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大人让小的给主公带句话:昭告天下昭告天下,共伐董贼!”

    邺城别馆,袁三胖从怀中掏出两枚印信,恭敬地递给了袁绍说道。

    袁绍接过一看,大吃一惊。目光不由自主地偏向座下的两位谋士:逢纪、许攸。

    逢纪,乃袁绍门客,早在袁绍出仕之前,便跟随袁绍,帮忙打理袁绍的地下产业,是袁绍首席心腹谋士。两年前,代替袁绍前往中山谋夺甄氏产业,差点被何咸杀死的,就是这位逢先生。而许攸,乃是坚定的党人,当年与王芬、陈逸密谋行废立之事失败。王芬、陈逸身死,许攸保得性命,改名换姓潜入洛阳,就躲在袁绍的庇护之下。

    “主公!此乃匡扶汉室、名垂青史的大好时机啊!”许攸站出来激动道。

    ”可是,绍不过一介郡守,上有各位州牧大人,如何担当这个重任?“袁绍犹豫道。

    现如今,袁绍麾下虽然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员大将,但是麾下兵员不过数千。武器盔甲有限,战马有限,粮草有限,如何对抗得了董卓的二十万西凉大军?

    ”主公手握三公印信,便能占据大义!渤海郡小,但是冀州地大啊!“逢纪站出来,阴阴一笑道。

    袁绍眼前一亮,问道:“元图的意思是,向韩文节借兵借粮?”

    “正是!冀州牧韩馥乃袁氏门人,主公以三公诏相邀,其必不敢不从!”

    “或者,主公可以反董卓联军盟主之位相邀,韩馥生性谨慎,必推辞不敢担当。但时候再借兵借粮,韩馥便不能推脱!”许攸接过话茬,与逢纪对视一笑,颇有以为知己的意思。这两人,都善于算计人心。

    “两位老大人既然将此等重任交由主公,便是相信主公的能力!主公莫要犹豫,领导天下群雄的任务,非您莫属啊!”逢纪继续献言道。

    袁绍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搏上一搏!

    初平元年一月,渤海太守袁绍在冀州邺城发出“讨伐董卓檄文”,号召天下忠臣义士起兵反董,匡扶汉室!

    “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弒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陈留郡守府,郡守曹操正召集麾下文臣武将商议大事。

    董卓进京之前,少帝刘辩为平息党人的情绪,迁左中郎将曹操为陈留郡守,右中郎将袁绍为渤海郡守,虎贲中郎将袁术为汝南郡守。曹操本欲回老家沛国谯县,得到迁任命令之后,立马半道折返,进驻陈留。凭借着左中郎将麾下的上千儿郎,曹操很快就在陈留站稳了脚跟。肃清盗匪,整顿吏治,开垦农业,兴修水利,招募训练青壮,拜访招揽贤士武将。短短半年的时间,曹操麾下已经集结了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纯、曹洪、乐进、典韦等一大批武将,能战之兵五千余人;谋士方面,人才不多,荀攸、荀彧、程昱等人还没有投奔,现有的顶级谋士仅有戏忠一人。

    戏忠,字志才,颍川人士,为人多谋略,能力不在郭嘉之下,深得曹操器重。唯一的缺点就是身体不好,短命。郭嘉,就是戏忠死后,推荐给曹操的。

    “吾欲响应袁本初之号召,起兵讨伐董贼!”曹操端坐上首,环视四周,意义奋发道。

    “吾等誓死追随主公!讨伐董贼,匡扶汉室!”众人齐声喝道。曹操麾下的这些武将,多为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当然唯曹操是瞻!

    汝南郡守府,郡守袁术也收到了袁绍的檄文。

    ”袁本初一介庶家子,何德何能竟然以三公名义号召天下英雄!“袁术”啪“地一声将手中的檄文扔在了地上。袁术生气的并不是檄文本身,而是檄文上的印章!两位老头子竟然将印信交给了袁绍,而不是给他!

    麾下的李丰、乐就、梁纲、张勋、桥蕤等人面面相觑,不敢答话。纪灵伤愈归来,虽然脚有些跛,但是不影响他作为马上将的武艺。

    ”主公息怒!“站出来答话的,却是袁术的主簿,也是他麾下的头号谋士,阎象。

    阎象捡起檄文,掸了掸上面的尘土,淡然道:”袁本初以三公名义号召天下,是真是假,尚未可知。天下英雄也未必会追究这其中的真假。“

    袁术转念一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情。即使两位老头子将印信给了袁绍,也并不能证明什么,他袁术还是汝南袁氏的嫡系继承人!这么一想,袁术的念头瞬间开始通达,再也没有方才那般生气。


………………………………

诸侯混战


………………………………

第二百六十一章 诸侯响应

    ”既如此,那吾等便不予理会!坐看袁本初出丑!“袁术道。

    ”不!恰恰相反!主公不但不能不理会,反而要支援袁本初,共伐董贼!起码在名义上必须这么做!“

    ”哦?此话怎讲?“袁术一听来了兴趣。

    ”主公可趁此机会派人前往寿春、庐江等地招募兵员,结交郡县官员。趁机扩大在扬州、豫州的影响力……此外,主公还可以征召长沙郡守孙坚前来相投。孙文台早有依附袁氏之心,且欠主公一个举荐之恩,必然不会拒绝。孙文台一投,等于是给其他的郡守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当时候,投奔主公之贤士武将,必将络绎不绝!“

    ”妙计啊!子善大才,不在张子房之下啊!“袁术听到阎象的主意之后,喜笑颜开。

    ”主公谬赞了!“阎象谦虚道,”主公贤名远播,必能扛起复兴大汉的重任!“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其余众将纷纷恭贺袁术道。

    ……

    南阳宛城,郡守府,何咸、何苗也是召集一干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刘辩、唐婉与何太后现如今常驻何家堡,但并不参与南阳郡的经营。在张机的针药调理之下,刘辩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受损的神志还没有清醒,张机说需要时间慢慢恢复,至于最终能不能恢复如初,只能听天由命。为刘辩安全起见,经过何太后的同意,何咸决定暂不公布两人的行踪。相当于是默认董卓的说辞,两人已经离世。

    何咸麾下,现有谋士郭嘉、李严、黄月英三人;有武将文祥、魏和、赵云、文聘、张辽、魏延、高顺、李风(一阵风)、王笑笑、风无极等人,统领南阳军和郡县兵共计三万余人,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

    其中,赵云麾下的一千黑山、中山骑兵统一划归张辽统领。也就是张辽麾下的并州飞骑,人马增至三千人。这也是何咸麾下唯一一只纯骑兵队伍。

    高顺的陷阵营由八百扩编至三千。高顺擅用军阵,其建军的思路是以五百人为一部,或皆用鈎鑲,或皆用刀盾,攻防一体,在小规模战役中威力惊人。当初何苗带着高顺在荥阳平叛的时候,高顺就是以麾下五百陷阵营军士先抵挡住数千叛军的数波攻击,等敌人士气衰落之后,再伺机展开反击,一举突进叛军的中军,灭掉贼首,被观战的何苗引为天人。

    文聘和魏延各领三千南阳兵。文聘继续面甲军的建军思路,连弩加长枪。魏延更喜好大刀,故而挑选的军卒都是高大类型。何咸特意命人打造了五百套全身铠,拨与魏延组建五百重步兵,令魏延喜不自胜。

    此前伤亡惨重的面甲军,经过补充和调整,回到满编的五百人。加上从洛阳回归的何乾的特战小分队,共计五百八十八人,为何咸的亲卫营,由赵云统领。

    任钟重组了一支百人的绣衣使者,作为亲卫,保护刘辩与何太后的安全,但不参与南阳军的整体行动。

    任红昌不喜武功,但是却对医术非常感兴趣,天天泡在仲景医学院,粘着张机学医术。据张机说,她的天赋还在小鱼儿之上,有可能成为一位名医。能不能成为名医,何咸不确定,但这个“貂蝉”估计不会再和吕布有什么纠葛,也不需要以色娱人,周旋于吕布与董卓之间。

    张机在何咸回归南阳之后,便撂了担子,回归仲景医学院,做医学研究工作,偶尔还给学子们讲几堂疑难杂症课。

    王越一改神出鬼没的习性,天天出没在水镜书院,喝茶看书,偶尔来了雅兴还露几手绝世剑法,深得南阳学子的崇拜。司马院长特聘其为水镜书院的客座教习,可以不定时开设兴趣课,教书院的学子剑术。在司马徽的主持之下水镜书院已经成为南阳地区最大、也最负盛名的书院,其影响力直追襄阳鹿门山书院与颍川书院。从水镜书院毕业的第一批学子,已经到南阳各县就职,成为南阳郡的生力军。当然,王越之所以对书院感兴趣,是因为书院新聘了一名女教习,对于“墨学”一门专研颇深。

    “墨学”一度被大汉列为禁学,各大书院都对其避而讳之。但水镜书院想来不走寻常路,连医学、算学、包括黄月英开设的机关学,这些闻所未闻的学科都堂而皇之地进行教授,为什么就不能多一门“墨学”呢?这名精通墨学的女教习,姓何名莹,据说是卫将军何咸的远方表姑……

    待众人落座之后,何咸把檄文递给何强,让其给大家传阅。

    “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匆匆一瞥,轻笑道:“袁本初倒是机敏!料知董卓既定袁隗、袁逢为逆贼,下一步必然会派军攻击渤海与汝南等地。于是抢先一步,以三公名义发出匡扶汉室的号召,确是一招好棋!”

    “杀大将军的凶手当中,主谋是袁术,但袁绍也脱不开干系!我等还要响应其号召吗?”赵云一直对没能拯救何进的事情耿耿于怀,故而对袁氏怀有很强的敌意。

    郭嘉无奈地看了赵云一眼,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大将军的仇固然要报,但讨伐董卓,我南阳军也必须参与!”

    何咸同意郭嘉的意见,点点头道:“讨伐董贼是国事,杀袁术是私仇。我等不能因为私仇而影响国事。更何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袁术、袁绍以为我等并不知道他们是杀害大将军的凶手,故而我等可以假意逢迎,等讨伐董卓事了之后,再让他们血债血偿!”

    既然何咸这么说了,赵云便不再有什么异议。其余人等也纷纷点头,同意何咸的论点。

    “此番诸侯会盟,本将欲领军师郭嘉,射声校尉文聘领、长水校尉魏延,步兵校尉高顺,屯骑校尉张辽、越骑校尉赵云及麾下军士共计一万两千余人出战。本将不在期间,南阳郡事由骠骑将军何苗决断,李严、文祥、魏和、李风、王笑笑辅佐!诸位可有疑意?”

    “末将谨遵将军令!”众人站起来,异口同声道。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盟主之争

    檄文所到之处,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相应:第一路,冀州牧韩馥。第二路,左中郎将、陈留郡守曹操。第三路,虎贲中郎将南阳郡守袁术。第四路,兖州牧刘岱。第五路,河内郡守王匡。第六路,豫州刺史孔伷。第七路,东郡郡守乔瑁。第八路,山阳郡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相孔融。第十一路,广陵郡守张超。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魏郡郡守张邈。第十四路,北平郡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上党郡守张杨。第十六路,乌程侯长沙郡守孙坚。第十七路,右中郎将、渤海郡守袁绍。第十八路,左将军何咸。

    十八路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往洛阳方向投来。最后在陈留郡酸枣县齐聚,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各路诸侯还没开始商议讨伐董卓的事情,却纷纷开始盘道、拉关系,结成自己的小团队联盟。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势力团体:

    其一是以袁绍为首,另有韩馥,袁遗、刘岱、乔瑁、孔融等人,兵强马壮,力量最强,有接近兵马十万余人。

    其二是以袁术为首,另有孔伷、陶谦和孙坚,拥有兵马七万余人。何咸虽然很早便于孙坚交厚,但在再三考虑之后,孙坚还是选择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说真的,孙坚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

    其三是以曹操为首,另有鲍信、张超和张邈兄弟,兵马五万,貌似实力一般,却何咸却知道,真正的大鳄其实是这一路人马。

    最后一系,便是以何咸与公孙瓒为首的小联盟,另有王匡和张杨,兵马四万余人。公孙瓒与何咸平定乌桓叛乱的时候,有过袍泽之情。且久居幽北之地,对于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并不感冒。曹操虽然交友广阔,但也不至于广到幽州。所以,对于公孙瓒而言,他与众人都不熟,在看到众人结成纷纷小团队的情况之下,便首选有过战友情的何咸。而王匡和张杨两人,曾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过府掾之职,故而第一时间选择向何咸靠拢,倒也是忠义之人。

    眼看着诸侯们只顾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聊人生,曹操有些看不下去了。心想这二十几万人马囤积在自己的地盘之上,人吃马嚼的,养个一两天还可以,时间一长,这陈留郡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钱粮,还不得给这些饭桶们吃个精光?

    “咳咳~”曹操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大人,今日我等秉持匡扶汉室,讨伐董贼的大义齐聚于此,是不是应当推举一位盟主,统一发号施令,然后迅速进兵洛阳,诛董卓,救陛下呢?”

    何咸一直在冷眼关注场内的情况,一听曹操之言,知道大戏马上就要开场,便帮助曹操扔块砖头道:“孟德言之有理!就是不知道何人能够担此重任呢?”

    曹操与何咸这一唱一和之后,在场的众人纷纷安静下来,这盟主之位,乃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机遇。

    山阳郡守袁遗率先站起来道:“兖州牧刘公山,皇室宗亲,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可为盟主!”

    刘岱赶紧摆手道:“本州德能有限,自问担不得此重任。右中郎将、渤海郡守袁本初,文武双全,且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乃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还没来得及谦虚,豫州刺史孔伷站出来反对道:“说到四世三公,怎能忘记虎贲中郎将、汝南郡守袁公路呢?袁公路曾为河南尹,掌管洛阳之地,由他来筹谋划策,必定事半功倍!”

    果然,袁术还是没忍住,跳出来要和袁绍争这个盟主之位。

    曹操与袁绍、袁术关系都不错,也知道这两兄弟素来面和心不和,一直在位继承汝南袁氏正统的问题上争锋相对。只是令他没有写想到的是,在讨伐董卓这样国家大事上,两兄弟竟然在私底下也没有达成共识,却为一个小小的盟主之位,自揭兄弟不和之短,当真是替太傅袁隗、司徒袁逢感到心寒。

    曹操眯着小眼睛,眼光不停流转于众人之间,最后停在了正看好戏的何咸身上,他决定来一招祸水东引。

    “依操之间,卫将军何咸武功了得,又与董贼有血仇之恨,可为盟主!”

    “我靠!小黑胖子果然害人之心不死!”何咸心中狂骂,却不得不承认,曹操这招端得厉害!

    曹操所谓的血仇之恨,旁人只会想到被董卓谋害的何太后与少帝刘辩,因为两人与何咸都有血缘关系。但在袁绍与袁术听来,却如一击警钟,因为杀死何咸的父亲,大将军何进之人,就是袁术!而严格来讲,袁绍与曹操也脱不开关系,两人属于帮凶!

    果然,曹操这么一说,袁绍与袁术皆用眼神阻止了所在势力联盟的诸侯继续相互攻击,转而将目光对准了貌似人畜无害的何咸。

    何咸不得不站出来表态道:“本将得蒙先帝厚爱,得以弱冠之年南征北战,为国效力。现如今董贼霍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若是众位大人不弃,本将愿担此重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曹操一听,傻眼了!按照大汉推举制的习惯,被推举人一定要婉拒一两次,以示谦虚。等到第三次被推举的时候,才可以理由应当的承诺下来。

    曹操的本意也只是提醒袁绍与袁术,诸侯之中还有敌人的存在,应当团结,不要内斗。没想到,何咸反其道而行之,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精忠报国的事迹,就厚着脸皮要当这个盟主,反将了曹操等人一军。

    何咸与其余三系不过是因为讨伐董卓的大义而暂时合作,注定成不了真正的朋友和盟友,何必需要逢迎和讨好呢?曹操既然想拿何咸当袁氏兄弟的仇恨收集器,何咸便决定破罐子破摔,将这些人得罪到底。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歃血为盟

    此刻,袁绍和袁术两人的脸色犹如吃了便便一般难看。何咸这属于赤果果打他们的脸,偏偏还是在曹操的配合之下。说曹操错了吗?他只想耍个套路。说何咸错了吗?他只是顺着曹操的话做了。场面一下子冰冷下来,诸侯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破。

    “咳咳~”北海相孔融仗着资格老,名气大,强自出头道:“卫将军赤诚之心天地可鉴!不过兵战乃凶事,盟主之职又代表天下英雄,还是需要慎重,再慎重!”

    孔融乃孔子十九世孙,自负于才气秉性,有平定国家危难之志,然而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数年前,孔融得司空杨赐的举荐,去向升任大将军的何进贺喜。但孔融打骨子里其实看不起屠家子出身的何进,因何府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何进麾下官属认为孔融不给大将军面子,建议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劝何进道:“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觉得有道理,便不计前嫌,继续征辟孔融为侍御史。出仕之后的孔融却并不因此感激何进,不久之后因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便托病归家,丝毫不给何进面子。连何进的面子也不给,孔融自然不会给何咸面子。

    “孔文举言之有理!不如这样,我等分别举荐,谁的支持者多,谁就为盟主!”有了孔融打头阵,冀州牧韩馥赶紧跳出来附和。一边说,一边给袁术使眼色,示意袁术以大局为重。

    “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来人!笔墨伺候!”韩馥对着帐外的军士喊道。

    韩馥,袁遗、刘岱、乔瑁、孔融五人不出意料地举荐了袁绍。袁绍自己为了表示谦逊,没有投票。袁绍不投,袁术也就不能投。孔伷、陶谦和孙坚三人举荐了袁术。曹操犹豫了一会儿,抱歉地看了一样袁术,然后举荐了袁绍,鲍信、张超和张邈纷纷跟投。袁绍一下子得到九人的举荐,结果已定。

    何咸就算得到公孙瓒、王匡和张杨的支持,也无济于事。但令人吃惊的是,何咸没有举荐自己,反而举荐了曹操!

    何咸解释道:“本将观曹孟德麾下谋士如云,猛将云集,铠甲精良,士卒训练有素!将来大败董卓的人,非孟德莫属!”

    诸侯们大吃一惊,不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刚刚还信誓旦旦说要率领诸侯诛杀董卓,现在又狠夸曹操实力强大,言下之意是袁绍、袁术你们两个都不上曹操!

    一句话,又给袁绍、袁术、曹操三人心中埋下了一根刺。好好的会盟,还没有开战,已经搞得硝烟四处,处处烽火。公孙瓒算是看出来了,何咸压根儿就不看好这个反董卓联盟。

    本该推辞再三的袁绍,这回也不敢再装逼了,踏踏实实把这个盟主坐稳再说吧。第二天,酸枣大营外筑起了一个三层的木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盟誓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绍读完誓词,早有侍者奉上一铜盆的鸡狗马之血,十八位诸侯一字排开,袁绍居首,袁术次之,曹操第三,何咸第四,其余人等往后延续。何咸本以为,每个人都要舀一碗血酒干下肚,向来应该极为刺激!没想到,袁绍只是象征性地用食指沾了沾血,涂抹在口旁,其余人等依次做之,就完成歃血环节,让何咸大呼不够过瘾。

    誓师仪式就此完成,袁绍当即升中军帐点将,其余十七路诸侯端坐两边。

    曹操站出来说道:“今日既立盟主,我等便需团结一心,听从调遣。为匡扶汉室,诛杀董贼,尽各自的力量。”

    袁绍点头道:“孟德言之有理!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请各位遵守,勿得违犯。”

    各路诸侯,纷纷站起来称诺应允,算是给袁绍这个盟主面子。

    袁绍继续说到:“讨伐董贼事不宜迟,何人敢为前锋,挑战虎牢关?”

    长沙太守孙坚想要请战,却被袁术坚决制止。

    “久闻卫将军何咸乃沙场速战,出道至今未曾一败,可敢为联盟前驱啊?”袁术阴阳怪气说道。

    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