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儿不为奴-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湖南那边过来的土兵靠满州人的首级赚了不少钱粮后,贵州土人们自然心动。他们从湖南土人口中了解到,太平军人头换赏赐不限实物,不限金银,更不限对象,只看拿来的首级,并且是真金白银立付,绝不拖角。这让那些民风本就彪悍的土人心热不已,加上初期湖南土兵袭击清军屡屡得手,他们都道清军好欺,于是大规模出动。结果的确让清军防不胜防,压力倍增,也从太平军那里得到了好处,可很快就被回过神来的清军镇压住。
在贵州土人发财不成反被抢时,湖南的太平军向他们伸出了“友好”的援助之手。
一队队从山中潜来的太平军士兵在湖南土兵的带领下找到了贵州土人,向他们传授如何反清军“扫荡”,如何开展“游击战”,如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武器甚至绵甲等装备也被太平军慷慨的送了过来,而贵州土人们的首级兑换则是快速完成,甚至对一些困难的寨子还可以提前预支钱粮。
相对清军的残暴,太平军的友好让贵州土人们感动。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在山的那一边,在两省交界的那一头,湘西境内的太平军却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口号。
这个口号便是——“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
第563章 宁杀错 不放过
“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是湘西剿匪军中一些中低层军官背着镇部和剿匪衙门擅自搞出来的,原因是他们的部队遭到了负隅顽抗的土司武装袭击,于是在报复心理下,这个耸人听闻的口号被提出,且被付诸实施。
核心区数县,寨寨过兵,家家过刀,村村见血,其惨烈程度不亚第六镇在靖州实行的烧光抢光杀光政策。据统计,永历十三年以后,又有百余土寨被屠,死难土人六万有余。
进剿过程中,以原清军绿营降兵为主的一些旅在执行过程中格外疯狂,而以归附土司武装改编的数旅兵亦充当了屠寨先锋,其凶狠程度让其余部队自愧不如。
在这一疯狂口号引领下,湘西境内未投附土司武装力量遭到灭顶打击,盘踞湘西的土匪大寇也多遭覆没。湘西境内虽仍有残疾余土司武装不肯下山投附,原驻防湘西境内的清军绿营残疾兵亦有多股仍在负隅顽抗,但军帅府及剿匪军上下毫不怀疑湘西匪患将被彻底荡平。
发动百姓、利用百姓、鼓励百姓,予百姓以实惠是湘西剿匪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这个百姓,不分民族,只要愿意接受太平军领导,愿意汉化,那便是大明的百姓,便是太平军予以保护的子民。
周士相将后世解放军在湘西剿匪的经验原封不动的照搬于这个时代,而无论今世还是后世,湘西匪患的本质都是一样,活动模式也是一样,自然不存在水土不合这个问题。事实证明,再狡猾、再奸诈的敌人在群众力量前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
而当发动群众与大规模屠杀威摄相结合后,困扰中国千年的湘西土患便被彻底终结。
湘西剿匪军中也涌现一大批战斗英雄及英雄部队,由军帅府授旗表勋的就有“五寨英雄卫”、“凤凰攻坚英雄队”、“麻阳尖刀新一旅”等;由湘西剿匪指挥衙门授予英雄称号的有“十五洞特战英雄模范伍”、“米公寨群众工作模范营”、“勇猛顽强方家屯新六旅”等。
而个人荣获军帅府表彰的则有原驴池洞土司廖兰奇,得授“大汉勇士”勋章,获委保靖参将一职;原黄道溪土官万麻得授“大明忠诚卫士”勋章,获委沅州副将一职。
而由湘西剿匪指挥衙门下发的个人勋章则有六十余枚,勋章由金、银两种材料铸成,正面都为“大明”二字,反面则为“荣誉汉人”四字。得授金勋章者,有汉人4人,土官6人,土人14人。得授银质勋章者则有汉人9人,土官12人,土人28人。
周士相本人在二月初七那日,亲自前往麻阳县为一英雄母亲授勋,此举开创太平军为女性授勋首例。
该英雄母亲为苗族妇人挝靓花,在太平军进抵麻阳剿灭土司武装,号召土人下山归汉后,挝靓花带着六个儿子两个女儿越过数十里山路来到麻阳县城。此后更是响应官府号召,送三个儿子参加太平军,在长子、次子战死后,又为身边的三个幼子报名。
麻阳县城遭到附近数支土匪联合进犯时,挝靓花毅然带领两个女儿参与守城,帮助救治伤员。其英雄事迹在麻阳广为传诵,经麻阳驻防新四旅安军使奏报剿匪衙门,并由剿匪总指挥赵四海特报军帅府,周士相亲往麻阳接见挝靓花,除为其授勋表彰外,更为其亲自取汉名范汉杰,其子女均以范姓。除给予荣誉外,更在政治上予以一定地位,物质上给予一定赏赐,以鼓励更多的土人学习范汉杰。
周士相在麻阳对范汉杰等土人妇女说道:“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汉家女人,你们的子女也都是汉家儿郎,你们不必再担心受到土司欺压,也不必担心你们的女儿被土司霸占,更不用担心你们的儿子会被土司杀害,因为你们有我,有太平军!”
会后,周士相在麻阳县衙对前来的剿匪军诸将如此说道:“前一阵子剿匪,在湘西20多个县中杀了土司匪首、地方恶霸四千六百余人,剿匪衙门准备在今年由地方再杀一批。本帅以为这个处置是很必要的,也必须坚决予以落实。只有如此,才能使敌焰下降,使民气大伸。如果我们优柔寡断,姑息养奸,不将匪患彻底解决,不能将湘西彻底汉化,则将遗祸汉人,遗祸后世子孙。”
赵四海代表剿匪衙门对下一阶段任务汇报,他道:“核心区、边缘区现在大概还有十几万不肯来附土匪、在乡恶霸与伪清地方官员、散兵游勇、绿林土寇、暗藏祸心的地方士绅等坏分子将近一万,我们经过几次讨论,决定分化瓦解消灭敌人。在这个总方针下作出了再杀五万人的预算。这五万人包括土匪和在乡这批人。”
周士相欣然认可,他道:“这个预算军帅府认可,只有匪患彻底消弥,只有不再有土人,才可以考虑不杀人。不然,还是要杀人。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肉体消灭,不论他们是什么人,只要他们是我们的敌人,那么就应该无情消灭。”
为了更加有效肃清匪患,让湘西汉土百姓知道谁是坏人,谁是好人;谁在侵犯他们的权益,谁又在保护他们的权益。周士相建议各地可以广泛召开公审大公,大会要大张旗鼓举行。公审犯人为罪大恶极的土司、大寇及那些伪清官员。参加大会的人数可从几百到几千或几万,要组织百姓们登台控诉犯人的罪行,然后公开宣判,当着百姓们砍掉这些罪大恶极犯人的脑袋。
经军帅府同意,剿匪衙门部署,驻沅陵的剿匪军新八旅在校场坪广场举行了公审裘五、乌基郎达、郭万夔三人的大会。
裘五,永顺县人,曾在孙可望的驾前军中担任把总、千总,后降清担任清军沅陵守备。太平军攻入湖南后,裘五开城投降,同时积极配合太平军肃清附近清军残余势力。因其表现忠心,被委以千户一职。不想,未过多久,因见太平军对各地士绅大户“劝粮”,裘五担心其家族也会被勒饷催粮,便在伪清官员、吉首知县郭万夔的重金劝说和唆使下率部反水,血洗了沅陵县城,遭成汉土百姓千余人丧命。后被闻讯赶到的太平军赶出沅陵县城,和附近土司乌基郎达合兵一处继续对太平军发动袭击,更制造无人区,致使三千汉土百姓无辜被杀。经剿匪衙门重兵进剿,三大寇遂在永历十三年元月二十一日兵败被俘。
会审之后,裘五、乌基郎达、郭万夔及其党羽手下254人被集体斩首。首级悬于沅陵县城门楼,风吹雨淋三月后方取下。
同时,又在芷江举行有芷江、怀化、黔阳、晃县等六县代表参加的公审李永全的大会。
李永全年轻时即为匪,后被明朝湘西官府招安,先后任过千总、参将。其所部明军被清军击溃后,李永全逃回老家继续为匪,横行乡里,并以发展帮会组织手段扩充势力,成为“复兴大唐宫’的双龙头。永历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其参与“血洗黔城”事件,不久向清军投降,得授沅州副将一职。同年六月,清五省经略洪承畴来到芷江,对李永全赞赏有加,给其发银三千两。太平军入湘后,李永全一心替满清卖命,数次率部袭击太平军。去年十二月底,驻芷江太平军三个旅对李部发起围剿,李部很快被击溃,但李永全本人得以逃脱。他到处藏匿,最终化妆成新娘乘坐花轿出逃时被抓获成为俘虏,公审当日连同手下心腹18人被公开处决。
因受李永全祸害百姓请求,对李永全本人采取裂尸刑。即以大马数匹拉断其尸,后任由百姓取尸相食,以泄痛愤。
根据军帅府意见,湘西剿匪军指挥衙门又在各处开办军官训练班。参训学员一半是太平军入湘初期因不敌而降的清军军官,另一半则是进剿过程中被迫投降的一些土司和土官。
这些训练班,一不设铁丝网,也不设警戒,有家眷在的人每隔七天还可回家团聚。太平军对于这些投降的清军和土官给予了最大信任,然而事实却是训练班中的不少人表面接受训练,暗地却与反动土官和地方士绅联络,一心筹划迎接清军。尤其是当这些训练班成员知道满清平郡王罗可铎领大军正在攻打太平军后,这些人的活动更加密集。在反复权衡之后,周士相下达镇压命令。
在大帅特令下,湘西六处训练班中356名伪清军官及土官均被坑杀。
高级军官和土司土官不稳定,底层喽罗同样不安定。和举办高级军官训练班一样,太平军于一些地方也成立了低层训练班。成员多是普通清兵和土匪,对这些老兵油子和经年土匪,在思想工作进展不顺的前提下,经剿匪衙门报请军帅府,决定予以处决。
各地接令后立即动手,先选择一个山谷地方,预先布置好刑场,山谷两端设置警戒,随即将要处决的匪兵,以转场名义重兵押送过来后,立即分批处决。
类似这等处决,剿匪衙门有文报如此写道:“有的地方有成批杀的现象,如芷江、辰溪、沅陵几地中曾一天杀过三五十人的。有的地方,在驻军奉令移防时,仓促行事,以致有的土匪就被杀在官道上不得掩埋”。
针对反动伪清军官、土司土官及底层贼性不改的喽罗土匪的大规模处决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因战事紧张,军帅府下令剿匪衙门将身体健康的,罪恶不大的免去死刑,改为输送各部队充为夫子使用。这些人是被真正当作夫子,而不是被充作辅兵使用,人数大概在万人左右。他们虽身着红色衣服,但并非军服,所任的也都是极其辛苦的活计。这帮匪兵在随后太平军与云贵清军的大规模交战中,不少人死在阵中。有的人表现很勇敢,有的人则表现很不堪。
各地大规模处决土匪人员时,太平军中不是没有过不同意见,尤其是湘西剿匪军中争论颇多,认为有些土匪可能是冤枉的,也有的一些是被逼上梁山,本质不坏,应当给他们一个改过机会。有的则说土司和土官是两千年来湘西等地特有现象,他们对于族人的欺压并不损害官府利益,所以对他们不当一昧剿灭杀戮,而当予以怀温柔手段。有的身处大山之中,强迫他们出来改汉名,学汉语,穿汉衣,受汉令有些苛刻。
湘西剿匪指挥衙门及军帅府内的一些不同声音传到了周士相耳中,他没有就此发表什么训话和看法,而是手书六个书送到了湘西剿匪指挥衙门。
这六个字——“宁杀错,不放过。”
“湘西成功的经验以后要向天下推广,尤其关外等族,更要依此例办。有意见者可以保留,但必须执行。不执行者,同贼论。”
第564章 汉壮一家共赴国难
广西,思恩府兴隆寨,狼兵招募处。
“满州鞑子看不起咱们僮人,当咱们僮人是猪狗不如的东西!他们到咱们广西来到处屠城,杀的汉人血流成河,可咱们僮人同样被他们杀的尸堆成山!柳州、浔州、思恩、镇安、田州……你们告诉我,究竟有多少咱僮人子弟被他们砍了脑袋,究竟有多少咱僮人女子被他们抢过去奸淫!”
“大伙觉得难道咱僮人天生就是被他们满州鞑子欺压的吗?你们想想,打鞑子来了后,咱们多少房子被烧了,多少财货被抢了,不仅如此,他们还逼着咱们替他们干活,我想问问大伙,这一切凭什么!”
“咱僮人受大明国恩两百余年,瓦祖娘娘当年就带着咱们僮人替大明去东南打倭寇,你们的阿爷、阿爹又替崇祯爷去辽东打鞑子,现今,崇祯爷不在了,你们的阿爷阿爹也不在了,可大明还在!”
“咱们僮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鞑子视咱们为猪狗,祸害咱们,咱们就要起来和他们抗争!他们杀我一人,我便杀他十人;他们奸我女子一人,我便奸他女子十人!只有这样,咱僮人才能顶天立地的活在这个世上,咱僮人才不会被人欺压!”
“现在,满州鞑子叫大明的兵打跑了,你们或许以为鞑子既然都跑了,那咱们就不用站出来。可我想告诉大伙的是,广西的鞑子是跑了,可外面的鞑子更多,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等他们回来,我们僮人就会再次被他们祸害!那时,没有人会帮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勇敢的站出来,拿着阿爷阿爹留下的武器去和满州鞑子拼命,打到他们再也不敢来,永远也不敢来!”
“你们或许不相信我说的,你们会认为广西除了咱们僮人,还有汉人,还有苗人,还有瑶人,有那么多人在,鞑子也不可能尽着咱僮人祸害!可你们想过没有,当他们杀光了汉人,杀光了苗人,杀光了瑶人,下一个会杀谁?”
“汉人受难的时候,我们没有站出来帮助他们,因为我不是汉人;苗人受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站出来帮助他们,因为我们不是苗人;瑶人受难的时候,我们依旧不作声,因为我们不是瑶人。你们中甚至有人会天真的想,左右受难的是他们,那刀砍不到我们脖子上,所以我们不需要做什么。那么好了,我想问你们,等到鞑子对付我们时,谁还会来帮助我们,替我们说一句公道话?”
“知道这木牌上写的什么字吗?是汉僮一家!”
“什么是汉僮一家,就是说汉人和咱们僮人是一家人,是打断骨头连着筋骨的兄弟,是身体里流着同样血的炎黄子孙!所以汉人就是僮人,僮人就是汉人!汉人的事就是咱们僮人的事,僮人的事也是他们汉人的事!兄弟有难,我们该不该帮!”
“满州鞑子和咱们不是一家人,他们和蒙古人一样都是鞑子,我们不是!鞑子只会欺负咱们,他们只会像饿鬼一样吸咱们的血,所以我们必须站出来反抗他们!……这里,是我们和汉人兄弟共同的家园,我们不能让鞑子再来祸害我们的家园!”
“打瓦祖娘娘那会,我们就和汉人兄弟一起并肩作战,现在,我们同样要和汉人兄弟一块去杀鞑子!
“拿出你们的勇气,勇敢的报上你们的姓名,参加狼兵,因为你们本来就是狼兵!”
“狼兵是瓦祖娘娘为咱们僮人挣来的名声,这名声不能坏在我们这些后辈手里!我们不能给僮人丢人,更不能给瓦祖娘娘丢人!”
“告诉我,你们是不是僮人!”
“告诉我,你们是不是瓦祖娘娘的后人!”
“告诉我,你们敢不敢杀鞑子!”
“如果敢,就站出来,让我看到你的脸!”
“如果敢,就站出来,割去你脑后那根难看的辫子,因为我们僮人从来不留辫!”
“勇敢的站出来吧,告诉那些满州鞑子,狼兵依旧在!”
……
同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地方上演。
经过短期培训的僮人军官在各地号召族人加入太平军,在他们充满激情的演说下,无数僮人沸腾了,他们的血燃烧了。
“杀鞑子,保家园!”
“汉僮一家,同赴国难!”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
一个个响亮的口号响彻桂省大地,响彻群山之中。
精神的感召和物质的刺激同时进行着,每一个招兵点都摆着从清军那里缴获来的金银财宝。一条条参加太平军所能获得的好处在僮人之间流传着。
热血的年轻僮人们在瓦祖娘娘的感召下割去辫子,在僮人荣光的感召下报上自己的名字,领过发下的火红军服,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
……
寨林村一间不起眼的茅草屋中,年轻的僮人万毅在自家屋中来回犹豫着,耳畔传来的欢呼声让他一次又一次想冲过去报名。可是想到刚刚出生的儿子,柔弱的妻子,他的脚步却怎么也迈不出去。
屋中,瓦祖娘娘的画像在烟火的熏染下已经发黄,可在万毅眼里,瓦祖娘娘却依旧无比圣明。
瓦祖娘娘、狼兵、死在北方几千里外的阿爷,鞑子对僮人的祸害、保卫家园……
年轻的僮人心中倍受煎熬,他在挣扎,他想捍卫僮人的荣光,他想捍卫狼兵的荣耀,他想从招兵点得到能够让妻儿生活过的更好的钱粮,但这意味着他将踏上未知的旅程,甚至意味着他可能再也见不到才出生几天的儿子。
年轻的僮人的视线落在发黄的瓦祖娘娘像,最终,他还是咬牙看了眼摇蓝中的儿子,推开屋门向招兵点走去。
一直在注视丈夫的妻子瞬间知道丈夫想做什么,她的脸一下变了,她跑到丈夫面前,伸手挡着他。她不想让他去。
年轻的僮人抱着妻子,在她耳畔低语几句。
妻子流下了泪水,松开了手,看着丈夫越走越远。
“我想你过的更好,我想让我们的孩子白白胖胖的长大,我不想他长大后替鞑子做牛马。”
第565章 人命不值钱
柳州,明清双方围绕小北山炮台的争夺已经持续了十四天。
小北山是柳州城附近唯一一处高地,控扼柳州城与陆地相连唯一通道,故战事还未开始时,太平军就在小北山上修建了工事,炮镇留在柳州的数十门火炮全部摆在了山头。第四镇甲旅做为全镇最精锐的一旅承担了守卫小北山的重任。
战事一开始,小北山因其地理重要性便成了清军反复争夺的目标,为了拿下这处高地,线国安不断驱使降军向小北山发起冲锋。十四天内,共计发起了兵员3000以上进攻两次,千余兵规模攻势七八次。
连番攻击之下,驻守小北山的第四镇甲旅损失惨重,清军同样也付出惨重代价。熬战十四天,太平军伤亡1400余人,清军方面的伤亡在4000余人。
现在,小北山仍牢牢控制在太平军手中,而连战半月不得寸进的清军则停止了攻势,但却没有退兵。
……
小北山约有四十多度倾斜的山道之上,大量的木头垒在了这条山道之上,木头两端皆用长钉扎入地中固定。几门重达千斤的铁炮正在这条山道上由人力推挽而上。每门炮前都有几十个太平军士兵用长绳拖拉着,炮后同样有七八个汉子涨红着脸吃劲的往上推。昨夜一场大雨让道路泥泞不堪,令得山道上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溅满了泥土。
山道的尽头便是小北山主坡。坡南,是一座座用茅草和枝干搭建的棚屋。前方轮换下来的太平军将士就在这棚屋中休息,屋中没有床,而是大通铺。地上铺满厚厚的干草和树叶,上面再铺垫被。几十个疲倦至极的太平军士兵就那么挤在上面呼呼大睡。他们实在是太累,这会就是天塌下来恐怕都没有人愿意睁一睁眼。
空气中散发着食物的香味,连轴转的伙兵们正在熬制一锅锅食物,只为同袍们醒来后能有一口热食吃。因为山下正往山上面运炮,上百名伤员只能在民夫的帮助下侯在坡上等待,只到炮拉上来后,他们才被抬下山送入柳州城中。每一名伤员都要两三个民夫帮抬照顾,民夫们也是累的东倒西歪。
小北山正东坡上,却不知何时堆起了一座座坟头,坟头下埋的都是战死的士兵。而在北坡,一门门铜铁火炮依山而列,一颗颗实心铁球用竹筐垒着摆在大炮两侧。环形工事下的壕沟里,斜靠着或手持火铳、或手持长矛和大刀的太平军将士。
炮击、铳击、箭射、长矛剌……
小北山恍若武装到牙齿的巨人。
安静在一个时辰后被打破,随着清军营中号角声再次响起,正抓紧时间休息的第四镇和炮镇将士再一次投入紧张的战斗之中。
清军的这一次攻势显然比之前更要猛烈,号角声中,小北山的太平军将士便看到成千上万的清军从军营中开出。
和之前几次进攻一样,清军同样驱使着抓来的汉土百姓负泥填沟。
太平军上下不以为然,因为清军驱百姓负泥填沟很多次了,却每次都是失败。但这一次,他们有些紧张,因为他们发现被赶过来的百姓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头。
惊恐的百姓被清军分批驱使着赶往小北山,他们有人专门挖土,有人则是专门拿着麻袋接土,土满了之后再交给那些要冲上去填沟的人手中。
“准备开炮!”
炮兵指挥官、汉军旗出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