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妾再正常不过了。

  在这过去的半年里,由于自身的各种作为,先后总计得到了600能力点。

  “徐爱卿,”汉帝起身,一脸感激地看着徐珪,“朕还记得,就在前年,是你将朕从国贼董卓手中救了出来,之后又为我大汉剿灭逆贼,清除不臣之人,群臣之中,你当属首功!朕现在封你为征北将军,领扬州牧,封吴侯!”

  “多谢陛下,末将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珪连忙跪拜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镇北升为征北,等于是从三品升为二品,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虽然自己的初衷是自立,不过见汉帝这么可怜,又想到历史上汉帝处处被挟持,顿时心生怜悯,于心不忍,想着做一方诸侯也好,除了权力不像自立那么大,其他方面还是可以的,便决意拥立汉帝,助其复兴汉室。

  “爱卿平身,不必多礼,呵呵。”汉帝笑了笑。

  “谢陛下!”徐珪起身,不紧不慢地回到原位,心里感慨看来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汉帝做了这么多事,都没有白做。

  “徐达,高宠,陈庆之,王彦章!”

  “末将在!”

  四将除了陈庆之,个个体格健壮,精神抖擞,领命而出。

  “你四人功勋卓著,屡立战功,朕依次封你们四人为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多谢陛下!”

  “李文忠,冯胜,花荣,杨志,李逵,周侗,李长庚,徐宁,尉迟恭,索超,杨业,魏延,许褚,甘宁,太史慈,檀道济!”

  “末将在!”这十六将齐齐出列,看起来煞是壮观。

  “尔等各为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

  “谢陛下!”

  汉帝一次性封赏了这么多人,让在场文武都深感意外。

  “项充、李衮、杨再兴、冷夜、吴道、宣赞、赵牧、周瑜!”

  “末将在!”

  “朕现在封你们为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

  “谢陛下!”

  “岳飞!”

  “末将在!”

  “朕封你为偏将军!”

  “多谢陛下!”

  随后又看了一眼,看到傻乎乎的罗士信和一脸凶狠的鲁智深,笑了笑:“鲁智深、罗士信!”

  “在!”鲁智深出列。

  “傻子在!”罗士信嘿嘿笑道。

  “呵呵,朕有意在城中建一座寺庙,以宣扬佛教文化,教化百姓,朕就封鲁智深为国师,罗士信为住持!”

  “多谢陛下!”

  两人退下,罗士信乐呵呵的,鲁智深则不动神色。

  “林冲!”

  “末将在!”

  “朕爱你武艺超群,勤勤恳恳,封你为皇城禁军统领,着手操练五万禁军,拱卫皇城,不得有误!”

  “!”林冲愣了一下,立马跪拜,长跪不起,虔诚万分:“多谢陛下!末将必定倾我所能,为我大汉训练出一支铁血禁军!”

  “呵呵,爱卿请起。”

  汉帝笑了笑,对林冲的表现很是满意。

  “陛下!”

  徐珪皱眉出列,拱手疑惑道:“如今我军兵力不过六、七万,如何能训练这五万禁军?”

  的确,徐珪本部45000人马再加上这半年从各地招募来的士兵,总共也就只有六七万人,若其中五万用以训练禁军,那么徐珪身边只有两万不到的士兵,还怎么继续讨伐诸侯?

  其他武将也纷纷表示赞同徐珪的建议,都表示不可。

  “张爱卿,你怎么看?”

  汉帝见底下一片嘈杂,与自己唱反调,并没感到恼火,而是微笑着询问张居正。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乃训练一支禁军,如今刚立新都,管制松弛,若被乱臣贼子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陛下乃一国之尊,若出任何意外,我大汉亡矣!”

  “呵呵,爱卿言之有理!”

  汉帝起身,笑眯眯地看着张居正。

  突然发现徐珪出列,似乎有话说,便抢先一步,高声宣布:“张居正心系大汉,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且这半年来屡次提出新奇的政见,如今朝中人才稀缺,许多职位闲置,朕就封你为丞相,管理群臣,另外领内阁首辅,协助朕处理政事!”

  “多谢陛下!”张居正面不改色,拱手领命。

  “!”

  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到汉帝居然将丞相这么高的一个官职封给了这个从不露面的儒生,这可是三公之首啊!

  荀彧等人则更为吃惊,但同时不无赞赏,内阁是什么他们从来没听过,但现在听起来就感觉很厉害,大有不明觉厉之意。

  “张丞相。”

  汉帝笑了笑,走上前去搀着张居正。

  “陛下。”

  张居正略显惶恐。

  汉帝又扭头扫视了一眼文官,朗声下令:“荀彧,荀攸,朕封你二叔侄为丞相司直,协助张丞相处理政务。”

  “……微臣领命。”荀彧荀攸暗自皱眉,悄悄地互视一眼,都感觉到了阴谋的气息。

  “郭嘉,戏志才,你二人为丞相长史,丞相征事。”

  “谢陛下。”

  同样,二人齐齐皱眉,心中颇为忐忑。

  “包拯,你为丞相长史,刘晔、和愣朔直鹞┫嗍罚┫嗌偈贰!

  “多谢陛下。”

  这三人都不像前面四个面露迟疑,而是淡然领命。

  “张丞相,朕记得还有武陵、桂阳、零陵、柴桑这四城以及原扬州各郡文武未曾封赏,你稍后传令下去,部将皆为偏将军,太守仍旧原职。”汉帝扭头对着张居正说道。

  “遵命!”

  汉帝又扫视了一眼,见徐珪等人面有诧异之色,心里有些得意,但面不改色,接着封赏,封赏内容让徐珪大吃一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引狼入室,驱狼吞虎


  “呵呵,”汉帝笑了一声,“自黄巾叛乱以来,各郡多位太守离职,因此朕决意对空缺的郡县太守进行任命!”

  “……”

  底下文武叽叽喳喳,议论纷纷,稍微有些政见的都蹙眉沉思,静待汉帝的指令。

  “如今除会稽有太守王朗,其余诸郡多为空缺,暂无太守,有庐江郡,丹阳郡,吴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等九郡闲置,张丞相,依你之见该当何为呀?”

  汉帝说完后便看着张居正,由他裁决。

  “启禀陛下,”张居正拱手,“微臣以为我大汉武将如云,而徐将军麾下猛将甚多,留在秣陵着实可惜,不妨对其进行封赏,他们俱是万人敌,镇守一郡必可保一方无虞!”

  “嗯,爱卿言之有理,”汉帝嘴角一弯,点点头,“那你就说说看,何郡该由何人镇守?”

  “回陛下,徐达为徐珪伯父,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可为庐江太守,并且李文忠,冯胜副之;王彦章横勇无敌,可为丹阳太守,索超副之;陈庆之屡立战功,可为吴郡太守,宣赞副之;高宠勇冠三军,可为鄱阳太守,尉迟恭副之;花荣神射无敌,可为临海太守,赵牧副之;杨志资历深厚,可为豫章太守,岳飞副之;杨业练兵有素,可为临川太守,杨再兴副之;徐宁金枪班独步天下,可为庐陵太守,魏延、许褚副之;李逵麾下严整,颇得兵心,可为建安太守,甘宁、太史慈副之。”

  “好!如此甚好,列位接旨。”汉帝点头,赞同不已。

  “末将遵命!”

  这几十个人齐齐拱手领命,不少人露出迟疑。

  荀彧等人面不改色,心中却已彻底了然:主公的权力被废了!

  突然李逵囔囔道:“陛下,俺铁牛目不识丁,虽然打仗勇猛,但并不会统兵,俺不要做太守!”

  “哦?”汉帝故作疑惑,眼睛微眯,“李将军不要受封赏?”

  “嘿嘿,是呀!俺铁牛只要做哥哥身边一小卒就行啦,去别的地方还没有美酒喝,俺就不去啦!”

  说罢自顾自的看着徐珪大笑,跟个孩子似的,徐珪不由得心中一暖。

  “呵呵,好!”

  汉帝见李逵心无城府,原来是自己多虑了,本以为他是为了徐珪,没想到竟然只知道喝酒。顿时全无顾忌,就改令:“尉迟恭!”

  “末将在!”

  “朕任你为建安太守!”

  “遵命!”

  ……

  听完汉帝的封赏,徐珪很是寒心,满脸颓然,想不到新年第一天,汉帝就以封赏的名义散开自己的得力干将,将自己召唤,招募而来的人才派往各郡,又将跟着自己伐黄巾、讨董卓、平荆南、征扬州的精锐士卒大部分划为禁军,拱卫皇城。

  现在除了文官不谈,将领也就只剩下冷夜吴道李逵了,还有鲁智深罗士信这两个和尚,林冲则就算了,看样子他已经是汉帝的人了。

  徐珪叹了口气,虽说给自己封了个扬州牧和吴侯的职位,但兵权却削了一大半,身边也就只有几个亲信,而且内阁设立后,行政肯定也要先行禀报张居正,经内阁同意方才可以实行。

  ……

  难道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良臣亡吗?可眼下只平定了扬州这一块地方,蕲春还在袁术的手中,中原地区战争的气息愈来愈浓,各地兵马调动愈来愈频繁,整个十三州局势紧张,甚至比董卓乱政时更为混乱,而汉帝这等卸磨杀驴之举,着实让人费解,也让徐珪分外寒心。

  “主公。”突然小三国清甜的声音传来,有如一道酥风,稍稍缓解了徐珪内心的失落。

  “何事?”徐珪在脑海中询问,语气低沉,透露着内心的凄凉。

  “主公,系统监测到由于张居正的政见引起了朝中的变荡,同时引发了君臣不和,岳飞统率增加1点,当前达到102。”

  见徐珪没有说话,小三国继续说道:“主公,汉帝开始着手集权,在过去的半年里,定都秣陵的事已经传遍四海,名声正式传扬,现在可以查看属性。”

  “呵呵……”徐珪惨笑一声,“给我看看吧。”

  “汉献帝,武力:68,统率:78,谋略:79,政治:74。”

  “呵呵,十五岁的汉帝……”徐珪又笑了笑,愈发的凄惨,笑中带着伤。

  “主公,由于汉帝总属性为299,岳飞为369高于汉献帝70点,因此‘精忠’属性爆发,统率,政治,谋略全面上升7点,当前武力:97,统率:109,谋略:95,政治:89。”

  “我擦,潜能激发了!”徐珪听了不由得大吃一惊,一扫颓废,岳飞现在属性爆棚,109的统率是自己这两年里见到的最高的一个!

  顿了顿又摇头自嘲:“呵呵,我现在不过是被削了兵权的落魄之人,就算有个神将在此,又有何用?”

  “报!”

  突然一声疾呼,徐珪忙退出系统,朝中文武扭头看去,只见一身银甲的皇城守卫正奔驰过来,似乎有急事禀报。

  皇城守卫,总计八百人,是汉帝在过去的半年里从扬州境内招募而来,个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一半用以拱卫皇宫,一半用以传令守卫。

  这皇城守卫近前跪拜禀报:“陛下,宫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是平原令刘备,乃汉室宗亲。”

  “哦?”

  汉帝起身,面露惑色,顿了顿下令:“将他请进来!”

  “诺!”

  这名皇城守卫领命飞奔而出。

  不一会儿,一个耳垂硕大,双臂颀长的人进入,徐珪一看,正是刘备,身后还跟着五人,除了关羽张飞本来认识,还有个赤头发的刘唐特征明显,另外两个大汉都不认识,一个气势滔天,不可一世;一个隐而不发,暗藏波涛,不知道哪个是雄阔海,哪个是斛律光。

  “微臣刘备刘玄德拜见陛下!”

  刘备见到汉帝后,打量了两三眼,立马下拜。

  “平身!”

  刘备起身后,挺直身体站立。

  汉帝见刘备样貌略有奇特,也不住地打量着他,顿了顿开口:“你说你是汉室宗亲,不知你祖上何人呀?”

  “陛下,”刘备正色,“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汉帝疑惑,让人取宗族世谱前来检看,见文字众多,便交予张居正。

  张居正接过来,会意,朗声宣读:“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汉帝心中思忖,这样算起来此人是我的叔叔啊!

  顿时大喜,起身笑道:“想不到在此地竟能遇见皇叔!”

  又上前握着刘备的手,仔细打量着他。

  见他气度不凡,波澜不惊,一脸富贵态,且又是自己的皇叔,心里暗思:“徐珪权势过大,国事都不由朕主,所幸张居正为朕排忧解难,情势有所好转,如今又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顿时有心借助他的力量打压徐珪。

  “皇叔,有生之年得见一面,实乃汉室之兴也!”汉帝满脸激动,紧紧地握着刘备的手。

  现在汉帝只想多拉拢一些亲信,一些忠于自己的人,以便巩固、扩大自己的权势。

  “陛下言重了。”

  刘备面无表情,拱手施礼,他如此淡定,让人猜不透内心在想什么。

  (从本书开始小白就有意将刘备写的坏一点,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主旨背道而驰,希望刘备粉不要喷我;我这么写刘备其实也不是无脑黑,而是确实觉得刘备表面忠厚,实则不怎么老实,正如后人所言‘大伪似真,大奸似忠’,嗯,就这样吧!)

  “皇叔,你远道而来,朕岂能不有所表示,现在就封你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多谢陛下!”

  刘备微微颔首,拱手领命。

  “皇叔,你就先留在城中吧,朕要与你好好叙叙!”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会失落?看我穿越者的妙计


  “遵命!”

  刘备再次拱手,突然从袖中掏出一份竹简,上前想要递与汉帝。

  张居正立马拦着,笑道:“皇叔请递与在下,由在下转交便是!”

  “……”

  刘备默默地看了张居正一眼,点点头:“好。”。

  张居正接到手中,掂了掂,才给汉帝。

  汉帝看了看,笑道:“呵呵,公孙将军身在幽州,离此甚远,防御匈奴,不便前来,却以书信告慰,真大汉忠臣!”

  刘备点头赞同:“陛下,公孙将军一心为了大汉,保境安民,麾下部队勇猛无敌,真乃天将军!”

  “呵呵,皇叔所言甚是,现在公孙瓒身居何职呀?”

  “启禀陛下,现领北平太守,前将军。”

  “哦,那朕就加封他为卫将军,皇叔以为如何?”

  “甚好。”

  刘备点头赞同,跟个好好先生似的。

  “对了,皇叔,”汉帝突然注意到跟着刘备一同进来的五人,见个个样貌不凡,除了刘唐稍有痞气,其余四个都气势逼人,便笑道:“皇叔,这五人是你的属下吗?”

  “是的,陛下!”

  “呵呵,朕就俱封为偏将军,日后再论功行赏!”

  “多谢陛下!”五人跪拜。

  “呵呵,”汉帝笑了笑,看了看底下的群臣,“各位爱卿还有何事,如无就此退朝!”

  刘晔出列,拱手道:“陛下,秣陵乃是小县之名,岂能用作一国之都?微臣以为可以更名。”

  “哦?”

  汉帝眼睛一亮,“照爱卿之意,何名妥当?”

  “嗯……”刘晔沉思片刻,说道:“不妨改名‘建业’。”

  “甚好!”汉帝微笑一声,扭头对张居正说道:“张丞相,即日起,将秣陵更名为建业!”

  “遵命!”

  “那么众位可还有事?”汉帝询问。

  ……

  见众人无一人吱声,汉帝心里很是满意,大袖一挥:“退朝!”

  “恭送陛下!”

  群臣齐声送别,随后各自出殿。

  却说徐珪回府,自然是闷闷不乐,的确,先给一个糖吃,再抽几巴掌,换谁都会郁闷。

  “夫君。”

  一声鸣鹂般的声音传来,是那么的动听,亲切,徐珪抬起头,看着挺着肚子的大乔,顿时一扫郁闷:被汉帝针对了又怎么样,我还有妻子,马上还会有孩子,自在的生活也挺好。

  “盈儿。”

  徐珪柔声笑了笑,上前轻轻抚摸着大乔的肚子。

  “夫君,你为何闷闷不乐?”

  大乔何等玲珑,虽然徐珪此时面带笑意,但大乔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强颜欢笑。

  “哎!”徐珪见被大乔看出来了,也就不再隐瞒,叹了口气:“盈儿,汉帝忌惮我权势太盛,虽然封我为扬州牧,领吴侯,但却将我麾下武将尽数派往各郡,又将随我征战多年的士兵大多数充作禁军,哎!”

  这是徐珪的心痛点,自己忠心耿耿,一心扶汉,想不到却被这样对待,顿时再次叹息一声。

  “夫君……”听到这边,大乔也为徐珪感伤,蹙起柳眉安慰道:“夫君,自古不可功高盖主,不然引起陛下生疑也属正常,况且汉帝前生坎坷,自然多一个心眼,你也不必挂在心上。”

  “嗯。”

  徐珪看着大乔绝美的脸蛋,轻轻握着她的玉手点头。

  这时,冷夜吴道一起进入,见徐珪正与大乔商谈,场面有些暧昧,便轻咳一声:“主公,荀彧等人前来拜见!”

  “哦?”徐珪疑惑了一下,松开手说道:“知道了,你们先去吧。”

  “遵命!”

  二人拱手而退。

  “夫君,你可去与他们商量,我一个弱女子无法为夫君解忧,只好在背后默默支持了。”

  大乔微微笑道。

  “……”徐珪心里一暖,上前微微搂住大乔,亲了一口:“知道,夫人不必担心,我且与文若他们商量一番。”

  “嗯。”

  徐珪又看了一眼大乔,才转身而出。

  ……

  荀彧一见到徐珪就拱手:“在下以为,天子认刘备为皇叔,恐怕对主公无益。”

  徐珪见荀攸、郭嘉、周瑜等人个个点头,对荀彧的想法很是赞同,便说道:“汉帝认刘备为皇叔,我又能怎么办呢?而且我现在麾下士兵都被汉帝以封赏的名义派往各地,士兵也都编成禁军,即便心有不满,也无可奈何呀!”

  说完就深深地叹了口气。

  荀彧等人互视一眼,摇头苦笑。

  突然周瑜厉声训斥:“徐伯玉!你只是被削了兵权,却又为何如此颓废?你不记得当初征讨黄巾时,比现在的情形还惨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徐珪看了看旁边瞠目结舌的荀彧等人,又看了看剑眉倒竖的周瑜,当即连连拍掌,谈笑起来:“哈哈!公瑾所言甚善!你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

  周瑜见状,脸色才有所缓和,拱手赔罪:“方才冒犯了主公,还请主公见谅!”

  说罢深深地鞠了一躬。

  “无妨!哈哈!”徐珪大笑一声,扶起周瑜。

  “主公,”戏志才说道:“汉帝虽将高宠等人赶出秣陵,但他们跟随主公作战多年,必定仍旧会听从主公调遣;虽将主公麾下百战之士划为禁军,同样,他们也都心服与你。”

  “呵呵,志才何意?”

  徐珪眯着眼笑问。

  “没什么,主公,在下只是为主公不平而已。”

  “呵呵,不过我倒有一计,众位不妨一听,秣陵一带温暖,眼下虽为年初,然而积雪渐退,想必不出一月,便已开春,到时我想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主公高明!”

  在场谋士齐齐拱手。

  周瑜笑道:“主公真是愈发的机智了,竟能想出此等计谋!天子习武多时,一直未曾展示,主公的请求他必定会答应,一来可以壮声威,二来可以显国威;同时张居正一心只有天子,必定会让五万禁军随侍左右,以保护陛下安全;剩下的只需要主公想办法让一干武将前来啦!”

  “呵呵,正是!”徐珪点点头。

  附上当前徐珪势力表:

  武陵:太守:巩志,将领:邢道荣,

  桂阳:太守:廖化,将领:周仓,

  零陵:太守:刘度,将领:刘贤,杨龄,潘龙,

  柴桑:太守:李世民,将领:孟良,

  庐江:太守;徐达,将领:李文忠,冯胜

  丹阳:太守,王彦章,将领:索超,

  吴郡:太守;陈庆之,将领:宣赞

  鄱阳:太守:高宠、将领:尉迟恭,

  临海:太守:花荣、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