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破三国-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昭说道:“韩浩大军刚来,兵困马乏,这是我们唯的机会,我建议使君派支精锐今夜三更趁夜袭营,杀韩浩个措手不及。”

    “好计,本将军这就让人去办!”张杨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他也知道,旦韩浩立稳了脚跟,那么就会伐木造车,开始攻打城门了。

    张杨叫来杨丑晆固,吩咐道:“杨丑,你二人各自领精锐士卒三千,今夜分别从东门和西门杀出,趁夜袭击韩浩的大营,此战只求烧毁对方粮草辎重,不求杀多少敌人数量,你二人可明白?”

    “末将得令!”二人齐声应道。

    张杨当然知道,只要毁掉了韩浩的粮草辎重,那么韩浩只能等待袁尚来援,到时候敌军饿着肚子,就是他的机会了。

    杨丑接了命令,当即回去挑选士卒,他和韩浩交过手,知道韩浩的厉害,更何况对方还有袁绍支持,袁氏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杨丑不看好张杨,想来想去,他决定成绩火中取栗。

    韩浩正在军帐中和司马懿商讨明日作战之事,忽听副将来报,说外面有杨丑的使者求见。

    “杨丑的使者?”韩浩不明所以,司马懿却眼前亮,说道:“将军,咱们的机会来了。”

    “机会?什么机会?”韩浩没有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

    司马懿解释道:“杨丑派使者来,必定是为了商议投降之事,将军把他的使者叫来问便知。”

    “去把那人叫进来见我!”

    使者上来之后,果然如同司马懿所料,献上了杨丑写给袁尚的封降表,并且在信中说今夜他和晆固会来袭营。

    “仲达先生,你也看看吧。”

    司马懿接过绢布,打开草草看,顿时心中有数,韩浩知道对方有话说,让人把使者待下去好好安顿,而后问道:“先生可有话说?”

    “将军,咱们的机会来了!”司马懿随即对着韩浩耳语番,韩浩听得喜笑颜开。

    随后韩浩又叫人把那使者带进来,嘱咐番,让他回去告诉杨丑。

    半夜的时候,杨丑和晆固点好了兵马,张杨亲自为两人送行,杨丑从东门而出,晆固从西门而出,目的地都是韩浩的大营。

    晆固带着三千人马,赶到韩浩大营的时候,见防卫松懈,当即也不等杨丑,趁势举火杀出,直接进了大营。

    可到了大营看,里面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他顿时明悟:“不好,咱们中计了,撤!”

    “杀!杀!杀!”他正准备带着兵马撤出去,随即四周举起了火把,喊杀声不绝于耳。

    “晆固,你中计了,还不快下马投降!”看到四周都是弓箭手包围,晆固暗骂自己大意了。

 第239章 袁尚进城

    晆固不愧是对张杨忠心耿耿地人物,听到让他投降的话,喝骂道:“贼子休想,只要战死的晆固,没有投降的晆固,兄弟们,随我杀!”

    “杀!!!!”

    晆固困兽犹斗,带着麾下士卒和敌军拼命,且战且退。

    不说晆固中了埋伏,杨丑除了东门之后,没走多远,就停下了部众,随后远处支大军前来,人数约在五千人左右,那为之人正是韩浩。

    “将军,有敌人!”

    “不用!”他示意手下的兄弟们稍安勿躁,而后独自拍马上前:“杨丑见过韩将军!”

    “杨将军不必多礼,你我今后同在后将军麾下效命,不必客气。”韩浩没和他多说,直接问道:“咱们现在出吗?”

    “将军请跟我来!”

    杨丑把韩浩的大军混在他的部队之中,而后又到了东门下面,成楼上的人看到下面打的是杨丑的旗号,又见到了杨丑本人,随即命令开城门。

    城门开了之后,大军火入城,进城之后,韩浩立即派人去抢占城楼:“张顗,你带人去占领城楼,不要放只苍蝇出城。”

    “是,将军!”

    “张延,郭援,你二人带兵去抢占西门和南门,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韩浩下完命令,这才对杨丑说道:“杨将军,咱们去郡守府吧。”

    “将军请跟我来!”

    韩浩的万先锋军虽然由他控制,但袁尚却不会让他独自领兵在外,无论是张延张顗还是郭援,这三人都是袁尚安插在韩浩军中的,韩浩自己也心知肚明。

    杨丑和韩浩带兵杀进郡守府,张杨始料不及,万万没想到杨丑竟然反叛他,如此说来,那晆固肯定是凶多吉少。

    “快把公仁先生带走!”张扬慌不择路,知道落在袁尚手里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连家眷都顾不上了,只带着董昭往北门突围。

    可是他小瞧了韩浩,韩浩没派人去占领北门,又怎么会让张杨轻易逃出去呢,他占领郡守府之后,很快就追上了张杨,张杨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拿下,只有董昭被残兵败将护送着逃了出去。

    “将军,要不要追?”

    “让他走!”韩浩止住了要去追董昭的人,区区个董昭,无关大局,咱们还是先肃清上党郡的残敌要紧。

    “是!”

    第二天,司马懿带着大军入城,告诉他晆固被郭太杀死了,随即郭太率领白波贼去收复其他县城。

    韩浩担心这些山贼没有纪律,为祸地方,可命令是司马懿下的,他又不能不给面子,谁让他自己说的,在军中司马懿的命令就是他的命令,所以只能作罢。

    当攻破长子城的战报送到袁尚手中的时候,袁尚有些不悦,他万万没想到个韩浩就打下了长子县城,而且还抓获了张杨,如此说来,他这个后将军就成了吃白饭的?

    尤其是这个韩浩还是王匡的人,他的本意是想消耗王匡的实力,没想到却被韩浩做成了这等大事,番打听才知道,原来有个叫司马懿的人帮助韩浩收降了白波贼,所以才那么轻易地攻下了上党郡。

    袁尚只是让人送去封夸奖信,信上轻飘飘地夸奖了韩浩几句,随即说他马上就带着大部队过来。

    三天之后,袁尚带人到了长子县城,他率先招来了司马懿,司马懿告诉他,郭太和杨丑都是仰慕后将军威名,所以才主动请降。

    袁尚被司马懿的话说得大悦,当即留司马懿在身边做参军,位比逢纪审配二人,却没想到如此来,却是让逢纪有些不满。

    韩浩把张杨押送到袁尚面前,袁尚没理会韩浩,看着张杨说道:“尔曾经也是讨董的忠臣,却没想到背信弃义,竟然投靠吕布这个奸贼,天下诸侯人人得而诛之,本将军已经得到朝廷的圣旨,对你处以极刑,灭三族。”

    张杨颓丧地看着袁尚,没有说话,胜者王败者贼,这样的道理他不会不清楚,只是怨恨地看了袁尚眼。

    袁尚被他看得憋闷,下令道:“传令下去,将张杨斩,三族尽灭。”

    “诺!”

    袁尚仍然没有理会韩浩,而是把张延郭援张顗三人好好夸奖了番,待郭太和杨丑晋见,袁尚也分别封了两人为白波将军和讨逆将军这两个杂号将军职位。

    袁尚在府衙摆酒庆功,宴会上袁尚的部下对韩浩颇多为难,惹得韩浩十分不喜,王匡也觉得丢了面子,对袁尚有些不满,最后袁尚看到场面快不可收拾了,这才出言阻止。

    袁尚占据上党郡之后,志得意满,命王匡给他提供粮草,他准备对太原郡用兵,直接攻打高顺的老巢晋阳。

    王匡本来想劝阻,可袁尚根本不听他说话,王匡也只能叹气。

    郭太被袁尚封为白波将军后,把麾下十几万杂兵都带入了上党郡,搞得鸡飞狗跳,还个劲儿地找王匡索要粮食,王匡哪里有那么多粮食给他,时间起了摩擦。

    王匡不给粮食,郭太也不是吃素的,他自己去抢,除了长子城外,其余周边县城都被郭太给祸害得不清,王匡把官司打到袁尚这里,袁尚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问司马懿,司马懿告诉他,郭太是有功之臣,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又是用人之际,不宜节外生枝,审配虽然觉得不妥,但司马懿这话也有道理,于是郭太越肆意妄为。

    百姓对袁尚相当不满,甚至是仇恨,这时候他们不由得都怀念起当初张杨的好来,袁尚的军队喊打喊杀,每到处,百姓畏之如蛇蝎,不敢靠近,袁尚不能从上党郡筹集军粮,只能让王匡从河内运粮,战线也就被拉长了。

    奇怪的是,高顺得知张杨被杀之后,仍然没有任何反应,不仅没派兵卒,而且就连袁尚派去劝说高顺的使者都不见了,切都很诡异。

    袁尚大军行至涅县,就在他即将进入太原郡内的时候,却被告知,后方运送粮草的车队被劫了,大军只有三天军粮,袁尚听闻之后大怒,边派人去后方催促王匡,边屯兵涅县,等候粮草支援。

 第240章 袁尚兵败

    得知粮草被劫的消息,袁尚气急败坏,在县衙中大发雷霆:“这些贼子竟敢劫本将军的粮草,真是活得不赖烦了,要是被本将军知道是谁,一定灭了他九族。”

    “将军息怒!”这个时候也只有司马懿挺身而出,劝阻袁尚:“将军,当务之急,咱们应该想办法让后方赶紧把粮草运过来,否则大军就要断粮了,这可不是小事儿,士兵一旦得知断粮的消息,顷刻间就会哗变,到时候只怕一发不可收拾啊。”

    袁尚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可他没办法,还是审配问道:“仲达先生,难道就不能就地筹集一些粮草,暂时解决燃眉之急吗?”

    司马懿闻言苦笑着说道:“正南先生有所不知,这涅县如今是十室九空,大部分百姓都逃走了,别说凑集粮食了,人都没剩几个,去哪里找粮食。”

    “哎!”审配叹息了一声,不再说话,袁尚见三个谋士都没有了办法,越发气急:“快去给王匡传信,命他火速运粮,增援前线!”

    “属下这就去办!”司马懿退出去追后,审配语重心长地说道:“显甫,之前你对韩浩立功有所不满,只怕已经引起了王匡的不满,此番王匡要是断了我们的粮草,那我们几万大军可就要全军覆没了。”

    “他敢!”逢纪和审配都是袁绍派来的人,袁尚虽然平时很尊崇他,可这些人说到底也是他的长辈,整天对他指指点点,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袁尚心中其实很不喜欢,所以他才会亲近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很听他的话。

    逢纪也在一旁附和道:“正南多虑了,公节怎么说都是和主公一起讨伐过董卓的,他对于主公也是忠心耿耿,万不会如此行事。”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审配依旧有些不放心。

    逢纪听后沉吟半晌,说道:“不如我们给主公写一封信,说一说此事?”

    “不可!”袁尚一心想在袁绍面前挣表现,怎么会把这种事情告诉袁绍呢,当即拒绝:“我想王太守也不会这么做的,咱们先等等吧。”

    却说王匡一日接到袁尚的三封催粮信,知道形势危急,无奈之下,只好命韩浩亲自押运粮草,韩浩倒是没有什么不满,随即亲自押送三千石粮草送去涅县。

    出了长子城,韩浩一路紧赶慢赶,昼夜不停地押运,路过沁县的时候,见士兵疲劳不堪,于是下令在此停留一晚,明日继续启程。

    韩浩做事谨慎,安排了足够多的巡逻侍卫,半夜的时候,忽然锣鼓大作,韩浩暗叫不好,肯定是又遇到劫粮的贼子了。

    他迅速整顿兵马应敌,不曾想来人却是他认识的人,此人正是郭太手下的大将胡才。

    胡才见到韩浩之后,拿出司马懿的手令,说道:“韩将军,我们奉司马参军的命令,前来帮助你押送粮草。”

    这大半夜的,韩浩有些怀疑,可接过胡才手中的手令一看,确实是司马懿下的命令,他狐疑地问道:“胡校尉,你们深夜前来协助我押送粮草,未免太热情了吧。”

    胡才解释道:“韩将军有所不知,大帅那里已经断粮了,要不是及时发现,军中差点闹出了哗变的事情,我们星夜前来半路支援,就是要第一时间把粮草押送过去。”

    韩浩见他说得真诚,也没怀疑,答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趁夜启程吧。”

    韩浩这么卖力,士兵们不干了,这几天他们累得半死不活,好不容易睡一觉,还被半夜惊醒,这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任凭韩浩如何打骂,士兵们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

    “让胡校尉看笑话了。”韩浩尴尬地说道。

    “无妨!”胡才趁机说道:“既然韩将军手下的士卒都疲惫不堪,但前方军情紧急,耽误不得,不如就让我的手下帮助韩将军运送吧。”

    “也只能如此了!”

    胡才随即命人接收粮草,他递给韩浩一个酒壶,说道:“韩将军,夜深露中,喝两口暖暖身子。”

    “好!”韩浩见他热情,也没有推辞,大口大口地喝了几口,随即就感觉身子暖了起来。

    可是,他很快就发觉不对劲了,怎么感觉天旋地转,他转过头看到胡才诡异的笑容,终于明悟,这是自己遭了道了:“你……”

    韩浩手还没放到腰间的刀把上,就倒在了地下,随即胡才的手下顷刻间就把所有押送粮草的士兵控制住了。

    “兄弟们,回白波山!”胡才看向躺在地上的韩浩,骂道:“费了老子这么大力气,真想给你捅两个窟窿,要不是军师看重你的能力,你小子哪有命在,带走!”

    “是!”

    袁尚在涅县左等右等,都过了五天时间了,粮草还是没有送来,这个时候,军中不知从哪里已经传出了断粮的谣言,袁尚当机立断,看了几个传谣的士兵,可不仅没止住谣言,反而越演越烈。

    不得已之下,袁尚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杀马充饥,可只过了三天,军队彻底断顿了,这个时候,军心大乱,不少营中已经出现了逃兵的事情。

    袁尚急得火烧眉毛,万万没想到,当晚一支天兵从天而降,骑兵趁夜袭营,袁尚的士兵饭都没吃,哪有力气作战,顿时就发生了哗变,不少士兵直接跪地请降。

    袁尚得知大势已去,肯定是中了高顺的计了,顾不得许多,带着逢纪三人,在心腹近卫的保护下,趁夜逃走了。

    来人正是高顺麾下的关羽,关羽俘虏了袁尚全部兵马,并没有追击,而是趁势直扑长子县城。

    王匡始料不及,被郝昭郭淮二人偷袭得逞,只带着残兵败将逃去了河内。

    袁尚在逃亡的过程中,远远看到郭太的大旗,急忙让士兵打出旗号,结果没想到郭太一个冲锋,把袁尚所有人都给俘虏了,包括逢纪审配司马懿在内。

    这时候袁尚才后悔不跌,认为自己错信了这些山贼,大骂郭太背主忘恩,背信弃义,却丝毫不知道自己从头到尾都是被别人给算计了。

 第241章 司马懿的猜测

    “将军,司马懿求见。”

    关羽此时正坐在长子城郡守府衙处理公务,听到亲兵的话,放下了手中的卷宗,说道:“请他进来。”

    司马懿进入堂上,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司马懿见过将军。”

    “仲达此番辛苦了,若非仲达,本将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坐在此处办公。”关羽以往有些瞧不起这些文人,但经此一役,他算是领教了这些文人的厉害。

    “将军过誉了,司马懿不敢居功。”司马懿谦虚一番,这才汇报道:“禀将军,袁尚如今已被白波军擒获,敢问将军该如何处置?”

    “你有什么意见?”司马懿的出现比较突兀,当初高顺正在商议如何趁机渔利,就是这时候,一个名叫司马懿的人直接来到了晋阳,直言不讳地要求见高顺,说是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让袁尚大军全军覆没,并且还要收回上党郡。

    高顺也想看看敢夸下如此海口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于是就答应了见司马懿,司马懿果然不负众望,一席话说得高顺很心动,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就有了后来的事情,没想到如今还真被司马懿给办成了。

    关羽从头到尾都旁观了司马懿的谋划,果真是一环扣一环,就连白波贼也被他算计在其中。

    司马懿知道只是关羽诚心问计,也没隐瞒,直接答道:“如今王匡跑回了河内,河内有王匡的几万军队,虽说不是将军麾下骑兵的对手,但也没必要靡费粮草,我建议由白波军打着袁尚的旗号,骗开城门,而后将军趁势攻入,河内郡便可归入晋侯麾下。”

    “嗯,你的建议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稍后我给你答复。”

    “诺!”

    司马懿下去之后,关羽让人把孙卲叫来,说了方才司马懿的计策,孙绍一听,顿时计上心头,补充道:“关将军,我也赞同司马懿的计策,不过还有些补充,白波军占领河内之后,将军打着清剿山贼,保境安民的旗号,趁机出兵攻打河内,若有司马懿帮助,河内旦夕可破,将军只需把这白波军赶去冀州,自然就可以起到牵制袁绍军力的目的,而且有袁尚在手中,袁绍投鼠忌器,也不会大举围剿,这就给了主公足够多的时间攻略青州。”

    孙卲和司马懿的不同就是不会收拢这些白波军,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军纪败坏,收降他们只会得不偿失,而打着清缴山贼的旗号,攻入河内,不仅避免了与袁绍的冲突,因为关于不是从王匡手里夺来的河内郡,而且还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方便并州对河内的统治,可以说一举两得。

    两人商议完毕,他让人去把司马懿叫进来,这一次他没有让孙卲回避,司马懿进来之后,看了看孙卲,知道此人应该是关羽的心腹,所以也没觉得奇怪。

    关羽把方才商议的结果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非常不解,问道:“将军为何不把十几万白波军收为己用?”

    在司马懿看来,白波军纵然没有一点好,可到底是十几万大军啊,虽说这十几万大军有些浮夸。

    关羽不好给他说真实原因,只好解释道:“仲达有所不知,我军若是趁机占领河内,难保袁绍不从洛阳出兵,甚至还有可能惹来吕布,本将把白波贼驱逐到冀州,正是为了给袁绍添堵,让他把注意力都放到冀州去,无暇把注意力放到河内,这也便于我们队河内郡的统治。”

    “原来如此。”司马懿将信将疑地接受了这个解释,又问道:“将军,那我的任务是否完成了?”

    关羽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拿出一封州牧府的令函,递给他,说道:“仲达,晋侯对你这次你下的大功十分满意,已经封你为校尉,这是给你的令符。”

    司马懿接过令符,又听关羽说道:“你回去之后,把逢纪、审配和韩浩三人送来长子,至于袁尚,就留在白波贼手里,你继续担任郭太的军师,进入冀州之后,你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为祸冀州,不瞒你说,晋侯励精图治,已有对冀州用兵的想法,你若是能够再立大功,拜将封侯不在话下。”

    “属下领命!”

    司马懿从关羽那里出来之后,忍不住回头看了看,他不是没见过高顺,可在他眼中,高顺虽然官居并州牧,晋侯,算是一方诸侯,可如今却没有和袁绍对抗的实力,区区白波贼能给冀州造成多大的灾难?别忘了,冀州还有高干在。

    高顺此举并不会给并州带来好处,反而会有惹怒袁绍的风险,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倒是给幽州有了可趁之机。

    “幽州?莫非?”司马懿心中有个猜测,可他并不愿这么去想,要是这个猜测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恐怕要不了几年,全天下的诸侯都会明白过来,他们都被一个人给蒙蔽了。

    “这得要提前十年布局吧?莫非十年前他就料到了今天?如真是如此,那此人可就太厉害了,只怕要不了几年,北方四州就要诞生一个霸主了,我司马懿倒是得好好谋划一番。”

    司马懿命人把韩浩,逢纪,审配三人都送到了长子城,关羽没有见他们,连同在路上抓到的董昭一起,全部送去了晋阳,至于高顺怎么安排他们,他就不管了。

    苏辰喜欢人才,高顺也时刻都贯彻着这个主张,并州如今家大业大,也确实需要有才能的人效力,至于能否劝降四人,那他就不知道了。

    郭太在这一次战争中,也赚得盆满钵满,不说截获的袁尚的粮草,但说从各个县城抢夺的物资,以及高顺命人送来的财物,就足够他十几万大军用上一年了。

    司马懿回来之后,直接劝说郭太趁机出兵攻打河内郡,河内是司马懿的老巢,他自然不会让这些山贼为祸家乡父老,所以他和关羽约定好了时间,一旦城门攻破,关羽的大军紧接着就会入城。

    郭太对司马懿这个军师可谓是言听计从,于是直接押着袁尚领兵赶往河内。

 第242章 陶谦求援

    司马懿拿着高顺敕封的公函回到白波军中,除了司马懿本人被封为宣义校尉之外,郭太被封为白波将军,其下几个大将也都被封为校尉,只是暂时还不对外公布。更新最快

    郭太得了金银钱财,又得了高顺许诺的官职,十分高兴,对于司马懿提出的出兵河内之事完全赞同,趁此机会他又可以狠捞一笔了。

    郭太裹挟着袁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