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宝风流-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享乐之风最盛的天宝年间,在占尽长安风流的平康坊,在如此一家追逐声色之乐的行院中,居然出现这样一个捧琴前来侍客的妓家,着实让人吃惊。
这捧琴的兰心福身一礼后,也不等唐离示意,便径直脱履入了雅阁。
来到唐离身边,先于几上置好素琴,兰心为唐离添满樽中酒后,双手抚弦,脆声问道:“敢问公子要听什么曲子?”
这妓家衣着素淡,脸上更是不着半点脂粉,就此靓装露面而来,正对了唐离的心思,只是他身心懒闲,遂也不多说话,但轻一挥手道:“随意就是。”
“咚”的一声,琴音即起,随后淙淙不断,侧身而靠,虚向看月的唐离与琴本就没什么接触,自然更没本事听出这是什么曲子来,初始时,他还觉的琴实在奏的太慢,两个单音之间间隔时间太长,远不如琵琶来的激烈,但时间稍长,习惯之后,才觉此声之中虽有淡淡薄薄的哀意,却又全无半分击人心扉的伤痛。这“哀而不伤”的大雅之音便如同那山间清澈的泉流般,不激烈也不刺激,却以至清而绵长缓缓浸入人的心脾五脏,于无声无感中抚慰心神。
如此王道淡雅之声恰合唐离此时心境,取过几上酒樽,和着琴声小口轻呷,连日闭门及今天制举的憋闷,今晚厅中的愤怒及后来的快意,再到刚才的烦躁,都被这山泉般的琴音给淡淡的洗刷掉,如水过泉石般,再不留半点痕迹,一时间,他的心中但觉一片安宁,便是想起当日那个襄州名叫林霞的女子时,也没有了往日的痛楚与恨意。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奏者专情、听者无声。但只一缕琴音悠扬,远处阁楼中的喧闹声反倒为这间雅阁更增添了几分静谧。
一曲即终,听着远处雅阁中有人传来“失心疯”的叫骂声,唐离略略一愣后,侧身间与那名唤兰心的妓家相视一笑。
举盏轻呷了一口,唐离语声悠远的淡然开言道:“行院之中能有如此大雅真音,为何却就没有真情?”说道这句话时,他脑海中自然浮现的便是林霞的影子及花鸳鸯那番话语。
双手按弦的兰心听到唐离第一句话时,双眼蓦然一亮,及至听到第二句,却是微微错愕,良久之后才听她轻声开言道:“客人是为买笑而来,寻的是一夜风流的快意,便如这情事,若是用的太真,不免丝丝缠缚,又如何快意的起来?若是没了快意,又何谈风流?”
唐离这句话原本更多是一时有感的顾自言语,却没想到兰心会真的回答,凝神听她说话,远处雅阁中的噱笑腻语声声传来,看着那轮寂寂的金黄圆月及月下淡影摇曳的秋菊,心中方动,口中已是轻吟出声道:“莫风流,莫风流,风流后,有闲愁;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耳中听着这少年的感叹,兰心轻拂琴弦的手微微一颤,手下的素琴顿时发出一声嗡嗡的轻吟,随即又听道唐离唤她再奏,遂再无话,纤手轻拨,琴声随即复起。
琴声淡淡,今日起的早,数个时辰的制举本是劳心,再加上这些酒意,心中一片平静的唐离渐觉乏意上涌,不知何时竟靠着壁间朦胧睡去,以至于连身子侧滑,头已枕向盘坐的兰心膝上也不自知。
低头看了看膝上少年那张熟睡中俊秀而平静的脸庞,兰心微微抬首,手下却是不停,一任如水的琴音淡淡流出……
…………………………
“我还道阿离第一次来这行院,等咱们都走了,他该不知怎样拘谨才好,却没想到居然如此风流,‘醉卧美人膝’这才是真个士子风流!如此看来,离它日‘醒掌天下权’当也为时不远了。”第二日一早,出平康坊的轩车中,翟琰看着唐离嘿嘿调笑道。
于这事唐离自己却是不知的,因他早上醒来时那兰心早已不见,不过既听老翟三人言之凿凿,他也懒的费神分辨。
因昨夜睡的好,唐离今日的心情与精神都是极不错,听翟琰这番调笑言语,他笑着驳道:“小心着些,老翟你这话别让李相公听见,否则就有乐子好看了。”一句话引得几人一笑后,他才续道:“再者,真风流者必不淫,真爱色者必不滥,老翟你连这道理都不明白,还好意思自称风流。”
“真风流者必不淫,真爱色者必不滥,阿离这话说的诚然是好。”不消说,这出言符合的自然是怀素,因他本人便是这两句话的最忠实践行者,口中咀嚼着这话,和尚看向唐离的眼神中,更多了几分知己之意。
马车渐行,堪堪走了三坊远近,就见前面人陡然多了起来,而且这些人去的地方还都是一致。
“咦,奇怪了!怎么这一早就有这许多人往慈恩寺挤。”透过车窗看到这一幕,王缙诧异问道。
“大慈恩寺!”闻言唐离心中一动,开言道:“走,去看看。”
内有玄奘法师亲自督造的大雁塔,大慈恩寺稳居大唐第一名刹,其建制之宏伟自不待言,经山门,过正殿,复又过天王院,跟着人潮来到硕大无比的后园空场时,唐离抬头便见一个高及丈余的经台上,在四个捧着钟罄器乐的小沙弥护持下,正有一个胖面大耳的和尚用洪亮的声音绘声绘色高讲道:“话说我法相宗创派祖师玄奘大德于贞观十三年九月望日,蒙太宗陛下及朝中重臣送出长安城外十里,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外……”
这和尚讲的是津津有味,经台下的看官们听的也是鸦雀无声,只是让唐离撇嘴苦笑的是,这大和尚每说到玄奘,必定要在前边加上“我法相宗创派祖师”这六字,似是生恐别人不知道一般。而且这其中关于玄奘出长安的时辰等,他们用的也不是稿本中的含糊说辞,而是精准到了具体时日。至于这说书中间那些配乐伴罄,更是隆而重之,远非当日唐离在金州伽楞寺前小打小闹可比。
翟琰三人见是俗讲,初时倒还并不在意,孰知听了一会儿,竟也被这前所未闻的长篇连载故事给吸引住,尤其是怀素和尚,更是边听边虔诚念佛。
略听了几句,唐离随意四望,见这个场院中竟不下有数千人在听,难得的却是全无半分杂声。
“正在那叮咛拜别之际,只听前方五行山下喊声如雷道:‘我师傅来也,我师傅来也!’”听到这里,唐离笑着心底暗道:“欲知后事如何……”果不其然,他心语未毕,就见那胖大和尚猛击醒木,宏声高叫道:“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旁边听者这几日倒已习惯,反倒是王缙等人从不曾听过,正在兴头处,突然遭遇个这,一愣之后,都是面面相觑,片刻之后,就听老翟龇牙吸气声道:“这和尚,太不地道了!”
“这故事长,一时半会也讲不完,你若急着想听,让他说更新的内容就是。”想起当日金州伽楞寺山门前旧事,唐离拍着翟琰的肩膀,调笑说道。
这边厢翟琰还不曾说话,倒是他旁边的一个青衣少年却是个急性人,今日也是第一次来,突然吃这个“下回分解”,一时心急不已,听唐离说的形象,当下于人群中高叫起声道:“更新,更新”,人同此心,都想听下文,于是和者连声,震于四壁,不一时的功夫,远处院中竟也想起同样叫声,至此,唐离始知这慈恩寺中开的俗讲经台竟然不止这一个。
听到这四下越来越高齐的呼喊更新声,唐离忍不住哈哈大笑出声,眼见人群中捧香炉收香火钱的小沙弥到了,他再不犹豫,边笑边拉着翟琰等人离去。
马车到了道政坊门口时,唐离与三人辞别自回,随后几日倒也没怎么出游,正在这日《唐诗评鉴》正式定稿,他琢磨着要去拜会杨琦时,却听院门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
“阿离,制举有消息了。”门开处,就听王缙急促的声音传来道。
第八十章…急转
开门即见素日从容不迫的王缙如此急促,唐离心下一动,但面上却全不表示出来,只笑言伸手虚邀道:“王兄,进来说话。”
王缙见听闻此事后,唐离并不急着出言追问,反倒是能有这份镇定,遂自失的一笑,虽然脸色依然不展,但举止间却恢复了几分素日的从容。
一路无话,只到书房坐定,唐离冲好一盏沏茶,递于王缙后,才在书几前坐定,淡笑着问道:“制举被黜落了吧?此事我心中早有准备,王兄但讲无妨。”
抬头细细看了唐离一眼,王缙低头吹开盏中上浮的茶沫,才点头沉声道:“是黜落了。”一句说完,叹息声中低头小呷了一口盏中茶水后,他才又续道:“不过也不仅是你,本次制举,竟然无一人取中!李相上呈陛下折子中的解释是:‘陛下选贤任能,历开元三十年,朝野更无遗贤’。”说到这里,一个讥讽的笑意自他脸上浮现。
尽管当日制举答卷走火,唐离对自己的被黜落心有准备,但真个确定了这消息,人之常情,心中还是自然生起一丝失望,只是再一听到王缙后一句话,他大惊之下,半起了身子出口问道:“居然一个都没取中?”
“是,一个都没取中。”王缙注目唐离,点头确认道:“此次应制举的除了各道拔解生,还有皇城各部寺许多青衣微官,然而,并无一人中试。”略停了片刻,他才又一笑道:“不过此事倒也并不出奇。”
确认并无一人得中,唐离心底竟莫名生出丝丝安慰。
心底暗暗鄙视了自己一番后,缓缓回坐的唐离手指轻叩着书几道:“愿闻其详。”
“原因还在本次制举的题目上。”放下手中茶盏,王缙正坐了身子道:“这朝中十余年来全是李相独禀大政,前有张九龄,后有李适之,悉数被他先后排挤去相,目前这位陈相公也因为是个点头翁翁,所以才能安居政事堂做个摆设,历数旧事,这位首辅大人实在不是个有容人之量的。极言纳谏科,似这等考试,若想答的好,必不能言之无物,必然要对朝政缺失有所指摘,但如今之朝政,大多出自首辅大人之意,他岂能容的下?纵然有那一等符合他心意的,又恐取中后难以服众,到最后索性一个也不取,开元二十九年制举,依然是极言纳谏科,总算还取中两人,不成想今科居然一个不留!‘朝野无遗贤’果然不愧是相公言语!”摇摇头说完这番话,王缙看向唐离一个嘿嘿苦笑。
对政敌的打击不遗余力,而且惯来奉行扼杀敌人于摇篮之中,这是李林甫的惯用风格,此已是史有定论,所以闻言唐离并不奇怪,顿了片刻后,他才看着王缙哈哈一笑道:“既然无一人取中,也就无所谓黜落,王兄倒也不必为我难过。”站起身来,负手走了几步后,他又笑着续道:“说来,首辅大人也不容易,宰相当的久了,他也自知得罪的人多,睡觉都不踏实,一晚之间要数换寝处,纵然家人也不知其实处,这也着实是不容易了。”
这本是如今长安城中公开的秘密,王缙闻言勉强一笑,抬头看了看唐离的身影后,低声一叹道:“若是单为此事,愚兄倒也不至于惶急如此,阿离……”
见王缙今日大异往日的洒脱,变的吞吞吐吐起来,唐离知道定有关乎自己的大事发生,遂转身跟上问道:“王兄,凭你我的交情,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但讲来便是。”
“阿离宜早做准备,就在这一两日间,你那篇制举应试文章就该遍传京中了,如此一来,必将得罪李林甫,这后事如何……”言至此处,王缙原本极低的话语竟是再也说不下去。
“什么?”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唐离再难保持平日的淡然,大惊失色道。
“此事已成定局,刻印已毕,至迟明后日之间必将散播出来。”王缙此时竟是不与唐离对视,只低头说道。
“是太子?”沉吟片刻后,面色铁青的唐离咬牙切齿问道。只听王缙所言,分明是有人要拿自己的制举试卷做文章,一来针对此次制举不取一人,用实物证明不是“朝野无遗贤”,而是李林甫忌贤妒能;二来,借自己卷文中对朝政缺失的分析,直指首辅措政不力,借士林及民间物议意图动摇相位。
他本不是什么心怀四海,有廓清宇内之志的人物,此次上京,最大的想法不过是能中个进士,换个身份,既圆了母亲的心愿,又能让自己和家人日子好过一些。虽然为以后自保计,刻意不去走李林甫这一代权相的门路,但也从来没想过要得罪这个口蜜腹剑的人物,即便是前时制举考试中,分析到朝政缺失,纵然是走了火,他也不忘在每条每款之前加上句“百年积弊”四字,目的就在于刻意减少杀伤力和针对性,但真若试卷广为传发,他势必被架到风口浪尖,成为直插李林甫胸口的那支利箭,以这位权相素来的脾性,不用想,唐离也知道自己此后的日子该有多难过。
这突如其来的变数,不仅彻底打破了唐离原本对于李林甫既不迎奉,也不得罪的设想,更将他原本的计划全盘打乱,一时间心中真是乱如麻缠那儿还顾得上说话。
“主持这事的著作郎韦见素。”手捏茶盏,王缙干瘪瘪的声音传来道:“此次制举,若论切中时弊,分析深远,自然以阿离为最,也正式因为如此……”
当今太子妃就姓韦,京兆韦氏力保太子跟李林甫之间的争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这件事情上来说,是韦见素还是太子其实本就没什么区别,想到这里,唐离忍不住心底暗骂一句道:“一群王八蛋。”好半晌后,才复心思电转,心中筹划不绝。
见他如此,王缙也不再多说,只捧着茶盏愁颜苦坐,书房中一时寂静无声。
“王兄,此事是否已无可挽回?”约等了一柱香的功夫后,急促叩击着书几的唐离蓦然坐起问道。
闻言,王缙面做苦笑:“愚兄虽于东宫任职,但……”
唐离其实也知凭着王缙的身份,现在连太子亲信都算不上,自然更没有能力改变事情进程,不过是怀着侥幸心思,是以才有此一问。
见王缙面做苦色,当此之时,唐离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起身拿了桌上《唐诗品鉴》的定稿,插话道:“王兄,现在事态紧急,没时间多说了。在下有一事相求。”
“但讲无妨,愚兄但是能做,绝不推辞。”自在金州,王缙对眼前这少年印象就不错,此后相交,尤其是经过上次唐离初来京拜会的那一幕后,他心下实已将这少年视为大可交之友,此次出了这等事情,他身在东宫,却无力支应,心下也是难受的紧,此时见唐离开言求助,口中更不推辞。
“这几日间,说不得我要觅地去避避风头,此《唐诗品鉴》是我心血所寄,本想等筹够了钱后再行刊发,但现在看来,时间已是来不及了,只能托付于王兄,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请工匠刻版翻印个两千册左右,不收钱,全部免费赠送于那些京中名士及来京士子。如此花费必定不少,我自有信给公南兄,请他一并支应。此事干系甚大,时间越快越好,有劳王兄了。”郑重将书稿递过,唐离正色深深躬身一礼。
原本按照唐离的打算,《唐诗品鉴》本应是再缓上一段时间,等更接近明岁二月的进士科试时再发,如此更能产生效果,只是今天既然遭遇了这事儿,却也等不得了,尽快刊发,一来能转移众人对自己那份制举试卷的关注;再则若是能于短期内搏得大名,也使李林甫多些顾忌,第三,他还有一点隐隐的担忧,只怕这次风浪太大,现在不发,只怕就再也发不出来了。
古代士人毕生追求“三不朽”,所谓“立德、立功”,而第三就是“立言”,希望借助自己的书作能名流千古,身死名存,是以对他们而言,书稿有时更重于性命。
耳听此话,竟是有了几分遗言的意思,双手接过书稿,王缙起身肃容道:“阿离你虽然现在并不曾入朝为官,身家清白并无可构陷处,但李林甫此人行事快而狠毒,去避避也是上策,只是,你准备去往那里?”话至此处,他的言语中也没了对台阁首辅应有的礼仪,而是直呼其名,伸手轻拍了两下书稿后,才又续道:“阿离你但且放心,不说愚兄还有几分家业,便是倾家荡产,也必将此事给你办的妥帖。”
“听说玉真公主有座别庄!,见室内气氛着实沉重,唐离勉力一笑道,只是说到玉真公主时,他心下也是没个实底,毕竟自己与她只见过两次,到底这位长公主殿下会不会伸手相帮,就实在难说了。
“恩,玉真公主身份超然,最得陛下爱宠,又好结交名士,她若肯伸出援手,情理上既说的过去,李林甫也不能不卖她几分面子。阿离,你这就速去,我也即刻动身往乐游原去寻家兄,他与长公主关系素来交好。若是玉真公主不肯,说不得要请家兄卖卖面子,说几句好话了。”这番话说完,王缙罕有的重重拍了拍唐离的肩膀,转身疾步去了。
也无心相送王缙,待他刚走,唐离转身梳洗换过衣衫,带了必备之物后,便策马直向杨琦府邸而来。
“侯爷不在?”眉头一皱,心底暗道一声:“晦气。”唐离也无心与那门子多说,掏出怀中金花名刺并自己的那份递过道:“侯爷回来,烦请立即通报,若是在家中寻不到我,可试着去玉真长公主终南山中别业找寻。”
那门子见到金花名刺已是一惊,听到玉真长公主几字后,更是赔笑满面,及至收到那些打赏后,已是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点点头,唐离再不多做停留,翻身上马,催鞭直往长安城外终南山方向而去。第八十一章…急转(二)
此次单人独身,唐离反鞭催马,胯下九花连钱一出了城急速奔驰起来,上趟花个多时辰的路途,这次也不过半个多时辰,便已到了玉真观外。
“烦劳通报,山南拔解贡生唐离请见观主。”在观前栓马柱上系好了马,唐离上前向迎上前来的那个美艳道姑拱手道。
“噢!你就是唐离,画《秋游图》的那个?”见唐离点头,这道姑竟是掩唇一笑道,“这名字近日来都听的烂熟了,观主在洗心亭,随我来吧!”说完,转身带路前行。
知道这些身份高贵的道姑虽然穿着道装,其实算不得真正的出家人,唐离对于她们那些颇为世俗化的动作也不以为意,跟身走进,只见玉真观中果然是风景绝美,殿阁精妙,尤其是其占地之广大,竟是比之一些名山大刹不遑多让,而装饰之精美却远远过之。
一路上,不是有路过的道姑三三两两的对着他指点私语而笑,但此时的唐离却哪儿有心思理会这些,只顾想着心事迈步而行,足花了近一柱香的功夫,穿着数重殿阁后,才来到位于玉真观最后的洗心亭。
洗心亭建在一块儿巨大的青石之上,四周覆以纱幔,可远观对侧山崖间那一条临空半挂的飞溪流瀑,远远而来,经年不绝的隆隆水声传至,反倒是为亮中更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的静谧。
“观主就在亭中,你自去便是。”那道美姑伸手指了亭中一下,复又掩嘴一笑,顾自转身去了。
虽然诧异居然不用通报,但此时的唐离也无心理会这些,略整了衣衫,迈步向洗心亭走去。
随着他越向前行,亭中一阵琵琶声随风传来,及至越行越近。他已经分辨出这淡而哀怨的曲调,正是流行最广,抒发闺中春怨的《有所思》。
在道观中忽然听到这样的一首曲调,而且弹奏者居然还是玉真长公主,饶是唐离心中有事,也不免微微一顿步,片刻后,才复又前行。
上了亭中石阶,半依菱形花几,正对远处瀑布的玉真公主,只用那双饱含薄怨的眸子只是在唐离身上一转,随即又移目过去继续弹奏。
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唐离入了亭子,盘膝于矮几前坐定静候。
身前几上,有茶瓯,茶盏各一,另随意置放着几样精美的乐器,几上正中却是一本摊开的绢册,唐离随意看去,却见翻开的那页上正有女子柔媚的笔迹抄着一首歌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略略间只看到这四句。唐离心头一动道:“李白!”
琵琶声声,愈转哀婉,其间多有一个音调多次重复,缠缠绵绵间诉不尽泪中少妇无尽的哀怨离愁。
几上这诗,玉真观主幽怨的眼神,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当日翟琰所说开元十八年,李白初来长安时的旧事,唐离心中隐隐有了一丝明悟。
正在这时,唐离却忽听那声声琵琶愈来愈低,每一个回环也越来越久,虽然其中的情思更为缠绵悱恻,但明显是欲振乏力,难以为继了。
没想到玉真公主于这首曲调上用情如此之深,听到此外,唐离蓦然色变,心道一声:“不好!”随即伸手抓过矮几上那只晶莹的碧玉萧,凑唇而起一道嘹亮的萧音。
笛声清越,萧主苍茫,萧本以中低的雄浑为主,但此时的唐离全顾不得这些,反是力求清亮欢悦,吹奏的却是一曲入门的《郎马鞭》。
《郞马鞭》叙说的是青年男女初相爱慕时的欢悦心情,简单而轻快,本是习笛,萧等类乐器入门时最很简单的曲调。也正因为它的简单,所以易变音,也最易于其它乐器及曲调奉和。
萧音不过两变,已与玉真公主的《有所思》曲调和声,随即和在萧音的欢快舞动下,渐渐拉主琵琶声调,直至全曲作结。
放下琵琶,长吁了一口气,接了唐离递过的茶盏一饮而尽,又停了放久,玉真公主才眉眼幽怨未退的道了声:“多谢阿离了。”想起适才之事,她心中也是犹有惊骇,没想到技艺本不甚高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