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破三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宴会的日期定在三日之后的晚上,苏辰本想早一步雪中送炭,结识蔡邕,却没想到被王智提前一步,一番算计,算是付之东流。

    不过他也没有失望,此次宴会是允许携带家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蔡邕是拖家带口来到原,所以允许各位宾客携带家眷赴宴。

    苏辰当然也想去凑个热闹,为此辛辛苦苦准备了三天,只等宴会召开。

    三日后,苏辰身着华服锦衣,跟在苏寔后面,来到了太守府。

    这是他第一次出席汉末的大型宴会,也是第一次登临太守府的大门,和他想象的不同,这次宴会来往的宾客足有二百人之多,门外停下一辆接一辆的马车,络绎不绝。

    进了府门,四处都有士兵站岗,各个看起来都是精锐雄壮之士,或许是因为边塞之地,所以这宴会的安保也做得十分严密,没有请帖根本无法进入大门。

    进了大门之后,来到宴会厅,说是宴会厅,其实就是太守府的一处空地,只不过布置得十分敞亮。

    想想也是,要找一个能够容纳二百人的宴会厅,谈何容易,而且还是在汉末这种分餐制的情况下。

    苏辰当然没有单独的桌子,他和父亲苏寔坐在一起,位列高顺之后,这边坐的也全是五原郡的实权人物。

    进入宴会厅,也不时有人过来打招呼,苏寔趁机把儿子推销出去,苏辰长相俊美,风姿飒爽,倒是收获了一片溢美之词。

    “太守王使君到……”

    身为一郡长官,王智当然是最后一个登场的,只见他和蔡邕联袂而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人有多亲近呢。

    “诸位不必多礼,快请入座。”随着王智和蔡邕坐下,众人也纷纷落座。

    在苏寔的介绍下,苏辰认识了大部分太守府的官员和四大家族的族长,这其中也不乏面熟之人,便是那崔家的崔浩了。

    苏寔等郡守府的官员落坐在王智的左下方,而各大家族之人则是落坐在右下方,泾渭分明,当然,这左下方也有不少人出生于四大家族之中。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刚刚落座,苏辰就感觉道一道凌厉的目光向他射来。

    他心有所感,抬头一看,正好和崔浩的目光对上,只见那崔浩愤恨地看了他一眼,随后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事实上,见到苏辰,崔浩也十分意外,他今日赴宴本是另有所求,根本没有心思关注苏辰这个废物,他所有的心思全在蔡邕身上。

    “开宴!”

    王智一声令下,众人纷纷送上祝词,即便今天的主角是蔡邕,但他也沦为了王智的陪衬。

    众宾客推杯换盏,好不热闹,一个个五原郡的青年俊杰,也都纷纷给蔡邕敬酒,目的无非是想拜入门下,得到士林的认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智突然说道:“诸位,静静,静一下。”

    听到他的话,众人都停下了酒杯,放下了筷子,安静下来,这时只听王智继续说道:“此处有酒,岂能无乐?素闻蔡大家琴技卓绝,不知可否为我等献上一曲?”

    听到王智的话,蔡邕十分为难,他身为清流,自然不会和宦官同流合污,可形势比人强,到了五原郡,若是和王智这个上官过不去,今后只怕会寸步难行。

    不得已之下他才接受了王智的邀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喜欢王智这个十常侍王甫的弟弟。

    如果他今日真的答应抚琴,传了出去,不就成了他投入宦官的怀抱了吗,如此一来,他必定名声扫地,被士林驱赶,这样的请求,他怎能答应?

    可是看到底下众宾客期待的目光,他又实在是为难,若是不答应,不仅得罪了王智,更是得罪了整个五原郡的家族,这份罪名他是万万担不起的,一时间,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就在他为难之际,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家父今日身体不适,不如由小女子代为演奏如何?”

    “昭姬如何出来了?”看到女儿主动请缨,蔡邕心里不是滋味儿,女儿如今待字闺中,抛头露面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这家眷们都在后堂由王智的夫人款待,蔡琰或许是担忧父亲,所以才出来看看,没想到正好解了围。

    蔡琰这一出来,底下众位青年才俊的眼光都看直了,虽说她如今还不到及笄之年,但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

    这其中,尤其是崔浩,看得更是目不转睛,他忽然对着身边的一个青年耳语几句,然后那青年便朗声说道:“父亲,既然蔡妹妹愿意为父代劳,我等何不听听蔡妹妹的琴音呢?也正好看看她是否得了蔡伯父的真传。”

    王智见蔡邕不愿意演奏,本欲大怒,此时听到儿子的话,怒气消减不少,于是应道:“我儿此言有理,既如此,就由贤侄女儿代为演奏吧。”

    说罢他顺势端起一杯酒,倒入口中,显然大家都能看出,要是蔡琰演奏不好,此事不会罢休。

    王智之子名叫王休,在崔浩努力结交下,很快就成了狐朋狗友,苏辰是第一次见到王休,说实话观感不太好,这王休唇红齿白,看起来就是个小白脸,而且他举止之间纤柔**,恐怕和那崔浩关系不一般。

    “这两人该不会,该不会……”

    苏辰瞬间想到一个可能,这个想法一生出来,他再次看向二人的目光就变了,尤其是看到王休妩媚地白了崔浩一眼,而崔浩又一个媚眼儿回他,这情形,不是在打情骂俏那是什么?

    “恶!”还好他今晚吃的不多,赶紧打住了脑子里的幻象,再想下去,只怕会把昨夜的酸水都给呕吐出来。

    “没想到这崔浩竟然有龙阳之好,也是,那王休的确俊美,甚至过了大多数女子,两人搞得一起,也不足为奇,再说了,貌似这种事情在汉末并不鲜见吧?”

    他极力说服自己,勉强接受了这龙阳之好,心中也总算不再泛酸水了。

    正在此时,一道仙音传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蔡琰已经开始演奏了……

 第33章 有个名人叫李肃

    一首阳春白雪,起承转合,倾诉着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又似乎有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仙音渺渺,三日不绝,盖古之晋师旷或齐刘涓子在世,也无非如此罢了。

    苏辰对音律都有所涉足,自然能听出这琴曲中的韵味,蔡琰一首阳春白雪,未尝不是在为父鸣冤,庸碌的官僚永远无法明白高洁如蔡邕心中的坚持,这是一个士人的节操。

    “啪啪啪!”

    蔡琰一首曲罢,在座众人争相拍手庆贺,表现得最厉害的当属崔浩和王休二人,王智虽然心有不甘,可珠玉在前,他也不好发作,只能息事宁人。

    “贤侄女儿果然继承了伯喈兄的琴技,这一首曲子,当真算得上佳品,伯喈兄能教出贤侄女儿这等琴技,实在是名副其实,来,众位,我等敬伯喈兄一杯。”

    “是极是极,这一杯当敬伯喈兄!”符合的不是别人,正是崔浩之父崔仁德。

    蔡琰抚琴一首,正准备下去,这时王智忽然出声道:“蔡侄女儿且慢下去,适才我等见识了蔡侄女儿高超的琴技,想必在座的青年俊杰都被侄女儿的风采倾倒了,本官观贤侄女儿豆蔻年华,快到出阁之际,不如就在今日众位青年俊杰中寻找一个良配如何?相信伯喈兄也乐见其成吧。”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王智这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目的无外乎就是要逼着蔡邕战队,谁不知道,今日在座的宾客都是五原郡的官僚世家,这些人都和王智穿一条裤子,无论蔡邕选谁当女婿,怕是都会打上王智乃自宦官的标签。

    为了逼蔡邕战队,这王智也是煞费苦心啊,这才真真是个毒计,方才不过还是想逼蔡邕抚琴,现在蔡琰驳了王智的面子,王智就直接算计上了她的宝贝女儿。

    王智这话简直说道崔浩心里去了,只听他对着崔仁德耳语几句,便见那崔仁德应道:“王使君此言大赞,在座列为青年俊杰都是我五原郡的大好男儿,放在整个并州也算得上后起之秀,伯喈兄若能在列为中择一良婿,实在是再好不过。”

    崔仁德这话一出,余下众人纷纷迎合,这些人都想和蔡邕结亲,目的很简单,就是借用他的名声,要知道蔡邕当年密言七事,名扬海外,奠定了他在清流之中的地位,怪不得后来董卓都要将他收为己用,看重的就是他诺大的名声。

    蔡邕真想拂袖而去,可看到孱弱的女儿,他又有些心软了,此次流放朔方,边僻之地,朔方苦寒,如果真是去那里,他自己倒无所谓,就是苦了这女儿和妻子。

    看到在座的也不乏青年俊才,蔡邕心中也有些迟疑,或许给女儿寻上一门亲事也不错,至少可以避免她颠沛流离之苦。

    眼下蔡家式微,他没有多余的力量去照顾女儿,所以即便他心中恼怒王智的作为,可考虑到女儿的前途,又开始显露出了文人软弱的一面。

    王智看到蔡邕没有反对,自作主张地说道:“今日既然是为蔡大家接风洗尘,主题也当与之相关,适才有蔡侄女儿弄琴在前,下面本官提议大家比比诗赋如何?若有人能够进入蔡大家法眼,那就合当是蔡大家的佳婿,诸位以为如何?”

    “可行!”

    “甚好!”

    “使君所言极是!”

    众人纷纷出言附和,最后都把目光转移到蔡邕身上,一道道目光射过来,蔡邕如芒在背,最后艰难地点了点头。

    看到父亲点头答应,没人注意到,蔡琰轻轻以手绢拂面,掉落了几颗晶莹的泪珠。

    看着这一副闹剧,苏辰几乎忍不住想要冲上台去,上演一场王子救公主的戏码,可苏寔硬生生地将他按住了,轻声在耳边说道:“辰儿不要轻举妄动,且看看再说,今日之事,恐怕是王使君为了胁迫蔡大家投靠宦官,这种事情咱们掺和不起,不要多事。”

    苏寔说得很对,苏家的确参与不起,不说如今苏家本来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要是和王智对着干,那就是和王甫对着干,帮助蔡邕还是和阳球对着干,正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样的事情,是随随便便能够参与的吗?

    得罪了朝廷上的宦官和酷吏这两大势力,莫说苏寔只是一个小小的司马,即便他是太守,刺史又如何?只需要王甫在皇帝面前搬弄几句,苏家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成为历史。

    再则说了,王智能当上太守,王甫能在皇帝面前得宠,这其中也有苏家的功劳,苏寔和高顺大胜鲜卑,俘虏了檀石槐之子和连,押送进京,苏家早就打上了宦官的烙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智才迟迟没有对苏家出手,毕竟为了点争风吃醋的小事儿,去动一个对他有帮助的世家,这里面孰轻孰重,王智当然分得清楚。

    苏寔今日能安然地坐在这个位置上,成为一郡司马,这里面未尝没有王智的默许,有时候人心就是这么复杂,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虽然能够理解父亲的想法,但是苏辰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儿,尤其是看到台上蔡琰楚楚可怜的样子,心中更是升起一股怜悯之心。

    或许是心有所感吧,台上蔡琰的目光正好和他撞上,即便是戴着面纱,他也能看得出蔡琰脸上的落寞。

    苏辰对她笑笑,这个笑容犹如冬日暖阳,是那么的温暖灿烂,蔡琰或许是感觉到了他的善意,也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致谢。

    好巧不巧,崔浩一直都在关注蔡琰的动作,看到他的目光转向右边,他顺着看过去,正好看到苏辰这个废物,最令他气恼的是,蔡琰竟然还对着苏辰点头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早就已经吧蔡琰视为自己的禁脔了,此时此刻,看到二人眉来眼去,崔浩心中怒火升腾。

    崔浩这一发怒,离他最近的王休自然也感觉到了,顺着他的目光也找到了苏辰,于是也把苏辰这个不知名的家伙恨上了,有机会一定要寻寻他的晦气。

    王休一把抓住崔浩,示意他不要冲动,然后对着台上问道:“父亲,不知这诗赋比试该以何为题?”

    王智手捋长须,想了想,说道:“如今虽然已是春日,但五原郡仍然春寒料峭,时不时还会下上一两场雪,北方的雪景颇为壮观豪迈,不如就以雪为题吧。”

    “以雪为题?”蔡邕听到这个题目也点点头表示同意,他此时已经陷入了白雪皑皑的想象之中。

    “我先来!”王智话音刚落,就有一人当先出列,只见此人生得孔武有力,威武不凡,又是一身士子装束,似乎在告诉众人,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在下五原李家李肃,见过王使君,蔡大家!”

    “原来是李肃贤侄!”或许是看到蔡邕迷茫的眼神,于是介绍道:“伯喈兄有所不知,此人名叫李肃,乃是五原郡李家长子,飞将军李广之后,此子能文能武,不仅武艺高强,箭术非凡,平日里文采也不错,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蔡邕见他说话说了一半儿,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

    “只不过此子有点恃才傲物,明日里总自诩有万夫不当之勇,在五原郡无人可敌。”

    “原来是名将之后!”听到李肃乃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蔡邕再次看向此人,目光中充满了欣赏。至于王智说的恃才傲物,他却是不在乎,有本事的年轻人,有些倨傲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肃的确有嚣张的本钱,不说远的,就说他这九原第一高手的名号,就不是吹的。

    崔浩如何?王休又如何?李肃平日里是看不起这一帮纨绔子弟的,也正是因为他和这群五原郡的世家子弟不和,所以李家和其它三家的关系也不咋地,只是逢年过节才会礼节性地来往一下。

    见到被李肃抢先,崔浩心中大怒,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比武他是万万比不过李肃的,可今天是赋诗,这可是他的强项,看到李肃出头,崔浩讥笑道:“李兄,论武我们可能和你不过是半斤八两,但比文,李兄,你确定你今天出门看了黄历吗?”

    “哼!”听到崔浩的声音,李肃鄙夷地说道:“崔浩,你不过是我的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趁威风,识相的就赶紧下去,否则别怪我把你打得满地找牙。”

    “你!!!!”

    被李肃这么一呛白,崔浩饶是有一万句话,此时也说不出口了。

    “哈哈哈哈!”紧接着就是一众嘲笑声,当然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年轻一辈,要知道崔家乃是四大家族之首,枝繁叶茂,可不是随便能够取笑的。

    苏辰听到此人名叫李肃,顿时就想起了历史上那个有名的李肃,此人是吕布同乡,也是由他劝说的吕布归降。

    听刚才的话,似乎这李肃实力不错啊,他看不出对方的虚实,只好轻声对着高顺问道:“高大哥,这李肃是什么修为?”

    高顺目视李肃,看了看说道:“贤弟,如果为兄没感觉错的话,这李肃应该已经进入了练气境!”

    “嘶!!!”

    苏辰还真没想到这李肃竟然是练气境的强者,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他才能突破练气镜啊。

    不过,看到他和崔浩不和,苏辰脑子里顿时闪过一个想法。

 第34章 初识文修

    高顺虽然收下了地藏丹,但现在并没有服用,要想服用地藏丹这种丹药,除了找个安静的地方护法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在需要的时候。

    苏辰之前也问过,高顺告诉他,这个日子不远了,他最近已经感觉到瓶颈松动的迹象,本来是准备告假为突破做准备的,碰巧又遇到了太守府宴会,要负责安全守卫,所以他才亲力亲为,将突破的日期延后。

    “高大哥能看出他具体的境界吗?”苏辰听闻李肃是练气境高手,有些好奇地继续问道。

    “不能!”不过高顺的答案却是令他失望了,只听他解释道:“贤弟有所不知,要想感知到一个武者确切的修为,至少要比他高三个小境界才行,如今我不过是气海期的修为,所以无法判断出李肃是什么修为。”

    “嘶!!!!”

    听到这话,苏辰又是一惊,这么说来,李肃肯定不是聚气期的武者了,至少也是凝气期的修为,他倒不是没想过李肃和高顺同样是气海期的修为,只是稍稍一想便觉得不可能。

    高顺是谁?正宗的武将世家,倾尽全力也才将高顺培养成先天高手,李肃纵然有着李广的传承,可他比高顺小了不少,绝不可能这么年轻就突破到气海期,要知道从凝气期到气海期,这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几乎就是后天与先天之分。

    所以苏辰断定,这李肃是凝气期的武者。

    身为李广之后,有着强大的家族传承,苏辰看向李肃的目光就有些殷切了。

    “高大哥,这李肃可是已经出仕了?”

    “目前还没有!李家本来是安排李肃进入军中锻炼的,传闻上一任长史准备将李肃放入军中,担当部都尉之职,可后来那长史离任之后,这件事儿就搁置了下来。”

    “明白了!”高顺这么一说,苏辰就懂了,现在高顺是长史,苏寔是司马,想要安排一个部都尉的军职,是绕不开他二人的,李肃纵然有实力,现在也还是白身,如此倒是多了些操作的空间。

    不过这件事也不能操之过急,现在也不是详谈的时候,而且最终要决定这件事还是等高顺突破之后,王智身为太守,自然知道一个一流武将意味着什么,那时候无形之中就加重了高顺的权柄。

    简单地聊了几句,他又把目光转移到蔡琰身上,这一看,顿时我见犹怜,只见她孤零零地坐在蔡邕身边,似乎正迎合了那句话,身处人群之中,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寂。

    是啊,她不过是个弱女子,自己的婚事哪能轮到自己做主,而且现在家族蒙难,她就更没有办法了。

    崔浩被李肃下了面子,也不气馁,心说就先让你得意一阵,待会儿再把你狠狠地踩在地上。

    崔浩身为清河崔氏子弟,家学还是不错的,说一声文武双全也不为过,除了李肃,在五原郡,崔浩是世家子弟中的执牛耳者,是整个五原郡年轻一辈的翘楚。

    王智看到二人争风吃醋,也不生气,毕竟他的目的不在此,无论蔡邕把女儿嫁给在座的哪一家,都达到了他的目的。

    所以他朗声说道:“诸位青年俊杰,既然已经拟好了题目,就请大家尽情施为吧。”

    王智话音落下,就有家仆奉上了笔墨纸砚,每一个案桌都没有落下,其中也包括苏辰这一桌。

    “这……”看到面前这泛黄的纸张,苏辰有些迟疑,还是苏寔看出了他的想法,轻笑道:“辰儿何不试试?你若是能给为父娶回蔡大家的千金,那我苏家祖坟上都要冒青烟了。”

    “父亲的意思是?”

    苏寔知道他心中的顾虑,开解道:“辰儿不用多想,暂且不说你能不能在众人之中拔得头筹,即便是最终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们说到底和王使君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所以你要是娶了蔡小姐,王使君只会更加笼络我们苏家,而不会打压。”

    “明白了,父亲,我这就试试!”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嘛,到底姜还是老的辣,父亲比他看得更深远。苏家既然已经打上了宦官的标签,那何不趁势多捞些好处?

    苏辰如果真的娶了蔡琰,那对苏家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王智不会难为苏家,毕竟他虽然也出自太原王氏,可苏辰和王大公子争风吃醋的事情终究摆不上台面,在家族的利益面前,这点仇怨不值一提。

    其次,对于苏辰来说,成了蔡大家的女婿,他在士林中就有了名声,对将来帮助很大,他之前跟王甫的那些事儿也会被人家忘记,毕竟苏家并不是直接和王甫攀了交情。

    最后,蔡家可是比苏家强大的存在啊,即便现在暂时蒙难了,但人家的底蕴还在,将来一旦翻过身来,苏辰也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好处不言自明。

    抛开这一切,单单是蔡琰这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就值得苏辰为她泼墨弄文,如果真的被崔浩得逞,那么这个千古奇女子的命运只怕会比历史上还要坎坷。

    既然有这个机会去改变,他为何不顺应自己的内心呢?

    想到就做,苏辰突然文思泉涌,前世那些写雪的诗词一首首在他脑海里浮现,最终苏辰还是选择了这一首。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李肃就停笔了,自然有小厮把他的诗文呈给王智和蔡邕审查。

    蔡邕看得频频点头,王智看完之后,又把这诗文依次传了下去,以供众人品鉴。

    李肃是第一个,崔浩是第二个,看到崔浩的诗文,蔡邕忽然眼前一亮,问道:“敢问使君,这崔浩是何出生?”

    王智也看了崔浩的诗文,的确可圈可点,闻言答道:“崔浩乃是清河崔氏的旁支,崔家乃是五原郡第一家族,此子年纪轻轻,武艺非凡,更难的是文采上佳,到底是家学渊源。”

    “原来如此!”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