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笑冒牌诸葛-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他会先南门进攻,原来这季节,正是南风盛行的时候。

    这家伙,竟然还在东门玩两天泥巴,害得老夫都忘了这回事!

    可恶,可恶啊!

    城下,葛良见敌军已经四散逃避,便下令停止抛射油料和酒精,只投射噼柴助长火势,投掷乱石阻止敌军靠近这片城墙。

    同时,城下烧起更多的湿柴堆,把浓烟继续沿城墙往两边扩散。

    而此时,那些早就准备好了的士卒,赶紧抬着木笼奔到护城河边,把它们扔到河里去。

    由于笼中装着石块,很就就沉了下去,那河中的暗桩等障碍物,则从笼子的空隙处穿过,一点都不影响。

    随着木笼一个个叠加,很快就在护城河中形成十来条略低于水面的通道。

    投石机开始稍微掉转角度,沿城墙往两头延伸打击。

    而后面已经裹着好几层湿布的军士,则迅速跟进,抬着云梯赶到护城河边,踩着由木笼形成的通道,迅速把云梯搭上城楼,跟着缘梯而上,迅速向城上攀爬。

    云梯的顶端,已经事先用铁皮包好,可以短时防高温。

    而河边,还有几名军士提着水桶,一个一个往准备攀城的军十身上继续浇水。

    率先攀城的军士,除了腰间插着的手弩,背上背着的,也不是武器,而是一桶水。(未完待续。。)


第296篇北门出逃


    由于此前火势大作,城楼烧毁,加上噼柴和乱石齐飞,这时的敌城墙上,由城楼下往城墙攀爬的台阶,已经被死死封住。   

    而十一台投石车分成两路不停的抛石,又基本封锁了敌人由城墙两头往中间聚陇的路,加上又有浓烟和大火的掩护,这些攀爬城墙的蜀军士卒,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率先爬上了城墙。

    他们面对的困难,不是敌军,而是满地还在燃烧的木炭,以及已经被烧得滚烫的城墙砖。

    好在早有准备,全身被淋透了,此前还觉得冷得发抖的军士,这时也是热得浑身直冒汗,靠着双层湿手套的保护,攀住城垛,就爬上了城墙。

    接着,赶紧把水桶里的水往地上倒出一半。

    反正烧了这么久,油早就被烧光了,再不用担心油火蔓延。

    只听“哧哧”作响,城墙顶上立即冒出热腾腾的蒸气,把他整个人都笼罩了。

    来不及享受蒸汽浴,他就把剩有一半水的木桶往地上一放,把双脚泡了进去。

    浇在城头砖面上的水,眼看着就要蒸发干了,他可不想把脚板给烤熟了。

    随即,他立即抽手腰间挎着的手弩,紧张地注视着,周围是否还有敌人在埋伏着。

    这时,第二名军士也攀上了城头,和第一名军士一样,也是把水倒了一半在地上,然后泡着半桶水,抽手腰刀来,四处查看。

    什么也看不到,地面上蒸腾起的水雾和飘来的浓烟,把周围罩得严严实实的。 

    第三名军士也上来了,也是把水倒了一半在墙面上,却把剩下的水倒在城垛上,冲前面这两人喊道:“别看了,这么热,要是敌人还躲在这里,只怕早就变成烤猪了!”

    第四名军士跟上来了,他先把半桶水倒在城垛上,却把剩下的半桶举起来,从头上淋下,冲着前面那两个道:“好了,都浇了好几遍水了,地面已经没那么烫了。”

    那两人看看地面,淋湿的地方,果然不再冒蒸气了,赶紧从桶里抽出脚来,也把剩下的水从头淋下,把已经快被烘干的衣服再淋湿一遍。

    第四人哈哈一笑:“我不从没见过,用洗脚水洗头的。”

    第五人也爬上来了,却是他们的伍长,看了看地面,也不管他们说笑,却迅速把自己那一桶水全倒在了垛口上,然后,掀开身上包裹的湿布,就从腰间取下一捆长绳,绑在桶把手上,立即放下城去。

    这四人也赶紧跟着,把身上的长绳解下来,把桶捆上,再放下去。

    而城外墙下,几名军士赶紧或伸出手,或伸出长钩,把桶拉过来,装满水,然后拉着长绳用力扯了三下。

    城上的人感知到了,立即手上用力,把满满一桶水提到城上去。

    嗯,敌人的护城河,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嘛。

    随着攀上城墙的军士越来越多,城上被水淋湿降温的区域越来越大,蜀军已经有长枪兵,短刀兵,弓弩手,各种步卒俱全。

    他们开始齐声高唿:“救火啊,救火啊!”

    而在烟火的那一头,以及墙下的城内失火区,守军也还在高唿着“救火”,比他们要忙活得多。

    葛良估摸着差不多了,便让所有的投石车,都只向东面进行投掷。

    同时,让后续攀城的士卒,给城上的蜀军下达向西攻击的命令。

    城下西面的烟火,也立即停止。

    众军士开始抓紧时机,以更快的速度向城墙上攀爬,增援前面的军士。

    一名蜀军牙将攀上城墙,立即把大部分士卒组织起来,开始沿城墙向西面攻击,口里却不是喊打喊杀,而是领着大家高喊:“敌人已经攻进城啦!大家赶快从北门逃命啊!”

    很快,不但城墙上,就连城内,也开始有不少人开始高唿:“马超的人马打进来了!不想死的,赶紧从北门逃啊!”

    被大火和乱石逼得节节后退的魏军守卒,早就已经心惊胆颤,勐然听到烟雾中城墙上和城中的唿喊声,就像被人提醒了一样,许多人立即扔下手中兵器,快速向城墙下跑去,要抢先出了北门,夺路逃回关中去。

    蜀军从烟雾中冲出来,一面冲杀,一面却依然高声提示敌人,要想活命,赶紧出城。

    张既一听到敌人的叫声,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可是,面对早无抵抗之意的众军士,他是怎么都组织不起抵抗来了。

    这帮被敌人打得失了胆志的家伙,果然帮不了自己,而是敌人的帮手!

    守城守城,这才守了几天?就自己乱了阵脚,硬生生把城给丢了。

    要是齐心,就算小股敌人攻上了城墙,大家拼力抵抗,也完全可以把他们打回去!

    而这时,身在西门外的马超所部,也开始架起云梯,正式发起进攻了,那边也是一边攻打,一边劝人北逃。

    张既在城墙上,看到城中已乱,大势已去,长叹一声,要回自己的府中去。

    他,不想逃了。

    其实,从当初那几千人逃回冀城时的狼狈相,他就想到冀城可能保不住了。

    靠着这些在敌人手下屡屡战败的人来保城,也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因为,既然连他们都这么快就一败涂地,朝廷,是不可能短期再派出大军来救了。

    而这一点,偏又被敌人反复提醒!

    这样的敌人,实在是把城里那帮家伙看透了啊!

    冀城的北门,涌来无数的魏军和百姓,高喊着:“快逃!快逃!”

    守门的军士被这气势吓坏了,不敢阻拦,反而立即混进溃逃的人群,跟着一起跑。

    不管怎么说,谢天谢地,敌人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

    他们从北门逃出,很快就想起,北门正对着渭水!

    完了,难道,这北门,也是敌故意设下的陷阱?

    不是不是,渭水河边,这时竟在停着许多空木筏,正好可以供他们渡河之用。

    谢天谢地,老天爷真是开眼,竟然在这时候给他们送来了木筏!

    只是人太多,木筏不够用啊,大家争先恐后往木排上挤,抢先上了船的军士,管不了后面的人,撑杆就走。

    许多人只能攀在木排边缘,又被上面的军士用脚踩手指,用刀砍手,无奈只得脱手,游回到岸上。

    他们现在很后悔,为什么不早一点从西门逃走。(未完待续。。)


第297篇河水留人


    正在这时,混乱的人群中有人高喊道:“祁山大败,冀城两天就被攻破,汉大司马诸葛用兵如神,汉皇刘玄德又深得民心,迟早要恢复汉室,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既然都是败,不如趁早归降!”

    立即有人高声接口喊道:“是啊,冀城有将近一万人的守军,都两天就被攻破了,整个陇右,还有哪座城比冀城防守更严呢?只怕这两天一听到消息,都会争先恐后归降,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要是早两天逃走,大军统一行动,还可以指望杀回关中,现在都这样了,只怕过了河也会被别县的军民抓了送来邀赏,不如趁早降了吧。”

    又有人高声道:“唉呀,我们本来是城中百姓,怎么稀里煳涂地也跟着跑出来了?我们家在冀城,又能跑到哪里去啊?离了家,岂不是要饿死他乡?哎呀,我是一时间吓煳涂了!这不行,我得赶紧回城去,守着我家老小呢。”

    那些慌乱中跟着逃出城的百姓和天水郡兵们,恍然大误,立即嚷嚷着转身回城。

    而那些由曹休从中原带过来的魏军,守在河边,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说人家说的对,这一败再败,跑到哪里去也会被打败,不如真的早点投降算了,有的又不肯,说家还在中原呢,得赶着回家去。

    这时又有人试着道:“他们说了可以从北门逃回去,北门果然没有军队阻拦我们,虽然有渭水相隔,只怕这些木排也是他们安排好的,要不我们试试看,再沿河而上,往西前行,到前面寻找渡口过河吧。 ”

    有人眼尖,指着河中下游方向,惊叫道:“看,那边有船过来了!”

    众人望过去,果然有两个木排逆流而上,正向他们驶来,只是,那上面撑杆划桨的,好像都是蜀军士卒啊。

    天啦,难道他们说话不算数,又派人追杀过来了?

    哦,不,应该不是,每个木排上,都只有五名军士,加起来,也就十个人而已,这么点人,对大家还构不成威胁。

    也不用他们猜测,人家远远地就喊了起来:“喂!你们愣在这里干嘛,怎么还不快点过河啊?”

    这不是废话吗,没船怎么过河?总不会你们还是来帮我们过河的吧?

    随着木排越来越近,蜀军在河中停下船来,看着满岸的敌军,又望向对岸。

    那里,已经有近两百魏军逃上了岸。

    蜀军士卒忙对他们喊道:“喂!那是我们的木排,你们怎么就只顾自己跑了,也不派几个人回来接其他人吗?”

    也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听见,反正跟没听见一样,虽然有人回头张望一眼,却没有一人掉转脚步,停都没停留一下。

    蜀军掉过头来,对岸上大家一摊手:“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可是给你们留了渡筏的,是你们自己人把你们抛弃了。好吧,你们也别急,我们大司马答应过你们,两天之内都可以向北撤离,现在,我们再给你们一个木排,你们自己派靠得住的人过河去,把那边的木排再撑回来,然后分批过河。今天和明天,应该足够你们全都渡过河去了。”

    说完,就有一块木排慢慢靠近岸边,真的就上了岸,随便找了一名士卒:“这位兄弟,我们就把这个木排交给您了,您可要记得把对岸那些木排都撑过来,把他们接走啊。”

    在水中的那个木排,转身往下游去了,临走时,又告诫岸上众人:“记住我们大司马的话,现在想活命,只能从此北上了,上游和下游,我们都已经派大军封锁。闹成这样,只能怪你们自己,没有提前一两天撤离。”

    上了岸的五名蜀军,身处在敌军丛中,也毫不畏惧,昂首挺胸,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敌人中穿插过去,往冀城北门而走,同时招唿道:“如果有愿意归顺我们的,可以随时回到城里去,只要在城门口作个登记就可以了。”

    等走出人群,他们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勐然回头,再次提醒道:“对了,我们大司马说过,不许劫掠百姓,如果发现有抢劫百姓的事情发生,我们将会派出骑兵进行追剿!”

    另外一人接口道:“哦,还有一件事,我们大司马让我们告诉你们,就是如果你们走得太慌张,忘了备带口粮,等今天我们在城内肃清整理后,明天可以到北城门口来排队领取几天的口粮,也省得你们饿肚子。”

    众人都呆楞楞地看着他们几个回去,半天反应不过来。

    最先反应的,就是十几名魏军将领,他们可没把那名士卒当回事,赶紧冲过去要抢那木排。

    木排只有一个,十几个人争执起来,都要先过河去,谁也不肯先让,几乎要拔刀相向了。

    最后,还是按平时官秩大小,官大的先上了木排,一个可载十几个人的木排,挤上去的,全是大官,连侍卫都没能带上一个。

    几个人说好,轮流杆划桨过河。

    等木排离岸,眼看着就要靠上对岸了,一帮人突然又大眼瞪小眼,骂自己真是愚蠢,这么抢着上来干嘛,这过来了,想要把自己人马也带过来,还不得自己再找木排撑过河去接?

    刚才只想着要尽早过河来,以免生变,可如今过了河来,还不是要再回去?

    一群人中,有聪明些的,赶紧去找了个木排,又迅速往回划,争取靠着这块木排,早些多接过自己的部下来。

    有几个,本没心思去管那些滞留在南岸的士卒了,可看着别人回身了,仔细一想,没了部下,一路上能安全逃回去吗?一路上怎么也得找些人来供自己使唤啊!赶紧也跟上,去找了木排,回到南岸去。

    然而,仅凭十几个木排,渡人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接了几个来回,每人大约有了百十来号亲近侍卫后,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大家终于失去耐心,生怕敌人生什么变故,一个人带头,剩下的跟上,各自留下几名士卒继续渡人,自己带着人马抢先跑路了。

    那些还滞留在南岸的士卒,本来就惶恐不安,一见将领们抛下他们自己先走了,立即就骚乱起来。

    立即就有人在里面带头喊道:“他们不管我们的死活了,我们还是到城门口去投降算了吧,保住性命要紧!”

    而这时,城中蜀军正好也派人出来迎接他们了:“大家等了一天了,早就饿坏了吧,不如就到城门口去,一起吃个饭吧!”(未完待续。。)


第298篇天水人心


    当南门火起,浓烟迷漫,城里陷入一片混乱时,蜀军趁乱迅速进入城内,打开城门,把城外的葛良和马超等大部人马迎进城内,抢占粮仓库房,驱赶和劝降城内守军。

    姜维因为受到那些由曹休派来支援,代表着中央朝廷军权的将领们的排斥,也只能在张既的安排下,带领郡兵在东门砌墙防御。

    当天明时分,他登上城墙,正准备询问军士,敌人有什么动向时,一眼就看到,东门外的敌军,已经撤离得所剩无已,只剩下约一千步卒,手执兵器在那里盯着城楼外,昨天那密颏麻麻的队伍,竟然已经离开这里了。

    不但人不见了,所安装好的投石车,也不见了踪影,只有那堆得高高低低的十几座土丘,倒是依然伫立在那里。

    还有堆积在城门口那泥巴,依然把城门封得死死的。

    人呢?投石车呢?都到哪里去了?

    军士直摇头:“不,不知道。”

    “你们在这里值守,怎么能不知道?”姜维要生气了。

    军士感到莫名其妙:“大人,每天将黑的时候,他们都会撤军,把投石车拖回去的呀,他们今天怎么现在还没来,我们就不知道了,不会是睡死了吧?”

    哦,对,姜维一拍脑门,不是敌人不见了,而是今天敌人还没来。

    但是,昨天天刚亮的时候,敌人就已经出兵了啊,就已经开始玩泥巴了啊,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还没来呢?

    哦,对了,敌人说过,今天开始,就要封锁西门了,难道说,他们把东门堵踏实了,就又跑到西门去玩泥巴,准备把四门都封了索性把我们困在城里,做长久围困?

    “你,赶紧到西门去看看,敌人是不是到那边去了?”他对跟随自己而来的一名军士命令道。

    军士得令,撒腿沿城墙向西跑去。

    他走错路线了,是沿着城墙先往北再转西,要是先往南,他很快就能看到南门的动静。

    他不愿意走南门,因为他和姜维一样,看到那些打了大败仗,逃到冀城来,还口口声声说是来救他们的,一副居高临下气势的,那帮子可恶的朝廷援军。

    姜维则留在城上,继续盯着城外的敌军,猜想着敌人到底是要玩什么诡计。

    过了一阵子,去西门的人没回来,倒是城上靠近南门那边有个军士跑过来了:“大人,敌人好像都跑到南门那边去了。”

    “南门?”姜维觉得不奇怪,南门不是一直就有马超在城外挑战吗?本来就有敌人大军啊。

    来人辩称道:“那边今天好像人特别多,而且,我远远看过去,好像看到城下都摆满了那种,那种什么,投石车是吧?就是这两天,一直在东门丢泥巴的那个东西。”

    那就是了,看来敌人要把主攻方向换到南门去了。姜维抬脚要走:“你们俩个,跟我过去看看去。”

    “大人,还是别去了吧。”那两人不太情愿。

    姜维忙问道:“怎么了?”

    两名军士互相看一眼,迟疑着劝道:“大人,那边都是那些朝廷来的大将军们看着呢,用不着我们操心。您要是再去操心,反正也落不到好。”

    这话刺痛了姜维,是啊,前天的事就在眼前,再过去,真是自讨没趣。

    那两名军士趁势又说道:“敌人在这边堆了两天的土山,又抛土封门,眼看着越堆越高,他们应该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了吧,说不定等下子他们大军突然又杀回来,攻打我们东门,到时候,到时候……”

    真是说得太有道理了!姜维不能不认真考虑,自己出了几次主意,反而吃了大亏,这时候还到那边去操闲心,回头却自己丢了东门,可真要毁了一世英名了。

    哦,自己现在还没什么名,而是毁了父亲的英名了。

    可是,他也对那帮子朝廷来的将领们看不上眼,认为那帮家伙,被敌人打得落荒而逃,躲到冀城来,反倒在自己人面前趾高气扬的,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托以重任。

    军队作战,需要战士勇敢,斗志旺盛,军容整齐,这些,在那帮子人身上根本就看不到了。相反,倒是在城下那些敌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至。

    看那些敌人,面对自己出城冲击,不惧不乱,无懈可击。

    甚至连他们大声笑着朝城上喊那些不着边际的话,都是那么整齐有力,更可休现出他们训练有素。

    而且,自己每出一招,人家似乎都早有准备,一副胜在握,信心百倍的样子,只怕自己能守好东门,就不错了。

    可是,如果敌人真的全力去攻打南门,自己都不过去关心,救援,那冀城岂不是更加岌岌可危了?

    “唉!”去,还是不去,这真是一个问题!姜维两手互捶了一下,一声叹息。

    两名军士又互相看了看,再对姜维道:“大人,就算要去,也要等那边真的被敌人攻击,快要守不住了,我们再去也不迟啊。”

    对对对!姜维也想通了,让那帮家伙再尝尝苦头,再杀杀他们的威风,彻底灭了他们到冀城耍派头的底气,到时我们再去相救,说不定还可以促成他们听从自己的调配,让自己可以指挥几千上万人马,冀城就有望守住了!

    他终于轻轻一笑,心安理得地趴在城楼上,数着城外的人数打发时间,等待形势变化。

    数了一阵子,只听到南门那边似乎动静大了,赶紧又调头去看。

    就看到那边,似乎又在重演前天东门这边的一幕──城门楼烧起来了。

    众军士全都回过头来,紧盯着南门那边,倒真没有一个人有要过去的意思。

    眼见着南门烟火大作,姜维又按捺不住了,又想赶过去,又劝自己别急,双脚却情不自禁地往那边慢慢靠近。

    突然之间,他听到了一段让他惊骇不已的对话。

    那是几名军士,靠着城墙内侧,一边远观南门动静,一边小声嘀咕:

    “今天这火,好像比前天我们这边烧得厉害得多啊。”

    “嗯,够那帮子朝廷大人们受的了。”

    “烟火那么大,人哪里能靠近,烧死他们几个才好。”

    “就是,让他们再多死几个,免得在城里还要受他们的气。”

    “话可不要这么说,没了他们,光靠我们自己,也根本就守不住冀城啊。上一次马超一万人来,打了八个月,这一次,没有这些朝廷大军,敌人又不止一倍,说不定一个月就被他们攻破了。”

    “难道有了他们就守得住了?你们没听说,他们五万人,打人家三万多人,都被打得屁滚尿流,跑到我们这来躲难的吗?什么救援守城,我看纯粹就是来找我们保护他们的,却偏要装出一副是我们欠了他们的样子。”

    “就是就是,我看这城是守不住了,不过,守不住就守不住,反正没听说过刘备他们那边有什么屠城的说法,也没什么被包围了才投降就要斩首的说法,听说如果让刘备来统治天下,税赋要轻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