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劝粮是分批进行的,城中也被划定了几个区域,邵九公、铁毅、秦智生、蒋和四人各自负责一片,葛正兄弟则负责城门警戒,其余各部则轮批休整。休整地点就在县衙和绿营驻地,如今这两个地方都是空荡荡的,正好让士兵休整。
  李辅国和俘虏的那280个绿营兵被解除武器后也分批关押起来,一部分被关在大牢,另一部分则被关在绿营驻地。尽管这些人今日对汉军旗动了手,不过周士相还是不放心将他们集中关押在一起。只待天亮,周士相便要将他们分批补充进各队,同时在城中招纳自愿入伍的青壮参军,另外也要对全营进行一次大的整编。
  对前营再进行一次整编是周士相两天前就已经想好并且决定的,促使他如何做的原因是随着前营的兵力不断扩大,原先在罗定制定的兵制已经不适合。
  在罗定时,因为太平营的兵员较少,所以周士相定下十人一伍,五伍一队,以小旗任伍长,以总旗任队正的整编办法。而百户这一层并没有任命,只负责公库的赵四海和率领矿工的铁毅因为所领人数较多的原因被任命为试百户,其他都是总旗以下。
  一个总旗只领一队兵,一队兵只50人,现在前营加上俘虏已经达到近2000人,除去铁毅所领工兵营的300人,余下人员按50人一队便意味着要有30几个总旗,150多个小旗官。这些总旗彼此独立,除了周士相外谁也不听令于谁,而周士相一人要对这么多总旗下令指派,也是困难至极。战事瞬息万变,周士相无法做到面面俱全,这就必须要进行军制调整,否则难以应对日后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事。


第115章 招兵
  扩大编制自然就要放权,最直接的手段无非是提升现在军官的等阶,如小旗提总旗,总旗提百户,或是以罗定参将名义下设游击、都司、守备等职。相较后者,周士相更亲睐前者,因为太平营并没有实质控制地盘,因此不必有分守驻防,这游击、都司、守备什么的自然用不上,联系眼下实际局面,以自封的假千户委任百户以下官职是较合理,也是较简单的手段。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手底下的两个试百户和几个总旗除了铁毅是矿工出身,算是良家子,其余诸人不是土匪出身就是绿营出身,有些摆不上台面,但对于周士相而言,他要的是这些部下的忠心,而不是他们有什么显赫的背景、高大的出身。部下的忠诚让周士相完全放心将给力放给他们,毕竟太平营的壮大崛起需要的不是他一个人在努力,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经过一夜的思量,周士相终是拿定了主意,决定将一伍十人改为一伍二十人,设伍长一人,副伍长一人;五伍百人为一队,设队正一人,副队正一人;五队为一营,设营正一人,副营正二人;
  伍长为小旗,副伍长为军士;队正为总旗,副队正为小旗;营正为百户,副营正为试百户。普通士兵则为营兵,斩三级后可升军士,军士斩六级则可升小旗,以此类推,每进一级需首级数翻番。当然,若有重大立功表现也不必纠结于首级数,而是另择升定。
  如此一来,一营兵力就是500人,就高要城中的前营兵力,当可分为四营,分由四个百户统领,不过周士相没有立即出炉新的百户人选,也没有连夜定下编制,而是决定视明日招兵情况再行分定。
  ……
  次日太平营的招兵布告就即贴满高要城中,不时还有士兵押着的差役拿着铜锣在城中敲锣喊话。
  “大明太平营招兵入伍,年纪四十岁以下,十四岁以上,身子没毛病,能吃苦,不怕死的都可以报名!”
  “报名当兵,太平营保证入营者有衣穿,有饭吃,有肉吃!”
  “报名者皆需自愿,太平营不强迫大伙入营!”
  “要报名的赶紧到东门登记,迟了就没名额了!”
  “……”
  差役们往常也是做熟这种吆喝布告的事,吆喝时都习惯编的顺口一些,虽然他们脸色都很苦,可却不妨碍他们把声音尽可能的叫得大些,因为不这样做,身后的那些黑衣太平军就会喝骂过来,碰上脾气不好的就直接拿棍砸了过来。
  嘴里喊着好听,可差役们哪个心里肯信,招人当兵,说得好听,什么有饭吃有肉吃还有衣穿,这哄得个鬼噢?往常那些兵马说是招兵,可哪个不是拉夫子,这夫子进了营干啥,最后落个什么好,别人不知,他们这些衙门里的人能不知道吗?远得不说,就近的,高要绿营这两年也没少在城中拉夫子,前后拉了只怕不下三四百人,到了活着回家的有几个?可他们不信归不信,喊还是要喊的,更是要装出是在吆喝一件大好事的样子,要不然就是嫌皮痒痒了。
  高要城本就不大,这满城的吆喝,很快,全城居民都知道昨日杀败了绿营和旗兵的太平营要招人当兵了。瞬间,家中有男丁的都惶恐得不行,可等来等去,却没看到太平营冲进家里拉男人,反而就是在外面叫人那么大声喊,结合昨夜大户门前的举动,倒让不少居民对太平营生了好感,更是让不少还有些血性的年轻人心下动了主意。
  年轻人,总是好动也好武的,呆在家中也吃不饱肚子,倒不如冒险去拼一拼,若是那太平营说得是真的,岂不是日后就有了衣食着落。再说,这太平营是真能打,那旗兵和绿营都不是对手,跟着这么威风能打的队伍错不了。
  不过很多动心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有所行动,就被父母给拦了下来,孩子不知道好歹,他们这些做爹娘的能不知道?
  上午,并没有人来报名,设在东门的报名点静悄悄的,几个被强迫过来负责登记的小吏苦笑着坐在那,不知道如何是好。
  消息传到周士相那,却没有着急,也没有生气,只要人继续吆喝招兵。强扭的瓜不甜,他不要强拉的兵,更不要举家老小一块来投的,他只要那些肯舍弃牵挂跟太平营走的人。
  往常地痞流氓周士相肯定是不要的,这会却是松了下来,要招兵的只管把人招进来,至于对方到底是良家子还是混帐东西都不要管。以前太平营规模小,周士相自然注意兵员组成,如今他想注意也不行了,因为营中兵员组成的成份已然很杂,试想一支由土匪发起组成的营头还在乎什么后续兵员素质干什么。
  再说有前世当兵的经验在,周士相也不怕那些油子混子,因为只要你进了太平营,任你平日在家是个什么样的油条,三规六律杀头打板子的军纪摆下来,你就是个孙猴子也叫你趴着!
  下午的时候,吆喝起了效果,许是那管吃饱还能有肉吃的许诺说动了一些人的心思,饿怕了,不管真假,权来试一试吧,说不得是个真呢。
  最先来报名的是十几个乞丐,他们年纪都不大,穿得破破烂烂,连名字都没有,着实叫那几个登记的小吏发愁。小吏们发愁,乞丐们更怕,不过当看到自个被收下之后立刻就给了一块饼外加一碗稀粥后,他们的心思顿时定了。
  这年头,有吃的就行!
  乞丐们来报名时,早有好多双眼睛看着,等看到太平营真给人吃饱后,哗的一下,也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人,或是不顾一切往报名点走去,或是犹犹豫豫的蹒跚前进。内中几个早就心里着急等得不耐烦的年轻人更是箭步冲了过去,老远就喊着要报名。
  和先前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相比,这些年轻人虽然也都是穷人,可好歹算穿得整齐些,尽管身上的衣服都是用杂布补的洞,但看着总是叫人精神些。
  最先冲过来的年轻人啥话也没说,只问了句:“当你们的兵真给吃饱?”
  招兵的小旗看了他一眼,朝门洞子那边一指:“报上名到那去领吃的,别的老子不敢保你,可叫你吃饱老子却是保的。”
  “成,能吃饱就行!”年轻人吐了口唾沫,“我叫郑齐,十九岁”,说完不等那小吏把名字写下,就快步往门洞子那跑了去。
  “给我两块饼,给我两块饼!”


第116章 军法
  希望大伙能够订阅支持,养书的朋友尽量能设为自动订阅。
  ……
  东门招兵传来喜讯,一下午竟有四百多人报名参加太平营,这让并不看好招兵情况的秦智生和邵九公他们傻了眼,这两人从前都是干过明军和绿营的,知道这年头想让百姓主动当兵,除了强拉外就没别的法子,从未听说有百姓自愿投军的。可事实摆在眼前,花名册上一个个黑字圈写的名字实实在在的告诉他们,今儿个太平营真招了四百多青壮入营,这让他们实在是无法理解。
  无法理解的不仅是邵九公他们,那帮子高要县衙的小吏和差役们更是为此傻眼,瞅着那帮不住朝前挤要报名的本城青壮,不知道是该骂他们还是替他们欢喜。都是一个地方的人,高要城不大,报名的青壮不少都是差役小吏们熟悉的人,甚至还有沾亲带故的,可他们却不敢上前劝阻,连偷偷打眼色都不敢,只能在心底为这些人感到可惜。
  除了起初那十几个穷要饭花子,其余人为何要投军,难道他们真是脑袋坏了要上那太平营的当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当夫子的后果吗?
  明白人也是有的,都道这些人左右在家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跟太平营走,不管太平营的许诺说得是真是假,最起码眼面前还是给他们吃饱的。再说那一个个半大小子不放他们出去,在家能愁死爹娘,反正他们自个不怕死,就由他们去疯好了,运气好的说不得真能在军中混出个人样,运气不好的也能在死前当个饱死鬼。何况他们这一投军不定还是好事呢,这城中进了明军,那大清的兵马能放过高要城,能放过这城中的百姓?
  知道城中进了明军会有什么样后果的人家早就寻思要出城避难了,眼面前那帮黑衣服的明军守着城门,可看他们把县衙库房钱粮搬空的架势,恐怕也呆不了几天。只等这帮黑衣服的军汉离开,大伙就赶紧携老带幼离开此地,要不然可就迟了。你道那大清的兵马是吃素念经的和尚不成,那大清兵一旦来了可是要杀人的!邻近那几县前些年是为何被屠的?
  报名投军的不乏存了入营避难保命的心思,也不缺些存了日后找机会逃跑的,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青壮还是本着能吃饱来的,至于太平营许诺的能吃肉,他们也就是一听,当不得真。城中那些没有来报名投军的青壮也不见得是不想入营避难,问题是太平营只招青壮,不要老弱,他们都是有妻儿老小的,哪个能狠下心来一跺脚不管他们。
  周士相可不管报名的青壮存的什么心思,他只要人进来就成,吩咐邵九公在东城寻了几处空地安置这些新兵,待明日再有报名的一块整编。伙食这块今日全营都是吃得好,城中酒楼、各家大户都有酒肉“孝敬”,累了这么多天,全营也没正经吃过一顿饭,正好一通吃喝。
  当夜,高要城中着实热闹,在几拨剌探人马确认高要附近并无清军迹象后,周士相允全营吃酒,乐得一众手下笑得合不拢嘴。周士相自己也难得喝了一碗,随后就亲自将宋英送出了城。宋英此去是去寻张安的,周士相要张安亲自到省城去一趟。
  开了酒禁,却不是不管不问,铁毅的工兵营未被准许饮酒,反而承担起巡街的任务。巡街不是怕城中士绅大户串连密谋,也不是怕清军奸细,而是怕酒多了的军士出营闹事。周士相给铁毅最大的权力就是只要捉住在城中甩酒疯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一律先捆了,若是反抗,直接拿棍子打。
  所幸,当夜醉酒的士兵是很多,可大多都在营中酣睡,没几个跑出去耍酒疯,更没有仗着酒劲跑到百姓家中闹事的。工兵营巡了一晚只捆了二十多个烂醉的,其中一半都是睡在大街上被发现的。
  ……
  第二天报名的人数明显减少,一上午过去只稀稀拉拉几十个,等到中午后,便是再也看不到人来报名了。那边把情况报上来后,周士相便让收了摊子,不管后面有没有人来投,这兵都不招了。该投的都投了,该有心思的也都来了,余下的基本上是不会再来投军了。
  午时刚过,周士相传令全营各队于东城集中,李辅国及手下200多个绿营兵也被提了出来押过去,两天招的400多高要新兵也被吆喝着带到东城。东城空地不大,这么多人集中在一块,顿时就显得拥挤。
  铁毅命人按周士相的吩咐搭了个高台,高台上树着两面大旗,一面上书大大一个“明”字,一面则是绣着“太平营”三个大字,军官中除了葛正兄弟奉命把守东西二门外,其余都奉令前来。因为不知道千户大人召集大伙干什么,所以都在猜测。因昨夜酒肉吃得欢畅,加上兵员成份复杂,军官又多是土匪和绿营出身,所以纪律不是太好,乱哄哄的。
  “千户大人到!”
  随着周士相亲卫响亮的呐喊声,一身劲装的周士相一手按着佩刀缓步上了高台。上去后,听着下面嘈杂的议论声,周士相不由皱眉,一抬手,顿时就有三声鼓声响起。
  听到鼓声,军官和老兵们都下意识的一凛,随即就开始维持秩序,很快局面便安静下去。绿营俘虏们忐忑不安,不知道今日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那些才招进来的高要兵也是心中不安,不晓得台上的将军会把他们怎么样。
  待场上鸦雀无声后,周士相方看着台下,对他们扬声说道:“自打我太平营立营头那日起,本千户便誓志率领大家光复两京,复我大明汉家江山。为此志向,我太平营便需四方好汉来投,但凡好汉,我太平营悉数收纳,可要是孬种败类,却是一个都要不得!……前日本营攻打高要城时,本千户听闻有几个畏缩不前的胆小鼠辈,不但违令不前,更于阵前乱行叫嚷,扰我军心,故今日召集大伙前来,便是要当着大伙面,将这几个鼠辈正了军法,好明军纪!”


第117章 正法
  正军法、明军纪?
  台下众人听了千户大人这话,顿时拿眼就朝高台左边看去。
  就在周士相说话的时候,亲卫们已经押了六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到了台下,他们身上穿得都是太平营的黑色军服,可身上却无一例外都捆着绳子,从他们近乎瘫软的样子来看,显是此时心中极度恐惧。
  台下有军士认出了那几个人,可认出来后却是下意识的就是一哆嗦,再也不敢盯着对方看,因为他们知道,若是上官较真起来,恐怕自己就不是站在这边看,而是和那六个同乡一样被五花大绑捆在那。
  “押上来!”周士相也不转身,直接挥手下了令。
  “遵令!”
  早就准备好的亲卫轰然一声,尔后便将这六名五花大绑的年轻人拖上高台。拖的时候,那六个家伙吓得直发抖,可却不敢挣扎,任由亲卫将自己拖上台去。有两个家伙更是吓得和一滩烂泥般,死沉死沉,亲卫们费了好大劲才将他二人如拖死猪般拖上去。
  “跪下!”
  拖上台后,亲卫们便将六名逃兵一字排开,强按着他们的脖颈往下押,六人中有三个是直接跪了下去,还有三个却是直接瘫在地上,双手双腿都跟不是自己似的提不上力,整个人就像魂飞魄散般如行尸走肉般。
  “起来!”
  亲卫们又是一番动手,总算将三个瘫在地上的逃兵提起跪在台上。
  “入我太平营,本千户保你吃饱,为的只要你们能够在战阵之上勇猛杀敌,可你们这几个孬种,不奋勇杀敌就罢了,却在那阵前乱窜乱跑,咋呼什么败了,险些叫鞑子反扑过来,你等可知正因为你们的混帐举动害死了多少弟兄?”
  周士相走到六人面前,一一看去,森然说道,“因自身胆小而害死弟兄,你们六个死不足!本千户自立下太平营这个营头起,便定了营规,今日便拿营规治你们,好叫你们知道贪生怕死是何等下场!”
  “千户饶命,千户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跑了!”
  周士相说完后,那六个逃兵就哭喊着请求饶命,周士相却不理会他们,而是转身问台下众人道:“临阵脱逃,咱们太平营什么规矩惩治!”
  “大刀伺候,当众砍了!”葛正大声叫道。
  “大刀伺候,当众砍了!”数十军官和老兵一起喊道。
  “那便砍了!”周士相点点头,把手向下一挥便喝道:“斩了!”
  “得令!”
  六名亲卫闻令向前一步,各自拔出佩刀,这六名亲卫都是打罗定起就参加太平营的老兵,胆色勇气俱是齐全,也是见过杀人,更杀过人的。六人举起刀来,最右首那亲卫看也不看下面跪着的逃兵,大喝一声便将刀用力砍下。
  “噗哧!”
  一刀砍下,血喷,那兵脑袋落地打滚,身子抽搐几下,整个人就没了声息。
  边上其余几个逃兵看得分明,看到同伴的脑袋就那么骨碌碌的滚落在自己眼前,当真是心肝啤肺都吓了出来。
  “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啊,小的再也不逃了,再也不跑了!”
  “俺还有爹娘,还有爹娘,大人饶小的这条命,小的做牛做马报答你!”
  “……”
  “斩!”
  周士相漠无表情的看着行刑,军法无情,营规无情,抢劫杀人他可以免其一死,让其戴罪立功,如在新兴纵容手下抢动的陈默,可临阵脱逃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不为别的,就是为自家性命计,周士相也容不得营中有一个懦夫,更不容许士兵因为害怕而违令,因为他的命只有一条,而反清的路却很长很长。他可以死在战阵之中,可以光荣的去战死,却绝不接受因为部下的胆怯无能而陷自己于绝地。
  前日攻城时新兵们的表现都很差,周士相却不能将这些新兵全斩了,他只能选择这六个表现最差,也给太平营带来损失的六个家伙来正军法。
  当众行军法砍人头,只为一个目的,便是叫营中的新兵都知道,太平营的军规绝不能触碰!
  六颗脑袋滚落,六具无头尸体倒地,台上血泊一片,台下杀过清兵的老兵不觉如何恐怖,军官们更是不在乎,那帮新兴以后入营的新兵却是看得脊梁发麻,四百多高要新兵更是骇得不敢看,有些人心中更是后悔万分,早知道太平营的军法如此无情,动不动就拿人脑袋开刀,说什么也不贪图什么吃饱不吃饱,老老实实在家中呆着多好,再差,总不用为自己的脑袋提心吊胆吧。
  亲卫将六具尸体抬下后,那台上的血迹却是没法掩盖,周士相也不嫌,就那么立在一地血泊之中,森然望着台下两千多人,气氛一片肃杀。
  “从今往后,再有敢违令不前的,一律当众行军法!弟兄们需谨记,勇者方能无敌,想要活下来,想要吃好穿好,就得拿命去拼,不然,就是个死!”
  说完,周士相停顿了一下,又道:“诸位弟兄,太平营先前人少,本千户临时编了队伍,如今咱们人多了,算得上兵强马壮,所以队伍也要重新整编下,以往跟着本千户的老弟兄们也该升官了。”
  闻言,早知道周士相要扩编的一众军官们俱是露出了笑容,队伍中的老兵也是挺直了腰板,颇是期待的看着台上。如今营中的人马已经比罗定那时多了好几倍,是个明白人就知道,一旦千户大人扩编,老兵肯定能有当官的机会,就是不知是能捞个总旗还是小旗做做了。
  李辅国却是闷着头在那猜测,自己带了手下弟兄投了太平营,又杀了那么多旗兵,如今这太平营扩编,那姓周的千户肯定要拉拢自己,说不定能当个百户。
  这边想着,台上的周士相却说了:“本千户现决定本全营分为五营,战兵四营,亲卫一营,五营各一百户。这五个百户分别是……”说到这,周士相的视线落在了铁毅、葛正、蒋和等人身上。


第118章 授旗
  一众军官翘首以盼等着周士相说出百户人选,可周士相却没有立即说出,而是忽然抬手示意台下的亲卫将昨夜赶制的几面战旗拿了上来。
  战旗一共五面,均是红底黑字,分为“震虏”、“雄威”、“虎捷”、“陷阵”、“近卫”五旗。旗帜呈四方形,四边却有波浪式的条幅,旗杆大木制成,坚固异常。杆上套有尖利的矛头,配上红樱,看着着实气派。
  五面大旗展开后,台下众人却罕有识字的,多是愕然,不知千户大人叫人拿出的这几面旗帜上写得什么。
  在众人的惊愕猜测中,周士相转身接过绣有“震虏”的战旗,视线猛的落在正一脸雾水的葛正脸上,扬声喝道:“葛正!”
  葛正一个激灵,脱口应道:“末将在!”
  “本千户命你为我太平军震虏营百户,上台接旗!”
  “震虏营百户?……啊?末将领命!”
  葛正未想到自己竟是周士相第一个任命的百户,心头激动,欣然从人群走出,在旁人羡慕的目光中快步迈上高台,从周士相手中接过震虏营战旗。
  看着一脸激动的葛正,周士相又说了八字,却是“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短短八个字却让葛正无比郑重,将手中震虏战旗向着半空摇去,“呼呼”旗声端是威风。
  “邵九公!”
  “末将……末将在!”
  “本千户命你为雄威营百户,上台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