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意一下力量对比。双方大战于梁口(《三国志》注明“梁”读作“渴”,不知道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毋丘俭连战连胜,最后彻底击败了句丽王,句丽王只带着老婆、孩子逃走了。毋丘俭“束马悬车”,长驱直入,最后到达句丽的都城,随即“屠句丽所都”,把句丽的京城给“屠”了,“斩获首虏以千数”。当然,毋丘俭也不是一味的蛮杀,他也使用了“怀柔”手段。当初句丽王的一个叫“得来”的大臣曾多次进谏,劝他不要与中国为敌,可是句丽王不听。得来长叹说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然后回到家绝食而死。句丽王不听他的,可句丽人民都很敬重他,“举国贤之”。后来果然京城被屠,得来不幸言中。毋丘俭听说这件事后,立刻传令诸军不得毁坏得来的坟墓,甚至连坟墓旁边的树木也不许砍伐,还把被俘的得来的家小都放了,并派人妥善安置。然后毋丘俭率领大军高奏凯歌而还。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毋丘俭又一次兵发高句丽。这一次句丽王学乖了,没有抵抗,直接逃跑。毋丘俭派手下玄菟太守王颀一路追击,追出老远了,也没追上。到底追出多远呢?《三国志》说“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萧慎氏南界”,项飞地理知识很差,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哪位朋友知道还请赐教。王颀效仿当年的霍去病,他来了个“刻石纪功”,然后又“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这个“丸都之山”和“不耐之城”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项飞也不知道,还请大家赐教。这一仗下来,连杀带俘虏一共八千多人,毋丘俭部下单是凭战功封侯的就有百余人。当然毋丘俭一向是胡萝卜加大棒,抡完大棒就改用胡萝卜了。他在当地做了一些实事,让百姓们得了些好处,比如“穿山灌溉”,“民赖其利”。
  毋丘俭在对外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升任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他也从此成为司马师的亲信爱将,不久又转为镇南将军。司马师上任伊始曾把边境分为五个战区,分别派诸葛诞、毋丘俭、王昶、陈泰、胡尊等人镇守,毋丘俭的镇南将军就相当于战区司令。当时诸葛诞为镇东将军,他在与东吴的战斗中多次失利,于是司马师就命他与毋丘俭职务对调。诸葛诞改任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毋丘俭改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毋丘俭是在镇东将军任上结识文钦的。文钦字仲若,其父文谡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以勇力著称。文钦年少时就才武过人,颇有名气。曹操后期,有个叫魏讽的人谋反,牵涉甚广。文钦因为和他“辞语相连”也被涉及,后来是曹操看在他老爸文谡的面子上下令赦免了他。到了魏文帝曹丕的时候,文钦才是个牙门将。和多数猛将一样,文钦脾气也不太好,“性刚暴”,而且“无礼”,尤其是对上级领导。其实看不起领导是很多俊才屈居于庸才之下时的典型症状,只不过文钦做得更过分。最要命的是他“不奉官法”,目无法纪,这样的人谁也不愿意用。而且文钦虽然作战勇猛,却有个毛病:他经常虚报战果,“以邀宠赏”,冒领军功。这可不是个好习惯。魏明帝曹叡上台后更是有意压制他,后来文钦好容易做了庐江太守,鹰扬将军,却被人参了一本,说他这样贪功、残暴的人不适于把守边疆。魏明帝一听,有道理,于是又把他调回来了。
  到了曹爽辅政的时候,文钦才算熬出头了。因为他老家在曹爽的封地内,也算是同乡,所以曹爽很照顾他。又把他调回庐江任太守,加冠军将军,比以前的官还大,这样一来文钦就更加骄横了。虽然《三国志》和《魏书》对文钦的人品颇有微词,但他的勇猛善战却是有目共睹的。文钦也凭着“壮勇高人”而“颇得虚名于三军”(《魏书》这里用了个“虚名”,不知何意)。
  后来曹爽被杀,司马懿为了安抚文钦,升任他为前将军,不久又做了扬州刺史。前面说了,文钦同志一贯看不起领导,谁当他的上级他就和谁对着干,此时他的主管领导是镇东将军诸葛诞。文钦照例与之“相恶”,“无所与谋”,不暗中拆台就是给你面子了,还让我给你出谋划策,没门!后来诸葛诞因为与东吴作战战绩不佳而被调走,毋丘俭做了镇东将军,这里面也有文钦的功劳——将帅不和,诸葛诞怎么能打胜仗?
  重要通知: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想把自己读书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享。虽然曲不高,和者寡,但也自得其乐。可是现在遇到了困难:起点不肯签约,而我已经是“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迫于生计只好暂时放弃本书,接着玩短篇了。待攒够了银子,我一定回来把它完成。为了让大家少留遗憾,我会坚持把这一章写完。当然我也会修改一下已经上传的章节,到别的网站试一下运气。如果能用,我会把新的链接公布出来,请大家继续支持!由此造成的不便,还请大家谅解!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十四节
(更新时间:2007…3…3 9:51:00  本章字数:3278)


  夏侯玄、李丰等人与毋丘俭是好朋友,曹爽对文钦有知遇之恩,这些人又都死于司马父子之手,这无形中拉近了毋丘俭和文钦的距离。毋丘俭早就听说文钦一贯“凌上”,因此上任后有意结交、拉拢他,“以计厚待”之。在曹爽被杀后,文钦一直担心司马集团会清算到自己,心怀不安,而他又是一头顺毛驴,只要别人对他好他就一定会知恩图报,毋丘俭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拉拢他。于是二人“情好欢洽”,“阴共结谋”。
  几乎所有史书都记载了一件事: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现于“吴楚之分”,“西北竟天”。前文曾经说过,古人非常重视天象变化,尤其是有重大决定时。现在毋丘俭和文钦已经“阴共结谋”了,所以立刻研究这一天象变化意味着什么。经过细致的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一天象有利于自己,于是决定起兵。看看!不好好学习真的会害死人呐!
  史书上没有明确给出他们谋反的原因,但依常理度之应该是拥护曹魏,反对司马氏。他们起兵的时间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司马师废掉曹芳后。毋丘俭和文钦还“矫太后诏”,以壮声势,既然假称有郭太后的密诏,奉诏讨贼,那只能是讨伐司马师了。这还不算,这二人又给皇帝上了一道表,列举了司马懿、司马师父子十一条罪状,所谓师出有名。
  应该说毋丘俭、文钦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到位的。他们把所统辖的淮南地区的各地守将及吏民都集中到寿春城,在城西筑坛,与大家歃血为盟,胁迫众人一同起事,然后留下老弱者守城。毋丘俭、文钦带兵五六万渡过淮河,占领了项城,由毋丘俭镇守,文钦则带兵出战。寿春靠近魏国,距东吴很近,毋丘俭当然没有忘记这个强援。他送子为质,请求东吴发兵作为后援。毋丘俭也够下血本的,一下送了四个儿子当人质。这既是为了取得东吴的信任,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以他谋逆的大罪,一旦失败,必然被夷族,把儿子送到东吴也是给自己保留血脉。
  司马师听到消息,大吃一惊。一方面是因为毋丘俭、文钦起事突然,让他措手不及,而这两个人又都英勇善战,难以对付;更重要的是,淮南靠近东吴,一旦东吴趁势介入,恐怕淮河以南就要完全失守。所以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在会上,以钟会为首的很多人都建议司马师亲率大军征讨。此时司马师正好有病,“目有瘤疾”,就是在眼睛上长了个大瘤子,本不愿亲自出征,可他也知道事关重大,再三权衡之下,终于决定亲自走一趟。
  于是司马师亲率十万大军,倍道兼行,杀奔淮南,同时他还把其它几个战区的司令也都调来了,诸葛诞、胡尊等人悉数参战,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毋丘俭在起兵的同时曾给诸葛诞写了一封信,请求他在豫州起兵响应。诸葛诞不但“斩其使”,举报了他,还充当了剿灭毋丘俭的急先锋。几年之后,诸葛诞同样是在淮南起兵造反,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毋丘俭,会不会为自己当年的决定后悔?
  司马师战术运用得当,命大军只是坚守,不得交战,搞得毋丘俭、文钦欲战不能,欲退不敢。以毋丘俭在对外战争中的军事才能,似乎不应该一上来就如此狼狈。这里有几个原因:一、司马师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二、毋丘俭虽然善于用兵,但司马师调来了其他战区的司令,每一个在能力上都与他不相上下,谁也不是易与之辈;三、毋丘俭刚到淮南没多久,人心未附,将士们不肯用命,还没正式开打,就接二连三地有人率众投降。正是由于这几个原因,毋丘俭一上来就处于劣势。
  相持了一段时间后,司马师觉得差不多了,可以决战了。他命兖州刺史邓艾率万余人饵敌,嘿嘿,邓艾那时还是个跑龙套的!邓艾奉命屯守乐嘉,示弱于敌,摆出一幅鱼腩的样子,盼着文钦来打他。司马师则带大军暗中接应,连夜悄悄赶来,与邓艾会合。这一切做得很隐蔽,文钦一点都不知道,还以为乐嘉只有邓艾的万余人呢。
  文钦果然上当,决定趁夜偷袭。这里要介绍一下文钦的“中子”文鸯。文鸯又叫文俶,在《三国演义》里虽然出场不多,但却颇受广大三国迷们的喜爱,《晋书》说他此时“年十八,勇冠三军”。文鸯虽然英勇善战,但与其父一样,人际关系一直不好,最后的结局也很惨,这些会在稍后介绍。《魏氏春秋》记载,夜袭邓艾就是文鸯的主意。他和文钦各带一队人马分头进攻,结果是文鸯那队先进入攻击阵地,他也没等文钦,发一声喊,就直冲入司马师大营。
  《晋书》说虽然司马师所部等的就是文钦来袭,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来,而且这样迅猛,于是“军中震扰”。受惊最厉害的就是司马师,他本来眼睛就长了个大瘤子,一惊之下竟然“目出”,眼睛掉了出来!这是什么病?埃博拉病毒?但是为了不扰乱军心,他愣是一声没吭,“蒙之以被”,剧烈的疼痛使他把被子都咬破了。司马师真是个狠人,外面杀得一塌糊涂,他安坐大帐,强忍剧痛,不言不语,就连左右的亲近都不知道他已经受了重伤。
  文鸯在司马师大营里冲杀了一夜,也没等到文钦。后来天亮了,他不得不撤走,这时文钦才出现。至于为什么文钦没能参加刚才的血战,项飞查了一些史料,都没有记载,只有《三国演义》说文钦迷路了。
  《晋书》对此役的记载又有不同,也很简略。它说文鸯看到诱饵邓艾的大军就主张立即进攻,结果三通鼓响“文钦不能应”,于是文鸯就撤了,与文钦一起向东转移。司马师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论,判断出文氏父子已经退走,立即命人追击。
  接下来就是《三国演义》里颇为传神的“文鸯单骑退雄兵”,《晋书》里对此也有记载。文鸯见追兵接近,对文钦说:“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于是率十余骁骑,“摧锋蹈阵,所向皆披靡”,这才全身而退。《三国演义》的描写非常精彩:文鸯几次杀退追兵,魏将仍在后尾随,文鸯大怒,说:“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又是一通冲杀,杀得魏将胆寒,不敢追击,这才回马缓辔而行。您看仔细了,是“回马缓辔而行”,不是仓皇逃窜,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能如此从容镇定,不愧是牛人!
  司马师可不会这样就放弃,他改变了打法,派司马琏带铁骑八千“翼而追之”,又派乐进之子乐綝带步兵“继其后”,一路追了下来,最后双方在沙阳相遇,展开决战。司马大军人多势众,而且不与文氏父子硬碰硬,改用弓箭,一时间“弩矢雨下”。文钦大败,“蒙盾而走”,闪了。他的部下本就不愿为他卖命,又发现主帅已经跑了,这下就更好办了,纷纷“投戈而降”。于是战斗很快以司马师获胜告终。
  再说镇守项城的毋丘俭。他得知主力被击溃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惊慌之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在文钦主力被击败的当天就决定放弃项城,退回到自己的根据地——淮南,而且是连夜撤走。毋丘俭撤得太快了,根本就没考虑接应一下文钦,搞得文钦很狼狈。他刚退回到项城,司马师追兵就接踵而至,连个喘息之机都没有。文钦手下的兵都打没了,哪有力量守城?只好弃城而逃。
  毋丘俭连夜逃往淮南。这时渡过淮河的重要渡口安风津早已被诸葛诞占领,这等于是断了他的归路,所以大家都明白回到寿春似乎不太可能了。毋丘俭的手下有很多人是被胁迫起义的,本来就没打算为他效死,现在看情况如此不妙,干脆就集体开溜。《晋书》说毋丘俭离开项城时是“弃众”而走,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到了这里是众人弃他而去。等毋丘俭跑到慎县时,身边只剩下弟弟毋丘秀和亲信孙重了。眼看着身后的追兵又到了,毋丘俭慌不择路,一头钻进水边草丛中。
  这时“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出现了。张属身为“部民”,应该不是正规军,大概是个民兵吧。他看见有人钻进草丛,二话不说,抬手就是一箭。可怜毋丘俭堂堂镇东将军,就这样死于一个民兵之手。张属随即砍下他的首级,回去请功了。
  毋丘俭的叛乱就此被剿灭,他本人被杀,“传首京师”。毋丘秀和孙重逃往东吴。文钦走投无路也只好投降了东吴,他到了东吴后受到掌权的孙峻的重用,但是文钦的臭脾气一点没改,与东吴诸将关系紧张,只有孙峻厚待他。文钦和文鸯一会还要出现,还会继续介绍。此次叛乱牵涉广大,共有七百余人因此被捕,但随即上台的司马昭大施“仁政”,只惩办了为首的十几个人,其他的都被无罪释放。那个射杀毋丘俭的民兵张属后来被封侯,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典范。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十五节
(更新时间:2007…3…4 8:29:00  本章字数:3191)


  平定毋丘俭叛乱的决定性一战是乐嘉之役,在上一节已经根据史料记载给出了关于此战的大致经过,但有一个人认为事情经过不是这样,他就是此战的重要参与者文钦。文钦逃到东吴后曾给魏国车骑将军郭淮写过一封信,郭淮就是《三国演义》里与司马懿一同抵御诸葛亮的那个郭淮,后来官至车骑将军。信的主要内容就是策反,其中也提到了乐嘉之役。文钦说自己统兵在乐嘉与司马师交战,刚一接触司马师部就“寻时崩溃”,斩获之巨就不用说了。本来应该趁势进兵,杀奔京师,可就在这时“流言先至”。毋丘俭未经调查就信以为真,认为文钦战败了,于是“诸军便尔瓦解”。这就是文钦对此战的看法,虽然没有证据支持,但还是决定提一下,作为一种观点让大家了解。当时郭淮刚刚去世,由于那时通讯不发达,远在东吴的文钦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才会写这样一封信。
  司马师在文鸯冲大营的时候受到惊吓,一只眼睛掉了出来,伤势严重,以那时的医疗条件几乎就是死定了。他急忙派人把弟弟司马昭找来,进行权力移交。司马昭当时正在洛阳镇守,接到命令后立刻赶来,司马师就在病床上把大权交给了他。司马师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哥俩的关系非常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司马师没有儿子。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二月司马师病逝,终年四十八岁。他死后皇帝曹髦“素服临吊”,依霍光故事追加大司马之号,增邑五万户,谥号“武公”,但司马昭随即上书请求改谥为“忠武”,皇帝当然批准。后来司马昭受封晋公,建立晋国的时候他被追谥为“景王”,等到晋武帝建立晋朝时又给他上尊号“景皇帝”,庙号“世宗”。
  司马昭字子上,是司马师的亲弟弟。司马师刚一死,小皇帝曹髦就给他出了个难题。当时司马师率大军在外,死于军中,曹髦于是就命司马昭镇守许昌,由别人把队伍带回来,那意思就是不让司马昭回到京师洛阳。从此举可以看出小皇帝曹髦对司马一家的专权已经非常不满了,想要夺回大权。司马昭现在只是卫将军,兵权有限,如果他留守许昌,把大兵送回京师,那无异于彻底交权,到最后只能任人宰割。司马昭可不傻,他不会走这一步,于是他采纳钟会等人的建议,置皇帝的诏书于不顾,亲率大军回到洛阳。
  曹髦看他没理自己的命令,亲自领人马回来了,虽然不高兴,可也没办法。司马昭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己的卫将军官职太小了,无法掌握大权,于是就“请”皇帝加封自己。曹髦只好进位他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内外诸军,并录尚书事,辅政。总之就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跟司马师一样。
  司马昭不像司马师那样咄咄逼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仁”,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虽然他这样做是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的考虑,但在客观上迎合了当时的民意,从而使他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司马昭被封为高都公,封地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进号大都督。
  第二年即公元257年,魏甘露二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又反了。看来曹魏内部不满司马氏专权的人还不少,这几年里大规模的叛乱就没断过,而且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官。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人。他与诸葛亮同宗,都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至于《三国演义》说他是诸葛亮的族弟,项飞查了一些资料没找到支持该说的证据。诸葛诞曾任曹魏的尚书郎,有一次他与仆射杜畿在陶河“试船”。这艘新船还真不禁试,起航没多久就被一阵大风吹翻了,诸葛诞和杜畿都落入水中。卫士们急忙下水救人。几个卫士奋力向诸葛诞游来,诸葛诞不会游泳,但他对卫士大喊:“先救杜侯!”诸葛诞能在这生死关头说出这样的话,其高尚的品德真不是装出来的。这几个卫士也是实诚人,一根筋,立刻舍了他去救杜畿,结果诸葛诞差点淹死。最后自己漂上了岸,一度停止了呼吸,还好“绝而后苏”,又活过来了。
  诸葛诞后来又历任吏部郎、御史中丞,与夏侯玄、邓扬等人相交甚厚。《三国志》说他“修浮华、合虚誉”,《世语》说他与其他七个人被合称为“八达”,还有另外四个人被称为“四聪”,此外还有三个人名声比他们稍逊,被称为“三豫”,这十五个人都颇具名望,但崇尚浮华,魏明帝对他们很不以为然,“恶之”,后来干脆把包括诸葛诞在内的这十五个人统统免职。
  直到魏明帝去世,诸葛诞才得以出头。官越做越大,直至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因为与东吴作战屡屡失利,被命与毋丘俭来了个职务对调,改任镇南将军。毋丘俭叛乱时曾联络他一同起兵,诸葛诞“斩其使”,并积极参与讨伐。他的表现让司马师很满意,毋丘俭的叛乱被平定后,继任的司马昭考虑到淮南刚刚安定局势不稳,诸葛诞又曾经镇守淮南,情况都熟,所以就又任命他为镇东将军,继续镇守淮南。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镇守淮南的将军都要造反。诸葛诞一开始还没那心,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他曾击败在叛将文钦的带领下来袭的吴军,并斩杀东吴大将留赞(是留,没写错),还因此被封为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不久又升任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叛的原因可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大义凛然。《三国志》说他一方面因为与夏侯玄、邓扬等人“至亲”,这些人被杀后他既恨又怕,怕会清算到他头上;另一方面他亲眼看到王淩、毋丘俭相继覆败,担心自己也难逃这样的命运。所以他在暗中就开始做准备了。诸葛诞利用职务之便向手下买好,使他们愿意为自己效命,同时他还培养了“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魏书》说诸葛诞为了收买人心,赏赐过度,有时为了收买死刑犯不惜违反法令来饶恕他们。应该说诸葛诞的准备工作要比毋丘俭充分多了,单是储备的军粮就够吃一年的了。这还不算,甘露元年东吴来犯,本来此时诸葛诞的人马完全可以应付,但他还向朝廷请求增兵,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十万人马。同时他还以防务需要为借口,请求在淮河一带修一座城,当然他的真实用意不是防备东吴,而是防着朝廷的。
  司马昭也不傻,看出了他的打算,但是考虑到诸葛诞是担心自身的安危,又是旧臣,就没打算难为他。《世语》记载,贾充曾向司马昭提议,您刚刚开始辅政,首先应该派人慰劳“四征”。所谓“四征”就是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个将军,当然包括征东将军诸葛诞在内。这“四征”是四大军区的司令,地位极其重要。说是慰劳,其实也有暗中侦查的意思,看看他们是否还忠于司马氏。司马昭也觉得很有必要,就派贾充去了。《魏末传》记载了贾充在拜见诸葛诞时的一段对话。贾充说,京师的贤才都希望司马昭能够接受曹魏的禅让,你对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