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战将-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看清风寨占着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宝贝还真没有多少。

    武器装备自然看不上眼了。

    这帮土鳖用的还都是土枪和大刀片子。。。

    只有两箱子花瓶、铜器一类的东西,黑灯瞎火的王亮也看不明白,也不知道值不值钱。

    “吃的呢?武器没有吃的总该有吧,他们这山寨里养着一百号子土匪,不会连点储粮都没有吧?”王亮还是不满意,问张大彪道。

    “对啊,团长,我咋没想到呢。这就带战士们去找。”经过王亮这么一提醒,张大彪一拍脑袋,自己的智商怎么在团长面前显得不够用呢。

    经过一番寻找,张大彪发现了一个大地窖。

    这个地窖很隐蔽,八成是为了防止自己人偷东西,上面还盖了一层柴火。

    要不是战士们搜的仔细,还真给忽略过去了。

    里面的东西顿时引起了王亮的兴趣。

    五十坛子好酒,香气四溢。

    王亮当即整了一碗品尝了下。

    酒液晶莹透明,窖香浓郁持久,入口清冽甘爽,口味细腻悠长。

    “真他娘的好酒啊,大彪,你也尝尝。”王亮把碗递给了张大彪,这酒真不错。

    还有几坛子老陈醋,山西特产嘛。

    让王亮更为惊喜的是那十好几坛子咸菜。

    闻闻味就感觉味道差不了。

    是白萝卜咸菜。

    没吃过白萝卜咸菜的人永远也不能体会到它的美味。

    青萝卜、盐、鱼酿酱油、鱼露、香油、辣椒油、五香粉、葱油、糖。。。

    真是它的原材料,并不是很复杂。

    这小咸菜清脆爽口,咸度适中,口感完美,可谓是下饭神器。

    相比之下,那几十袋子白面和大米就显得没有那么的出彩了。

    “把卡车开进来,统统带走。”王亮大手一挥,命令道。

    下地窖的战士们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这地窖里是满满的酒香和咸菜香气,真是让人抓耳挠腮。

    弄回去再吃,对,就是这样。

    战士们想想就动力十足,搬运着这些战利品。
………………………………

第四百六十一章 神秘电波

    当王亮带队回到晋东城的时候,魏大勇的手术已经做完了。

    “两枚子弹都取出来了,他的身体素质非常棒,现在已经醒了,就在里面。不过还是尽量让他多休息会儿,这样对伤口的愈合有好处。”竹田美子摘下口罩,对王亮说道。

    “谢谢你,美子。真是太感谢你了!”王亮很是高兴,当时找到魏大勇的时候这小子跟死猪似的一动都不动了。

    要不是还有那么点微弱的气息,王亮都以为这小子死了。

    没想到经过这么一抢救,马上就醒了过来。

    王亮开始暗暗庆幸自己把竹田美子这样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找到了,再也不用担心伤员负伤的问题了。

    竹田美子显得有些羞涩,脸都红了,“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谢完美子,王亮就冲到病房里去了。

    哦,这病房是用间宿舍改造的。

    保留了床位,顺便对宿舍内部就行了局部的改造,加以杀菌消毒。

    “团长,你回来了。。。”魏大勇笑嘻嘻地看着王亮。

    事情的经过和尚都听送自己回来的战士讲了。

    自己出事了,团长急得可谓是抓耳挠腮,就差把房子掀了。

    想想这个魏大勇就感觉受用,王亮是除了师父金九龄之外最关心自己的人。

    经过久而久之的相处,魏大勇已经把王亮当成了是自己的兄弟。

    而这次的事件,显然是更加加深了两人的关系。

    这让魏大勇从王亮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老师父金九龄的味道。

    啪!

    王亮上去二话不说就给了魏大勇一记耳光。

    “妈了个巴子的,和尚,老子他娘教你的本领你都忘了吗?!就那么几个土匪就给你撂那了。那是老子带人去救你,要是没人救你呢?你他娘的不得死在那里吗!你做事之前就他娘的不会动动脑子吗?!人家土匪就在山后面藏着呢,你他娘的不会观察明白喽再动手吗?!娘的!”

    打完这一记耳光,王亮就开始骂了。

    把自己一晚上心里窝着的火全部都宣泄了出来。

    实际上他这是恨铁不成钢,更是担心魏大勇的安危。

    本来魏大勇被王亮这一巴掌打懵了,但是听完王亮说的这番话,顿时就释然了。

    甚至心里泛起了阵阵暖意。

    师父。

    当初师父就是这样打骂自己的,魏大勇心里很清楚,师父和王亮这么做都是为自己着想,为自己好才这样做。

    王亮字字珠玑,没一句都说到了魏大勇的心坎里。

    别看这小子功夫好,很强的样子,但是他的内心是无比软弱的。

    听着听着眼泪就吧嗒吧嗒地往下落。

    见到这种情形,跟着王亮一同进屋的张大彪很自觉的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出去吧,随后自己也把门给带上了。

    “哭,哭,就他娘的这点出息了吗?!别给老子丢人,老子也丢不起这个人!等伤好了给老子滚到基层连队去训练去。什么玩意,让几个小毛匪差点给弄死,妈的!”

    “是!团长!”魏大勇极度哽咽,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

    魏大勇内心的那片柔软,被王亮这番看似狠毒的话攻破了。

    王亮说完就扭过身去往门外走了,此时此刻,他的眼睛里也挂起了泪珠。

    倒不是说王亮做作,这是一种真情流露。

    魏大勇一路走来从1937年9月到1938年9月,整整一年了,两人共同经历过生死,共同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

    兄弟,战友,亲人。

    一下子想到《亮剑》中魏大勇被土匪砍下脑袋挂在树上的那个画面,王亮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

    好在魏大勇没事,好在历史没有重演。

    王亮感谢上天,感谢大地,感谢党和人民。。。。

    这里作者想说一句,你不应该更感谢我吗?!!!

    有的时候一件小事足足可以让人暖心。

    团长为了兄弟把土匪窝给灭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整个独立团里传来开来。

    战士们对于自己的团长更加钦佩了,尤其是新加入独立团的战士们,训练的热情更加高涨。

    因为有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好领导,绝对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

    “团长,我们又监听到了一段什么电波。”通讯班的一个战士跑过来向王亮汇报道。

    “这是第几次发现这个波段了?”王亮一边用耳机听着,同时问通讯班的班长道。

    “第七次了,团长。很奇怪,这好像就是在呼叫我们,但是我们的密码却无法破译。七次全都是同样的内容,重复呼叫。”通讯班班长回答道。

    鬼子跑得着急,发报机、电台全都没用来得及带。

    留下了足足有五十多台。

    这可就便宜独立团了,连一级单位全都装备上电台,剩下的留下团部,组建一支通讯班。

    虽然是叫通讯班,但是这支队伍由二十个电台,三十多名战士组成,实打实的排级单位。

    这个单位可不仅仅是收发电报那么简单,它身上肩负的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窃听敌人的电台,并进行破译。

    这个敌人指的可并不是鬼子一家,还有谁?

    自己想去吧。

    电台都经过了王亮的亲手改装,10M波3W功率的电台都有。

    10M波3W功率电台是什么?很厉害吗?

    我可以告诉你们10M波3W功率可以实现全球通讯。

    当然,这有三个先决条件:1。天线架设要位置好,结构增益高。2。利用电离层发射。3。选择好天气和时间。

    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就很难实现了,因为当今对于无线电的开发已经达到了极致。

    电离层已经复杂到不能再复杂。

    即便是技术到位了,现代也不能用电报通信了。

    因为如果你那样做的话一定会被国家安全部门给盯上了~

    1938年,无线电的开发跟二十一世纪相比简直就是零。

    这也让王亮所掌握的黑科技得以运用。

    而现在这个滴滴滴一直响个不停的电台正是那个能实现全球通讯的电台。

    “哎,真是奇了怪了啊,这个波段咱们没告诉别人吧,怎么会有人一直从夫呼叫呢?”王亮也是感觉很纳闷,按理说这个电台的波段是绝密的,除了团里和上级少数人知道。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王海洋

    “是啊,团长,这个讯号咱们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跟以往鬼子发电报的方式也截然不同。”通讯班长点点头,回答道。

    别看通讯班长的职务只是班长,实际上他是沪江大学通讯系的在校生。

    日本人打进上海之后学校就停课了,无奈之下他只得返回老家山西。

    后来听说八路军征兵,他就应征入伍了。

    好在王亮在征兵的时候都要统计战士们的详细情况,包括学历啊,文化水平啊等等。

    这才没有让这么个人才埋没了。

    哦,他的名字叫刘烨。

    至于沪江大学,那是当今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

    沪江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校址位于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鼎盛时期以文理商著称于世。

    后来院系调整之后,众多理科专业分别被划入复旦、华师大、上财、华政、交大等上海知名高校。

    而校史、商科一类的东西并入了上海理工大学。

    可以说这个学校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起码刘烨的实力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这所学校有什么名人,那就当属徐志摩、李公朴、毛人凤。。。。。。

    “团长,又出现了,第八次呼叫了。”刘烨苦笑,有些无奈。

    他这个技术人才在团长的面前丢分了,连这么个代码都破译不了。

    “拿这个密码本破译试试。”王亮似乎是想到些什么,连忙跑到自己的宿舍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字典大小的本子来。

    因为王亮的宿舍就跟团指挥部接连在一起,所以这个过程花费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刘烨接过王亮递过来的密码本,对着所收获的代码进行了破译。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刘烨不停地扒拉着密码本,同时又参照着代码进行比对。

    最后他喜笑颜开,道:“团长,对了,破译出来了。就是这个密码!不过这个密码我怎么从来没有接触过啊。”

    “我看看。”王亮笑了笑,自己果然猜对了,是他,这小子终于来电报了。

    刘烨连忙把电报破译好的电报送给王亮。

    “给对方回电,电报已收到,不需要重复发送了。就用我给你的密码本。”王亮道。

    “是。”刘烨没有多问,只是执行命令。

    王亮激动地拿着电报看了起来。

    王海洋啊,你小子总算是有消息了。

    不错,电报正是远在美国哈弗大学的王海洋发过来的。

    之前王亮在宁波的时候给王海洋去过一封电报,并在电报中附带了一个呼叫波段。

    这正是独立团这台10M波3W功率电台的呼叫波段。

    电报的大概内容就是王海洋介绍自己在那边的生活学习情况。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王海洋已经拿下了两个学位,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工业。

    目前正在偷学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兵器工业。

    因为后面的三个涉及军工,美国方面对外严格保密,所以王海洋只能偷师。

    没有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了,尤其是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里。

    王海洋用王亮提供的经费买了许多有关这些专业的教材,没日没夜地研究。

    这些教材和文献,都是在国内见不到的。

    加上哈弗大学人才济济,随便找出来个人就可以当老师。

    你们军工保密不是?

    那我从学生入手,一点一点地抠搜知识还不行吗?

    就是这样,王海洋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刻苦地学习着。

    不要以为一年修完了两个学科很夸张。

    现在的大学学业根本就花费不了四年,如果认认真真地学,甚至连半年的时间都花费不了。

    除了汇报学习情况,王海洋还提到了科研团队的事情。

    这是王亮交给他的任务,一定要带一支具有研发能力的强大团队回来。

    研发什么?

    小到子弹枪支,大到火箭航空器,王亮是来者不拒。

    王海洋说他的团队已经有20多号人了,当然,这20号人指的是能够跟着王海洋到中国来的。

    拿下这么多的精英人才,王海洋可谓是煞费苦心。

    有的时候钱是不能收买人心的,尤其是对于科研人员。

    那王海洋只能采取套路了。

    跟着老司机王亮混了那么久,王海洋自然也学会了套路的基本原理。

    说套路实在是难听了些,还是叫赢得人心吧。

    帮助科研人员解决生活问题、提供住所、分享科研成果。。。。。。。

    等等。

    具体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作者脑子不够用,编不出来了。

    王海洋的优秀品质和做事风格赢得了这帮人的信赖,最终组成了一个科研团队。

    这对于王亮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二十个尖端人才,那个个可都是宝贝啊。

    不过后面王海洋就接着提一道难题来了。

    经费,经费不够了。

    王海洋走的时候王亮只给了他一万美元和几根金条。

    1938年一万美元是什么概念?

    放在现在大概是等于十六七万美元吧,加上金条,约莫二十万美元。

    二十万美元等于一百六十多万人民币了。

    一年的时间造了一百六十万人民币,王亮想想还真是肉疼,这小子的花钱速度真是够快的。

    但是随后王亮就释然了,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事事不都得需要钱吗?

    自己交给王海洋的任务实在是太难了,想来王海洋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会开这个口的。

    “刘烨,给对方回电,电文已阅,望继续努力。资金稍后会到位,到时候提供账号和密码。”王亮看完电报,合上思考了一会,道。

    “明白,团长。”

    王亮思考自然是该怎么把钱送过去。

    派人去美国?

    自然行不通,先不说这兵荒马乱的怎么去,派谁去?这得花费多大的时间和成本?

    随后王亮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又称标准渣打银行;英语:StandardCharteredBank;LSE:STAN,港交所:2888,OTCBB:SCBFF)是一家建于1853年,总部在伦敦的英国银行。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在后面,渣打银行1858年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急用钱

    所以说在上海的分行把钱存上,马上就可以在美国的分行把钱提出来。

    渣打银行有自己专用的电台,对于账务都是实时更新的,不存在延迟现象。

    “团长,对方回复了。”不一会刘烨就把电报递了过来。

    王亮接过电报看了看,王海洋问什么时候让自己回国,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回电,最短时间内积聚人才,时刻准备着,那天不远了。”王亮摇摇头,显然,把现在把王海洋召回来还不是时候。

    就这种环境,啥条件啥资源都没有,还时时刻刻有战斗发生,鬼子说不定哪天就进行扫荡围剿,根本就没有进行科研的条件。

    王亮可不想看到王海洋苦心经营的那点科研人员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还是再稳定稳定吧,1939――1942年是鬼子折腾的最凶的时候。

    更严峻的挑战就在眼前。

    再有,王海洋还没有完成王亮制定的211目标。

    何谓211?

    这个可不同于当下的那个211,在21世纪建设一百所一流高校。

    王亮的这个211是培养二百个世界一流的一等人才。

    王海洋这才凑了二十个,这还差得远呢。

    ********

    有了王海洋的消息,王亮可谓是喜滋滋的。

    老子也是有技术储备的人了。

    但是随即一个头疼的问题有出现在了王亮的眼前。

    那就是上哪弄那么多钱呢?

    “老赵,你以前是学历史的,你看看这些个玩意里面有没有什么值钱的?”王亮抱着从土匪窝里缴获来的那一大箱子古玩意就跑到了赵刚那里去。

    王亮知道赵刚是学历史的,跟自己是同行,应该懂一点古玩的知识吧?

    什么?王亮也是学历史的他怎么不懂呢?王亮不是全能的吗?

    王亮学的是军事历史,研究的是各种战例和战法,跟历史系的课程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即便是王亮在厉害,对于这个文玩,还真是一窍不通。

    “王亮,你从哪里搞了这么多古董?!我告诉你啊,违反纪律的事情绝对不能干。咱们在晋东城还没站稳脚跟你,你别犯错误!”赵刚被王亮拿出来的这些个好东西吓了一跳,下意识地以为王亮是把晋东城里的当铺给抢了。

    立刻就是政委自动上线,对着王亮就是一番说教。

    王亮倒是眼睛一亮,什么?

    听老赵这口气都是好玩意!

    “老赵,你先别他娘的废话,咱们老李,我呸,咱老王是不会犯错误的,这些都是光明正大地从土匪那缴获来的。你给我说道说道,这些个东西都是什么价位?”王亮笑了,搓着手问赵刚道。

    听完王亮的说辞,赵刚信了。

    王亮这小子虽然经常犯浑,但是大原则上的底线还是有的。

    这也是让赵刚感觉到最放心的一点了。

    “你还别说,这些真的都是好东西,你看看这个铜炉,以青铜为材,上口和下口外撇并包边,这样起到上下呼应的作用,考究但不夸张,它所带来的气息就是典雅、线条洗练、外观朴素等感觉。。。。。。”

    说道专业,在这方面赵刚自然是最有权威的。

    一开口就打开话匣子说个不停。

    这个箱子里一共有十九件玩意,其中有八件都被赵刚鉴定为是老物件。

    这里讲的老物件自然是明之前的东西了。

    要知道在1938年的时候,明清时代留下来的东西数不胜数。

    只不过到了21世纪就见的少了。。。

    八件是明代之前的作品,剩下的十一件也都不错,是明末清初时候的作品。

    有字画、铜器、玉器、珠宝、鼻烟壶、笔砚、木雕、竹刻。。。

    “行了,老赵,你就别跟我扯这些专业的了,你就说说这些东西都能值多少钱。老子现在急需要钱!”王亮听得有些不耐烦了,现在他可没有闲情雅致欣赏这些个古玩,而是想把它们置换成现钱,然后给王海洋送过去。

    “我只知道这是些好东西,但是具体的市场价格我不清楚啊。不过以前我上学的时候跟教授去过几次古玩店,这些东西保守估计也值百块大洋吧。”赵刚摆摆手,让他分析下这些古董的年代和来源,他可以如数家珍,但是要说起价格来了,他可是一窍不通。

    “不过我估计咱们晋东城的当铺收不了,你得去北平这种大地方看看。”随后赵刚又提醒道。

    也是,现在中国是一片战乱,谁还有闲心搞收藏啊。

    也就京城的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有这个闲情雅致。

    要知道几百块大洋不是谁都能拿得出手的。

    王亮点点头,觉得赵刚说的有道理,但是他还是想先在晋东城的古玩店试试,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如果实在不行再动身去北平也不迟。

    几百块大洋?

    王亮摇了摇头,这他娘的哪里够啊!

    美元跟大洋的汇率差不多是1:2。4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一美元顶2。4块大洋。

    240块大洋不也才是100美元吗?

    拿一百美元给王海洋存上?

    那不是鸡肋吗?

    在那个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能顶一天吗?

    王亮苦笑,他这还是第一次为钱而感到发愁呢。

    “怎么了?王亮,咱们独立团的账上不是还有些钱吗?你怎么突然间对钱着急了呢?”见王亮不说话了,赵刚问道。

    “老赵,这个事情一时半会也跟你说不明白,咱们独立团账上的那几千块大洋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我现在需要出去一趟,具体的你去问刘瑞吧,这钱是给王海洋的。。。。。。。”说完王亮就一溜烟地跑了。

    独立团现在的确是不缺钱,账上有八千多块大洋,还有十几根小黄鱼,法币也有几万。

    不过王亮不想动这笔钱,因为这是独立团运作的经费,再说这点钱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恐怕全部都搭进去也满足不了王海洋的那个大窟窿。

    这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