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乔小乔爱上我-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糜竺为什么会有小乔的画像?

    这要从小乔离家出走那段时间说起,小乔留书出走之后,桥渊满世界派人搜寻她的下落,糜竺就是那个时候见到了小乔的画像,并且一直保留至今。

    小乔出现在刘备府上的第一天,糜竺的手下就摸清了小乔的底子,原因便是糜竺手中的那幅画像。

    “二小姐本人比画像上要美得多,穿上男装尚且如此,若是换了女装,必是一位绝代佳人。”

    糜竺放下画像,目光柔和地看着小乔,毫不吝啬地赞美道。

    虽然小乔已经听惯了这种赞美,但是听一个陌生人讲出来,难免有些沾沾自喜。

    小乔微笑道:“糜先生谬赞了,小女子可不敢当这绝代佳人四个字,令夫人倒是像一位真正的绝代佳人。”

    说着,小乔的目光落在了糜竺身后的女子身上。

    这位女子亭亭玉立,肌肤胜雪,一双美目微微发亮,如星辰般明亮动人。

    “二小姐误会了,这位是舍妹,糜贞。贞儿,还不上来给二小姐行礼。”糜竺笑着介绍道。

    “糜贞见过二小姐。”糜贞家教极好,礼数周到。

    小乔倒是没想到,这二人居然会是兄妹,两人相差何止十岁,而且糜贞的五官明显与糜竺大有不同,两人之间几乎没有一丁点相似之处,这样的兄妹小乔还是头一次见。

    同父异母?

    这是小乔唯一想出来的可能。

    一番畅聊之下,小乔总算搞清楚糜竺与桥家的渊源。

    糜竺经营的生意,有八成是桥家的生意,糜竺能在徐州把生意做大做强,依仗的也是桥家的支撑。

    这样一来,糜竺称呼小乔为二小姐,似乎倒也说得过去。

    “糜先生可否帮我一个忙。”

    小乔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当下也没心思在这里久留,直言不讳道:“我要回庐江,糜先生能帮我准备一匹快马吗?”

    糜竺笑道:“此事简单,二小姐这么着急赶回去,可是有什么紧要之事?”

    小乔轻叹道:“外出已有数月,我现在是归心似箭。”

    糜竺表示理解,沉吟半晌才道:“我也有一事,劳烦二小姐帮衬一二。”

    小乔拍胸脯说道:“糜先生有话直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糜竺含笑道:“此事不急,我已命人准备好午膳,二小姐请随我挪步偏厅。”

    闻言,小乔顿时觉得腹中饥肠辘辘,本来跟张玉兰吃素吃到想吐已经很不容易了,后来赵云也是个一穷二白的家伙,掏空了袋子兜里也没几个钱,来到刘备府上后,虽说伙食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无论是菜色还是口味,没一个方面符合小乔的胃口。

    这些日子的不良伙食,直接导致小乔饿瘦了一大圈。

    跟随糜竺来到偏厅,小乔入眼便看到了一桌子熟悉的家乡菜,浓浓的菜香沁鼻入肺,光看着就令小乔忍不住食指大动。

    “厉害呀糜先生,这些都是我爱吃的菜,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乔说话归说话,吃起菜来一点也不客气,一筷子夹出去,小半碗的佳肴已经落入碗中,再一筷子下去,朱唇皓齿之上已经满布油光。

    小乔越是吃的津津有味,糜竺越是笑的合不拢嘴。

    糜贞全程当起了丫鬟,一杯一杯地给小乔倒着,她最爱喝的女儿红。

    吃着吃着,小乔渐渐察觉到不对劲,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想当初,小乔有什么事情有求于大乔或者桥渊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般低声下气,软语相求,事成之后吃亏的是谁?

    当然是被求之人。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小乔从小便是深谙此道的宗师级人物,糜家兄妹俩这种大灌**汤的功夫,那都是小乔当初玩剩下的。

    “糜先生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有事说事吧。”

    酒足饭饱后,小乔把筷子一扔,态度直截了当。

    糜竺微微一笑,缓缓道来:“实不相瞒,我想请二小姐帮我牵个线,相信二小姐也看得出来,我这小妹已有二九年华,却一直待字闺中云英未嫁,我本意是想将她许给刘备”

    小乔打断道:“什么?我没听错吧,那刘备都是快将近四十岁的老男人了吧,你居然想把贞姐姐许给他?”

    糜竺讪笑道:“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

    小乔冷冷道:“想也不行,一个念头都不行,贞姐姐生得这般如花似玉,刘备那种老男人怎么配得上她!贞姐姐,你说是不是?”

    糜贞轻轻点头,没有言语。

    小乔轻哼道:“看吧,贞姐姐也这么认为。”

    糜竺轻叹道:“小妹心中倒也有一位中意的如意郎君,只是这人实在太过优秀,我家小妹怕是高攀不上。”

    糜竺说这话的时候,糜贞俏脸微微一红。

    小乔来了兴致,俯身问道:“这人有这么优秀?贞姐姐可是大美人呀,有什么高攀不上的,这人叫什么?”

    糜竺对上了小乔的目光,一字一顿道:“刘敢。”

    小乔愣了半晌,反应过来之后,当场炸了:“你们竟然敢打我姐夫的主意!”

    糜竺连忙解释道:“小妹可以做妾,小妹从小知书达理,绝对不会破坏家庭和谐”

    小乔玉手一拍桌面,冷冷打断道:“不行,别说做妾,做丫鬟都不行!她配不上我姐夫,你还是让她嫁给那什么刘备吧!”

    说完,小乔气鼓鼓地离开座位,狠狠地摔门而去。

    小乔的反应之激烈,情绪之激动,完全出乎糜竺的意料之外。

    别说做妾,丫鬟都不行?

    这是哪门子话,未免也太呛人!

    糜竺气愤不已,有种老脸丢尽的感觉。

    “大哥,要不这事就算了吧,我也不一定就要嫁给刘敢。”

    糜贞柔声相劝,试图平缓糜竺的怒气。

    关于嫁给刘敢这件事,其实是糜竺自己提出来的,糜竺让糜贞在刘敢和刘备当中选一个人,糜贞当然不会选年近四十的老男人,于是就挑中了刘敢,糜贞本以为是一件玩笑,没想到糜竺竟然当了真。

    糜竺深深地看了糜贞一眼,沉声道:“什么事都可以算了,这件事绝对不能算,如今刘备已经是英雄末路了,刘敢却是如日中天,只要你嫁给刘敢,哪怕只是做小的,我糜氏也有一线生机出头做主!”

    “我糜氏不能永远活在别人的脚下,我们自己若不抬头做人,我们的子孙也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是成是败,在此一举,刘敢这棵大树,我糜子仲抱定了!”

    糜贞看着双眼放光的糜竺,欲言又止:“大哥”

    糜竺长袖一甩,不容分说道:“什么都不要说了,你只需一切听我安排。”

    糜贞长长一叹,自古长兄如父,兄长执意如此,她又能说什么呢。

    身为女子,她本来就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机八骁将

    庐江,舒城,神机营大营。

    刘敢麾下所有部曲,只有神机营是扎营在舒城内的军队。

    神机营一共八个营,分别坐落在舒城的八个不同方位,其中战力最强的第一营,就安营扎寨在小朝廷的旁边。

    神机八营,刘敢几乎每隔几天都会下访巡视一遍,如果时间不够,就第二天再去。

    久而久之,神机营的八千精兵猛将,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刘敢长什么样子。

    刘敢本人,甚至记住了所有伍长以上的军官名字,有的军官籍贯、爱好、家中有几个小妾都了若指掌。

    神机营是刘敢的本命力量,他乐忠于跟神机营的将士打成一片,以致于到后来,许多其他军队的军官,连官都不想当了,纷纷去神机营从小兵开始干起,为的就是离刘敢近一些。

    这一日,刘敢如同往常一样,在神机营巡视督导。

    刘敢信步闲庭地走在校场上,在他身后,有八名金甲红缨的将军,紧紧跟随。

    这八名将军有壮有瘦,有高有矮,有人勇武过人,有人统军出众,有人饱读军书,有人一呼百应……

    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当然也有少许不足,不过他们从今天开始,有一个共同的职责。

    他们将成为神机营八营的八大指挥官,位列四征、四镇将军,这八大指挥官,理论上只归刘敢一人节制。

    这八个人分别是:魏延、朱桓、徐盛、丁奉、吕蒙、傅肜、陈武、冯则。

    神机八营,八大骁将。

    这八人所掌握的,是刘敢争霸天下的中坚力量。

    “文长,我命你打造的新式缳首大刀可有进展?”

    刘敢停下脚步,虽然在问魏延,目光却是落在校场之上。

    此时校场上有一批士兵,操着旧式武器,挥、砍、劈、刺……每一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虽然这些士兵训练卖力,但是在刘敢眼中始终少了点什么。

    直到刘敢突然想起来,神机营的武器已经陈旧了,更新换代一批新式武器,才能让神机营的战力,直线上升到顶尖行列。

    魏延微躬身子,毕恭毕敬道:“回禀大王,新式缳首大刀造价昂贵,我已倾尽所有财力命人赶造,然而我军开销已经透支,至今只打造出三千把新刀。”

    刘敢微微皱眉,语调冷了下来:“军费不够为什么没人跟我说?你们难道不知道,训练好神机营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吗?”

    朱桓往前一步,说道:“大王,如今九江战线吃紧,很多地方都要用钱,我军拨下来的财物实在有限,末将觉得神机营暂无战事,新刀也不急于一时。”

    刘敢长袖一甩,冷冷道:“一派胡言,谁说神机营无战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为什么不惜重金训练神机营?我要你们时时刻刻保持最强的战力,随时随地做好上阵杀敌的思想准备,我要神机营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我要的神机营是不动则已,一动便能一战定乾坤的王牌军队!”

    “大王,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上战场?”吕蒙神情迫切地问道。

    “是啊大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上战场,兄弟们都等不及想杀敌见血。”徐盛等人纷纷出言,众将的表情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恨不得马上就上战场杀几个敌人。

    “杀敌见血当然容易,获得胜利才是一场战役的终极目的。”刘敢面沉如水,目光逐一扫过诸将,负手而立道:“我也知道诸位无仗可打心里憋屈,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所有憋屈都只是一时的,等时机到来的那一天,我会让你们的马蹄踏破山川,我会让你们的名字名震天下!”

    刘敢越是如此说,诸将心中越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能加入神机营的将士,十之**都是心高气傲的人,在九江战场,袁术大军压境已经数月之久,每个神机营将士心中都憋着一口气,谁都想去九江把袁术狠狠地咬上一口。

    当然,前提是刘敢首肯放他们出征。

    “大王,我们的时机是什么?你告诉我们,让我们心里有个盼头也好。”

    说话之人是吕蒙,他是诸将之中最热衷出征的一个人,不仅仅是对战场的狂热,也有立功心切的成分在里面,因为神机营八大骁将,以吕蒙的年纪最小。

    吕蒙能当上这个骁将,最主要的还是刘敢的破格提拔。

    八大骁将里面,一共有两个人是完全不看资质,破格提拔上来的,一个是吕蒙,另一个就是冯则。

    他们两人被提拔之后,受到的流言蜚语和诟病都不在少数,是刘敢力排众议,将他们二人顶上了骁将之位。

    冯则还好,因为是刘敢的大舅子,有这层关系在,几乎没什么人敢在明面上指责什么。

    吕蒙就不一样了,他不但没有半点人脉关系,还是个孙氏那边投降过来的降将,所以吕蒙受到的非议是最多的。

    如果不做出一点成绩出来,吕蒙没有脸面面对神机营的袍泽,更没有脸面面对刘敢的知遇之恩。

    “这个时机是我们能否一战打垮袁术的关键,只要打垮袁术,我军在整个南方将再无对手!届时……”

    刘敢卖了个关子,正当诸将听得兴致勃勃之时,刘敢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一名小兵神色匆匆而来,大声禀报道:“启禀大王,袁术遣使晋见,陛下传唤,请大王速去。”

    闻言,刘敢双目之中熠熠生辉,朝诸将笑道:“袁术小儿急了,看样子,我们的时机也要来了。”

    吕蒙赶忙请命道:“若是出征,末将愿为先锋!”

    魏延等人也纷纷请命,这先锋一职顿时变成了一个香饽饽,遭众人哄抢。

    “诸位莫急,待我先去会一会这袁术使者,先锋一事,容后再议。”刘敢安抚众人,接着朝魏延说道:“文长,新式缳首大刀必须马上赶制,在出征之前,我希望所有神机营将士,至少每人配上一把,这是死命令,务必给我完成好!”

    “喏!”魏延拱手领命。

    “好了,都散了吧,各营抓紧训练,以备来日大战!”刘敢驱散诸将,走出校场。

    下一刻,刘敢龙行虎步地离开了神机营,直奔朝堂而去。

    在此之前,刘敢已经得知这次袁术遣使之人乃是阎象。

    在刘敢的认知里,阎象这个人是袁术身边为数不多的人才,袁术称帝之前,此人曾经几度进言袁术不要称帝,奈何袁术认定自己是真龙天子,没有理会阎象的劝谏,最后的结局显而易见。

    总之,阎象此人绝对是个认得清什么叫大势所趋的明白人。

    只可惜这样的明白人跟错了主子。

    若有可能,刘敢甚至想把阎象挖过来为自己效力,毕竟这个年代人才难得。

 第一百六十章 议和?不存在的

    当刘敢抵达朝堂之时,众人已经等候多时。

    小皇帝刘协高坐上位,左右文武以张昭、周泰为首,各自排排站列成长龙。

    众人的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一时之间,气氛颇为严谨。

    刘敢一进大殿,目光便落在了一个陌生中年男子身上,只见此人一身锦衣华服,身材细瘦,样貌和善,下巴上留着几许美髯,整个人看上去颇有儒雅之风。

    此人,便是阎象无疑。

    一阵介绍寒暄过后,阎象表明来意,是为两家罢兵议和而来。

    同意议和的人很多,毕竟九江大战劳民伤财,袁术麾下兵力又远远多于刘敢,真要一直这么打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以张昭为首的保守派,几乎个个表态同意罢兵休战。

    周泰却是个例外,一直以来他都是主战分子,有一句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换在他身上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

    三天不打战,周泰就能“上房揭瓦”给你看。

    众人都有所表态,唯有刘敢一言未发。

    此时刘敢站在一旁,仿佛成了一个局外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悠闲姿态,就好像今天的事情完全与他没有任何干系。

    “不知这议和一事,明王怎么看?”

    刘协目光望向刘敢,朗声一问。

    刘协一直很在意刘敢的态度,刘敢没有表明立场,刘协就不会轻易下决断,尤其是军事上的问题。

    阎象也把目光落在刘敢身上,虽然刘协才是天子,但是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天子显然还没有决断权。

    “不怎么看。”刘敢耸了耸肩,淡淡道:“此事陛下决定即可,如果没什么其他事,本王先行告辞了。”

    说完,刘敢拱了拱手,竟是真的转身溜了。

    阎象盯着刘敢消失的身影,呆立当场,哑口无言。

    这便是天下盛传的江东刘无双?

    行事这般儿戏!

    处事如此随意!

    阎象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一切都摆在眼前,令人无法质疑。

    其实不止阎象不敢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包括小皇帝刘协也是一样。

    起初刘协刚到庐江之时,刘敢有很多不尊敬刘协的地方,这让刘协一度以为自己刚出虎穴,又入狼窝,刘协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可能要再次沦为一个傀儡皇帝。

    但是后来刘敢主动放权的行为,大大刺激了刘协一把。

    刘敢以天子年幼不便掌权的说辞,把民政之权全权托付给张昭,刘敢自己则是只问军事,不问其他。

    这俨然是一副忠心耿耿的肱骨之臣模样。

    平日里,刘敢对刘协的私生活也没有什么限制和约束,除了不要离开舒城,平时刘协爱去哪去哪,当然了,随身必须有人保护,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到后来,很多重大的决策刘敢都没有参与,完全交托于张昭与刘协自行商议处置,一副不闻不问的放权姿态,好几次都把刘协感动的差点哭了。

    刘协甚至开始幻想自己成年的那一天,也许大权终有一日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刘协相当尊敬刘敢,下了朝堂,私下里都口称刘敢为皇叔。

    去刘敢府上蹭饭,那也是隔三差五就去一次,如同家常便饭一般稀松平常。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刘协心心念念想见到的小乔,一直没有再出现,听说小乔好像是被袁术的手下抓走了。

    哼,这个袁术好大的胆子,抓走了小乔,还敢来此谈什么议和!

    想到此处,刘协顿时心头一怒,冷冷道:“除非袁术退出扬州,否则议和一事免谈!”

    阎象不知刘协为何突然发怒,但是提出这种苛刻条件,显然此次议和不大可能轻易和谈。

    阎象费尽唇舌,在刘协面前好说歹说,最终不但没有谈拢,反而被刘协狠狠骂出了朝堂。

    出了朝堂,阎象以为此次出使的任务要以失败告终,长吁短叹之际,突然被人拉上了一辆马车,严格来说不叫拉,而是绑上了马车,因为这一切的行为,都不是阎象自愿的。

    阎象被黑布蒙上了双眼,失去了视野,再次重获光明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想干什么?”

    阎象没有慌张和胆怯,冷静地向面前的陌生人提问。

    没有人回答阎象的问题,这些人就像是聋哑人一样,对于阎象所说的任何话语,都是充耳不闻的冷漠姿态。

    时间一长,阎象放弃了追问,他口干舌燥,饥寒交迫,好在这些人对他还不算差,不但没有把他绑起来,还给他送上了可口的食物,御寒的大衣,好吃好喝的招待。

    阎象吃饱喝足之后,派人抓他的主谋悄然而至。

    “子非先生食欲不错嘛,这么多饭菜竟然都吃完了。”

    当刘敢出现在阎象面前的时候,他的脸上没有吃惊,而是很平静,好似早已料到一般。

    刘敢不由大感意外,问道:“子非先生知道是我?”

    阎象轻哼一声,冷冷道:“在扬州境内,除了你刘无双,谁敢跟袁公作对?”

    刘敢抚掌笑道:“这到也是,既然子非先生猜到是我,可知我请子非先生来此的目的?”

    阎象冷声道:“有话快说,有屁就放。”

    刘敢也不气恼,心平气和道:“本王想请先生弃袁助刘,归我麾下,为我效力。”

    阎象哈哈大笑,刘敢面不改色,四目相对,阎象率先开口:“刘无双的部下都是靠绑来的吗?在下今天真是涨见识了。”

    刘敢突然躬身施礼,正色道:“情非得已,还望先生不要记挂于心,我是真的很看中先生的才能,若有先生相助,袁术那厮指日可灭。”

    阎象冷哼道:“自古忠臣不事二主,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刘敢轻轻一叹,语重心长道:“袁术此子倒行逆施,横征暴敛,治下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可笑的是此子自以为手持玉玺,便想妄图称孤道寡,做那大不违之事,昔日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今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再者,袁术比之文王,相差何其远也?”

    “袁术此人绝非贤主,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先生如此才智高绝,难道还看不透其中关节么?话说回来,即使先生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下一代考虑,正所谓居安思危,袁术一旦称帝自立,先生的名声也就跟着臭了,先生的子子孙孙更要背上贼臣逆子的名声,世世代代遭人唾骂,这难道是先生想看到的吗?”

    阎象默不作声,面色阴沉。

    “先生若一时想不明白,可以慢慢考虑,我们都有时间,只是那袁术可能就没有多少时间了。”刘敢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妄图称帝,真是自寻死路。”

 第一百六十一章 袁术女婿有点皮

    袁术遣使阎象议和失败,阎象被刘敢扣留于庐江,不得返程。

    袁术收到消息后大为震怒,调兵遣将猛攻周瑜大军,在袁术不计伤亡的猛攻之下,周瑜不得已撤兵南逃,弃了全椒,退守滁河。

    袁术眼见九江战事终于有了胜利的果实,当下决定趁胜追击,聚齐大军疯狂南下。

    周瑜兵少不敌,最终退兵入历阳,与巢湖守军携手拉起一条防线的同时,周瑜向刘敢发出求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