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美大唐-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本位面中,唐人虽然是洋人,一样地从外面打进来的。但甭管发型和衣着如何,根底上唐人跟清人是没有两样的,而且大部分唐人都是前些年出洋的。唐人没有抢夺过乡民的土地,没有收过他们的税,甚至还有很多通商修路的好处福惠各地。确实大唐的粮食输入挤压了本土乡民的种粮收入,但是很多朴实百姓的逻辑不会转移到这上面。毕竟粮价有高有低,丰年低灾年涨,各地调粮也频繁,所以赖不到唐人的身上。而且近年来,除了地里刨食,跟着唐人做工也成了一项重要的营生。有统计表明,清国在二十年间工业化其实取得了一定进展,清国实际已经有百分之二点几的工业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加上从事商业的人口,其实古老的农业国正在发生变革。

义和团中的那些家伙,大都是好吃懒做,平时不务正业的乡民。总是有那么些人,种地种不好,也不愿意去作别的工作,出了问题最先是埋怨其他人,埋怨不了其他人就埋怨老天爷。很多踏实肯干的人是看不起的义和团中的人的。这也是本位面中义和团形象跟另一位面中对抗外国入侵的义和团最大的区别。

加上唐人并没有对义和团进行暴力屠杀,大唐决定将这些义和团成员全部发配到条件相对艰苦的一些海外领,比如天方海外领,将他们编成集体化的建设兵团之后,去中东或者印度垦荒。百姓们没有看到鲜血,自然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也不会被触动,加上举报有奖,所以一时之间,义和团从“民族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大唐也在京师向全国发布了通电,大唐表明此时正处非常时期,为了打击破坏社会稳定和团结的暴力团体,全国进入临时特别管控时期,由大唐军方暂时接管各地政权,各地政府须对唐军和大唐公务进行配合。

明面上唐人是要清扫义和团,但是实际上大唐却是在攫取各地政权的权力。不仅是闹义和团的华北,唐人在行动,甚至在江南和华南地区,唐军和武卫军也在行动着。军队簇拥着大唐的公务员来到地方官府的衙门里,拍在桌上一张红头文件,然后政权就被接管了。大部分地方官都是识相的,因为他们也没有实力去反抗唐军,拒绝执行这个命令的,基本上都被软禁起来了,总之这就是必须执行的一条命令。

而对常斌而言,总统压下来的任务还有找到嘉庆的下落。现在嘉庆是还没有反应过来,被大唐的三板斧给砸晕了,但是嘉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各地还是奉他的号令的,如果他号召全国反对大唐,显然会给大唐制造出更多的麻烦。所以常斌时下第一要事就是把嘉庆给解决了。

所以,在唐军刚占领京师后,常斌就派出了一支机动部队,追寻着嘉庆的脚步,一路向西追去。根据情报,嘉庆逃亡的方向是去山西。大唐在山西并无驻军,所以必须一路从直隶追过去。好在大唐在地面上有着情报网络,天空中还有侦察飞机。嘉庆毕竟是跟上万禁卫军一起出行的,所以行踪很难掩盖。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89西逃路(上)

嘉庆透过车窗往天上看去,一架侦察机正在上空盘旋着,这让他的心情非常差。虽然在出逃之前就已经预想过这是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真正被唐人猛追不舍的时候,嘉庆的心情还是不免很差。

只要天上有这些侦察机,那么他的位置就不可避免地会泄露给唐人。而嘉庆的禁卫军连摩步化都没有实现。嘉庆根本认识不到快速机动的部队能够产生怎样的价值,反而他更着重打造军队固守的能力。打造机动部队的花费特别巨大,不仅要采购大量的汽车,日常还有机械的维修保养,再加上昂贵的燃油支出,另外各地的道路也需要进行整修。嘉庆舍本逐末,一心总是招募更多的军队,采买更多新式的武器,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建军主轴。

等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已经晚了,禁卫军虽然是有大量的骡马能够使用,但是在新式战争的条件下,要运载大量的重型装备,整体的行动速度就变得非常可怜了。嘉庆一心以为只要离了京城,禁卫军就能机动得像唐军一样快,但是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照这样想去,唐人的装甲部队很快就会追上来了啊。”嘉庆心中焦急。

随驾的卢荫溥此时建言道:“陛下,与禁卫军同行虽然安全,但实在太过显眼,如果唐人意欲不利于君王,那么陛下就身处险地了。”

嘉庆现在对卢荫溥和曹振镛两人非常不喜,两人计划的以义和团给唐人找麻烦的计策,一开始看上去还有点效果,可是发展到最后,人人都看得出义和团就是一团扶不上墙的烂泥,唐人只要一发力,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给解决了。虽然义和团在华北各村各店都在闹,但是好像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清政府,而唐人却并没有太过紧张。现在唐人又开始“清乡”行动,乡民们反而伙同唐人一起对付义和团。嘉庆把京师都丢下了,就是害怕唐人以对付义和团为借口,再顺便把他给拿了。

嘉庆现在也多了个心眼,之前总是留在京师,只要一出事,唐人就拿住了他的七寸,他就动弹不得。只要他不被唐人抓住,甚至跟唐人不妥协,唐人早晚会希望恢复各地的平静局面,安安稳稳地做生意和搞移民。到时候还是需要嘉庆的配合。

嘉庆自以为看透了唐人,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全新的做法,那就是出逃。他跑到唐人够不着的地方,就这么跟唐人耗着,虽然这属于杀敌八百自损八千的手段,但嘉庆不想再求着唐人了,这回他要让唐人求着他。

乱上这么一乱,还能看看这朝廷中究竟谁是忠谁是奸,跟唐人合作,卖主求荣的,他之后全要办了他们。至少嘉庆是这么给自己找安慰的理由的。

嘉庆正眼都不瞧着卢荫溥,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卢荫溥道:“臣建议,陛下与禁卫军分为两路,禁卫军吸引唐人的视线,而陛下则悄悄潜行,不被唐人发现。等到时机成熟,陛下在重掌天下,大事可成也。”

嘉庆怒火再也控制不住,随手就将手中的一件玉佩砸了出去,正好敲在了卢荫溥的脑袋顶上。

嘉庆怒道:“你这是什么蠢主意,朕弃了天子仪驾,弃了朕的禁卫军,像是老鼠一样躲躲藏藏,苟且一条性命吗?禁卫军是朕最后的依仗了,若是禁卫军没了,朕手里就什么牌都没有了!”

卢荫溥在车里也不好下跪,赶忙低头认罪,不过他还是道:“陛下,臣一片拳拳忠心,全是为了江山社稷啊。如今正是危机之时,应有壮士断腕之决心。禁卫军虽重要,但再重要要抵不过陛下的万金之躯啊。只要陛下能够保住安泰,天下人莫有不尊皇上旨意者。重头收拾山河,也不过弹指间事。”

嘉庆委实有些难以决断,其实他知道卢荫溥说的有些地方是没错的。唐军势必会对他进行追击,而大部队出行,有上万禁卫军虽然看上去安全,但又是一个巨大的目标,唐人的侦察机天天在天上晃悠,早把他们的行踪探知的一清二楚。唐人绝对是想帮他“请”回京师的,而一旦落入唐人的手中,嘉庆就身不由己了。

他左右寻思,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还是用故布疑阵的手段,迷惑唐军的追踪,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嘉庆决定不仅跟禁卫军大部队分开,而且还让禁卫军兵分数路,往不同的方向行军,迷惑唐人的眼线。唐人就算追的上禁卫军,也不知道到底哪一路里面有皇帝。

而他则轻车简从,趁没有唐军侦察机巡逻的夜里,换上一身装束,仅带少数的臣僚和妃嫔皇子,秘密往晋南去,最终抵达西安。在那里,他有着一些提前的布置,可以不被唐人发现。而且西安纵深够大,唐军除非调动所有力量来攻才能企及。嘉庆至西安之后,可以遥控各地继续遵从他的旨意,至少他是这么设想的。

于是,在计策决定后的当晚,嘉庆换上了一身普通人的服饰,不再乘坐那辆唐人赠送的豪华轿车,而是坐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这马车去掉了一切能够辨识皇家痕迹的东西,其实也是早有准备。

纵使所谓轻车简从,但实际上嘉庆身边还是有数百人规模,除了宫中人之外,还有必要的侍卫力量。不过这些人统一去掉了制服,都打扮成逃难的难民,这时候狼烟四起,逃难的人相当多,所以混在其中也能够掩人耳目。

嘉庆把自己的皇帝仪仗留在禁卫军中,对外仍旧表示皇帝还在禁卫军之内,想要蒙混过关。而第二日,禁卫军兵分五路,向不同的地方进军了,甚至还留下一部进行断后。不过嘉庆临走前还是留下谕旨,若唐军疲弱可击之,若敌甚强则不要莽撞迎敌,可以与之虚与委蛇。毕竟清廷和大唐还没有完全撕破脸皮。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90西逃路(中)

唐军追击的部队速度还是很快的,陆军第二师是全机械化部队,负责追击的是第一旅,这是一支以当年参与京城事变的元老级部队组建的队伍,也被公认为大唐军中的王牌之一,是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之一。在扩编成为旅之后,又装备了一系列的新式装备。

坦克兵简文驾驶着一辆九九式坦克高速行驶着。这个九九式坦克当然不是穿越众穿越前那世界上最出色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之一的九九坦,从外形上看,这一型坦克实际上更像是已经被各种段子手玩坏的59式。当然大唐版59跟原版59还是很不一样的,大唐毕竟有着更多的参考资料和经验教训,所以此时的名为99实为59的主战坦克,战力上是比另一位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战坦克更强大的。

实际上第一旅也只是少量装备这款坦克用以试验性能,该坦克拥有更大马力的发动机,采用了更新的装甲材料,同时还拥有了更加全面和先进的火控系统,装备了第一代的微光成像仪。当然更加重要的是,不同于老款59式一开始装备85毫米的坦克炮,大唐九九式主战坦克一开始就采用的是105毫米的滑膛坦克炮。

其实已经广泛装备大唐装甲兵的90式坦克现在仍旧是陆战战场上的碾压级别存在,即便大唐出售了一些猴版坦克给西方国家,但是没有什么装备是能够撼动将火力、防护和机动融于一身的90式坦克的。

然而军方总是欲求不满的,明明拥有更好的技术,却不进行列装是不能接受的,哪怕现在90式坦克完全够用,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大唐军队固有的演进需求,军方还是坚持紧跟步伐,搞一系列的装备研发,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99式主战坦克。

这款新式坦克在建造思想上就没有定位于高精尖武器,装备量有限。大唐很清楚技术的进步会很快让这款坦克落后,而同时大唐也预测其他国家的装甲力量也会迅速成熟,届时第一代坦克90式很可能对敌军没有太大优势,所以99式必然要以替代全部90式为目标的。性能可靠且出色,性价比高,并适于大量制造,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改装空间,能够使下一代坦克出现后,进行一定改装后性能不至于全面落伍。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大唐军工搞出了这款99式主战坦克。

简文驾驶地坦克轧过了一片庄稼地,唐军告诉当地的农民,谁家的土地受损了,破坏了一点就赔一整亩的收成。这其实也是唐军的老传统了,而且有相关单位立即上门进行赔偿,乡民们对此并无怨言。

事实上唐人一直以来就表现得公平公正,而且比较讲道理,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处事,不会乱来。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唐人的认知,显然这种认知在大唐今后治理这片土地的时候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刚过了这片村庄,身为先锋的装甲兵就发现了清军的防线。这也正是被留下来断后的禁卫军部队,唐军运气并不算好,他们来得稍稍慢了一些,就在昨夜嘉庆已经提前出发,跟禁卫军分头行动了。大唐虽然有眼线,但是对这个情况并没有全盘掌握。而侦察机在二个小时之前才发现禁卫军已经分头行动。

明面上清军和唐军没有宣布交战,而嘉庆也担心禁卫军在与唐军对战的时候损失太大,所以下的命令是以保存实力为主的,即便是现在断后的这一部,嘉庆还幻想在唐军没有主动开火的情况下,禁卫军也不要出手,用其他手段拖延唐军进军的脚步。

可是,打头阵的简文等坦克兵,却不会因为两国没有正式宣战而停手。唐军很清楚他们这次的军事行动是要做什么,所以他们的敌人当然不仅局限于义和团或者其他的什么暴力组织,清军同样是他们的敌人。

99式主战坦克在战场上第一次展露了自己的狰狞姿态,清军刚刚才停下来断后,不会有什么充分的防御战线,在遭遇接触之后,唐军装甲兵立即发动了对战线的冲击。

这其实是一支营级规模的部队,由一个机步营外加一个装备九九式坦克的坦克连协同作战,人数只有数百人,而面前的清军规模是唐军的数倍。可是唐军却不会因为人数差距而怯战,反而他们直接发动攻势,十二辆主战坦克进行掩护,行进中开炮,炮弹直接击中清军的阵地,造成了震动。

禁卫军组建这么些年,假想敌就是唐军,对于大唐的陆战之王他们有不少的了解,可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会变得恐惧。禁卫军是仓皇从京师撤出来的,他们所持有的火炮等重武器的数量有限,而且最强的火炮都被分兵而走的禁卫军部队带着,断后的这一批是弃子,是不可能留下什么太珍贵的武器的。禁卫军也只有少量的步兵炮和迫击炮,而且在刚一接触唐军先锋部队,根本来不及进行设置反击。

所以不可避免地,简文和他的战友们驾驶坦克冲入了清军的阵中,协同的步兵也从步兵战车上跳下来,开始向禁卫军发动全面进攻。这个场景多少有些令人忍俊不禁,明明是人数少的一方,却像是猛虎一样追着人数多的一方在打。

陆军在此时也基本换装了s11突击步枪,所以火力的提高是巨大的。禁卫军被唐军一击就给打懵了,士兵们拿着枪进行反击,可是却被密集地火力给压制住。

交火持续没多久,天空中又飞来了四架战机,冲下来用机枪欺负这群禁卫军。走投无路的禁卫军断后部队知道抵抗也是没有用的,最终大部分人选择跪地双手投降了。

唐军指挥人员希望通过审问被俘的禁卫军军官获知清军的行动路线,但很显然嘉庆并不信任这些人,禁卫军自己也不清楚每一支部队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这也给了唐军接下来的追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91西逃路(下)

嘉庆带着他的轻装行驾马不停蹄地向南赶,此时他并不清楚后方的禁卫军跟唐军战事如何了。尽管清军算是世界上比较早更新通讯手段的军队之一,但是后来嘉庆发现唐人有办法窃取他们的通讯,所以对无线电波这类通讯手段再不信任。

包括嘉庆在内的很多保守派势力坚持认为,既然不安全、无法信任,那就压根不要去使用,而根本没有考虑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会给军队带来多少负担和麻烦。

他此时已经基本上完全跟禁卫军失去了直接联系,尽管理论上他还能够派出驿马去下达命令,可是在当前的战争形态中,也许命令到的时候,他的军队已经没有了。并不是没有人看得出这个情况,只是谁也不愿意明着说出来。大家都乐得做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视而不见。

“陛下,前面就是石岭关了,过了这石岭关就能进入太原府了。”卢荫溥对嘉庆启奏道。

嘉庆叹道:“石岭关乃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晋北群山连绵起伏,唐军精擅的装甲部队,很难在此地有所作为,只需一支良师镇守于此,便可阻挡唐军由晋北而入晋中。”

他这感叹也是有原因的,嘉庆并没有用禁卫军来守石岭关,因为那样会太过明显,一个关口由禁卫军守卫,那么极有可能嘉庆就是走了这条路。石岭关自然也是有守军的,与唐军不同,清军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本质上还是旧式军队,特别在关隘这类重要地点都布有重兵,修建工事。石岭关处守军是华北清军的一部,规模不算大,毕竟此处也无法展开太多的兵力。

受唐人的压力,清廷已经做了许多改变,比如说民人出行设卡大量减少。普通商旅经过石岭关这样的地方的时候,只需要缴纳少量的过路费,并无需携带路引之类的东西,也不会受到细致的盘查。当然像嘉庆此时带着这么大规模的人马经过,肯定是要受盘查的。嘉庆也会直接显露自己的身份,顺便在石岭关歇歇脚。

见到大批没有什么制服和旗帜的军队样部队,石岭关守将自然紧闭关门,不会让他们过去。自有下面人上去,不过这下面人并不懂得收殓,大喇喇地喊出来了:“守将开关,圣上的车驾要在此经过,速速放行!”

城门上有人喊:“你们一无天子仪仗,二无朝廷官衣,有何凭据说銮驾在其中?”

下面人继续喊:“我有信物,你们吊我上去便可一观。”

城楼上放下吊篮,但只许信物上来,人没让上。城楼上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将手中看着手中信物,脸上表情瞬间变了,并没有特别多的敬畏神色,却多是一种难言的恨意或者说惊喜。

老将旁边的一名中年军官难以置信地对老将道:“大人,难道真是皇帝?怎么会打扮成这个样子从咱们这里过?”

老将开口道:“这还不明白,无非就是拳乱吓到了这位,唐人趁机动手更是将京城也给占了,皇帝这次精明了些,不想再落入唐人手中,所以就跑出来了,一路逃到了山西,打算从咱们这里过去呢。”

中年男人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问道:“大人,咱们怎么办?”

老将微微一笑道:“自二十年前惨败于唐人之手,我本也心灰意冷,大明重光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这天下,甚至不止中原九州之地,恐怕寰宇之内唐人都要称王称霸了。但老天开眼,给了咱们今天这机会,鞑子屠戮朱明皇室和我千万汉民的血仇尚未报,唐人终究是一群妄人,没有赶尽杀绝,今日咱们便宰了这野猪皮的皇帝,以告慰大明列祖列宗之亡魂,以解万古之恨!”

中年军官会意,然后在城楼上大喊:“恭迎圣驾,请皇上车马先行入关!”

车驾中的嘉庆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象,还对左右道:“这石岭关的守将倒还谨慎,不错。”

不过嘉庆的车马并没有首先入关,先入关的反而是侍卫的马队,老将和中年军官对视一眼,并未言语什么。这队伍中,没有哪辆马车显得特殊,显然是嘉庆故意希望混淆视线,不至于自己的车马太过突出。这样一来,石岭关的人无法判断嘉庆在哪个马车上。

老将和中年军官原本所想是,先令嘉庆入关,然后高喊是伪装圣驾的贼寇,将关门立即关闭,然后令人围杀已经入关的嘉庆。但是嘉庆同样也比较谨慎,并没有首先入关,而是另随从先入关。这倒不是对石岭关不信任,而是仅仅是讲究个形式。

中年军官在城上略微焦急,问道:“大人,现在如何是好?”

老将沉吟片刻道:“围杀不成只能行刺了,一会儿你下去,说咱们石岭关官兵都希望能够一睹龙颜,请他在石岭关休息片刻,进些食水,咱们这些鲁钝将官也希望能够聆听圣训。”

中年军官点点头,道:“知道了。”

大批侍卫缓缓进城了,显然经过了长期的跋涉,他们都有些疲惫。这些侍卫都穿着民众的衣服,并不统一,甚至连携带的武器也都用步包缠了起来,尽量看起来像是逃难的难民。但是从行迹上来看,他们怎么都不太像是难民,逃难工具太好了一些,而且神色也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人,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中年军官下去之后,换了一副极为谦恭谄媚的神态,找到了队伍的话事人,说道:“圣上一路辛劳,不如在关城休息片刻,补充一些食水。杨标统等军官已集合,恭聆圣训。”

嘉庆想了想,也说道:“便来见见这石岭关军官们吧。”

他想的是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一面,让这些平时连个京官都见不到的低级军官们感激涕零,可是嘉庆却万万没有想到,他却将自己置于了怎样一个危险的境地之中。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92报应不爽

老将对嘉庆行了一个军礼,由于唐礼强行取代原本清代的跪拜之礼,所以军将平时拜见皇帝都是采用军中的抱拳之礼。嘉庆也很会找心理安慰,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是卢荫溥和曹振镛这般没脸没皮的,有的时候文人的腰杆子确实更软。嘉庆觉得,古有周亚夫细柳营见君不能全礼,今日铁岭关之将见君不拜也是正常。

谁知道,老将就连一个抱拳都不太愿意向嘉庆行礼,当然他还是谨小慎微,也不正眼去瞧嘉庆,生怕自己的倨傲和对满清皇室的不屑兴趣表漏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