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笑冒牌诸葛-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阵夜风吹来,葛良抬头望向夜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飞鸟夜惊,往南飞行,北方有敌人正往这边运动!

    孟达赶紧跑过来了:“两军相距这么近,小心敌人夜袭。”

    葛良脸上却全是笑意:“太好了,曹休要跑了!”

    他立即让人把王平和徐庶叫过来,对他们吩咐道:“一个时辰之后,不管敌人是否前来袭营,王子均立即率五千军士杀向敌人军营。如果敌人军营已空,则迅速追击。记住,是往冀城方向追击,不要管往东逃窜的敌军。   ”

    孟达在一旁皱了下眉头,所谓穷寇莫追,今夜如果敌人撤退,是主动撤退,就不怕中了敌人的埋伏?

    葛良仿佛知道孟达在想什么,继续对王平道:“记住,万一中了敌人的埋伏,也不要惊慌,收拢阵型,原地坚守,我和子度将随后率军赶到。”

    呵,原来是留有后招,孟达嘴角轻轻一扯,终于轮我到出兵了。

    王平领命:“请大司马放心,这两年的训练,已经可以保证,哪怕只剩下五个人,军士也不会陷入混乱,依然可以成建制进行抵抗。”

    葛良当然放心,这就是他当初让王平训练军队的基本要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军队都不能乱。

    每一个伍长的要求,绝不能只是带头喊一声“杀”或者“撤”那么简单。

    他又对徐庶道:“元直,营中只需留下两千军士,守着战车就行,你带领三千军士,只需跟在逃往上方向的敌军后面,虚张声势,高声呐喊,把他们吓跑就行。”

    最后,他又叮嘱大家:“告诉每一个军士,今夜,敌人就是要连夜撤退,所有的袭击、伏击,都只是为了延缓我们的追击而已,大家不要惊疑,奋勇杀敌即可。”

    曹休准备紧急撤退,但在连败之下,主动撤退也可能造成混乱,何况敌人已经逼得这么近。

    苦思良久,他决定在大军撤离的同时,派出两千军士,趁夜色对敌人营寨发起佯攻。

    大营里,大军都紧急收拾好行当,随即悄悄撤离。

    两千军士走出大营,向蜀营靠近。

    看着天上明月,执行袭击的军士们忍不住小声嘀咕。

    “这么亮的月光,是不是不适合偷袭啊,敌人会不会老远就发现我们啊?”

    “亮又怎么了?亮了就不用打火把。月光再亮,你又能看多远?没有月光,黑夜里打个火把,几里地外都可以看到,你只要转个弯,就可以看到前面敌营的火光了。”

    “不是说无星无月,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才好偷袭吗?那样,敌人就算站到我们面前,他也看不到我们去偷袭啊。”

    “要是真的那么黑,你这么老远摸过去,又不敢打火把,跌都把你跌个半死,还想去偷袭人家?是到人家那里去送死吧!”

    “就是嘛,谁说夜袭就不能有月光?就是要让敌人认为今夜月明,不适合夜袭,才能攻其不备嘛。不知道什么叫反其道而行吗?”

    “谁在说话?不知道我们是去偷袭吗?被敌人发现,你当得起这个责吗?”

    “算了吧,不是说只是佯攻吗?到了敌人营外,还不就是呐喊几声,丢两个火把,吓得敌人缩在营里不敢动,然后我们转身就跑?”

    “闭嘴!我们离敌营这么近,被敌人提前发现了,反过来给你打个埋伏,你就要把大家的命都给害了!”

    领军的牙将把两千人马分成四队,各带几面战鼓,从几个方位悄悄接近蜀军营寨。

    眼看着离敌营不足一里地了,魏将把战鼓摆好,命令众军士作好准备。

    军士们都赶紧把长弓取下来,搭上缠了油布的箭矢。

    有军士打响火镰,把手中火把点燃。

    魏将随即挥动鼓槌,把战鼓敲得震天响。

    其他三处的魏军听到响声,也赶紧擂响战鼓唿应。

    军士们则赶紧都把火把引燃,把火箭点燃,高声呐喊着“杀啊”,冲向蜀军营寨。

    就在这时,蜀营里也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战鼓声,紧接着,营门大开,王平领着五千军士,由手持盾牌的伍长冲锋在前,弓弩手紧随其后,也是高喊着“杀啊”,迎头痛击。

    本来还想吓唬蜀军的众魏军将士,一见对方竟然这么快冲出来,自然是早有准备,立即就把自己吓着了,赶紧射出手上那一箭,然后掉头就跑。

    王平众军早已是憋足了一股劲,乘着月色紧追不放。

    众魏军埋头狂奔,奔出五里地,就奔回了自己家原来的营寨。

    营门大开,他们赶紧钻了进去,顺手把营门一关。

    王平他们毫不犹豫,撞开营门,迅速跟了进去。

    营里果然已经空空如此,除了四围的木栅,里面已经没有几顶营帐了。

    魏军穿营而过,继续夺路而逃。

    王平众军继续紧追不舍。

    前方魏军虽然拼命逃路,却勉强保持着一定的队形。

    王平冷冷一笑,看来,敌人果然还留有后手。

    又追出五里地,果然前方的魏军逃兵渐渐慢了下来。

    随即,路两边的山谷里,突然冲出大量敌骑,直冲王平他们而来。

    前方奔逃的魏军也迅速掉转身来,杀了个回马枪。(未完待续。。)


第287篇 连环计破


    曹休为了保证大军安全撤退,也是费尽了心思。

    派出小股部队佯装夜袭惊忧蜀军,想逼得他们夜里只顾自守只是第一步。

    想着这一次,敌人是五路出击,疑军不断,他自己都不敢相认这么简单的一个伎俩就能凑效,所以,他也想了一个连环套。

    那就是,万一夜扰不成,就索性再给他们布置一个诱敌入围的印象。

    他几乎把所有的骑兵都集中起来了,足有七千多人马。

    他把他们安排在撤退的路上,万一敌人真的放开胆子追过来,这里伏兵再出,给他的前锋来一个围歼战,一定可以让敌人以为他拔营而走,只是为了引诱他们上当,一定不敢再追。

    而为了保证后方这些军士能奋力杀力,不为撤退担忧,他全部安排骑兵,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信心,恶战之后,他们就可以放心追上大部队,不用害怕掉队而只顾自己逃命。

    而且,这七千骑兵由他亲自率领,以鼓舞士气,增强军士们的拼死之心。

    七千骑兵埋伏在山谷里,静静地等待着。

    后方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曹休暗骂一声,这些没用的家伙,按时间推算,几乎是他们刚接近蜀营就开始往回逃了,才可能这么快就退到这里来了。

    听声音,那追击的敌人可不少!

    他耐住性子,月色下眼看着几百自家军士逃了过去,身后追击的蜀军也过去了好几千,才突然一下子冲出来,把敌人截成了两段。

    “杀啊!”他高声叫喊着,给自家军队打气,让仓促追逐的敌军丧胆。

    王平见到敌军果然有伏兵,也赶紧高唿道:“大司马料事如神,早算到有这帮子敌人在这里埋伏。勇士们,坚持住,大司马很快就会率大军跟上来,到时候,就会是我们包围敌人了。勇士们,建功的时刻到了,大家不要害怕,奋勇杀敌!”

    突遭袭击的蜀军被冲为两截,短暂的混乱后,众军立即向中间靠拢,按五人一组方位站好,互相掩护,形成两个长枪阵。

    曹休的骑兵冲击了好几次,蜀军军阵反而越来越严实,并且两队都开始互相靠扰,争取重新集结成一个枪阵。

    月光下冲击的魏军骑兵,许多反而被长枪刺杀,人马全都倒在地上。

    曹休定眼一看,原来追来的又是此前让他的骑兵吃过大亏的长枪阵,忙下令不要强行冲击,只管用弓箭招唿。

    反正那些家伙合持长枪,更加失了灵活性。

    蜀军赶紧蹲下身低下头来,靠着前面伍长的盾牌和自己背上的护甲,躲避敌人箭矢的伤害。

    但他们的阵形,依旧保持整齐。

    魏军放了一阵箭,慢慢的收了手,凝神一听,整个蜀军阵中,竟然没有任何声音了。

    月光下,也看到有任何一个敌人的身影晃动。

    哈哈,难道全都被射死了?

    众魏骑忍不住欢唿起来。

    一些人开始纵马上前,想仔细查看一下敌军的情况。

    等到他们靠近些,隐隐发现那些敌军并不是躺在地上,而是蹲在那里时,才发现事情似乎不对,刚要掉头,就听到王平一声高喊:“杀!”

    众蜀军全都齐刷刷地立起身来,并且立即迈开大步,步调整齐地向敌人冲了过去。

    而整合在阵形里的长弓手,在起身的那一刻,就一齐把早已搭在弓上的箭用力射了出去。

    他们没有把箭射向靠近的敌骑,而是射向还在远处的敌军。

    那些近处的敌人,全都交给长枪兵去解决了。

    围到近处的敌骑,迅速调转马头就跑,蜀军追不上,倒没几个伤着的。

    伤着的,反而是那些此时放下弓箭,静静地看着场中敌军,等着曹休下令的骑兵。

    月色下黑影一闪,一支支利箭落了下来,顿时也射倒了上百骑。

    众骑兵吓了一跳,赶紧退了开去,又开始游走骑射。

    曹休看着急坏了,这一次伏击,虽然也有杀伤敌人,但敌人现在阵势不乱,难以扩大战果啊。

    他甚至有些心虚了,悄悄命令那些堵在敌人后面的骑兵让出缺口来,打算放这些敌人回去算了。

    没想到,敌人竟然毫不领情,依然保持完整的阵形,在他们的包围之下一动不动。

    难道还想要我求你们回去?曹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了,如果打个伏击,都不能把这股子追兵打跑,那还怎么让自家军队安全撤退?

    心一横,他立即下令全体骑兵再次乱箭齐发,并一起向敌人冲杀过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

    葛良和孟达领着大军也追过来了。

    曹休如果再不撤退,就可能会反被敌人大军包围了。

    难怪这些家伙明明占不到便宜也不肯撤,原来是敌人也倾巢而出来相救了!

    曹休无奈之下,只好命令众骑撤退。

    王平他们却不依不饶,立即放开步子,继续高声呐喊着追紧追不舍。

    骑兵跑得快,很快就撇开王平他们,追上了自己的大队人马。

    可是,如今连环计都被敌人破了,敌人已经就快要追上来了,怎么才能保证大军安全撤退?

    曹休只好下令,赶紧扔下辎重和大部分粮草,紧急退往冀城和临渭。

    葛良追上王平,向他询问刚才的战斗情况。

    王平回道:“按照大司马的吩咐,我们遇袭后拼死保持战斗阵型,没有让敌人得手。虽然我们也有好几百的伤亡,但敌人没有把我们吓跑,反倒自己吓跑了。”

    葛良点头道:“我还以为要等到我们来替你们解围呢,倒真没想到,你们自己就把敌人的伏兵吓跑了。”

    这一点王平倒不敢认:“好像,是因为你们从后面赶过来了,敌人才跑的。这一次,敌人的伏兵全都是骑兵,游走骑射,我们想和他们拼杀,也追不上啊。”

    “是啊,这是我疏忽了,早就应该想到,敌人为了保证伏兵能追上大军,必定会派出不少骑兵来。”葛良也觉得可惜,“毕竟,我们现在人少,骑兵都被马超带走了,所以只好委屈你们了。”

    随即他又道:“好了,既然敌人伏兵都没能奈何你们,这时候肯定吓破了胆,只管撒腿跑路了。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去追了!记住,只追逃往冀城方向的敌人!”(未完待续。。)


第288篇 围二缺二


    曹休设连环计保护大军撤退,恰好被葛良识破,众军军心涣散,抛弃粮草军械,仓皇逃离。

    徐庶带领三千人马,紧随曹休之后,擂鼓呐喊,一直追到上之东。

    上城里,马超已经集中了后续的步卒,一见魏军败退而来,趁势从城中杀出,并一口气追到临渭附近,才收军回城,沿途俘获甚多。

    曹休在临渭清点人马,辎重全无,安全到达临渭的兵马,竟只剩下一万出头。

    而被分派出来去保守冀城的一万魏军,被葛良和孟达及王平率军在后紧追不舍,许多人还因为曹休败退,甚至可能关中都可能失守,惶乱之下,私自逃窜关中,最后到达冀城,竟只有七千人马。

    好在终于进了坚城,众人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张既刚从祁山回来,也就歇息了两天,就迎来了狼狈不堪的援军,心中震骇不已,想不到曹休竟然败得如此之快,只好赶紧紧闭城门,安排众军坚守。

    葛良一万多大军到达冀城外安营扎寨,然后派孟达领少部分人马回去,沿路收拾魏军遗弃的物资,回到祁山后,留五百人坚守大营,等待汉中方向援军到来。

    他叮嘱孟达:“子度,你到祁山营后,让后军把辎重器械都带到冀城来,然后,你率两千人马,把西县县城给围起来。”

    孟达忙道:“是不是要我把西县给攻下来?”

    葛良忙道:“先不要强攻,如今连曹休都大败而逃,西县在冀城和上之南,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西县小城,求救无望,希望你可以劝说他们投降。”

    “那要是他们不愿意投降呢?”孟达眉头微皱,这西县未拔,留在他们大军后方,始终是心头一颗刺。

    葛良劝道:“强行攻城,我方总是会遭受较大的损失,何必呢?子度啊,你看你气宇轩昂,才华过人,还担心自己说不动小小西城的守军?”

    孟达听了这话,心里舒畅,领命而去。

    葛良看着他离开,嘴角露出微笑。

    孟达啊孟达,我特意把你带到这边来,主要就是想依靠你的口才,去劝说周边各郡县投降的,可并不是指望你打仗。

    反正史书上记载的你,可以投降来投降去的,心安理得,那你肯定能想出很多投降叛变的理由来,你能说服自己降来叛去,想必劝别人也有一套吧。

    几天之后,祁山大营里的辎重粮草运到。

    马超也留下徐庶和陈银、侯选守上,自己和马岱也率领六千步骑赶到冀城来了。

    他满面春风,对葛良拱手道:“这次真是大获全胜,不仅斩俘过万,而且缴获了大量物资,粮草军械,足够我们用上两三个月了。”

    “哦,两三个月?”葛良担心的可不就是粮草,诸葛亮不是每次都因粮草不济退的兵吗?

    马超连连点头:“就是,我抢在敌军之前袭占上,那里面,可正好刚运来了不少供曹休使用的粮草器械,可惜曹休还没来得及用上呢。哈哈哈。”

    这又是一个意外收获,有城有粮,还怕敌人反扑?

    葛良甚至有些眉飞色舞了:“现在,如果我们能快速拿下冀城,然后拿下西县,就形成了三角之势,就算曹丕再派十万大军来,也不足为惧了。”

    “就是就是。”马超一面回应,脸色却暗了下来。

    冀城可不好打啊,当年他带了一万多人马,围着冀城打了八个月,最后还是因为城里韦康不忍城中百姓太苦,主动投降的。

    而八个月打下冀城,还全靠驻守长安的夏侯渊,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派来一兵一卒的援军。

    这样的运气,只怕难以再次遇到吧。

    而且,不是说现在城里,新增了近万人的援军吗?

    葛良可没打算花八个月时间来攻打冀城,他恨不得八天就把冀城拿下来。

    而城中的张既,现在也正以当年韦康据城坚守了八个月的事,来激励那些惊慌失措的原曹休部下:“我们现在有过万守军,肯定能坚守更长时间,而且,朝廷肯定不会弃我们于不顾,一定很快就会派出援军来!”

    众魏军将士现在也只能这样指望了,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不就是朝廷派来的援军吗?这来了五万人马,还没打上几天仗,就被打得落荒而逃,那下一次,朝廷得派多少人来,才能解得了围啊?

    葛良让马超率军在冀城南门外驻守,每日在城下列阵挑战,却不要去强行攻城。

    而他自己,则领着王平,要从东门发起攻击。

    而南门和西门方向,则一兵不派,只让马岱率领两千骑兵,驻守在东南角上,防止敌人从南门窜出,快速袭击东门的攻城部队。

    马超又郁闷了:“就算不四面攻打,所谓兵法上也是围三缺一,这只守一面,攻一面,敌人岂不是全都可以集中到东门来拒守,那样攻城也太困难了吧?”

    哈哈,马超还讲兵法了?葛良笑道:“骠骑将军既然知道围三缺一,当然知道只所以空出一面,就是为了给守军留一线逃命的希望,不至于全都拼死抵抗吧?”

    那是当然,马超点头道:“都说留一条活路,然后等敌人逃窜时,又沿路分兵袭击,可以事半功倍,可是,我没看到大司马安排人马去攻击逃窜之敌啊,而且,还留了两面活路,更难对逃敌进行追击了。”

    葛良解释道:“骠骑说得对,现在我的想法就是,早日拿下冀城,至于城中守军……”

    张既在城楼上,看着城外蜀军阵势,饶是他足智多谋,见多识广,也是没想得明白,问众将:“这,这是什么意思?哪本兵书上记载,或者那个将领用过这样的攻城方法?”

    那些从祁山逃回的魏将们,现在是想都不愿去想了:“这一次,敌人主帅是他们的大司马,不是那个马超!那个家伙,从来不按常规用兵,谁知道他后面又有什么诡计在等着我们。”

    “就是啊,这一次来陇右,还没几天,五万大军就溃散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坚守冀城和上,等着敌人来攻击我们,倒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第289篇 天水姜维


    众将领几乎全都是说的灰心丧气的话,把张既气得直叹气,只恨手下现在无人可用。   

    这蜀军来的也真是时候,自己年前刚刚和夏侯儒等人平定了各地叛乱,现在各处还是人心惶惶,如今这蜀军一来,加上刘备和马超的英名,各地叛乱肯定会死灰复燃,只能指望朝廷再派大军前来,没想到,派来五万大军,就这么晃一下就差不多没了。

    更恐怖的是,现在蜀军只用几天打退曹休大军,各地叛民必定大受鼓舞,认为即使再有朝廷大军来,也必定会一败涂地。

    他们肯定会认为,现在正是起事响应,向蜀汉邀功请赏的大好时机。

    就现在,这冀城里,说不定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而曹休留下来的这几千援军,又一个个吓破了胆,看起来,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守城,反倒会更助长城中叛民必胜之心!

    唉,大势去矣,谁能来帮帮我?

    还好,有人出来说话了。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站出来说话:“大人,敌人围二缺二,说明他们只是想快速进占冀城,而没有想和众军在这里决一死战的意思。”

    张既忙道:“你仔细说来听听。”

    年青人分析道:“从来就没有围二缺二的攻城方法。两面城门大开,如果城里的守军想要撤离,兵分两路,敌人也难以知道哪边是大军,哪边是佯兵,从而难保实行准确截击,那就无法有效歼敌了。因此,我断定,敌人纯粹只是想占领冀城自守,并不想和我们在这里决一死战。”

    有人反对:“你怎么就肯定他们只是想赶走城中守军,而不是诱我们出城再加以截击?留着两面不围,一旦我们撤离,他们完全可以派出骑兵追赶。我们现在可几乎全都是步卒了。”

    年青人摇头道:“我只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敌人让开的两座城门,一面是西门,一面是北门。大家知道,敌人从南面来,而东面的上现在也被他们占了,如果我们往那边跑,就正是往他们的刀口上扑。”

    立即又有人应和道:“对对对,西面是南安、陇西等郡,还都是我们的地方,而北面,更是可以经广魏郡的略阳县,直接回到关中去!”

    这话一出,众人立即议论纷纷,大堂里嗡嗡嗡响成一片。

    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张既可被众人吓坏了,这算怎么回事,一开始议事,就在讨论可以往哪个方向逃跑了?我要的是坚守,不是逃跑!

    “你,你,你能说说应敌之策吗?”张既希望年青人说点鼓舞士气的话。

    年青人微微一笑:“他们只围城两面,希望我们会弃城逃走,这也就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兵力并不是很充裕。按照此前得到的消息,这次敌人来犯陇右,总共约三万人马,如今他们还要占领上,必定要有很多兵力驻守,以防关中援兵,而祁山、西县他们也要派人防守,所以,我估计,来到冀城的,不过两万人马而已。”

    张既满意地点点头,对众将打气道:“我觉得这年青人说的很有道理,敌人不过两万之众而已,我们城中守军就有一万,又凭着坚固城墙自守,完全不用担心。”

    又问那年轻人:“你说得太好了,你叫什么名字?”

    天水太守立即出来答话:“大人,这是我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