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志》记载的人数似乎也不可信,它所说的曹操的军队太少了。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也驳斥了这种观点,他承认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同时也认为曹操不会只带那么点人马来抵挡袁绍。他还引用同是《三国志》的一段记载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三国志锺繇传》说,官渡之战时锺繇奉命为前线的曹军送去了二千匹马,但《三国志魏武帝纪》和《世语》却都记载曹操此时在前线只有六百左右骑兵。那这样一来,多出来的这些战马哪去了呢?
  所以说以上两组数字对双方参战人数的记载似乎不太准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晋朝人,晋源自于魏,他这样记载可能也是为了给曹操脸上贴金。另外这两组数字交待的双方人数比都为10:1,这个比例好像也不准。双方人数确实相差甚远,但应该还没达到10:1。袁绍虽然才略不及曹操,但也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他十倍于敌人还不能彻底取胜,很难想象他是怎样称雄北方的。裴松之认为兵法上说“十则围之”,如果袁绍军队真的十倍于曹操,那他一定会力争形成包围圈,围歼曹军。但所有史书都没有袁绍企图包围曹操的记载,只是说他强力推进,力求双方主力对决。因此裴松之认为,袁绍军队虽然远多于曹操,但还没到十倍于敌的程度。
  项飞以前曾看过一篇文章(忘了题目和作者),该文说现在史学界能够接受并认可的双方参战人数是:曹军两万人左右,袁军十余万人。文章没给出推理过程,也没有解释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但项飞本人也觉得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如果哪位书友有详细的资料,还请不吝赐教。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不需争辩的,那就是此战袁绍投入的兵力远多于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袁绍大军开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逼近官渡,“连营稍前,依沙墸停魇铩保懿僖卜直苤ǹ杉懿俚娜寺砭换崽伲K接执蛄思刚蹋饧复味际窃苁ち耍懿僦缓猛耸卮笥辉俪稣健
  这才是袁绍想象的官渡之战的样子,看到战局进展顺利,他不禁有些得意。就在这时,分不出眉眼高低的沮授又来提建议了。他说,我军人马虽多但不及敌军勇猛,敌军的粮食和军资却不如我军充足。所以敌人想要速战速决,而对我军有利的则是持久战。因此我们“宜徐持久,旷以日月”,与敌人拼消耗,这才是万全之策。袁绍这烦!刚打了几场顺心的仗,你就又来了!恨得袁绍坚决不用沮授的建议。其实沮授这个建议还是他以前的一贯主张,即不赞成以决战的形式解决曹操,而是主张打持久战、消耗战。以前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袁绍就听不进去,现在仗打得这么顺,把曹操压缩到官渡一带,袁绍就更听不进这个建议了。
  袁绍见曹操躲在大营不肯出战,就下令强攻。这时他的“谋主”之一的许攸攸提出个建议,他说您不用在这儿跟曹操拼命,派一支人马跟他相持,另派大军突袭许都,曹军一下子就得溃败;就算他不败,也会让他首尾难顾,疲于奔命,“破之必也”。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所谓兵法就是“奇道”和“正道”相结合的“诡道”,许攸这一计就是“奇道”。可惜袁绍不能用,他说:“吾要当先围取之。”看来袁绍也和曹操较上劲了,非先灭了曹操不可,别的都好说。许攸闻言大怒,许攸也是,作为谋士提建议是职责所在,至于用不用就是主公的决定了,用不着生气。许攸的“怒”在当时还没什么,后来却成了此战胜负的关键。
  袁绍不同意许攸的建议还有一个原因。远在江东的孙策见两雄相争,觉得有机可趁,就主动联系袁绍,表示愿意趁着曹操后方空虚偷袭许都。应该说孙策这个时机选择得很好,以孙策之能,此计若是得行,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了。既然有这样一个能打的帮手出力,自然用不着袁绍亲自偷袭许都了。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孙策还没来得及发兵就遇刺了,不久去世,曹操算是侥幸躲过一劫。尽管孙策没帮上忙,但袁绍对曹操后方的统战工作却没停止,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汝南黄巾军残余势力刘辟背叛曹操,就得到了袁绍的资助和扶持。一时之间,曹操后方警报频传,前线又不断吃紧,形势非常不妙。
  此时的曹军就像狂风暴雨里的一叶小舟,在风浪里起伏不定,虽然它还在努力挣扎,但说不定哪一个浪头就会把它击沉。在袁绍看来,分兵偷袭许都也好,打消耗战也好,都来得太慢,远不如面对面地击败曹操来得过瘾、解恨。他随即下令加大了进攻的力度。
  曹操全军躲在大营里,袁绍打不着他。于是就下令在曹军大营外筑起土山,在土山上搭建起“橹”,(“橹”就是没有盖的楼),袁军的弓箭手站在“橹”里居高临下射杀曹军。这就相当于在曹营外建立了高空碉堡,只要袁军愿意随时可以登山放箭。一时间搞得曹军很狼狈,“营中皆蒙楯而行”,只要离开掩体就得背着盾牌,谁知道会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或者一堆箭。
  其实此举的杀伤力有限,但却可以严重干扰曹军的日常秩序,极大地影响了部队的士气。这有点像现在战争中的狙击手,只不过袁军可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大张旗鼓、光明正大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袁绍打仗善用弓箭,他手下的弓弩手也经过严格训练,而且居高临下也占了不少便宜,就算曹军想还击也射不中目标。因为一样强度的弓能从高处射到低处,但却未必能从低处射到高处,所以曹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七节
(更新时间:2007…8…6 16:40:00  本章字数:2119)


  看着曹军躲在大营里只有挨打的份,袁绍心里这高兴。这一高兴不要紧,他又犯了轻敌的老毛病。《献帝春秋》记载袁绍甚至下令,让全军将士每人必须随身携带一根“三尺绳”,一旦活捉了曹操“但当缚之”。虽然气势豪迈,但也可以看出袁绍已经陷入了极度的盲目乐观之中。
  曹操当然也没闲着,他趁袁绍全军得意忘形之际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并投入生产准备用于实战了。这项专利叫做“霹雳车”,其实就是投石车,主要是借助机械力量抛射石块来攻击远处的敌军目标,这在当时属于重型远程攻击武器了,相当于现代战争里的“炮”。事实上“炮”这个字最早写作“砲”,“石”字旁就是表示抛射的石块,“砲”指的就是这种投石车。《三国演义》里说这项专利是刘晔提出并设计的,但项飞查了一下《三国志刘晔传》却没找到相关记载。而且《三国志》里也没有该专利的正式名称,只是记载袁军在领教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厉害后,才心怀畏惧地称之为“霹雳车”。
  曹军的投石车很快就投入到实战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战绩。投石车抛射的石块穿空乱飞,或是击中土山,或是落到人群中,只有极少数直接命中土山上的“櫓”。投石车虽然准确性极差,但杀伤力却很大,只要击中目标,“櫓”就会立刻被摧毁,里面的弓箭手非死即伤。这样一来袁军再也不敢到上面放箭,曹军算是破了敌人一招。
  一计不成,袁绍又出一计,他命人从己方大营挖了数条地道直通曹军阵地,想让自己的部队通过地道强行进入曹军腹地。挖地道也是袁绍的拿手好戏,当年击败公孙瓒时就是用的这手,一招制敌,取得奇效。但曹操可不是公孙瓒,他对付袁绍颇有手段。曹操让人围绕己方大营也挖了一圈地道,这样一来袁绍竖着往里挖,曹操横着挖,无论袁军挖到哪里都会遇到曹军的地道。一旦双方的地道相遇,袁军也就无处藏身,更谈不上偷袭了。看来古时的攻坚战真的不容易,又是堆土山,又是挖地道,动不动就是大投入、大工程量的举动。
  曹操连破袁绍两招,使得局势稳定下来,不似前一阵那样紧张了。还没等他舒口气,又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出现了:他的军粮不够了。应该说“曹军粮少”是个地球人都知道事实,不但曹操本人一清二楚,就连他的敌人也明明白白,袁绍手下的谋士更是成天掰着手指头替他算军粮还能支撑几天,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个问题出现的这样快。
  内忧外困之下,曹操也有些动摇了,他想到了撤军。当时他的大谋士荀彧镇守许都并负责前线的后勤供给,曹操在写给荀彧的信里流露出撤兵的意思,并征求他的意见。请注意,曹操在官渡前线有很多谋士,其中不乏颇受信赖、颇有见地的“名谋”,但曹操偏要问问远在后方的荀彧的意见,此举耐人寻味。项飞认为这一方面是荀彧的见解非凡,另一方面大概是曹操怕动摇军心,因而不敢与前线谋士谈论此事。
  关于曹操想要退兵一事,有人认为他是感觉力不能敌,为了避免大规模溃败而主动撤退;但《三国志荀彧传》则说曹操撤军的目的是为了“引”袁绍进军,有点诱敌的意思,可能是想诱袁绍深入,然后找机会消灭他。项飞感觉诱敌深入的可能性不大,双方都相持半年了,哪有此时才“诱敌深入”的道理?而且曹操的主力都在官渡,根本没实力再设伏了。
  另外此时撤军,即使是有组织的主动撤军,即使敌人不在后追杀,都很容易演变成溃逃。公元383年发生的“淝水之战”就是个这样的例子,当时前秦的军队就是主动后撤,结果却在没有敌人掩杀的情况下演变成了大溃逃——真正的不战自乱。《荀彧传》之所以说曹操撤退是为了“诱敌深入”,大概是陈寿为曹操镀金吧。
  荀彧接到曹操的信后,经过一番缜密的考虑,作出决定。他在给曹操的回信中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眼下的情况坚决不能撤军,谁先撤军谁就输了。他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当然荀彧也不是简单地要求曹操坚守,他还为曹操分析了形势,以此坚定曹操对峙到底的决心。他说“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荀彧也不是让曹操傻呵呵地干靠,还为他指出了取胜之道,建议他用“奇策”取胜。荀彧说您与袁绍对峙了半年,“扼其喉而不得进”,现在“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荀彧不愧是曹操手下的一流大谋士、伟大的战略家、一级战略分析师,他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却对战局变化洞若观火。他的回信不但坚定了曹操战斗到底的决心,也指出了唯一可行的取胜之道,为官渡之战的大胜奠定了基础,这就是谋士的作用。难怪曹操对荀彧极为欣赏,官渡之战数年后的建安十二年,在上表为荀彧请封时曹操还提到他在这一战时的表现。曹操说当时情况危急,就连作为主帅的“臣”也动摇了,但是荀彧同志劝阻了“臣”,“建宜住之便,恢进讨之规,更起臣心,易其愚虑”,多亏了他的建议,才能“遂摧大逆,覆取其众”。曹操对此的评价是“此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可见曹操对荀彧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当然曹操有一件事忘了提,其实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还在于作为决策者的曹操自己,他的从善如流才是决定因素。
  现在曹操坚定了相持的决心,确定了以“奇谋”取胜的战略方针,可是还有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奇谋”在哪里呢?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八节
(更新时间:2007…8…8 18:35:00  本章字数:2194)


  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的“奇谋”就是打袁绍粮草的主意,事实上早在这时之前曹操就动过这个脑筋。在双方相持时,曹操曾采用荀攸的建议,派大将徐晃、史涣袭击过袁绍的运粮车队,并取得大胜,“尽烧其车”。不过袁绍家大业大,这点损失还远没有撼动他的优势。应该说曹操此举虽不能改变战局,但也足以警醒袁绍,让他注意自己的后勤保障。可惜袁绍太自信了,对这件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又是沮授,这个不得志的谋士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建议袁绍要注意军粮的安全问题。当时袁绍有一大批军粮将要送到前线,他让大将淳于琼带兵五万前去接应,驻扎在距大部队四十里的乌巢。沮授建议,另派大将蒋奇带一支人马与之呼应,两只部队相互呼应、互为救援,可以防止曹操打这批军粮的主意。这是个万无一失的做法,只有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考虑如何取胜。对于沮授的建议,袁绍照例不采用,这次也不例外。
  此时曹操的军粮也将耗尽,难以维持了。他对运粮官说再准备十五天的粮食,十五天内一定破袁绍,以后就不辛苦你了。谁知道曹操说这话时是什么想法,是真的有了破敌之策,还是为了安抚军心。反正前线和后方的形式都迫使他速战速决,不能再拖下去了。可是实力相差太远,硬碰硬地打肯定不行,只能出“奇谋”制胜,可是这“奇谋”是什么呢?
  就在曹操一筹莫展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他的出现扭转了战局,改变了历史,这个人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既然许攸是袁绍的谋士,还是这次攻打曹操的“谋主”,他怎么会背叛袁绍、跑到曹操这里来呢?关于许攸的叛逃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许攸不久前向袁绍提出“偷袭许都”的建议被拒绝后“大怒”,本来心里就不痛快,偏赶上这几天他的家属不知道犯了什么法被抓了,这些事凑到一起让许攸觉得很不爽,认为这是有人跟他过不去,他一看觉得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自己在袁绍这里恐怕混不出头了,于是舍了袁绍投奔曹操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许攸同志比较爱财,可袁绍却满足不了他,因此利欲熏心的许攸就另谋高就了。
  其实许攸和曹操早就认识,而且还很熟。当年许攸曾经与冀州刺史王芬以及沛国的周旌联结豪杰想要废掉汉灵帝另立新君,当时还找到曹操邀其入伙。曹操虽然拒绝了,但却可见他们之间应该不是一般关系。许攸从那时起就对曹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一定会拿曹操和袁绍作个比较,谁优谁劣,以许攸之能应该会看明白,这可能也是他此时来投奔曹操的一个原因。许攸的叛逃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袁绍用人上的失败。此役之前,袁绍以“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可还没等开战就先逮捕了一个田丰;战事进行到最紧要的关头,又叛逃了一个许攸。虽然这两个参谋总长出事,问题不全在袁绍身上,但他也不是一点责任没有。
  罗贯中版本的《三国演义》对这次曹操和许攸的见面描写颇为传神。先是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进帐之后曹操更是不顾身份,拜伏于地,并自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许攸也不含糊,先说了他曾给袁绍献计分兵袭许都的事,给曹操一个下马威,也是抬高自己的身价。然后就是堪称经典的“问粮”一段:许攸明知道曹操军粮已尽,可还是装模作样地问曹操还有多少军粮。曹操喯都没打,脱口而出:“可支一年”。许攸笑着说:“恐未必。”曹操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立刻改口:“有半年耳。”这下许攸可不乐意了,拂袖而起。一见面就给两句谎话,换了谁都得生气。许攸说,我以诚来投,可为啥听句实话就这么难呢?其实许攸大可不必,像军中存粮这种高度机密,曹操在摸清许攸虚实之前当然不会随便说的。不过曹操脾气很好,可能也是理亏,他急忙挽留许攸说,子远别生气,实话告诉你,军中还有三个月的军粮。可把许攸气乐了:“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曹操也笑了,不知道会不会伴随些许脸红:“岂不闻兵不厌诈?”然后趴在许攸的耳边,做以机密相告状,说:“军中只有此月之粮。”许攸终于忍不住了,大声说:“休瞒我,粮已尽矣!”这下可把曹操吓着了,愕然曰:“何以知之?”看来真把曹操吓着了,所以才不打自招了。军粮多少是军中重要的机密,可是却被敌方“谋主”一下子说破,曹操能不紧张吗?
  这段描写并不是小说家的凭空杜撰,而是以《曹瞒传》的记载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加工,绝对精彩,绝对称得上“经典”二字。人物语言设计得非常合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曹操,在谎言被一个一个揭穿的时候,阵脚不乱,不停地用新的谎言掩饰被识破的谎言,来抵挡许攸咄咄逼人地提问。而且还趴在许攸耳边,好像说出的是天大的秘密,其实还是谎言,直到最后许攸亮出底牌,才“愕然”。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奸雄”曹操的“奸”。而许攸因为与曹操有旧,所以说话就不太客气,连讽刺带挖苦,步步为营,非要逼曹操说出实话不可,最后还一语道破天机,全不顾曹丞相作为领导干部的面子。这体现了许攸性格中狂妄的一面,也为后文许攸被杀作了铺垫。
  许攸见把曹操说得哑口无言了,这才提出了“奇谋”。他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烧掉袁绍囤积在那里的军粮。他说“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如果派轻兵偷袭,烧掉那里的辎重和存粮,“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呵呵,我的文笔没见进步,大家的书评可是越来越精彩,让我都不敢下笔了!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探讨。感谢书友“大海羊父”和“剑圣心”的精彩点评。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九节
(更新时间:2007…8…11 14:50:00  本章字数:2421)


  曹操听了这个建议后大喜,立刻采纳。他随即作了一番布置,留曹洪守大营,自己亲率五千人连夜杀奔乌巢。曹操为什么要亲自带领人马偷袭乌巢呢?这一方面是此战关系重大,是曹军击败袁绍的唯一机会,曹操不敢掉以轻心;另一方面,袁绍安排在乌巢的守军众多,有五万人之众,而曹操能带出来偷袭乌巢的只有五千士卒,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换作别人带队曹操还不放心,所以他只能亲自出马。
  罗本的《三国演义》写到此处还有一段精彩描写。曹操在安排人马夜袭乌巢时,他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张辽给他提了个醒:乌巢是袁军囤粮重地,岂能无备?而且张辽怀疑许攸可能是诈降,没准是给曹操下了个套,等着曹操自投罗网。难怪张辽会这样想,许攸可是袁绍手下的重臣,身为“谋主”哪能轻易叛逃?而且他叛逃的时机也太微妙了,正是双方相持不下的紧要关头。当时张辽对许攸叛逃的背景还不了解,所以才会提醒曹操小心有诈。曹操则说,我军粮不继,难以久持,如果不用奇谋,只怕要坐以待毙。他接着还说:“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
  罗贯中真是高人,不得不服。在这里张辽给曹操提醒反映了他的智勇双全,而曹操的回答更是突出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他先解释了为什么要劫粮,也就是劫粮的重要意义。然后又说,我早就想劫粮了,许攸的献计只是促成因素,不是决定因素,这也是我的想法,“计在必行,君请勿疑”。这样的回答既说明了此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打消了大家心中的疑虑。如果说“问粮”一段突出的是曹操的“奸”,那么这段描写则突出反映了曹操的“雄”。名家手笔,果然不同凡响。
  与小说《三国演义》相比,几年前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就相形见绌了。在“乌巢烧粮”这一段中,该剧是这样设计的:当有人提醒曹操许攸可能是诈降,并让他多加小心时,曹操作恍然大悟状,然后吩咐人把许攸留在大营中,名为款待,实则派人严加监视,一旦发现有诈,立刻杀之。大概编剧的意思是想通过这个细节突出曹操的奸诈,但是改编得很不成功。原著中的描写突出的是“奸雄”曹操的“雄”,而改编后突出的是一个“奸”,但这个“奸”还不是“奸雄”的“奸”,而是“奸商”的“奸”,太俗,太低级,哪像个三军统帅,分明是个街头摆摊的市井小贩!拿着这段改编的剧本和原著一比,高下立见。可见大师就是大师,不是谁都能当的。
  其实对于许攸的投降,不止张辽一个人有疑问,像贾诩、荀攸这样的大谋士也心存疑虑,纷纷劝曹操要谨慎行事。还好曹操同志比较有主心骨,没有因此而动摇。事实上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根救命稻草出现得太及时了,让曹操看到了希望,这是他击败袁绍的唯一机会,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如果真的是一个圈套那也只能认命了。
  曹操不是那种顾头不顾尾的人,他带队偷袭袁绍也没有忽略自己大营的安全。曹操临行前命曹洪镇守大营,全权负责,一切安排妥当后他才出发。突击队员们人衔枚、马勒口,而且还换上了袁军的服装,这让他们顺利地通过了袁军的防线,遇到有人查问曹军就自称是增援乌巢的部队。结果暴走突击队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