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矗恳蛭饧乱丫ㄏ吕戳恕A⑺靡彩钦庋Ω眉霸缍ㄏ吕矗獾米约易拥芟嗾9湃肆⑺檬紫瓤悸悄昙停昙拖嗟钡氖焙蚩吹滦校滦幸蚕嗟钡氖焙蚓鸵空疾妨恕G肽悸且幌拢杓湃说淖龇ň≡绨颜饧露ㄏ吕础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来沮授是主张立袁谭为嗣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与袁谭有什么个人关系,仅仅是由于袁谭是长子,也就是说沮授维护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他主张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是因为这项制度有多好,而是担心出现“万人逐兔”的情况,担心自家子弟相争。应该说,沮授的担心来自于他对袁绍几个儿子的了解,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大家都知道后来这几个人为了争夺继承权果然大打出手。
  袁绍也知道沮授的话很有道理,可他实在不愿意现在就立嗣,因为这时小儿子袁尚年纪尚幼,如果此时立嗣肯定没他的份。但他又找不出反驳沮授的理由,只好对他说,先生想多了,我只是想让我的几个儿子各领一州,也是看看他们的才能,没别的意思。于是他随即命二儿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即刻赴任。请注意,他偏偏把小儿子袁尚留在了身边,没派到外地,由此可见袁绍还是想立袁尚为嗣。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袁绍又一次与公孙瓒展开激战,并在鲍丘击败了他,“斩首二万余级”。可是在撤军时却被公孙瓒随后掩杀,大败而归,辎重尽失。袁绍与公孙瓒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客观地说,此时袁绍的势力要强于公孙瓒,公孙瓒仅凭自身的力量无法与他相抗衡,还好公孙瓒与北方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以及黑山黄巾军张燕等部关系密切,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他才能勉强维持着与袁绍的攻守平衡。
  转眼到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放弃了迎天子的打算却让曹操捡了个便宜。他力排众议,亲率大军把皇帝和朝廷迎回洛阳,从此开始把持朝政,也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春天。曹操这次虽有奉迎朝廷的大功,但他此前的官职只是兖州牧,属于地方官,要想掌控朝权还不太容易,很多人都不服他。曹操为了争取大家的支持也做了很多工作,他修复了被战火毁坏的宫殿、宗庙;恢复了祭祀天、地、祖庙等国家级庆典;并封赏了一批功臣,这批功臣多是皇亲或是在朝廷遭难时出过力的人,与曹操本人没有太近的关系,封赏他们纯是为了收买人心。当然曹操同志也不是一味“怀柔”的领导,他找借口杀了一些朝廷官员,比如侍中台崇、尚书冯硕,还罢免了一些高官,比如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这都是位居“三公”的高官。其中太尉杨彪还曾被下狱,险些死在狱中,曹操也为杀不杀他犹豫了很久。杨彪向来德高望重,名气很大,曹操忌惮他的好名声才没敢下毒手。通过这些软硬兼施的手段,曹操终于在朝廷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建安元年八月,在曹操的要求下,汉献帝下令迁都许,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许都。曹操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战略目的,但也可以顺道检验一下自己在朝廷说话有多大分量,看来效果还不错。曹操不禁有些得意,随即又想知道自己的话到了地方诸侯那里会不会一样有效,他想找个人试验一下,找谁好呢?
  想来想去,袁绍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势力强、名气大、豪族出身,还曾被推举为讨伐董卓的盟主,最关键的是袁氏家族世受皇恩,不敢和朝廷翻脸。于是曹操就以皇帝的名义给袁绍下了一份诏书,诏书严厉批评了袁绍身为朝廷大臣、封疆大吏,在朝廷遭难的时候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一门心思发展自己的势力,手下军队不来勤王,却用于征讨别的诸侯。
  其实客观地说,虽然当时有包括一些朝廷官员在内的很多人都希望能有诸侯出面勤王,尤其看好袁绍,但毕竟没有明诏让袁绍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袁绍并没有错,最多是态度有问题,不够积极主动,这也不是什么大错,这样批评他纯粹是鸡蛋里挑骨头。当然曹操主要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牌到底有多大威力,也想看看这些地方诸侯认不认自己手里的天子。
  袁绍接到诏书后立刻上表为自己辩解,这份表很长,这里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范晔的《后汉书》。袁绍的反应让曹操很高兴,如果在以前他既不敢批评袁绍,更不敢奢望袁绍会理会自己的指责,现在看来,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步棋真是走对了。
  他高兴了,可袁绍却觉得极度不爽,现在他看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了,也为自己当初放弃奉迎天子的计划感到后悔了,于是他就想采取措施弥补这一错误。因此他派人去劝说曹操,说什么“许下埤湿,洛阳残破”,都不适合建都,要求他把都城迁到甄城。这里是袁绍的势力范围,如果曹操同意了就等于把天子交给了袁绍,那曹操能干吗?
  他断然拒绝了袁绍的要求,没扯他。不过为了不让袁绍过于难堪,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加封袁绍为太尉,封鄴侯。此时曹操的官职是大将军,位在太尉之上。按照汉制,最初太尉官职在大将军之上,到了汉武帝时卫青作为大将军征讨匈奴,可他是外戚,有正被武帝宠信,武帝为了尊崇他,就把大将军列在太尉之上,为最高武职。从那时起,级别排行榜就按这个顺序确定下来,一直没改。
  太尉是常设官职中最大的,位居三公之首,按说这个官职也不小了,可袁绍不干。不为别的,就因为曹操比他官大。委任状下达到袁绍那里,他一听就火了,深以为耻。他说,曹操好几次差点被干掉,都是我救了他。现在他忘恩负义,想用天子的名义来指挥我!袁绍一气之下,上表不接受任命。
  按这个速度来看,本周的精可能要不够,想加精的请早,急需的请说明。
  越写越觉得第一章《曹操》写得太潦草,很多要说的都没说出来,有机会要大改一下。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七节
(更新时间:2007…7…5 16:47:00  本章字数:2219)


  袁绍的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后汉书袁绍传》说曹操“大惧”,赶快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并于建安二年派使者给他授衔,《三国志》的说法也大同小异。但同是《后汉书》却在《献帝纪》里说,袁绍是“自为大将军”,也就是说他的大将军不是朝廷认可,属于没有序列号的盗版,项飞觉得《后汉书献帝纪》的这段记载似乎不是很准确。
  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袁绍的不同。相对于曹操,袁绍有着一股发自内心的优越感,他觉得无论曹操怎样折腾、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自己,因此当曹操的官职比他大的时候,袁绍非常不爽,深以为耻,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他想到的不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赶超曹操,而是处处以恩主自居,硬要从人家手里夺过这个“大将军”。反观曹操则理智得多,他韬光养晦,不计较一时得失,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了袁绍,反正皇帝在自己这里,实权操控在自己手中,他也不在乎这个虚名。这是曹操的一贯作风,他连当皇帝的诱惑都能抵挡得住,别说一个大将军了,这也正是曹操的高明之处。二人相比,高下立见。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曹操、袁绍这时的实力相差悬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也是袁绍咄咄逼人、曹操退让容忍的真正原因。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册封袁绍为大将军,同时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其实这是个顺水人情,没有这道诏书袁绍也一样统治这这四个州。不过经过这件事,袁绍终于认识到当初自己放弃奉迎皇帝的打算多么失误,也深感皇帝放在别人手里对自己多么不利。可是现在曹操又拒绝了袁绍提出的迁都甄城的建议,也就是说曹操不会把汉天子这张已经到手的王牌交给袁绍,这让袁绍很生气。就在这时,他的谋士田丰又给他提了个醒。田丰说,既然迁都甄城的计划行不通,就该早作打算,“宜早图许”,把天子迎到我们手中,这是上策,否则的话就要被人打败,后悔都没用了!
  田丰的见解和沮授一样,都认为应该把皇帝弄到自己身边。现在虽然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不等于没机会了。田丰所说的“宜早图许”就是让袁绍对许度采取一些措施,不过按当时的情况和曹操的态度来看,田丰大概是在暗示武力解决。袁绍对田丰的建议不感兴趣,没批准,他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公孙瓒,袁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了,没时间考虑许都的事。
  个人感觉袁绍手下人才济济,尤其是谋臣,在数量上不比曹操的少,其中沮授、田丰最为突出,他们的很多见解、见识都非常正确,可惜袁绍往往不能采纳。这两个人都是前冀州牧韩馥的手下,但并不受韩馥的重用,尤其是田丰。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很有才干,但脾气却不太好,经常触怒主子,投靠袁绍后也是这样,一点改进都没有,到后来袁绍也不十分信任他们了。其实作为谋臣,才干学识固然重要,但也应该懂得如何进谏,不然再好的建议也不会被采纳。不知道进谏的时机,不掌握进谏的方法,是沮授、田丰最大的弱点,也是他们不得意的原因,更是袁绍的不幸。
  汉末袁氏,四世三公,到了袁绍、袁术这一辈更是了得。袁绍官至大将军,都督四州,要知道当时全国一共才十三个州,像他这样既是大将军又统辖四个州的角色,有汉一代也绝无仅有。袁绍了不起,可有人比他更厉害,那就是他的兄弟袁术。袁绍再能耐、官职再高,那也只是人臣,袁术直接就当了皇帝,跟袁绍不在一个档次。
  建安二年春天,袁术终于没能抵挡当皇帝的诱惑,按捺不住心火,在淮南悍然称帝了。虽然他的这个皇帝不被大家认可,但称帝的手续一应俱全,硬件也都齐备。有传国御玺,设置了文武百官,还到郊外祭祀了天地。项飞查了一些史料,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对这件事采取了弱化处理,记载很少而且语焉不详。既然称帝了,就要有国号、年号,可是对这些最起码的东西史书都没有记载。《后汉书》只说他自称“仲家”,然后又注释说“仲”也可能是“沖”,这个“沖”就是现在的“冲”字。袁术称帝也挺搞笑的,别人当皇帝都自称“朕”,到了他当皇帝自称“仲家”,听起来这么别扭!“仲家”大概就是副总、二当家的、或者是副皇帝的意思,看来他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
  可袁术毕竟是称帝了,无论他自称什么,这都是大逆不道的大罪,一时之间袁术立刻成了全民公敌,全国上下一片喊打之声。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袁术的罪行应当诛族,那必然会牵连到袁绍,可史书上偏偏没有记载袁绍此时的反应,不过可想而知应该是相当的尴尬。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出了这么大的事汉政府当然要表示表示,曹操立即以朝廷的名义调集多路人马讨伐袁术。可当时天下大乱,汉室衰微,中央政府的命令到了地方诸侯那里根本得不到执行。比如朝廷命令孙策与平东将军、徐州牧、温候吕布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共同进兵,讨伐袁术,结果这仨人自己先打起来。陈瑀打算借机偷袭孙策,但孙策抢先动手,击溃陈瑀,夺得吴郡。吕布还算不错,没卷入他们的争斗,不过也好不到哪去,他趁乱领兵攻打刘备去了。看来大家都很忙,没功夫执行朝廷的命令。
  顺便介绍一下,大家一定还记得陈登,他与陈瑀是亲戚,是陈瑀“从兄”的儿子。陈登投靠曹操后,多次建议曹操趁孙策势力弱小时消灭他。他这样做固然是为曹操的霸业着想,另一方面大概也是为给陈瑀报仇。
  曹操自己不去攻打袁术却让别人去打,并不是他不敢,而是他正忙于和张绣交战,一时顾不过来。袁术一看声讨自己的人多,真正动手的没有,不禁暗自得意。趁着太平无事,先好好享受享受当皇帝的滋味。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八节
(更新时间:2007…7…6 18:47:00  本章字数:2214)


  袁术的生活一向很奢华。他出生于豪门贵族,自幼便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后来成为一方诸侯,他所在的江淮一带又是以富足著称的鱼米之乡,这从物质上支持了他奢侈的生活,现在当了皇帝,对奢华的理解和要求自然也得更上一层楼了,不能还和从前一样。而且袁术这个人“天性骄肆”,挥霍无度,这大概是贵族子弟的通病,江淮一带虽然物产丰富可也禁不住他这样折腾。
  就在这时,传来一个消息,曾与袁术关系密切的吕布背叛了他,拒绝了已经允诺的和亲,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押解给汉政府了。可把袁术气坏了,立即派大将张勋、桥蕤攻打吕布,这一战在《吕布》一章已经详细介绍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袁术自己也没闲着,亲率大军攻入陈地,杀了陈王刘宠。当然这个陈王是汉朝的陈王,不是袁术封的王。这在别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罪行,可对袁术来说和杀个普通人没什么分别。
  这时的曹操终于腾出空来了,于是立即领兵东征,讨伐袁术。袁术对曹操一直很畏惧,听说他亲自来了,“大骇”,“弃军走”,自己渡过淮河跑了,留下张勋、桥蕤断后,结果这二将战败被杀。曹操因为身后还有张绣等人没有搞定,也不敢追赶,很快就领兵回去了。这一仗袁术惨败,元气大伤,一时难以恢复。而且他征敛无度,这种竭泽而渔的统治使得以富足著称的江淮一带也负担不起袁术的开支,偏偏不久以后又遇到大旱,粮食严重减产,“士民冻馁”,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淮地区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场面。在天灾人祸、外忧内困的合力作用下,袁术一蹶不振。但他没有立刻灭亡,又撑了一段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没人趁机讨伐他。别的诸侯不愿意管这闲事,愿意管闲事的曹操偏偏还忙得很,又是张绣又是吕布,打完这个打那个,一时顾不上他,袁术这才得以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由于粮食歉收,袁术的军粮供给也成了问题。他想方设法凑了十万斛粮食,交给了沛相舒仲应。袁术告诉他把这些粮食作为军粮发给部队,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不知道这个舒仲应是何许人也,《后汉书》上也没有查到他的传记,但从其后的言行来看他绝不是泛泛之辈,堪称大丈夫。舒仲应领到这十万斛军粮后根本没理袁术的命令,片刻也没耽误,立刻尽数分发给嗷嗷待哺的饥民,一粒米也没留给军队。
  这么大的事能瞒住袁术吗?而且舒仲应也没打算隐瞒他,结果袁术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可把他给气坏了。挪用战略物资可是死罪,袁术决定治他的罪。可舒仲应官任沛相,掌握小沛的军政大权,手里有兵有钱,能甘心情愿束手待毙,等着被治罪吗?袁术担心他狗急跳墙,负隅顽抗,为了避免因此而引发内战,袁术亲统大军讨伐舒仲应。没想到舒仲应根本没抵抗,主动出降。他对袁术说,我就知道难逃一死,希望能用我一个人的命,“救百姓于涂炭”。
  《史记孟尝君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孟尝君手下有三千门客,开销巨大,尽管当时他为齐相,受封万户,食邑在薛,但在财政开支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创收,孟尝君在自己的封地放起了高利贷,用这笔收入供养手下的门客。可是有一年薛地的收成不好,庄家歉收,高利贷收不回来,于是孟尝君就派门客冯驩去收债。结果冯驩到了薛地,把债务人召集到一起,以孟尝君的名义免掉了他们的债务,还当众烧掉了欠条。事后冯驩向孟尝君做了解释,他说自己此举是为了给孟尝君赢得一个好名声,“彰君之善声”,也就是收买人心,树立孟尝君的高大形象。
  表面上看舒仲应的举动与冯驩有些类似,但他们的目的却截然不同。冯驩是为了他的主公,而舒仲应为的是素不相识的普通百姓。不管怎么说,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他们都在客观上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好名声。
  袁术听了舒仲应的话立刻恍然大悟,他急忙下马拉着舒仲应的手说:“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你就不愿意和我一起分享这个好名声?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自称“仲家”?然后袁术赦免了舒仲应,没再追究这件事。这是史书记载的袁术唯一一次还算得上明智的决定,虽然不能根据这件事就说袁术已经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但此举确实在客观上为他赢得了些许民心,尽管为时已晚——这些工作早就该做了,至少在他称帝之前就应该做了。
  其实袁术一直很注重“名声”,只不过他注重的不是这种“名声”,确切地说他注重的应该是“名分”。有多大的名就该享多大的份,这是袁术的观点,所以他很注重自己的份,也就是讲究排场。古人非常讲究“礼制”,认为不同的身份就要对应不同的排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袁术注重排场并不算错,错就错在他太过分了。袁术出身豪门,不知民间疾苦,而且他“天性骄肆,尊己陵物”,认为自己比别人排场大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不爱惜民力,肆意搜刮,征敛无度,穷奢极欲,为所欲为。他自己山珍海味,肆意挥霍,可是下层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他却不肯救济,象征性的赈灾也没有。短短几年,就把富庶的江淮地区折腾得“资实空尽”,到后来连他自己也呆不下去了。
  这就好像木头里的蛀虫,它躲在里面有滋有味地啃噬着它赖以生存的木头,殊不知柱倒梁折的那一天也就是它大限到来之时。袁术先后被吕布、曹操击败,元气大伤,一直没能恢复,而且他的横征暴敛使他彻底失了民心,也没有了立足江淮的物质基础。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末,曹操彻底击败吕布,占有徐州。各路诸侯纷纷猜测他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袁术也是惴惴不安,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凭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抵挡不了曹操,怎么办呢?
  精尽了,只好等下周了。见谅!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九节
(更新时间:2007…7…7 17:37:00  本章字数:2206)


  这时的袁术政权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不要说抵抗别人的进攻,就连生存下去也成了问题。经过一番考虑,袁术决定去投靠他的部下陈简、雷薄。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下令一把火烧了他修建的宫殿,然后“迁都”灊山,“灊山”是古地名,在现在的安徽省霍山县,陈简、雷薄当时就驻防在那里。
  可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拒绝收留这个昔日的主公、现在的落难皇帝。这可大出袁术的意料,他满以为会受到热情的迎接,没想到却碰了个大钉子。他出发前把“京城”的宫殿都烧了,现在可好,连回去都不可能了。这是袁术第二次被自己的手下背叛,第一次是初平四年,他想去寿春却被自己刚刚任命的扬州刺史陈瑀挡住去路,不许他进城。好在那时袁术实力还很强,一通猛攻打跑了陈瑀,可袁术现在已经今非昔比,没有那个实力了,无力开战。一时之间,进退无路,不知所措,“忧懑不知所为”。
  就在束手无策之下,袁术又浪费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呆在那里犹豫不决。他的军粮本就不足,这次出来满以为会受到热情的迎接,所以只带了单程的粮食,现在碰了个大钉子,就算想要回去粮食也不够了。就在袁术进退维谷之际,他手下的士卒可不干了,纷纷开了小差,“士卒散走”。
  此时的袁术真是走投无路了,将领背叛、士卒逃散、粮草不济、进退两难,而且江淮一带被他压榨得民不聊生,根本呆不下去了,他现在只能投靠别人。可是投靠谁呢?袁术称帝之后,全国上下一片喊打之声,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收留他;即使过去有几个关系不错的盟友可能会收留他,袁术还不愿意去呢!要知道他过去与这些人交往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现在让袁术投靠他们,仰人鼻息,袁术还嫌丢不起人呢!而且不管怎么说,袁术现在都是皇帝了,哪有皇帝依附于别人的?这样的皇帝又有几个有好下场?
  如果一定要说有这样一个人让袁术觉得投靠他不丢份,那这个人就只能是袁绍。毕竟袁绍是他的哥哥,虽然二人一直龌龊,但生死关头总不至于像别人那样看他的热闹;而且袁绍心怀大志,一直努力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他也不愿意干出手足相残的事,让世人看笑话;最重要的是,袁绍是袁术的哥哥,投靠他才能让袁术觉得不丢份。当然袁术也不能空手去投奔人家,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于是他决定“归帝号”于袁绍。这个皇帝我不当了,你来吧!反正大家都姓袁,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所谓的“归帝号於绍”主要指的还是那颗传国御玺,不然单是一个“仲家”袁绍也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