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战将-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抄录完成之后,带字迹干涸,王亮便找了一个牛皮信封将之放了进去,密封保存。

    完成这些之后,专案组那边也打来了电话。

    通知王亮经过专家鉴定在便便上找到的那三张纸同笔记本上的纸可以做同一认定。

    也就是说这些案子宣布告破。

    王亮连问都没有问莫尔顿该怎么处置。

    因为王亮心里很清楚苏联人的做事风格,即便莫尔顿不是间谍,但是他接触到了这么核心的机密,恐怕他也难逃一死。

    不是王亮不想救他,是王亮实在是无能为力。

    专案组的电话刚挂断,克姆林宫的电话又被拨了过来。

    不是斯大林,而是斯大林的秘书。

    秘书转达了斯大林的邀请,邀请王亮下午到斯大林的私人住所一坐。

    斯大林腾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来要同王亮交流交流。

    王亮自然没有意见。
………………………………

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司机老斯

    “非常感谢你,王亮同志,帮我们找回了丢失的图纸。你知道吗?那可是巴戈林斯基大桥的设计图纸,你应该知道,设计这张图纸有多麻烦。你也应该知道图纸落到德国人的手中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不过万幸,不是间谍作祟,只是一个小毛贼。你真的是太厉害了,王亮同志。”斯大林看着王亮,乐呵呵地说道。

    显然,此时他的心情还算不错。

    参与案件的侦查员连夜马不停蹄地对案件整个侦查过程做出了文字说明。

    斯大林在得知王亮并没有对图纸表示过度地好奇,而且他到最后都不知道图纸的内容的时候,心情不错,对王亮的“好感”也再度升温。

    至于图纸是巴戈林斯基大桥的设计图纸,斯大林只不过是随口忽悠王亮的罢了。

    王亮一本正经地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老司机,撒谎不眨眼睛的统帅,表现出无比地佩服。

    如果不是自己先前得到图纸,并了解了图纸上的内容,王亮说不准就真的相信斯大林的话了。

    现在王亮只能暗暗佩服斯大林出色的演技。

    “斯大林同志,这只是我的举手之劳而已。我很乐意为苏联人民做点什么,毕竟你一直在帮助我们。”王亮彬彬有礼地回道。

    斯大林微笑着点了点头,又道:“王亮同志,既然你说到这里了,我还真有一个忙需要你来帮。你能答应吗?”

    斯大林的眼睛中透露着狡黠,王亮看到后感觉自己的汗毛都要立起来了。

    倒不是面相有多恐怖,而是王亮作为一个过来人,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屠夫?刽子手?领袖?统帅?凶手?

    似乎是角色太多了,数不过来。

    “请您说?我能做到的,定然不会推辞。”面对一个统帅的请求,张口拒绝的那个人一定是个傻子。

    “最近我的情报部门搜集到了一系列关于德军的情报,情报分析部门也对这些情报进行了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德军会在近期对我们展开进攻。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否正确,需要你来帮我研判一下。”斯大林道。

    “当然没有问题了,我可以看看情报吗?”王亮松了口气,不就是分析点情报吗?还以为是什么伤断头台的事情呢。

    斯大林把档案袋推到了王亮的面前。

    王亮也不客气,拿起档案袋打开就开始阅读那沓厚厚的材料。

    斯大林是挤出了一下午的功夫来同王亮谈话的,所以说王亮有充足的时间。

    材料不少,足足有一百多张纸。

    不过这也是经过很多部门精简之后形成的最简单的版本了。

    毕竟情报部门每天能接收到成千上万条信息,有用的、无用的都有。

    他们需要筛选,需要作出判断。

    层层把关,最终进入到领导人手中的就是重要而又具有准确性的的情报。

    因为这些信息会直接影响到领导人作出什么样的决定。

    王亮是学历史的,即便是没有这些个情报信息,他也可以随口说出历史的真相。

    但是为了更逼真,王亮假模假样地看起了情报。

    一张一张地看,认认真真地看。

    足足花费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其间斯大林一直都是在一旁品着咖啡,看点别的文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耐烦。

    “斯大林同志,这些资料我已经阅读完毕了。”王亮道。

    “哦?你有什么结论?”王亮的速度有些出乎斯大林的想象,一百多张纸,看完怎么也得一个半小时吧?

    当然,那也是在一目十行的前提之下。

    “情报的信息量非常大,我可以初步得出第一个结论,希特勒已经形成了一个入侵苏联的完整计划。计划如下:扩大德国的生存空间和夺取苏联的资源,乘着在波兰和法国的胜利,希用约十七个星期去征服苏联。。德国大军分为北方集团军群(目标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目标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目标基辅)。”王亮道。

    “什么?十七个星期?开什么玩笑?”听完王亮的话,斯大林顿时就觉得无比的可笑。

    用十七个星期征服苏联,这简直是一个笑话。

    “王亮同志,你知道吗?在人员数目、军械数量和质量,我们苏军都占有着绝对的优势。我们苏联红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现代化军队,坦克有25,930辆,,其中1,383辆T…34中型坦克(995辆分布在西部各军区)和677辆KV系列重型坦克。”

    “苏联空军(VVS)拥有战斗机9,881架战斗机和6,887架轰炸机(西方军区有各类型战机7,469架,内陆各军区包括莫斯科军区有735架战斗机和775架轰炸机);东部军区有3,135架战斗机和2,100架轰炸机;苏联远程航空军从克里米亚到列宁格勒部署1,319架轰炸机,还拥有超过一千架IL…4战略轰炸机;苏联海军则有1,244架战斗机和644架轰炸机。苏联红军有约2,000架当年先进飞机(譬如450架Pe…2轰炸机)。王亮同志,这些你应该都了解的啊?”

    王亮的话让斯大林很是不能接受,他开始寻找一个数据来进行反驳。

    王亮笑了,正是因为有这种盲目的自信,才是苏联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斯大林同志,你太激动了,我只是根据这些情报做出一点分析来而已。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的个人的看法,有很大一种可能性是错误的。”见斯大林如此激动,王亮便安抚道。

    斯大林也冷静下来,觉得自己有点偏激了。

    对啊,只是分析而已。

    斯大林想到之前王亮分析的准确性之后,不禁冒出一身冷汗。

    但愿这次王亮是错的,斯大林暗暗想到。

    “王亮同志,你就分析下如果德国大军压境,我会怎么安排防御吧。”斯大林随即想到一个办法验证一下王亮分析的准确度。
………………………………

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易

    斯大林想要看看,王亮能不能分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真的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的话,斯大林也就真的服了王亮了。

    王亮心中暗笑,历史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了如指掌。

    你怎么排兵布阵我还会不清楚吗?

    在二十一世纪那些都在资料上写着,甚至很多军事专家都对其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这点还能难住我?

    “除了人员数目外,苏军都占有军械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当德军全面发动进攻时,我想的苏军最高指挥部会在苏联西部边境部署约三百万军人作为防御第一梯队。同时把第二梯队的77个师,超过一百万人也陆续开往西线;第三梯队包括15个精锐NKVD师的三个集团军也在两日之内集结完毕。希特勒进攻的主力将会是中央集团军团。中央集团军团必须在第聂伯河和Dvina河一线以西消灭苏军的大部。不然苏联会有时间去准备足够的防线和军事动员估计约一千五百万人的预备役军源。所以中央集团军团得到第二和第三装甲军团约2,100辆坦克和大部分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当然,这是为同时为您和希特勒的德国军队分析的。”王亮看着已经目瞪口费的斯大林,云淡风轻地说道。

    非得让小爷露一手你才相信小爷的实力啊?

    那行,那就把老子在军校里面学的那些知识拿出来跟你分享分享。

    斯大林不可思议地看着王亮。

    王亮竟然轻而易举地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全部分析了出来,同时也分析出了德军破解的方法。

    此时此刻的斯大林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但同时又感觉到内心是无比地烦躁。

    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家伙,竟然对自己的想法如此清楚,真是太可怕了。

    一时间,斯大林都有些动了杀心。

    未知的东西总是可怕的,斯大林觉得自己掌控不了王亮,所以这个人的存在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当然,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还好你是我的朋友,如果你是敌人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掉你。好了,我相信你的分析了。王,你真是一个可怕的人。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跟你做一辈子的同志、朋友,而不是敌人。因为我根本就无法战胜你,你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我很佩服你。”斯大林似乎是卸掉了伪装,跟王亮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这一刻王亮对斯大林的嫌隙也有些释然。

    是啊,这个老司机跟自己隐瞒图纸的事情也是为了苏联的最高机密,是可以理解的。

    斯大林所做的一切,不全是为了他自己,更多的为了苏联,为了苏联的最高利益。

    要知道站的位置不同,所要考虑的事情也大相径庭。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哈哈,斯大林同志,我这也是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至于它的可靠性,还得等到时候用事实来讲话啊。”王亮道。

    “不,不,我不想再留下什么遗憾了。一年前没有相信你的论文里的论断,我已经够后悔和懊恼的了。这次我相信你,相信你的一切判断。王亮同志,我恳请你留下帮助苏联,帮助苏联人民保卫住家园。”斯大林站了起来,目光诚恳地看着王亮,做出了邀请。

    王亮有些木讷,不会要让老子替你去打仗吧?这可有点操蛋了。

    虽然下半年日本人就会作死偷袭美国佬的珍珠港了,但是抗日战争仍旧是打得如火如荼,进入到了最困难的时刻。

    这个时候让老子在苏联替你卖命,老子可做不到。

    “这个。。。”王亮表现出很难抉择的样子。

    “这样吧,王亮同志,不需要你留下太长的时候,只求你帮我们先解决掉燃眉之急。至于剩下你,你做一下部署。作为交换,我可以帮助你做一件事情。”斯大林道。

    事情?

    看着斯大林信心满满的样子,王亮有些好奇他是要帮自己做一件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王亮问道。

    “出兵蒙古,帮你消灭掉张汉建的军队。我了解,就因为他,你才会受如此重的伤。我还知道,他是一个民族的叛徒,一个投靠日本人的走狗。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没有骨气的人,我可以派出军队帮你剿灭掉他的部队。随时随地。”斯大林道。

    王亮迟疑了,凭借自己的那一个旅还真不太是张汉建的对手。

    倒不是说双放拉出来真刀真枪地干一仗,独立旅不行。

    而是张汉建的队伍太多太杂了,上次王亮中招被炸就是例子。

    张汉建盘踞蒙古边境的时间也不短了,王亮想要是自己把部队拉过去围剿的话难度肯定会不小。

    甚至会有不小的损失,造成部队大量减员。

    而让苏联人来办就简单不少了。

    坦克、飞机、火炮拉过去就是一通干,管他张汉建再吊,也得完蛋。

    不错的主意。

    “斯大林同志,我听说苏联刚同日本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你们这样出兵干涉不太合适吧?”王亮的顾忌就是斯大林会不会拿自己来开涮,要知道在4月13日苏联刚同日本签署了这项条约。

    《苏日中立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日本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在战争中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又称日苏中立条约、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是苏日两大帝国主义的分赃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条约签署之后,苏联对于中国的援助也越来越少。

    “消灭张汉建的部队,同《苏日中立条约》并不冲突,我们保证的是双方军队不发生摩擦,可张汉建不是日本人。如果必要,我可以安排军队换下军装行动,总之,消灭掉张汉建余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斯大林说道。

    斯大林继续道:“与此同时,我将授予你少将军衔,担任苏联高级军事顾问,你的权限很大,很多军事机密和信息你都可以了解。”
………………………………

第五百八十三章 撤退

    “好的,可以合作。”王亮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一是自己没有理由去拒绝,二是斯大林开出的条件确实不错。

    什么狗屁高级军事顾问,什么狗屁少将都无所谓。

    王亮看重的是苏军帮自己消灭掉张汉建的部队,这才是关键。

    如果由苏联人出手的话,这可以减少掉自己不少的麻烦,很合算。

    王亮知道自己的伤势在三个月内是无法痊愈的,回国最快也得是1941年底的时候了。

    在苏联闲着也是闲着,帮着苏联人打打希特勒也行,举手之劳而已。

    当年苏联人可是让德军打得个屁滚尿流地,王亮倒有兴趣插一手。

    少将军衔的高级军事顾问。

    名字听着不错,或许在下层的军官看起来很具有威慑力。

    但是在苏军高层中,这连个屁都不是。

    苏联军衔设7等22级:苏联元帅(苏联海军元帅)、军兵种主帅、大将(军兵种元帅)、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士官: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士兵:上等兵、列兵。

    王亮直接飞跃式晋升为少将,算是步入了高级军官的行列。

    但是在这个年代,不是军队的主官,连个屁都不如。

    更何况是王亮这个外国的军事顾问,只是鸡肋而已。

    在斯大林觉得王亮有用的时候,王亮就是高级军官。

    当斯大林觉得王亮一无是处的时候,那就是什么都不是了。

    现在一个苏联的元帅或者大将都会被突然处决掉,军衔越高,危险性也就越大。

    “那就这么定了。”斯大林笑了,他很高兴看到王亮答应了自己的请求。

    “我会尽快安排部队去行动的。”斯大林随后又补充道。

    **********

    1941年9月16日。

    背景:德意志国防军在巴巴洛萨行动开始后,在北部及中部战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是在南方留下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在这里有一支庞大的红军,包括几乎整个西南方面军,在乌曼战役中虽然取得很重大的胜利。

    大部份红军在谢苗布琼尼的指挥下仍然留在基辅一带,由于大部份装甲力量已在乌曼战役中被消灭,他们因此缺乏装甲及机动力量,他们不可能再威胁德军的进攻及在当时是红军在东线的最大一支部队。

    1941年8月底,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面临抉择,向莫斯科继续进攻或消灭南面的苏联红军,由于南方集团军没有足够力量包围及消灭敌军,中央集团军需要提供支持以完成任务。

    经过争论后,第2装甲集群及第2军团从中央集团军转属南方集团军及向南推进,在基辅以东与南方集团军进攻部队会合。

    装甲部队快速进攻以完成包围,这令【布琼尼】措手不及,他因此在1941年9月13日被斯大林撤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

    哦,在这里简单介绍下布琼尼的身份。

    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时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

    此时王亮就跟同他这位同为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师兄在一起。

    不过战役开展的并不是那么地顺利。

    三天前,也就是9月13日,布琼尼因为作战不利被撤职。

    被撤职之后,没有人继任指挥,各军及师的指挥官各自为战。

    就在今天,德军的第1装甲集群与第2装甲集群的先遣部队在基辅以东200公里的洛赫维察会师以完成对苏军的包围。

    也就是说,身在基辅的王亮同近六十万名苏联红军士兵被德军包围了。

    此刻的王亮躺在指挥部里面的行军床上抽着烟,闭目养神。

    他的肠子都要悔青了,后悔当初接了这份苦差事。

    虽然斯大林按照自己的一系列建议部署了,但是王亮远远没有估计到苏联军队的问题。

    普遍缺乏具有经验的军官,迟钝腐败的官僚作风也相当常见。

    苏联红军领导能力的无能,已经在这一场场战役中全部显露出来。

    “将军,我们该转移了。”一个军官跑过来通知王亮道。

    “哦,我知道了。”王亮掐掉烟蒂,无精打采地回了军官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

    是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这是自己打过的最垃圾的战役了。

    趁着德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围结实了,赶紧跑路吧。

    当年真实的历史是六十多万苏联士兵被德军俘虏,王亮苦叹了一口气,历史惊人地重演了。

    苏军,大败!

    喜顺简单地收拾着东西,整理着装备。

    准备跟随着指挥部一同突围。

    在之前的两个月里,王亮提出了无数的建议,但是都被那些元帅和将军们否决掉了。

    一个高级军事顾问的话,谁能听得进去?

    即便是有斯大林的任命也不管用,毕竟斯大林又不在眼前。

    那些元帅和将军们说:“将在外,军令可不受。”

    见到苏联人都是这副吊样子,王亮干脆也不废话了,直接选择闭嘴。

    你爱完蛋就完蛋,老子不管了。

    这不,在元帅们的英明地指挥下,西南方面军八十五万人被德军包围。

    现在,苏联军队准备趁着德军的装甲部队还未封牢包围圈的机会突围出去。

    总司令部是由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两个炮团还有一个坦克旅保卫着的。

    接下来这些部队将会同指挥部一起突围。

    至于其他的军队,那可就管不了了,此时指挥部早就同他们失去了联系,只能各安天命了。

    那八十多万的军队只能在他们自个的军长、师长等军官的带领下自行突围了。

    “部队全体开拔!”在一个苏联少校的命令下,大军拉动。

    坦克旅在最前面开道,后面紧跟着的是炮团,再就是步兵师掩护下的指挥部,负责殿后的则是骑兵师。

    同王亮一起进行撤退的还有几个历史名人,反正王亮认识,除了谢苗布琼尼元帅,还有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

    最有名的当属是这一位,赫鲁晓夫。
………………………………

第五百八十四章 赶鸭子

    没错,就是你知道的那个赫鲁晓夫,继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

    不过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是前苏联红军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单位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

    和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首长,通常是同级党的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主持者。

    根据需要在独立执行任务的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也设立政治委员。

    简称政委。

    政治委员隶属于直属上级部队首长,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

    在政治工作上,服从上级政治委员、政治机关;在军事工作上,服从上级军事指挥员、政治委员和军事机关。

    赫鲁晓夫可并不是一个团的政委,而是西南方面军的政委,职权和司令是一样的,没有他的签署司令是不能发布任何命令的。

    所以说他的权力也是怪吓人的。

    赫鲁晓夫对王亮的态度并不咋地,王亮对赫鲁晓夫也十分不感冒。

    在王亮之前的印象里,这就是一个二货。

    在基辅战役当中,也正是由赫鲁晓夫错误的指挥,大部队才会陷入如此的境地。

    朱可夫元帅在战前试图说服斯大林应该撤退时,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说基辅是可以守住的。

    结果呢?

    正是因为他的不理智和无知,几十万的军队被德军包围了。

    后来铁木辛哥元帅在回忆录里也写过:“这一切从军事观点来看是很不理智和无知的。我很难找到合适的措辞。对于‘寸步不让!’的口号存在着不正确的、错误的理解。这就是寸步不让的下场。我们没能抢救这些部队,没有把他们撤走,结果就这么丧失了……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啊!”

    **********

    好了,不说这些没有用的了,来点干货。

    就在大部队行进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