是宫殿里面的官宦,写的是他在宫城之中的所见所闻。

  “这冠军侯也有这么一段风流典故,难的啊!”孙权微微一笑,算是纾解了这两天的压抑的情绪。

  “陛下,这几天时间,北面传来的卷宗!”

  诸葛瑾拱手送上一摞卷宗。

  “行程要耽搁了!”孙权放下手中的竹简,道:“北州,雁州,还有的草原特别行政州的巡视要推辞,你给北面去通告!”

  “是!”

  “对了,子瑜,你认为诸葛均还合适在的雍州吗?”

  “这个?”

  “大胆说,举贤不避亲!”孙权微笑的道。

  “陛下,我认为诸葛均虽然在这事情上有些纰漏,但是他毕竟之前在魏朝旧臣,在对待魏朝旧臣方面肯定有些心软,造成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可也是情理之中的!”

  诸葛瑾细细的道:“但是从他治理雍州的情况来说,他还是一个合格的总督,雍州的展这些年很快,已经开始渐渐的接近吴州,甚至越了比较出色的蜀州和冀州,是我们税赋重地,在关中平原上的开,他也做的很好,钧田事宜他更是处理的很出色,在内阁有口皆碑!”

  “这么说,你同意他留在雍州!”

  “是!”

  诸葛均坦然点头:“一旦丝绸之路完全打通,东西接洽,雍州就当其冲,这里需要一个镇得住的人!”

  丝绸之路连接中原和西域。

  丝绸之力已经渐渐打通,现在可以行军了,再过时日,足以让商队穿越,到时候完全连接起来,就等于打通两地之间的贸易和经济,这将会迎来一次腾飞。

  “陛下!”

  随身侍候的大太监曹阳迈着小碎步,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行礼。

  “什么事情?”

  “诸葛总督在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孙权合起竹简,面容变得严肃而威严起来了:“子瑜,你先下去吧,看着郭奉孝,这件事情皆然牵涉了曹魏旧臣,甚至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