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兹绶膳睿黄裎薷嚆澹饰荨F溆昶溆辏疥匠鋈眨辉秆运疾市氖准病Q傻泌尾荩允髦常辉秆运疾刮倚寞c。……”

这首《伯兮》的清唱同大乔边舞边唱《蒹葭》时的意境又有不同,《蒹葭》是以清幽、淡雅的少女怀春、少男索求给人一种悠然、清凛的纯洁向往。而这首《伯兮》则让大乔略带凄婉的清唱衬托出少妇对出征的丈夫柔肠百结的思念之情;其实,这也是随着感情的沟通,大乔在隐晦的表白着对我的绵绵情意。在陶府诸媳中,大乔是仅次于‘郭大懒虫’(郭嘉)的妹子郭馨内向得少言寡语之女,是一种恬静中带有着淡雅的秉性;如果不是数年的心愿得偿,也绝不会表达出这样虽然隐晦但亦不乏热情的表白!

伴随着大乔凄婉中略含哀怨的柔美清唱,我的双臂也不由自主的把大乔温软的娇躯紧紧地搂在了怀里,前凸后凹、柔柳轻摆的完美玲珑娇躯也几乎是完全的融入了我的怀抱……。锦帐衾暖春色浓,玉浪澎湃红潮涌;只知琴瑟相偕时,桃花辉映凰与凤!……

虽然大乔来到了邺城使我重新体验着本就是新婚燕尔的柔情与缠绵,但偏于懒散秉性的我还是尽力的控制着自身的情感纠缠,同贾诩、郭嘉等一起加紧了筹划进兵幽州、尽快的清除袁氏余孽的步骤和准备情况。但来自一封关于幽州内部情况的紧急探子密报,却让我一时气得火冒三丈的在内心里连连的骂‘娘“!

这封密报是原来就由郭嘉和陶应掌管的、潜藏在袁氏内部多年的探子从幽州紧急派人送来的,密报中出人意料之外的提到了我一直遍寻不到、耿耿于怀的一个人:半年前在陇西之战中为了躲避曹操盛怒之下的追究、凭空消失了的‘鹰视狼顾’之相的年轻司马懿。

从密报中不太详尽的只言片语中可以大略分析出:司马懿在同蒋奇一起兵败南安后逃出,可能是估计到了由于自己的献计所致而使夏侯渊身陷汉中即将全军覆没。为了逃避曹操盛怒之下对他的追究,奸猾的司马懿绕路经安定、北地两郡境内逃往了大漠。也不知司马懿是怎么同现在已经因西部大首领慕容风的猝死而已经占据了中部、西部两大部族首领之位的轲比能混到一起、沆瀣一气的?探子只是探知司马懿已经来到了幽州治所所在的蓟城,并促使袁氏同轲比能达成了联盟协议。司马懿答应袁氏:如果袁氏受到攻击,鲜卑的中、西部大首领轲比能会率铁骑支援幽州。奸猾、诡诈、阴狠的司马懿竟然投靠了鲜卑?看来大汉与大漠的蛮荒夷狄之间的大战要提前开始了!我不由得暗自思忖着。

第二百章 战云密布 (四更)

司马懿的卖身投向鲜卑族未来的一代天骄轲比能、甘当蛮夷胡酋的爪牙和帮凶,必将对今后整个汉胡之间的总体态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想来依靠着司马懿诡诈多谋的能力,轲比能整合各个鲜卑部族、进窥弹汗山王庭鲜卑大王的宝座的进程也会加快、时间也会缩短。

而对于我想要在有生之年尽量的削弱各个蛮夷势力的实力、限制各个蛮夷势力的发展、避免百年后‘五胡乱华’局面出现的理想来说,司马懿的卖身投靠给轲比能则是一个潜在的绝大危险和障碍!因而,所谓时间就是一切!我也必须要尽量的加快准备的步伐,在轲比能尚未完全完成对鲜卑各大部族的整合、蛮夷内部还在你争我夺的狗咬狗的时候,对大漠中的各个蛮夷势力进行雷霆一击,尽可能快的把即将形成为一个整体的大漠鲜卑打个支离破碎之后,再逐个的或铲除、或远逐;才能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安定、平稳的社会发展基础。只有这样,我才不负上苍把我送到这个世界、又让我拥有了无上的威信和权力的恩惠;而我自己也不枉来这个纷乱的世界走这一遭!

当然,攘外必先安内。目前首先要抓紧时间准备和实施的还是要尽快的剿灭蜗居于幽州的、现在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袁氏。否则,如果不能尽快的解决幽州的问题,让袁氏同大漠的蛮夷势力真正的联起手来,也就几乎是等于把大汉的幽州拱手送给了蛮夷势力,也就把汉胡之间的战火引到了大汉的内陆。这样一来,如果长期的缠战下去,对国计民生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由于一封来自于幽州探子的密报,使驻节于邺城的汉庭大司马、大将军府的所有属吏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各项军令用快马穿梭似的送达到各个屯军大营和各个辎重、军械供给衙门;稍稍平静了的几个月的战火又将被点燃。

我首先传令给路途较远的、因中原大局的陡然逆转而推进到兖州腹地后又分别退回徐州的下邳和琅琊的徐晃所部和太史慈所部,令两支大军汇合后合二而一马上向冀州的渤海郡开进;令统帅着徐州军特种军旅(弩车、投石车、横刀军等)的吕蒙待两支合二而一的大军开拔后也随后开拔向渤海郡进兵,吕蒙所率之军同时也要负责整个北上之军的粮秣、辎重等的押运。至于原来作为徐州军大本营的徐州,此后就完全归属了朝廷管理,原来负责政务和城防的陈群和徐荣等继续的署理原职,并向朝廷负责。

从徐州出发的这支北上大军到达渤海郡后将同张辽、管亥所部汇合组成北上大军的侧翼偏师,等待接到统一的进军军令后,将同北上大军的主力形成犄角之势经幽州的彰武、范阳等地直叩幽州的治所所在蓟城。我同时传令:这支以步卒为主、挟兵十万余的偏师将由张辽出任主帅、徐晃、太史慈出任副帅来统一管辖。

而同时驻扎在徐州下邳由颜良统率的徐州铁骑则要赶到邺城同北上大军的主力会合后,跟随北上大军的主力一同兵进幽州。我之所以几乎把所有的铁骑都集中在了邺城,就是想凭借铁骑的凶猛和迅捷从正面强力的突入幽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快的解决幽州战事,以免因拖得时间过久而再出现大的变故。

由于曹操毫无任何征兆的突然倒下,使朝廷对原来曹操所属各地的驻军大将的整合和安抚方便了许多、也简单了许多。由于原曹cao所属的各地驻军将领本就是以朝廷的名义任命的,原来他们只是所要负责的对象是曹操本人而已。所以,随着曹cao的倒下,这些统军将领也自然地归属了朝廷的管辖,甚至连任何的移交手续也不用办理。本就是朝廷的军旅吗?

其他地方的驻军由于同北方的战事关系不大,我也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去过多的关注,就让朝廷去慢慢的捋顺吧!而并州则是地处于北疆、且还处于同蛮夷势力接壤的前沿;因而也是我需要密切的关注和加强管辖的。

而目前并州的局面也特别的复杂,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存在着三股势力:其一自然是原来曹操的所属、现在已经是朝廷直属的李通、乐进所部所占据的并南,也就是并州的绝大部分的富庶地区。其二则是令人想起来就有些头疼的、以前被我推荐为镇北将军兼河西太守、都督北方八郡诸军事的温侯吕布所部。现在吕布所部占据着以河西郡为大本营,触觉分别覆盖着北地、代郡、定襄、云中、上谷、朔方、五原等边郡,已经形成了涵盖整个大汉西北边郡的一股绝大势力。而最令人感到处理起来颇要费一番手脚的则是第三股势力,那就是武帝时内迁入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从大汉出现纷乱的局势始,这个种族就没太消停过!时常的内侵来烧杀抢掠,并还曾出任过鲜卑内侵的帮凶这样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对于原曹操所属的李通、乐进所部,处理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二人当年与我也同在冀州战场上并肩作过战,当时虽然是摄于曹cao的军令而对我唯命是从,但毕竟我所指挥的整个河北大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二人对我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现在只要我以大司马、大将军、都督天下兵马诸军事的头衔对二人下达军令,作为同是朝廷将领的二人想来也会尊令行事。

而对于吕布这个桀骜不驯、傲气冲天的‘活大爷’!我则是他在天下间唯一一个有所顾忌、勉强还能听从一些调度的人。需要‘顺毛捋’的吕布现在虽然还有些利用价值,但就其‘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极其善变的本性来说,想要他‘消消停停’的不‘起刺儿’则有些难!而现在与我当年纵横天下同时代的人已经所剩无几,对于吕布这个人从内心里‘既恨又爱’的我还真有些不忍心让他就此的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现在也只好视以后的发展情况而定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大汉的最大近邻南匈奴这个蛮夷种群我是从内心里想要尽早的铲除。不知那个所谓的左部帅、右贤王刘豹现在年龄多大了?刘豹这个南匈奴的首领是百年后‘五胡乱华’的首恶刘渊的老爹,如果我现在提前把刘豹从人世间给清除,那么刘渊这个‘五胡乱华’的首恶也就不会出生了!据探子的探报:现在南匈奴的单于已经是刘渊的爷爷呼厨泉了。再不想办法尽快的动手,一切也就有可能还会发生!

思前想后间令我不由得感叹:入局难出啊!仅仅就并州一地的乱七八糟的事就不知道要什么‘驴年马月’的能处理完?我想领着一帮花枝招展、千娇百媚的媳妇过消停日子的愿望得什么年月能实现哪?

第二百零一章 方兴未艾

当然,对幽州上层的渗透工作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哦的进行着。首先是一年以前就预布的伏笔早已经有了结果,在卢植老大人的儿子卢毓的从中撮合下,屯军渔阳郡的原公孙瓒的旧属鲜于辅和阎柔已经允诺在朝廷大军对幽州发起进攻时,二人会配合朝廷的大军倒戈相向的从侧后对袁氏发起偷袭。这样一来,我原来设计的利用水军偷袭泉州港的计划也就没有必要再实施了。‘窝里反’的效果当然要好于没有绝对把握的从水路的长途远征!

另外,由于河北大战时投过来的颜良同现在在幽州的文丑私下里从未间断过书信来往,现在再以势大如天的实力为靠山对文丑进行策反,原本对袁氏就已经有了贰心的文丑在大军压境之时投过来已属必然。而作为目前俨然已经成为袁氏第一大将的文丑的倒戈,也必然会对袁氏的军心和士气带来沉重的打击,造成袁氏内部军心离散的局面。

这样一来,从幽州所属外郡到幽州的高层内部均让我给事先埋下了‘定时炸弹’。也就是等待爆发的一刻到来了!不过,对于河北三小将我现在拿他们还是没有任何的办法。沮鹄本就是倔强的沮授的儿子,暂时就不必妄想了!牵昭和田豫现在也都在幽州,但我一直也没有寻找到招揽二人的突破口;现在也只好等待开战以后再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了。

对于现在袁氏在幽州的实力也不能太过于的掉以轻心!毕竟袁氏在河北经营多年,有着根深蒂固的潜在基础。自冀州大败以后,袁氏败逃到幽州的兵马、以及随后相继收拢到的逃回的败兵,被袁绍等带到幽州的兵马也有六、七万;而高干所部则是几乎完整的从并州退到幽州的,因而高干退到幽州的所辖兵卒也有七、八万;再加上袁谭、沮授原来所属的、并没有一点儿损失的幽州所属的五、六万兵卒,现在袁氏在幽州的兵马亦要超出二十万有余。所以,现在袁氏的兵马除了在士气上稍有些低靡外,在数量上亦不容人小觑!在实力上也有殊死一战的能力!

由于徐州在起兵之始就秉承着我的意愿实行着军政两条线的大政管理模式,现在的朝廷框架又基本上是以原车骑将军府的属吏和原曹cao的旧属所联合组成的。但出于对大局稳定的考虑,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得以徐州的原有管理模式来延续到整个朝廷。况且,以常年的代行车骑将军事的徐庶为首的徐州干吏已经入主了朝廷中枢,并还起着主导的作用;对于整个天下全局的管理自然也就不能脱离徐州原有的管理轨迹。

由于黄河以南的大局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因而,朝廷现在对黄河以南的各州已经逐步开始了全面的规范管理。现在以徐庶、荀彧、刘晔、程昱、诸葛亮、甚至还包括原车骑将军府的田丰、顾雍、陈琳等已经秉承着我所交代的‘以安定为主、只做小范围调整’的原则对黄河以南的各州主官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安排,报请献帝刘协核准后并向我进行了通报。

从南到北各州的主官具体安排基本如下:由于以张任为主将的南下大军很轻松的就收复了由士燮兄弟割据的交州,交州的主官也就以南下的官佐来组成了:张任出任了交州都督,而年轻的陆逊则出任了交州刺史。最富庶的扬州则更要坚持稳定的原则了!因而,也就继续的维持原来的格局,张昭继续的出任扬州史,鲁肃继续的出任扬州都督。

荆州则在刘表的坚持推荐下,由刘表的大公子刘琦出任了荆州刺史,而与献帝刘协关系极其密切的刘磐则被委任为了荆州都督;刘表从此之后也就退居到了幕后。豫州继续维持着阎象为刺史,但由于周瑜已经统军坐镇关中,朝廷也就委任了一直驻守两淮的凌*出任了豫州都督。至于我起家的根本之地徐州,则继续由陈群来出任刺史,而一直以来驻防徐州的徐荣则被委任为了徐州都督。

原来曹操属地的官佐也并没有做过多的调动。兖州由满宠出任了刺史,夏侯惇出任了兖州都督;司州(司棣)则由董昭出任了司州刺史,曹仁出任了司州都督。

益州的刺史华歆继续的留任,陶应则被任命为了益州都督;而孙策占据的汉中暂时也在名义上归属益州管辖。唯一由原有的两大势力联合出任官佐的则是雍州(关中),钟繇出任了雍州刺史,周瑜出任了雍州都督。

不过,由于关中是我的封地,又有周瑜这个原徐州的少帅出任雍州都督,此后陶家在中原的根基可能就要由徐州变成了现在的雍、益二州了。但就我本身的想法来说,还是想尽早的离开中原,以便使中原尽快的脱离在我的阴影笼罩下的状态。既然不想当皇帝,我就不能总是以仿佛是‘太上皇’一样的身份存在;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作用就有可能就会由镇慑天下大局安定的力量变成引起天下局势动荡的根源。这一点我还是相当的明白和清楚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呀!

由于黄河以南的局势尚不稳定。因而,以刘协为首的朝廷也就未对河北作以具体的安排,只是由刘协下旨委托我这个关中王在河北‘便宜行事’。因而,现在青、翼两州的刺史孙乾和陈登也就继续的留任,贾诩也继续的兼任着青、翼两州的大都督。至于并州,我已经分别给原曹军阵营的李通和乐进、以及并北的吕布送去了信函,要求双方现在要继续的维持现状,待我解决了幽州问题之后,再对并州的格局进行一下合理的调整。

在给吕布的信函中,我还请求吕布对河套地区的南匈奴就近监视。并言:待中原大局完全稳定后,我会亲自与他相商对于这些一直窥视着中原大地的蛮夷如何的处理。就目前的天下人来说(也包括献帝刘协),桀骜、狂傲的吕布也就还能稍稍买我点儿帐!其一方面是摄于我庞大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在武力方面可以同他不相上下。因而,不管我的具体想法与看法如何,吕布自己则时常的吹嘘我乃是他在当今之世的唯一‘知己’。而对于其他的人,吕布这个‘活祖宗’是一个也没有放在眼里的!

大汉的一十三州现在还有个汉、羌混杂的凉州未进行整合。由于马家父子对凉州的羌胡有着巨大的震慑力,加之现在不管是朝廷还是我本人也没有太多的闲暇来考虑偏远的凉州。现在凉州也就只能是继续的维持现状,由我那个老岳父马腾先继续署理着。

第二百零二章 兵指幽燕 (二更)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天下局势总体趋于稳定、整个朝廷的管理框架逐渐的在重新回归到皇权至上的固有模式的同时,作为从即位起就历经了种种的磨难、承受了种种的屈辱之后才首次掌管大权的汉帝刘协在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所带来的快感的同时,由于以往所经历过和看到过的尔虞我诈、杀戮血腥太多,心性也已经磨练的得常的老成和坚韧。可想而知:近十年的时间里随时的命悬一线之间、随时的见到亲族、近侍、嫔妃被杀被砍、随时的准备着承受着常人都无法想像得到的侮辱和蔑视,能够坚持等到我挟兵匡扶成功;如果再不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帝王,也早就变成了一个呆傻、疯癫的废人了!

作为一个我这种秉性的人做不来的、要承担着给亿兆生灵、子民创造一个较安定、宽松的繁衍生息环境的一代家国帝王,需要的不是如何的宽和仁厚、也不是如何的嗜血严酷,最重要的则是要处事严谨、公正的能极其睿智的洞察一切的真伪、明辨一切的对错来给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度掌好舵、把握住正确的行进方向。说白了,也就是要在万千的幻像中拨开重重的迷雾、寻觅出并确定走上唯一的一条正确的坦途。更简单的一种评价就是一个字:累!

帝王的睿智也要体现在其对臣子们的恩威并施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相对的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是否有利于家国的良性运转。但帝王毕竟也是人,也要有七情六欲和自身的喜好;这一点也是应该能够让人理解的。而初掌大权的刘协,就对原来曹系的将佐、官吏咋看不顺眼!恨不得一股脑的都来个扫地出门。这也就是我考虑到要秉承‘稳定’为主的原则,在离开京城时‘千叮咛、万嘱咐’的要求刘协以家国天下为重、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而不能因以往的一些积怨而影响到刚刚才出现的和平曙光!刘协才‘捏着鼻子’继续的任用了原来曹系的大部分将佐、属官。

而作为已经失去了绝对核心的原曹系将佐、属官来说,虽然以往同我处于敌对的状态,但对我并不‘戴有色眼镜看人’的以往惯常做法从内心里感到佩服。因而,现在我也就成为了他们在朝廷的‘保护伞’和唯一依靠,现在的所有原曹系将领、属官自然也基本上是唯命是从的俯首听命于我。其实,这也与当初我与曹孟德相互之间一直保持的‘实为对手、也是知己’矛盾统一的关系分不开,曹系的将佐、属官因此也对我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

当然,有看着不顺眼的,自然也就有看着顺眼的。汉帝刘协对拥立其重新掌理大权的徐州系将领和官吏就特别的青睐和信重,在敕封我为‘关中王’之后,也对原徐州系的所属进行了大肆的封赏,弄得爵位‘满天飞’的我都弄不太清那位将军、那位官吏具体被刘协给封了个什么爵位?就连原黑山黄巾的张燕和杨凤也被毫无例外的给封了个‘亭侯’,就别说其他的徐州系将佐、属官了!而这个时代也还仅有‘王’‘侯’两种爵位,弄得我来到邺城后一聚将升帐心里就有些别扭的自嘲地想:嘿嘿!我这不成‘猴儿王’了?下面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些大小不一的‘猴儿’了!

话又说回来,在任何的官场中,缺乏的都是忠厚、坦诚之心,充斥在其中的几乎都是诡诈的权谋之术。刘协如此的作为也许也不乏‘叼买人心’的原因!但我自己既然不想滞留在中原朝廷上高层过久,因而对这些也就‘懒得’太过于的关注。未来的大汉帝国也需要一位成熟、老练的帝王来掌控一切,刘协能够‘恩威并施’的尽快进入角色这也是我所期望的不是?

张飞在荆蜀大战所表现出来的不凡能力,使原本就对他有所偏爱的我对他更加的另眼相看了!再加上刘、关、张三兄弟本就是在幽州起的家,并也曾数年的在幽州助公孙瓒抵御袁绍的进攻,而张飞的故居还是在幽州的涿郡。因而,此次北上进击幽州的袁氏,我也就首先把统率前军的主将锁定在了张飞的身上。

不过,张飞现在虽然成熟、睿智了许多,但毕竟还是勇猛有余而军略不足。荆、蜀大战之时这个‘张三黑子’演绎出了一折‘二张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的精彩戏码,那么给他换个搭档想来也一样会演得不错?而现在邺城同样还有一位在军略上与张任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张姓将领:张颌。那就让这个‘张三黑子’重新导演一出精彩的戏码吧!

心里确定了前军主将的人选,我也就马上的传令:由张飞出任主将、张颌出任副将统帅一万铁骑和一万步卒出任北上大军的先锋,近日就马上出发向幽州进军;大军主力挟铁骑五万、步卒七万随后开拔。

我这样的安排其中也不乏出于要全面、综合的使用将领的原因。现在在整个大军中各系将领‘五花八门’的!既有原来跟随我徐州起兵的众多嫡系将领、又有投过来的原河北袁氏的故将、还有关、张兄弟这一双西川悍将;更有甚者,还多出来一位一直‘赖着不走’的、有着‘神威天将军’之称的西凉悍将、我的那位大舅子马超、马孟起。因而,我必须要‘一碗水端平’的因才任用,而不能因厚此薄彼的在大军内部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其实,一方面是由于我自身本就是当今之世的绝世悍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在地位超脱的情况下仍能以极其公正之心来坦诚相待,才使这么多桀骜不驯的无敌悍将聚集到我的旗下还能心情愉悦的甘受驱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