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街形薇扔旅停勒讲芫蠼暮钤ā⒉芎椴宦湎路纾疵挥星籽奂豆奈湟铡9识反惹胝街螅谌撕苣醯亟馐渍饺酶颂反取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流武将们的捉对厮杀

    只见太史慈胯下一匹黄骠马,手中一杆无回枪,背上两把手戟,英气逼人。

    颜良本以为何咸会派遣赵云出战,或者,至少也应该是张辽、魏延、文聘之类名声在外的大将出战,没想到,竟然是一位籍籍无名之辈。

    “来将通名,颜良不杀无名之辈!”颜良手持白虎弑神刀,傲然指向太史慈。作为经历过西园八校尉之争的老人,颜良以勇武著称,成名已久,倒也有这个资格。

    “某,东莱太史慈也!”太史慈大喝一声,策马上前,挥动手中的无回枪直取颜良的要害。

    “贼将,好胆色!”颜良赞了一声,手中的白虎弑神刀却没有丝毫的延迟,策马与太史慈战成了一团。太史慈弓马娴熟,此前名声不显是因为窝在了北海孔融的麾下。孔融一介腐儒,又对寒门士子、武将多于鄙夷,故而太史慈纵然屡立战功,也是一员小吏。若不是曹操攻占了北海,逼得孔融迫不得已启用了太史慈,太史慈早就准备南下豫章郡投奔自己的老乡,也是汉室宗亲的刘繇。

    二将一枪一刀,战了四五十个合不分胜负。

    袁绍深知颜良的武艺,本以为吕布投效自己之后,天下再无人能击败颜良,派出颜良就是想提振己方的士气。没想到,南阳军随随便便出来一名将领,就能与颜良战得平分秋色,这让袁绍的信心大挫,面子上也不好看。

    “贼将!看戟!”战场之中,突然出现一些变化。太史慈在一个回合结束之后,突然拔下背上的一支小戟,返身朝着颜良的后背甩去!颜良匆忙回身,一击劈砍挡住了飞来的小戟,回气的节奏却被这一击小戟打断。太史慈的无回枪如影随形般紧逼了上来,颜良陷入了缠斗,还落入了下风。

    曹操亲眼见到了太史慈的勇猛,才明白为何夏侯渊与曹洪的北路军被会他阻挡在琅琊郡寸步难进。正所谓“将乃兵之胆”,有太史慈这样的猛将率领,曾经的北海军固然算不上精锐,却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怂兵。

    “大哥莫急,文丑前来助你!”文丑见到颜良处于劣势,心中焦急,得到袁绍的首肯之后,手持绿皮蛇纹枪,纵马上前助战。

    “败军之将,安敢言勇?”赵云见到文丑,嗤之一笑,挺着亮银枪上阵接过了文丑的绿皮蛇纹枪。想当初,赵云初与何咸相识的时候,需使用计谋,使出了凤凰枪法合璧才能击败文丑。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尤其是两次与吕布的交战,让赵云的白鸟朝凰枪法突飞猛进,现已经晋入大成的境界。而赵云本人的武艺,也随之晋入了一流武将的行列,与文丑已经不相上下。

    “敌将张辽,害我兄长性命,可敢与我一战?”就在颜良与太史慈,文丑与赵云,四员战将捉对儿厮杀的时候,曹军这边终于也忍不住出手。夏侯渊在得到曹操同意之后,手持双刀上阵溺战。

    “夏侯惇刚勇忠烈,令人钦佩,可惜跟错了主公!”张辽策马而出,顺便将夏侯惇的麒麟牙枪扔给了夏侯渊。

    “战场之上,我等各为其主。夏侯惇的尸首如今就掩埋在鲁山脚下,这是他的兵刃,你取回之后好生祭祀他吧!”

    夏侯渊为之一愣。张辽虽然杀死了夏侯惇,但看样子似乎对夏侯惇的评价很高。看着架势,想必夏侯惇死前,张辽肯定劝降过,但无果。是啊,如果当初被并州飞骑伏击的是夏侯渊,夏侯渊会选择投降吗?当然不会,结局肯定是和夏侯惇一样,身死陨灭罢了。

    夏侯渊策马上前,接过了夏侯惇的麒麟牙枪,又唤来自己的亲卫将麒麟牙枪收好。冲着张辽抱拳道:“沙场征战,生死各安天命。广威将军的心意,夏侯渊心领了,但于公于私,这一战不可避免!请赐教!”

    张辽也不啰嗦,月牙戟一舞,大喊一声:“请!”

    夏侯渊手持双刀和张辽战在了一起。

    颜良那边,太史慈与其久战不下。期间,太史慈又飞出了第二把小戟,差点就劈在颜良的脖颈之上。袁绍见斗将占不到便宜,便令张郃、高览各引五千冀州军,开始冲击南阳军大阵。何咸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文聘军中的一万南阳连弩手出击。一万连弩手在刀盾手的掩护之下推进到阵前,万弩齐发,袁军的手盾根本不足以抵御连弩三轮齐射。张郃、高览领兵往东退去。何咸见状,派庞德领五千飞骑军掩杀,袁军大败。幸亏曹洪率领一万兖州兵结密集阵行,三千弓箭手数轮齐发,才阻断飞骑军,救下了袁军。

    袁曹联军首战不利,后退二十里分别安营扎寨与南阳军对峙。

    审配献计于袁绍:“南阳连弩手万箭齐发威力太强,不可正面强攻。主公可与曹操商议,分别拨兵三万,在南阳军寨前筑起土山,令弓箭手居高临下朝着南阳军寨中放箭。如此一来就可以极大程度削弱南阳连弩手的威胁!何咸若弃中牟而去,我联军便可以驱兵南下,直抵南阳!“

    袁绍与曹操商议之后,皆觉得此计可行。便在大军的掩护之下,复将大营安扎在了南阳军大寨以北数百米处。立好营寨之后,两军便在各自军中挑选精壮之人,用铁锹土担,垒土成山,慢慢朝着南阳军大营推进。何咸见袁曹联军堆筑土山,便命文聘出寨叫阵。本想到,袁曹联军并不搭理,反而在土山之上,布置了数千弓箭手,居高临下抛射南阳军。文聘就算想要强攻袁曹联军的大营都是非常困难。在损伤了数百人之后,文聘被迫退回南阳军大寨之中复命。

    何咸赶紧南阳军召集各级将领召开会议,商议破敌之策。

    马均进言道:“敌军所占者不过是居高临下这个优势,我军也可以大量制造井栏,空中对空中,敌军的弓箭手未必能敌得过我军的连驽手!”

    何咸闻言大喊妙计,遂命马均立即率领工程军连夜赶制井栏十几架。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绍可在乌巢囤粮?

    待曹军将土山垒近至南阳军军寨时,南阳军中一溜排开了十几架井栏,高度与袁曹联军的土山不相上下。只要袁曹联军的弓箭手登上土山,还未等发射,南阳军的井栏这边就有数千名连驽手进行了压制性的射击。土山之上,无所遁形,就算带上了遮箭牌也无法进行有效反击。在损失数百弓箭手之后,袁曹联军不敢再登高射击。

    垒土成山之计失败之后,戏志才献上一计: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南阳军大营之内,号为“掘子军”。

    井栏上的南阳连弩手望见袁曹联军在土山后面挖土坑,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便赶紧禀告了何咸。何咸领着马均登上一架井栏亲自观察之后,马均道:“看样子袁曹联军从空中进攻失败,转而往地下发展。他们想要挖掘暗道,从地下钻到我军大营之内发出突袭!”

    何咸问:“该如何抵挡呢?”

    马均反问何咸道:“主公是想将计就计,反杀袁曹联军呢,还是想踏踏实实地防御,令敌军无用而返呢?“

    何咸好奇道:”将计就计又如何?无功而返又如何?“

    马均道:“如果公主想将计就计,需在大营四周的地面之上遍插铜管,派遣军士日夜监听,可探知敌军所挖地道的方向,提前布置好伏兵。一旦敌军入寨,我军便可瓮中捉鳖。如果主公只是想要防御暗道的偷袭,只需绕着营寨的外围挖掘一条较深的壕沟,便可破了敌人的掘子军。

    何咸思考了一番之后,觉得将计就计之法存在太多的变数,有一些未知的风险,不适合这样的大战。故还是选择稳妥为主,命工程军连夜赶工,在南阳大营之外,挖了一条较深的壕沟。袁曹联军的掘子军挖到挖沟边上的时候,地道发生了塌陷,再难继续,果然应验了马均的话,徒劳而返。

    中牟之战从三月起到五月末,南阳军与袁曹联军小战数十起,大战寥寥。袁曹联军默契地选择了持久战。曹操背靠兖、青两州,袁绍背靠冀州,短时间内联军的粮草无忧。而南阳军四路开战,压力巨大。

    虽说甘宁的南阳水军有扬州北部两郡和徐州作为支持,朱儁的西凉军有钟繇的京兆尹作为支持,徐庶的南阳、汉中联军有汉中作为基地、荆州作为支持,短时间内都没有粮草问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主力战场,何咸必须想办法尽快击败袁曹联军。

    “主公,两月已过,粮草消耗颇重,是时候执行诱敌反击计划了!”南阳军大营中,贾诩对何咸进言道。

    何咸点头道:“此战关键在于一个快字!本将拟亲领飞骑军精锐五千,南阳步卒五千,不要重骑,皆轻骑前行。赵云、太史慈为副将。”

    “主公…”张辽大急,何咸亲领飞骑军出站,怎可落下他这名飞骑军的主将。

    何咸举手打断了张辽:“为尽量争取时间,文远需要坐镇中牟迷惑敌军,不能让敌军察觉我等派军突袭的意图。”

    张辽闻言抱拳道:“末将明白了!”

    何咸继续道:“面甲军也一并留下,持我将旗留在大营迷惑敌军,同时也是护卫军师。得知我军分兵之后,袁曹联军有可能不计后果猛攻大营,诸将务必听从军师调遣守好大营!”

    诸将抱拳领命,张辽气馁,赵云、文聘面无表情,太史慈则兴奋不已。

    “主公,此连环计虽妙,然则诩一直不明白您是如何断定袁军的粮草大营就在乌巢附近?”贾诩如今掌握着南阳军中的所有文书,一切情报都要从他的手中经过,他可以确定南阳军安插在袁曹两军中的细作尚未确定袁军粮草大营的确切位置。战事方起之时,何咸就提到袁绍可能将粮草大营安置在乌巢,那便只有两个可能:第一,何咸在袁军内部安插了级别很高的细作,高到能直接知晓袁军的战略布置。而这位细作,单线与何咸联系。第二,何咸猜的。单凡优秀的统帅,对于战场都会有一种敏锐的嗅觉。在情报信息不足以确定事实的情况之下,只能加入主帅自己的判断。其实,按照贾诩自己的猜测,他也认为袁军的粮草大营应该在白马、乌巢、延津一带,但却不敢去何咸一般断定在乌巢。

    面对贾诩的问题,何咸为之一愣,他还真是猜的。历史上袁曹官渡大战的时候,袁军的屯粮之所留在乌巢,故而有流传千年的乌巢之战。现在袁绍同样屯兵官渡,何咸想当然认为袁绍会将屯粮之所放在乌巢。问题是袁绍现在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何咸。敌人换了,战场也往南推进了百里,袁绍还会一如既往地屯粮于乌巢吗?

    想到此处,何咸心中突然有一种惶恐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不该在大战来临之际产生。

    ”其实本将也是一种猜测,成功率在五五之间。文和可有妙计教我?“

    听到何咸的解释,贾诩点点头。这与贾诩心中的第二种设想不谋而合。

    ”如果是这样的话,诩确实有一计可献给主公。“贾诩命亲卫摊开地图,在白马、乌巢、延津一带画了一个圈道:”假如主公在此之间,搜寻不到援军的屯粮之所,切莫迟疑,立即麾兵东南,进入兖州腹地!“贾诩一边说一边在兖州的济阴、定陶、归德,商邱、梁都画了一条直线,最后进入豫州,从谯县折返颍川。

    何咸闻言大骇,如果不是已经确定贾诩对自己的忠心,这样的计谋简直是在坑主将。

    ”孤军深入敌人后方,没有补给,没有援军,这似乎是兵家之大忌啊?“何咸直言不讳道。

    贾诩嘿嘿一笑道:”孤军深入唯有以战养战!主公麾下这一万人皆精锐轻骑,纵横兖州腹地不在话下。此计要达到的目地,就是尽可能破坏曹操的兖州基地!简单说,就是烧杀掳掠,极尽破坏,迫使曹操撤军回援。兖州乃曹军根基,曹操不可能弃之不顾。“

    何咸一想到曹操得知兖州腹地被飞骑军破坏的样子,就不寒而栗。

    何咸继续问道:“有两个问题:第一,万一曹操心狠,与我军兑子,不顾一切猛攻大营,军师可有信心守住?第二,我军所是在兖州杀戮过剩,将来收复的过程会不会更加困难?“


………………………………

第三百八十八章 贾诩再献毒计 袁曹出兵断粮

    贾诩一脸的云淡风轻道:”第一个问题,袁曹联军若是孤注一掷与我军决战,诩自当领兵退守中牟,任凭袁曹联军围城。南阳与颍川交界之地,北中郎将高顺的三万陷阵营已经建立了数十道大寨,御敌与南阳之外不是问题。所损失的,不过是颍川郡。以颍川一郡换兖州数郡,这兑子,我军不亏!“

    一念而决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百姓的生死。这些,在贾诩的眼中,皆不过为棋局上的棋子而已。毒士的心果然不同于常人。

    贾诩继续道:”第二个问题,曹操意志坚定,麾下军民团结一致。就算主公善待兖州百姓,兖州就会唾手而得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主公毁灭的家园,将来再给兖州百姓重建就好了!“

    ”那再冲突中死去的百姓呢?我又如何让他们重生一次呢?“听完贾诩的分析,何咸心中暗叹,却又不得不承认贾诩的这个补充之计是合理的,也是有道理的。假如真的找不到袁军的囤粮之所,中牟之局就无法解开。中牟之围不解,这些追随自己的南阳军兵将就不得不一直在中牟鏖战、死亡……破坏兖州腹地,瓦解袁曹联军,是何咸烧粮不成之后,唯一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

    何咸点点头道:”本将知道了!中牟就拜托军师了!“

    ”祝主公旗开得胜!我等在中牟静候主公凯旋!“

    ”南阳军必胜!“何咸站起身来,右拳捶胸郑重道。

    ”必胜!“

    ”必胜!“

    所有将领皆站起来低声应喝。

    ……

    袁曹联军中,有细作回来禀告,南阳军近期有一大批粮草自颍川运往中牟大营。

    曹操问:“押运之将是何人?领兵几何?”

    细作答:“押运之将乃庞德,领三千步卒。”

    曹操对袁绍道:“庞德乃浮槎军副将,在南阳军中地位不低,看样子这批粮草数量不小,且对南阳军而言意义重大,故而派出了庞德这样的大将。”

    袁绍麾下谋士许攸也站出来道:“孟德言之有理!行军以粮食为重。南阳军八万困守中牟,每日粮草消耗巨大。这一次的补给,肯定数量巨大。若我联军能派遣猛将引轻骑绕过中牟,从半路击之,断了这批粮草,南阳军必定军心浮动。我联军再趁机溺战……”

    “善!就这么办!谁人愿出战,担此重任?”袁绍拍板道。

    “主公,末将愿往!”袁绍麾下大将韩猛第一个抱拳出列。

    韩猛,字莒子,乃袁绍麾下“四庭一柱“中的“柱”。“四庭”指的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将,也就是说韩猛武勇不凡,仅次于前面四人,可在袁军中排位第五位。

    ”不可!韩将军锐而轻敌,不可担此重任!“田丰赶紧站出来反对道。

    ”长史岂可小看韩猛耶?“韩猛闻言,顿时大怒。

    其实袁绍也觉得韩猛不适合领兵伏击,韩猛是一员猛将,却谈不上大将,最适合的是冲锋陷阵,而不是领兵出征。本来,袁绍可以用委婉的说辞,换一员战将。但田丰在这么多人面前,如此直白地表达韩猛的缺点,确实让韩猛下不来台。袁绍若是同意了田丰的意见,不让韩猛领兵,摆明是坐实了韩猛锐而轻敌的缺点,这很伤一员猛将的士气。袁绍只能无奈地送个田丰一个哀怨的眼神,希望这么智力超群、情商欠费的大谋士少说几句。

    逢纪眼见着袁绍尴尬难决,赶紧站出来献计道:”不如曹兖州也派出一军,与韩将军共击南阳军,则断粮草一事无忧矣!“

    ”主公……“田丰还想再提反对意见,袁绍赶紧举手打断了田丰,”元皓休要多言,吾意已决!韩猛领兵出击,劳烦孟德再派一将,作为韩猛的副将,以保万无一失!可好?“

    对于这位韩猛,曹操也是多有耳闻。逢纪之计也算稳重,便点头道:“曹某麾下大将夏侯渊精通骑术,可领三千轻骑,协助韩将军!”

    袁绍点头道:“好!那便由韩猛点齐冀州骑兵五千,与夏侯渊的三千兖州骑兵一起,共同出击前往执行断粮的任务!张郃、高览,你二人各领五千步卒随后接应!”

    “诺!”众将纷纷抱拳。韩猛更是兴奋,一脸得意地望向田丰,似在挑衅。

    ”主公……“

    面对田丰一而再,再而三的拂逆,袁绍忍无可忍:“话说我军的粮草也多有不济,元皓请速回邺城,负责粮草筹集之重任!即刻启程!”

    袁绍在末尾还特意强调了“即刻启程”四个字,相当于是“赶紧滚”!

    田丰愕然,愤而拂袖,离开了中军大帐,当夜就回返冀州邺城。

    在颍川通往中牟的官道中央,庞德正领着三千浮槎步卒,押解粮车数千辆,赶往南阳军的大营。麾下的小校不时地催促推着独轮车的民夫加快赶路,可见这批粮草很是重要。正在行进间,前方的侦骑突然发出凄厉的响箭!

    “敌袭!所有粮草车在外,结圆形阵!”庞德一声怒吼,麾下的小校纷纷动起身来,指挥着步卒帮助那些民夫结成了一个首尾相连的圆形阵。所有的民夫皆从粮袋下面摸出了战甲、横刀,摇身一变成为了战卒。庞德的三千步卒瞬间成为了五千步卒,他们依靠着运粮车,手持挡箭牌,布好了防御阵势!

    夏侯渊与韩猛领军来到浮槎军阵前,大感意外:“韩将军,局势不妙啊!庞德的浮槎军人数可不止情报中的三千人!”

    韩猛大笑,指着运粮队道:”你且看仔细,这运粮的民夫去了何方?“

    夏侯渊再细细一瞧,还真是,偌大的粮队竟然连一个民夫都瞧不见:”难道这是一个陷阱?“

    ”非也!“韩猛得意道,”那些民夫其实都伪装成为了战卒,其实真正的浮槎军卒也就一半人!“

    夏侯渊当即就蒙圈了,这是什么逻辑?

    “为什么是民夫伪装成为了战卒,而不是战卒伪装成为了民夫呢?”夏侯渊继续发问,这下轮到韩猛蒙圈了。

    “夏侯渊问的似乎也有道理啊,这可怎么办呢?”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庞德暗杀韩猛

    其实,这就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夏侯渊因为夏侯惇中计被南阳军杀害之后,得了”疑神疑鬼“之症。南阳军任何的反常行为,在他看来都是别有用心。所以,他看到的民夫其实全是战兵伪装的,是从事情严重的角度来看,防范南阳军再耍阴谋诡计。曹操之所以派遣夏侯渊来协助韩猛,也正是因为如今的夏侯渊心思谨慎,不会轻易上当。

    但韩猛就不一样了,袁军尚未真正和南阳军大战过,自然也没有吃过南阳军的亏。韩猛本人又是一个自持武力高强,非常轻敌之人。这样的人脑子一根筋,非常适合当先锋厮杀,却不适合搞伏击,不适合指挥需要临场变化的战事。所以他看到的是民夫伪装成了战兵,南阳军在故作强大,想要吓退袁曹联军。

    韩猛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夏侯渊,闷哼一声道:“夏侯将军推三阻四,莫不是怕了南阳军?如果不敢的话,就由我军单独实施计划!”

    夏侯渊当即被韩猛气得吐血,但是韩猛好歹是袁绍麾下的爱将,夏侯渊不敢得罪,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道:“南阳军与我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岂有惧怕的道理?韩将军自正面攻击,我军绕到南阳军的背后发动攻击,看看谁能先击溃南阳军,烧掉粮草,完成任务!”

    “好!”韩猛大喝一声,催动麾下的冀州兵对着南阳军的运粮队发起了猛攻。浮槎军作为南阳步卒中的精锐,依着运粮车结阵自守,根本不怕冀州轻骑。而在浮槎军的后方,夏侯渊为了完成任务,也硬着头皮对运粮队发起了强攻。

    庞德在发现敌袭情况之后,求援的响箭早已在第一时间发出。故当韩猛、夏侯渊对运粮队发起进攻的时候,中牟大营已经收到了袁曹两军上钩的消息。

    南阳军营大门打开,一面硕大的“张”字大旗迎风招展,张辽率领着两万余名骑兵奔腾而出,前去救援被围困的运粮队。

    袁绍得知消息之后,赶紧命张郃、高览两人的一万步卒跟上,又加派了蒋奇率领五千冀州兵前往增援,攻击一万五千人,务必要烧毁这批对南阳军如此重要的粮草。曹操为保证夏侯渊的安全,也增派了曹仁统领五千步卒一并跟随。也就是说,袁曹联军又增派了两万人企图袭击庞德的运粮队和张辽的飞骑军。

    事实上,张辽的飞骑军在离开袁曹联军的侦察范围之后,就分成了两支万人队。一支由张辽率领着直奔颍川方向,他们要在袁曹联军的援军赶至之前,击溃韩猛军;另一支,则在何咸、太史慈、文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