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国之法正-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许多兵士不战而逃,早有兵士来报张辽李典,说是有两队人反了,从两方杀了过来,后面还有大批吴军。张辽李典大惊,立刻意识到出了问题,这哪里是我军的反叛,根本就全部是吴军,只是他们从何而来?

    李典略微思索,便明白过来道:“东吴用疲兵之计困顿我军,再乘我军疲惫疏于防范,挖地道入城,在用服饰与我军一般的人为先锋冲垮我军。随后的东吴军杀伤驱散我军,为后续的吴军入城做好铺垫。好阴毒的招!”张辽火冒三丈,大骂道:“东吴狗贼,安敢欺我。兄弟们随我杀,杀光东吴狗贼。”众将士见主帅张辽愤怒至极,平日主帅又与军士们感情深厚,再加上吴军让他们受了这么多日子的鸟气,也都突然怒火中烧,精力旺盛,要在张辽的带领下与吴军决一生死。李典忙道:“文远将军,你可以迅速从南门出其不意,领兵冲出去。”张辽面色如铁道:“我们先厮杀一阵,多杀些东吴兵再走不迟。”李典忙道:“将军不可迟疑,宜速速离去,迟则危矣。”张辽无所畏惧,大笑道:“我心中有数,兄弟们随我杀。”

    于是张辽领兵向一处杀来,正逢上周泰,两人举刀杀在一处,身后的兵士们也杀在一起。张辽想迅速取了周泰性命,局势便可稍好转,奈何周泰武艺甚为精湛,两人斗了数十合,不分胜负。张辽眼见不能捡的便宜,便逼退周泰,周泰身边的三千东吴儿男被杀的所剩无几,只得舍了张辽,领着残兵归往后军。张辽拉住李典,领兵要向南门冲去。李典摇头道:“文远先走,我来挡住他们。”张辽闻言叫人抬起李典,高声喝道:“死有何惧,兄弟们杀!”径直奔向南门,南门打开,只见门外火把通明。

    勒马横刀之处正式徐盛,徐盛朗声道:“我乃江东徐盛,在此恭候多时了,将军已经无路可走,何不早早受降。”张辽大怒,举刀劈头盖脸朝徐盛砍来。李典忙让人放下他,指挥冲杀,李典大喊:“将士们,想活命的就随我杀出去。”于是一帮死气沉沉的兵士,瞬间都成了亡命之徒,冲杀无畏,眼睛血红。李典又命亲兵弄几匹马匹来,送张辽离开。

    这些亲兵都是受法制约束的,若是主将阵亡,他们都得去死,而且这些亲兵于主将一般感情甚好(除了张飞,张飞的亲兵恨他。因为张飞喜欢鞭打他们)。亲兵闻言迅速冲进乱战中,砍翻几个有坐骑的骑兵,夺马过来。张辽此时正与徐盛斗在一起,见亲兵送马过来,立刻飞身上马,来与徐盛大战。张辽勇猛,在地上能与徐盛战成平手,在马上两个徐盛未必能拿下他。只见不到十合,张辽一刀砍飞了徐盛的头盔,徐盛大惊,勒马退回。张辽朝身后的一万多兄弟们大吼:“杀出去!”于是身后的兄弟们在生存危机的驱使下又再次爆发,冲杀出一条血路,逃入夜幕中。远处的陆逊见到张辽逃走,叹息不已。

    话说张辽领这残兵**千人,逃回寿春,将消息传至许昌,曹丕大惊,为何他上位以来每次用兵总是坏事,守城的张辽竟然都败了。将来该靠谁?这样下去,非亡国灭族不可。曹丕在早朝上大怒,欲斩张辽李典,以究其罪。老臣贾诩劝进道:“陛下不可,张辽忠勇无比,先帝在世就对他十分倚重。李典沉稳,也是难得的将才。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陛下可下旨劝慰,以安其心,也可表现陛下胸怀。可遣刘烨前往寿春辅助张辽守城,刘烨智谋非凡,定然不容东吴再出计谋。如此寿春无忧。我料东吴此次必退,陛下稍后再作缓图不迟。”曹丕**半天,才决定采用贾诩的建议,命张辽死守寿春,刘烨为参军,死守寿春,不容有失。

    刘烨星夜前往寿春,宣读圣旨完毕,便与张辽李典等一起守城。刘烨将寿春的城防仔细思索,处理了所有的隐患,又建议张辽训练士卒,藏起精兵,以备他日之用。寿春防守焕然一新,兵精粮足。

    吴军得了合肥,孙权重赏三军,准备进军寿春,以图中原。陆逊劝孙权留重奖镇守合肥,而后休养生息,再图进取。孙权不解,问其故。陆逊答道:“曹魏新败,必定加强警惕,派上将谋臣镇守寿春,急难图之。况且我军此战损失两万多将士,不宜再战,只宜坚守休养。再者,蜀汉虽为同盟,其实若是东吴空虚,定然小视吴王,甚至可能进军攻吴。进不能得益,退足可守成,故而暂且退军为宜。”吴王面有愠色道:“兵法云:兵贵神速。一鼓作气,势如破竹。”众人中走出吕蒙躬身道:“启禀吴王,伯言此言正合当下局势,还请吴王先行退兵,派徐盛镇守合肥即可,来年在与曹魏一争高下不迟。”孙权见众人意见基本一致,不好违背众议,只得笑言道:“你等都尽心尽力为孤谋划,孤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传令留徐盛镇守合肥,并留上将周泰丁奉辅助,留五万精兵驻扎合肥。大军即刻班师。”于是孙权又安排好一众事宜,携得胜之师返江南建邺。

    话说曹丕攻荆州败北,又丧失合肥重镇,心中郁闷无比,还夹杂着些许惶恐。召集文物百官讨论一个持久的长远的有利的方略出来,应付目前日渐强大的对手。文武中,曹洪等主张要领兵抗敌,陈群等说只宜坚守休养,蒋济等说是要攻守协调,争得不亦乐乎。曹丕一时也不好决断他们谁说的在理,只得仔细听取他们的见解。

    老臣贾诩立于群臣前列,一言不发,面无表情,木然无语,好像这个世界都与他没有关系一般,又像是个聋哑人。曹丕看着连贾诩也一言不发,心中更是郁闷。心道:“你们说攻,谁比曹彰更猛,十万大军,一个多月全军覆没。你们说坚守,谁比张辽更厉害,照样丢了合肥重镇。攻守协调,怎么能协调的好?这帮文武有几个是可以真正靠得住的呢?”最后曹丕就差骂:草包一堆,饭桶满堂了。

    确实,十分厉害的角色确实都不在了,郭嘉,荀彧叔侄,程昱,曹操,夏侯兄弟,都不在了,往日的雄风已经逝去,如今守着广阔的土地,杰出的英才却相对不够用。想起了父亲曹操的一首短歌行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822712


第五十七章 :贾诩献计

众人在堂下争论不休,曹丕气急,对着堂下的文武百官道:“诸位爱卿都是朕的依靠,国家大事要多多仰仗诸位,切莫懈怠才是。但有良策者可上书启奏,朕定然广开言路,今日都到此吧,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贾太尉请随朕来。”众臣散去,贾诩躬身随后。

    转过院子,曹丕请贾诩坐下,命人奉茶。贾诩谢恩。曹丕道:“今日朝堂之上,众人都纷纷献策出谋,为何太尉一言不发?莫非太尉不愿为朕分忧?”贾诩面不改色道:“陛下以为天下战事如何?”曹丕答道:“刘备谨守汉中,荆州又极难谋取,却又不出击,实在是难寻破绽。东吴孙权修养多年,现在也耐不住寂寞,一出手就夺了朕的合肥,实在可恶。太尉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贾诩道:“陛下,汉中法正修养练兵,迟早要攻打长安,若是司马仲达于曹真都抵挡不住,恐怕我军已经无人能挡了,此路只能听天由命了。荆州诸葛亮虽然智谋冠绝,却终究一人难当八面,他若轻离荆州,则荆州必然不保,此路不必担忧。如今只有孙权一路,进可攻,退可守,其他路战事一起,孙权便领兵北上,若是其他路风平浪静,孙权也会乖乖地缩在建邺。”

    曹丕道:“这可如何是好?”

    贾诩端起一杯茶水,饮至一半,抬头看天,但见天空中蔚蓝如海,朵朵彩云漂浮其上,又有候鸟北飞结成队形。近些地方,楼台掩映,飞阁流丹,细水流转,潺潺有声,又有花木繁盛,招蜂引蝶。见此情景,贾诩突然有点不忍了,不忍太伤天和。

    然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当初在死生之地,自己的一个建议让长安落陷,王允身死;同样是自己的一个建议让曹操由胜到败,自己为张秀谋士时出了个计策让典韦曹昂身死,自己身为曹操的谋士时一招离间计解决了西凉马超,进攻汉中时又是一个离间计取了汉中,曹丕正位危险时稍微动嘴保住了曹丕。一切的一切,自有后人评说,功过是非,自有定论。如今只有担当身前事了。

    作为谋臣,他只能选择尽心尽力为曹魏谋利益。如今蜀汉实力甚强,极难对付,除非再次恢复曹操时期的雄风才能压制住吴蜀。否则胜负之数顶多五五。

    贾诩收回了目光,又饮了一口茶水,茶水入口苦涩,稍后便有甘甜之意,一阵清凉传遍全身。而曹丕先前争夺王储就多亏贾诩,再加上贾诩的名声绝非虚传,因此,满朝文武都可以随意指挥,无需考虑。但是对贾老头子确实敬重三分。平日里对贾诩的建议一般都予以采纳,一来贾诩考虑事情周到,一般的事情贾诩都懒得开口。二来贾诩威望较高,忠臣某国。三来贾诩只对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一家老小最关心,明哲保身意识最强。曹丕虽然有些缺点,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个明主,虽然没有他父亲的霸气和魅力。

    贾诩微微叹道:“陛下,朝堂之上,臣不敢言语,恐有泄漏,坏了大事,望陛下恕罪。”曹丕忙道:“太尉大人忠诚谋国,何罪之有。朕恕你无罪,你快快讲来。”贾诩慢慢地道:“诸葛亮之才胜我十倍,荆州我无法出谋为陛下收回,即使出兵也如前翻,无功而返,还会白白葬送军队。法正在汉中治军有方,猛将云集,亦难图之。江东孙权承接父兄基业,已立三世,良将无数,也难以攻取。”曹丕大怒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孙权和刘备发展壮大,而坐视不管吗?你想让朕成亡国之君,被后代人唾骂吗?”

    贾诩忙道:“陛下莫急,虽然臣不能为陛下想出精妙的计策抑制他们,但是臣也可以出几个计策定叫刘备损失惨重,如果进行的顺利可以也灭了东吴主力军队,甚至取下孙权首级也不是难事。”曹丕大喜道:“太尉既有如此良策,快快说来,让朕好好听听。”

    贾诩面不改色道:“陛下,我探得上庸刘封与孟达不和,两人又各有兵权。只要稍加策动,便可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一支奇兵,这枚棋子落于汉中和襄阳之间,时机得当便可去掉刘备一臂膀,让蜀中无险可凭。”曹丕不是笨人,立即明白过来,阴笑道:“太尉这招棋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可是到时候如何策动呢?”贾诩面色亦无喜无悲,冰冷如水道,如此如此。

    曹丕听的兴高采烈时不觉已经眉开眼笑,眼光偶尔扫到贾诩脸上时,只见贾诩依旧呆然而坐,毫无喜悦之色。

    曹丕忙镇定下来微笑道:“太尉智谋神鬼难测,如何应付其他两路威胁还请太尉赐教。”贾诩沉默片刻像是终于做了什么艰难的决定似地,面色难看,但是他毅然道:“刘备诸葛亮素以仁义闻名,刘备早年为平原相,毫不起眼,凭借这仁义的名声得到了天下豪杰的赞赏。诸葛亮也是仁义挂嘴边,做事为人都讲究仁义为先。荆州防守森严,正兵根本无法攻破。奇兵又难逃诸葛亮的慧眼。总之,正兵奇兵皆占不得半点便宜,故而不如不用兵。对付他这种仁义为先的人,只有驱民攻城。”贾诩说完面无表情。曹丕听毕心头大惊,半晌才回过神来,心道:天啊!要驱民攻城,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都不会对老百姓痛下杀手的。可是要驱民攻城需要数十万的百姓,也就是说,数十万的百姓从家园中被赶出去成为流民,衣食全无。这太不人道了,况且这么干了,会招来史官留恶名千古和悠悠百姓的唾骂。

    曹丕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惜一切的,即使有人不喜欢,即使有可恶的史官记载,即使会被天下人骂。曹丕不怕这些,史官的笔的听他的,不行的话就卡擦。百姓无所谓,得到天下才是王道。曹丕是何许人物,历史上曹丕据说就弄死好几个兄弟,又有好几个兄弟离奇死亡。就连文采超人的曹植都被逼的写: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再加上太后的死保才勉强捡条性命。

    突然曹丕想到了关键的一件事,问道:“太尉大人你忘了,在襄阳和樊城中间有一条襄江。这可如何是好?”贾诩悠悠地道:“陛下,这个不必担心,刘备早些年就有携民渡江的佳话,当时诸葛亮也在。臣可以将具体细节讲给陛下听听。”曹丕忙道:“愿闻其详。”贾诩依旧面无表情道如此如此。

    曹丕心中本来十分高兴,却又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装着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道:“太尉大人连这些都为朕想好了,朕感激不尽。若是不到万不得已,朕就不会用这等手段,为了天下一统,为了天下所有的老百姓,也许只能先委屈这些百姓了。哎?????。”曹丕叹息不知。曹丕心道:这便是贾诩吗?阴毒的贾文和,幸亏为自己所用,要不然,与他为敌,死了可能还在糊涂中。

    说完贾诩忙饮茶解渴,片刻后曹丕笑道:“三路兵锋,太尉已经退去两路,还剩一路该当如何?”贾诩又饮了一口茶水,茶水依旧入口苦涩,而后清凉甘甜。贾诩抬头道:“陛下以为此茶如何?”曹丕不解其意,随口答道:“此茶名为大红袍,是孙权前些年送给父亲的,父亲没有喝多少,留下的大部分被朕取到了宫中。此茶入口苦涩,而后清凉甘甜。朕对茶艺的研究不是很懂,只知道些皮毛。若是太尉不喜欢,朕立即让人换一种便可,若是太尉喜欢,走时不妨带些回去。”贾诩笑道:“此茶甚好,多谢陛下赐茶,臣感激不尽。”

    草皮突然想起了正事,问道:“朕问太尉如何退了东吴这一路军马,为何太尉不答,而和朕说起了茶?”贾诩稍稍微笑道:“陛下已经回答臣了,陛下说:此茶入口苦涩,而后清凉甘甜。确实,此茶先苦后甜,茶香扑鼻。”曹丕不解道:“那又如何?与刚才的正事有何关联?”

    贾诩依旧微笑道:“陛下可否察觉此茶问道的变化如同前汉的‘七王之乱’的变化节奏。而后是当是的太尉周亚夫平定了‘七王之乱’。”曹丕大惊道:“不想太尉之意不在茶,在乎天下大事也!这等境界确实让朕佩服。”曹丕不傻,而且还很精明,立即明白了贾诩话语中含沙射影的意思,只见曹丕睁大双眼道:“太尉是说可以学习当时的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方法来对付孙权?”贾诩点头道:“如今时局,孙权不正是当时的吴王刘濞吗?当然可以借用当年周亚夫的‘釜底抽薪’之策,一举灭掉东吴军主力,甚至斩杀孙权。”

    曹丕随后疑惑道:“孙权会轻易上当吗?”

 823400


第五十九章 :兵发上庸

保住了关二爷,也保住了武圣人的光辉形象。之间孝直微笑道:“云长如此说,我便放心前往了,汉中诸事就拜托云长了,我用不了多少时间便回。云长请切记:谨守关隘,待我归来自有收获。若是贸然出兵,则不合时宜,非但难以取胜,还会暴露我军的虚实,让曹魏提高警惕。对将来的计划不利。”关于不耐烦道:“关某也略同兵法,此等简单道理,不消孝直多言,关某自有分寸。”孝直顿时面红语塞,这关二爷就是横,不听良言,自以为是。

    不过关羽也确实有夜读春秋的习惯,也通晓兵法,只是谋略不足而已。话说回来,若是关二爷是个十项全能,还要我们法孝直诸葛亮干什么呢。当时他要是十项全能,一个人便可以压制住曹操,保住刘备的徐州。

    孝直略微向云长交代诸事,又在晚间去和子龙邓艾姜维魏延交代了一些事情,让他们各自尽忠竭力。、

    次日,孝直便与无双并精兵五百登上了马车扬长而去。孝直哪里是去什么陈仓,斜谷,和子午谷,而是一路向东,径直往上庸方向而去。

    一路上的日子有时阳光千里,有时淫雨霏霏,阳光千里之时,有莺歌燕舞,有山花烂漫,婉转流水,潺潺作响,浣女淘衣,牛郎扬鞭;细雨霏霏之日,看雨催落红,看江山朦胧,酒旗随风微荡,孩童玩水,老人打盹。

    无双时而与孝直嬉笑打闹,时而与孝直缠绵悱恻。随行精兵倒是喜欢风雨无阻的日子,也无多少怨言。一则: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二则:出来比憋在城里强,筋骨得到活动。三则:孝直平日对它们也不薄,给孝直当差也风光的很。四则:他们本身都是刘备的百饵精兵,刘备是一代贤主,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话说行至一山前,忽报前方有两人于道间摆上棋盘,挡住了去路。孝直一阵好奇,便要前往看个究竟。无双则加强了警惕,从车中一角落处摸出了飞刀暗自带上,一方有什么不测。孝直和无双走上前来,一看,两个中年儒生,一身装扮尽显儒雅,棋盘之上,楚河汉界,红黑分明,两人微微扶须笑迎孝直前来,孝直一间大喜,不是孟公威,石广元又是何人。孟公威笑道:“我两在此等候丞相已久了,数月不见,丞相像是年轻了几岁啊。”孝直笑道:“你们二位为何在此啊,你们不是在蜀中玩吗?”旁边的石广元笑道:“丞相岂不知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吗?你能来汉中,我们为何不能前来阿?”众人皆乐,无双也放心大笑不题。

    于是他们二人邀请孝直观棋,只见棋盘之上红黑生死角逐,红子一步便可取了黑子的老将首级,他们又讲述道,说是下一步归黑方走。黑方的形式极为不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出,稍有停顿,红方就会杀死黑方的老将。就在石广元都要承认失败的时候,孝直突然眼前一亮,这残局不正是在古本里有记载的吗,不想今日在这里被这两个混蛋摆了出来,孝直大概回忆了一番,便记起来了破解之法。孝直笑着对孟公威道:“若是我侥幸破了此局,该当如何?”孟公威石广元都睁大双眼道:“不可能,不可能。我们已经演示好多遍了,无法破解。”孝直笑道:“我若是破了此局,你们二位就跟我一起游玩如何?”孟公威石广元爽快答应下来,反正这两个家伙来此就是这么想的,想和孝直多待一阵子,多长长技术。

    只见孝直执起黑子,孟公威执红子。孝直连将数军,自己损失几员众将,最终红方老将又被引致绝路,一击必杀,黑方胜出。石广元开心大笑,乐的嘴都合不上道:“我说过,法孝直定然可以翻盘,对不对啊!”孟公威不悦道:“哼!有本事你自己咋不能翻盘啊,还找别人帮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石广元也不生气,依旧乐呵呵地和孝直无双嬉笑。

    原来石广元孟公威自从在蜀中青城山领教了孝直棋艺之后,便对孝直日夜思念,要取得真经。孝直前往汉中,二人闻讯也别了水镜先生,前往汉中。可是来到汉中又不愿入城寻人,更不喜欢高大府衙,无奈只得在城外山中结庐落脚,前几日听闻有一队精兵并高大马车一乘出城向东而来,二人猜是孝直,两个人日夜赶路前来道中相挡,今日果然撞见。于是孝直便与这两位雅士结伴而行,往东而去。

    又过了数日,孝直一行进入上庸地界,见到秦岭南面。秦岭东西走向,纵横在中国的中西部,山势险峻。将来偷袭长安,这里就是最好的途径,出其不意。

    进入上庸城,街上比较冷清,也没有一个好一点的饭店。寻了半天,孝直他们才在一家:天然居,住下。也就是孝直以前吩咐的在全中国建的连锁天然居,里面有各式的菜肴,有当时没有的,比如东坡肉,烤鸭,火锅,红烧鱼,等等。

    天然居前有一副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个对联在当时还是新的事物,不过这个很有意思的对联倒也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的眼球。很多的文人雅士和贵族子弟以及有钱的富家公子都喜欢在天然居吃饭喝酒,一些军队头领和官府的人员也经常来天然居吃饭喝茶,饮酒。这样一来,天然居的生意竟然很不错。

    天然居有上中下三楼,三楼是雅间,二楼是中等席位,一楼是门面,里面都是普通席位。达官贵人一般在二楼活着三楼,有钱的富家子弟也在二楼三楼,普通的一楼一般是街上的一些稍微有些钱财的人活着军队领头或者其他的亲兵消费的地方。

    孝直在天然居吃的都挺好的,很多菜式都是现代人才能吃得到的。而且每处的天然居都有一道特色菜,这是每个地方的厨师开发的。孝直在里面吃的都不想离开了,无双也是享受,两个雅士孟公威石广元也爱上了这里的饭菜,可是毕竟随身的钱财有限,这里的饭菜都不便宜,况且还有很多的事等着他们。所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孝直这次是微服私访,游山玩水,看风景,游乐人间,再顺带查探秦岭地势,不想与各地官府会见。况且身边还有两个怪人,只喜欢和他谈天说地,下棋饮酒,却不愿和他一起进出官府。所以不打扰各地的官府为妙。

    孝直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