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美大唐-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岁的赵贤现在也进入了大唐国革的核心圈子。虽然明代众的出身使他先天对于主义什么的有距离,但是他接受的速度非常快,在政治生活中也颇有智慧。是年青一代中非常有潜力的。

刘天也说道:“从纲领的角度来说呢,国革跟大革命中的很多政治派别的诉求是比较一致的。反对封建、反对宗教控制,但是基本实现路径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国革的最终目标是像我们大唐一样,建立以国革为唯一执政者的政治体系,也实际上是温和红色路线,或者橙色路线,但毫无疑问无论是雅各宾派还是斐扬俱乐部,这些政治势力都是代表的资产阶级诉求的。最终也是要走多党选举。轮流坐庄的这条路。”

白南说道:“其实我们一直讲的西方普世模式,在资本主义革命的初期,尤其是有着比较重封建残留的地区,都是不存在的。抛开美国这个殖民地国家不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以说是正经的普世模式发展的****。但是真正在欧洲大陆上,无论是法国、德国还是西班牙,实际是在二战之后打烂了国家,才慢慢发展完全了普世模式,在此之前几乎专权才是他们的政治代名词。所以,在执政方法上来看。我们国革的模式也好,罗伯斯庇尔们也好,甚至俾斯麦们也好。其实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大革命中的任何一次********,都跟人民的直接选择没关系,都是暴力的选择。相反,在我们大唐却有着更为理性和严谨的民主策略,而你去问一问我们来自欧洲的代表们,他们几乎都深信我们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而欧洲人的那一套是愚蠢而无效率的。”

白南紧接着又道:“但我也认为,大范围介入到法国大革命之中是不智的。法兰西国革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正在发展和上升中,那么老二策略就是很恰当的。”

来自现代的穿越众们不由会心一笑。所谓的老二战略其实在21世纪的中美博弈之中可见一般。老二虽然难做,但是做得好了也是非常有利的。中国从最开始喊着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后来成为西方主导国际秩序中的主要得益方,核心就是老二当得好。

以现在的法兰西国革的块头,单独主导革命是不现实的,尤其在巴黎根本做不到一呼百应,无论是雅各宾派还是无套裤汉们,都不会多么在意国革的力量。但是国革又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势力,所以也是各方希望争取的势力。也就是传说中的被团结对象。

至今为止,国革在法国大革命的舞台上还是表现得极为含蓄的,党主席霞飞萨塞尔在媒体上表达的观点也是属于中肯型的,法兰西国革强烈要求废除君主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同时要求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限制不文明的投机行为,并且切实关注劳工权益,进行土地改革,关怀底层民众生活等。可以说,国革基本上的定位是法国中下层人民的代言者。

加上国革发展的重点在乡村地区,在巴黎的势力相对有限,所以各方实际上与法兰西国革的交往也并不算密切。

白南再次定了一下调子:“这个时候还不是国革下山摘果子的时候,君主立宪派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少年,虽然我们这个位面发生了很多由我们引发的变化,但是大致上法国的政局还是那个样子。路易十六最终还是会被送上断头台的。这时候站队是很不明智的,法兰西国革要拿出一个合作者的姿态而不是竞争者的姿态,不管谁上台,我们都不明确拥护,而是反复强调我们对中下层民众的利益的在意,这对于国革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而这唱歌名再闹腾上几年,等国革在广大的法兰西乡村地区,都建立了稳固的党支部,并且有能力发动大量的农民的时候,国革就有实力走到前台来,大声的说话了。”

刘天道:“不过那个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恐怕就是拿破仑了吧。”

白南有点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道:“现在还年轻和热情的科西嘉军官,现在已经接触到了国际主义的思想,我想也许未来的走向会更有意思。”

558第一国际大会(下)

相比法国的情况,德意志国革在德意志诸邦国的发展其实更好。这里面可能有多重因素,有德意志本身处于分裂的状态,社会环境要比统一的法国更加恶劣的原因;也有德意志国革领导者马恩斯本人的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原因;自然也脱不开大唐在德意志也砸了不少真金白银的关系。总之,德意志国革在整个德意志乃至奥地利地区的十年经营,使得全地区中有接近40万的正式党员,更有数量庞大的支持者。

这也决定了德意志国革在行动方法上,一定会比法兰西国革更加激进和大胆一些。

这同时也是大唐的所需的。即便大唐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即便是欧洲国家不愿意承认,也没有人敢忽视大唐的国力和影响力。但欧洲仍旧是这个位面影响历史发展走向的核心区域,大唐在欧洲并没有一个可靠的支点。大唐跟英国、西班牙的关系并不好,都进行过战争,虽然法国略微亲近一些,但是更多是利益的契合,大革命爆发之后,大唐也在对法的外交上十分头疼。大唐需要一个强大的欧洲盟国,协助自己推行由大唐主导的国际秩序。而大唐选择的对象,也就是现时还处于四分五裂的德意志。

抛开奥地利这个神圣罗马帝国衣钵和名号的继承者,德意志新教地区最有实力的国家是普鲁士,也是另一位面中缔造新帝国的源头。而其他的邦国,如梅克伦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小国,实力比较有限。

虽然面对两个强大的敌人,普鲁士和奥地利,但是大唐同样在建立一个统一德意志上,投下了重注——将整个万人规模的德意志兵团从特设兵团编制中解散。化整为零地送到德意志的土地上,将其用作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力量。

这样的一个行动,其实比从远东向欧洲远征所花费的资金更加庞大。毕竟除了万人的兵团,还有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和物资。因为单纯德意志国革很难在本地筹集起这样规模的战争物资。再加上分批从不同方向和用不同方式抵达德意志,成本也是不容小觑的。

但对于大唐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个国际主义的、亲唐的德意志,拥有着千万以上的人口规模,良好的工业发展条件,以及欧洲的地理位置,大唐能够利用一个德意志的存在,彻底将欧洲拖入深渊。或者可以利用这个国际主义的支点,将整个欧洲都国革化。虽然后者的难度绝对不会低,但是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这次第一国际大会,马恩斯并没有来到大唐,因为在德意志的工作千丝万缕,都需要他进行主持,而且马恩斯已经渐渐成为了万千德意志青年心中的偶像,他的许多论述和演讲,都被人们所追捧。来到洛杉矶的是德意志国革**********中的一名委员。

原本德意志兵团旅长冯坦森,此时已经被提拔进入大唐国防部特设兵团总司令部任职。他也是少数在大唐国防部中的非亚裔面孔。冯坦森的汉语并不算特别好,但是基本可以流利交流,他向白南汇报道:“……运往汉堡的各类战争物资。已经完成了十六个批次的运输。能够满足大约两万人在三个月内的战争消耗,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革命军可以夺取各邦国的军事物资,并且武装革命群众进行作战,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的后勤压力。”

白南点点头,大部分的物资是从大唐东海岸直接装船送往欧洲的,而且汉堡等港口的官员要么被德意志国革所吸收,要么就是被收买了,这也使得在几乎没有人察觉的情况下。实际德意志国革已经拥有了多个军火库。这当然还是有些风险的,毕竟现在士兵们还没有到位。如果谁突袭了这个仓库,就能起出上万支步枪和数百门火炮。更不要提弹药和其他补给,而且这些武器还都是特设兵团自用的型号,比起大唐外销的武器还要优秀一个层次。

好在如汉堡、不莱梅这样的地方,拥有一定的**地位,是国革绝好的遮掩物,国革是打死不敢在普鲁士的土地上搞这样的小猫腻的。

刘天跟白南又说道:“这个推动德意志国革完成德意志统一的计划,虽然我们已经制定了不止十年了,不过现在就推动这个事儿真的比较好吗?也许我们可以再等几年,等反法战争打起来,也许机会更大一些。再加上这几年我们对外援助的花费有些太大了,国内议论也是比较多的,财政上也颇为紧张,今年连续打了两场战争了,越南打完了又是日本,现在下半年又得推着德意志革命,咱们的机动经费已经是用得差不多了啊。”

白南承认道:“钱这个问题上,确实比较麻烦一些。好在除了正牌的德意志兵团士兵我们需要发工资,在德意志的革命群众们可是为了理想而战斗的,他们对于金钱的要求会十分十分的低。而且马恩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学着革命导师的样子,到处开始打秋风拉赞助,现在德意志国革的经费其实相当多的。战争打起来,如果革命军能够夺占几个贵族领地,获取一些战利品和财富,应该会进展的更加顺利一些。我们这边不会给予德意志国革太多钱了,毕竟我们情况也比较紧张。今年本土人口就要突破1500万,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卫生等福利的投入也特别巨大了,唐军本身的改革也是一大笔钱,所以马恩斯必须自己多想办法了,他自己也是这么看待的。”

刘天道:“只是,德意志国革的这个情况还是挺令人担心的。他们能够自筹经费,并且自主地发动起义革命,但是随着他们的膨胀,肯定越来越脱离咱们第一国际的这个体系,毕竟唐德的利益不会是完全统一的,到那个时候我们恐怕就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厄运了。”

559统一计划

这个考虑是十分现实的,即便是对于大唐内部,北美本土和中华故土两部分,都有相当多的人在忧虑未来很难整合成一个国家,更不要说不同文不同种,除了国家主义相同,其他各不相同的德意志了。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首发

白南倒是从来不担心中华故土和北美本土会产生分裂,因为华人虽然自己说自己喜欢内斗,但实际抱团才是华人的特质。另一位面中几乎各大外国城市都有唐人街的存在,虽然不乏互相坑的这样的情况,但是也更多是华人在海外互帮互助开拓的场景。而中华文明中,大一统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对于分裂这种事情,华人向来是难以接受的,团结则强是华人的根本心态。再加上随着科技发展,通讯和交通变得更加方便,跨越大洋只是一天的事情,信息联通更是瞬息之间,更使得实际上即便是一个庞大国家分跨大洋两岸,但仍能够保证畅通的信息流通以及一致的管理。

而一个国际主义的德意志在建成之后,未来会不会跟大唐选择分道扬镳,这个是白南也无法确定的事情。毕竟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并不单纯是主义,国家的现实利益考量也是总要的一点。所以同主义的苏联和****会最终闹翻,甚至兵戎相见。

但同时现实利益考量也可能是联结未来德国和大唐的重要因素,毕竟大唐的核心利益并不在欧洲,而且也不跟德国接壤,双方合作的关系应该会比竞争更大。未来德国成立后恐怕仍旧会面临欧洲强敌的环绕,以远交近攻的方式,德国为了维持自给在欧洲的存在,必然会更加交好大唐。拉拢大唐对付其他国家,比如英国和奥地利。冲突的点也不是不存在的,德国人在另一位面中企图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努力地开拓殖民地,不过那时候大部分的殖民地已经被英法等国占据。德国最终选择靠一战去获取自己的权利。

在第一国际的体系之下,所有除了大唐以外的国家,都不可能保持绝对的主权,他们的国家内政都多少会受到大唐的钳制和指导,这当然可能为冲突埋下隐患,但也是大唐版国际秩序的必经之路。

过分远的未来,唐人虽然在忧虑,但现在比较紧要的还是如何去获得德国统一革命的胜利。

马恩斯是坚持德国统一的。这十年来他在德意志各地区宣传统一的好处,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德意志国革的心是非常大的,他们企图打造的这个大德意志国,涵盖了中欧的全部德语区,不仅有普鲁士等德意志邦国,甚至还包括奥地利所控制的德语区部分。这基本上就是要将欧洲两大强国全部消灭,从柏林到维也纳,都打造成一个共和国,包含另一位面的德国范围、西普鲁士、波西米亚地区和奥地利。严格来说波西米亚地区是说捷克语的,不过这里定德语为官方语言也已经有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了。

马恩斯的版图中并不包含匈牙利(斯洛伐克包括其中)。也不包括巴尔干等国,不过这个领土和人口的规模,已经超越法国。具备成为欧陆第一强国的可能。

这个目标在送到第一国际的时候,被很多唐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单说挑战欧陆两大强国,普鲁士和奥地利,还要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惊天的胆子,就已经让人骇然了。不过向来也是胆大包天的白南却并不反对这样的一个计划,虽然他自己也认为这个计划在短期内成功的可能性是十分低的。

同样,如果要支持德意志国革发动以消灭奥地利和普鲁士为目标的这场统一战争,大唐将会花费惊人的资本。投入巨大的精力。白南也怀疑,马恩斯抛出这么一个计划来。实际上也可能是向大唐和第一国际狮子大开口,索取各种资源和物资。

白南认为比较现实的可能是。德意志国革在西德发动起义,占领包括汉堡、奥尔登堡、荷尔施泰因、明斯特、黑森…卡塞尔等地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在战争中成功抵御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干涉,在击退干涉军之后,签订条约,确立自己在西德地区的存在。

这也是白南给德意志国革设定的最低目标,白南不冀求马恩斯和他的起义能够在第一次就彻底打败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但是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存在。占据汉堡等优秀的航海贸易港口,同时又拥有莱茵鲁尔区,具备良好发展工业的条件,这样的一个国家,在大唐的支持下,只需要发展上几年,就拥有傲视欧洲的能力,继而可以发动第二次的统一战争,统一全德。那时候白南认为就算是彻底消灭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是有可能的。

经过第一国际修订的这个全新计划再度来到马恩斯的手里,马恩斯也不得不叹服,在这种攻城略地和时局掌握的博弈游戏中,唐人确实拥有极为出色的眼光和眼界。马恩斯虽然有信心能在勃兰登堡甚至奥地利地区发动起革命,但是他觉得革命成功的机会比较小,最多就是革命群众拖累一下奥军和普军的行动但实质没有任何效用。而暂时地抛开两大强国,去攻取其他的邦国,成功的机会就直线上升了,虽然无论是奥地利还是普鲁士对不会坐视革命不断扩展,但只要将普鲁士和奥地利打疼了,一场停战之后,新的德意志国家就能够成立,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就如当年的尼德兰革命,最终开始动摇、损失不小的西班牙放弃了荷兰,而荷兰取得**,并屹立至今。

自然在这场革命中,国革还无法绕过英国。因为汉诺威也同样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地区,而如果国革动了汉诺威,那么英国人很有可能也做出反应,到时候国革就会单独面对英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大强国。然而本着无畏的精神,马恩斯却充满了信心,不仅是他,大部分的国革成员,都认为敌人都是纸老虎,他们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560国际纵队的小战士

林福兴紧了紧自己身上的武装带,虽然上面并没有别着一把枪,但是这还是让他觉得安全了一些。即将踏上的土地是完全陌生的,刚满十八岁的林福兴去过的地方十分有限。出身于清国福建的他,后来随着父母一道移民到了大唐三佛齐海外领的新加坡,并在那里生活多年。逐渐地林福兴变得十分热爱海军,他用自己仅有的零用钱去购买那些军事杂志,甚至最后还不顾家里的反对,只身来到坤甸,报考了位于坤甸的婆罗洲海事学校。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之后,如林福兴所期盼的那样,海军确实在这里进行遴选了,最优秀的一批学员将能够直接进入海军服役,成为一名水兵。但是林福兴一紧张,在考核中发挥失常,以差海军录取线三名的成绩,与水兵生涯失之交臂,这让林福兴极为苦恼。

按理讲,在如今大唐的环境中,从事航运,成为一名海员,跑一跑贸易航线,是一个收入非常不错的工作。大唐航运需求旺盛,海员供不应求,尤其是新式船舶上面需要更多懂得更复杂知识的海员,而不是那种单独会解缆绳、打绳结的旧式水手。林福兴如果成为一艘商船的水手,同样也是非常有有前途的工作。

然而林福兴并不满意,他仍旧希望成为一名海军水兵。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事情使他拥有了新的机会。林福兴因为表现出色,思想过关,所以在来坤甸不久后就被吸纳进入了国革,成为国青团的一名成员。这个时候,各地国青团发起了一项活动,征募有志青年进入一个支持德意志国革进行革命的军事组织——国际纵队。

国际纵队的成员不仅仅是唐人。来自各个国家的国革成员,都能够选择加入国际纵队,然后经过一些训练之后。参与到德意志的国际主义革命当中。林福兴本来对于帮助德意志人建立国际主义政权兴趣不浓,可是奈何组织上给出了一些优惠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参与国际纵队的同志,今后在升学、工作和从军等方面将会给予比较大的让步。林福兴知道这事情后,不由欢欣雀跃。如果他能够重新递交加入海军的申请,然后又有这个国际纵队的资历在身,那么加入海军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所以,林福兴自愿报了名,然后跟着其他同样志愿者赶赴德国。实际上林福兴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怎么拿过枪。虽然在出发前,他和他的同伴们已经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军事训练,但是林福兴仍旧心理特别没有底,他的枪打不准,而且还有些笨手笨脚的,经常被教官嫌弃。

林福兴是乘坐的一艘大唐商轮,他们也是以普通海员的身份前往德国的。林福兴站在甲板上,陆地的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楚,这条一万多吨的轮船将要驶入河口,在汉堡进行停靠。

一个跟林福兴年纪差不多的青年走过来。对他说道:“终于要到了。”

林福兴点点头道:“阿忠,你害怕吗?”

蔡忠摇头,说道:“不怕。当初西班牙那些白皮也是在马尼拉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的。”

蔡忠就是那个在马尼拉炮击之中失去亲人的年轻人,他在那之后曾经陷入过一段时期的迷茫,也曾经对大唐产生过仇恨。但接触了更多有关国际主义的思想后,他逐渐接受,并同样成为了一名国青团成员。跟另一位面中的主义青年团不同,白南那个时代的青年团逐渐发展成到了中学人人都会加入,对于人们的生活没有更多影响力的存在。大唐国革的国青团则是另外一回事,首先年龄上真的是只有青年,由16…30岁的年轻人组成。而国青团团员实际上也是大唐国革党的党员。更确切一点是青年党员。

蔡忠正在走上一条愈加政治狂信徒的道路,亲身的经历加上自己对国际主义理念的理解。使得他开始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希望能够将国际主义的风吹遍大地。他也认为只有人类实现国际主义的大同,才能避免如西班牙人剥削马尼拉华人、自己亲人被战火波及身死的悲剧。

林福兴在训练营中认识了蔡忠,两人都讲闽南语,身高也差不多,很快就变成了朋友。林福兴带着忧虑地说道:“唐军可以打得欧洲军队屁滚尿流,可是咱们并不是唐军啊,咱们就是一些刚扛起枪来的生瓜蛋子,而且普鲁士陆军可是欧洲最强的陆军啊。”

蔡忠推了林福兴一把:“你还想不想当你的海军了,怎么净说丧气话。”

林福兴有些不好意思,道:“当水兵又不需要端着枪,冒着枪林弹雨地打仗,海军可是绅士的军种。”

蔡忠哼哼了一声,道:“海军难道就不用冒着被炮击的风险了吗?”

林福兴道:“咱们大唐海军的火炮射程远、速度快,完全是在敌舰够不着的地方攻击,不用怕被打到。”

“你这家伙真没出息,我告诉你,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想要取得胜利,就得有勇气。你要是真这么胆怯,我瞧着你也不用想着干什么海军了,海军的人发现了之后还是要把你请出去的。”

林福兴梗着脖子说道:“谁说我胆小鬼了,我只是有些合理担心而已。”

蔡忠淡淡地说道:“打仗这事情,肯定是越打越会打的,谁也不是天生就能在战场上像赵子龙一样杀个七进七出。何况,德意志兵团整个都移植过来了,我们国际纵队也实际上有一整个旅的规模,武器装备上更是胜过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有什么好怕的呢。”

林福兴目光坚定了一些,说道:“你说的没错,这仗必须好好打,打出一个国际主义的德意志来,以后对子孙后代也有故事可以显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