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曹操正要攻打荆州的刘表,大队人马已经到了西平,辛毗急忙赶来求见曹操。他提出了袁谭的请求,曹操一开始也同意了,可是由于手下人意见不统一,曹操也很犹豫,没过几天又想改变主意了。在随后的一次宴会中,辛毗察言观色,发现了曹操想出尔反尔的苗头,于是就找郭嘉帮忙求见曹操。在辛毗和曹操手下谋士荀攸等人的劝说下,曹操终于决定舍刘表来救袁谭。
  曹操大军于建安八年十月渡过黄河,来到黎阳。袁尚听说曹操又来了,立刻放弃袁谭回防邺城。袁尚手下的大将吕旷、吕翔(《后汉书》记作“高翔”)临阵倒戈,投降了曹操,被封为列侯。按说这里没有袁谭什么事,可他偏要出头,偷偷刻了两颗将军印送给二人。这二位也对得起他,片刻犹豫也没有就报告给了曹操。本来嘛,袁谭跟人家也不熟,一下子送来这么大的礼,换了谁都得好好想想。
  曹操知道这件事后,虽然很愤怒,但却没有发作,相反为了稳住袁谭,他还与袁谭结为亲家,为自己的儿子曹整聘袁谭之女为妻。曹操一生征伐无数,战功显赫,在生儿育女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他光是儿子就有二十五个之多,除了曹丕、曹植等广为大家熟知外,还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曹整就是其中一个。曹整的生母是李姬,他本人于建安二十二年封为郿侯,第二年就死了,后来曹丕称帝,“追进爵”,谥号“戴公”。
  曹操解了袁谭之围,又不想现在就攻打袁尚,于是就撤兵了。他大概想让谭、尚先打上一阵,然后再来收拾残局。袁尚一看曹军撤走了,那就抓紧时间接茬打吧!建安九年三月,袁尚留审配守邺城,自己亲自率大军攻打平原的袁谭。审配虽然没有随军出征,但却给袁谭捎来一封劝降信,袁谭当然不能扯他。
  袁尚前脚刚走,曹操后脚就回来了。这年的四月,曹操派曹洪攻打邺城,自己则率人马扫平了邺城附近的抵抗力量。袁尚大概被袁谭绊住了,一时无法回兵。五月,曹军决河灌邺城,“城中饿死者过半”。直到七月,袁尚才摆脱袁谭,赶回来解围。结果还没到邺城,就在半路被曹军伏击,大败,袁尚本人虽然逃掉了,但他的印绶节钺却被曹军悉数缴获。消息传来,城中守军震撼。
  本来曹军在攻打邺城时吃了不少亏,又是强攻又是挖地道,但审配指挥得当,曹军一点便宜没占着,老曹同志还差点被箭射中。现在袁尚被击溃,彻底断了城中守军固守待援的念头,形势一下子就变得对曹操有利了。城中守军人心惶惶,无心恋战。到了建安九年八月,审配的侄子审荣在一天夜里打开了他把守的城东门,放进了如狼似虎的曹军,邺城终于失守。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四十节
(更新时间:2007…8…31 13:22:00  本章字数:2736)


  审配闻知曹军入城,立刻组织人马展开巷战,结果寡不敌众,很快就战败被擒。关于审配被擒的细节《三国志》和《后汉书》没有记载,但是《山阳公载记》和《献帝春秋》却不约而同地记载审配兵败后逃到一口井中藏了起来,可还是被曹军发现并活捉了。这段记载在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被引用,但裴松之同时对该记载强烈鄙视,他认为审配是“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对袁氏忠贞不二,在袁尚败局早露的情况下,如果他想为自己作打算,他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机会,不会事到临头才想苟免,弄得如此狼狈。裴松之还认为《山阳公载记》和《献帝春秋》这样的记载“寔史籍之罪人,达学之所不取者也”。
  项非认为,审配是忠臣烈士,属于正面人物,按照史官传统的“春秋笔法”,对这类人物的记载也多选用正面、光辉的史料,对他们窘迫、狼狈时的遭遇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记,这可能是多数史书没有记载审配被擒经过的原因。同时,《山阳公载记》和《献帝春秋》的记载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这很可能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不过审配未必就是“藏”于井中以图逃命,很可能是见大势已去,自杀报主,结果投井未死,为曹兵所擒。以审配的一贯作风来看,这可能才是当时的实情。
  当初袁谭与袁尚闹翻,郭图、辛评等人选择了袁谭。在他们离开邺城投奔袁谭的时候,包括郭图、辛毗在内的多数人都把自己的家眷带上了,只有辛评没来得及这样做,于是他的家人立刻被捉进邺城大牢。邺城城破之时,审配在城东门组织抵抗,看着潮水般涌入的曹兵,他知道败局已定。此时的审配既恨曹操又恨袁谭,在他看来是袁谭挑起的内战,还引来了曹操。恨袁谭自然更恨他手下的谋士,没有他们出谋划策袁谭也不会闹得这样过分。审配越想越恨,于是命人立刻赶奔大牢,处死辛评的全家。
  再说辛毗,他现在已经跟随了曹操。他也时刻惦记着哥哥的家人,城破之后,他立刻就带了一支人马直奔邺城大牢,想要把哥哥的家眷救出来。可等他赶到大牢时,一切都晚了,辛评全家已经被处死。
  辛毗悲痛欲绝,由此与审配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审配被擒后,辛毗立刻就来见他,“逆以马鞭击其头”,破口大骂:“奴,汝今日真死矣!”审配也针锋相对,不甘示弱,回骂道:“狗辈,正由汝曹破我冀州,恨不得杀汝也!且汝今日能杀生我邪?”审配说得对,像他这样的高级战俘、名士,不经曹操审讯谁也不敢私自处决他,辛毗虽然恨之入骨,可也不敢就这样擅杀审配。
  冀州有个叫张子谦的人一直都与审配不睦,他早就投降了曹操,现在以占领者的身份回到冀州。张子谦看到被俘的审配,很是得意,笑着说:“正南(审配的字),卿竟何如我?”审配厉声答道:“汝为降虏,审配为忠臣,虽死,岂若汝生邪!”你怎么能和我比!?看来审配真是不屈不挠,毫不妥协,就像海明威说的那样,一个人可以被杀死,但是不可能被打败。
  随即曹操亲自提审审配,审配仍然言辞激烈,“声气壮烈”。曹操却有意饶他一命,甚至说之前我们兵戎相见,那是因为“卿忠于袁氏父子,亦自不得不尔也”。看这架势只要审配说句软话,不但可以活命,还能继续在曹操手下发挥才干。可审配“终无挠辞”,一点不肯服软。像他这样有名望、有本事的能人,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曹操是坚决不会留着他的。而且又有辛毗等人在一旁“嚎哭不已”,请求处决审配。于是曹操“遂斩之”,“见者莫不叹息”。
  曹操占领了邺城,就等于得了冀州,很快被朝廷任命为冀州牧。曹操在邺城还到袁绍墓前哭祭了一番,并厚待袁绍遗孀刘氏及其家人,最后还为随军出征的儿子曹丕娶了一门亲,女方是袁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甄氏。
  现在有种说法,曹操本打算把甄氏留给自己,但由于曹丕先开口向老爸讨要,老曹碍于情面只好把她让给小曹了。关于这种说法,史书上的资料太少,无法考证其真伪,但以老曹对待敌将妻女的风格来看,此说很有可能。
  甄氏是个苦命的女子。她虽生于豪富之家,但三岁丧父。她幼年即异于常人,九岁时就要求读书习字。古时的女子识字的不多,而且当时的社会习俗只要求她们守妇道、懂女红即可,没要求她们读书认字,所以她的要求立刻引来一片嘲讽之声。甄氏则回答说古之贤妇都通过学习前人的成败来警戒、要求自己,不认字怎么能知道古人的事迹?
  后来天下大乱,百姓饥馑,连饭都吃不上。甄家存有大量粮食,靠卖粮挣了很多钱。甄氏就对家人说,家里粮太多了,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不如把粮食送一些给附近的乡亲。家人觉得她说得很对,就照办了,甄氏偌大的家业才得以在乱世保全。
  甄氏成年后美貌出众,远近闻名,后来嫁给了袁熙。袁熙被放外任,甄氏和婆婆刘氏等家人就留在了邺城,城破之后都成了俘虏。曹操进城后下令不许闲杂人等到袁氏府上骚扰,但曹丕不管那个还是来了,可能早就听说了甄氏的美貌,想来见识见识。曹丕发现除了刘氏外还有一个妇人蓬头垢面,站在刘氏身后,一问才知道这就是袁熙的妻子甄氏。曹丕立刻就让她洗脸梳头,想看看到底相貌如何(看来也没安好心),一看之下果然“姿貌绝伦”。大概曹丕看得太投入了,以至于真情流露,连刘氏都看出苗头了。曹丕走了之后,刘氏对甄氏说:“这下好了,不用担心被杀了。”
  曹丕回去后就向老爸请求,要娶甄氏为妻。不知道曹操心里怎么想的,反正他是同意了。曹丕娶了甄氏后,夫妻倒也恩爱,曹丕称帝时还册封甄氏为皇后,不过后来甄氏逐渐失宠。失宠的原因史书没写,但有传说是曹植的原因,说是甄氏与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叔子互相爱慕,引发曹丕不满,导致失宠。
  后来曹丕找个理由赐死了甄氏。《三国志》说甄氏因为和别人争宠,口出怨言,激怒了曹丕而被赐死。这种说法不太可信,明显的轻罪重罚,而且这个争宠的甄氏与之前的那个知书达理的甄氏不像一个人,差别太大,难以让人信服。《魏书》则说甄氏是因病过世的,这样一来,天下太平。没有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也没有人深究,维护了皇家体面。
  当时曹植已经封为藩王,不在京师,只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定期回来汇报工作。据说甄氏死后,没多久曹植回京述职,曹丕还把甄氏生前用过的枕头给他看。不知道曹丕用意何在,是想刺激一下这个弟弟、政敌加情敌?曹植果然大受刺激,虽然当时没有什么过激反应,但在返回属国的途中心绪起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从而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项飞认为,关于曹植与甄氏之间关系的传闻荒诞不经。虽然魏、晋时期相对比较开放,但王公大族家里的封建礼教不会太松,尤其是“男女授受不亲”这一条更不会放松。而且以曹丕、曹植这样的身份必然有自己的府第,不可能住在一起,因此曹植与甄氏之间连见面都难,更别说有什么特殊关系了。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可能是由于大家对忧郁王子曹植和悲情美女甄氏的同情而产生的。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四十一节
(更新时间:2007…9…4 18:25:00  本章字数:2126)


  曹操在攻陷邺城后没有自己留下以美貌著称的大美女甄氏,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虽然是换汤不换药,但比起他平时的作风可以算是大有进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曹同志应该受到表扬,可偏偏就有人还拿这件事做文章。
  《魏氏春秋》记载,孔融知道这件事后,给曹操写了封信,提到周武王伐纣之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古人做学问讲究的就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如果谁能在聚会上说出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典故,那可足够拽上一阵子了,但如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典故,偏偏某一个人不知道,那他以后在大家面前可就太不起头了。曹操也是做学问的人,也读过不少书,可是没见过孔融说的这段记载。孔融多大学问啊,多大名声啊?曹操也没多想,还以为人家一定是在什么古籍上看到,孔融是孔子后裔,如果他能看到什么秘本古籍也不奇怪。于是他就在和孔融见面时就问起了这事——曹操还是非常虚心好学的。没想到孔融却说:“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闹了半天是在拐着弯讽刺曹操。
  曹操得了邺城,镇守并州的袁绍的外甥高干一看形势不妙,立刻投降了,曹操为了稳定军心仍然任命他为并州刺史,还驻扎在并州。
  在曹操攻打邺城的时候,袁谭看袁尚一败再败,就趁火打劫,率兵猛攻袁尚,一路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袁尚刚刚被曹操击败,连印绶节钺都丢了,哪有力量抵抗穷追猛打的哥哥?袁谭得理不饶人,再三紧逼,一直打到中山。袁尚见势不妙,只好弃城而走,跑到故安投靠他的另一个哥哥、袁氏三兄弟中的老二,也就是甄氏的“前夫”袁熙。袁谭趁机收编了袁尚的残兵,实力大增。
  说袁谭实力大增只是和他自己之前相比,其实击败袁尚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曹操。当初袁谭派辛毗请降,曹军阵营里很多人都怀疑袁谭投降的真实目的,曹操虽然动摇过,但最后还是决定受降,他说袁尚被击败袁谭当然会从中获利,但不如我们受益多,“尚破我盛,何弊之乘乎”?
  袁尚被击溃,一时之间难以复原,暂时可以不用顾忌他了,下一个就该轮到袁谭了。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在袁谭偷偷摸摸给吕旷、吕翔送来两颗将军印的时候,曹操就动了杀机,想干掉他了。其实客观地说,袁谭请降也好,曹操纳降也好,双方都是各取所需,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而且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所以袁谭拼命趁机发展势力,所以曹操一得空就开始攻打袁谭。
  不过袁谭现在是曹操的盟友,就这么发兵过去似乎影响不太好。没关系,这点小事当然难不倒曹操,他找了个借口与袁谭断绝关系,然后才发兵。这个借口是什么,《三国志》没有细说,只是说曹操给袁谭写了封信,指责他违背约定,大概就是在分配袁尚的战利品、土地、人员上袁谭“负约”。由此可知,曹操、袁谭早就对袁尚被击败胸有成竹,而且还确定了分享战斗成果的方案。当然也可能什么都没有,这些只是曹操翻脸的借口。
  袁谭听说曹操要来,很是惊恐,他也没想到曹操会来得这么快。很快曹操大军就到了他的家门口,袁谭当时驻扎在龙凑(今天的山东省平原附近),他也没敢抵抗,立刻就撤退了。连夜逃往南皮,“临清河而屯”。
  建安十年正月,曹军对袁谭发起了最后攻击。袁谭也知道这一仗事关重大,所以亲自上阵督战,组织抵抗。战斗从早晨进行到中午,还是不分胜负,这可急坏了在一旁督战的曹操。于是他“自执桴鼓”,亲自动手擂鼓助威,这一来曹军“士卒咸奋”,士气高涨,很快就击溃了袁谭大军。
  袁谭见势不妙,立刻逃走,他的样子非常狼狈,“被发驱驰”。大概这副模样太显眼了,也可能是他的服饰太引人注意了,引起了一部分曹军的好奇心,认为他不是一般人,于是一路追击而来。追兵很快就赶上来了,袁谭一着急竟然从马上掉了下来。曹军立刻一拥而上。袁谭高喊:“咄,兒过我,我能富贵汝!”你放了我,我能让你富贵!
  人到了这种时候都会想办法自救,有的人会拔刀奋勇、拼死一搏,有的人会开动脑筋、以智脱身。袁谭则是以金钱开道,为自己买一条活路。“咄,兒过我,我能富贵汝”,这话说得很大气,只是铜臭味太浓,豪气不足。这是袁谭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言未绝口,头已断地”。
  这些追击而来的曹军纪律太差,竟然不知道抓俘虏,就这样把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袁谭杀害了。当然这些曹军这样做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袁谭。刚开始他们只是觉得这个人衣着、打扮不像普通人,所以才一路追下来。袁谭落马后如果能立刻喊出自己的名字,也许就不会这样遇害——要知道以袁谭的身份,抓活的应该比死的赏金多。当然了,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袁谭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在了几个无名小卒的手里,这几个人杀了袁谭这样的大干部也没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看来他们的知名度真是不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袁谭在两军阵前死于曹洪的刀下,这个说法多少为他挽回些面子,毕竟曹洪是曹军有名的大将,又是民间传说“曹八将”之一,还是曹操嫡系加嫡系的亲信,能死在他的手里,袁谭也算不冤。
  袁氏兄弟手足相残,让曹操有了可趁之机,窥视河北,这本就让人感叹不已。可袁谭更过分,为了击败自己的弟弟竟然不惜与曹操勾结,引来这个大敌,无异于引狼入室。到头来,袁谭自己却第一个死于曹操之手,这大概也是天意吧。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四十二节
(更新时间:2007…9…6 13:33:00  本章字数:2243)


  曹操赶跑袁尚、斩杀袁谭,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冀州全境,从此开始涉足黄河以北。曹操在对待袁谭残部的态度上,与对袁尚那次大不相同,收起了温文尔雅的心肠换上了狰狞的面孔,开始了大清洗。袁谭的得力干将郭图被杀,《后汉书》对郭图的被杀一笔带过,没有详细介绍,也没有交待曹操对他是否有过与对审配、沮授一样的一番辅以武力威胁的劝降,大概曹操对他也不感兴趣,没打算将他收为己用。袁谭的妻女可不像甄氏那样幸运,她们根本没有攀高枝的机会,直接被押往刑场,尽数处决。
  还是在这一年,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的正月,袁熙手下的大将焦触、张南反叛,响应曹操,举兵攻打故安。这时的袁尚因为被大哥袁谭打败,只好来投奔二哥袁熙,现在正与袁熙在一起。哥俩一看叛军声势浩大,根本打不过,只好弃城而走,逃往辽西投“幽州刺史”乌桓触去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幽州刺史”是乌桓触自封的,属于没有朝廷序列号的盗版。乌桓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是一直以来让汉朝中央政府十分头疼的边境不安定因素,本书《曹操》一章对汉朝时乌桓的兴衰以及卷入曹、袁之争的原委都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前文曾提到袁绍自己制定的争夺天下的大致方针:“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这里的“兼戎狄之众”指的就是团结、联合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就包括能征善战的乌桓。尽管袁绍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这些少数民族为自己打天下,但实事求是地说,他的民族政策在客观上制定得很正确,执行得也很到位,所以在袁绍主政时期,他确确实实得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认可、支持和拥护,也因此,袁熙、袁尚才会在走投无路时逃往乌桓。
  当然,在这些对袁绍臣服的少数民族中,有的人是真心实意地拥护他,有的人则是迫于袁绍强大的实力不得不如此。前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忠实的朋友,后者则仅在袁绍强大时可以结盟,一旦袁绍被击败,强大一时的势力土崩瓦解,这些人也就不再是朋友了。袁熙、袁尚很不幸,这回他们投奔的乌桓触就是后一种人。
  乌桓触此时已经决定“背袁向曹”了,他带领手下大小官员,“陈兵数万”,杀马为誓,大家一起宣誓背叛袁氏投降曹操。为什么要“陈兵数万”?看来有点强迫的性质,因为袁绍经营河北这么多年,在少数民族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乌桓触担心此时“背袁向曹”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乌桓触带头第一个盟誓,然后各级官员按顺序一个一个来。这当中可能也有不愿意这样做的,可是在重压之下也不得不违心地盟誓。只有别驾韩珩说出了心里话,他说,我们受袁氏父子厚恩,现在袁氏败了,我们不能相救就已经很对不起人家了,现在要“背袁向曹”,说啥也不能干!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还好乌桓触也没难为他,可是也没听他的。该起义起义,该盟誓盟誓,一点不耽误。虽然韩珩没能阻止乌桓触,但从他的表现上至少可以看出袁绍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下的功夫。韩珩当时的官职是“别驾”,“别驾”本意是指领导出行时,座车旁边的那个位置,也就是副驾驶,后来引申为官职。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与领导关系密切的职位,也是一个重要官职,项飞把它理解为省一级政府的秘书长。袁绍能把工作做到“别驾”这一级别,可见他对统战工作多么重视,下了多大功夫。当然,韩珩能在这种时候为袁氏父子说话也与他的为人有关。从《先贤行状》的记载看,韩珩确实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字子配,代郡人,“清粹有雅量”。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对他也很尊敬,乌桓触投降后,曹操多次招韩珩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了。
  袁熙、袁尚见这里不欢迎他们,只好继续跑路,这回他们去投奔辽西乌桓的另一个首领——蹋顿。蹋顿可是当时乌桓的实权人物,也是袁氏家族的真朋友,他明知收留袁熙、袁尚可能会招致曹操的报复,可还是决定收留他们。
  《三国志》说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实力大增,“天下莫敌”,此次河北之行,更是兵锋所指无不披靡,就连纵横冀州多年的黑山黄巾军首领张燕也率众来降,曹操大喜之下封他为列侯。可是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或是感恩袁绍、为他报仇,或是本来就看不惯曹操,纷纷起来与曹军作对。曹操既然大老远来了,就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打起精神逐个对付,能招降的招降,不能招降的就开打。这番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很有成效,曹操逐渐平定了黄河以北。
  就在曹操忙于北方事务的时候,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反叛了。他抓了曹操派来的上党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