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葛亮传(I-V5部全)-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射中刘备了,射中刘备了!”雒城守军爆发出亢奋的欢呼,所有人都拥在城垛后,又是拍手又是跺足,兴奋得如同过节一般。

好似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刘备的脑子轰地被炸空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庞统被强弩射飞出去,重重地倒在尸骸堆积的狼藉里,竟一点也反应不过来,直到听见城上的呼喊,他才清醒过来,惨烈地嚎叫道:

“士元!”

他想也不想地冲了出去,口里狂呼着:“士元!”身后的亲兵都吓得面如土色,一个个扑上来,死死地抱住他。

“主公不可!”亲兵拖着他的腿。

刘备忽然愤怒了,悲愤和惨痛让他的力量爆发了,他飞起双脚将一干亲兵踢倒:“滚!谁敢拦我,我就杀了谁!”

他跳上一匹战马,血燃烧了他的眼睛,他像野兽般狂吼着,手提长剑冲入了混乱的战场。亲兵们都是满脸惊惶,哪里敢耽搁,只好跟着他杀了进去。

周围晃动着灰色的身影,箭的呼啸和人的惨呼擦过耳际,他什么都不管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回庞统!

马蹄踏过残破的尸体,浓稠的血腾起了惨红的雾气,眼里弥漫着灰黑的尘土,溃败的士兵仓皇地向后退去,却挡不住身后如潮水涌来的羽箭。

战马一声悲鸣,城上飞来的弓弩射穿了马腹,战马四蹄一软,在即将倒地的刹那,刘备手撑马鞍敏捷地跃下,竟刚好落在庞统身边。

庞统倒在尸骸遍地的血肉战场上,头发散成了一片云,轻软的鳞甲破成了三块。那一支强弩仿佛从地狱里射出来一样,当胸刺穿,将他牢牢地钉在地上,喷涌的血染红了他的身体,像是一只被缚的火凤凰。

“士元!”刘备摇了摇他的肩膀。

庞统喘着气,血不断地涌出唇边,他望着刘备,流血的口里艰难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主公,快走……”

喘息渐渐微弱,眼睛里的神采一点点黯淡下去,灰色的目光里仿佛凝结了无限的遗憾。他一动不动,在尘土滚滚的战场上,用最后的力气望着刘备,望着这个他命定的主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了。

刹那之间,刘备竟想在这血肉战场间放声大哭,他抱住庞统,忽然闪出的念头是不如就这样死了吧,和他的臣子,他的士兵,以及他的抱负一起埋葬掉。

“主公!”亲兵焦急地策马呼喊。

一声声的喊叫将刘备霎时的失神收了回来,他抬起头,被鲜血浸染的的卢马橐橐奔来,清脆蹄声在喧嚣战场上竟是这样动听。他咬咬牙,抱起庞统,跃上马背。

“驾!”快马如飞,城上的羽箭犹如追命的亡魂般紧紧跟随,的卢马带着他左冲右突,然羽箭密集,肩背上到底中了两支箭,却哪里顾得上查验。

马蹄声犹如远去的哀悼,渐渐地没于灰蒙蒙的地平线尽头。

※※※

天色渐晚,寥寥疏星在水濛濛的天空时隐时现,仿佛苍天的眼泪,夜晚的山风陡起,声音戚戚的如泣,吹得军营里的旗帜碎裂般地响动。

益州的山野真冷啊!刘备不停地打着冷战,中军帐封得严严实实,而彻骨的寒意却在帐内弥漫。灯光幽幽的像是坟墓上的磷火,剑鞘上盘旋的魑龙像是吐着血舌头的幽魂,案上的竹简仿佛一段冻得硬邦邦的冰,听见风声在帐顶盘桓,也能让他不寒而栗。

“主公!”中军帐的门帘被人掀开,法正满脸是泪地跑了进来。

刘备发着抖,他口里张了张,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

“主公,我来迟了!”法正匐地而跪,抽噎着泣不成声。

“孝,孝直……”刘备终于想起了法正的名字。

法正跪上前几步,手抚着案几哭道:“士元,士元怎么就没了……”他呜咽着,眼泪淌在案上,润湿了好大一片。

刘备耸动着鼻翼,想哭却哭不出来。

“孝直。”他喊着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仿佛只是想喊一个名字,就像溺水时,手上总得抓点什么。

法正哭得快背过气去,一面哭一面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主公,我运粮回来,在辕门口遇见荆州信使,我就把信带来了!”

刘备虚弱地捧着信,目光晃悠悠地盯着那一行行模糊的字,仿佛看着一枚枚沉在水底的石头。

“主公见启:雒城难攻,强攻非上策,可自荆州调兵入蜀,以成内外掎角之势,入蜀统帅可由军师任之。荆州重钥,当择善将守之,期主公定夺!亮、羽、飞沐手。”

字沉入了黑暗中,一滴水掉在写信的青色竹板上,难道是泪水吗?

他想起庞统在攻城前劝诫过,应该等法正回来商议后再做决断,可他固执己见,非要擅行强攻。如果他当时听进去一句话,等到法正带来这封信,知道荆州已定好了双赢策略,他就不会强攻雒城,庞统就不会死了……

可是庞统已经死了……

“士元死了……”他竟然把这句血淋淋的话说了出来,真是痛苦,仿佛饮了千年酿造的苦酒,每个毛孔都苦得不能忍受。

“主公,”帐外有人轻轻呼喊,“庞军师入殓。”

刘备像被叫魂似的,跟着那喊声走了出去,右近的营帐内,灯光暗弱如深洞里吹出的冷气,照在身上只是彻骨寒冷。庞统便躺在一面锦席上,像被榨干了水分的白藕,惨白得让人不敢逼视,一口黑漆漆的内棺没有加盖,森森地泛着黢青的光,仿佛张开的死亡嘴唇。

两个亲兵抬起庞统,小心地挪进了棺里,曾经如此鲜活的人,一瞬间便只能蜗在逼仄的一丈棺木里,永远地埋在不见天日的黄土下。

刘备亲自将一面蜀锦编织的招魂幡盖在庞统身上,灯光幽幽一晃,长幡上的神仙人物图案活动起来,仿佛是依依着红尘游戏的魂魄,浮在半明半昧的空气里,牵住一阵夜风,艰难地诉说那弥补不了的遗憾。

他深深地拜了下去,垂头的一刹,眼泪像飞瀑般不能遏制地流淌而下。当他没有见到庞统的尸身时,还以为那死亡只是梦一般的幻象,但原来一切都如此真实,真实得让人害怕。

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智囊,一个僚属,一个朋友,更失去了踏实的感觉。那本来被握在手心里支撑他行走的条杖,却在忽然间化作尘埃,身体和心理上的依靠塌了一半下去,他成了残废,踯躅在雒城坚固的堡垒下。

他缓缓地转过身来:“孝直,”他对泣不成声的法正说,“回信荆州,请发援兵。”

棺木合上了,“咔”的一声,庞统被灯光融化的身体彻底压在黑暗里,成为永恒不可复现的消失。

※※※

雨滴在屋檐下轻敲,烟丝一样的水雾随风荡进了屋里,眼泪似的流在地板上。

屋里很是安静,但这安静中却隐没着低低的哭声,每一声的抽泣都让人心头发紧。

案上的竹简平平地放在一堆卷册中,简上的每个字都晕开淡淡的墨痕,像是在水里浸泡过,让那字迹显得模糊,仿佛开败了的残花。

“孔明:不听君言,强攻雒城,致使士元中箭奄忽,我心惨痛,悔恨锥骨。死生俯仰,朝登庙堂,暮归窀穸,岂不悲乎!三年暌违,本欲谋定益州,践行隆中大计,与君执手相会锦官城。而今困于雒城,形若羝羊触藩,飞鸟折翅,凄惶而不知所往,恨甚悲甚!惶恐计较,荆州当付云长守之。期君早日入蜀,不甚翘首之至。”

眼泪慢慢地淌了下来,用手擦去一次,更多的泪水流下,擦不掉了,便如那阻遏不住的悲伤。

很多的回忆浮现了,想起那个有着骄傲面孔的少年,他站在熙熙攘攘的学子中间,扬起了头颅,扬起了年轻的声音。多么美好啊,纵是那份让人不喜的骄傲至今思来也足够感动。

可这个少年去哪里了,就仿佛一个忽然出现的念头,乍然之间,念头就消失了,等你要回想时,却再也想不起来。

诸葛亮闭上眼睛,庞统的身影在脑子里飞逝而过,他在意识里伸手去抓,只抓住了一片虚无的空洞。

睁开双眸,帘外雨声滴答,朦胧的水雾仿佛沉在空气里的叹息,恍惚地,似乎是他掀帘进来,他笑着说:“孔明……”

孔明……

幻象一瞬间生起,一瞬间灭寂,犹如诸佛眼中乍生乍灭的世界,短暂到你还不曾经历就消失了。

屋子里的人都在哭泣,张飞叉着手脚倒在地上,哭得声断气绝;关羽不住地抹着泪,鼻息越发地沉重;赵云低了头,眼睛红红的,一声接着一声地叹息;还有修远,随在自己身边,一面抹泪一面暗暗端详诸葛亮,很担心自己会承受不住……

诸葛亮再次将目光投在那竹简上,信中的语气沉痛得像在滴血,他几乎能在这信里读到一种深冷的寂寞,仿佛是一个陷入枯井里的孩子对远方大人的苦苦哀呼。

他将信握在手里,细微的粗糙感让他疼痛,也在慢慢地让他清醒。刘备在召唤他,益州在召唤他,隆中策略在召唤他,他不能继续让悲伤长期占据意志,当务之急,是要救出刘备,挽回大局。

他擦掉眼泪,稳稳地拿紧羽扇,吩咐修远道:“修远,给三位将军打盆热水!”

“嗯!”修远擦着眼泪出去,须臾端来一盆热水,盆中果浸着三块手巾,他将脸盆放下,拧了手巾,分别交给关张赵。

张飞把手巾随意搭在脸上,抖着胸脯悲哭;关羽握着手巾也没朝脸上抹,双手揉了又揉;赵云却似体会了诸葛亮之意,忙擦干眼泪,坐正了身体。

“三位将军!”诸葛亮沉住语气,“哀心过甚,无补于事,如今危急存亡,请暂忍悲伤!”

“军师!”张飞哭道,“让我哭个痛快吧!”他在地上翻了个身,转过背继续哭,手巾掉在地上,也懒得去捡。

诸葛亮叹息一声,他起身走向关羽,又郑重又沉稳地说:“云长,主公已将荆州托付于你,望云长暂守哀心,以大局为重!”

关羽慌忙掩泪,腾身而起:“军师言重,关羽怎敢贻误大事,纵是惨恻锥心,为护佑大哥基业,也当忍而不发!”

诸葛亮感慨道:“云长深明大义,令亮感动。荆州为我方重钥,望云长恪谨守之,亮也相信云长当不负重托!”

关羽拍着胸脯说:“军师放心,关羽定当竭忠尽力,效之以死。俾得荆州不失,稳为基业,定不负大哥所托、军师所嘱!”

诸葛亮听关羽说了一个“死”字,眉峰不经意地一弹,已生出一丝不悦,他没有显露异样,语调郑重地说:“云长肝胆千秋,自当为守荆州不二人选。然荆州重地,需谨慎守之,亮不免啰唣叮咛,请云长铭记。东连孙权,北拒曹操,是为守土之本;持重用兵,择贤相辅,是为守土之则。”

关羽虽觉得诸葛亮叮咛繁缛,守荆州于他便像是护着一个不会跑远的犊子,其实费不了太大力气。可他不便拂了诸葛亮的面子,还是恭敬地说:“军师嘱托,关羽铭记。”

诸葛亮其实很不放心,他很想扎扎实实地再多吩咐两句,又怕伤了关羽的自尊,也觉着是自己疑神疑鬼,守土之责一旦扛在肩上,关羽焉能不慎重待之。

他又走向赵云,赵云立刻起身一拜,做好了静听军令的郑重姿势,诸葛亮满意地点头,说道:“子龙,我已定下入蜀策略,”他看看还在抽泣的张飞,“由翼德率先锋部,直取江州,打开入蜀门户,而后……”

他停了停:“我们兵分三路,南路由你率领,自江西而进,攻取江阳,北向犍为,自南面进逼成都!中路由我亲率,沿涪江取德阳,直取成都!”

“北路,”他又看了一眼张飞,“由翼德统率,从垫江北上,直攻巴西阆中,自北兵临成都!”

听得三路大军都剑指成都,却不去解救处于危险中的葭萌关和雒城,赵云微一锁眉,小心疑问道:“军师不欲救急火,反将兵力都挥向成都,云不甚明了,望军师赐教则个!”

诸葛亮莫测地一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若分兵救两地,一则兵力分散,从荆州去葭萌关或雒城,关卡重重,未曾解危,便屡遭恶战;二则深入腹地,战线太长,辎重无法输转,若全军进逼成都,足可敲山震虎!何况三路大军分兵而略,皆有疑兵之势,例如翼德所率北路便是麻痹葭萌敌军,使他们误以为翼德将率军北上解围,可大涨霍峻士气,威吓敌军胆气!”

“军师高见,云明白了!”赵云心悦诚服地说。

“至于雒城,”诸葛亮思忖着,“若德阳攻下,则往西一路可畅通,我便亲往雒城,以解主公之危。”

关羽见张飞还躺在地上吭吭戚戚地哭泣,走过去踢了他一脚:“莽汉,别像个娘们儿一样哭哭啼啼,拿起你的丈八长矛,和军师入蜀,去给士元报仇!”

张飞背对着他,肩膀抖得像在筛糠:“我不光是哭士元,我还,还哭你……”

“你哭我干吗?”关羽又飞踢他一脚。

张飞呜咽道:“兄弟一场,如今我和大哥都去了益州,你却守在荆州,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见面,我难过……”

关羽震惊,他怔怔地很久都没有动,刹那,像是压抑的感情冲决了理智的堤坝,他一把抱起张飞,摇着他的肩膀说:“张老三,不许哭,你老是哭个不停,惹出老子的眼泪!”

他张开手臂,将他的兄弟拥在怀里,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

诸葛亮推开门,水晶似的阳光便趁机从空隙处溜进去。马良正等在里边,身边挨着的是马谡,两兄弟都被剪刀似的阳光切成两半儿,一半光明,一半暗淡。

诸葛亮微微笑了一声,马氏兄弟见诸葛亮进来,齐整地起身行礼。

“孔明兄,我想入蜀。”马良见到诸葛亮的第一句话便是一个酝酿很久的请求。

诸葛亮去文卷堆积的书案前坐下,一面翻卷宗,一面说:“那不成,你得留下来。”

马良巴巴地说:“为何?”

诸葛亮静静地看着他,白羽扇轻悠悠地拂了一下:“荆州很重要。”

“我知道很重要,可是……”马良为难地咂了咂嘴皮,“我想跟着孔明兄,这一直以来,我不都跟着你么?”

这孩子气的话让诸葛亮微笑:“让季常总做诸葛亮门下书佐,屈才了。季常还是留下来,关将军身边不能没有人。”

马良知道诸葛亮一旦决定,便无法扭转,他只好抛出一个疑问:“主公为何择关将军守荆州?”

“关将军很合适。”诸葛亮平静地说。

“我倒以为赵云将军最合适。”马谡插话道,他一说话,便会不由自主地做手势,越是激动时,手势越夸张,仿佛在配合情绪。

诸葛亮翻阅文卷的手戛然而止,他顿了一刹,将竹简轻轻一拢:“关将军是主公义弟,二十年来随从周旋,从无贰心,忠义可昭,勇略可赞,当为守荆州首选。何况,此为主公亲定。”

马谡不是个轻易沉默的脾气:“话是如此,我也赞叹关将军忠勇。可关将军太过刚烈,得罪的人太多,我怕他与群僚相处不好,生出嫌隙,遗下祸患!”

马谡能看到这层利害,诸葛亮不由得刮目相看,他却不点破,含糊地说:“关将军为人不徇私,不谋利,却是难得。虽刚烈过甚,若有贤德之才从旁辅佐,也不会关碍大局,故而我才让季常留下,也可在紧要时进谏一二。”

马谡像抓住了松鼠的尾巴,没完没了地捋下去:“孔明兄让公子刘封为入蜀先遣,是不是为了把关将军和公子分开?”

马谡很聪明,可太爱显摆,这是一切少年有才者的毛病。诸葛亮并不觉得可厌,只是认为他需要历练,把自己的锋芒收敛成不扎眼的大智慧,他用期许的目光缓缓地注视着马谡:“幼常,这次,你随我入蜀吧。”

马谡没想到诸葛亮会带给他这么大的惊喜,他雀跃道:“能随在孔明兄左右,我求之不得!”

马良假装嫉妒地瞪他:“美得你!”

马谡洋洋自得地摇晃脑袋,他仿佛已看见被柔软清幽的岷江滋润的天府沃土,那真是个安逸灵魂的天堂。他快等不及了,恨不得一脚跨过长江,踏进繁华似锦的成都,披着华美蜀锦织成的两千石朝服,治兵治民治国,赚得风风光光的美誉,把马谡的名字刻在青史里,让后世人摩挲着他的名字说:“这个人经纶天地,真足为模范!”

马谡想着想着,美好的憧憬在脸上盛开为微笑的花。

第七章 诱敌之计破屏障,兵不血刃下成都

微风漫卷浮云,在一望无际的地平线上跌宕,夏季的成都盆地犹如铺开的蜀锦。其上盛开着缤纷的色彩,举头眺望,天很高很蓝,干净得像被清水洗过,没有一点尘垢。

策马奔驰在广袤的平原,总让人忍不住抬头看天,诸葛亮的目光遥遥地眺望着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一缕轻烟在那里袅袅升起,仿佛天空流下的一道泪痕。他的身后是潮水般的军队,铠甲和兵戈光亮耀眼夺目,整齐的踏地声震得大地颤抖不已。

援蜀的荆州军水陆两路挺近益州,张飞率领先锋部队攻克江州,打通了入蜀通道,之后前后部在江州会师,而后兵分三路。张飞北上阆中,佯攻葭萌关,实则为席卷三巴,扫清益州西面阻力;赵云南下江阳,克定犍为;诸葛亮却直走中路,在德阳大破益州军。一切都按照诸葛亮预想的那样按部就班,荆州军一路征战势如破竹,对成都渐渐形成合围之势,益州已成为风雨飘摇中残破的扁舟,摧毁它只是早晚问题。

雒城已近在眼前,城墙上斑驳着焦黑的烟火和深重的血痕,阳光从城背后撞过来,让整座城池仿佛沐浴在血水里的一张残破的脸。诸葛亮在来之前已获悉雒城内易子而食,析木为薪,纵然屡次陷入破城的危险中,却仍是坚守不动,他倒还生出由衷的佩服。听说守城主将为刘璋的儿子刘循,可真正做决断的却是蜀中名将张任,这二人精诚合作,把小小一座雒城守成了坚不可摧的金城汤池。

日头微斜,拖得军营辕门的影子长如绘在地上的高峰,中军大纛猎猎飞舞,苍劲的“刘”字犹如振翅的鸿鹄,仿佛随时都会飞入对面城楼上一片金色的阳光里。

刘备已等在辕门外,远远地看见诸葛亮,他激动地招招手。

“主公!”诸葛亮飞身下马,正要参拜,刘备一把握住他的手,那么紧那么用力,像是在扣住救命的绳索,脸上的表情像和着稀面糊,喜、悲、忧、乐一骨碌都搅起来,他忽然就落了泪,重复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这一刻刘备才真正体会过,拥有了那白衣羽扇的身影,心里才获得安逸的踏实。诸葛亮像天空中恒定的北辰星,缺了星辉的照耀,总是会迷路。

“可惜士元了……”刘备说起庞统,眼泪像喷泉般涌出来,这段时间,他提一次庞统便哭一次,庞统的死是他心上生出的阴影。

庞统的死也同样在诸葛亮心上挖了一刀,可他不想被哀怀故人的伤情占据了意志。他温言温语地安慰刘备,没让自己哭天抹泪地跟着君主一块儿失态。

他和刘备来到中军帐,法正正在地上铺开一面大地图,地图上雒城“二字”被划了无数的黑圈,已经看不清原字。

诸葛亮盯着那面地图:“葭萌关怎样了?”

法正道:“早间霍峻发来战报,说他趁着敌军松懈,率麾下精锐出击,大破之,斩首敌将向存!”

诸葛亮几乎是惊喜了,霍峻守葭萌关一年有余,其受困情形和雒城无异,本以为他只能自保而已,未曾想竟还有余力破敌斩将,霍峻的忠义和将才都让人由衷钦佩。

对霍峻,刘备感触太深:“自我兵困雒城,霍仲邈独守孤城,西有张鲁频繁骚扰,南有刘璋重兵压境,他却能坚守逾年,为我排除腹背之忧。益州若攻克,当为一等功臣!”

他一拍脑门:“险些忘了,霍峻信里说,张鲁遣马超杨帛围葭萌关,后来杨帛返回汉中,马超却逡巡流连,似有观望之意。霍峻悄悄遣使者出城与他交通,想劝他归顺我方。”

诸葛亮喜道:“大好事,若能得马超襄助,不愁成都不平!主公,可速速遣舌辩之士,不可让此西凉勇士落入他人囊中!”

刘备点首:“好,只是派谁呢?”

法正提议道:“李恢吧,他为益州人,熟络陇蜀民情,与正皆是刘璋属下掾吏,为主公威名所折竭诚投效。昔为刘璋旧人,今为主公部勒,可昭彰主公惜才之心,为使者正合适。”

刘备附和道:“孝直所议甚合我意!”

诸葛亮道:“葭萌关之忧暂缓,雒城之困却当早解,只有拔掉雒城这根钉子,成都北面门户洞开,辄成都无关可凭,克定指日可待。”

“雒城守军虽疲敝,然张任调度有方,激奋士卒,他绝不会投降。若再行强攻,恐怕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法正皱眉道。

“拔下雒城,先需打压蜀军士气,”诸葛亮沉吟,“雒城守军可知我方驰援益州?”

法正想了想:“四面重围,应该不知。”

诸葛亮绕着地图踱了两步,目光从雒城移向成都,又从成都移往雒城,他忽地抬起头:“好,既然他们不知,我们便让他们知道!”

刘备问道:“怎么做?”

诸葛亮没有丝毫的振奋之情,只是轻轻地说:“指东说西。”

※※※

张任如果知道那是骗局,他一定不会轻率地率军出城。

昨日晌午的时候,荆州军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成都使者来到城下,逼着他向城里喊话,让他告诉雒城守军,成都四面被围,无力救援,请雒城守军赶快投降。使者起初答应得好好的,为了活命愿意变节,临到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