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钒桑

当夏侯惇、吕虞、淳于琼率军同周瑜在南阳大战的时候,对年轻的司马懿又痛又爱的曹操又一次的委任了司马懿以重任,派司马懿入关中协助夏侯渊,并敦促夏侯渊尽快进兵汉中驱逐孙策,尽早的取得汉中的控制权;而自己则继续的坐镇许都观看风向。就是因为选派了司马懿协助夏侯元这一微小的失误,使曹操几乎弄得满盘皆输!

现在还不具有原历史老谋深算能力的年轻的司马懿赶到长安后,就有些急功近利的、亟不可待的给夏侯渊献计:

建议夏侯渊采取孙策取汉中的办法,收买贪得无厌的杨松、杨柏等兄弟。收买成攻后,以轻骑袭取南安、及汉中的门户阳平关,并一举拿下汉中。原本性格就偏于急躁的夏侯渊完全听信了司马懿的计谋,并派人潜入汉中,以重利贿赂了杨松、杨柏、杨昂、杨任兄弟,并得到了杨氏众兄弟一致的允诺:曹军一到,就配合献城。

然而,令夏侯渊、司马懿等没想到的是:孙策手下现在有一位这个时代最擅长行贿的祖宗‘李儒’。李儒此人军略、治政一般,但耍起这套令对手‘窝里反’的把戏来则驾轻就熟。当荆、蜀和南阳相继开战后,李儒、法正、阎温等就已经估计到了曹操很可能会趁着徐州被牵制在两线作战的时机对汉中用兵,并提醒孙策加强戒备,防止极擅突击的夏侯渊会对汉中发起突然的袭击。

而李儒则更进一步的告诫孙策:由于汉中有阳平关的天险,曹军很可能要像我等取汉中一样的来个东施效颦,收买原张鲁的旧将为内应而袭取汉中;而最容易被收买的原张鲁旧将也就是杨氏兄弟。何况,现在杨昂、杨任驻守南安,杨柏驻守阳平关。如果杨氏兄弟被收买,曹军就可轻易的攻入汉中腹地,汉中也就很难保全了。

对李儒的预测极其认可的孙策当即就要传令把南安、阳平关的守将换成自己的亲信,而李儒则奸笑着建议:我等何不来个将计就计?如果能把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夏侯渊斩杀在汉中,则我等就可延缓曹操对汉中的攻势,也就可以等到无敌侯结束荆、蜀之战后前来支援,汉中自然也就可以保全了。

孙策完全接受李儒诡诈的建议,加派了大量的眼线对杨氏兄弟进行监视,并紧急的传令驻守安定的大将郝昭、天水的大将黄盖马上预作准备,配合汉中统一行动。

接着事态的发展就不言而喻了!夏侯渊留下李典偕同钟繇驻守长安,自同珪元进统领前军兵进南安;蒋奇统后军并押运粮草,司马懿作为随军参军亦跟随夏侯渊一起行动。

当行动神速的夏侯渊得到杨昂、杨任的献城轻易占领南安之后,仅休整了半日,就留下司马懿驻守南安等待后军的蒋奇到来,自己则同眭元进一起统军兵进阳平关。

杨柏献关给夏侯渊后,夏侯渊留下部分兵卒驻守阳平关,就又以杨氏兄弟为向导,紧急的向汉中腹地攻击前进。夏侯渊的毛躁急进,也注定了他覆灭的命运!当夏侯渊得意洋洋的正统军大举向汉中的治所所在南郑疾进的时候,孙策已经斩杀了留在南郑的杨松,留下老将程普携阎温驻守南郑,自以李儒、法正为参军,韩当、朱然、朱治为大将,统军设伏于夏侯渊进兵的必经之路。

当认为自己兵贵神速、毫无戒心的夏侯渊进入孙策的伏击圈之后,孙策的伏兵骤起,杀得夏侯渊的大军狼哭鬼嚎、大败亏输。夏侯渊也被孙策在朱然和朱治的助战下一枪挑落了战马、命归黄泉;珪元进则被韩当刀斩殒命。

而在孙策大战夏侯渊的同时,安定的郝昭对南安、天水的黄盖对阳平关也相继发起了突然袭击。胜负的结果总是青睐于有所准备的人!事先已经埋伏好内应的黄盖和郝昭轻易地就又重新夺回了阳平关和南安。黄盖在阳平关掐住了夏侯渊统领的曹军败逃的唯一退路,使进入汉中的曹军无一漏网。而郝昭则把刚刚汇合到一起的司马懿和蒋奇,打得狼狈不堪的逃出了南安。

当统领曹军后军的蒋奇逃出南安并整理、收拢败兵之后,却发现参军司马懿不知所终了?蒋奇派出大量的人手去寻找均毫无所获,诡诈、狠毒的司马懿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的杳无音信了!万般无奈的蒋奇只好统残兵后退百里扎营,并向长安和许都送去了加急文书;书中自然是预测夏侯渊已经凶多吉少!

当身在许都的曹操接到蒋奇派人加急送来的告急文书、并向送信者详细询问了事情的始末后,心中急得五内俱焚,暗中咒骂司马懿真是个‘丧门星’!但同族中的第一悍将、极富帅才的夏侯渊身历险境,使曹操确实有些乱了方寸,其已经听不进去戏志才、荀彧、荀攸等苦口婆心的良言相劝,一意孤行的决定亲自出马;并以戏志才、荀攸为参军,以许褚、于禁、夏侯兰、夏侯尚等为大将亲征汉中,决心一定要救出夏侯渊。

当曹操统军会合了蒋奇后,也没有太过于的关心造成此次中计的罪魁司马懿的去向和死活,就马不停蹄的兵临了南安。而这时的孙策,早已清理完了夏侯渊的残兵败将,统领着援军也赶到了南安,会合了驻守于此的郝昭,好整以暇的正等待着曹军的到来。

因而,在南安城下,曹、孙两军就开始了艰苦的你来我往拉锯战。曹操的势力毕竟占优,孙策同曹操野战了旬日后,就不得不退据了南安城,同曹操展开了一攻一守的守城之战,两军在血肉横飞中僵持起来。

自击溃夏侯惇统领的曹军以后,驻军南阳的周瑜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小心的查探着曹操的一举一动。当汉中大战的战况传到南阳后,周瑜兴奋得几乎跳起来惊呼:机会来了!

紧急的同庞统等商议后,周瑜从汝南秘密调来了麴义统领的铁骑,并命麴义为帅,华雄、凌统为副,率领两万以逸待劳的铁骑秘密的潜往洛阳方向,随时等候军令对洛阳发起攻击。

为了保证行动的隐秘性,周瑜最大程度地封锁了徐州军的任何动态,并自作主张的截留了我派人送往许都的奏折,在南阳日夜不停地频繁集结、调动兵卒。就等我到达南阳之后,再决定是否对洛阳和许都同时发起偷袭。

当我赶到南阳后,听完了周瑜对当期局势的判断和其个人的意见后,一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曹操可能这么不小心的轻离许都、把自己陷于同孙策的缠斗之中吗?还是曹操又再另设奇计勾引我上当?疑惑间我不由自主的望向了同样在沉思的郭嘉。

见我望向了他,郭嘉只是坚定的点了点头,并没发一言。事实也如此,现在的曹操除了与我决战,也没有太多的狡计可耍了!

我用力的咬了咬牙,看向急得就差满屋暴走的周瑜和庞统说到:“既然公瑾和士元已经先期预作了布置,商就决心同曹孟德赌上一把了!此次大战,就由公瑾总督全军、士元出任参军。商与奉孝率骁骑营坐镇南阳,并调襄阳的文聘统军即刻北上南阳,随时准备给予公瑾和士元以接应和支援。为了能够尽快的攻取洛阳和许都,公瑾和士元可带走南阳的所有驻军,商亦把张翼德将军、马孟起将军暂调到公瑾麾下,以助公瑾和士元一臂之力。另,商会传令冀州都督府的文和先生,令张绣、韩晃、韩琼进抵壶关,防止乐进和李通兵出并州。令以赵云为主将、高览为副将兵压黎阳,策应公瑾、士元行事。商亦会传令徐州:令徐晃出下邳兵进兖州、太史慈出琅琊亦兵进兖州,两路夹击曹操的起家根基兖州;借以配合公瑾和士元行动。此战的结果如何?就要看公瑾和士元的全盘指挥调度了!”

周瑜和庞统高声领命:“属下等绝不负主公重托!”就联袂下去准备出征的事宜了。至此,本应延后数年爆发的整合中原的鏖战,因机缘巧合而提前缓缓的拉开了大幕……。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江上北望 (三更)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站在邺城的城头临风北望,一时之间心潮起伏、思绪飞扬;紧旁我身侧站立的郭嘉、贾诩、以及侧后的典韦也是情绪有些激荡的溢于言表。思想起即将重又跃马疆场、砺兵驰骋异域,不由得心中大生迎风长啸、睥睨天下之感。

回想起近半年来整合天下大局的整个过程,让本就因历史的不断改变而已经根本无法把握住主脉络的我更加对世事的变化无常感到惊叹、产生了梦幻中也似的不真实的感觉。。。。。。。首先是怒火中烧的曹操挟愤统军驰援兵败汉中的夏侯渊。在进军陇西的途中就已经得到夏侯渊被孙策斩杀并全军覆没的准确消息,使本就愤懑异常的曹操更加的激愤、痛惜不已。因而也就首次的没有听从自起兵之始就跟随在其身侧、受到其绝对信任的戏志才的规劝,执意的挥军疾进兵临南安城。

而这时的孙策早已经清理完了汉中的夏侯渊的残兵败将,已经统军出阳平关进驻南安城汇合了大将郝昭;一心一意的整顿城防、修缮城池、好整以暇的等待着矢志要为丧命的夏侯渊报仇的曹操的大军到来。

怒火中烧、气急败坏的曹操率领大军很快的就兵抵南安城。两军在南安城外经过了数场大战之后,曹军毕竟实力强劲、再加上许褚的悍勇、于禁的治军有方,曹军渐渐占据了上风,压制得孙策只好退据南安城据城死守。孙策在大将郝昭、韩当、朱然、朱治等的配合下,经过了月余艰苦、惨烈的城池攻防战,南安城仍然巍然屹立在曹军面前。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以往一直横行天下、予取予夺的一代枭雄曹孟德现在可能是走到了人生辉煌的尽头?近两个月的南安城大战毫无进取的烦躁、加之之前的夏侯渊兵败汉中的镇痛、再加之来自于徐州军凯歌频传的巨大无形压力,使曹操一直处于焦躁不安、心力交瘁的状态之中,由于忧心操劳过度使曹操在军营中头痛病大肆发作,辗转枕榻间几天后竟然嘴斜眼歪的变成了一个不能说话的‘半痴呆’了!(也许就是现在的脑出血病吧?否则,原历史华佗为啥要给曹操开颅?)

屋漏偏遇连阴雨!曹操的倒下本就已经使曹军内部人心惶惶的处于了半混乱状态,好在还有曹操起家时就跟随在其身侧的戏志才在尽量的控制局面、主持着全军的大小事务、封锁着曹操病重的消息、希冀过些时日曹操的身体能够好转起来。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原本就性情孤僻、身体羸弱的戏志才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坚持了没有几天竟然也倒下了!而戏志才倒得比曹操还要干脆!在某一天晨起戏志才没有起床亲兵因事进寝帐禀报时,戏志才身体已经冰凉梆硬的一命呜呼了!

曹操的病重、戏志才的去世彻底使西征的曹军众将处于了茫然无计、无所适从的状态,在另一位随军参军荀攸的主持下众将勉强商议出‘马上给许都留守的荀彧、刘烨等报信、大军立即退回三辅’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曹军在最大程度上的封锁了消息,但可能是南安城中的孙策也有些预感到曹军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变故。因而,在曹军撤军时还遭到了孙策倾城而出的衔尾追杀,使曹军损失惨重。

在曹军戚戚惨惨的从陇西退军的同时,以麹义为主将,华雄、凌统为副将的徐州铁骑此时已经兵临了洛阳城下,而徐州军的主帅周瑜所统领的大军主力也突破了夏侯惇、毛玠、淳于琼的阻击打到了许都的近郊。另外,我急调而来的以文聘为主将的荆州军也已经抄近路兵抵了武关之下,随时准备着对以韩浩为曹军主将的武关发起攻击。

这还是以南阳为指挥中心的各路军马的分布态势,而我已经传令调集的其他各路军马的行动也相当的迅捷;毕竟从徐州起兵始上上下下就一直以曹军作为最大的假想敌。七八年的时间了!此时一旦动手就好像是已经设计好的程序一样的在按部就班的运行着。

首先是早就屯军于壶关之外的张绣、韩暹、韩猛接到青、冀大都督贾诩的军令以后,气势汹汹的兵压壶关,大张旗鼓的打造攻城器械,造得声势浩大的就好像要马上要开始进攻并州一样;吓得驻守壶关的乐进几次的派快马分别向许都大本营和驻守太原的李通求援。

而赵云和高览统领的冀州铁骑则来得更是进军神速!在驻守黎阳的刘延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冀州铁骑已经趁夜色诈开了黎阳城门,铁骑一拥而入;曹军河北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换了主人。

同样,分别以徐晃、太史慈为主将兵出徐州的两路大军也在稳步的推进,现在已经攻入了兖州腹地,两路大军分别距离兖州也就在二、三百里左右,曹操的起家根基兖州拿下的时间已经指日可待。

然而,这时坐镇南阳的我却接到了探马紧急传来的‘曹操在陇西军中一病不起、从此可能就要成为了废人,以及戏志才军中亡故曹军已经开始撤军。’的消息。惊诧莫名的我不由得对同样是感到惊奇不已的郭嘉脱口叹道:“多年的拼命争斗难道就要这样‘雷声大、雨点儿小’的结束了?世事的变化可真是令人惊叹哪!”同样已经琢磨明白下一步方略的郭嘉笑道:“好、好、好!如此的结束也真是上天眷顾主公、也眷顾天下苍生啊!如此,主公就可马上下令各路军马停止攻击、原地驻军待命。我等现在就可与许都的荀彧、刘晔等坐下来好好谈谈此后的天下大事了!呵呵!”

随后的事态发展自然也就一路的顺畅了!我紧急传令各路军马暂时停止进军的同时,亲自携同郭嘉赶到了许都。在荀彧、刘烨等万般无奈的放我入都觐见献帝刘协后,我也在刘协‘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一再絮叨‘皇兄终于来救朕了’的不断感激涕零的话语声中初步同刘协确定了由刘协颁布诏书传檄天下全面停战、以及今后朝廷如何管理的初步模式。当然,刘协首先封我为了关中王、大司马、大将军总督天下诸军事。其目的昭然若揭,把我封在关中,就是想让我把曹操的根基彻底的连根拔除、一丝不留。

明白刘协内心想法的我在接受敕封的同时,内心里也对一代枭雄曹操的凄惨下场感到由衷的同情。因而,我也就借机谎称为了避免再使天下大动干戈,可免去曹操的一切官职后令其家眷、子嗣等迁归故里;为了安定曹操原来旧属之心,过往之事也就不要再行追究了。刘协虽然心有不甘,但在我的一再相劝下也就只好点头认可了。

接着我又向刘协进言:由于我本是武人出身,并不擅长治理国家;加之天下大局并未完全的平静,域外的蛮夷势力也在不断的觊觎我大汉的富庶和康宁。因而,朝廷原来的各级官吏可继续的各安其职;同时我也向刘协推荐徐庶、程昱、诸葛亮等可入朝协助刘协管理国家。而我自己则马上就要离开许都入驻冀州的邺城,前往主持几个月之后的对幽州用兵。

为了免除刘协对我有篡位自立之心的怀疑,我还向刘协保证:陶商只适合于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为家国守卫疆土。所以,在平定了现在残存的最大一股割据势力袁绍之后,陶商将随后对大漠深处的蛮夷势力用兵;在陶商在域外开辟出一片天地之后,陶商将永驻域外来抵御外虏、守护大汉边疆。可能此后就会永无还朝之日了!此后的大汉天下就要靠万岁的亲力亲为来署理。唯望万岁以天下子民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

在徐庶、程昱、诸葛亮等到来之后,我把他们同荀彧、刘晔等聚到一起略作交代:要求众人首先要把整合天下各地的所属关系作为第一要务,一切的军政事务均要划归朝廷统一管理;同时也要相应的处理好各地拥军在外的原曹军将领的安抚工作,尽快的修缮好故都洛阳、早些奉帝还都等等……。交代了个大致的框架以后,我随后也就向刘协提出辞行了。

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反正在刘协一再的挽留被我拒绝、执意的坚持上路之时,刘协率领着百官泪流满面的送了一程的又一程,还一再的絮叨:“皇兄走好!务必要时常的回来看朕。否则,朕会因思念皇兄寝食难安、茶饭不思的!大汉的天下也不能没有皇兄的扶保啊!”生命铺就的帝王之路、鲜血染红的御座龙椅!真话、假话姑且听之吧!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乔临邺 (四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不顾汉室朝廷刚刚趋于稳定百废待兴的局面一走了之,实际上是有些私心在作祟;但同样也是出于为了整个天下的大局和有利于家国的良性发展考虑。

首先就私心上来说:我自身本就是一个秉性偏于惫懒之人,极其的不耐烦过于繁琐的军政要务和那些仿佛‘脸上蒙着一层面纱’也似的为官之道和权谋之术。因而,也就极想尽快的逃之夭夭!而另一种私心则是有鉴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一直痴心不改坚持的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百年以后即将迎来最凄惨、最悲凉的‘五胡乱华’时代;既然已经提前预知了可能要出现的历史悲剧,现在自身还有能力尽量的加以阻止这种局面的产生,唱点儿高调讲:作为民族的一员,就要义无反顾的宁可血染疆场,也要竭力的把‘五胡乱华’的潜在隐患给铲除殆尽;这也是我来到这个时代应该责无旁贷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民族的危亡高于一切吗?

而就有利于家国天下的正常发展来讲:我也并不崇尚那种以超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来强行促进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自然界有他自己本身的运行规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社会良性的发展,过于的强为很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我所具有的一些超时代的知识和理念已经有些在潜移默化中灌输到了徐州所属的头脑中,现在最好是让他们来在逐渐消化的同时去自由发挥,这样做才是比较合理的。

再有一个最大的、也是这个时代不容篡改的固有理念就是:现在是处于帝王当政、以在民众心目中神圣无比的皇权来统治一切的时代。而作为几乎是一手遮天、一直以来有着无往而不胜神话的我来说,现在在天下人的心目中的威信已经高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而无我自己既不想、也不愿去当那个皇帝而受到一些繁文俗礼的羁绊。

既然如此,我还莫不如以一种隐隐中的‘太上皇’的姿态保持一种神秘感,在对朝廷的一切军政大事不闻不问的情况下,也在遥遥的以一种无形的威慑力来显现着自身的存在。无论是任何野心膨胀的人想起刺儿来祸乱天下,他首先必须要想到的是:还有一位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御封皇兄、关中王陶商在坐拥重兵扶保着大汉天下。那他也就只好就压抑着贪念、控制着野心先蛰伏着了!

就朝廷本身来说,徐庶、程昱,诸葛亮等已经入主了中枢。在我这些年刻意的扶持和推崇下,秉性忠厚的徐庶已经隐约间成为了我在军方的代言人;现在朝廷有徐庶总揽军务,也不用太担心会有大的军变发生。再加上原曹操阵营中的、本就对汉室朝廷怀有着无上忠诚之心的荀彧、刘晔等的从旁协助,以及配以程昱的冷酷和强硬、诸葛亮的睿智多谋,想来以献帝刘协为首的朝廷多受些累也会使大汉天下逐渐的走向正轨。如果饱受磨难已经长大成人的刘协这时再没有励精图治之心,那可就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了!那他也就只好等着让我来重新换人了!至于现在的我自己,还是先让我去纵马大漠疆场、快意驰骋异域吧!

至于朝廷对于目前天下大局的掌控和战略部署,由于我已经把包括徐庶在内的、早已经习惯了‘我撂下所有事物就一走了之’的原车骑将军府的所有长吏一锅端的移交给了朝廷,再加上有原曹操所属的从旁配合;想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一切也就会运转自如了。

尚存的主要不安定因素已经不多。现在陶应已经正式的挂上了‘镇南将军’的头衔坐镇西川了,目前西川的局势还算稳定。而最需要严加监控的关中则由于我已经被敕封为‘关中王’,原周瑜所统帅的南阳驻军自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驻、接收长安了。由于有睿智、严谨的周瑜就近监视,想来汉中的孙策暂时也不会有任何的异动;待我平定了幽州的袁氏之后开始进兵大漠之时,再把孙策所部调到北方的战场,孙策这个隐患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至于那位大汉皇叔刘备,现在张飞已经身在邺城,我又已经急调赋闲在徐州的关羽等人也前来邺城参加对幽州的用兵;想来‘刘大皇叔’被我调走了左膀右臂只剩下‘光杆儿司令’似的一个人,也无能再翻起大浪了!

待天下局势再平稳一些,现在还都居住在徐州的诸位老人以及家眷等再一起迁居由陶应坐镇的西川,我的一切后顾之忧也就完全的没有了。那时,我也就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的、一心一意的集中河北青、冀、并、幽四州的实力东征西讨,灭匈奴、击乌桓、逐鲜卑、荡两羌。。。。。。。为后世的子孙创下一个不朽的基业!

然而,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我,却恰恰忘了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来说本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半年多来浑浑噩噩的东奔西忙,却把自己一帮花团锦绣也似的媳妇给忘到脑后去了!现在我和陶应各自的一个儿女已经开始‘呀、呀’学语、蹒跚迈步了,而早已从江东回到徐州的马秀鸾也大腹便便的有孕在身了;甄宓由于我担心她年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