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咸知道司马徽的意思,磕头再拜。
第二杯,何咸敬给了骠骑将军何苗:“二叔,听说你已经没羞没臊地和蔡家二姐厮混在了一起,虽然是续弦,你也好歹给人家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嘛!蔡二姐好歹是头婚诶!”
祖父何真、父亲何进相继离世之后,何咸曾经的亲人只剩下没心没肺的何苗。做人,果然是简单一点好。
“那母老虎彪悍是彪悍了一些,但是带劲,你叔叔我就喜欢这种类型的!”何苗一脸色迷迷地笑着,和何咸一碰杯,仰头干了下去。多年的亲情摆在那里,无需多言。
“姑姑在南阳可住得习惯,弟弟住得可安好?”这第三杯,何咸敬曾经的何太后何莹。今日人多眼杂,故刘辩与唐皇后并没有出席。刘辩在张机的调养之下,身体健康,但这神智迟迟没有恢复的迹象。
“都好!久在皇宫,早不保夕,现如今活得才算自在。姑姑很享受在书院教那些年轻人的生活,大汉的明天就应该像他们那样,充满朝气,充满未来!”
“姑姑放心!侄儿粉骨碎身,也不会忘记您的期盼!”
敬完何莹,这第四杯,该敬王越。曾经的辽东大侠,天下第一剑客,如今变成了一位小腹微凸的中年教习。王越收敛了全部的杀气,就像洗尽铅华的歌女,默默陪伴在何莹的身边,作为他的追求者和守护者。
等何咸敬完这四杯,司马徽、何莹、王越三人便联袂告辞,把场间留给了年轻人。何苗好热闹,赖着要和大伙儿一起喝酒。
黄彦承嫁女伤感,拜堂仪式结束之后,就早早离开。所以,敬完这四位长辈之后,何咸的第五杯,敬郭嘉!
“十三年前,我说过,我当将军,你就是我的第一军师!我很荣幸,我们都遵守了幼时的诺言!”
“打住!你当时明明说,我若不当你的军师,你就第一时间杀死我!迫于死亡的压力,我才为南阳军的效力!”郭嘉一脸不屑道。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如何听不出来郭嘉说的是玩笑话,皆哄然大笑起来。
不屑归不屑,郭嘉还是很痛快的将杯中之酒一口干完,道:”公达跑去了蜀郡担任郡守,文若带着族人北上冀州避难。我已经分别写信邀请他们来荆州共事,不知道这一次,那两个家伙会不会答应下来。“
”奉孝所说的可是有王佐之才之称的荀彧、荀文若与其侄子荀攸、荀公达?“程昱有些惊讶道。
”可不就是这两个棒槌!我等四人自幼相识,乃颍川书院同窗。因为慈明先生被董贼胁迫去了长安,两人怕害了先生,死活不肯前来南阳效力。“郭嘉无奈道。
慈明先生,就是大司农荀爽。荀氏八龙之首,颍川书院曾经的院长,也是何咸、郭嘉等人的院长。但是数月前,也就是董卓迁都长安之后,荀爽因病去世,也不知道是被董卓气的,还是个中内有隐情。
“人各有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公达、文若确有大才,但我有仲德先生、奉孝、元直以及方正为我筹谋,也是一样!”何咸说完,连着和郭嘉、程昱、徐庶、李严各干了一杯。
“南阳元老,肱骨之臣!”何咸连干两杯,敬文祥和魏和。
“你们五人将是我南阳未来五虎将!希望你们精诚团结,兄弟联手共同封侯拜将!”何咸连干五杯,敬张辽,文聘,魏延,高顺和甘宁。
“主公,为何是五虎将,而不是六虎将?子龙怎么办?”魏延性子急,站出来打抱不平道。
“子龙乃我义弟,不跟你们粗人同列!”何咸笑骂道,“子龙不负我,我必不负子龙!”这一杯,话中有话,敬赵云。
“主公,我有一个请求!“眼见着何咸转到了李风和王笑笑这边,王笑笑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笑笑姐但说无妨!”一转眼,王笑笑已经二十出头,成为大汉时期不折不扣的大龄剩女。
“请主公给笑笑赐婚!”王笑笑单膝跪地抱拳道。
李风单手捂脸,表示不认识这个便宜侄女。
何咸一愣,旋即大笑道:”好!笑笑姐只管说来,我来看看是哪个幸运的小子能够得到我们南阳人民公社政委的青睐!“
”就是他!“王笑笑单手指着文聘道:”文聘,文仲业!“
文聘的脸顿时如鸡血一般,鲜艳无比。众将纷纷喝彩,将文聘推到了何咸的面前。
”你们是什么时候好上的?“何咸笑问道。
”早嘞!想当初,他带着面甲军来收编我们山寨的时候,老娘……不,笑笑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在南阳共事期间,我们在政务上配合默契。我一直在等这木头疙瘩先开口,没想到,他还真能忍得住。这一晃,我都快成老太婆了,他还没有反应,真是气煞老娘了!“王笑笑越说越生气,众将的哄笑声则越来越热闹。
”文叔,仲业可有婚配?“何咸问文祥道。
”没有呢!我给他张罗,这小子一直说自己有意中人,我也不好勉强!“文祥说到这个,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仲业,你可愿娶王笑笑?“何咸笑问文聘道。
文聘望着王笑笑,坚定道:”我愿意!“
”成了!那就一个月,本将命你迎娶王笑笑!“
”谢主公!“王笑笑说完,一把抱住了文聘的手臂,任凭文聘怎么挣扎,都不肯放手。
”主公,我也要娶媳妇!“张辽和魏延也趁机嚷嚷着,这两位也还没有成亲。
”准了!给你们放假三个月,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吧!荆州世家众多,不缺你们的媳妇!“何咸大手一挥,给两人放了一个长假。两人高兴得拿起旁边的酒坛,碰了一下之后,开始拼酒。
………………………………
第三百零三章 房中礼
高顺相对而言年长,已经娶妻生子,现在一家人都在南阳宛城生活。
甘宁则是浪子的个性,喜欢自由,不爱婚姻。纵横长江期间,也是祸害不少当地的少女。但甘宁从不用强,他凭借的乃是锦衣鸟羽,束冠散发,耳戴金环,背负双戟的朋克造型。还别说,叛逆的造型早在两千年的大汉,同样是怀春少女们的最爱。多少大家闺秀争着也给甘宁生猴子,也跟她浪迹天涯,去追逐远方的诗和梦想,统统被多情的甘宁拒绝。他只是一名偷心的贼,一名放荡不羁的浪子。
甘宁端起一个大碗,也和高顺斗上了酒。
这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那边,徐鱼和甄毓过来催促何咸赶紧入洞房,莫要让黄月英久等。
“又不是你们两个入洞房,你们捉急作甚?”魏延刚刚灌下去半坛酒,停下来缓一口气,笑二女道:“要不,让主公直接将你们二位一并娶进门得了!免得再操办两场婚礼?”
甄毓害羞得赶紧跑开,徐鱼却不怕他,怒瞪魏延一眼道:“喝你的酒吧!傻大个!”
“元直,你也不管管你妹子!将来做了我们的主母,我等还怎么混啊?”魏延没心没肺地嚷嚷着。
徐庶笑着摇摇头,既心酸又欣慰。当初哭着喊着,让哥哥保护她的小鱼儿已经长大了。她曾是南阳军的谍报头子,虽然不参与行动,但众多的信息全部出自她之手,是何咸当仁不让的心腹。南阳军上下都对他毕恭毕敬,称她为徐先生。
但现在,她已经将手中全部的权利都移交给了郭嘉,因为她准备专心做何咸的女人。黄月英之后,何咸也准备将徐鱼纳进房中,时间大概在半年之后。徐鱼跟随何咸一路从颍川到南阳,早被认定为何咸的女人。虽然只能是妾室的身份,但也没人敢小觑她在何家堡的地位。
何咸赶紧向众人告罪一声,便离开酒席,去了新婚洞房。黄月英一身大红的喜服,头披红巾盖头坐在榻前,前面的案上摆着酒盏、吃食和一个锃亮的铜盆。
”你们也回去休息吧!“何咸吩咐黄月英身边的两名侍女道。
”姑爷可不能着急,还有一些礼仪没有完成呢!“年长的那位侍女说着,给何咸递过来一柄秤杆。秤杆在传统中象征龙,新娘佩戴的凤冠霞帔象征凤,所以挑红盖头意思就是“一龙挑凤”、“鸾凤和鸣”的意思。
何咸接过杆称,挑起黄月英头上的红盖头,只见黄月英脸色酡红,光艳可人。一时之间,竟把何咸看痴了。
“龙凤呈祥,秤心如意!”侍女唱和了一句,”接下来,行对席礼!“
何咸与黄月英相对而站,中间夹着几案,相对跪坐。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移。“
侍女唱完这一句,将装有清水的铜盆端到案几之上,请何咸先擦拭干净自己的手和脸,然后再让何咸黄月英浸湿毛巾,给她擦手和净面,这是沃盥之礼。沃盥之礼表达出新人对婚礼的郑重之情。代表着此刻两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
行完沃盥之礼,侍女撤去铜盆,分别给何咸与黄月英面前放置了一盘吃食。
”请新人行同牢礼!“
何咸与黄月英按照侍女的引导,两人相对行揖礼,后各自吃盘中食,约十秒后集体放下。同牢之礼是指新人在婚礼上同席用餐,宣告从此在生活上合为一家。象征新人福寿同享,甘苦与共。
侍女又递过来一个一分为二的葫芦,何咸与黄月英各执一半,倒上美酒,各饮一半后交换饮尽,两人将葫芦拼接好,黄月英迅速缠紧葫芦。这就是合卺礼,也就是后来的交杯酒的来源。葫芦代表多子多福。夫妻共饮后,愿二人从此能同甘共苦、一生相扶。之后将葫芦拼接如初,红绳相系。象征新人从此夫妇一体,永不分离。
侍女接过系好的葫芦,又递给何咸一把系着红绸的剪刀,递给黄月英一个锦囊。示意何咸剪下黄月英的一缕头发,然后再剪下他自己的一缕头发,黄月英展开锦囊,何咸将两人头发依次放入,然后两人共同将锦囊线绳拉紧。
这是行解缨结发礼!意指夫妻双方血脉相融,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执子之手,与子共箸;执子之手,与子共食;执子之手,与子同归;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何咸与黄月英起身,执手相视。
“执手礼成!最后一道房中礼,就交由夫人了!”两名侍女引导完这些礼仪,满含笑意,退出了新房。
黄月英羞得低下头不敢看何咸:“郎君!我们早些歇息吧!”
“且慢!“何咸拉住黄月英的手,问道:“饿不饿?”
黄月英一愣,轻轻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这似乎于礼不合啊?“
”不吃饱哪有力气行洞房礼啊?“何咸笑道,拉着黄月英又坐了下来,取过案上的吃食,用筷子夹起菜肉送到黄月英的嘴边,一下一下地喂着她吃。黄月英毕竟不同于那些平凡的女子,并没有拒绝何咸违背礼仪的行为,满眼都是幸福的小星星。喂饱了黄月英,何咸才取过一只羊腿,狼吞虎咽起来。
黄月英一手挽起何咸的手臂,将头靠在张绣身上,一手抚着何咸的背部,小声说道:“夫君且吃慢些。”
如此何咸又吃了半刻钟,才填饱了肚子。刚放下吃食,就感觉到黄月英整个人都靠在自己身上,显然是方才太饿了没有留意到。何咸一把搂住黄月英,而后将面庞凑到黄月英极具异域风情的脸前,轻声说道:“想不到我何咸也能娶到月英你这样的美人,真是仿如梦中啊。”
黄月英听得,面色更加红润,喃喃说道:“月英能嫁给夫君,亦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何咸听得,双手将黄月英横腰抱起,大步朝着床榻走去。黄月英见得,自然知道何咸准备干什么,轻声说道:“请夫君怜惜。”
………………………………
第三百零四章 袁绍取冀州
此话一出,显然是点燃了何咸的心中压抑已久的**。何咸直接吻上了黄月英的嘴唇,双手不断在黄月英身上游走,两人的衣服一件一件减少。何咸看着眼前肌肤如雪,一览无遗的双峰,再也控制不住,附身压了上去。何咸在黄月英耳边轻声说道:“月英,为夫来了。”之后就是一阵娇啼,男人的喘气声和女人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房中春光无限。
**过后,黄月英臻首埋在何咸怀中,何咸一手搂住黄月英,轻抚着她的背部,一手在她身前画圈。这时只听见黄月英幽幽地问道:“夫君,你近期会出征吗?”
何咸摇摇头道:”夫人放心。最近一段时间,为夫都会留在宛城陪你。南阳军将养精蓄锐,等待一个契机!“
黄月英闻言非常高兴道:”夫君在外做大事,家中事宜不必担心,自有月英照料。不过……“
”不过什么?“何咸问道。
”趁着夫君在家休息的时间,月英想给夫君生个孩子!“黄月英一脸娇羞,但是目光坚定。半支起的身子上,被子滑落,露出无限春光。
何咸再忍不住,一把搂住了黄月英。黄月英轻唤了一声:“等等。”之后出身之底下取出一块垫着的白绢,白卷上面梅花点点,未干透的鲜红血迹清晰可见。待得黄月英将白绢小心叠好,收起来之后,何咸才再次搂了过去。这一个晚上,何咸怕黄月英初经人事承受不住,只是梅开二度。
……
何咸开始了蜜月度假模式,整天待在何家堡不出门。陪黄月英研究机关术,与赵云对练凤凰枪法,去水镜书院讲几趟公开课。南阳军也偃旗息鼓,如同收起獠牙的猛兽,静静看着大汉各州郡的诸多纷争。
在冀州,袁绍以盟主的名义修书给关东诸侯,试图另立皇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帝。袁绍在信中写到:”如今长安名义上有幼君,却是董贼废立而成。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贼,所有政令都出自太师府,哪里还有皇室的威严?当前之计只应派兵驻守关津要塞,让他衰竭而亡。东立圣君,大汉中兴,天下太平之日指日可待,难道还有什么疑问?更况且我袁氏家室遭到屠戮,决不能再北面事之!“
此举遭到了袁术、曹操、何咸为首的众多诸侯的一致反对。袁术早有自立之心,反对袁绍立刘虞,只不过是维护自己忠义形象,好收买人心。曹操反对,则是认为国不可同立两君,那是分裂的初始。何咸反对,则是因为他知道董卓已经命不久矣,到时候刘协被迎回洛阳,刘虞怎么办?更何况,南阳之地,还有曾经的废帝刘辩……
但袁绍不听,反正他是盟主,他说了算。于是,袁绍假借关东诸侯联盟的名义,派遣原乐浪太守张岐拜见刘虞,请刘虞登基为帝。袁绍没想到的是,一向暗藏野心的刘虞竟然坚决拒绝掉了当大汉皇帝的诱惑。
刘虞虽然有野心,但不是傻子。相反,刘虞从举孝廉担任曹吏开始,混到九卿之首的宗正,再出任幽州牧、封襄贲侯,他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当然明白,现在的情况之下,冒冒然登基,将成为众矢之的,受千夫所指。而袁绍抛弃汉帝,推举自己,不过是看中自己势力微弱,便于控制。刘虞怎肯当这个傀儡,去背负千古的骂名?刘虞拒绝之后,袁绍仍不死心,又请他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这个提议同样被刘虞拒绝。刘虞只是看透了袁绍的虚伪之心,宁可在幽州与公孙瓒对峙,也不愿去冀州受制于袁氏。
袁绍见此计行不通,便采纳门客逢纪的另一条建议:结交公孙瓒,共同谋取冀州。逢纪献计道:“韩馥是一个庸才,我们可以暗中与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
袁绍依照逢纪之际,言辞恳切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信中约定只要公孙瓒出兵攻韩馥,两人平分冀州。
公孙瓒在幽州与刘虞对峙不下,接到袁绍的密信之后,认为这是扩大地盘的大好时机,便带兵南下。
与此同时,袁绍策反了韩馥甚为倚重的猛将麴义。
韩馥内外受敌,只得向屯驻于延津的袁绍求助。
袁绍趁机派出自己的外甥高干与颍川名士荀谌前往劝降。
荀谌问韩馥:“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韩馥答:“我不如。”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韩馥又说:“我不如。”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
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氏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氏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之计,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袁氏得到冀州以后,他一定会厚待将军。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疑惑!”
韩馥生性怯懦,缺少主见,便召集麾下谋士武将商议。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劝谏说:“冀州虽然偏僻,但甲士百万,粮食足以维持十年,而袁绍则是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如同婴儿在我手上一般,一旦断了奶,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我们竟要把冀州让给他?”
韩馥无奈地说:“我是袁氏的故吏,才能也不如本初,量德让贤,这是古人所推崇的,你们为何还要一味加以责备呢?”
………………………………
第三百零五章 白波贼来袭
驻屯在河阳的都督从事赵浮、程涣听到消息,急急自孟津驰兵东下,船数百艘,众万余人,请求出兵抗拒袁绍。
韩馥再三思考之后,觉得自己不可能同时与袁绍、公孙瓒两线开战。不如让出冀州牧之职位,还能落得善终。于是,韩馥搬出州牧府,又派自己的儿子将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袁绍代领冀州牧,自称承制,接过了冀州的全部实力,只送给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头衔,既无将佐,也无兵众。
袁绍得了冀州牧之后,翻脸不认公孙瓒,暗令部将周昂伏击公孙瓒的先锋军,击杀了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公孙瓒大怒,尽起幽州骑兵,与袁绍鏖战与界桥一带,这一战一直打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初平三年(192年),两人不分胜负。
期间,何咸修书一封给公孙瓒,提醒其小心麴义的强弩兵。界桥之战,本是公孙瓒实力由强转弱的分水岭,也是袁绍由弱转强的奠基之战。但因为有了何咸的提醒,公孙瓒在对阵袁绍的时候,多了一份警惕之心。
当袁绍命猛将麴义领精兵八百在前,布强弩千张于两翼,引诱公孙瓒出战。公孙瓒想到何咸的提醒,不敢派出白马义从冒险。便令单经率领五千步卒持盾推进,麴义命士兵伏于楯下不动,等公孙瓒军到三十步前,突然暴起。同时,两翼强弩齐发,单经大败。公孙瓒当即派出麾下的白马义从,用骑射掩护单经军撤退,稳定了阵脚。
袁绍依旧赢了界桥之战,但因为公孙瓒的谨慎,并未能击溃公孙瓒麾下的三千的白马义从。严纲未死,单经也未死。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出现倾向性的逆转。公孙瓒后退二十里之后,重新在界桥布置了防线,两军重新陷入对峙的状态。
……
在扬州,孙坚率领两万汝南兵试图进入吴郡,遭到吴郡郡守盛宪,郡尉许贡的抵制。双方交战于乌程县,许贡、盛宪不敌,逃到扬州冶所历阳找刺史陈温告状。孙坚占了吴郡,自领郡守。扬州刺史陈温联合其余五郡郡守,与孙坚会战于曲阿县。孙坚大胜,维持住自己在吴郡的地位。陈温失败之后,旧疾复发而亡。
袁术趁机表举下邳人陈瑀为扬州刺史。
袁术为什么没有直接进占扬州呢?因为此时的袁术正在兖州打得火热!
因为远兖州牧刘岱参加反董卓联军,董卓为了恶心刘岱,就任命京兆人金尚为兖州刺史。金尚孤家寡人,怎敢和刘岱这个地头蛇抗衡,便跑到豫州找袁术,让袁术为其出头。袁术早有觊觎兖州之心,便出兵攻打濮阳。刘岱麾下没有什么拿得出的猛将,打不过袁术,便邀请盘踞陈留的曹操帮忙。陈留在辖区上而言,也是兖州牧所属,所以曹操加入刘岱的阵营名正言顺。
双方大战于匡亭,史称匡亭之战。匡亭之战的意义,在于打消了袁术觊觎兖州之心,明确了兖州属于曹操的地盘。袁术大败之后,曹操也没有下死手。毕竟,此时的双方还有些情谊。战争,更多的是划分地盘,而不是为了你死我活。袁术退保雍丘之后,南回寿春。没想到,袁术推荐的扬州刺史陈瑀竟然翻脸不认人,不让其进入寿春。
这一行为把袁术给气的啊!袁术本来就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率军退守阴陵之后,召集孙坚前来汇合,同时集合军队,一起攻击寿春陈瑀。陈瑀扛得住袁术的进攻,但却抵挡不了孙坚这个疯子。城破之后,陈瑀逃回下邳。袁术自领扬州牧,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