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诜堆簦⑷ズㄖ⒅莸睦钔ê屠纸鸱罴众贾U庋焕矗屑众甲颉⒆芏胶颖钡木一旧暇涂梢苑判拇蟮ǖ亩员苯帽恕

当我满含歉疚的对自归到我的麾下以来、几乎已经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贾诩说出心里的想法时,一贯苍白的脸上目无表情的贾诩点着头不急不缓的说到:“主公现在能够考虑得如此周全,也让贾诩的心放宽了许多!否则,即使主公不做如此安排,贾诩也会坚请主公。其中之意,已无需多言。惟愿主公早达宏远!那时,贾诩也可好好歇歇,同主公、奉孝等整日的盘桓在一起去畅游在山水之间。此愿、此生何时可达也?”让贾诩说得我大生潸然泪下之感。未算胜、先算败,把隐患提前消灭在萌芽中;这是贾诩一贯奉行的原则。

以往的贾诩,为了尽快的安定青、冀二州,几乎把残存或潜在的敌对势力杀得血流成河。这其中有多少的冤死鬼?我从来就没过问、也没关心过。一定的具体情况下,适用于采取一定的具体手段。矫枉难免过正!就是由于我给予了贾诩绝对的权利和信任,才使远离于我起家根本之地徐州的河北,在贾诩的强力打压下迅速的规范、安定下来。现在,仍然需要贾诩的铁腕,在我远离中原后可能出现的野心家蠢蠢欲动中,实施冷血的压制。同时,也要给予献帝刘协留下一个‘我还是强大得无可撼动’的印象,才能保证中原不出乱子。

走一步看一步;我现在已经有些抛弃了原来过于乐观的想法。再细细的思忖起来,我所要面对的可是多个势力庞大的种族啊!把他们从世代的繁衍生息之地或赶走或屠灭,哪能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呀?也许竭尽我这一生,能不能完全的做到也是个未知数?现代有句看似轻松的话:不在乎最终的目的地,只在乎路边的风景。现在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其中又包含着多少的无奈呀!

第二百八十章 铿锵北上

身处于了一定的地位,经历过了世事的险恶、艰辛;自然而然的就会逐渐的磨平了少年时易冲动的棱角,变得成熟和细致起来。布置好了对于我来说属于战略大后方的构架,我就又要考虑北征的具体部署、特别是将领人选的问题。既然已经先后把吕布、孙策这两个‘祸乱之源’调集到身边加以就近监控,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牵!对于一些桀骜不驯、傲气冲天的某些悍将和我心里不太放心的一些人,这次我同样也考虑要一同带走。

仔细的端详着我所列出的、准备率领着跟随我出征的将领名单,我自己不由得也哑然失笑:我这是把一群狮、熊、虎、豹、狼等一股脑的给关在一个笼子里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打乱套了!好在越过长城、进入大漠以后,我就要打开笼子把他们放出去;想杀、想砍、想血肉横飞的快意厮杀,那就让他们去广袤的大漠中发泄吧!

总体的战略构想我同郭嘉、贾诩商议以后,还是要遵循了原定的方针;既采取‘两翼齐飞’的战略,同时对南匈奴屠各族和乌桓发动攻击。当然,由于我自己分身乏术,我只能是统军亲往范阳西北方向的南匈奴屠各族。而正北方向的乌桓,则必须委托其他的将领统军,在原幽州将领鲜于辅、阎柔等的配合下首先对代郡的乌桓发起攻击,而后再逐步的深入辽西、辽东,清除乌桓的其他各部、以及与乌桓沆瀣一气的辽东公孙氏。

无论是任何上位者,在用人方面由于考虑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后果,在大的决策上,主要的实施者往往都会首先从自己熟悉、了解的人中间选拔。无他,纯是出于谨慎、保险的考虑;所谓的‘一步登天’其实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臆想。不是没有,也有初始就担当重任的。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那也只能是上位者在彻底无奈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赌博而已。

而原历史这个时代的最大赌徒就是刘备、刘玄德。刘备先是‘赌’诸葛亮有扭转乾坤之能,延请到之初就赋予了绝对的信任;后是‘赌’他自己乃天命所依,孤军入蜀来个‘中心开花’,轻易的夺取了巴蜀。从刘备这种赌徒本色上来看,他还确实应该是刘氏皇家的后裔,有着同其老祖宗一样的‘赌徒’遗传!大汉江山的创立,先有刘邦的‘玩命’斩白蛇(巨蟒)造势;后有刘秀的三年由‘放牛娃’到皇帝的身份转换,期间的豪赌也不止一次(阚虓正在筹思以此为背景的下一部作品、就不一一列举了)。

同样,我现在就对北击乌桓的统帅也在考虑来考虑去。此次出征与以往的中原争霸大有不同,北方大漠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等与中原区别甚大;作战的方式也与中原争霸迥异,习惯于了以攻城拔寨为主的中原军旅,即将面对的大部分将是以铁骑为主的旷野厮杀等等。这就要求统军的主将必须能够随机应变的适应征战的需要,整个征战的理念亦要有大幅度的调整。

现在的我,内心里确实产生了一些的悔意。为了保证中原粗安的局面能够顺利的向长治久安过度,我基本上把起家时跟随我征战四方的、可以担当一方主帅之责的主要助手都留在了中原或朝堂之上,也仅仅是因贾诩所主理的一方地理位置的原因,才留下了他这唯一的一个人跟随在身边。想想如果现在徐庶、周瑜、甚至是鲁肃身在幽州,也就不会让我像现在这样踌躇难决了!一方主帅的重责,事大如天的!选择不好,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进程,甚至会使整个战局发生逆转。如果出现不想看到的结果,那就正应了那句话:悔之晚矣!

虽然可以说是‘顺山顺水’的、仿佛极其顺畅的就整合了中原,但我同也深深地了解: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的艰难险阻和‘千钧一发’式的侥幸。别的不言,为了尽快的结束‘荆蜀之战’我孤身斗‘关、张’的侥幸获胜,甚至就把整个中原的整合给缩短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反之,如果我落败,结果很可能就是要一发的不可收拾。同样,最大对手曹孟德在急怒攻心的情况下变成了‘半死人’,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上天对我最大眷顾!否则,不知还要费多少的手脚、进行多少次波诡云谲的争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越经历多了胜负牵于一发间的诡异变化,就越感到世事的难以掌控,也就会越来越引起内心的警觉。决不能因偶胜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偶败而低靡颓丧;这是作为一个强者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想想刘邦的百败而一战定乾坤,是需要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呀!想想刘秀的三年由‘放牛娃’到‘帝王’的角色转换之速,又是要经历多少令人目不暇接的诡异变化、需要多么大的心理承受力呀!

筹思许久之后,我最后才决定把北击乌桓的重任交给了一向用兵机动灵活的张辽。考虑到此次张辽的责任重大,顺利的解决乌桓会牵扯到整个北征大计的进程,我也把老谋深算、对北方局势十分熟悉的沮授任命为张辽的参军。同时,又把已经早就可以独领一军的徐晃、太史慈委任为了张辽的副帅,早年纵横河北的悍将颜良任命为了北征乌桓的前驱。

形成目前这个北征乌桓的主将框架,也是经过了我深思熟虑的。现在聚集在幽燕大地的绝世武将确实不少,但大多都是骄横跋扈、孤傲张扬的个性,交给张辽他也很难控制。最后,我也只能是选择处事沉稳的徐晃和为人坚韧的太史慈来做张辽的助手;至于选择秉性张扬的颜良,他毕竟是最早一个融入‘徐州集团’的,并且在‘陇西逐胡之战’中履立功勋,已经同原‘徐州集团’的将领有了一定的默契;再加上他本就是河北的将领出身,也比较熟悉同胡人的征战。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既然把心思难以估测的沮授派出去跟随张辽出征,就必须要把他的儿子沮鹄留在贾诩的麾下,名义上是要协助贾诩整顿幽州的地方和原幽州的军旅,实际上就是要在手里攥住一个可以控制沮授的筹码,防止沮授还对‘袁氏’怀有依恋之心。沮授现在已经年过五旬,这种年龄的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后代的眷恋。因而,就必须要抓住他这个软肋!‘克格勃’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有一句名言:忠诚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情。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应该说绝无仅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之一字,事实上是人性的最大弱点。

安排好了北击乌桓的主将人选,剩下的就是我所亲统大军的将领选择了。接下来,就要看我自己如何的控制住并率领着、这一群张牙舞爪的豺、狼、虎、豹一样的悍将去肆虐异域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战旗飞扬 (二更)

身处于这个时代,不由得令我想起了这个时代原历史的某些轶闻。并没有其他的原因,这些轶闻说白了其实都是罗大师的《三国演义》惹的祸!比如说所谓的‘文官三丑’、‘武将三俊’、‘名人三丢’、‘路盲’、‘数盲’等等。

闲解说一下,以增茶余饭后的谈资:文官三丑:诸葛瑾(脸长如驴)、张松(侏儒、五官错位)、庞统(七孔朝天、也不知下雨进不进水)。武将三俊:吕布、周瑜、赵云(均相貌英风俊朗、貌若潘安)。名人三丢:貂蝉(白门楼之后失去下落)、邹氏(淯水之战后不知所踪)、徐庶(赤壁自请守关中后佚失)。路盲:关羽、董卓(以前提到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走了个稀里糊涂、董卓西迁出洛阳向东)。数盲:诸葛亮(草船借箭每只船达到了必然沉船的重量、计算起来太繁琐就不细算了)。

其实,想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主要还是因貂蝉的随军所勾起了我脑海中的一些尘封记忆。偶然想到已经化为灰烬的王允所实施的‘连环计’,使我对貂蝉即将见到吕布心里产生了些许莫名的别扭感觉!原历史的一双历尽坎坷的‘勇将、美人’,虽然已经不可能再演绎出凄苦的乐章,但脑海中存有这段原有记忆的我,也难免心生芥蒂。自己的媳妇,那个男人又愿意听到她与别的男人的过往轶事(事实上现在根本是不存在的)?

两路的北上大军已经启程。首先出发的是以张辽为主帅的北击乌桓大军,作为先锋的颜良率领着五千铁骑早已经开拔,赶往代郡去会合先期陈兵在那里的阎柔和鲜于辅;而张辽、沮授、徐晃、太史慈、再加上双胞胎吕旷、吕翔兄弟等随后则统率着五万步卒、三万铁骑紧接着开始北上。

而我所统帅的合围南匈奴屠各族的部曲也紧跟着出发了。除了吕蒙所统率的三千横刀军(主要是为了增加实战经验、为下一步进击鲜卑锻炼能力)、典韦所统率的五千亲卫骁骑营外,其余的我也仅带走了两万的铁骑。剩余的步卒、铁骑、也包括火药营则全部留给了贾诩,作为常备的预备队,等待下一步调动的军令。至于粮秣供给,则需要尽可能的就近解决。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太过落后,太远确实也有些得不偿失!

虽然我所统帅的兵卒并不算太多,但麾下的战将则是超豪华的阵容!除了典韦、吕蒙外,尚包括关、张兄弟、马超、牵昭、田豫、张绣、以及率领着两千铁骑作为先锋的文丑等。真正的是一群‘虎狼之将’!我之所以把非嫡系的将领带在了身边一大部分,就是在坚决的贯彻让他们都去异域‘闹腾’的原则。

而我留给贾诩的将领也不少!我不仅把处事沉稳的赵云留给了贾诩,还留下了张颌、高览、韩晃、武安国、魏延、臧霸、管亥、以及张燕、杨凤、杨奉、韩暹等,我就是想让贾诩手中多一些可以随机调动的将领,既对以往有过‘劣迹’的将领加强监控、改造,又要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无论是对一些难以预知的变故,还是对朝廷的中枢,要让贾诩都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轻易的应对。当然,青州的陈到、并州的乐进和李通等,同样也要归贾诩管辖、调动。其实,我把一多半的实力都留在河北还有另一层的考虑,那就是要留待进军大漠鲜卑时再加以动用。此时还没必要投入所有的实力,何必过多的劳民伤财?

情况不同了,我现在统军出征已经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的‘抬屁股就走’了!大军开拔之时,媳妇、儿女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的洒泪相别,甚至连‘小丫头片子’孙尚香也跟在后面、眼含雾光的殷殷相送。儿子陶麒也一遍遍、奶声奶气的喊:“爹爹!快些回来!麒儿会想爹爹的!。。。。。。”同样,也不由得使我怀念起现在身在巴蜀的父亲陶谦和弟弟陶应。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哪!古人诚不欺。怅惘间,牵挂、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马蹄隆隆,大军逶迤而行,我所出征的一道另类的风景线同样也显露无疑。那就是我这个主公、现在的一品王爷纵马军中,而身为属从的郭嘉则悠哉悠哉的高卧车中。近几次出征这也已经不太算是特例了!原因是行进的大军行列中,我也同时多出来了媳妇的随军;此次随军的自然是已经说好了的貂蝉和甄宓。在貂蝉和甄宓乘坐的宽大马车旁,此次还多出了策马紧旁着马车的吕布的女儿吕昳丽,脸上笑意频现的吕昳丽马后还紧随着一群护卫和侍女,显得十分的张扬。

说来也奇了怪了?媳妇们就那么的相信她们的‘老公’能每战必胜?争着、抢着的前来随军。战场上刀枪无眼、局面瞬息万变的!我就不能出现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败逃的局面?如果真正出现了这种不想看到的情况,纤纤弱质的女子,我能照顾得过来吗?那得给我添多少的乱哪?也会让我担多少的心哪?

女儿家的心事,确实也真是难以让人琢磨!吕昳丽在经过那场内宅风波以后,反而也学起了性情上仿佛发生了‘天翻地覆’一样转变的孙尚香。最后这几天,同内宅我的这些媳妇们相处在一起,一改高傲、张扬的状态,虽然还时不常的冒出一句、两句的‘昏话’,但总体上也在尽力的展现女子温柔、谦和的一面。也勿怪‘小妖精’甄宓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内心!她‘闹腾’的时候,‘一竿子’把我支使到她那里去劝说她了。

唉……!自负才貌、眼高于顶的女子,更加的难缠!就如我那位当初‘野得出了边儿’的‘憨媳’马秀鸾,现在反而变得不知是真不往心里去、还是装作啥也看不到、听不见,反正一天总是‘大大呼呼’、‘乐乐呵呵’的喜笑颜开。就连我那位‘便宜大舅子’(比我小一岁)马超,见到马秀鸾也时常诧异的嘀咕:“这还是以往争抢好胜的妹子吗?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想不到啊、想不到!。。。。。。”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除了心思颇重、年少沉稳的田豫、牵昭由于地位、年龄稍差外,包括关羽、张飞、马超、典韦、张绣等这些戎马倥偬、鲜有败绩的当世悍将,同聚在一起则均互生惺惺相惜之感。除了孤傲的关羽有些特立独行外,其他的人经常是有些‘精力过剩’的不停的谈谈说说、宿营之后还要不知疲惫的比划上几招。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以往都是感觉罕遇对手、甚至连想要找到个随便切磋的对手都难以找到,而此时却有如此多的绝顶高手相聚在一起,自然是内心里都在暗中较着劲儿!想比较一下到底儿孰高、孰低?现在还是有些碍于身份的差距,以后可能也不乏找上我比划、比划的可能?待与吕布、孙策等汇合后,想来吕布和孙策也不会轻易的就能躲过去。人的嗜好和偏爱,是具有无穷的诱惑力的!这一群‘张牙舞爪’的猛虎,把他们调离中原去大漠‘撒野’就对了!如果留在中原,说不定闲极难忍就会闹出点儿事儿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燕春晖 (三更)

出于礼节上的考虑,原本我曾打发人去问吕昳丽:问她是否要回返河西?而吕昳丽则执拗的坚持一定要去他父亲吕布的军中,还冠冕堂皇的说‘要去助他父亲吕布一臂之力’。这也太不了解自身的能力了吧?凭借着养尊处优练就的几招‘三脚猫’的功夫,就想去残酷、铁血的战场上去帮她父亲吕布的忙?这是孩童玩闹的事吗?因而,我是怀着一肚子的无奈和感觉不可理喻才带着她一同上路的。自家的事自家知道;人家吕氏父女之间的事,我这个外人也不好过于的参与不是?

从那日晨起吕昳丽‘比划’的两招来看,我对吕昳丽在武学上的能力一直持有着怀疑的态度。旅途寂寥,难免会产生一问究竟的想法;也不能总是端着架子、摆着样子的行军哪?现在距目的地还有不少的路程,总端着也累呀!

想着,我忍不住策马来到了行进着的貂蝉、甄宓乘坐的马车左近。还没等我开口说话,骑在一匹小花马上、身周、马后跟着十几名护卫和侍女的吕昳丽已经娇笑着抢先开口:“咯、咯!王爷可真是关爱你的王妃呀!本属于自己的仪仗、马车自己不去乘坐,却让给了王妃们去乘坐。丽儿好羡慕啊!”语意中亦不乏挪揄的成分。

没等我问她凭借‘三脚猫’的功夫就自不量力的前去军中,她反而抢先调侃起我了?我摇了摇头笑道:“呵、呵!夫妻之间,何必分得太清?再说了,陶商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已习惯了乘马;坐车反而会感到十分的不适。呵、呵!倒是对吕大侄女、啊,吕小姐,商心中颇有疑惑?”看到我一称呼‘大侄女儿’,吕昳丽表情上又要发出娇嗔的征兆,不就忙改口换成了‘吕小姐’。旅途闲聊。也没必要同一个‘小丫头儿’计较太多!

吕昳丽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翻了我一眼,才俏生生的问道:“奴家一个小女子,有什么事能让王爷疑虑的?”我笑着说道:“商不是怀疑别的,是怀疑吕小姐去军中是否真的能帮上温侯的忙。不知吕小姐以往可曾在军中历练过?可曾真正见识过那种血肉横飞的战场?”让我问得吕昳丽有些红晕罩面的的娇羞,但天鹅一样的颈项一梗仍然娇声的抗辩道:“人都有第一次不是?丽儿不相信王爷从下生就会打仗!”说完,吕昳丽还仿佛同谁怄气似的用力甩了两下手中的小鞭子。

少女的第一次?听着咋有些别扭?还是咱心存‘不厚道’的想歪了?我不由得笑道:“吕小姐说得是!但吕小姐还是想得有些太天真了!任何事都需要有循序渐进、逐渐熟悉的过程啊!唉!吕小姐可能是让温侯给宠溺惯了!不知道世事的险恶。此项,吕小姐就要逊同样会武的商的那位娇妻鸾儿多矣!”

“不是吧?王爷还是太溺爱的夸赞自己的王妃了吧?不就是会武吗?丽儿现在是有些不如鸾儿王妃武技高。但丽儿到、到了鸾儿王妃那么大的年龄,也不一定会输给她!”有着与其‘老爹’吕布一样说话无忌特点的吕昳丽,一提起武学上的造诣,就又开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起来;像骄傲的‘小公鸡’一样的昂着头娇声说到。

我不由得摇了摇头笑道:“那么大的年龄?呵、呵!鸾儿现在也就才十八岁呀!不是商在夸赞自己的娇妻,当年鸾儿在吕小姐这等年龄时,武威城被韩遂的数万大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十六岁的鸾儿领着才十岁的两个弟弟,率领着几千残兵、及城内的百姓,硬是坚守了武威城月余而未被攻破。回想起当时战况的惨烈,商现在还有些心悸呀!鸾儿之能,实乃女中翘楚也!呵、呵!”

“丽儿是没遇到那样的事。如果遇到了,丽儿也会、也会……。”吕昳丽虽然还在有些不服气的抗辩,但说着、说着就声音渐低的有些心虚,大眼睛偷瞄了我两眼说不下去了。

“呵、呵!”我轻笑了两声:“吕小姐的事,自然是由温侯去关顾;商既无能、亦不便去管也!不过,陶商近日思及温侯等近些年来为大汉戍守边陲、特别是驻节于最边远的雁门的高顺将军,陶商心里颇多的感慨和赞叹!当年温侯离开徐州之时,陶商曾有心赋诗一首相赠。但由于温侯走的过于匆忙,陶商未及思忖明白。近日陶商偶得几句,特别与温侯和高顺将军相配,现就吟出来说予吕小姐听听?异日可劳烦吕小姐转赠给温侯等!”

社会‘崇文轻武’的大气候所致,诸如吕昳丽这等只知‘舞枪弄棒’、懒于‘舞文弄墨’的女子,也同样的不免趋之若鹜。还没等我的话说完,坐在马上的吕昳丽就已经雀跃的娇声说道:“丽儿以往只知王爷武勇绝伦,是家父口中的‘唯一知己’。此次前来幽州,又见到了王爷文才超人这一面。丽儿好高兴啊!真的不虚此行!王爷快说、快说!”吕昳丽已经急不可待的催促道。

我在车外同吕昳丽闲扯了半天,早已引起了坐在行进着的宽大马车中的甄宓、貂蝉的注意,二女不时的在探头探脑的窥探。机灵的甄宓听到我在车外说要给吕布等作诗,马上就反应过来我是在有意的‘拉拢’吕布、高顺等。因而,就大挑开车帘儿乖巧的娇声接话到:“大哥稍待!等宓儿拿笔墨记下来,再让吕小姐转赠给温侯。”

我赞许的含笑望着聪慧的甄宓点了点头,待甄宓在貂蝉的帮忙下铺好了纸张、准备好了笔砚,就顺口吟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当我刚刚吟诵完毕,甄宓还在记录的时候,她就已经边记录、边开口赞道:“胡人因惧温侯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