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战将-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亮可不怎么熟悉这里的航线,拿出手电和地图,边驾驶着飞机边确定这下一步的航线。

    这可是一种危险的举动,搞不好可就机毁人亡。

    不过这个时候还能容许王亮想那么多吗?

    “嘿,同志们,你们可不能睡觉啊,马上就要到家了。”王亮注意到机舱后面一点动静都没有,心里有些发慌,扭头道。

    这么冷的天气,可别被冻死了,尤其是在饿了那么久,身体热量基本上散失干净的情况下。

    王亮来之前吃饭了,现在都感觉情况不妙,别说他们几个船员了。

    “没事,我们能行,放心吧,飞行员同志。”一个船员给了王亮一个放心的眼神,强挤出一抹笑容,看得出来,他很难受。

    王亮不敢耽误时间,在确实方向和位置之后,就把飞机速度弄到最大,全速前进了。

    油表已经开始闪呼了,这是燃油不够了的警报。

    虽然有副油箱,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在副油箱也要见底的时候,王亮突然看到了闪着光的灯塔。

    这是机场的信号,王亮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自己的运气真是够好的。

    机场早就已经灯火通明,人员做好的十足的准备。

    医疗队、机械维修组、还有守卫机场的警卫战士。。。

    他们接到命令之后就开始了准备,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是飞机,他们来了。”

    王亮晃了晃脑袋,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不知道为什么,头有点晕乎乎的感觉。

    紧紧握着操纵杆,把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了跑道上。

    上舒了一口气,王亮就晕了过去。

    “快,救人。”

    医疗队抬着担架一拥而上,与时间做着赛跑。

    *******

    当王亮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

    此时此刻他在一个暖洋洋的屋子里,身上盖着厚厚几层棉被,舒服,舒服极了。

    “你醒了。”看到了醒了过来,黛比马蒂尔达露出惊喜的笑容,事实上她已经盯着王亮看了很久了。

    “恩,我这是在哪?情况怎么样?我睡了多久了?”王亮蹬的一下爬起来,他现在满脑子里都是救援的事情。

    “你的问题太多了,不过我得一个一个回答你,这里是机场,你把飞机降落下来之后就晕了过去。睡了有十分钟吧,医生检查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太疲劳了。”黛比马蒂尔达回答道。

    “我的天,十分钟,不行,我得马上再次起飞。船长他们还在等着我呢。”王亮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连忙起身找自己的鞋子。

    这时机场的负责人劳司机在敲门后进屋了,“王,你怎么样了?”

    “我很好,没有什么问题。”王亮基本上能断定来人应该就是机场的负责人了,来之前雷恰戈夫对自己说过,负责人叫劳司机,是个大胡子。

    而进屋这人,正好符合雷恰戈夫为自己描述的负责人形象。

    只不过确定是叫劳司机?这名字起的可真是够怪的。

    “王,我是劳司机,机场的负责人,恐怕还得麻烦你再飞几趟了。雷恰戈夫他们遇到麻烦了,六架飞机中的两架迷失了方向,被迫降落,所以说,目前只有四架在进行救援。可着远远不够,情况实在是太紧急了,不然我也不想麻烦你。”劳司机十分抱歉地对王亮说道。

    “没关系,我可以的。我的飞机准备好了吗?我可以马上起飞。”王亮不以为意,自己没什么,缓了十分钟已经好多了,可以继续战斗。

    只不过就是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已经好了,就在跑道上,麻烦你了。”劳司机点了点头,十分钟的时间,足够把飞机检修完毕,加,满油,然后把物资装上。

    这次王亮可不单单穿了一件飞行服,又管后勤要了件保暖的夹克,包裹的严严实实地才上了飞机。

    他这个从中国来的人可适应不了俄罗斯这种入骨的寒冷,必须得把保暖措施做足了,尤其是在亲身体验了一次之后,王亮可不敢心大了。

    自己的这体质,可经受不住这种冷。

    飞机再度起飞,全速前进。

    这次离事发地点只有一百五十公里,王亮把时速搞到了每小时二百公里,最多四十分钟,应该可以赶到。

    夜还是一如既往的黑,好在王亮飞过一次,有点印象了。

    不过太黑夜里,有印象也没卵用,还是会偏离航向,只是偏离多少的问题了。
………………………………

第三百九十三章 苏联英雄(上)

    不得不说王亮足够幸运,再一次看到了地面上的灯火。

    这次跟上次不同,不是手电筒,而是一堆篝火。

    看来老船长把王亮送来的燃料用上了,的确,他们点燃了可以取暖,至少这样可暖和一些。

    第一次王亮降落的那块浮冰还在,虽然漂出了一段距离去,但这并不阻碍大浮冰上的人过来。

    王亮把飞机停稳,只见船长跑了过来。

    跟王亮打过一次照面了,扶住从驾驶室里跳下来的王亮,船长搂着王亮的肩膀,亲切地说道:“嘿,我的大英雄,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你的战友已经救走了十六个同志,现在还有一半人了,麻烦小多了。”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中国年轻人的印象好到了顶点。

    “船长同志,快点安排人上飞机吧,咱们得争分夺秒啊。我看这块浮冰又下陷了不少,太危险了。这次飞机加满了有,上去五个人,应该没有问题。”王亮笑了笑,对船长说道。

    “好的,没有问题。”船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雷恰戈夫他们的四架飞机已经完完全全地把伤员运走了,现在留下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

    又有了足够热量的食物和燃料,他们生命已经得到了保障。

    但这前提是浮冰没有破裂下沉。

    又有五个小伙子上了飞机,无论王亮怎么邀请,老船长都是拒绝的。

    船长说了,只有确保所有人都安全了,他才能上飞机。

    这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义务,他义不容辞。

    王亮很感动,并没有多说什么,尊重这位有原则的老人。

    在燃油充足的情况下,王亮的飞行难度减小的不少,一个小时后,安全降落在机场。

    和雷恰戈夫打了个照面,他休息了半个小时,准备去进行第二次营救。

    这次王亮没有休息,而是选择和雷恰戈夫一同出发。

    这个时候,让王亮睡王亮也睡不着了,除非累晕。

    浮冰上还有二十几个船员呢,在回到陆地上之前,他们都是在死神手里的。

    行动在进行,一直持续到天亮。

    当然,结果自然是很完美的。

    在老船长上飞机的那一刻,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块大浮冰突然间就裂成了两半,沉入了水底。

    “真是太惊险了,列宁同志保佑。”老船长还是吓出一身冷汗,摸着胸脯自言自语道。

    王亮不说话,在确认浮冰上没有任何人之后,就起飞了。

    任务圆满完成。

    这一晚,王亮一共飞了四次,是七个飞行员中飞的次数最多的,也是营救船员最多的。

    王亮并不知道自己的这次壮举,会带来什么巨大的影响,但是他很快就应该知道了。

    凌晨回到机场的王亮找了个房间盖上厚厚的被子就好好休息了。

    开了一晚上的飞机,精神保持高度紧张,不亲身体会不知道有多累。

    这绝对是疲劳驾驶。

    当王亮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摸摸饿扁了的肚子,王亮爬起身来,准备出去找点吃的。

    自己昨天晚上帮了那么大的忙,总该做点好吃的犒劳下吧。

    出了屋子,王亮发现机场的工作人员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怪的。

    怎么说呢?

    紧紧地盯着,嘴上还挂着微笑,面容和善。

    可这个让王亮感觉有些发毛,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什么情况?

    虽然王亮从这笑容里没有看出丝毫的恶意,但是还是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王,你起床了,我还以为你要睡一整天呢。”雷恰戈夫冲王亮笑了笑,道。

    “少校同志,你这不也一样吗?肚子饿了,不知道机场的食堂在哪啊?”

    “我可跟你不一样,我只飞了三趟,而你,飞了四趟,你是苏联英雄。食堂,我带你去,跟我来。”雷恰戈夫略带深意地说道。

    王亮有些不明白了,比你多飞了一趟就是苏联英雄了,这也太扯了吧。

    跟着雷恰戈夫进了食堂,王亮就遇到了贵宾级别的待遇。

    “苏联英雄来了,欢迎,热烈欢迎。”司务长是个大胖子,上去给了王亮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扭头对围着王亮看的食堂工作人员们说道:“快,把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来,好好犒劳一下我们的英雄。”

    红菜汤、鱼子酱、红烩牛肉、麋鹿肉水饺、各种香肠。。。

    还有一瓶伏特加。

    这也太丰盛了吧,王亮暗暗惊叹。

    哈喇子忍不住流了出来。

    这无疑是王亮到苏联来之后吃的最丰盛的一次。

    要知道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伙食可是糟糕透了,跟它的办学水平不能同日而语。

    红菜汤以红菜为汤底,再加入包心菜、番茄、马铃薯、芹菜和洋葱,调上胡椒粉和柠檬汁,还有牛肉汤,香气咄咄逼人,口感非常不错。

    最值得提的是鱼子酱,这东西可是按克来卖的。

    当然,价格和口感完全是呈正比的。

    鱼子酱,又称鱼籽酱,在波斯语中意为鱼卵,严格来说,只有鲟鱼卵才可称为鱼子酱,其中以产于接壤伊朗和俄罗斯的里海的鱼子酱质量最佳。

    吃到嘴里有点淡淡的海洋气息,回味却香醇甘美,吃一口鱼子酱,王亮感觉简直就是升入了天堂。

    鱼子酱这种奢侈品本不会在食堂出现,这是食堂的司务长专门去外面给王亮买的,犒劳英雄。

    “雷恰戈夫,你们为什么都叫我苏联英雄啊?不就是救了几个自己的同志们,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吗?”嘴里吃着美味,王亮不忘问出自己心中的困惑。

    他们为什么叫自己苏联英雄?

    雷恰戈夫像看傻子一样看着王亮,反问:“不就是救了几个同志?王,你知道吗?这次的任务是谁下达的?”

    “谁?”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噗。”王亮确实是被雷恰戈夫的话惊到了。

    斯大林是啥人,他怎么肯会不知道。

    苏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

    当下苏联的一把手啊。(。)
………………………………

第三百九十四章 苏联英雄(下)

    “啊!是斯大林同志。好吧,虽然这让我很惊讶,不过这和叫我苏联英雄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吧?”的确,当雷恰戈夫把斯大林扔出来的时候,王亮很吃惊,但随后就淡定下来了。

    王亮觉得这似乎和自己是苏联英雄没有什么关系。

    “苏联英雄”可不是一般人能叫的,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王,你知道吗?斯大林同志提出要接见你,就在克里姆林宫,他要亲自授予你苏联英雄勋章。是的,你没有听错。”雷恰戈夫很激动,他的声音都颤抖了。

    本来还满不在乎的王亮被雷恰戈夫的话给雷到了。

    斯大林要接见自己,亲自授予自己苏联英雄的勋章?

    我的天呢,没有搞错吧!

    “苏联英雄”的称号:1934年4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定,为表彰对国家立下英雄壮举的个人和集体,对有关人员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苏联英雄”的称号是前苏联个人和集体的巨大荣誉。

    是苏联授予及嘉奖中荣誉最高一项。

    这个奖项于1934年4月16日开设,由成立至苏联解体期间,全球共有12,745人获得这个最高荣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总共有626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其中有3名妇女。

    绝大多数“苏联英雄”都是在卫国战争中产生的。战争期间总共有11635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占获得这一称号总人数的92%。

    所以说,到现在为止,苏联英雄仅仅有六百人左右。

    而王亮,很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位。

    “这真是太荣幸了。”过了好久,王亮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是的,他实在是感到太不可思议了。

    显然王亮没有意识到自己昨晚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险,四次起飞去营救船员,这对于老飞行员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而王亮做到了,他绝对够格。

    ********

    乘坐火车抵达中央火车站,此时火车站的站台上已经站满了来欢迎王亮他们的莫斯科市民。

    此时王亮和雷恰戈夫以及另外五名飞行员,无疑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政治气氛极为紧张的莫斯科,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噱头。

    而在市民的心目中塑造有影响力的英雄,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王亮,雷恰戈夫和另外五名飞行员都换上了板板正正的军服,只不过只有王亮的军服上没有佩戴军衔。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王亮的魅力。

    你瞧,外面的莫斯科小姑娘的呐喊声多么的狂热。

    来接英雄的是一个车队,一共六辆敞篷汽车,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莫斯科的市民更好的一堵英雄的面容。

    军车开道,车队畅通无阻。

    一直进入安装着红宝石五角星的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的克里姆林宫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

    它那高大坚固的围墙和钟楼、金顶的教堂、古老的楼阁和宫殿,耸立在莫斯科河畔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构成了一组无比美丽而雄伟的艺术建筑群。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内,王亮见到了斯大林、朱达诺夫、加里宁等苏联领导。

    看到那奇特的捋大胡子,王亮就知道这是货真斯大林,跟资料上的照片一模一样。

    斯大林先是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主要是对王亮、雷恰戈夫和另外五名飞行员行为的赞美,随后就进行了激动人心的表彰仪式。

    勋章是由斯大林亲自发放佩戴的。

    给王亮把勋章戴好,斯大林拍了拍王亮的肩膀,微笑着说道:“王亮,你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很出色,很多将军向我提起过你。短短一周就掌握了飞行技术,在关键的时刻营救出了十七位同志,你是好样的,好伙子!”

    “谢谢斯大林同志,这是我应该做的。”王亮挺直了自己的身躯,笔挺地给斯大林打了一个军礼,用响亮的声音回应道。

    斯大林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不错,真的很不错。

    “恩,你还没有军衔?”斯大林注意到王亮的肩膀上并没有佩戴军衔,好奇地问道。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们是代表八路军到苏联军校学习的,所以学校并没有为我们配发军衔。”王亮点点头,回答道。

    斯大林摇了摇头,对王亮说道:“哦,这样子可不好。我现在代表中央授予你少校军衔,待会会有人给你军衔和军官证的。”

    王亮激动地点了点头,没想到这样就被授衔了,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少校,可别嫌军衔低啊。

    在这里介绍一下二战前苏联军衔制度遵循如下简要原则:

    (1)不是按军衔,而是按职务区分上下级。只有当两个军官相互间没有职务联系时,才按军衔分上下级。

    (2)一个军官是否适于担任更高职务,不取决于他的军衔或军龄,而取决于他的指挥能力。

    (3)担任某种职务的时间没有任何限制。一个军官可能在整个服役期间一直当排长,也可能只当几个月就被升任更高职务。

    (4)一个军官的任职使他可能被授予某种军衔。但是他必须在军衔阶梯上担负一定的负责职务,并经过一定年限才行。具体如下:少尉(这个军衔只授予经过短期培训的士兵)为2年;中尉3年;上尉3年;大尉4年;少校4年;中校5年;中校以上没有固定年限。

    这也就是说一个十八岁参军的士兵,想要干到少校,至少需要十二年的时间。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和平事情。

    战时那就需要另当别论了,这个年限会大大缩短,火线升官嘛。

    但现在苏联可没有爆发战争,所以算是在和平时期。

    所以说现在在苏联境内,最年轻的少校军官,也得有三十岁了。

    而资料上填着二十岁的王亮无疑打破了这个记录。

    王亮掂量了掂量自己胸前这枚纯度为90%以上的黄金制造勋章。

    五角星直径30毫米,21。5克,背面镌刻有“苏联英雄”字样。

    金星的衬托是纯度为90%以上的纯银托架,重量为12。186克,长方形,中间衬着红色绸布,象征着红旗。整个奖章重34。264克。

    “感觉还不错。”

    与勋章同时颁发的还有一本证书,王亮这才知道每枚“苏联英雄”都有编号,与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或最高苏维埃颁发的证书序号相同。

    (。)
………………………………

第三百九十五章 特别军事顾问?

    惊动人心额授勋时刻结束之后,就是隆重的会餐了。

    这几天王亮没少吃好吃的东西,感觉都胖了不少。

    菜品很硬,要比王亮这几天吃的规格高的多了。

    不过这是自然,要知道今天晚上宴请苏联英雄们吃的可是国宴,贵宾级的待遇。

    更让王亮为之动容的是这些菜品的寓意,竟然还充满着革命的色彩。

    “各位,这是革命食品薄饼和鱼子酱,欢迎大家品尝。”侍卫官是个上尉,他充满热情地招待着贵宾们。

    见到王亮一脸纳闷,雷恰戈夫耸了怂肩膀低声解释道。

    “王,1917年革命后,苏联陷入贫困,苏联领导人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新体制下,“贵族的物质享受”当然是不被赞同。人民委员alexandertsiurupa有一次在政府会议上饿昏了过去,他这一晕倒被誉为共产主义下的禁欲主义标志,被政府广泛传播和宣传。”

    “在1917年之前,鱼子酱是日常消费品,在当地杂货店就能买到,常常配合薄饼一起食用。在新制度下,鱼子酱被认为是代表着不平等、剥削人们的贵族食物。”

    “之后克里姆林菜单里都有黑鱼子酱。”

    雷恰戈夫的这番解释让王亮有些哭笑不得,苏联人可真会为自己的味蕾找借口。

    喜欢吃就吃呗,干嘛找那么多的借口。

    老大哥真是个**丝。

    “哦,原来如此啊,味道不错,的确很革命。”王亮自然不会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他敢保证,自己要是把心里想的说出来,雷恰戈夫少校会杀了自己的。

    “哈哈,是吧。看的出来,斯大林同志很喜欢你,我估计宴会结束之后他会找你谈谈的。”雷恰戈夫哈哈一笑,随即变得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对王亮说道。

    王亮看了看雷恰戈夫,感觉有些好笑。

    这么多天的相处,自己已经和他成了哥们了,再见他严肃起来,感觉有些好笑。

    “找我谈谈?谈什么?”

    “关于留在苏联。斯大林同志授予你了少校军衔,不是吗?我可真羡慕你,你的档案上可写着你只有二十岁。要知道苏联红军最年轻的少校也得二十九岁,你的前途不可估量。”雷恰戈夫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留在苏联,老兄,你可别搞笑了,我的国家还在遭受侵略,我是不会同意的。”王亮摇了摇头,斯大林想用一个小小的少校就把自己留下,那未免也太天真了吧。

    给自己个元帅当当,那还可以考虑一下,哈哈哈哈。

    “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我想斯大林同志会给你开出更优渥的条件了,就看你一会能不能还像现在一样决绝。”雷恰戈夫拿起桌上的酒杯,里面是伏特加,喝了一大口,笑着对王亮说道。

    王亮没有继续搭话,无论是什么优渥的条件也不可能让他抛弃自己的祖国。

    宴会结束,并没有像雷恰戈夫所说的那样,斯大林径直走了。

    这让王亮有点小小的失望,但随即也就释然了。

    为苏联英雄们安排的宾馆是莫斯科最豪华的,最具档次的。

    这规格让王亮为之动容,这跟学院里的学员宿舍比较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好好享受这美好的时刻吧,最具只能住一天,很快就要回学院继续学习了。

    就在王亮洗完澡准备看书的时候,房间的门被敲响了。

    王亮打开了,是三个军官。

    在前面的是一个中校,后面跟着两个中尉。

    这个中校王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