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昔言道-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张循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瞪着姬政,“你是说不去救援?!”

    姬政点头,“没错,我们距离太远,又被敌军牵制,贸然施救无异于自投死路。而吴王那边无非是昨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罢了,现在天已大亮,只要组织好防御,一定可以坚守很长时间,这段时间里,如果关外主力能够疏通巨石扫除障碍,就可以让关内主力重新退回谷中。”

    “不行!”张循厉声反对,“这样风险太大了!我绝不能置大王于危险而不顾!必须施救!”

    “好吧。”姬政摊手说道:“请张将军下令。”

    张循低头沉默,迅速思索片刻之后,猛然拔出炎炽剑,下令道:“立即拆毁所有战车,集结军中全部马匹,整编两千骑兵,由本将军亲自带领,火速前往救援!”

    “喏!”

    俞刻领命之后,立即离开前去筹备。

    突然,张循转向姬政,下令道:“姬将军听令!”

    姬政楞了一下,然后跨过半个身子,拜于张循面前。

    “姬将军统领剩余一万八千人,丢弃全部辎重,即刻向翼谷关开进!”

    “喏。”

    姬政向张循行礼,接下了命令。随后,姬政转身便要离开,突然,张循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注视着他的眼睛,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最后却只缓缓吐出一句话,“小姬,拜托了。”

    姬政轻轻拍了拍张循的手,便离开了。

    张循亲率两千骑兵火速奔袭,上午,骑兵部队终于抵达翼谷关东侧。张循登上一处高峰,远远眺望翼谷,只见翼谷关被巨石封死,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清出道路来。而翼谷关内,齐军正围成一条硕大的封锁阵线,猛烈冲击吴军的防御阵地。

    阵地前到处是吴兵尸体和七倒八歪的旗帜,关内吴军俨然已经伤亡大半,张循粗略一估计,应该还接近三万人,齐军兵力不明,但应该相差不大,然而齐军指挥有效,气势高涨;吴军组织混乱,坐以待毙。

    张循知道自己必须立即帅军杀入,虽然两千骑兵不足以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但可以带来希望,只要有了希望,就能恢复部队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守,等待姬政率领援军到来。

    于是,张循整备兵力,选择齐军阵线上一个薄弱环节突击而来。齐国人根本想不到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一时来不及调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张循也不恋战,并未与齐军缠斗,而是率领两千骑兵继续突进,径直冲入吴军阵地。

    来到阵地,张循拜倒在吴王面前,行礼道:“末将救驾来迟,还望大王责罚!”

    吴王大喜,连忙扶起张循,赞赏道:“我有张将军,称霸天下又有何难?!哈哈,哈哈!”

    “末将惭愧!”

    “张将军带了多少兵马?!”

    “两千骑兵。”

    “什么?两千?怎么才两千?你不是带了两万人么?!”

    “事发突然,我今天早晨才得到消息,为了尽快救驾,我只得临时组建骑兵,火速奔袭而来。”

    “剩下的兵力呢!?”

    “已经在路上了,我命姬政率兵赶来,最快下午就可以抵达。”

    “好……好……”吴王刚刚燃起的信心似乎又消退了,他疲惫的摆了摆手,对张循说道:“既然张将军来了,这里就由张将军接管吧,只要援军来了,我们里应外合杀回去!可恶的齐国人!张将军,务必……务必坚守到援军到来……”

    “喏!”

    随后,吴王转身离开,准备睡上一觉,彻夜未眠,吴王的眼睛已经快睁不开了。

    于是,张循迅速组织防御,他深入前线亲自排兵列阵,士兵们看到张循出现在阵地上,顿时重拾信心。

    自张循接手防御之后,齐军共组织了七轮进攻。这七轮进攻一轮比一轮猛烈,虽然张循全部成功抵挡,但部队却损失惨重,好在齐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时间飞快流逝,毒辣的阳光逐渐变得温和,斜阳中,残尸满地的沙场显得格外凄凉。张循来到前线,踮起脚尖眺望远方,他满心期待着,因为按照时间推算,姬政应该快要来了。

    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一支部队,虽然光线昏暗,张循看不清队伍的旗帜,但他笃信,一定是姬政来了。张循连忙组织人马,准备与姬政里应外合,反击齐军。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令张循大失所望,那支部队竟然与齐军汇合在一起,看来赶到的并非姬政的援军,而是齐军的增援部队。张循向齐军阵地观望,心中暗暗叫苦,齐国的援军一到,双方力量的天平立即发生了严重倾斜,扣除伤患,张循手中可以应战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万,而齐军却有四万多人。

    士兵们也更加绝望了,虽然张循身先士卒与他们同生共死,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力量,但他们的生理却已经到达了极限。他们已经整整一天没有进食和饮水了,齐国人进攻频繁,就连眯上一会儿也成了一种奢望,或许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永远摆脱饥渴和疲倦。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殊死一战

    眼看齐国部队继续增加,而自己的援军迟迟不能到来,吴王气急败坏,恶狠狠质问张循,“姬政呢!他人呢!在哪!在哪?!”

    “禀报大王,姬将军应该快要到了。【】”

    “你不是说下午就能到么?!现在天马上就要黑了!他人呢!”

    “可能……或许他们遭遇了齐军的牵制和阻击,耽搁了……”

    “耽搁?!耽搁到明天我们都得死!”吴王已经歇斯底里,完全不忌讳周围兵将的眼光,肆意宣泄着心中的惶恐,“齐国人的进攻一轮比一轮凶猛,援兵再不到,我拿你是问!”

    “是……大王……”张循想要拉开吴王,避免他将这种不安情绪传染给士兵,但吴王似乎彻底陷入了癫狂,只是自顾自愤恨的咒骂着。

    “姬政这个丧心贼子!当初是本王好心收留他!现在他不思报恩,迟迟不来救驾!实在可恶!本王一定要将他治罪!一定!”

    就在吴王骂个不停的时候,齐军阵地上突然传来一阵鼓声,伴随着鼓声,齐军迅速调整阵型,弧形阵线犹如一把死亡镰刀,正准备将吴兵全部收割。

    “快!将大王带离前线!齐国人要发起总攻了!”

    侍卫护住吴王将其带离前线。随后,张循然后迅速组织残存兵力,准备抵御齐国人最后的进攻。

    俞刻走上前来,对张循说道:“将军!前线危险,您撤回营地指挥吧!”

    张循摇了摇头,挺起身子,对着周围的将士们喊道:“弟兄们!这次是齐军最后的总攻,他们必然会在天黑之前结束战斗,咱们再没有退路了,存亡就在这一战了!弟兄们!死战!死战!”

    “死战!”

    “死战!”

    “死战!”

    士兵们齐声高呼,响彻云霄。

    张循唰的一下拔出炎炽剑,亲自顶至阵前。然而就在目光跳转的瞬间,他好像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再细细看去,却一无所获,只寻到了一个背着双刀的背影。

    夕阳西下,天色更加昏暗,血红的沙场上,双方兵马严阵以待,大战之前的战场鸦雀无声,万籁俱静。

    突然,齐军阵地响起了震天的战鼓,顿时地动山摇。张循紧紧握着炎炽剑,他能清晰的从剑柄上感受到来自战鼓的共振,这样的鼓声不仅在提升齐军的士气,更在堆积着兄弟们心中的恐惧。张循心急如焚,如果一味被动防御,坐等齐军冲锋,就势必陷入极大劣势,他必须扰乱齐国人的进攻节奏,力求主动。

    只见张循挺身向前,迈上一处高坡,挥剑喊道:“弟兄们!冲啊!”

    紧接着,张循跨上一匹战马,率先冲了上去,士兵们见状,也紧跟着发起了冲锋。两万人同时向前,怒吼声盖过了战鼓的喧嚣,就连大地也为之颤抖。齐军被这不合常理的冲锋扰乱了阵脚,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由于齐军摆出的是攻击阵型,所以并没有安排弓箭阵,眼看张循带人冲了上来,齐军才慌忙组织弓手放箭。

    箭矢刚刚从齐军阵地飞出,却见沙场中央腾起一片尘埃,那两千骑战马正朝齐军阵线飞扑而来。战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突入齐军阵地,将挡在面前的敌人撞得血肉横飞,张循带领骑兵们横冲直撞,他们凭借马速横劈侧砍,或斩首,或突刺,一瞬间将齐军前线阵地冲得七零八落。

    很快,吴国步兵也冲过半场。此时,天空中落下数不清的箭矢,如同夺命的黑雨倾注在步兵们头顶。大批步兵倒地,其他人便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又扛过两轮箭雨,他们终于杀至齐军阵前,与张循一同奋勇杀敌。

    两军交错,短兵相接,尸堆成山,血流成河。

    张循自知寡不敌众,拖延下去必然全军覆没,若想取胜必须擒贼先擒王。他眺望四周,远远寻到了齐军的将旗,只见将旗上写着一个“郭”字,张循并不记得齐国有郭姓的将领,不知这是何方神圣,然而不管他是谁,要想取胜就必须将其斩首。

    谁知就在张循出神的瞬间,一名齐国士兵突然挥剑砍来,一下斩断了他胯下战马的前腿,马匹应声跌倒,张循也摔下马来倒在一片污血之中。那齐国士兵大跨一步跳至张循面前,举起短剑便向他胸口刺去。

    张循翻身一躲,短剑便狠狠刺入泥土之中,他趁那士兵拔剑的功夫将炎炽剑向那士兵腰间捅去,炎炽剑刺破铠甲,深深扎入士兵侧身。张循嘶喊着,用力将炎炽剑向外劈斩,炎炽剑从那士兵后腰破斩而出,几乎将其撕为两段。

    张循刚刚站起身来,又有两名齐兵砍杀而来,他闪身侧劈,将其中一人砍翻,不想后背却露出了破绽。另一名齐兵抓住破绽,挥剑向他后背刺去,眼看剑刃已经穿透背甲,这时,一道电光闪过,那短剑竟顿时失去了力道,连同手掌一起掉落在地上,原来那齐兵手腕竟被齐刷刷斩断了。

    那齐兵跪地大叫,手腕上鲜血喷涌,张循回过头来,只见一个身影闪来,双刀一挥,便将那齐兵头颅斩落在地。

    好身手!张循不禁赞叹,他终于想起了这个似曾相识的人是谁,七年前,就是这个人带领一众刺客血洗了义阳村。

    “青门?!”张循冲着那身影喊道。

    可那身影并未回答,只是紧紧守护在张循身边。

    一名骑兵冲至张循身边,张循连忙将其叫住,扯着嗓子对骑兵喊道:“你去传令!集结骑兵!”

    骑兵刚刚点头,却被长戟捅穿了后心,张循无奈,只得翻身上马亲自传令。一番奔袭下来,只集结到数十名骑兵,虽然力量微弱,张循却不得不孤注一掷。他收起炎炽剑,从地上捡起一支长戟,然后将长戟挺在马前,紧接着,他一声令下,带着数十名骑兵向将旗处发起了猛烈冲击。

    这一异动立即就被齐军察觉了,齐国将旗迅速向后撤离,大批齐军向核心收缩,立即将张循等人牢牢困住。张循尝试多次,根本无法冲开包围,无奈之下,只能带人回撤。

    两军继续厮杀,死伤无数,战场上尸体堆砌,隆起五六座小山,小山彼此相连,形成一条起伏的山脉。

    吴军损失惨重,只剩下两三千人,而齐军兵力仍然在两万以上。张循等人背靠尸山,已再无退路。他见大势已去,急忙指挥部队撤退,可部队还未绕过尸山,齐军竟突然变换阵型,由两翼包抄而来。齐军三面围堵,转眼形成一个包围圈,将残存吴兵围困在尸山之下。

    齐军挺出兵刃,一步步向前紧逼,那包围圈缓缓收缩,将残存吴兵捏成一团。几个吴兵想要突围,可是刚冲上去就被乱刀砍成肉泥。

    齐军不断挺进,包围圈也在逐步收缩。吴兵们簇拥着,好似一滩死水,外围的士兵想要后退,却被里面的人挤住,稍有不慎就被齐军斩杀;里面有人不慎摔倒,紧接着就被自己人踩在脚下,再也没了站起来的机会。

    太阳已经落下,只剩下一片血红的光影,残阳将污血灌溉在尸山上,无数狰狞的残肢伸向天空,就好似繁盛的树木在野蛮生长。

    张循抹去从发丝流到嘴角的血水,深吸一口气,血腥的味道顿时灌满鼻腔。他嘶喊着,试图指挥这些绝望的士兵,然而声音刚一出口就被淹没在一片痛苦的哀嚎声中。

    死局已定,这可能是最后的日落了。

    张循神情释然,他挺起炎炽剑缓缓走向外围,准备亲自向包围圈发起冲击。而就在这时,几个吴兵突然转身向尸山的方向逃去,他们慌乱不堪,竟一把将张循撞倒在地。

    张循摔倒在一滩污血中,刚想起身,却被人踩倒,他绷紧肌肉,再次试图站起来,然而半个人从天空飞来,正砸在他的身上,张循扒开那半个人,只见那人已经没了双腿,只剩下上半身,拼命的扒着张循求救。

    张循无法施救,他甚至连站起来都做不到,张循艰难转身,向士兵们奔逃的方向望去。吴兵已经彻底溃散,成百上千的吴兵就如同蚂蚁一样,拼命往尸山上攀爬。然而,当第一个爬上尸山的士兵以为自己终于能够逃出生天的时候,却被一排乱箭射成了筛子。

    而后,所有爬上尸山的士兵都被射杀,他们有人滚下山去,有人则直接化作山石,将尸山不断累高。齐国士兵从另一侧爬上尸山,他们将那些想要从尸山逃跑的吴兵一一斩杀,甚至连那些躺在尸堆里装死的人也没有放过。

    张循握紧炎炽剑,将剑身狠狠插入泥土,他拼尽全力想要挺起身子,可没等他坐起身来,却又被慌乱的人群踩倒,无数脚步从他身上踩过,死人一层层堆积在他身上,视野越来越狭窄,由于胸腔被压迫,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似乎在一点点变得模糊,周围嘈杂的喊杀声也变成了空寂的蜂鸣。

    就在这时,眼前最后一丝缝隙里,青门突然伸进一只手,他不顾一切抓住青门的手,那是他最后的希望。青门用力向上拉扯,张循也拼尽最后一丝气息,撑开挤压在自己身上的尸体,伴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嘶喊,张循终于站了起来。

    他扒着拥挤的人群向上攀爬,当他终于从人群中探出头时,就如同溺水得救一般,猛灌一口气,窒息良久的胸腔疯狂翻涌。他喘息着继续向上爬,身边的人耷拉着脑袋,早已没了气息,却被人群挤着无法倒下。青门也被困在一旁,纵然武功高强却无法施展。张循按着周围的肩膀艰难撑起双臂,将半个身子挺出攒动的人头,这时,他才清楚的看到全景。

    尸山高耸,死水难流。

    张循绝望的抬起头,望向逐渐漆黑的天空,几颗星星开始闪耀。听说将领阵亡之后会化作天空的星星,真不知自己会是哪一颗。

    突然,天边闪出一颗明星,那颗星跳动着,泛着红光。张循向那颗星星望去,红色的星光瞬间铺开,在地平线上连成一片绯红。

    那不是星星!

    那是无数的火焰!

    火焰的面积继续扩大,转眼照亮了天空。紧接着,一声号角传来,火焰如同遇到了干枯的草原,顷刻席卷而来。

    在那些火焰下方,一万士兵向齐军阵地冲杀而来,齐军猝不及防,根本无力招架,转瞬便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

    火焰很快烧到了张循眼前,那原本如蟒蛇一般凶狠的包围圈瞬间被火焰吞噬,挣扎着化作一滩灰烬,齐军大乱,四散溃败。张循挥剑高呼,率领残兵趁势追杀,斩首无数。

    半个时辰之后,天色彻底漆黑,无数星星爬上夜幕,静静欣赏着人间的杰作。

    张循就像周围的尸体那样,一动不动躺在地上,他已经筋疲力尽,身心空乏。

    姬政走了过来,放平身子躺在张循身边,看着满天繁星,姬政不禁感慨:“人间的苦难太多了,什么时候百姓才能像繁星那样永享太平?”

    张循没有说话,只是疲惫的呼吸着。

    “循弟,还记得刚出山的时候,我们聊过的心念么?”

    “嗯……”张循少气无力的哼了一声。

    “那个时候真是无知,还以为只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理想,哎,殊不知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多少代价。”

    “代价总是难以避免的……”

    “是啊……难以避免的。循弟,如果那代价过于巨大,而且是你曾经最珍视的东西,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坚持呢?”

    “不知道啊……但我认为你应该坚持,因为我认识的你就是那样的,永远不会放弃。”

    “呵呵,呵呵。”姬政一番苦笑,然后闭上眼睛说道:“谢谢你,循弟。”

    “是我要谢谢你才对,小姬,这是你第几次从鬼门关里把我拉回来了?”

    “我哪里知道?”

    “第三次吧,第一次是在陈国,第二次是在鲁国,这一次是在齐国,小姬,要不是你……”

    张循话还没说完,却突然被姬政打断,“别说了循弟,都过去了……”

    “谢谢你,小姬。”

    “不,循弟,对不起……”

    艾陵大战之后,齐国丢失翼谷,兵力损失惨重,不得不将全部兵力撤回临淄防御。

    联军用三天时间清通翼谷,八万主力终于进入关内,随后吴王带领剩余的八万多人继续向临淄进发,联军未逢一战,直接攻至临淄城下。吴王下令围困临淄城,两个月之后,齐国投降。

    经此一战,吴、鲁、陈、越,四国联军共损失八万兵力,其中吴国损失最大,共死伤近五万人。虽然齐国赔付了不少金银和粮草,但与这场大战的消耗比起来,几乎不值一提。

    至此,诸侯列国听闻吴国便闻风丧胆,吴国终于成为了华夏大地上新的霸主。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萧瑟之秋

    艾陵大战之后,齐国丢失翼谷,兵力损失惨重,不得不将全部兵力撤回临淄防御。

    联军用三天时间清通翼谷,八万主力终于进入关内,随后吴王带领剩余的八万多人继续向临淄进发,联军未逢一战,直接攻至临淄城下。吴王下令围困临淄城,两个月之后,齐国投降。

    经此一战,吴、鲁、陈、越,四国联军共损失八万兵力,其中吴国损失最大,共死伤近五万人。虽然齐国赔付了不少金银和粮草,但与这场大战的消耗比起来,几乎不值一提。

    至此,诸侯列国听闻吴国便闻风丧胆,吴国终于成为了华夏大地上新的霸主。

    九月中旬,时值金秋,吴王率领六万大军回到姑苏。

    张循因为战功卓越,被重新提升为大将军,官复原职的基础上,又进三级爵位,位极人臣。

    班师当晚的庆功宴上,众官员纷纷向张循敬酒,张循表面上弹冠相庆,内心却莫名烦躁,每次饮酒也是浅尝辄止,好不容易挨过宴席,张循才回到府中休息。

    偌大的大将军府,除了仆从之外,再无一人。张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仅毫无醉意,而且无论如何也无法入睡。他穿上衣服,独自一人离开了府邸。

    夜晚已经有些寒冷,凛风吹来灌进衣袖,令他打了个寒颤,张循缩起脖子,裹紧衣领继续向前。姑苏街道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萧条。走着走着,他看到一支桃枝伸出院墙。

    到了,那座熟悉的院子。

    张循轻轻敲门,“公皙兄,睡了么?”

    没多久,门开了。

    “小循,你来了。”

    “嗯,公皙兄,我……我睡不着,过来找你说说话。”

    “进屋说吧。”

    “好……”

    走进院子,看着熟悉的景象,张循的脚步停住了,他抚摸着那棵桃树,突然回想起那年大家在桃树下面打雪仗的情景。只不过现在树枝上并没有晶莹的霜雪,有的只是金黄的枯叶。

    “进屋吧,外面冷。”公皙然拍了拍张循的肩膀。

    “哦……”

    公皙然的房间依然如记忆中那样干净整洁,房间里陈设简单,除了床和柜子,就只剩下堆满几案的竹简。窗户边的炉火上悬着一只铜壶,壶嘴咕噜咕噜冒着蒸汽,漫溢着温馨的花香。

    “好香啊,这个味道我有印象!”

    “嗯,这个茶名为百花,你喝过的。”

    “对!我记得每当天冷了,公皙兄都会煮百花给我们喝。”

    “是啊,百花茶性温,最适合寒冷时节饮用。”

    公皙然说罢,拿出一块白色手帕,叠了两次之后,捏住壶盖将其提起。然后,他取来一只精致的木盒,放入了一些新鲜的谷物。

    “这是什么?”

    “这是刚刚打出来的谷物,十分新鲜。谷物最补中气,与百花茶同煮,很是相得益彰。”

    “哦,原来是这样,公皙兄果然厉害,喝茶都有这么多讲究!”

    公皙然却摇了摇头,说道:“只不过是喜欢人世间一些美好的事物罢了。”

    过了一会儿,小壶沸腾起来,百花争艳的芬芳里茗茶飘香,现在再混入一些谷物的醇味,房间里几乎充盈着整个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