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美大唐-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17华沙会战(十五):航空兵出动
二十四岁的大唐陆军航空兵飞行员黄亦涵跟在飞行员队伍的最后,他的个子很矮,最经常出现在这里。穿着飞行夹克,脑袋上挂着护目风镜和头盔,飞行员们成列小跑,来到机场跑道之前列队。
“第45强击飞行大队‘掠食者’,全体飞行员已就绪,请指示。”大队长出列朝陆航兵的副司令官敬礼道。
“做好飞行检查,准备起飞!”张家毅副司令员说道。
此次他代表陆航兵亲自来到战场,以兵种副司令员的身份指挥战争,着实算是高配了。不过也由不得陆航方面不重视,比起上次唐西战争时使用航空兵力量作战,这一次参与欧洲大战,由于规模巨大,陆航也应国防部参谋本部要求,派出了精兵强将和大量机队。
仅运输机,就有92架投入这场战争中,用于紧急支援战争前线的物资和快速运输兵员。布吕歇尔率领的德军主力,就是在大唐陆军航空兵运输机的支援下,才获得了充足的弹药,更有底气发动捷克斯洛伐克的战役了。
在华沙会战战场,陆航共派出2个强击航空团(48+5架)以及1个轰炸航空团(27架)的力量。强…2是俯冲轰炸机的底子,用于前线轰炸,而大唐陆航兵载弹量最大的专职轰炸机轰…4,基本是山寨另一位面美军的b…17空中堡垒的,正经来说这是妥妥的战略轰炸机,不过显然现在它干的活儿跟强…2大同小异,都是在相对战线前沿的地方,追求输出量。
大唐其实在之前已经连续搞过多个轰炸机项目,不过仅有试研,并没有大量列装。轰…1是麦道研制的双发战术轰炸机,基本上是自己设计的,但是性能奇烂无比,甚至原型机还摔了,陆航根本不予考虑。随后翔展也开发了轰…2作为前线战术轰炸机,平心而论性能不错,载弹量和飞行性能都比强…2更好,不过陆航也并无太大兴趣。最后波音和麦道合作了一把,研制了四发的大型轰炸机轰…3,空军仍对其颇有微词。最后波音怒砸研究经费,搞出了仿制b…17空中堡垒的轰…4“飞行铁城”,才最终赢得了陆航的订单。陆航第一批订单数量也不算太大,是四个航空团总计108架。由于在材料和航电、飞控上比另一位面二战早期的程度更强,所以四台1200马力的发动机实际支撑轰…4可以在携带3吨炸弹的情况下进行3000公里航程的作战。而像是现在机场就设在华沙的情况下,这款重型轰炸机足可以携带8吨武器弹药参战,一架顶强…2八架。
此时华沙郊外临时修建的这个机场,条件还是比较差的,基本上全是土跑道,不过多少还算平整。螺旋桨飞机对跑道的要求并不算变态,所以在此起飞无虞。
黄亦涵多少有些进展,他成为飞行员也没有多久。他是穿越众子弟,穿越的时候年纪还小,什么也记不得。高中毕业之后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选择了上军校,在军校中他被选拔成为陆军航空兵飞行员。毕业之后又在部队上训练了几年时间,现在的军衔是中尉。他并没有参加过实战,所以很忐忑,但其实他们飞行大队中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参加过上一次唐西战争的空中支援作战。
唐西战争之后,陆航和海航才飞速地扩张的,大批飞行员都是那之后招募和培养起来的。黄亦涵每年约进行200小时的飞行训练,从他正式22岁开始飞强击机,飞到现在也基本上有五六百小时的训练时数了,飞行技术着实不算菜鸟。
这一时期的唐军完全不会训练空战什么的,他们强击航空团做得都是后世空军觉得最下等的脏活累活——对地攻击,不过唐军飞行员们训练得也是很刻苦。特别是俯冲轰炸技巧,也是非常考验胆量和熟练度的,出了岔子,机头拉不起来,那就直接神风了。
飞行大队长十分会带动气氛,让大家把手叠在一起,反而更像是一支运动队,然后大家高喊着:“大杀四方!”
旁边最习惯吐槽的飞行员歪着嘴道:“除了这个结果还能有什么?”
大家哈哈大笑,所有人都知道,俄普联军没有高射炮,更没有战斗机,他们在天空中就是无敌的存在。
黄亦涵登上了飞机,同地勤做完所有的飞行检查之后,按照次序最后一个从机场跑道起飞。这个临时修建的战地机场有多条跑道,不仅此时黄亦涵他们的“掠食者”大队正在起飞,远远的另一边几架重型轰炸机也在笨拙地从跑道上抬起机头,飞入重霄。
黄亦涵将自己心爱的女朋友的照片卡在了座舱里,看着她如花娇靥,默念道:“祝我好运吧,小丽……”
他驾驶着这架强击机在经过短暂地滑跑后,升空起飞。随即他很快跟同飞行大队的战友们编组成战斗编队,按照指示向战场飞去。
在大唐航空兵中基本上是以飞行大队八架战机作为比较常用的战术单位,所以每一个飞行大队都有自己的番号以及代号。
掠食者飞行大队的目标是苏洛沃夫所统帅的俄普联军主力,按照前线指挥部的意思,唐军刚刚击溃了伊格尔斯特罗姆的俄军前锋部队,此时苏洛沃夫还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正好出动大规模的空中力量对其进行轰炸。中将岳震甫是没指望利用一群强击机和轰炸机就彻底把十来万俄普联军击溃,这基本不可能,但是他可以最大程度上用新式武器带给敌人的恐惧,使得敌人混乱起来,甚至最好能够实现战场的切割。
因为熟谙现代战争战法的岳震甫,已经命令直接击溃俄军的部队快速前移,而在与伊格尔斯特罗姆接战之前,他已经派出唐军第八旅的摩托化部队,绕了一个圈子,前插到俄军后方去了。一旦他的空中支援战术奏效,那么他就可以实现前方战场遮断,切出一部俄普联军来歼灭,后面再切出一块,断其后路。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18华沙会战(十六):遮断
莫孺龙乘坐着一辆军用吉普,在他前面是装甲17团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朝着前方驶去。他的部队在昨天的战事之后,仅仅稍事休息,然后立即又投入了行军之中。为了速度,后方的战场完全交给德国步兵去打扫,连俘虏什么的也都没有管,机械化步兵、摩托化的欧洲旅随着装甲部队一同行进。也有一部分缴获战马的德军士兵跟随前进,这些德军士兵其实就相当于龙骑兵,上马赶路,下马作战。
这次他们得到航空兵力量的配合,务求打出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
天空中传来轰鸣,莫孺龙抬头看到,几架呈锋矢型的战机从自己的头顶飞过,抱着军用水壶,莫孺龙喝着速溶咖啡,倒是没有什么表态。这些飞机飞过去,就代表他们的部队可以放开速度往前跑了,航空兵会立即轰炸俄普联军,并且真正地尝试为地面部队创造被遮断的战场。这种空地配合的战术体系,在另一位面直到冷战时期才逐渐完善起来,而现在唐军就尝试着这么打,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很多人也想观摩究竟实战效果如何。这也会关系到未来唐军发展的趋势。
莫孺龙看到航空兵的战机不会情绪波动,但是周围的德军士兵们却看到天空中飞过的攻击机,大为振奋。很多德国人朝着天空挥舞着自己的帽子,兴奋难耐地高喊着,似乎希望飞机上的飞行员能看到自己。
如果是美帝那种充满炫耀表现欲的飞行员,很可能就拉低下来,在可视范围内跟这些友军比一个大拇哥什么的,但是大唐飞行员明显是没兴趣做没有必要的事情的。他们高冷地仍旧在天空中翱翔,朝着敌人的方位飞过去。
约阿希姆也在这队德国骑兵里面,他经历过之前从比亚韦斯托克一路撤退的艰辛痛苦,也曾经怀疑过这场战争的初衷,更是对唐人产生了不满。可是如今,胜利就像注定落入他们手中的果实,约阿希姆也崇拜和欣赏着唐军那些超越时代的战争兵器。不管是坦克还是战机,都让他目眩神迷,在此之前,他们面对数量优势的俄军和弹药补给短缺的情况,无法战斗出水平。而如今大唐的友军却展现了什么叫做一波强carry,就算是2v5,对面三个白金加两个钻石,奈何这边是一个开挂的最强王者,就算拉一个青铜5上位也不存在技术难度。
多梯次的大唐陆军航空兵强击机越过本方正在行军的大部队,黄亦涵能够从飞机上向下望到大片的唐军装甲部队。实际上从天空上看,数量也并不算太多。唐军正面发起进攻的力量跟之前那一仗没什么区别,仍旧是陆军机步9旅担纲领先(欠一机步团),欧洲旅和德军一部作为辅助,侧翼仍旧是陆战二团以及廓尔喀旅。总兵力微微超过两万人,步兵数量并不算多,技术兵种优势较大,特别是师属炮兵、旅属炮兵都配置在这支部队中,火力亮眼。
黄亦涵虽然是陆航人员,但是对于战术也是有所了解,毕竟都是上过军校的优等生。他们强击机编队将会对敌军发起进攻,尝试采取战场遮断的战术。但是战场上敌人的情况是他们所不能完全预测的,航空兵需要遮断两部俄普联军,从而使得地面部队能够舒服地吃掉被分割出来的敌人。
当然如果遮断的位置不好,前部敌人数量多了,黄亦涵相信凭借地面部队的火力和战斗力,击败敌人不成问题,但是那样来说显然不符合唐军惯有的作战哲学——花最少的力气消灭最多的敌人。这就相当考验经验并不是太多的强击机部队了。虽然不管是参谋本部还是前指,给他们肩上的担子都不算重,但他们仍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毕竟是成建制的强击机部队的初战,谁都想拿下一个开门红。
“发现敌人,掠食者,准备投入战斗!”大队长一声轻呼,从他的语音中显然能够听出一丝激动的颤抖。毕竟所有人训练数年,就是为了这一刻,只有战场才是他们表现峥嵘的最佳场所。
大队长再度叮嘱道:“先进行投弹,然后压下去用机炮和机枪打。”
强击机们很快就厘定了留给地面部队的猎物,前方大约有三个方阵,总兵力大约是一万余人,当然最关键的是俄军的阵型有一个细腰的存在,使得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切断两部俄普联军之间的联系。
苏沃洛夫此刻尚未收到伊格尔斯特罗姆全军覆没的消息,他的大部队仍旧在行军当中,任何的行军不可能是十几万人淤积在一个地方,而是会分为不同的纵队,前后具有梯次地行动,彼此之间能够相互照应,如果有敌人攻击则能够彼此支援。
这样的情况自然更有利于强击机们执行他们既定作战计划。
俄军显然被天空中突然出现的战机给惊吓了,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俄国农奴组成的士兵,惊恐地指着天空,向他们的军官求助。
“那是什么东西,巨大的鸟吗?”
“发出的声音好恐怖。”
“该死,他们不会是朝我们来了吧。”
贵族军官们有相当一部分知道那些是大唐的飞机,可是就算他们知道,也不清楚如何去防御这些武器。有勇猛一点的毛子,拿起手中的步枪朝天空射击,可惜除非他们是在抗日雷剧位面,不然这样的攻击难以起效。更多是惊恐万分的家伙,特别是一些贵族,在面对这种不可抗力的时候,根本不管手下的人,拍马就走,生怕晚走一步就被这些飞在天上的战争武器消灭。
不得不说这些人的考虑是极为现实而且正确的,当拉升的攻击机调整姿态机头朝下,进行近乎垂直的俯冲时,尖啸声从战机身上发出,犹如死神招命时地恐怖之声,彻底将俄国人送入了恐慌和绝望的深渊之中。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19华沙会战(十七):鹰击
伴着飞机直冲而下,飞机急速而过卷起的猎猎风声,黄亦涵感觉自己的肾上腺素正在迅速分泌,感觉着重力的拉扯和飞机发动机地推动,黄亦涵头部充血。这感觉以前他认为是十分差劲的,但是此刻他却觉得尤为刺激。
大唐开发的强击机和轰炸机都有着载弹量的苛刻指标,所以强…2在初代就拥有达1000千克炸弹的载弹量,一般的挂载模式是于机翼根部挂架悬挂两颗500kg航空炸弹。这些炸弹都是最基本的铁炸弹,技术含量不高,军方也并未大量制造,这是由于军方一直嫌弃铁炸弹加俯冲轰炸的攻击模式,早早地就开始尝试制作简单制导的炸弹了。带陀螺仪的惯性制导消费不起,所以现在主要在玩的是无线电波束轨迹校正,再有就是激光制导了。不过这些都是短期之内还见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出现之后,显然强…2这样的飞机就一定退役了。
在此时,强…2仍旧是天空中的死神,它的杀戮效率,不会让唐军不满意,会让敌人们神魂俱丧。在告警灯亮起的时候,黄亦涵按下发射按钮,两枚算得上是重磅炸弹的大家伙从挂架上脱离,直直地落向敌人的方阵之中,而黄亦涵也同时将飞机拉了起来,呼啸而过。
炸弹在敌人阵中爆炸,威力巨大,黄亦涵往下面看去,见到火光冲天,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冲击波带着尘粒向外扩张去,将数十名俄军士兵轰死。
更多的强击机们从天空中猛冲而下,放出致命的炸弹,俄军见到这些能从空中发起攻击的武器,已经完全控制不住,开始大乱。实际上轰炸造成的杀伤并不是那么巨大,毕竟几十架强击机面对的是十多万俄军士兵,空袭声势是非常大,但一波也带不走多少敌人。
不过强击机的攻击尚没有完结,当他们释放完挂着的炸弹之后,开始低空飞行,将机身上的机炮和机枪对准下面慌乱的俄普联军士兵们。强…2装备有一门30毫米的机炮,加一门米的重机枪,同时宣泄子弹,能够对地面上带来大量的伤亡。
黄亦涵驾驶着飞机从一群俄国人头上飞过,哒哒哒的机炮机枪声大作,他能够看到地面上的人被他的武器射成一堆烂肉的样子。不过他并没有对此感到不适,大唐士兵实际都经过战场心理的训练,在部队里会故意拿出一些假的血肉模糊的东西,来挑战士兵们的心理极限,从而使得他们在战场上不会感到恶心。
这场空袭完成变为了两个强击航空团飞行员们的猎杀秀,他们肆意地驾驶战机在人群头顶飞过,炮弹子弹如同镰刀一样收割掉一茬又一茬的敌军性命。当敌人初次遇上空中的敌人,并且根本没有办法去反制它的时候,所有人都慌乱无措地逃命,没有人会听军官的话,大概军官也是下意识地就要逃走。
零星有人举起手中步枪进行射击,也就很幸运的子弹击中了这些飞机,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厚实的强…2早就考虑过自己的战场需求,整个飞机的装甲都非常厚实,俄罗斯人的步枪本身性能也一般,而实际换成唐人自己的s1步枪,在地面射击低空的强…2,也是没法造成任何的损伤的。
强击机的攻击拦腰将俄军截成两段,被攻击的敌人当即就开始溃散,大部分向后方撤退,少部分向前方逃窜。黄亦涵和他的战友们成功地将战场切割,不过这种战场遮断的战术并没有完全的实现,这是因为战场成功遮断后,后方莫孺龙率领的唐军尚未跟上,对被切割出来的敌人进行攻击。这就出现了一个时间差,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敌人可能做出调整,使得战术失败。
当然不吹毛求疵地来说,俄军即便是被切割成第二段的部分,都已经被这些强击机的猛烈攻势给吓到了,哪里有什么胆量再去通过火力净空区域,去接应先头部分的俄军。
“自由进行攻击,尽可能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确保遮断的完整!”大队长在此时继续部署道。毕竟不是后世有预警机存在空中指挥部的情况,现在基本上航空兵们是领了任务之后,就随队作战,更加依靠小规模战斗单位的配合,一般任务完成之后就返航了。倒是此时强击机们还有大量的备弹,在没有任何敌人威胁的情况下,将所有弹药打空,同时等待地面部队的到来,也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地面上的俄军在这个时候已经谈不上什么阵型和编制了,当俄军士兵们看到强击机拉回来,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冲过来的时候,俄军就跟炸了锅一样地朝两边跑去。这几乎是速成和本能的防空袭应对,飞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往两边跑就比较安全。不过问题是俄军是进行大纵队行军的,小则一个连行动,大则一个营,而且间隔也不算很大,往边上跑会撞到友军那里,结果人挤人就混乱了。
黄亦涵驾驶着战机,也是追着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扫射的,30毫米的机炮从天上打下来,就算是唐军自己的战车也给打穿了,更何况是俄普联军士兵的血肉之躯。他每一次如同雄鹰扑兔般俯冲下来,都会射杀几十人,甚至造成上百人的伤亡。即便是数百门大炮同时射击,带来的威慑感都没有这些强击机大。
不断俯冲猎杀敌军的强击机,让俄军士兵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像是一只随时被捕杀的猎物,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恐惧也会更加巨大。仅仅是几十架强击机的来回冲杀,就造成了俄普联军多达一个师加一个旅的基本溃散,军官们都不顾自己的士兵后撤,面对这样可怕的敌人,当然自己的性命优先。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失去军官指挥的俄军在强击机的空袭之下彻底崩溃,即便他们的战损也就是不到一成的样子。
而这片战场上最可怕的空中兵器,还不是这些如同猎鹰一般的强击机,而是大批出动的“飞行铁城”。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20华沙会战(十八):空袭
二十七架轰…4飞行铁城尽数出动,大唐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组建多少大型轰炸机部队,出现在这里的轰炸机部队,也是大唐最先形成战斗力的轰炸航空团。
同强击机的任务并不完全一样,虽然都是轰炸,强击机们是以战场遮断为目的的,而轰炸机门却要单纯许多,那就是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
二十万俄普联军就算是二十万头猪,杀起来也有些费劲,航空兵们需要尽可能地为地面部队友军创造更好的攻击条件,或者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跟强击机部队一样,大唐陆军航空兵的指挥部门并不清楚,二十七架满载8吨弹药的轰炸机能够在战场上为唐军创造多大的战果。这场军事行动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唐军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些军事行动来了解自己的武器和战斗力,吸取经验教训,打磨战法,培训官兵。
强击机的攻击区域更加靠前,而轰炸机则选择相对靠后一些的位置,对俄普联军的主力大部进行地毯式轰炸。此时的航空兵也没有太多轰炸效率可讲,碰见敌人就把炸弹给扔下去。俄普联军整个行军比较分散,前队和后队之间相距可能超过二十公里,必然不在视线之内。在前方遭到袭击的俄军部队,后方的苏沃洛夫等将领仍旧一无所知,他们没有见过强击机凶悍地扑杀,当见到天空中巨大的轰炸机出现的时候,也是有些发愣。
苏沃洛夫看到了空中的轰炸机群,脸色顿然就变了。他知道这是什么,作为俄军高层将领,他对大唐军事科技的跟进是最深入的一拨人。他也知道不久之前大唐海军在与英国皇家海军交战的时候,使用了侦察航空器,他也没见过实物,以为天空中的这些飞行器就是侦察机。
不过让他无法想明白的是,既然侦察派来一架战机就好了,这么多架飞机到底有什么意涵。
不管怎样,苏沃洛夫本能地感觉不妙,他没有什么对付这些飞机的办法,只能焦灼地在地面上瞪着那些轰炸机,如果他师从另一位面中白头山金氏伟人的话,那么也许这一眼能够将飞机给瞪下来,可惜他不是。
因为缺乏对大唐航空兵的正确认知,所以苏沃洛夫并没有像他的那些贵族军官们一样,选择临时退避,他不能这么做,主要原因还是如果作为主帅他撤退了,会造成全军的不稳定,那些普鲁士人也会笑话他。
而他也觉得这没什么可怕的。
直到那些巨大的飞行器开始向地面丢下一颗颗看上去不怀好意地椭圆形物体。
苏沃洛夫身边视力非常好的一名扈从大声道:“是炮弹!那些飞机在往地面上扔炮弹!”
不需要这人做任何解说了,因为这些椭圆形物体在砸到地面后立即爆炸了,狂暴的火光在苏沃洛夫的视线中如此明亮,巨大的响声震彻了俄国人的军阵。然后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和火光交叠,大量的航弹在触地势发生爆炸,完全无预警的俄普联军官兵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扈从们脸色大变,立即掩护起苏沃洛夫,有人高喊道:“快走,元帅,这里危险!”
而苏沃洛夫此刻目眦欲裂,他万万没想到唐人还拥有这样的武器。从天空中直接降下了毁灭性的武器,而他的部队却没有丝毫反制措施,只能毫无意义地被这些炸弹给杀死。
“不!不应该是这样的,战争怎么能这么打……”苏沃洛夫在被属下们簇拥着救走时,嘴里还呢喃着这样的话。他对战争充满了洞察力和睿智,认为一切的敌人都是可以击败的。他有着自己精明而出色的制胜科学,观察、快速、猛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